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중화로년심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0126
  • 国内刊号: 11-44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lnxnxg.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小鹰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晔;国建萍;单兆亮;郭红阳;官媛;王玉堂

    目的 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23例,其中13例窦性心律患者及4例房颤患者(房颤CRT患者)接受双心室起搏治疗,另6例房颤患者(药物治疗患者)继续服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6 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测定各房室腔内径大小、LVEF、二尖瓣反流以及速度向量成像超声评价同步性参数的变化.结果 17例患者三腔起搏器置入术均取得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房颤CRT患者心功能分级[(3.00±0.00)级vs(2.25±0.50)级]、左心房内径[(52.75±3.50)mmvs(45.25±3.50)mm,P<0.05]、LVEF[(36.25±4.79)%vs(42.00±5.16)%]及二尖瓣反流(3.25±0.50 vs 1.50±0.58,P<0.01)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速度向量成像超声结果显示,室内不同步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与药物治疗患者比较,房颤CRT患者LVEF、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慢性心衰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有效控制心室率的基础上行CRT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与窦性心律患者一样可以改善心功能.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高洪云;韩红星;朱其义;张晨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含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惠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A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9% vs 10.5%,x2=4.78,P=0.029),AlA2+A2A2基因型的频率也较对照组低(9.8% vs 20.0%,x2±4.47,P=0.035).结论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内含子2基因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其A2等位基因对脑卒中可能有保护作用.

  • 血液内溶血磷脂酸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的关系

    作者:孙永安;徐武华;徐俊;朱飞奇;都爱莲;郝红军;王燕华;伍期专

    目的 探讨血液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TIA患者77例.根据血LPA液内浓度分为LPA增高组(>3.2μmol/L,49例)和LPA正常组(≤3.2 μmol/L,28例),用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TIA患者的发作频率以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LPA浓度明显高于LPA正常组,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后LP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过1个月的氯吡格雷治疗,LPA增高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1.53±0.34)次,共有8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16.3%,而LPA正常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2.17±0.52)次,有7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25.0%.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高血浓度LPA的TIA患者疗效优于正常血浓度LPA的TIA患者.

  • 64层双源螺旋CT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霞;盖鲁粤;李萍;李涛;杨立

    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与64层双源螺旋CT(64-sCT)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判定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64-sCT与IVUS检查,分别测定同一病变同一位置的血管横截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负荷;采用lVUS判定斑块性质,64-sCT测定其CT值.结果 45支血管(左前降支23支;左回旋支15支;右冠状动脉7支)的72个不同截面行IVUS与64-sCT检查,在可用于评估的68个截面中,64-sCT时51个存在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49个存在斑块(敏感性96%),对提示17个无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16个无宽块存在(特异性94%).脂质斑块(25±14)HU、纤维斑块(90±20)HU、钙化斑块(530±185)HU;混合斑块中,钙化-脂质斑块(540±175)HU、钙化一纤维斑块(540±195)HU、纤维一脂质斑块(91±22)HU.纤维-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脂质斑块、钙化-纤维斑块与钙化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IVUS与64-scT检查能够定性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其精确度仍有一定的限制.

  • C反应蛋白基因-717A/G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分析

    作者:刘志忠;丁秀荣;郑华光;王瑞珉;张果;康熙雄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717A/G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6例为脑卒中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97例为对照组,PCR-RFLP方法检测CRP基因型,并测血清高敏CRP(hs-CRP),logistic回归分析CR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CRP基因-717A/(;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组AA基因型患者hs-CRP浓度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2.30(0.95~3.45)mg/L vs 1.05(0.61~2.12)mg/L,P<0.01],但对照组不同基因型hs-CR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hs-CRP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s-CRP浓度升高与老年脑卒中相关.CRP基因-717A/G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无相关性,但与血清hs-CRP浓度有关.

