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중화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848
  • 国内刊号: 32-18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72
  • 曾用名: 中国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钢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非小细胞肺癌FDG摄取与转移的关系

    作者:李明焕;于金明;石芳;孔莉;付政;杨国仁

    目的 观察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灶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治疗前行FDGPET/CT检查的拟诊肺癌患者资料,共收集到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除外糖尿病者)的肺腺癌患者94例和鳞癌65例资料.先分析原发灶大小(以CT肺窗的大径表示)与FDG摄取[以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表示]关系,然后分析腺癌、鳞癌不同转移状态组间[分为无转移组和有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原发灶FDG摄取值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转移的因素.结果 原发灶的大小与FDG摄取呈正相关(腺癌:r=0.610,P<0.01;鳞癌:r=0.587,P<0.01),整体分析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FDG摄取值是影响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因素[优势比(0R)=1.172,P=0.010],而原发灶大小不是影响因素(OR=0.906,P=0.513);分层分析发现肺鳞癌不同转移状态组间的FDG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转移组SUVmax分别为11.45±6.04和10.94±4.20,χ2=0.013,P=0.911),而肺腺癌有转移组的FDG;摄取值显著高于无转移组(SUVmax分别为10.28±3.92和6.33±2.89,χ2=15.125,P<0.01),Logistic分析表明肺腺癌原发灶的FDG;摄取值是影响转移的有意义因素(OR=1.403,P=0.002).结论 肺腺癌原发灶FDG摄取与转移有关,高FDG摄取提示可能已经发生转移;而肺鳞癌FDG摄取与转移无关.

  • 99Tcm-His10-Annexin Ⅴ探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玉民;王自正;颜珏;杨翔;华子春;方纬;孟庆乐;王峰

    目的 探讨99Tcm标记带有10个连续组氨酸的膜联蛋白Ⅴ(His10-Annexin Ⅴ)探测荷非小细胞肺癌(NSCLC)裸小鼠模型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 用99Tcm直接标记His10-Annexin Ⅴ.荷H460 NSCLC肿瘤裸小鼠模型20只,按体表面积以100 mg/m2剂量紫杉醇化疗诱导,分成未治疗(对照)、化疗诱导后24,48,72 h共4组.99Tcm-His10-Annexin Ⅴ显像探测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计算肿瘤/对侧正常肌肉组织放射性比值(T/NT),测定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以99Tcm-IgG显像为对照,确定肿瘤的非特异性摄取.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肿瘤组织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光学显微镜HE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测定凋亡指数.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Pearson).结果 99Tcm-His10-Annexin V放化纯为(98.01±1.67)%.注射99Tcm-His10-Annexin V后2 h即可得到清晰图像,化疗诱导组肿瘤部位可见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化疗后24,48,72 h组的T/NT值分别为2.63±0.76,3.41±0.90,3.85±0.62;对照组T/NT值为1.42±0.19,F值分别为12.064,23.322,70.177,P均<0.01.未治疗组肿瘤仅有少量放射性摄取,为(1.09±0.18)%ID/g,化疗后肿瘤摄取明显增加,24,48,72 h肿瘤摄取分别为(2.55±0.73)、(3.60±1.09)、(3.73±0.97)%ID/g,明显高于未治疗组(F值分别为18.733,20.624,35.626,P均<0.01).99Tcm-IgG显像化疗组及对照组肿瘤均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未治疗组活化Caspase-3为(3.70±0.74)%,化疗后24,48,72 h分别为(23.46±2.23)%、(62.85±6.13)%、(70.44±6.09)%,3个化疗诱导组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4.610,459.438,591.052,P均<0.01).光学显微镜HE及TUNEL染色法发现,未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为(3.31±0.61)%,化疗后24,48,72 h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90±6.64)%、<70.42±7.54)%、(83.23±9.71)%,化疗诱导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8.627,393.215,337.386,P均<0.01).T/NT值、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与活化Caspase-3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有很好的相关性(r=0.847,0.833,0.774,0.850,P均<0.01).结论 99Tcm-His10-Annexin V显像可早期探测NSCLC化疗后细胞凋亡,进而早期预测和评价肿瘤治疗疗效.

