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중화기관이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85
  • 国内刊号: 42-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实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者安全性及受者移植效果的分析

    作者:赵豫波;石炳毅;陈正;潘光辉;廖德怀;方佳丽;王科;高振利

    目的 分析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者的安全性及受者的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年龄,将251例活体供肾移植分为老年供肾组(≥55岁)和中青年供肾组(<55岁),对手术前后两组供、受者的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受者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手术前后血C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比较,术前总GFR、留存肾GFR及术后10 d留存肾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与术前的留存肾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的留存肾GFR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受者比较,手术前后各相应时间点的血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67±7.78)d和(16.11±5.89)d(P>0.05),受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9.61±24.28)d和(28.76±19.27)d(P>0.05).两组受者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和5.75%(P>0.05).老年供肾组受者术后死亡1例,中青年供肾组死亡3例,并有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结论 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应对供者进行严格的选择,在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供者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 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61例分析

    作者:方峻;洪梅;夏凌辉;游泳;黎纬明;刘芳;汪玉芳;毛星宁;邹萍

    目的 探讨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的临床疗效,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URD-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原发病分别给予非清髓性及清髓性预处理;供、受者HLA配型6/6抗原位点全相合21例,5/6相合5例,1个基因亚型不合24例,2个基因亚型不合11例;供、受者间ABO血型相合18例,不合43例;受者接受供者的有核细胞中位数为4.5×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3×106/kg.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以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霉酚酸酯为基础的方案,49例加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9例加用抗淋巴细胞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并常规采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抗感染等治疗.术后观察受者的造血功能重建、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61例患者中,59例术后经血型、染色体及DNA多态性检测证实供者细胞植活.术后23例受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25例发生慢性GVHD;术后100 d内,48例受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3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较多.术后有18例受者死亡,受者总的2年无病存活率为(68.0±6.4)%,其中12例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移植相关死亡率19.7%;6例原发病复发的受者均死亡,复发率9.8%.其余受者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URD-HSCT是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急性GVHD和感染是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预后的危险因素,需早期预防.

  • 活体右半供肝Ⅴ和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

    作者:淮明生;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澄;蒋文涛;张雅敏;沈中阳

    目的 总结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重建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通过了受者标准肝体积、供肝与受者体重比(GRWR)、供肝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及供肝内血管解剖等指标的综合评估.供肝在切取、灌注及修整后,51例采用尸体髂静脉作为重建材料,其他4例分别采用受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脐静脉、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作为重建材料,以串联的方式重建供肝断面Ⅴ、Ⅷ段静脉回流.肝移植时,供肝肝右静脉与受者肝右静脉开口吻合,重建的Ⅴ、Ⅷ段静脉与受者肝中、肝左静脉汇合部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右支或主干吻合.门静脉开放血流后依次重建肝动脉及胆道.术后对供、受者进行常规监测.结果 1例受者术后发生流出道梗阻,术后第43天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7天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重型肝组织坏死,行尸体供肝肝移植后痊愈.其余53例受者恢复顺利,术后4周时腹部CT检查显示重建的移植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通畅.55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2周出院.结论 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在活体肝移植中是可行的,应选择合适的重建材料及手术方式.受者肝移植后临床效果良好.

  • 氯沙坦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其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ZHU Xiao-feng;朱晓峰;许龙根;张兰;程明;丁献凡;乐园罗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肾移植术后超过3个月,移植肾功能稳定,有高血压的受者66例.随机将受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加用氯沙坦或使用氯沙坦替换原有的降压药物;对照组32例,不使用氯沙坦.分组后对受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分别测定0(基础值)、1、2、3及6个月共5个时间点受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压等指标,并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实验组受者在使用氯沙坦1~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2~6个月时趋于稳定;对照组受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础值轻度上升(P>0.05).实验组中伴有高血红蛋白血症(PTE)的受者使用氯沙坦1~3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3~6个月时趋于稳定;对照组中伴有PTE的受者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础值轻度下降(P>0.05).实验组中不伴有PTE的受者血红蛋白水平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对照组中不伴有PTE的受者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受者使用氯沙坦1个月时血肌酐水平呈升高趋势,2~6个月时逐渐恢复到基础值;对照组受者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受者的GFR轻度下降后逐渐恢复到基础值;对照组受者的GFR呈逐渐上升趋势.实验组受者的血压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受者的血压较基础值无显著变化.结论 肾移植术后使用氯沙坦能降低受者的高血红蛋白水平,对PTE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并且不会影响受者的移植肾功能.对于肾移植术后有高血压且发生高血红蛋白血症的受者,使用氯沙坦是安全的.

