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중화기관이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85
  • 国内刊号: 42-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实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肝、胰Ⅰ期联合移植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终末期肝病一例

    作者:齐海智;贺志军;司中州;胡伟;李一宁

    目的 对1例原位肝、异位胰腺I期联合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对1例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施行肝、胰I期联合移植,肝脏为原位移植,胰腺异位移植于右侧髂窝,胰液空肠引流.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并辅以两剂达利珠单抗.结果 术后移植胰腺功能良好,第2天即停用胰岛素.术后14 d,移植肝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调整他克莫司的用量后逆转.受者已存活15个月,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均正常.结论 肝、胰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王政禄;李卉;张淑英;蔡文娟;印志琪;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程;沈中阳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962例肝移植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1300次,所取肝组织以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部分病例做Van Gieson染色、Masson 三色染色、网状纤维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组织切片要求在显微镜下可见到3个以上完整的汇管区结构.96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完整.结果 1300次活检中,急性排斥反应为常见,占32.46%,其次为胆道并发症,占25.46%,第3位为药物性肝损伤,占17.15%,其它还有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排斥反应、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流出道梗阻、原发病复发、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无病理诊断性异常.其病理学特点,急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血管炎;胆道并发症表现为汇管区及小叶间胆管周围水肿或纤维化、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胆汁淤滞;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水样变性、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和胆汁淤滞;肝炎病毒感染表现为肝板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和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和(或)坏死、胆汁淤滞及汇管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及汇管区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度胆汁淤滞;慢性排斥反应表现为小叶胆管变性和(或)消失、肝实质纤维化、轻度汇管区和中央静脉炎;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肝窦轻度扩张、淤血和汇管区轻微炎症;流出道梗阻表现为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淤血,Ⅲ带肝细胞变性、坏死和中央静脉及周围纤维化;移植肝原发无功能表现为肝细胞融合性坏死、肝实质胆汁淤滞和汇管区混合性炎及小胆管增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都存在相对特异的一组病理学特征,但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肝功能情况及病毒学检测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后作出终的病理诊断.

  • 多种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方程在活体供肾者肾功能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赵闻雨;曾力;朱有华;王立明;周梅生;韩澍;张雷

    目的 比较多种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方程在亲属活体供肾功能评估中的准确性,找出适合我国人群的GFR估算方程.方法 以44名亲属活体供肾者为对象,以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参考标准,并以体表面积(BSA)将其标准化(sGFR).将以Cockcroft-GauIt(C-G)方程估算的肌酐清除率(Ccr),C-G方程、改良C-G方程、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组(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eGFR),分别与sGFR进行比较,分析其偏差、相关性、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 sGFR为(123±24)ml/min,C-G方程估算的Ccr,以及C-G方程、改良C-G方程、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分别为(123±27)ml/min、(104±22)ml/min、(156±28)ml/min、(122±19)ml/min和(138±25)ml/min,其偏差值,MDRD方程小,两种改良方程的偏差较大;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C-G方程的Ccr估算值、MDRD方程的估算值与sGF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C-G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的GFR估算值与sGFR之间的相关性较好;MDRD方程的准确性高,两种改良方程的准确性较差;改良MDRD方程、改良C-G方程的精确性稍高.结论 5个估算方程估算的GFR均有不用程度的误差,相对来说MDRD方程的偏差较小,准确性较高,相关性和精确性尚可,但若应用于临床,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修正.

  • 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肺结核四例

    作者:薛梅;闫洪敏;段连宁;刘静;朱玲;丁利;王恒湘

    目的 探讨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4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然后接受HLA半相合未去T淋巴细胞骨髓移植.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CD25单克隆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均获造血重建.4例分别于移植后150 d、120 d、47 d和43 d出现高热,伴轻度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肺部CT检查,均有异常改变,但无特征性;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菌素抗体试验均呈阴性反应;既往均无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例1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为增殖性肺结核,另3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确立肺结核诊断.采用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 4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体温下降,肺部病灶明显缩小、吸收,除1例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外,其余3例患者均存活.治疗期间,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1例血环孢素A浓度一度较低,增加CsA剂量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的结核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CT表现无特征性,应注意与其它感染相鉴别,抗结核治疗有效.