  •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慧;梁培炎;蔡燕君;张伟光;谢传淼;吴沛宏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2589例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169例CUP患者的显像结果,通过分析病历记录、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终原发灶诊断结果.结果 169例CUP患者中19例失访,150例有完整资料.70例成功探测到原发灶,总检出率为46.7%(70/150),其中52例得到病理检查证实,18例为临床诊断;肺癌38例,占54.3%,鼻咽癌8例,占11.4%,消化系统肿瘤13例,占18.6%,其他肿瘤11例,占15.7%.3例临床怀疑转移瘤,18F-FDG PET/CT未见明显恶性征象,经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6例PET/CT诊断错误.15例患者没有确诊.56例未探测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过程中得到确诊,分别为鼻咽癌、膀胱癌、食管癌各1例.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CU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18F-FDG 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龙;官泳松;方亚;潘卫民;陈贵兵;罗作明;魏继宏;吴华

    目的 评价一日法18F-脱氧葡萄糖(FIX;)PET/CT全身扫描联合18F-FDG 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用于恶性实体肿瘤分期与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6例实体占位病变患者,全部行一日内全身18F-FDG PET/CT扫描结合18F-FDG PET/CT影像辅助CY引导下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每例患者的2种检查均在同一台PET/CT扫描仪上完成.共获18份适合病理分析的标本.分别以活组织检查标本结合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建立后诊断.采用SPSS 13.0软件,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16例患者中,后诊断恶性12例,良性4例.有10例18F-FDG;PET/CT影像诊断与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10例18F-FDG PET/CT诊断为恶性病变者中,终诊断为恶性8例,良性2例.6例18F-FDGPET/CT诊断为良性者中,终诊断为良性2例,恶性4例.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与后手术病理检查和随访诊断结果全部符合.PET/CT影像诊断与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所有后诊断为恶性实体肿瘤的患者,定性与分期在一日内完成;诊断为良性者则规定门诊长期随访,排除假阴性.穿刺获取组织学标本时间为平均每例15 min.该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扫描联合18F-FDG 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有助于提高PET/CT诊断效能与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成功率与准确性.当18F-FDG PET/CT影像诊断出现定性困难时,其价值尤为明显.

  • 99Tcm-MIBI显像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与P-gp表达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丽波;赵劼;孙辉;高识;温强;赵国庆;马庆杰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及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清甲)后复发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的特点及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 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DTC、清甲治疗后患者173例,术前均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腺局部静态显像,图像由3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集体阅片,计算99Tcm-IBI显像早期(10 min)、延迟(120 min)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T/NT)比值及洗脱率,术后4-6周行清甲.3年内复发9例为复发组,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未复发病例9例为无复发组.选取术后癌组织保存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gP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行t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DTC复发组早期、延迟相T/NT比值及洗脱率分别为1.18±0.28,1.16±0.24和(17.00±2.91)%,无复发组分别为1.54±0.26,1.65±0.26和(7.130±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5,4.152,6.924,P均<0.01);DTC组织中P-gp的阳性细胞数比率复发组为(43.00±8.21)%,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的(26.00±6.91)%(t=4.753,P<0.01),不同病理类型间阳性细胞数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05);DTC组织中P-gp的基因表达量复发组为0.60±0.12,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的0.31±0.19(t=3.871,P<0.01),不同病理类型DTC的P-gp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7,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均提示:DTC患者癌组织中的P-gp表达与99Tcm-MIBI显像洗脱率之间均存在直线正相关(r=0.84和0.79,P均<0.05).结论 99Tm-MIBI显像早期、延迟T/NT比值及洗脱率与DTC清甲后复发关系密切,DTC原发灶清除99Tcm-MIBI的能力可在体反映P-gp的活性,原发灶99Tcm-MIBI的洗脱率可以预测其术后复发.

