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周建平;牛俊波;袁建明;潘宏

    目的:探讨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及损伤后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539例甲状腺手术,比较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暴露与非暴露神经的损伤率,探讨神经断离一期修复的疗效.结果: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9例,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单侧或双侧)中,暴露与非暴露神经的损伤率分别为3.5%和19.3%,有显著差异.甲状腺全切除时神经损伤率高于次全切除术.另外,损伤神经行一期修复者其声带恢复效果较为肯定.结论: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利大于弊,能及时发现神经断离并作一期修复,术后能尽早恢复功能.

  • 周围静脉畸形MMP-9表达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晓兵;张伟;陆民;黄新天;陆信武;黄英;李维敏;赵海光;殷敏毅;蒋米尔

    目的:分析周围静脉畸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周围静脉畸形临床分型的关系,初步探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对51例周围静脉畸形和10例正常微小静脉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分析:①MMP-9及TIMP-1在周围静脉畸形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②MMP-9与周围静脉畸形临床分型的关系;③MMP-9及TIMP-1在周围静脉畸形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MP-9在周围静脉畸形中的表达率为82.35%.明显高于正常微小静脉组织(P=0.0002),在各分型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300),在有浸润与无浸润组的表达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43);TIMP-1在周围静脉畸形中的表达率为54.90%,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异(P=0.0842),与MMP-9的表达有差异(P=0.0145),但两者无明显正相关性(γs=0.3404).结论:MMP-9在静脉畸形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在不同临床分型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浸润型中呈明显高表达;MMP-9可作为静脉畸形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以及本研究临床分型的依据之一;MMP-9/TIMP-1平衡关系的破坏,可能是静脉畸形呈进行性生长的发病机制之一.

  • 四种胆道姑息性引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涛;王坚;施维锦;陈佳骏;施毓谦;李奇为;李可为

    目的:应用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因各种原因而分别行胆管T管外引流术、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对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者123人,随访率为80.39%.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0.31±34.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3.97±120.79)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7.84±8.30 d)和平均住院费用(22836.6±14112.24元)方面均显著低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而同胆管T管外引流术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兼具T管外引流手术与胆肠内引流手术的优点,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和术前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病人.

  • 体外模拟CO2气腔对MCF-7细胞黏附分子 CD44v6表达及黏附力的影响

    作者:陈琪枫;王强;蔡清萍;阮灿平;李杨

    目的:探讨体外模拟的CO2气腔对MCF-7细胞黏附分子CD44v6表达和黏附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人工气腔,MCF-7细胞在7 mm Hg(1 mm Hg=0.133 Kpa)的CO2分压下暴露1、2和4 h;在处理后0、24、48和72 h时,以流式细胞术测定CD44v6表达.用Vlodavsky[1]方法测定细胞黏附力.缺氧组选用0 mm Hg的N2(1 h);对照组为细胞一直培养在37℃恒温培养箱.结果:1和2 h的CO2组处理后0、24 h时,CD44v6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h的CO2组处理后0、24、48 h时,CD44v6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h的CO2组处理后0 h时细胞黏附力减小,而48 h时反而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模拟7 mm Hg的CO2气腔可使MCF-7细胞的CD44v6表达增高,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有增高趋势.短时间的CO2气腔对细胞黏附力影响不显著.

  • 胃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和CT特征

    作者:严超;朱正纲;燕敏;陈克敏;陈军;项明;陈明敏;刘炳亚;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和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7例行根治或姑息性切除术的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20例黏液腺癌和487例非黏液腺癌)及术前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20例黏液腺癌和38例非黏液腺癌的CT征象(CT轴位图像上肿瘤大径、厚度、大体分型及强化方式).结果:通过术前电镜活检,仅25.0%(5/20)的胃黏液腺癌得到确诊.20例黏液腺癌均为进展期胃癌,487例非黏液腺癌中早期胃癌占16.8%(82/4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非黏液腺癌相比,黏液腺癌肿瘤较大[(6.9±4.0)cm比(4.4±2.3)cm,P=0.011],淋巴结转移率较高(85.0%比60.6%,P=0.028),且Ⅱ~Ⅳ期病例较多(95.0%比72.3%,P=0.025);二者在CT轴位图像上肿瘤大径(P=0.008)、厚度(P=0.001)、大体分型(P=0.037)和强化方式(P=0.000)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黏液与非黏液腺癌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根治性切除率间均无差异.结论:胃黏液腺癌病例数少且多属进展期,通过内镜活检判断黏液腺癌的敏感度较低,而多层螺旋CT则有助于鉴别黏液和非黏液腺癌.