  • 肝移植术后并发高位胆管狭窄的原因及诊治八例

    作者:吴亚夫;施晓雷;吴星宇;仇毓东;周建新;江春平;张炜炜;丁义涛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高位胆管狭窄的原因及诊治.方法 对8例肝移植后并发高位胆管狭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背驮式肝移植,胆管采取端端吻合,其中2例置婴儿胃管.结果 高位胆管狭窄发生于术后3~18个月,5例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以慢性胆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肝门部胆管狭窄段,再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治疗后随访1~5年,除1例患者因肝癌复发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胆道缺血、胆汁腐蚀以及保存性损伤是并发高位胆管狭窄的主要因素;B型超声波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有效诊断手段;胆肠Roux-en-Y吻合是处理高位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 影响尸体肾移植长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立中;陈国栋;王长希;费继光;邱江;邓素雄;李军

    目的 探讨影响尸体肾移植长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84年2月至2006年4月间的2256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首次肾移植2164例,二次肾移植91例,三次肾移植1例.术前行血液透析者1653例(73.3%),行腹膜透析者319例(14.1%),未进行透析者284例(12.6%).1996年之前组织配型主要采用ABO血型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1996年后采用HI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HLA抗原错配<3个者占60%.免疫抑制方案主要有由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组成的二联用药,Cs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和Pred组成的三联用药,部分病例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001年后将ALG(或ATG)改为达利珠单抗.应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患者及移植肾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以及移植肾半寿期,对影响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0年,患者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分别为95.3%、89.6%、86.0%、71.3%和61.3%,移植肾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分别为91.3%、79.3%、74.0%、52.6%和44.8%,移植肾半寿期为(11.58±0.26)年.1984-1995年、1996-2000年与2001-2006年间移植者,其移植肾1、3和5年存活率呈上升趋势(P<0.01).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糖尿病及术前PRA阳性是导致移植肾存活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霉酚酸酯可显著提高移植肾存活率(P<0.01).感染、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存活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随着移植肾存活率的上升,积极防治感染、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是进一步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 肝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IP-10和TARC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孟醒初;朱志军;唐缨;王政禄;沈中阳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胸腺活化调节因子(TAR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36例肝移植患者为对象,术后7~14 d出现疑似排斥反应时行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取材当天及前3 d血清IP-10和TARC水平.结果 未发生排斥反应的8例,其血清IP-10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且连续4个时点未见明显变化;发生排斥反应的28例,肝穿刺前3 d血清IP-10即呈现上升的趋势,各时点的IP-10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排斥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排斥反应越重,其血清IP-1O水平越高(P<0.05).连续4个时点的血清TARC水平,以发生轻度排斥反应者高,重度排斥反应者低;发生轻度排斥反应者、重度排斥反应者及无排斥反应者间两两比较,血清TAR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重度排斥反应者的血清TARC水平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其余患者的血清TARC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肝穿刺当天,未发生排斥反应者的TARC/IP-10比值为1.39±0.27,并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而发生排斥反应者这一比值呈现下降趋势,排斥反应程度越重,其比值越低(P<0.05).结论 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IP-10呈上升趋势,其水平高低与排斥反应程度成正比;TARC/IP-1O比值的下降预示着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

  • 排斥反应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李州利;石炳毅;蔡明;洪宝发;张赟;徐竹蔚;金伯泉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与移植物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3例肝移植、139例肾移植患者的血清sLAIR-1水平,并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 健康志愿者的血清sLAIR-1水平为(4.3±2.3)μg/L,移植器官功能正常者(肝移植11例,肾移植87例)的sLAIR-1为(6.3±3.7)μg/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6例患者,其血清sLAIR-1水平为(47.2±25.9)μg/L;肾移植后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0例患者,其血清sLAIR-1水平(36.3±14.7)μg/L;移植肾功能丧失的5例患者,其血清sLAIR-1水平为(28.8±9.4)μg/L,上述三者的血清sLAIR-1水平均明显高于移植物功能正常者和健康志愿者(P<0.01).移植肝重度排斥反应的1例,其血清sLAIR-1高达117.3μg/L,为正常人的27倍.移植肝慢性排斥反应者(5例)和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者(27例)的血清sLAIR-1水平分别为(16.1±6.4)μg/L和(13.1±5.5)μg/L,也明显高于移植物功能正常者和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 发生排斥反应者的血清sLAIR-1水平升高,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发生排斥反应的重要风险因素.