  • 活动性结核18F-FDG联合11C-胆碱PET显像误诊肺癌一例

    作者:徐志英;李善春;谭贵萍;林乐军;王永涛;江学文;杨春凤

    患者男,68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余,加重1周就诊.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阴性,血红细胞沉降率2 mm/1 h,连续3 d清晨深部痰未见抗酸杆菌,各项肿瘤标志物未见增高.胸部CT于右肺下叶中间段支气管后方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CT值约38 HU,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 Letterer-Siwe病骨显像一例

    作者:解朋;邓候富;米彦霞;欧晓红

    患者男,30岁,因右肩部肿胀、疼痛伴低热1年人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疼痛、肿胀,伴低热,偶有夜间盗汗,但无咳嗽、咳痰症状.其右肩部有一局限性肿块,1年来肿块逐渐增大.体格检查:体温36.8℃,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在右肩胛骨区可扪及大小约为10 cm×10 cm×5 cm肿块,触之呈囊性感,边界不清,有深压痛,皮肤温度不高,右肩关节活动正常.患者曾患肝炎.

  • PET/CT诊断婴儿肾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潘卫民;吴华;孙龙;陈贵兵;彭添兴;罗作明;颜和平;魏继宏

    患儿男,3个月.以"发热2 d、发现右上腹肿物1 d"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腹部膨隆,右上腹可触及肿物,约10 cm×8 cm,质韧,表面光滑,不易推动;双肺可闻及啰音,心律齐,无杂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脾未触及.临床诊断:"右上腹肿物待查".入院后第2天在本院行腹部CT平扫,考虑"肝右叶巨大低密度占位";3 d后来本科行18F-脱氧萄葡糖(FOG)PET/CT(Discovery STE 16型)检查(按美国GE公司提供的儿童PET/CT扫描方案,电压100 kV,电流80 mA),

  • 99Tcm-MIBI动态显像用于婴儿先天性联体畸形一例

    作者:汪建强;曹春晓;陈钰

    女性双患儿,联体畸形,足月分娩,剖宫产,娩出时Apgar评分为10分,总体质量5.85 kg,总胸围50 cm.大女婴身长46 cm,头围32 cm,小女婴身长45 cm,头围31 cm.大女婴从颈部下4 cm,小女婴从颈部下2 cm开始胸腹相连,联体部位宽8 cm,长11 cm.小女婴心前区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后诊断为胸腹联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畸形.胸腹侧位X线片示:婴儿腹前部软组织相连,其内无消化道相连.彩色超声检查示:胸腹壁联合,见2个心脏及2个肝,排列紧密,似

  • 正电子药物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吴江;王中秋;朱虹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起源于器官的多能干细胞或者分化型神经内分泌细胞[1].因此,NETs被分成很多类型[2]:(1)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①胰腺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血管活性肠肽肿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②胃神经内分泌肿瘤;③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④空肠、阑尾、盲肠神经内分泌肿瘤;⑤结肠、直肠神经内

  • 99Tcm标记抗VEGF多肽ATWLPPR及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

    作者:孙琳;兰晓莉;高再荣;张永学;常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诊断与治疗中一个新的靶向目标.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Ala-Thr-Trp-Leu-Pro-Pro-Arg,ATWLPPR)是从随机噬菌体随机七肽库构建的合成肽库中筛选出来的小肽,能阻断VEGF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1].故探讨ATWLPPR的锝标记方法以及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对研究恶性肿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 运动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价值

    作者:杨艳文;靳伊宁;刘剑文;赵骏;徐龙宝

    选择本院不典型胸闷,胸痛患者292例.均行运动或腺苷负荷99Tcm-甲氧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并与2周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比较,以探讨运动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Graves甲亢患者6/24 h吸碘率比值与有效半减期的关系

    作者:邓惠兴;杨爱民;王蕴;喻铭启

    有效半减期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31I治疗用药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但其测定方法繁琐、耗时长(5~7d)、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Graves甲亢患者6/24 h吸碘率比值与有效半减期的关系,寻找一种简便的有效半减期推算方法,现报道如下.