  • 胆道疾病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硕东;田雨;苏洋;张振海;王昊霖;张立魁;刘博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各种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胆色素结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所进行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或0ddi括约肌切开术的178例病人,根据胆道疾病的种类分组并观察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的关系.结果:81例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中有44例存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54.32%);8例胆管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中有4例(50.00%);33例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病人中有7例(21.21%);21例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性狭窄的病人中有3例(14.29%);22例肝内胆管癌、乳头癌及胆管末端癌病人中有1例(4.54%);1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或SOD组中有5例(38.46%).结论: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同时患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明显多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和其可能导致的0ddi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原因.

  • 胆囊癌手术治疗90例分析

    作者:俞文隆;张永杰;杨珏;史嵩

    目的:探讨胆囊癌手术切除范围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6月间由单一手术组完成的90例胆囊癌手术病例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全组男35例,女55例.平均年龄57±10岁.按TNM分期,Ⅰ a期1例,Ⅰ b期4例,Ⅱ a期6例,Ⅱ b期23例,Ⅲ期36例,Ⅳ期20例.根据所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行根治性切除19例,扩大根治性切除31例,姑息性手术40例.全组总体5年累积生存率为26.1%.根治性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59.3%、0%,扩大根治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45.9%、45.9%.姑息手术组仅有1年累积生存率,为6.3%.三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86.6%),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术后疗效明显相关.胆囊癌扩大根治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48.4%,15/31)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手术切除范围应考虑到病人的全身情况、肿瘤局部情况、淋巴结受累情况、医疗条件以及根治性切除是否可以做到局部无癌残留等多种因素.

  • 原发性胃癌中MRE11基因的突变筛查

    作者:徐铭;李建芳;瞿颖;陈雪华;于颖彦;顾琴龙;朱正纲;刘炳亚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MRE11 突变
  • 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研究

    作者:吴泽宇;万进;杜嘉林;赵刚;姚远;刘全芳;彭林;王志度;黄炽明;杨珏

    目的:分析巾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中661枚淋巴结微转移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观察肿瘤组织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检测出29例中的190枚淋巴结呈转移,其CK-20免疫组化检测均呈阳性,后者在该29例中另检出12例55枚淋巴结呈阳性;在27例HE染色未检出淋巴结转移者中,有8例12枚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20例(36%)67枚(10%)淋巴结检出微转移.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率为44.6%(25/56).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与浸润深度(P=0.028)、分化程度(P=0.012)和淋巴结转移(P=0.007)密切相关.20例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14例(70%)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而36例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仅有11例(30.6%)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下调参与了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 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术前减黄临床分析

    作者:田伏洲;石力;汤礼军;汪涛;黎冬暄;邹树;罗皓

    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减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并对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97例胰头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5例(36.1%),单纯内引流62例;84例胆管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19例,胆管中段癌切除7例,共计40例(47.6%);行单纯内引流者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次,死亡3例.减黄速度平均每周递减30%以上者在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30%以下者;而减黄速度平均每周递减30%以上者,无论引流2周或3周,其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术前减黄后黄疸是否顺利下降,可作为预测手术风险、手术效果以及病人预后的指标,血清胆红素连续2周下降30%可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标准.

  • 乳腺癌masp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晓强;龚鼎铨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masp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初步探讨maspin的抑癌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MVD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作统计学检验,分析maspin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基因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以及总体生存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也与MV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aspin作为一种较新的抑癌基因,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 纳米磁小体靶向药囊治疗人胆管癌细胞株移植瘤实验研究

    作者:唐滔;郑建伟;李曦;艾星;邹声泉

    目的:将纳米磁小体靶向药囊(TM5-FUNC)经尾静脉注射入胆管癌荷瘤裸鼠体内,通过埋植在移植瘤内的磁化支架所产生的磁靶向引导作用,TM5-FUNC选择性地聚集于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组织内;探讨此装置对人胆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6组,通过尾静脉按分组方案给药,分别将TM5-FUNC250 mg/kg、200 mg/kg和150 mg/kg组列为高、中、低剂量组.计算各组裸鼠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肿瘤生长曲线.处死裸鼠后,将肿瘤标本置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结合内置支架的TM5-FUNC高、中剂量组的移植肿瘤体积在治疗后35 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M5-FUNC低剂量组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其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高剂量组39.6%、中剂量组14.6%、低剂量组7.9%.从高、中、低剂量TM5-FUNC干预组中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肿瘤生长越缓,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曲线变化为缓慢.中剂量组次之,其余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电镜结果显示,TM5-FUNC对荷瘤裸鼠的肿瘤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越为明显.结论:本课题组所研制的TM5-FUNC新剂型,在内磁场的导向作用下,能有效抑制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特点

    作者:方驰华;钟世镇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黏膜上皮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60%~70%.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肝门部胆管癌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故手术难度大且预后差,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1].