  •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

    作者:李来邦;李立;冉江华;李晓延;曹海鹰;张升宁;赵永恒;李铸;刘静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 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和病毒学检测对诊断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程龙;王曙光;杨占宇;章客;阎晓初

    目的 观察和分析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和病毒学检测对诊断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取肝移植术后CMV感染受者和无CMV感染受者的移植肝活组织标本各25例,分为CMV感染组和无CMV感染组.分别对两组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IHC)及病毒学检测,观察各种检测方法对诊断移植肝CMV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组织病理学观察,CMV感染组与无CMV感染组移植肝细胞核内包涵体和嗜酸性小体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小脓肿、单核细胞聚集及巨大肝细胞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方法检测CMV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0%和100%;病毒学检测CMV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和84%.结论 单纯行病毒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测移植肝CMV性肝炎缺乏准确性.病毒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移植肝CMV性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肾移植术后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六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建辉;张勇;徐子强;周文辉;黎玮;马洪顺

    目的 探讨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的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结果 6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Tac)+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并以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或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6例患者发生肿瘤的时间在肾移植术后2~48个月,平均为26个月.除1例是在使用B型超声波复查时发现膀胱肿瘤外,其余患者均以间歇性血尿为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发生后通过B型超声波、尿找脱落瘤细胞、膀胱镜、输尿管镜、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及CT明确诊断,并经内窥镜下取材活检证实.6例患者均为非同时发生的尿路上皮多器官癌,非同时发生肿瘤的间隔期为1.5~15个月.每例患者均因肿瘤复发或新发而接受了2~5次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及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及全尿道切除术.术后均通过膀胱灌注给予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等进行化疗.治疗效果满意,但复发率高.结论 肾移植术后并发的尿路上皮多器官癌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往往进展快,易扩散和转移,因此,应注重患者移植后的筛查,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慎重对待移植肾切除.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准确诊断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朱艳红;陈静瑜;杨国仪;陆国础;周敏;张稷;郑明峰;何毅军;吴波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准确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方法 分析肺移植术后有完整TBLB随访资料的50例受者AR的诊断情况.肺移植术后50例受者常规进行TBLB共145例次.根据术后早期TBLB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将受者分为早期AR组和早期无AR组.分析术后早期TBLB诊断AR的阳性率,术后远期两组受者AR发生率和TBLB对诊断AR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早期受者AR发生率为44%(22/50).早期AR组22例受者中,经TBLB诊断为AR的共有25例次;TBLB对肺移植术后早期AR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受者术后远期AR发生率为22%(11/50),其中早期AR组和早期无AR组分别有5例和6例受者发生AR.TBLB对术后远期AR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所有发生AR的受者中,有61.1%的受者无典型的AR临床表现.结论 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TBLB对诊断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海云;张雷;王立明;康印东;曾力;周梅生;周琳;张玲珍;韩澍;傅尚希;袁清;赵闻雨;陈瑜;朱有华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间,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严重肺部感染的28例患者(感染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并随机选取同期肾移植术后病情稳定的30例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组患者入院第1天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4.1±117.5)个/μl和(518.6±232.7)个/μl(P<0.01).感染组患者中有5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中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持续降低趋势;感染组中存活的患者在治疗恢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至(406.5±163.9)个/μl,与治疗前比较,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能作为判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效指标,其曲线下面积(AUC)为94.9%(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20个/μL时,其特异度为100%.结论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与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肺部感染的转归密切相关.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20个/μl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极大;测定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动态分析对于优化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大鼠肾上腺细胞经胶原凝胶三维培养后进行同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方立;张杰;彭建平;李又空;杜贤进;韦梅红