  •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制备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宁坤;高连如;许如意;沈燕华;陈宇;李贤峰;王丽华;费宇行;杨晔

    目的 探讨冷冻左心室前壁与结扎前降支两种方法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后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8~10周龄SD健康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冷冻组(50只)、结扎组(50只)、假手术组(20只).手术后4周行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取心脏组织行TTC、HE染色并观察其死亡率.结果 手术后4周冷冻组大鼠死亡率为32%低于结扎组48%.与假手术组比较,冷冻组,结扎组大鼠心电图显示为心肌梗死,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直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冻组和结扎组大鼠心肌切片、TTC染色可见100%梗死区;梗死区HE染色主要为瘢痕组织,假手术组未见心肌梗死.结论 冷冻法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在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等方面等同于结扎法,且死亡率明显减低,冷冻左心室前壁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较结扎法更好.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的研究

    作者:杨水祥;黄景岭;王佐岩;魏晓菲

    目的 探讨体外脐血问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和佳方法.方法 收集获知情同意的健康产妇脐血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从中进一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44和CD90.5-氮胞苷诱导分化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标记物肌钙蛋白I、转录因子GATA 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结果 在第3代细胞中,可检测到CD44、CD90的表达,未检测到CD34的表达.脐血问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分化后,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增殖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可检测到肌钙蛋白I,GATA 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结论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心肌样细胞,可成为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

  • 针刺耳穴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娅;戴桃李;杨琼;陈粲;张敏

    目的 探讨针刺耳穴对全脑缺血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择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用改良的4血管阻塞法建立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针刺组造模后针刺"肾"、"心"耳穴4周;对照组只做手术,但不阻断血管.用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退(P<0.05,P<0.01),海马神经元BDNF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针剂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海马神经元BDNF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 针刺耳穴改善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针刺上调VaD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的表达有关.

  •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张媛媛;贾建军;陈利平;韩志涛;赵玉兰;张红红;胡亚卓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首先采用Open-Field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将得分相近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慢性应激造模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苯乙二醇(MHPG)、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5-HT、5-HIAA、NE、MHPG、DA和HVA含量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大鼠MHPG与5-HIAA呈正相关(r=0.9576,P<0.05).模型组大鼠MHPG/5-HIAA比值(2.50±0.69)低于对照组(2.63±0.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抑郁大鼠下丘脑内3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明显下降,支持抑郁症5-HT能、NE能和DA能低下假说.同时发现在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内5-HT能与NE能系统之问存在着相互关系,而在抑郁症时这种关系发生紊乱.

  • 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作者:章敬水;吴继雄;杨宇辉;卢转娣

    目的 研究单次与多次经静脉移植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次移植MSCs)、B组(多次移植MSCs)、C组(单次移植MSCs对照)和D组(多次移植MSCs对照),每组15只.A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B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4、7、10、13天经尾静脉移植MSCs 5×106个,C组和D组注射等量培养液.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测定左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心肌梗死后4周A组和B组大鼠梗死心肌中均可以观察到4',6二眯基-2-苯吲哚标记阳性细胞存在.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毛细血管密度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经静脉单次与多次移植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效,但多次移植效果更好.

  • 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邬真力;王双双;许顶立;邓烈华;温勇伟;杜智勇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39只,选用慢性心力衰竭造模成功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13只),另设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4同时,用心肌Masson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密度,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心肌MR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升高,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增加(P<0.01);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降低,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雷米普利不仅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含量,还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R的表达来抑制心肌纤维化.

  •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153在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作者:董建军;李小鹰;鲁晓春;刘秀华;张振英

    目的 研究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混合气体培养箱内进行慢性缺氧处理,随机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缺氧6、12、24、48、72 h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NA梯度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HOP/GADD153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缺氧6 h组心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与对照组比较,缺氧12、24、48、72 h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P<0.05);CHOP/GADD1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 慢性缺氧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CHOP/GADD153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

  • 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河清;司良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脑缺血后的神经修复,尤其是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脑缺血町激活成年脑内的神经发生,然而成年脑内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后功能修复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已知在生理条件下,学习、训练和应激等可调节成年脑神经发生,但脑缺血诱导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与生理状态下有所不同,我们就影响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相关凶素作一综述.