  • 核素肝胆显像结合γ-谷氨酰转移酶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玲;张琦;李焕斌

    婴儿肝炎(IHS)和先天性胆道闭锁(EHBA)是婴儿持续性黄疸的主要病因,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以来在本室接受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基亚氨二乙酸(EHIDA)肝胆动态显像的120例持续性黄疸的患儿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肝/心放射性(L/H)比值及γ-谷氨酰转移酶(GT)水平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 心肌灌注显像对症状性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跃涛;傅宁;黄宜杰;丁雪梅;王临光;鹿存芝;朱峰;王冠民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显像对症状性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因胸痛、胸闷等症状行冠脉造影排除阻塞性冠脉狭窄,诊断为心肌桥并接受运动-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资料,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并与运动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应用Stata 7.0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比较,用χ2检验分析组间频数差别.结果 19例症状性心肌桥患者冠脉造影示收缩期冠脉狭窄程度为(65.4±22.1)%,18例为左前降支肌桥、1例为左前降支合并左回旋支肌桥.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心肌缺血10例、正常9例,其中心肌缺血位于前壁和(或)心尖部8例、下壁1例、后侧壁和后间壁1例;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52.6%(10/19),明显高于运动心电图的21.1%(4/19)=4.07,P<0.05.19例心肌桥患者按Nobel分级法,Ⅰ级狭窄5例、Ⅲ级狭窄6例、Ⅲ级狭窄8例;Ⅰ级狭窄患者中1例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阳性,Ⅱ级狭窄患者中2例阳性,Ⅲ级狭窄患者中7例阳性.心肌桥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组收缩期冠脉狭窄明显高于心肌灌注显像正常组[(78.0±4.7)%与(52.8±6.7)%,t=3.06,P<0.01],2组肌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2.1)mm与(11.8±1.0)mm,t=1.43,P>0.05].结论 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能有效评价症状性心肌桥患者所致心肌缺血,明确心肌桥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腺苷负荷13N-NH3 PET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

    作者:王雪梅;郝林军;林美福;张志永;林羽;王相成;张凯秀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13N-NH3PET心肌灌注显像(MPI)与CT冠状动脉造影(CTA)相结合对提高冠心病(CAD)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怀疑CAD的患者同时行腺苷负荷13N-NH3MPI及CTA,1个月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1)25例患者共300个冠状动脉节段,CTA显示良好节段为263个,显示率(显示良好节段所占百分比)达87.7%.(2)25例患者CTA、MPI及CTA+MPI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23/28),87.5%(14/16)及93.8%(15/16);93.2%(219/235),8/9及9/9;92.O%(242/263),88.0%(22/25)及96.0%(24/25);58.9%(23/29),93.3%(14/15)及100.0%(15/15);97.8%(219/224),8/10及9/10.结论 PET/CT实现了同机腺苷负荷"N-NH3PET心肌灌注显像与CTA相结合,提高了诊断CAD的准确性.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MIBI清除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牧川;李亚明;李娜;刘浩;尹雅芙;李德顺;梁晓光;王勃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早、晚期清除率的变化以及早、晚期清除率与左室壁心肌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HCM的15例患者行99Tcm-MIBI静态平面及门控SPECT显像.比较HCM患者99Tcm-MIBI早期(注药后90 min)及晚期(注药后4 h)清除率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2名)间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行t检验),并对早、晚期清除率与左室壁心肌肥厚程度行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HCM患者组早期及晚期心肌99Tcm-MIBI清除率分别为(27.77±2.60)%及(42.66±3.3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90±3.70)%及(31.27±4.0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20,-8.069,P均<0.01).HCM患者组左室壁肥厚心肌大厚度为(26.53±6.57)mm,健康对照组为(15.92±1.29)mm,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10,P<0.01).HCM早期及晚期清除率与左室壁肥厚心肌大厚度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1及0.873,P<0.05和<0.01).结论 HCM患者心肌99Tcm-MIBI早期及晚期清除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早、晚期清除率与左室壁心肌肥厚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心脏X综合征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分析

