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중화로년심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0126
  • 国内刊号: 11-44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lnxnxg.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小鹰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治疗现状分析

    作者:张迅英;张琴;曾勇;孟海燕;曹万才;黄超联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溶栓组2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45例,非再灌注组99例.登记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发病时间、症状典型否、既往史、心肌梗死部位、Killip分级、临床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检验结果.登记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心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8.9%的患者接受了非再灌注治疗,少部分患者接受了溶栓(14.3%)和介入治疗(26.8%).3组间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非再灌注组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44.1%,出院随访6个月38.2%)高于PCI组(住院13.3%,出院随访6个月13.3%)和溶栓组(住院22.2%,出院随访6个月11.1%,P<0.05).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药物使用率低的是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仅24.4%.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患者占74.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应加强再灌注治疗.应加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糖尿病的控制.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92例分析

    作者:刘勇;董万利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92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ACVD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3.01%,大部分脑心综合征患者在ACVD两天内发病,多数于两周内随病情改善而好转;心脏损害的表现主要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谱不同程度的升高.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更高.结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特定部位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有关.应对ACVD加强心脏监护,积极诊治脑心综合征.

  • 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周国庆;任苏虹;段立晖;李敏;李华;赵文新;张宗军;刘新峰;陈光辉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MP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240例,比较伴发MPS(MPS组,64例)与无MPS者(MPS组,176例)患有脑白质损害、静止性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PS的危险因素.结果 MPS组较无MPS组患者的年龄(P<0.05)、出现脑白质损害的比例(P<0.01)及糖尿病的比例(P<0.01)明显增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损害、糖尿病及年龄仍是MP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MPS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其发生与脑白质损害、糖尿病有显著关系.

  • 阿尔茨海默病的18F-FDDNP脑断层扫描显像

    作者:贾建军;郭喆;汤洪川;张锦明;王鲁宁;王振福;许丹;田嘉禾

    目的探讨标记物18F-FDDNP在脑断层扫描(PET)显像中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AD患者(AD组)、6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及6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者(NC,NC组)进行18F-FDDNP脑PET显像,受试者分别在药物注射后5 min、25min和45min采集图像.结果AD患者3个时段放射性清除情况与其他2组图像有明显的不同.药物注射45min后脑内放射性清除率较VaD组、NC组明显减低.结论18F-FDDNP脑PET显像是诊断AD的一个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 左旋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付振虹;盖鲁粤;郭军;徐勇;刘宏斌;杨庭树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左旋卡尼汀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5 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0~14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心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SD、LVESV、LVEF差异显著.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以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特别是左心室收缩功能.

  • 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分型研究

    作者:张微微;黄勇华;马志刚;刘建国;刘莹;刘纬;秦伟;张茁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北京市五家医院急性脑梗死的亚型构成为:腔隙性脑梗死46.5%,小梗死38.1%,中梗死9.4%,大梗死6.0%.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改变.根据影像学的分型法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 急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吕志勤;黄一宁;王海;王晶;黄晓勇;牛慧艳;吕静;刘娟;郭立军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改变特点与临床生理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急性脑卒中对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进行有关临床指标检查和不同时刻CRP的测定.另选在门诊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照组),测定CRP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CRP动态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69~0.0006),发病初期CRP的变化与WBC计数、血糖、胆固醇变化显著相关,随后的增高则与年龄、甘油三酯、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有关,与格拉斯哥意识评分和巴塞尔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CRP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机体损伤的实际状况,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但这种变化会受到血液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 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预后关系

    作者:张萍;娄芳;王传升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预后关系.方法对154例CT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67例,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41例,糖尿病组46例.入院后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分别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P<0.01),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的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血压昼夜节律变异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涛;范利;李冬云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异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非杓型组)和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杓型高血压患者(杓型组)入选.两组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检查.结果两组日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非杓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杓型组[(145.1±34.5)mmHg(1 mmHg=0.133 kPa)vs(127.9±18.1)mm Hg,(94.2±38.1)mm Hg vs(78.5±18.2)mm Hg,P<0.05].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两组在心腔内径、室壁厚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参数无显著性差异,DTI结果显示非杓型组的平均组织舒张早期速度(MEa)、MEa/平均组织舒张晚期速度(MAa)显著低于杓型组[(5.9±2.1) cm/s vs(7.8±3.1)cm/s,(0.68±0.56)cm/s vs(0.95±0.39)cm/s,P<0.05和P<0.01)];非杓型组的MAa较杓型组明显升高[(9.5±2.8)cm/s vs(8.6±1.7)cm/s,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变异可加重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对于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高血压患者应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和加强随访.

