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중화기관이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85
  • 国内刊号: 42-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实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劈离式肝移植58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志军;高伟;董冲;魏林;杨涛;沈中阳;孙丽莹;蒋文涛;张建军;淮明生;张雅敏;李俊杰;潘澄

    目的 总结58例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58例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第1阶段(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13例,第2阶段(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45例.观察术后移植肝功能的恢复情况,记录再次移植率、血管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受者的存活率,并对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8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4个月(0~48个月),术后1、2年受者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7.4%和68.3%,再次移植率为6.9%,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32.1%.58例受者中,15例死亡,其中与手术相关死亡8例,包括第1阶段的3例(23.1%)和第2阶段的5例(11.1%).结论 劈离式肝移植可扩大供肝来源,在选择合适受者的前提下,其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 劈离式 肝移植
  • 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肝移植后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邢天宇;夏强;李齐根;徐宁;夏雷;韩龙志;沈丛欢;奚志峰

    目的 探讨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肝移植受者分为两组.无皮质激素组(研究组)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Tac)[或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免疫抑制方案,未使用皮质激素;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术后均采用Tac(或CsA)+MMF+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术后6个月内两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参照Banff标准.结果 两组受者间性别、年龄、原发病、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及供肝热、冷缺血时间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移植肝穿刺活检各9例次,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者分别为5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5.3% (5/94)和4.4%(4/9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采用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不会增加近期(半年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 HBsAg阳性供肝和HBcAb阳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姜涛;卢实春;赖威;王孟龙;刘源;曾道炳;李传云;武聚山;段斌炜;王璐;代传宙;李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供肝对肝移植受者近期乙型肝炎复发率和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单中心长期随访的387例肝移植受者的资料,其中HBsAg阳性供肝9例,HBcAb阳性供肝5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阴性供肝328例.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方案预防复发.比较3组受者术后近期HBV再感染(或移植肝HBV感染)及受者和移植肝存活情况.结果 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术后HBsAg持续为阳性.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中,1例乙型肝炎再感染.接受HBV阴性供肝者中,5例出现HBsAg阳性(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复发2例,非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术后移植肝HBV感染3例).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100%、86%和43%,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79%和57%,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80%和79% (Log-rank=1.287,P=0.525).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1009、86%和43%,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5%、77%和56%,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6%、79%和77% (Log-rank=1.288,P=0.525).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因乙型肝炎复发或HBV感染所致的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结论 在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情况下,HBcAb阳性供肝对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对于危重患者,可以考虑采用HBsAg阳性供肝的肝移植.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诱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李壮江;孙煦勇;聂峰;苏庆东;王慧英;罗海凤;周洁惠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诱因,并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561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两组.Ⅰ组: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肾移植,416例;Ⅱ组: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接受肾移植,145例.对Ⅰ组并发感染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3d内的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诱因进行询问和记录,然后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感染预防措施,Ⅱ组受者自2010年1月开始采用该措施,在应用14个月后对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Ⅰ组比较,观察预防效果.结果 Ⅰ组有58例受者出院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3.9%(58/416);Ⅱ组有12例并发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3%(12/145),两组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361,P<0.05).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均在术后6个月内.Ⅰ组5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诱因包括过度劳累6例,访客3例,出入公共场所9例,接触动物5例,接触儿童6例,天气骤变12例,以及医院内感染8例,其余9例诱因不明.结论 通过对肺部感染的具体诱因人手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卫生宣教和预防措施,可显著减少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脂肪变性供肝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叶啟发;张毅;彭贵主;孙培龙;王甲甲

    目的 探讨脂肪变性供肝(SLD)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将64例SLD进行了背驮式肝移植,其中脂肪变性程度分级为轻(S1级)、中(S2级)、重(S3级)者分别为22、25和17例,随机抽出同期80例供肝无脂肪变性者作为对照.观察手术当天受者的肝、肾功能,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受者的死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当天各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对照组95%受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S1级组、S2级组和S3级组分别为90.9%、80.0%和70.6%,S3级组有2例(11.8%)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S1、S2和S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照组死亡2例,S1级组死亡1例,S2级组死亡1例,S3级组死亡5例.结论 SLD可以用于移植,但对重度脂肪变性肝脏的移植,即使在目前供者紧张的情况下,也应审慎进行.