    作者:蒋锦琪;陈良;谢文晖;张鹏;林启蓉

    目的 观察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I SPECT显像特点,分析其表现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29例,按体质量0.56 mg/kg予双嘧达莫,于4 min内静脉注射,10及240 min后分别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29例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201T1图像(10 min)均显示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正常.延迟(240 min)显像时有25例(86.2%)患者(共200个节段)出现部分心肌节段反向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即"反向再分布",共累及34个节段:前壁6个(17.6%)、下壁10个(29.4%)、前间壁4个(11.8%)、心尖部11个(32.4%)、前侧壁3个(8.8%).后间壁、后侧壁和后壁无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余4例(13.8%)患者延迟显像则为放射性分布正常.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的"反向再分布"现象对于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对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

    作者:张晓丽;刘秀杰;胡盛寿;Thomas H.Schindler;田月琴;高润霖;吴清玉;魏红星;杨秀滨;王浩;何作祥;Heinrich R.Schelbert

    目的 评估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对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70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6±8)%]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进行随访,计算室壁瘤部位、非室壁瘤部位以及左心室心肌灌注和代谢积分,以及灌注-代谢不匹配分(MMS).MMS≥2.0为心肌存活.室壁瘤部位心肌不存活者中,药物治疗为组1,手术治疗为组2;室壁瘤部位心肌存活者中,药物治疗为组3,手术治疗为组4.心源性死亡和心脏事件为随访终点.以Kaplan-Meier方法获得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率的差异.结果 组1至组4患者例数分别为14,23,10和23例.随访1~105(72±32)个月,16例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组3的心源性年死亡率为11.6%,高于组4的1.5%(X2=12.87,P<0.0001),也高于组1的4.8%(X2=4.13,P<0.05)和组2的2.2%(χ2=10.46,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室壁瘤部位的MMS[风险比(HR)1.40,95%可信区间(CI)为1.11~1.75,P=0.003]和血运重建术(HR 0.35,95%CI为0.18~0.69,P=0.002)是预测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室壁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长期预后估测有重要意义.

  • β淀粉样蛋白显像剂2-(4'-N-11C-甲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的研究

    作者:张锦明;郭喆;田嘉禾;王武尚

    目的 用改良法合成β淀粉样蛋白(AB)显像剂2-(4'-N-11C-甲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N-11CH3-6-OH-BTA-1),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质.方法 采用改良法合成N-11CH3-6-OH-BTA-1,即"C-CH3-Triflate与1~2 mg的6-OH-BTA4)(前体)丙酮溶液在-20℃下捕获,80℃反应,再经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纯化,固相萃取分离.同时用常规法合成N-11CH3-6-OH-BTA-1,比较2种方法的合成效率.研究NH正常小鼠体内N-11CH3-6-OH-BTA-1的生物学分布.选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例,健康志愿者1名,研究N-11CH-6-OH-BTA-1在其体内的摄取及清除.结果 改良法的不校正合成效率为29.8%(合成次数n=22),与常规法(30.2%,合成次数n=3)接近,但前体量<1 mg,效率下降至14%.改良法产品放化纯>95%,比活度为18.0 TBq/mmol.NH小鼠脑摄取N-11CH3-6-OH-BTA-1较多,2 min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达(5.46±1.06)%ID/g;清除快,30 min时为(0.22±0.02)%ID/g.AD患者在注射N-11CH3-6-OH-BTA-1后45 min时,颞叶及枕叶有明显的放射性滞留,而健康志愿者45 min时脑内放射性基本清除.结论 改良法合成N-11CH3-6-OH-BTA-1可降低前体用量.N-11CH3-6-OH-BTA-1有可能成为临床AD诊断及治疗中评价Aβ分布的显像剂.

