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중화기관이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85
  • 国内刊号: 42-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实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应用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的单中心经验

    作者:李姗霓;马楠;孙超;董冲;高伟;潘澄;邓永林;郑虹;沈中阳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应用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的效果及受者预后.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单中心157例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其中19例接受了丙型肝炎阳性供肝,为研究组;138例接受了丙型肝炎阴性供肝,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受者存活率、丙型肝炎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的严重程度.结果 研究组肝移植术后1年和5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89.5%和67.0%,对照组肝移植术后1年和5年受者生存率分别为82.4%和69.4%.研究组受者术后17例(89.5%)丙型肝炎复发,其中4例(21.0%)进展为重症肝炎;对照组丙型肝炎复发117例(84.8%),其中24例(17.4%)进展为重症肝炎;两组复发率和进展为重症肝炎者百分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丙型肝炎阳性和阴性供肝肝移植的受者,其存活率、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率、重症肝炎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受者,对供肝质量进行认真评估后可以考虑使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术后受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国栋;陈立中;邱江;王长希;韩明;李军;费继光;邓素雄;傅茜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受者感染情况,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265例DCD供者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受者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发生时间、部位及其病原体;同时观察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糖尿病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情况.结果 术后受者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31.3%(83/265),其中49.4%的感染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42.2%和4.8%,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15.7%.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肺部及泌尿道.单因素分析表明,供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DGF、白细胞计数<4×109/L、合并糖尿病是术后受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计数<4×109/L是术后受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857、2.201和2.494,P<0.05).结论 DCD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感染是受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处理急性排斥反应、DGF和白细胞减少症等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 稳定期肾移植受者使用麦考酚钠肠溶片的剂量与其暴露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丁晨光;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潘晓鸣;项和立;燕航;冯新顺;侯军

    目的 观察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的肾移植术后6个月稳定期受者EC-MPS用量与麦考酚酸(MPA)暴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8例受者,所有受者均采用他克莫司(Tac)、EC-MPS和泼尼松(Pred)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于服用EC-MPS后1、2、4h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酶增强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MPA浓度,以有限采样法的简化公式计算血MPA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 AUC).根据MPA AUC值,将受者分为MPA低暴露(MPA AUC<30 mg·h·L-1)组,MPA目标暴露(MPA AUC=30~60 mg·h·L-1)组和MPA高暴露(MPA AUC>60 mg·h-1·L-1)组.结果 68例受者的MPA AUC值为(58.73±20.14)mg·h·L-1,其中MPA低暴露组5例(7.35%),MPA目标暴露组35例(51.47%),MPA高暴露组28例(41.18%);3组Tac用量分别为(4.21±0.67)mg/d、(3.82±1.07)mg/d、(3.37±0.62)mg/d,呈递减趋势,MPA高暴露组Tac用量显著低于MPA低暴露组Tac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受者间MPA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稳定期肾移植受者EC-MPS进行监测;充足的MPA暴露有助于降低Tac的剂量,且不影响移植肾功能.

  • 4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原因分析

    作者:曾东扬;王莉;王显丁;符磊;饶正胜;宋涂润;谢礼波;黄中力;林涛

    目的 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4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后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和受者带功能死亡的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组(18例)和移植肾功能丧失组(29例),对受者的功能丧失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依次为术后排斥反应(82.80%),慢性肾病原发或复发(10.30%),以及围手术期外科并发症(6.90%).所有带移植肾功能死亡受者的死亡原因依次为肺部感染(61.11%),心脑血管疾病(22.22%),肝功能衰竭(11.11%),以及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56%).结论 早期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受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 基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分析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泽清;张林启;何巧;张祥松

    目的 基于肝移植术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7F-FDGPET/CT)结果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1 1月接受肝移植的54例HCC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存活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存活率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ROC曲线探讨18F-FDG PET/CT显像的靶/本(T/B)值影响术后HCC复发的佳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4例受者随访期间共出现肿瘤复发26例(26/54,48.1%),全组受者术后0.5、1、2、3和4年的累积肿瘤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2.6%、66.7 1%、52.2%、49.1%和49.1%;单因素结果显示,影响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因素为PET显像(P=0.003)、肿瘤大直径(P<0.001)、肿瘤数目(P=0).001)、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P<0.001)、肿瘤分级(P=0.01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B值=1.69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佳临界值;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B值(相对危险度=14.377,P<0.001)和术前AFP水平(相对危险度=3.124,P=0.012)是影响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8 F-FDG PET/CT的T/B值>1.69、术前AFP水平>400 μg/L等生物学因素是影响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肾移植术后转换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对胃肠道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姚许平;张曙伟;高文波;翁国斌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因吗替麦考酚酯(MMF)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转换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后对胃肠道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使用EC-MPS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41例肾移植受者在术后(46.3±17.1)个月时因MMF胃肠道不良反应而转换使用EC-MPS.转换前及转换后12周,采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进行评分,观察使用EC-M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转换前MMF剂量为(846.7±291.3)mg/d,转换后EC-MPS剂量为(639.5±186.4)mg/d.转换前GIQLI评分为(103.6±10.7)分,转换后12周为(118.3±15.1)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EC-MPS后,受者对EC-MPS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丧失或死亡;转换前受者的血肌酐为(136.9±35.7)μmol/L,转换后为(128.4±40.8)μmol/L (P>0.05).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发生MMF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受者,转换应用EC-MPS后,能明显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改善,且EC-M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良好.