  • 肾移植受者C YP3A5*3和CYP3A4*18B对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林玲;宋文利;沈中阳;张弋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细胞色素P4 50酶(CYP)3A5*3、CYP3A4* 18B和CYP3A5-CYP3A4单倍型对他克莫司(Tac)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检测61例肾移植受者CYP3A5*3和CYP3A4* 18B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者的血Tac浓度,比较术后14d和1、2、3个月时不同基因型受者之间血Tac浓度谷值(G0)、Tac剂量(D)及浓度/剂量(G0/D)的差异.结果 61例中,CYP3A5*3和CYP3A4*18B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74.6%和26.2%.当CYP3A5表达(*1/*1+*1/*3)者的D是CYP3A5未表达(*3/*3)者的1.3~1.6倍时,未表达者的G0却是表达者的1.1~1.5倍,C0/D是表达者的1.8~2.4倍.CYP3A4* 18B(*1/*18B及*18B/* 18B)基因型者的D是CYP3A4*1/*1基因型者的1.2~1.5倍时,*1/*1基因型者的G0是* 18B基因型者的1.2~1.4倍,G0/D是*18B基因型者的1.5~1.8倍.当CYP3A5-CYP3 A4( AA-AA)者的D是CYP3A5-CYP3A4(GG-GG)者的1.3~1.7倍时,GG-GG的G0是AAAA的1.5~2倍,C0/D是AA-AA的2.5~3倍.当受者G0/D分别位于中位数上下时,CYP3A5、CYP3A4不同基因型和CYP3A5 CYP3A4不同单倍型受者的分布差异较大.结论 肾移植受者CYP3A5*3和CYP3A4* 18B基因多态性对Tac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对CYP3A5 CYP3A4单倍型的分析比单独考虑一种基因型影响更为显著.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移植前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

    作者:陈颖;陈静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用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前肺动脉高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10年8月间的单中心肺移植资料.以30例IPF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以1 5例肺动脉压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常规均行MSCT,测量肺动脉主干直径(PPA)、肺动脉主干与升主动脉横径比(rPA),并用右心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结果 对照组PPA为(25.3±3.3)mm,观察组为(34.4±4.4)mm(P<0.01);对照组rPA为0.77±0.12,观察组为1.03±0.09 (P<0.01).观察组患者PPA与右心漂浮导管测得mPAP具有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1(P<0.01);观察组患者rPA与右心漂浮导管测得mPAP也具有直线相关关系,r=0.887(P<0.01).当IPF伴肺动脉高压患者PPA为28.5mm时,诊断肺动脉高压的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80%;当rPA为0.935时,诊断灵敏度为96.7%,特异性为93.3%.结论 MSCT用于肺移植术前评估IPF伴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rPA对IPF患者伴肺动脉高压的评估相关性好,准确性高.

  • 活体右半供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中长期随访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子宏;夏强;张建军;李齐根;徐宁;陈小松;薛峰;韩龙志;夏雷;邢天宇;王鑫;罗毅;沈从欢;奚志峰

    目的 研究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105例成人活体右半供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9.5个月(562~1675 d),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40例(占38.1%),其中胆漏11例(10.4%)和胆道狭窄37例(35.2%).发生胆漏的中位时间为7 d(4~54 d),发生胆道狭窄的中位时间为7.6个月(12~790d),75.7%的胆道狭窄发生在术后1年内.术后1年内胆道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1年后.胆道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发生胆漏、胆道吻合口径≤3 mm和CMV感染.结论 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胆漏、胆道口径≤3 mm和CMV感染.为减少胆道并发症,术前应充分了解供、受者的胆道情况,术中提高肝移植手术技术、尽量避免损伤胆道供血血管,术后1年内应严密随访、注意预防CMV感染.