    目的 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经胶原凝胶三维培养后进行同种移植治疗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SD大鼠(出生3 d内的乳鼠)的肾上腺细胞,置于自制鼠尾Ⅰ型胶原凝胶中培养,1周后移植到双侧肾上腺切除的成年雄性SD大鼠肾被膜下.术后每周取血1次,测量血浆皮质酮和醛固酮的水平;移植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移植物的组织学特点;肾上腺细胞的增殖情况及CYP11B1和CYP11B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单纯肾上腺细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大鼠移植经胶原凝胶三维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后,80%(12/15)存活达8周;手术后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单纯肾上腺细胞移植组,移植6~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已无显著性差异;其醛固酮水平术后恢复缓慢,与单纯肾上腺细胞移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肾上腺细胞在胶原内生长良好,增殖率高,95%为束状带细胞,表达CYP11B1,而表达CYP11B2的球状带细胞仅占5%,未见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肾上腺细胞经胶原凝胶三维培养后移植能形成有功能的血管化肾上腺组织,长期效果理想,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 Celsior液与UW液对无心跳大鼠供肝保存效果的比较

    作者:李涛;唐华美;孙星;裘国强;王兆文;彭志海

    目的 比较Celsior(CS)液与UW液对大鼠无心跳供者(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通过阻断大鼠主动脉和膈上下腔静脉10 min的方法,制备和获取NHBD供肝,并采用不同的器官保存液灌注和冷保存供肝.随机将受者分为4组.CS8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UW8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CS16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UW16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受者门静脉开放前、开放后1、3及6 h,取各组受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和比较各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术后7 d内的存活率.结果 NHBD供肝经UW液灌注后呈"花斑"状,肝叶边缘灌注不良,经CS液灌注后肝叶边缘灌注良好.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分别为(0.21±0.01)ml和(0.10±0.02)ml(P<0.05).门静脉开放后1、3及6 h,CS8 h组受者的血清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UW8 h组(P<0.05),门静脉开放后1、3h,CS8 h组受者的血清ET-1、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UW8 h组(P<0.05);CS8 h组受者移植肝肝窦扩张、门静脉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UW8 h组,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术后7 d的存活率分别为58.3%和25.0%(P<0.05).CS16 h组和UW16 h组受者各时点的胆汁分泌量、血清ALT、AST、ET-1、IL-1及TNF-α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均在术后3 d内死亡,两组受者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 CS液对大鼠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优于UW液,这可能与UW液较CS液粘稠及CS液能够减少枯否细胞的激活有关;NHBD供肝的冷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6 h.

    关键词: 器官保存液
  • 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阳性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赖艳丽;曹祥山;吴强;邱国强;顾伟英;陈生

    目的 研究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KIR2DS1阳性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NK细胞KIR及人类白细胞抗原Cw位点(HLA-Cw)与靶细胞HLA-Cw错配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 获取健康供者的外周血,经Dnyal磁珠负选高纯度NK细胞;取初治确诊的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用抗CD158a和CD158b单克隆抗体封闭NK细胞抑制性KIR(如:KIR2DL1、KIR2DL2和KIR2DL3),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抑制性KIR封闭前和封闭后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分别检测NK细胞及靶细胞的KIR基因和HLA-Cw;根据HLA-Cw将NK细胞和靶细胞分别分为C1组(表达HLA-Cw 01、03、07、08、12、14、16分子)、C2组(表达HLA-Cw02、04、05、06、15、17、18分子)和C1/C2组(既表达C1组的等位基因又表达C2组的等位基因).结果 分选后的NK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为(90.8±6.08)%;NK细胞抑制性KIR封闭后与封闭前比较,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t=-3.00,P=0.005);KIR2DS1阳性的NK细胞C1组对靶细胞C2组的杀伤作用高于靶细胞C1及C1/C2组,杀伤率分别为(57.370±1.400)%、(44.190±4.666)%和(36.770±6.560)%(F=11.87,P=0.021);NK细胞抑制性KIR封闭后,其对各组靶细胞的杀伤率更高(F=18.72,P=0.009).结论 NK细胞抑制性KIR封闭后其活性增强,KIR2DS1阳性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高于KIR2DS1阴性的NK细胞;NK细胞KIR及HLA-Cw与靶细胞HLA-Cw错配,能够介导KIR2DS1阳性的NK细胞C1组抗原的异源反应性,实现"丢失自我"的识别作用,从而使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率增强.