  • 11C-PK11195的自动化合成及其生物学分布

    作者:王明芳;唐刚华;李葆元;梁明泉;王全师;吴湖炳;罗志福

    目的 研究N-[11C]甲基-N-(1-甲基丙基)-1-(2.氯苯基)异喹啉-3-氨甲酰(11C-PK11195)在国内现有合成模块上的自动化合成程序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以1-(2-氯苯基)-N-(1-甲基丙基)-异喹啉-3-氨甲酰去甲基前体与国产模块生产的11C-CH3I在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模块中进行甲基化反应,制备11C-PK11195,测定11C-PK11195的纯度和稳定性,观察11C-PK11195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表示]和异常毒性,并进行健康家猫PET显像.结果 从11C-CO2生产到11C-PK11195合成结束总的合成时间约35 min,甲基化合成11C-PK11195的放化产率为(47±3.6)%,其放化纯和化学纯度均>98%,比活度为30~65 GBq/μmol,"C-PK11195注射液室温放置1 h内放化纯>95%.生物学分布实验表明,11C-PK11195在小鼠体内的清除较快,1 min时为(21.44±3.08)%ID/g,60 ndn下降到(1.35±0.54)%ID/g,肾为其主要的排泄器官.注射后1~5 min内,鼠脑放射性水平较高,随后脑内放射性快速下降;心、肺和肾组织中的放射性较高.猫PET显像示肝和肠道摄取高,其次为肾、肺、大脑、心肌、胃、脾和膀胱,脑组织中放射性分布均匀.结论 该方法可制备出满足临床应用的11C-PK11195,其合成程序也适合于在国内其他模块中应用.11C-PK11195可望用于国内临床PET显像研究.在注射显像剂后30~40 min进行PET显像,可获得较佳PET图像.

  • 用18F-FDG PET/CT勾画肺肿瘤靶区佳阈值的模型研究

    作者:张碧媛;傅小龙;章英剑;姚之丰;夏冰;胡伟刚;蒋国梁

    目的 通过模型实验初步建立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上显示的肿瘤体积肿瘤实际体积一致的佳阈值条件.方法 采用美国DATA SPECTUM公司NEMA IEC-BodyPhantom setTM>体模,以不同大小的球体(体积分别为0.52,1.15,2.60,5.50,11.40,26.50 ml)模拟临床常见肺肿瘤的大小和靶/本底(T/B)比值.选择合适的窗位和窗宽,使CT图像上显示的球体体积与球体实测体积一致,并以此作为球体的实际体积,调节PET图像的阈值,使PET图像上勾画的球体轮廓与CT图像上所勾画的接近.设绝对阈值(Ithreshold)=本底平均像素值(Iback)+相对阈值[x%Imax-back(slice)>,即每个层面的大像素值与本底平均像素值的差值的百分比].比较应用筛选出的佳绝对阈值与应用广泛的靶体内大像素值[42%Imax(total)>]为阈值勾画的球体体积大小及对实际体积覆盖率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行Wilcoxon法检验.结果 对体积≥5.50 ml的不同T/B比值的球体,中央1/2层面的佳相对阈值与大层面的佳相对阈值相差(1.6±2.0)%,而两端1/2层面的佳相对阈值与大层面的佳相对阈值相差(19.3±1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6,P<0.01).大层面的佳相对阈值在20%~25%之间的改变引起勾画体积与实际体积的差异≤5%.以Ithreshold=Iback+20%Imax-back作为各层面的佳绝对阈值,所勾画的球体体积较实际体积扩大(12.6±6.6)%,而42%Imax(total)勾画的体积较实际体积缩小(-17.2±15.2)%(Z=2.67,P<0.01),前者对实际体积的覆盖率优于后者(97.1%与79.4%,Z=-2.67,P<0.01).结论 Iback+20%Imax-back(slice)可能是不依赖于CT提供的肿瘤体积信息层面化的佳阈值条件,其准确性优于42%Imax(total)阈值法.