  •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冲突信息处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者:刘赛男;张熙;王鲁宁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成像(low 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LORETA)技术,研究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冲突信息处理系统的损害机制及敏感指标.方法研究对象为15例轻度认知损害(AMCI)患者(AMCI组)和15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老年(正常老年组)作为对照.成对的简单平面图形先后呈现,受试者比较刺激对是否相同,同时记录32导脑电、正确反应率及反应时间.结果刺激匹配状态下两组的P300波形分布均以顶部为著,潜伏期及波幅无显著差异.刺激冲突状态下N270主要分布在前头部,AMCI组N270潜伏期较正常老年组明显延长(F1.28=25.3264,P=0.000),波幅差异不显著.LORETA电流密度分析显示冲突状态下正常老年组前头中央部、左右前额背外侧及右颞叶激活,AMCI组右前额背外侧及右颞叶区域激活增强,前头中央部无明显激活.脑电地形图分析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前头部ERP成分N270峰潜伏期延长反映了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信息加工处理速度减慢,患者对冲突状态信息加工处理的损害较匹配状态信息加工处理的损害更为明显.

  • 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易春涛;陈旭;马宏伟;庄忠俭;杨剑;张建华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FMD的无创检查,并观察福辛普利治疗前后患者FMD的变化.结果福辛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径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明显FMD障碍,福辛普利治疗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江;王大力;张文彦;常莉莎;张丽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血糖、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各种生化指标,详细记录个人史、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并分析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s-CRP与年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内皮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内皮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糖、血液黏稠度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其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干预hs-CRP的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 白细胞介素1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褚松筠;丁文惠;胡春阳;蔡大勇;马铁民;唐朝枢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应用白细胞介素10(IL-10)是否可减少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IR组结扎左前降支(LAD)1 h,再灌注2 h造成模型.IL-10干预10μg/kg和20μg/kg 2组在再灌注前15 min静脉给予IL-10.假手术组在LAD下穿线但不结扎.测定梗死面积、血流动力学参数,TUNEL计数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以及蛋白激酶B(Akt),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显示明确的心肌缺血和梗死区域,且细胞凋亡明显.IL-10干预组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激活降低.同时IL-10干预磷酸化Akt表达上调,而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结论IL-10可减少I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功能;IL-10干预的保护作用可能影响了caspase-3的激活,通过激活Akt,抑制p38MAPK途径而实现.

  • 肢体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HSP70表达

    作者:赵红岗;李文斌;刘惠卿;冯荣芳;丁延峰;范明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只凝闲椎动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LIP+脑缺血组,后两组根据脑缺血后再灌流时间不同进一步分为1、6、24、72和120h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HSP 70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各区未见明显的HSP70表达.脑缺血组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着色,但在CA3区及齿状回颗粒细胞中可见HSP70着色,以再灌注后24h明显.在LIP+脑缺血组,海马CA1区于再灌注1 h未见明显的HSP70表达;再灌注6 h HSP70表达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和脑缺血6 h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再灌注24h HSP70表达达高峰;再灌注72 h HSP70表达有所下降;至再灌注120h HSP70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损伤性脑缺血前给予LIP,可明显增加CA1区HSP70的阳性表达,诱导CA1区锥体细胞耐受缺血损伤.

  • 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中的衰老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作者:杨彬;赵海梅;成蓓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衰老过程及机制.方法新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免疫哌组织化学鉴定;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传代细胞周期;特异染料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逐渐退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细胞从DNA合成前期进入DNA合成期的比例逐渐降低,从DNA合成后期进入分裂期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处于静止期和DNA合成前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74.17%增加至第8代的88.80%,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20.04%降低至第8代的7.95%.细胞增殖指数由第2代细胞的25.83%降低至第8代细胞的11.41%.代表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逐步降低.结论内皮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退化,细胞生长渐趋停滞,出现衰老特征.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功能下降,可能是细胞衰老的机制之一.