  • 不同移植途径对大鼠骨髓干细胞迁移至肝脏及分化的影响

    作者:耿莹;韩明子;洪钰;金世柱;孙立影

    目的 探讨门静脉、尾静脉和肝动脉3种移植途径下大鼠骨髓干细胞迁移至肝脏及向肝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 取30只正常SD大鼠,采用2-乙酰氨基芴和四氯化碳溶液灌胃,制成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其骨髓,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干细胞,再用荧光染料(PKH26)进行标记.将此30只急性肝损伤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门静脉输注组大鼠麻醉后,取腹部正中切口,经门静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0.4 ml(4×106个,下同);尾静脉输注组大鼠经尾静脉注人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0.4 ml;肝动脉输注组大鼠麻醉后,取腹部正中切口,将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结扎,用动脉夹阻断肝总动脉血流,迅速在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点前方进针,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0.4 ml.骨髓干细胞移植后2周,取各组肝脏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再以用异硫氰基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PKH26标记阳性细胞以及自蛋白和CK18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肝脏切片中均可见散在的PKH26染色阳性的红色荧光,门静脉输注组、尾静脉输注组及肝动脉输注组PKH26染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8.0±2.67)个、(57.8±3.04)个及(58.3±3.52)个,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K(P>0.05).各组肝组织切片均广泛表达白蛋白及CK18(绿色荧光),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同时发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细胞(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相叠加而成的黄色荧光).结论 经门静脉、尾静脉和肝动脉注入的骨髓干细胞均能定植于肝脏,并在损伤的肝脏中分化为肝细胞,3种途径的效果相当.

  • 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对小鼠腹腔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影响

    作者:单忠贵;廖崇先;范钦明;赵永祥

    目的 探讨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对来自同一抗原特异性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的皮肤移植给Balb/c小鼠,使其致敏,3个月后,取受者的脾脏,应用小鼠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纯化试剂盒纯化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同时取未进行皮肤移植的Balb/c小鼠,同法获取非致敏CD4+T淋巴细胞.以C57BL/6小鼠为供者,正常Balb/c小鼠为受者,行腹腔心脏移植,移植前3周,实验组受者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非致敏对照组受者经阴茎背静脉注射非致敏CD4+T淋巴细胞;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T淋巴细胞.各组均于移植前1 d、移植当天及移植后1 d给予环孢素A.术后记录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非致敏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8.5±1.5)d、(25.7±5.5)d和(21.2±9.2)d,实验组明显短于另两组(P<0.05).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分级,实验组为3.43±0.68,非致敏对照组为1.29±0.46,空白对照组为1.31±0.49,实验组病理学分级明显高于非致敏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当记忆性CIN+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同一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心脏时,可促进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且对常规剂量的环孢素A不敏感.

  •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腹腔移植的肝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艳;王志毅;曾翔;石小枫;孙航;刘杞

    目的 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腹腔移植的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诱导SD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HF),然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仅接受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移植对照组(腹腔移植SD大鼠的肝细胞2×107个)、环孢素A组(CsA组,接受肝细胞移植后腹腔注射CsA 6 d)、ALR组(接受肝细胞移植后腹腔注射ALR 6 d)和ALR对照组(仅腹腔注射ALR 6 d).实验期为14 d,观察受者的存活情况及移植肝细胞存活情况,检测腹腔内细胞CD4、CD8及CD68的表达情况,测定血清及腹腔冲洗液中自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移植对照组、CsA组、ALR组及ALR对照组的受者2周存活率分别为0、46.7%、20%、66.7%和14.3%,ALR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移植后1~2 d,ALR组血清TNF-a和IL-1β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移植对照组(P<0.01);移植对照组腹腔冲洗液中TNF-a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P<0.01).至移植后14 d,各组存活大鼠的血清TNF-a和IL-1β水平接近正常水平.移植后1~2 d,ALR组移植物内CD68表达水平为(0.5±0.3)%,明显低于移植对照组和CsA组(P<0.01);ALR组腹腔内细胞CD68、CD4及CD8表达水平分别为(1.3±1.2)%、(0.1±0.3)%和(0.2±0.1)%,均明显低于移植对照组(P<0.01,P<0.01,P<0.05).移植后1~3 d,接受肝细胞移植的大鼠腹腔内可见聚集成团的肝细胞结节,ALR组存活的肝细胞数明显多于移植对照组和CsA组,且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至移植后14 d,仅ALR组可见少量形态正常的肝细胞.结论 腹腔内肝细胞移植联合ALR腹腔注射能提高AHF大鼠的存活率;ALR能短期改善移植肝细胞的存活状况.

  • 移植物转染反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基因减轻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作者:陈曦林;宫念樵;陈知水;丁召;董冲;郭晖

    目的 研究转染反义ERK2基因对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含有反义ERK2基因和带有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制作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ERK2组接受转染反义ERK2基因的腹主动脉移植,LacZ组接受转染LacZ基因的腹主动脉移植,对照组接受不进行处理的腹主动脉移植.移植后60 d,取各组移植血管和血清样本,以2,3-二羟基丙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计算ERK2条带灰度与GAPDH条带灰度的比值(ERK2/GAPDH,即为ERK2的相对表达强度);测量移植血管内膜厚度(I)和中膜厚度(M),计算I/(I+M)之百分比;检测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数目和分布;检测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LacZ组和ERK2组ERK2/GAPDH的比值分别为1.21±0.15、1.02±0.06和0.47±0.09,后者显著低于前二者(P<0.05).对照组和LacZ组移植血管呈典型的移植物血管病表现,两组I/(I+M)比值分别为84.1%和79.9%;ERK2组移植血管呈移植动脉内膜炎表现,该组I/(I+M)比值为13.7%,显著低于前两组(P<0.05).对照组和LacZ组内膜增厚处散在分布大量VSMC,计数分别为(71.3±9.2)个和(76.4±11.3)个;ERK2组内膜处VSMC计数为(34.8±5.3)个,明显少于前两组(P<0.05).对照组和LacZ组受者血清PDGF-BB浓度分别为(1075±70)pg/ml和(1200±25)pg/ml,ERK2组为(626±27)pg/ml,ERK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LacZ组(P<0.05).结论 转染反义ERK2基因可减轻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并延缓其进展,其机制可能与VSMC增殖和迁移受到抑制以及PDGF-BB表达下调有关.