  • 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经SDF-1预处理后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军;张凯伦;杜心灵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预处理后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 (1)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SC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的表达;将BMSC分别与10和100μg/L的SDF-1作用24 h后,在无氧、无血清条件下培养6 h,流式细胞仪和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2)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经100μg/L SDF-1预处理的BMSC和未经处理的BMSC植入大鼠梗死心肌周边,2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BMSC表达CXCR4基因;在无氧和无血清条件下,经SDF-1预处理的BMSC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经100 μg/L SDF-1预处理的BMSC凋亡率低.成功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未经处理的BMSC移植比较,经SDF-1预处理的BMSC移植后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 用SDF-1预处理大鼠BMSC能抑制其在无氧和无血清条件下的凋亡.用SDF-1预处理BMSC能增强其移植后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 婴儿心脏移植术后两年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宁岩松;乔彬;朱萌;司彪;王同建;张峰泉

    2005年12月28日,我所对1例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8个月龄婴儿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对该患儿进行了2年多的随访,现将随访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环孢素A对大鼠肾移植后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赵虎;秦超;张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逃避免疫杀伤,而且可以下调免疫反应,从而使器官移植后的患者减少环孢素A(CsA)的使用剂量[1].本研究中,我们分离出大鼠MSCs,研究在Wistar至Lewis大鼠的肾移植模型[2]中,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CsA对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 自体桡动脉搭桥救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鄢业鸿;彭贵主;单人峰;肖建生;谢青松;李剑锋;张建军;徐宁;夏强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 Th17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饶建华;吕凌;张峰

    以往认为,参与细胞免疫的CD4+T淋巴细胞可分为Th1和Th2等细胞亚群,他们各自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免疫应答.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一类新型的效应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

  • 肝脏机械灌注保存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晓静;郑虹

    供肝保存技术的发展使异地供肝移植成为可能,让更多的终未期肝病患者有了接受肝移植的机会.供肝保存分为单纯冷藏和机械灌注两大类型,本文着重介绍后者.机械灌注是指在保存过程中持续向肝脏泵入保存液直至移植.随着肝脏灌注和保存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机械灌注的优越件逐渐体现出来,Morino等[1]采用UW液对犬的肝脏进行灌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冷藏.

  • 肝移植术中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结肠中动脉吻合并脾切除一例

    作者:蔡秋程;吕立志;陈少华;杨芳;张小进;江艺

    患者,男性,55岁.因患乙型肝炎30余年,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反复出血2年余,于2008年10月行原位肝移植.术前肝功能示:白蛋白32 U/L,总胆红素32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3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0 U/L,胆碱脂酶3670U/L,凝血酶原时间15 s;血常规示:白细胞2.01×109/L,血红蛋白浓度80 g/L,血小板35×109/L;钡餐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CT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累及肠系肠上静脉.

  • 肾功能受损的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调整方案

    作者: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肝移植受者中相当常见.美国1990年至2000年间移植受者科学登记处(SRTR)的资料(共69 321例非肾器官移植受者)表明,肝移植后3年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平均累积发生率为13.9%,5年时进一步增至18.1%.受者年龄、性别、移植前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肾功能状态以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是影响肝移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 重视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有华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器官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及生命支持系统的发展等,明显提高了实体器官移植(SOT)的成功率.然而,由于SOT受者接受了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导致其免疫功能受损,从而罹患严重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

  • 丙型肝炎肝移植后并发进展性肾功能不全受者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

    作者:

    原位肝移植后,采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率,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的1年存活率.这些近期结果的改善,使得进一步提高受者长期存活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慢性肾病(CKD)与受者长期存活率的降低相关,同样也是肝移植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 西罗莫司在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

    近年来,人们对于西罗莫司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免疫抑制作用,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试验把研究热点转向其抗增殖特性,分析西罗莫司在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198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