  • 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晓雷;韩冰;郑以山;张悦;肖江强;任昊桢;马虎成;杨永锋;赵伟;丁义涛

    目的 评价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BAL)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有3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了新型多层平板型BAL治疗共计48例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h,于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1、3、7和14d,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BAL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浆及反应器中IgG、IgM及补体CH50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DNA、猪特异性细胞色素B(SsCytB)基因序列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等,以评估BA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大部分患者接受BAL治疗后感觉良好,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或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好转25例,治愈好转率为89.5%(34/38),治疗无效4例;有7例患者经BAL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等到供肝接受了肝移植.治疗期间,患者血浆IgG、IgM和CH50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仅补体CH50在治疗1h时出现一过性下降,随后很快恢复正常水平;反应器内未检测出IgG,仅治疗4h时检出极少量IgG,治疗4h内均未检测出IgM.各时间点患者PBMC均未检测到PERV DNA,且患者血浆中均未检测到猪特异性SsCytB基因序列和逆转录酶活性.结论 新型多层平板型BAL体外支持系统对肝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在患者等待供肝期间也可作为良好的过渡治疗手段.

    关键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 诱导体内产生一氧化碳对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松林;孙宗全;于利;周元

    目的 探讨用二氯甲烷(MC)诱导同种心脏移植受鼠体内产生CO以减轻排斥反应及延长受鼠存活时间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3组,MC 1组和MC 2组受鼠分别于术前1d至术后6d和至13 d,用含MC的橄榄油100 mg/kg灌胃,移植对照组受鼠术前1d至术后6d用等体积不含MC的橄榄油灌胃.术后监测移植心存活时间;检测受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及蛋白的表达;检测移植心脏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观察移植心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受鼠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在MC灌胃前为(0.85±0.28)%,灌胃后3h达到峰值(5.24±0.45)%(P<0.01).移植对照组、MC 1组、MC2组移植心脏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3、12.1和19.4d,两MC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移植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与移植对照组相比,两MC组TNF-a和TNF-α mRNA、ICAM-1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均得到明显抑制(P<0.01);移植心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的程度得到明显减轻,尤以MC2组为明显.各组间血清IL-10和IL-10 mRNA及Foxp3蛋白和Foxp3 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同种心脏移植受鼠体内产生CO能明显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O的抗炎症和抗凋亡功能密切相关,而并不依赖于Foxp3表达的上调.

  • 多黏菌素B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以巧;沈柏用;鲍国清;汪小辉;钱道海;詹茜;潘春鹏;邓侠兴;祝哲诚;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PMB)抗内毒素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SD大鼠,采用双套管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对照组(移植前肌注生理盐水0.5 ml)和实验组(移植前肌注含1 mg/ml PMB的生理盐水0.5 ml).肝移植术后,监测受鼠肝肾功能,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肝组织CD14、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等内毒素通路相关指标及热休克蛋白(Hsp)60的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移植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再灌注后1h,实验组受鼠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再灌注后6h,两组均接近正常水平(P>0.05).术后实验组丙氨酸转氨酶、TNF-α和IL-6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CD14和TLR4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Hsp60 mRNA和蛋白及NF-κB、AP-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PMB可降低大鼠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改善受者肝功能,减轻血清炎症反应,降低肝组织内毒素通路指标,减轻病理损伤.

  • 冬虫夏草提取物抑制大鼠移植物血管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鹏;张岩;徐自强;陈文伟;吴秀玲;杨亦荣;蔡勇;郑少玲;陈必成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提取物抑制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为4组进行实验:同系对照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生理盐水灌胃60d;同种对照组,以Brown-Norway大鼠(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生理盐水灌胃60d;低剂量实验组,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以冬虫夏草提取物(1.5 g·kg-1·d-1)灌胃60 d;高剂量实验组,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以冬虫夏草提取物(3.0g·kg-1·d-1)灌胃60d.于移植后60 d取移植动脉,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移植动脉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鼠血清中VEGF和PDGF- BB含量.结果 同系对照组移植动脉形态正常;同种对照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显著增厚;2个实验组移植动脉呈内膜炎症改变,内膜厚度与同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对照组移植动脉中VEGF和PDGF-BB的表达高于同系对照组(P<0.05);2个实验组移植动脉中VEGF和PDGF-BB的表达低于同种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受鼠血清中几乎无VEGF和PDGF-BB;同种对照组血清中VEGF和PDGF-BB浓度高于同系对照组(P<0.05);和同种对照组相比较,2个实验组血清VEGF和PDGF-BB浓度较低(P<0.05).结论 冬虫夏草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动脉内膜的增生,可缓解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动脉硬化,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和PDGF-BB表达有关.