  • 应用昆明山海棠预防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李振宇;徐开林;李晟;潘秀英;孙海英;李德鹏;曹江;何徐彭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临床常用的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大,费用高.昆明山海棠(THH)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疗效,但无激素类不良反应.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小鼠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观察其是否有预防急性GVHD(aGVHD)的作用.

  • 根据可溶性CD30水平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王栋;谭建明;杨顺良;吴卫真

    CD30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中的一员[1].CD30+ T淋巴细胞活化后,其CD30分子细胞外部分被蛋白酶切断,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5 000的可溶性CD30分子(sCD30)[2].近的研究表明,术前及术后血清sCD30水平高的肾移植受者,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移植肾预后较差[3-7].本研究检测了231例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血清sCD30的水平,以探讨依据血清sCD30水平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 男性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婚姻与生育状况调查

    作者:许龙根;王洪伟;彭万岭;朱晓峰;金丽明;徐惠明;宋启哲;徐标;丁献凡

    为了追踪男性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后的婚姻与生育状况,我们从1988年4月至2006年4月施行的2007例肾移植受者中筛查出术前未婚的男性育龄受者243例,并成功对其中185例受者进行了门诊及电话随访,其中69例结婚,现将其生育情况报告如下.

  • 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白细胞介素3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后CD49d和CXCR4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力;林金盈;毛平

    由于单份脐血所含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难以满足成年人及较大体重患者的需要,而且脐血移植后造血细胞恢复时间延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移植后能否存活,并重建受者的造血功能,首先需要造血细胞能够归巢到受者的造血微环境,而这和脐血体外扩增时细胞因子的选择密切相关.

  • 活体供肾移植进展

    作者:宫念樵;陈孝平

    一、活体供肾移植的历史1954年12月,Murray成功实施首例同卵孪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使器官移植从实验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1959年和1962年,Hamburget等先后施行了异卵孪生间和表亲间活体供肾移植.

  • 肠溶性霉酚酸钠的免疫抑制强度可能低于霉酚酸酯

    作者:

    霉酚酸(MPA)是鸟苷酸三磷酸酶(GTP)全新合成通路的关键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IMPDH)的可逆性抑制剂,通过抑制DNA合成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缺乏DNA合成替代通路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选择性抑制作用[1].霉酚酸酯(MMF)是MPA的前体,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GI)副作用.

  • 310试验中早期使用西罗莫司并撤除环孢素A并不导致尿蛋白增加

    作者:

    许多肾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术后使用西罗莫司(SRL)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患者,在撤除环孢素A(CsA)后经常会发生尿蛋白增加[13],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不明,目前有许多假设,如药物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和撤除CN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入球血管扩张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4].不过,大部分患者的这一并发症是可逆的,在撤除SRL并重新使用CNI后,尿蛋白水平可恢复到转换前水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初始使用SRI是否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子.

  • 第四届全国心肺移植会议纪要

    作者:朱幸沨;张稷;陈静瑜

    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无锡市人民医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心肺移植会议暨首届美敦力体外膜氧合器(ECMO)培训班于2008年4月26-2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会议是2007年我国制定<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实施器官移植准入制度以来的首次心肺移植会议,来自全国22个省共43家单位近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南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陈静瑜教授主持,会上就脑死亡者的心肺捐献、获取和移植的临床操作技术规范,国内外心肺移植经验及ECMO在临床上的应用及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全方位展现了目前我国心肺移植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 二袖套法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要点

    作者:梁锐;王立明;柳勤龙;高振明;罗福文;苗健;王澍;田晓峰;P.Schemmer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并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但肝移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血再灌注损伤、脏器保护和术后排斥反应等.所以,建立稳定的肝移植动物模型以进行相关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细胞性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机制与内在联系

    作者:石炳毅;许晓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南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反应的关键.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移植物直接造成损害的物质究竟是抗体还是细胞.本文对细胞性排斥反应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发生机制及其内在联系作一综述.

中华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198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