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鉴别转移淋巴结性质

    作者:周好;陈海珍;陈曦;余宁康;陈诚;吴志浩;李宏为

    目的:临床研究通过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可行性.方法: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中对切除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行直视下细针穿刺,对穿刺洗脱液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测定,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对.结果:甲状腺内乳头状癌病灶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84.4( 19.0~446.1) ng/mL,甲状腺良性组织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133.4 (16.0~558.3) ng/m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78.0(14.9~1000.0) 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0.1~1.3) ng/mL].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45.9(8.0~352.0) 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 (0.1~2.1) ng/mL].同样为转移淋巴结,直径>1 cm的穿刺洗脱液Tg值明显高于直径<1 cm的Tg值.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与血清Tg值和血清TgAb值无相关性.结论:细针穿刺洗脱液测Tg水平对明确颈部淋巴结是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开展.

  • 胆管癌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施源;彭承宏;邓侠兴;祝哲诚;陈皓;沈柏用;李宏为

    目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认为是一种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肿瘤标志物的有效方法.二维电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流行和行之有效的技术.使用二维微分凝胶电泳(2-D DIGE)的研究是为了解癌症病人和对照组不同的蛋白质表达,并从蛋白质在二维图像上分布模式发现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选取5例胆管癌病人和5例对照组胆管标本作为实验样本.然后提取DIGE裂解的蛋白质.随后提取的蛋白质以3种不同CyDyes进行标记,并通过2-D DIGE分离.结果:2-D DIGE从肿瘤和对照组标本中分离出多种蛋白质,点状分布在长13 cm、pH值在3.0~10.0的固相pH梯度胶条上.经过DeCyder软件的生物变异分析模块分析,所有胆管癌病人有20处蛋白质点被发现显着升高,5处蛋白质点下调(配对t检验,P<0.05).然后由MALDI-TOF在16处蛋白质点上鉴定出13种蛋白质.结论:本研究采用2-D DIGE的方法对照研究胆管癌蛋白质组学,取得了胆管癌的二维蛋白分布图.经质谱鉴定的13种差异表达蛋白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以备进一步研究.

  •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作者:秦坚;徐晓波;刘文勇

    目的:了解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271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分析271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病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使用率为99.3%,共涉及10大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是二代头孢菌素(21.1%),其次是单酰胺环类(16.3%).平均使用时间(4.1±1.3)(2~7)d,总用药时间超过48 h者213例.结论: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偏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结肠直肠癌中PIS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韩意;尹路;林谋斌;何永刚;金小顺;唐礼恭;刘念;张亚杰

    目的:检测Wnt通路靶基因PISD在结肠直肠细胞及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结肠直肠癌细胞株中PISD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ISD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PISD在7种结肠直肠癌细胞株中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ISD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灵敏度为62.9%.结论:PISD在结肠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上调,但与肿瘤的转移无明显相关.

  • Cortactin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常刚;刘坤;蔡健华;季晓频;刘炳亚;朱正纲;赵任

    目的:通过诱导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的过表达分析其在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以及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CTTN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取含CTTN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病毒上清液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1116使cortactin稳定表达.蛋白印迹实验检测cortactin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评估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利用SW1116细胞株使裸鼠皮下成瘤,取肿瘤组织种植新一批裸鼠结肠壁并观察结肠癌肝转移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cortactin过表达的SW1116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中,过表达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7±12)个、(286±17)个,而阴性对照组为(83±10)个、(112±11)个,空白对照组为(75±7)个、(103±9)个,后两组与过表达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显示cortactin过表达组肝转移能力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12比2/12和3/12)(P<0.05).结论:上调cortactin的表达能显著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肝转移能力,提示cortactin在结肠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脂肪细胞因子resistin诱导胰腺腺泡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姜翀弋;袁祖荣;王巍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因子resistin诱导胰腺腺泡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resistin蛋白(1、10、100 μg/L)作用24h.碘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上清淀粉酶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培养液上清TNF-α与IL-6含量,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TNF-o与IL-6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核NF-κB P65蛋白.结果:细胞培养液上清淀粉酶含量随resistin浓度升高而逐步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istin浓度100μgL时,细胞培养液上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5.1±26.2)ng/L比(122.8±10.9)ng/L,P<0.05].resistin浓度10 μg/L与100 μg/L时,细胞培养液上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 μG/L:(28.1±2.0)ng/L比(23.0±2.0)ng/L,P<0.05;100μg/L:(29.8±2.4)ng/L比(23.0±2.0)ng/L,P<0.01].resistin浓度1oo μg/L时,TNF-α与IL-6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N F-α:(9.4±1.4)比(1.0±0.2),P<0.01;IL-6:(8.4±1.0)比(1.1±0.4),P<0.01],且细胞核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esistin可通过NF-κB途径诱导胰腺腺泡细胞促炎因子TNF-α与IL-6表达增加.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临床应用:附5例报告