  • 复杂胆道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燕凌

    近年各种复杂的胆道手术常涉及对肝脏的处理,以及相关血管的重建,因此术前需作相应的检查,以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胆囊癌外科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永杰

    胆囊癌恶性程度甚高且疗效预后差,目前除根治性切除可有一定效果外,尚无满意的综合治疗方案.近年,胆囊癌的临床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术前获明确诊断者往往均属中晚期病例;与此同时,伴随胆囊切除数量大幅增加而日渐增多的"意外胆囊癌"则成为胆囊癌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突出特点的新课题.

  • 重视胆道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邹声泉

    胆道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胆道疾病.胆道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向,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恶性程度高,且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很低,确诊时往往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故预后极差.

  • 胆固醇结石病的遗传发病机制

    作者:韩天权;姜翀弋;张圣道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发病机制涉及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和成核异常,临床研究发现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与胆管胆色素结石病

    作者:吴硕东;田雨

    1887年,意大利一位名为Ruggero Oddi的大学四年级医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概念,被后人证实并命名为Oddi括约肌以示纪念.

  •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的争议

    作者:王坚;吴志勇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包括肝门部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壶腹周围癌等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受阻.

  • 腹腔镜胆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作者:蒋渝

    胆道手术方式已从传统的开腹转变为以微创技术为主.上世纪90年代前,微创技术仅仅是纤维内镜(胆道镜及纤维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治、胆道系统的检查等,为胆道常规手术的辅助手段.

  • 妊娠期阑尾炎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韩少良;余作黔;张陪趁;程骏;周宏众;蓝升红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孕妇生理和解剖位置的改变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8].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疗分析

    作者:兰明银;周猛;胡玲;菅志远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FNH)是一种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肿物,居肝血管瘤和肝囊肿之后位于肝良性肿瘤第三位[1],较少见.

  • 胆囊癌73例诊治体会

    作者:顾奇云;周国庆;刘章顺;杨建军

    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确诊时病情都较晚.且预后差,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献报道,早期胆囊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100%,而晚期生存率只有0%-5%[1],可见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1例诊治分析

    作者:常仁安;陈钟;李志峰;蔡鸿宇;汤飞;陈玉泉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acute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AME)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腹部急症,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误诊率高,如延误诊治常引起缺血性肠坏死,死亡率高达70%~100%[1].

  •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2156例经验总结

    作者:石力;田伏洲;蔡忠红;汤礼军;汪涛;陈琪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BD)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引流质量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1~3].

  • 胆囊壁脂质转运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启胜;孙明生

    目前,胆囊壁脂质转运的研究还较少,但从细胞脂质转运的实验研究和小肠、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转运的相关资料可知,脂质的逆转运障碍可导致脂质的沉积,并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 缺血性处理在再灌注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进东;张纪蔚

    再灌注治疗是处理临床各种缺血性病变有效的方法,在血管、心脏和神经外科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再灌注治疗中常会伴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即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改进再灌注损伤的治疗能为病人创造更好的预后机会.

  • 胃癌纳米炭载体淋巴化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作者:顾蔚;王天翔

    胃癌病人的预后直接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或肝和腹膜转移等因素相关.在日本根据消化道肿瘤的外科和病理学研究这些因素已作为肿瘤分期的标准[1];其中淋巴结转移在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中是一重要的影响因素[2].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肿瘤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史琲;俞丽芬;吴云林

    自从1968年应用高频电流在内镜下成功切除胃息肉后,陆续又有块状活检(1984年)和透明帽技术(1993年)问世,随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开始普遍推广.目前,EMR在日本已成为治疗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EGC)的标准技术,而欧美国家也开始逐渐接受并常规应用.

  • 二氯化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成;张培建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临床移植后脏器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移植外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胆道外科学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张延龄

    胆道外科学的发展由萌发到成熟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洗礼,有关专家发表了不少总结胆道外科发展和瞻望未来的文章,甚至同一位专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了上述相关的文章,述及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道结石等)和胆道肿瘤(尤其是肝门部癌肿)两大类疾病的诊治成果.

  • 生物信息学试题答案(2)

    作者: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 生物信息学试题答案(1)

    作者: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