  • 部分容积效应对单光子与符合线路显像中病灶/本底比值影响的模型研究

    作者:李河北;王茜;王玉;秦淑玲;赵亚妹;张彩群

    目的 评价部分容积效应对单光子与符合线路显像中病灶/本底比值(L/B值)的影响.方法 使用简易Jaszczak模型,内有6个高为7.0.cm,底面直径分别为2.8,1.8,1.3,0.8,0.8和0.8 cm的圆柱体作为病灶,分别用99TcmO4和18F-脱氧葡萄糖(FDG)进行2组对比度的实验.测量3种L/B值:L/B1为大计数比值,L/B2为以病灶直径为感兴趣区(ROI)直径的平均计数比值,L/B3为以6个像素为ROI的平均计数比值.本底均为平均计数.比较3种L/B值与对比度的关系.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单光子显像对比度为2:1和符合线路显像对比度为2:1及2.5:1时,直径0.8 cm病灶显示不清.除符合线路显像直径2.8 cm病灶的L/B值与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病灶的L/B值均低于对比度;病灶直径越小,L/B值被低估的程度越明显,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单光子显像时Y2.8=0.086+0.689 X对比度、Y1.8=0.350+0.436X对比度、Y1.3=0.837+0.307 X对比度及Y0.8=0.564+0.199 X对比度符合线路显像时Y208=0.221+0.941 X对比度、Y1.8=0.426+0.647 X对比度H、Y<1.3>3=0.484+0.528X对比度H及Y0.8=0.429+0.318 X对比度.L/B1值接近对比度.结论 部分容积效应对单光子和符合线路的L/B值测量都有重要影响,对前者的影响更显著,可以用回归方程校正,用病灶大计数计算L/B值更实用.

  • 不同衰减校正方法及无衰减校正对PET显像结果的影响

    作者:黄克敏;贺小红;冯彦林;温广华;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杨明

    目的 探讨CT衰减校正(CTAC)、137Cs衰减校正(CsAC)及无衰减校正(NOAC)对PE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 对Jaszczak模型及30例患者行PET/CT显像,均分别重建CTAC、CsAC和NOAC图像.30例患者中显像未见异常者9例,肺癌7例,肝癌4例,胰腺癌3例,肠癌7例.目测比较模型显像在CTAC、CsAC和NOAC时图像分辨率、均匀性的差异,计算CrAC、CsAC时模型显像均匀区各层面感兴趣区(ROI)的大和小百分比非均匀性(Nut),比较在CTAC和CsAC时平均SUV的差异.在图像上对患者正常软组织和骨组织、18F-脱氧葡萄糖(FDG)高摄取病灶以及高密度残留钡剂区勾画ROI,比较各ROI CTAC和CsAC的平均SUV差异,以及CTAC、CsAC和NOAC的图像差异.采用SPSS 12.0软件,2组数据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 目测比较模型显像的图像分辨率,在CTAC和CsAC时无明显差异,NOAC图像中心区域的分辨率明显下降;CTAC和CsAC图像均匀性明显优于NOAC.CTAC图像Nut为(23±2)%(大)、(19±1)%(小),均匀性优于CsAC[Nut为(29±3)%(大)、(23±2)%(小)],两者平均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1和1.0±0.1;t=0.367,P=0.719).患者正常软组织及FDG高摄取病灶CTAC和CsAC时的平均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和0.75±0.23,t=-2.159,P=0.054;5.50±4.80和5.70±5.00,t=-2.032,P=0.0.54);在正常骨组织及高密度残留钡剂区中,CTAC的平均SUV明显高于CsAC(1.37±0.29和1.18±0.36,t=7.960,P=0.001;1.82±0.62和0.92±0.20,t=3.451,P=0.018).正常软组织、骨组织及FDG高摄取病灶的CTAC和CsAC图像差异不影响诊断效果.高密度残留钡剂区在CTAC图像上表现为FDG高摄取伪影,而CsAC及NOAC图像上为正常摄取.结论 CTAC和CsAC的图像分辨率无明显差异,CTAC的图像均匀性优于CsAC,两者图像质量均明显优于NOAC;CTAC对高密度物质的SUV可明显高估,且可出现FDG高摄取伪影.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