    作者:丁向民;谈景旺;钱建军;柏斗胜;姚捷;李振南;蒋国庆;张克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良性肿瘤进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评估.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对5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结果:5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4 (115~29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10 (200~4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10~21)d.术后1例病人发生胰漏,延迟拔管后治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微创、安全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微波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

    作者:梁民;蒙锦莹;杨林;张澜;陈延会;祁光裕

    目的:探讨微波腔内闭合大隐静脉治疗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病人(40条肢体)行微波腔内闭合曲张静脉;50例(60条肢体)行传统剥脱术的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治疗均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但微波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及更少的手术切口,且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微波治疗具有更低的术后下肢瘀血发生率;且其下肢麻木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操作简捷、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IL-1α和IL-1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洁;李建芳;苏丽萍;刘炳亚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α (interleukin- 1α,IL-1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IL-1α和IL-1β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73例原发性胃癌新鲜的肿瘤和对应远离肿瘤切缘(≥5 cm)的癌旁组织.用RIPA裂解液提取组织中的总蛋白,BCA法测定各组织的蛋白浓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组织中IL-1α和IL-1β的含量,细胞因子含量与蛋白浓度的比值为相对细胞因子含量,分析相对细胞因子含量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L-1α的含量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3.450比2.665) ng/g,P<0.01],且表达水平随肿瘤增大、浸润加深而升高[(4.549比2.629)、(2.659比3.450) ng/g,P<0.05];尽管IL-1β的含量在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统计学分析显示IL-1β的含量随肿瘤增大而升高[(4.202比2.930) ng/g,P<0.05].结论:炎性因子IL-1α和IL-1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金林;张天明;金晰函;戴志慧;钟志凤;崔龙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效果,对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方法:根据严格的入组标准将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直肠癌病人700例分成三孔法腹腔镜组(n=345)和传统开腹手术组(n=355).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手术相关病理学因素、术后并发症及1~5年随访资料等.结果:对比开腹手术组,三孔法腹腔镜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早,排气快,但平均手术时间更长.在并发症发生率、切除标本中淋巴结个数、下切缘距肿瘤距离及随访效果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但安全可行,具有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及更好的近期疗效.

  • 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新星;王坚

    目的:探讨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新鲜的胆囊良、恶性组织中ABCG2和OCT4 mRNA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新鲜的胆囊良、恶性组织中ABCG2和OCT4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胆囊癌组织和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石蜡切片中ABCG2和OCT4的表达水平.对ABCG2和OCT4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胆囊癌组织中ABCG2和OCT4mRNA中的表达分别为(117.9±10.5)和(86.2±13.2),均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27.1±7.9)和(2.1±1.0)]的表达,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②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ABCG2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强,而在慢性胆囊炎组织表达较弱;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未见OCT4蛋白表达,而在肿瘤中都有表达.③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ABCG2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组分别为60.0%和3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OCT4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不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中,OCT4表达阳性率为45%.⑤胆囊癌组织中,ABCG2和OCT4表达水平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周围脏器侵犯与否、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⑥ABCG2与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P<0.05).结论:与慢性胆囊炎组织相比,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都有过表达.ABCG2和OCT4的表达水平与胆囊癌侵袭能力、分化程度及rNM分期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提示ABCG2和OCT4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胆囊癌 ABCG2 OCT4
  • 严重创伤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作者:王楠;何显力;包国强;张战胜;冯小英;鲁建国;高德明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半时间内严重创伤后并发ACS病人的临床资料,10例行开腹减压者入组;1例为电击伤致腹壁裂开、腹腔脏器外露,腹壁裂口处组织呈焦痂、挛缩状态,外露小肠肿胀明显,还纳后强行关腹势必会形成腹腔内高压状态,因此亦行腹腔临时关闭,故人组一并讨论.结果:11例均行腹腔开放减压,1例术后死于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人二期行关腹或皮瓣移植术后出院.结论:腹部严重创伤合并ACS的病人伤情危重、复杂,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开腹减压是抢救的关键,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和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 腔镜辅助与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31I 清甲疗效的比较

    作者:陈泽泉;柴红;陆汉魁;王阳;盛矢薇;陈立波;罗全勇;余永利

    目的:回顾性分析腔镜辅助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清甲)治疗的影响,并选择与同期接受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且病情类似的PTC病人131I清甲资料进行比较.方法:纳入本研究的PTC病人共144例,腔镜辅助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腔镜组)病人66例,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常规组)病人78例,均住院接受131I清甲治疗.对治疗前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及甲状腺球蛋白、治疗后的131I全身扫描等结果进行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31I清甲治疗前残留甲状腺的差异;随访时间为4~36个月.卡方检验比较两组131I清甲成功率的差异性.结果:131I清甲治疗前腔镜组及常规组残留甲状腺体积分别为(3.8±1.3) mm3和(3.3±1.0) mm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7;P=0.25).单次131I清甲成功率腔镜组为72.7% (48/66);常规组为71.8%(56/7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15;P=0.901);结论:与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相比,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后续的单次131I清甲疗效没有影响.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消融治疗