  • 糖胺聚糖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健;冯睿;陆清声;景在平

    主动脉夹层是发生于主动脉的常见灾难性疾病之一,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通常认为主动脉壁本身结构异常是发病基础,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促发因素[1].细胞外基质(ECM)是构成主动脉壁的主要成分,其异常是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改变之一[2].糖胺聚糖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大分子,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改变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发病和进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对糖胺聚糖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马春梅;智光

    二维斑点追踪(STI)技术基于高帧频二维图像,把心肌组织看成无数个像素,这些像素即自然的声学标记,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心肌内的稳定的声学斑点.STI技术在心动周期中逐帧扫描某个像素的位置,通过区块匹配法和自相关搜索法可以在连续帧中追踪每个斑点标记并计算出运动轨迹,能更准确地定量检测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和心室扭转变形.

  • 82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的分析

    作者:张晓光;胡晓颖;张春丽;陈雪

    大面积脑梗死是因颅脑大血管特别是大脑中动脉血管阻塞而引发,以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为突出表现[1],进展快,症状体征重,病死率高,存活者致残率高.为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CT演变、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和有效救治措施,现将我院收治的8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不同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观察

    作者:闫华;杨静;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姜玉茹;尚小明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旦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可导致心肌泵功能丧失,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病死率高.早期识别AMI的高危人群对指导治疗、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AMI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恢复心肌的再灌注.早期再灌注包括直接PCI及静脉溶栓治疗.本研究观察两种再灌注治疗对AMI合并新发RBBB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观察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疗效.

  • 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岳卫东;于永华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前景广泛.我们应用GM-1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探讨其疗效.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调节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开梅;邱晨红;赵中;高炳忠

    有研究表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升高与脑梗死面积和病情严重性有关[1].目前,国内有报道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疗效肯定[2].本研究选择ACI患者70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通心络胶囊对ACI患者血清中H-FAB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5例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会

    作者:柏本健;魏维强;李洁;方汉军

    冠心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很大比重.该类患者一般都有肺及肝肾功能下降,合并其他疾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同时,随着内科涂层药物支架的迅速发展和介入技术的提高,这个人群中终选择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都是病情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心肌严重缺血的患者,对心血管外科技术、麻醉技术的要求更高.如何更好的保护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梗死九例

    作者:沈毅;赵淑艳;李虹伟;刘凤奎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常见的生活性和职业性中毒之一,其病死率在急性中毒中居首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心肌梗死已成为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ACOP基础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当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治9例ACOP致心肌梗死资料汇总如下.

  • 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李健;曹剑;刘宏伟;鲁晓春;李小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主因突发胸闷、憋喘3 h于2008年4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1970年确诊冠心病,长期服药,病情平稳.心电图提示新发Q波Ⅱ、Ⅲ、avF,ST段Ⅰ、V3~V5压低,乳酸脱氢酶277.6 U/L,肌钙蛋白10.84 pg/L,余心肌酶未见异常,拟诊"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 mg静脉滴注.入院后给予药物对症处理,患者胸闷、憋喘等症状好转.入院当日12:00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伴大汗,血压170/85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氧饱和度90%,双肺散在哮鸣音,无湿性罗音,心率92次/min,给予急救处理,30 min后症状逐渐好转.

  • 右心房巨大粘液瘤致猝死一例

    作者:李开亮;司全金;张帷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头晕1个月,加重伴胸痛、胸闷1周于2008年7月2日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近1周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侧胸痛、心悸等不适,休息后头晕症状稍有缓解.入院体检:体温37.7℃,心率118次/min,血压150/95 mm Hg(1 mm Hg=0.133 kPa),面色苍白,颈静脉显著充盈,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哕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双侧扩大,心音低钝,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房内可探及4.0 cm×4.6cm中等回声光团,边缘模糊,附着于房间隔,约占右心房面积的4/5,伴中等量心包积液,LVEF为52%.

  • 积极稳妥推进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作者:司良毅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而老年冠心病占其总数的64%~87%,成为我国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故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已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冠心病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3种.PCI因其可靠的疗效,较小的创伤,成为近年发展快的治疗手段,但我们在快速推广PCI时,不应单纯追求PCI例数而随意扩大手术适应证.现就.PCI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简述个人观点.