  • 肝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两例

    作者:陈栋;魏来;蒋继贫;郭晖;杨军;王大为;陈知水

    目的 回顾并总结肝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2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病例资料.例1为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供者ABO血型为AB型,受者为A型;例2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受血型相同的肝移植,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结果 移植后两例患者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例1采用了兔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两例患者术后1周内移植肝功能均恢复良好,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总量持续性下降.术后7d开始两例均出现肝功能的持续恶化.例1抗B型血型抗体滴度持续性升高,移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予以血浆置换+硼替佐米+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后体液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例2经护肝、利胆治疗后移植肝功能无明显改善,反复进行移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急性排斥反应组织学表现,出现少数肝细胞坏死和局部毛细胆管内明显胆汁淤积,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发现HLA-Ⅰ类抗体为3.4%,Ⅱ类抗体为95.9%,怀疑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予以血浆置换+硼替佐米+ IVIG治疗,治疗后移植肝功能无明显改善,于第1次肝移植后2个月行再次肝移植;移植肝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植肝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结论 对于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应警惕其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移植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有帮助.治疗应抓紧时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无效时实施再次肝移植.

  • 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的重建

    作者:罗鲜樟;王心强;陈艳;宫念樵;朱兰;曾凡军;张伟杰;陈知水;明长生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经验,分析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对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施行68例胰腺移植,其中65例胰肾同期移植及3例肾移植后胰腺移植.60例采用联合切取法获取供者肝胰肾,肝总动脉末端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段分配给肝脏,胰腺移植前常规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联合切取胰肾,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果 8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完好,无需重建.1例因动脉吻合张力过大未行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59例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重建失败.65例恢复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液供应.术后15例(22.1%)发生19 次外科并发症,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出血(8.8%)、移植胰血栓形成(2.9%)、移植胰坏死性胰腺炎(1.5%)、感染(10.3%).5例因外科并发症切除移植胰,原因为移植胰血栓形成(2例)、十二指肠吻合口出血(2例)及坏死性胰腺炎(1例).63例停用胰岛素,65例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可保证移植胰腺和十二指肠节段的良好血液供应,可能有助于降低胰腺移植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失败率.

  • 有限采样法监测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的肾移植受者血麦考酚酸浓度的研究

    作者:焉杰克;王玉珍;刘双德;张旭峰;刘晓立;徐东升;张荣梅;田川;王洪伟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后血麦考酚酸(MPA)药代动力学特征,并通过有限采样法研究0~12h的药物曲线下面积(AUC0-12h).方法 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20例接受EC-MPS+他克莫司+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汉族肾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肾功稳定期(肾移植术后21 d)监测受者口服EC-MPS后10个时间点(服药后0.5、1、1.5、2、3、4、6、8、10和12 h)的血浆MPA水平,应用Jackknife技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Origin专业函数绘图软件(7.5版)来分析计算MPA AUC.结果 口服EC-MPS后,20例受者间血浆MPA水平及AUC变异很大.佳有限采样法有三点法(血MPA浓度检测时间点为1.5、4和8 h)和四点法(血MPA浓度检测时间点为1.5、4、6和8 h),公式分别为AUG0-12h=12.820+0.662×C1.5h+1.750×C4h+4.213×C8h以及AUG0-12h=12.119+0.676×C1.5h+1.685×C4h+1.429×C6h+2.573×C8h.三点法校整的相关系数(R)=0.861,P<0.001;四点法校正的相关系数R=0.882,P<0.001.结论 对于采用EC-MPS+他克莫司+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汉族肾移植受者,在服药后1.5、4和8h或者1.5、4、6和8h进行有限采样法监测血浆MPA浓度,能够估算EC-MPS的AUC.