  • 纳洛酮对缺氧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宋扬;沈洪;丁爱石;范明

    目的观察缺氧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纳洛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天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纳洛酮组,缺氧6 h后在常氧下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段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缺氧能诱导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纳洛酮组皮质神经元细胞在缺氧6 h及再复氧24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结论纳洛酮可改善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秦彦文;方微;王绿娅;何继强;李晋生;杜兰平;潘晓冬;张云凤;王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给药第8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病理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其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apoE-/-小鼠比较显示:(1)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2)明显增加血浆NO及TAC(P<0.01),减少MDA的生成(P<0.01);(3)阿托伐他汀可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0.01);(4)阿托伐他汀可下调VCAM-1的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及下调主动脉壁VCAM-1表达,抑制apoE-/-小鼠AS病变形成的发展.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研究

    作者:廖晓凌;王伊龙;王拥军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溶栓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y-PA的使用,人们正力图通过临床及影像表现等筛选出适宜溶栓治疗的患者.溶栓治疗前NIHSS评分过高、CT出现大面积梗死的早期征象等都被认为易导致溶栓治疗后出血概率增加的因素,因此寻找与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也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下面对这方面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 黄嘌呤氧化脱氢酶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继明;杨新春

    1902年,人们在牛奶中发现了黄嘌呤氧化脱氢酶(XOR),它是黄素钼蛋白家族中高度保守的一员.XOR有两种相互转变的形式:黄嘌呤脱氢酶(XDH)和黄嘌呤氧化酶.二者区别在于氧化酶只还原氧,但脱氢酶不仅能还原氧还能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且与NAD+结合得更紧密.两种形式的酶都能催化次黄嘌呤到黄嘌呤以及黄嘌呤到尿酸的反应.近年来,人们发现XOR参与自由基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 普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涛

    心血管疾病是引发老年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因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循环中的炎症反应蛋白,而炎症作为重要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进展和血栓形成过程.他汀类药物除有效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存在许多非调脂作用如抗炎和稳定斑块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应用普伐他汀对血清hs-CRP浓度的影响,藉以进一步探讨普伐他汀的抗炎活性及临床意义.

  • 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在诊断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

    作者:丁一妹;李小鹰;杨培;刘敏艳;刘亮;朱平

    目前,我国已逐步成为老龄化大国,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合理选择诊断LEASD的方法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PVL)是一种可重复性强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包括多普勒血流图形、节段性血压测定.我们旨在探讨该项检查方法在评价LEASD及确定其狭窄、闭塞部位的临床价值.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韩玮;刘惠亮;罗建平;杨胜利;马东星;刘英

    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中心住院行择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284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和≥70岁组,<70岁组152例,年龄29~68(52.3±18.1)岁;≥70岁组132例,年龄70~87(72.5±6.1)岁.

  • 大鼠脑缺血后三磷酸腺苷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药物的影响

    作者:刘艳;罗祖明;高励;张仲;曾仲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缺血再灌注后脑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细胞凋亡的变化及桂哌齐特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 再发脑出血的临床特征

    作者:宗秋

    脑出血发生2次以上称为再发性脑出血,它是1次出血后完全停止,血管又一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目前随着CT及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对脑出血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再发性脑出血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学源;陈玉娟;边伟红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探讨NSE、ET、CGRP在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病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 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和血栓调节蛋白及P选择素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永久;刘坤;王清峰;胡新建;王淑玲;纪珍华;毕仕强

    藻酸双酯钠(PSS)是具有类肝素生理活性的海洋性药物,本研究将通过研究PSS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PSS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 误诊16年的β受体亢进综合征一例

    作者:闵颖;张晓英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6年.自1989年开始,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后出现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钝痛,持续时间数秒到3 min不等,偶向左腋下、肩部、背部放射,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诊断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此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硝酸异三梨酯、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症状时有发作.2001年曾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2004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80%.

  • 应重视心血管病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性别差异

    作者:吕卓人

    妇女占全球人口一半以上,但以往的科学研究多集中于男性,临床试验中女性入选比例小.美国FDA1995~2000年批准上市的300种药物中,163种涉及性别代谢差异,其中提到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仅11种[1].显然对女性的用药特点重视不够.有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高50%~70%;妇女生理方面的某些特殊性,如月经来潮、绝经、妊娠等明显影响着心血管疾病与药物疗效的评定,因此对女性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应给予充分关注.

  • 老年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张鲁英;姜冠华;梁家立;张广福;杨哲;郑晓舟;张波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1年2月~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诊断冠心病的患者51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1.2岁;体重56~90 kg.术前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18例,陈旧性脑梗死3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3支或3支以上血管病变.稳定性心绞痛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其中5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和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心室颤动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