    作者:关海霞;陆汉魁

    1946年,放射性碘-131 (radioactive iodine-131,RAI,131I)首次被报道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经过60多年的发展,131I治疗已成为DTC术后处理的重要手段[1].国内早应用131I治疗DTC约在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国内DTC病人逐渐增多,131I消融的临床应用也趋于普及化.131I消融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采用131I消除和融解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131I清甲;二是采用131I消除和融解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131I作用机制在于多数DTC细胞(包括DTC原发灶和转移灶)保留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摄取和存储碘离子的功能.进入体循环的131I被正常甲状腺细胞和DTC细胞摄取和存储后,释放出中能级的β射线粒子,形成细胞内直接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以及对周围相邻细胞有限的交火效应,导致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和DTC细胞的裂解和凋亡.131I同时释放出高能γ射线穿透人体,可被体外γ相机探测并成像形成131I全身扫描(131I whole body scan,131I-WBS)图,从131I-WBS图可判断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DTC转移灶摄取和存储131I的实际情况以及131I在全身其他脏器的实时分布.

  • 遗传性甲状腺癌

    作者:高明;于洋;赵静

    遗传性甲状腺癌根据肿瘤细胞起源不同分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ereditary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HMTC)和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amilial nonmedullary thyroid cancer,FNMTC),因其独特的分子病因学及生物学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HMTC与FNMTC在病因学、诊断、治疗、随访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目前普遍认为,HMTC占甲状腺髓样癌的25%~30%,随着基因诊断水平的提高,HMTC比例较既往有一定上升.HMTC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B型(MEN2B)及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共同的临床表现,MEN2A、MEN2B和FMTC分另约占HMTC的60%、5%和35%[1].

  • 局部进展甲状腺癌的外科处理

    作者:孙团起;吴毅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癌临床过程相对缓慢,手术、药物抑制和放射性核素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甲状腺癌表现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局部外侵严重,预后较差,包括局部进展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及所有的未分化癌[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变型中,高细胞型、弥漫硬化型、柱状细胞型、实体型、梁状型和局部岛状生长等常向甲状腺外扩散,具有较强的临床侵袭能力,预后相对较差.当甲状腺肿瘤出现腺外侵犯时,易浸润至周围带状肌、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喉、气管和食管等组织,占所有甲状腺癌的4%~16%,明显降低了手术切除率,影响预后,增加死亡风险,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2-3].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美国甲状腺癌指南,对于局部进展甲状腺癌的分期如下.部分T3:微小的腺外侵犯;T4a: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T4b:侵犯椎前筋膜、颈总动脉或纵隔血管.本文详细探讨局部进展甲状腺癌手术中不同局部侵犯的处理以及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

  • 从外科角度看甲状腺炎

    作者:陈曦

    甲状腺炎是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或细菌、病毒感染,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按起病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多数甲状腺炎在内分泌科首诊并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其深层是否隐藏着复发的诱因或恶变的危险,是否需要适时的手术干预呢?作为外科医师,我们又是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来审视甲状腺炎,包括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AST)、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HD)和非常少见的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甲状腺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非常少见.因为甲状腺处于一个封闭的无菌环境中,被完整的真、假被膜包裹,不直接与邻近组织接触,不易被其他部位的感染蔓延波及;再者,甲状腺血供非常丰富,血流量达100~150 mL/min,而且含碘量高,不利于细菌繁殖生长;另外,作为一个内分泌腺体,甲状腺亦无导管堵塞而发生继发感染之忧.

  • 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作者:何子锐

    随着胃癌诊断技术的进步,位于胃上部的早期胃癌检出率不断提高[1].根据日本胃癌学会2002年《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位于胃上部的Ⅰa期及直径<2 cm的Ⅰb期早期胃癌可作为行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全胃切除术曾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及根治性被广泛接受[3],但全胃切除使胃泌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分泌功能消失,影响消化功能,导致病人长期营养不良.近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早期胃癌病人行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近端胃切除保留了一部分残胃的生理功能,术后病人体重恢复快,营养情况好,但有可能发生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4-6].本文就目前近端胃切除重建方式与效果以及腹腔镜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