  • 肾移植受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希诺;李寒;王玮;张征;尹航;邱葵;刘航;王伟;胡小鹏

    目的 探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肾移植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入组102例肾移植受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口服MMF和EC-MPS.用10点有限样本法测定移植后7和30 d两组患者0~12 h麦考酚酸曲线下面积(MPA-AUC0-12h).应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估受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症状,分值越高症状越明显,并对比两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冷热缺血时间、供受者间HLA配型、群体反应抗体以及病毒感染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时MMF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18±0.97)h,小于EC-MPS组的(2.76±1.35)h(P=0.00);而两组MPA-AUC0-12h分别为(48.48±7.65)mg·h·L-1和(52.39±5.93) mg·h·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7 d内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术后30d,MMF组的Lmax为(1.09±0.91)h,小于EC-MPS组的(3.11±1.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MMF组的MPA-AUC-12h为于(41.96±6.39)mg·h· L-1,低于EC-MPS组的(50.66±4.21)mg·h·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MMF组的GSRS评分为42.74±7.34,高于EC-MPS组的21.0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30 d内MMF组总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6.0%,EC-MPS组为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结论 与MMF相比较,EC-MPS的达峰时间延长,总体MPA-AUC0-12h大于MMF,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的介入治疗四例

    作者:王凯;曲青山;苗书斋;张彦选;蒋欣;梁韶峰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的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DCD供肾移植28例的资料,其中术后发生移植肾动脉破裂4例,均采用经导丝置入腹膜支架进入假性动脉瘤或出血段释放的介入方法处理血管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例出现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出院;另外2例移植肾切除术后,动脉残端破裂出血,经急诊介入治疗后封堵出血点,病情恢复稳定.结论 DCD供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风险较大,部分移植肾局部感染侵蚀肾动脉,造成动脉破裂出血,介入治疗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和破裂出血具有创伤小、即时见效的优点,可作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 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供肺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辉;孙敏;何毅军;孙洁;张稷;陈静瑜

    目的 研究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供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24只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选择棉籽糖低钾右旋糖酐液(R-LPD液)灌注肺脏,实验组在R-LPD液中加入丹酚酸B注射液,800 mg/L.建立大鼠离体肺冷保存模型.肺脏灌注保存6、9、12和24 h后分别测两组肺组织湿肺质量/干肺质量(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内9h和6h、12 h和9h时间点之间比较,W/D、丙二醛含量、MPO活性和SOD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24 h时各参数水平明显高于12 h时(P<0.01).两组间相比较,6、9和12 h时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至24 h时,对照组W/D为4.322±0.364,高于实验组的4.065±0.160(P<0.05);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0.519±0.091,高于对照组的0.484±0.077 (P<0.05);对照组MPO为(0.824±0.033)U/g,高于对照组的(0.798±0.030)U/g;而SOD活性对照组为109.5±17.1,低于实验组的122.2±9.2(P<0.05).光镜下两组肺组织保存至12 h以前,病理形态学均无明显炎症损伤,仅表现为轻度炎症反应.12 h后对照组肺组织出现肺泡结构破坏、间质水肿、炎症损伤较实验组明显.结论 加入丹酚酸B后的灌注液在肺脏保存12 h前未有明显优势,12 h后能更加有效地保证供肺质量,使供者肺在离体情况下有效保存更长的时间;丹酚酸B有可能在肺移植中对供者肺的保护发挥作用.

  • 缬更昔洛韦与更昔洛韦在肾移植后预防和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杨典东;张智宇;吴吉涛;于胜强;高振利

    巨细胞病毒(CMV)在正常人体内处于潜伏状态,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才会被激活[1].肾移植受者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通常在移植后初几个月内感染CMV,如不及时治疗,其病死率可高达90%[2].目前治疗CMV感染常用的药物为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是更昔洛韦的单缬氨酰酯,其生物利用度较更昔洛韦高约10倍,且口服吸收利用度与更昔洛韦相似.有研究表明使用缬更昔洛韦及更昔洛韦先行性预防治疗不仅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肾移植后CMV感染,并且可减少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维生素K缺乏一例

    作者:刘蕾;刘懿禾;于立新;潘澄;孙雁;沈中阳

    终末期淤胆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向肠腔内排泄障碍,常引起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1-3],因而此类患者需要常规进行维生素K的补充.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随着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也逐渐得以纠正.本文报道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正常的受者出现严重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极度延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肝移植后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进展

    作者:董辉;丛文铭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耐受特惠器官,通常认为不会或极少发生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AMR),故以往对AMR的研究多集中于肾脏、心脏和肺脏等,在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拟定的AMR诊断标准和2007年Banff分类中的AMR诊断标准均没有涉及肝脏AMR.2009年我国移植病理协作组制定的《肝移植术后常见病变的病理诊断与分级指南》中,提到了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现在看来有可能是AMR[1].

    关键词:
  • 关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改善受者的长期预后

    作者:陈知水

    肝移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移植手术.根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网的统计,国内目前能常规开展肝移植的单位已经达到81家,累计完成近27 000例肝移植手术,大多数单位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都可以达到80%以上,然而各种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华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198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