  • 2008年强化血糖控制临床证据的解读和思考

    作者:郑刚

    对于强化降糖治疗而言,通过DCCT和UKPDS(united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及其后续试验研究,已无人再质疑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预防.治疗和逆转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减少大血管事件的发生[1,2].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为了降低心脑血管事件,血糖必须完全控制在正常.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再发心肌梗死的预测及分析

    作者:陈永利;许静;付乃宽;卢凤民;曹月娟;吴冬燕;刘园园;张莹莹;丛洪良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再发心肌梗死的预测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行PCI术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 252例,将未发生心肌再梗死的患者2 176例作为无再梗死组,发生早期再发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再梗死组,对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后早期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4%,且以男性为主.与无再梗死组比较,再梗死组糖尿病患病率和入院时血糖水平较高,心功能较差、血管狭窄程度较重,PCI术前、术后TlMI血流分级较差,术后血栓形成和夹层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血糖增高、糖尿病、心功能(Killip分级)、多支血管痛变和PCI术后血栓及夹层形成与早期再发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结论 高龄、血糖增高、糖尿病、心功能、多支血管病变和PCI术后血栓及夹层形成是早期再梗死的高危因素.针对合并这些因素的高危患者应进行积极有效防治.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曹政;周玉杰;李艳芳;赵迎新;刘宇扬;史冬梅;成万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709例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PCI的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227例)和股动脉组(4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PCI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 桡动脉组血脂异常患者的比例高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8%,股动脉组患者全部成功接受PCI.两组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3例(1.3%)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股动脉组27例(5.6%)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扣股动脉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vs7.3%,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多层螺旋CT指导下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萍;盖鲁粤;杨霞;金琴花;孙志军;荆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对于慢性闭塞(CTO)痛变PCI结果有无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MDCT证实为冠状动脉CTO,并在我院心内科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惠者35例.根据CT图像判断CTO病变的位置、性质及钙化程度,闭塞血管远段血流分级以及闭塞近段菅腔直径等指标是否对PCI结果及操作时间有预测及指导意义.结果 35例患者中有37支闭塞血管,其中21支(56.8%)获得再通,未再通血管中43.8%位于右冠状动脉,56.2%位于血管近段,钙化斑块占56.2%,80.0%的血管在CT图像上无法看到闭塞远段造影剂渗漏.TIMI血流(P=0.0128)及闭塞部位血管病变的性质(P=0.0703)是CTO病变再通的影响因素.闭塞血管所处节段(P=0.0157)以及闭塞血管所处位置(P=0.0704)是开通CTO病变操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MDCT可以准确判断CTO病变的走行,评价其斑块的性质及分布.闭塞病变远段有无血流及斑块的性质是PCI是否成功的预测因素.闭塞血管的不同以及所处节段的不同是PCI操作时间长短的预测因素.

  • 腔内隔绝术治疗11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荆全民;王效增;韩雅玲;马颖艳;臧红云;王祖禄;王冬梅;王守力;巩志丹

    目的 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惠者112例.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疗效,术后随访平均(39±18)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手术成功112倒,共置入覆膜支架119枚.左锁骨下动脉完全被封闭8例,合并严重狭窄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完成PCI 16例,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19例,术后1个月内夹层破裂死亡3例.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明显残余内漏10例,3个月自行封闭.术后6个月,再发升主动脉夹层3例,其中行升主动脉外科手术1例,截瘫1例,胃癌多器官转移死亡1例.术后1年迟发性内漏1例.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长期疗效满意.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中的应用

    作者:陈欣;卢成志;王小飞;张靖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硝酸甘油组(24例)和替罗非班组(24例).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血小板GPⅠ b、GPⅡ b/Ⅲa、GP Ⅲ a.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术后均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硝酸甘油组患者TIMI血流为(1.61±0.38)级体(1.85±0.42)级(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血流为(1.59±0.40)级vs(2.15±0.65)级(P<0.01).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GPⅠb、GPⅡb/Ⅲa、GPⅢ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冠状动脉内应用GP Ⅱ b/Ⅲ 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较安全,能更有效改善TIMI血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活化.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预后的评价

    作者:王燕燕;郭华;钟勇;王坚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血运重建治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424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0例)和无糖尿病组(304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以及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随访资料.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3支、多支、闭塞性病变比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比率高于无糖尿病组,完全血运重建的比率低于无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低于无糖尿病组,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冠状动脉以3支、多支、重度、闭塞病变为主的特点,且其远期预后较差.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耀民

    急性脑血管病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并发心电图异常.我们收集我院两年米收治的4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进行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