  • 不同时间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邱月;戚贵生;杨橙;赵天;许明;薛寅佳;赵梓彤;林淼;邱甬鄞;戎瑞明;朱同玉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 以切除一侧肾脏夹闭对侧肾血管的方法制备肾IRI大鼠模型,3个实验组分别于恢复肾血流前2 h(灌前组)、恢复肾血流即刻(即刻组)和恢复肾血流6h时(灌后组)经尾静脉注射经荧光染料标记的MSC 2×106个,并设不输注MSC的对照组(IR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输注MSC后6h肾组织中MSC的分布情况;检测再灌注后6、24和48 h的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再灌注后48 h的肾组织病理改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输注MSC者均可在肾脏中观察到MSC,以灌后组多(P<0.05).再灌注后24 h和48 h时,输注MSC者的血Cr和BUN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IR组(P<0.05).与IR组比较,输注MSC者的肾脏病理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数减少,以灌后组的改善为明显(P<0.05).结论输注MSC可减轻大鼠肾脏的IRI,这一效应在再灌注后输注MSC者为明显,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肾小管细胞凋亡来减轻IRI.

  • 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所致肝损伤的组织学变化一例

    作者:郭晖;黄金明;洪梅;叶进

    2011年5月,我所收到1例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致肝损害的肝脏组织切片,现将其病理改变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为男性,30岁,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接受ABO血型不合亲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2个月.供者为其胞弟,ABO血型为AB型,受者为B型.以环孢素A(CsA)预防GVHD.10余天前,受者自感厌食、恶心,食欲明显减退,随后出现浓茶样小便,皮肤瘙痒,大便转为白陶土色,但无发热,生命体征平稳,巩膜轻度黄染,肝脾肋下未及.

  • 活体肝移植时利用冷保存尸体静脉重建肝后下腔静脉二例

    作者:淮明生;陈剑秋;郑虹;朱志军;张建军;史瑞;张威;魏林;孙超;沈中阳

    活体肝移植时一般采用保留受者的肝后下腔静脉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但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无法保留受者的肝后下腔静脉.对此,我们采用冷保存尸体静脉重建肝后下腔静脉,采用此术式共行活体肝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 肝移植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响及其影像学改变

    作者:梁莹莹;王劲;单鸿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由多种病因引起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终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肝硬化是PHT较常见的原因,占PHT病因的70%~80%.PH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开放、腹水、呕血及黑便等.传统外科治疗方法如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等仅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并发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不仅使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恢复,同时也改善了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本文就肝移植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响及其影像学表现作如下综述.

  • 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策略的探讨

    作者:

    强效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问世前,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而移植肾的存活率较低.环孢素A的出现显著降低了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移植受者的存活率.而他克莫司的出现则进一步降低了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和受者的存活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OS)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尸体肾移植术后受者和移植肾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66.5%和81.3%.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可以带来更好的移植肾和受者存活率,他克莫司也已成为肾移植中应用广泛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免疫抑制剂的改进,有效的控制了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使术后早期的移植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将对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策略进行探讨.

  • 努力拓展供肝来源

    作者:丁义涛;江春平

    进入21世纪,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已达到90%以上,但供肝短缺严重制约了肝移植的应用.我国肝移植供、受者之比高达150∶1.为此,必须致力于扩大供者来源.

  • 2011年两岸三地移植免疫论坛概述(下)

    作者:

    吗替麦考酚酯(MMF)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体外试验表明,MMF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示MMF可延缓肾脏慢性纤维化病变的进程.MMF对慢性增生性血管病变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α-肌动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的转分化、一氧化氮合成酶产生而达到的.

  • 2011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纪要(续)

    作者:杨涛;吴迪;朱志军;明长生

    三、肝移植Yasuhiko Sugawara报告了日本活体肝移植的开展情况,分析了ABO血型不符活体肝移植的手术和预后情况,认为术前应用利妥昔单抗可以提高ABO血型不符活体肝移植的疗效,其成人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可达85%.松波英寿介绍了小型私立医院的肝移植受者的管理经验.韩国峨山医学中心的Chul Soo Ahn报告采用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他们认为活体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但是采用此种方法治疗肝癌时如何避免术后肝癌复发和提高术后存活率仍需继续研究.对于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标准,目前虽然仍存在争议,但是应该适当扩展,在有适宜供者的前提下,建议对于肝癌患者及早进行活体肝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198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