  • 前列环素在门静脉高压症中升高及其原因

    作者:刘德军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一常见临床症状,其主要的特征性表现是门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升高及全身、内脏高动力循环,前者是PHT发生的起始因素,而后者对PHT的维持起重要作用.PHT内脏高动力循环引发的并发症是临床常见且棘手的难题,其中严重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引起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内、外科治疗的重点.因此,阐明PHT高动力循环的发病机制,对减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发生和破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PGI2的代谢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家族的重要成员,属血管舒张因子.其在细胞内由膜磷脂经多种酶催化产生,产生过程首先是细胞膜上的膜磷脂经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PLA2)作用形成花生四烯酸,再经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作用转化为前列腺素G2(prostaglandin G2,PG2)和前列腺素H2(prostaglandin H2,PGH2),后者在PGI2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化为PGI2.PGI2是一种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等功能,1976年Moncada等[1]首先报道.PGI2在体内很不稳定,半减期很短,仅2~3 min,很快转化为稳定的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iα),后者进而被氧化为2,3-dinor-6-keto-PGF1α,故在实践研究中对PGI2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其代谢物PGF1α和2,3-dinor-6-keto-PGF1α来进行的[2-4].

  •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导致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烨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可引起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协调和言语困难、认知障碍、平衡失调、严重疲劳、抑郁、发热和疼痛等多种症状.发病率为(2~150)/10万,发病年龄为20~40岁,女性发病人数两倍于男性,50%的病人在发病后15~20年达到EDSS(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6分的残疾[1-2].目前MS的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大量资料提示可能与基因、免疫相关,但近年来影像学的研究提示,其他有些因素如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cerebrospinal venous insufficiency,CCSVI)可能在M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 直肠癌柱状切除术

    作者:王光辉

    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直肠癌的特点之一是低位(距肛缘<7 cm),以腹膜返折下的癌肿多见,占直肠癌的70%~75%[1].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保留肛门的手术,主要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neal nealresection,APR);另一类就是各种保肛术式.APR(Miles术)是1908年由Miles提出的,100多年来,一直作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2].近30多年,一些新的技术如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3-4]和新辅助化疔的应用,使得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然而,即使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采用了TME或新辅助化疗,与前切除术(anterior resction,AR)相比,APR 手术的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率、肿瘤局部复发率仍然很高,5年生存率仍相对较低[5-8].另外,APR术后会阴部伤口的恢复状况也不乐观,并发症发生率约40%[9],常见并发症有术后脓肿(26%~38%)和慢性窦道形成[10],如果病人接受过放疗,则并发症发生率会更高[9].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进展

    作者:杨晓虎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指症状出现和(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血栓形成的时间<14 d[1].下肢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综合征,是继心脏病及卒中之后常见的血管疾病.新调查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新发病人约90万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PE[2].国内尚缺乏关于DVT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病例数明显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后遗综合征发生率高达30%,髂股静脉血栓发生率更高[3].这将导致肢体肿胀及疼痛,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及早诊治下肢DVT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就DVT诊治进展作一综述.DVT的病因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重要条件,即静脉血流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损伤.

  • 胃神经内分泌癌伴胃肠道间质瘤一例报告

    作者:邱美婷;张亚杰;韩意;林谋斌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GNET)是一种较少见的胃肿瘤,GNET并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病例更罕见,目前为止未见文献报道.我院在2011年5月收治1例GNET合并GIST的病人,现报道如下.病例:男,65岁.人院前3个月出现头晕、恶心,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高位后壁占位,活检示"腺癌";CT检查示"胃体部占位伴肝内转移病灶"(见图1).予以紫杉醇加替吉奥化疗2次后,复查CT示胃贲门小弯侧病灶稍趋增大(贲门后壁病灶从约1 5cm增至2.5 cm),肝内低密度转移病灶略趋缩小(其中肝右叶前段病灶从1.0 cmx0.8 cm略缩小至0.9 cmx0.7 cm)(见图2),提示化疗效果不明显.肿瘤标志物:CEA为2.8 μg/L(正常值<5 μg/L),AFP为16.4 μg/L(正常值<25 μg/L).病人自发病以来无体重减轻.

  • 当今甲状腺外科手术的特点

    作者:陈曦;李宏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健康查体的普遍开展,尤其是颈部高频B超检查的广泛进行,更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仅靠触诊,4%~10%的普通人群可被检出甲状腺结节;而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达18%~67%[1],尤以老年人及女性更常见.50岁以下人群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率为30%,60岁以上人群的检出率为50%,我院老年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达70.7%[2].此外,甲状腺癌的人群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天津的统计资料显示,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从1981年的0.87/10万增加到2006年的4.70/10万,年均增长6.2%[3];在上海,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从2002年的7.18/10万上升至2006年的15.37/10万.结节的高检出率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高发,使得甲状腺手术量逐年增加.我院的甲状腺手术已从2003年的300余台,发展成至今的每年2000台左右,约占全科手术量的1/4.国内,年甲状腺手术量在1000~1500例以上的医疗中心不在少数.甲状腺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转变,新手术器械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当前对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审定,成为当今甲状腺外科的特点.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