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중화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848
  • 国内刊号: 32-18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72
  • 曾用名: 中国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钢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 I清灶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彦君;王叙馥;王国强;刘灿灿;孙洋;赵文娟

    目的 探讨DTC术后131 I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131 I清灶治疗的112例均伴转移的DTC患者[男41例,女71例;年龄8~80岁]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131 I清灶治疗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因素分析提示有意义的指标建立其预测清灶无效的ROC曲线.结果 患者行131 I清灶治疗1~9次,总有效率为75.89%(85/11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灶直径、转移部位及首次清灶前sTg水平及sTg/TSH比值是清灶疗效的影响因素(χ2值:7.187,15.381;z值:-5.053,-5.18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癌灶直径、首次清灶前sTg水平是影响DTC术后131 I清灶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首次清灶治疗前sTg、sTg/TSH比值、原发癌灶直径预测清灶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832、0.718,阈值分别为29.825μg/L、0.298、3.250 cm,灵敏度分别为92.60%、96.30%、40.70%,特异性分别为62.40%、55.30%、91.80%.结论 131 I治疗DTC转移灶疗效显著.原发灶直径大、合并远处转移以及首次清灶前sTg水平高是清灶疗效的影响因素,也是预测131 I清灶疗效的重要指标.

  • 18F-FDG PET/CT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吉琴;石洪成;李艳梅;王伟敏;叶振;徐华磊;赵倩;李娟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9.2±13.7)岁]HEH患者(病理确诊)的18 F-FDG PET/CT影像特点.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5例HEH中多发病灶者4例,共计26个病灶,其中88.5%(23/26)的病灶位于肝脏边缘,423%(11/26)的病灶见"肝包膜回缩征".多发病灶HEH的SUVmax为5.1±2.6,病灶SUVmax与肿瘤大小间未见相关性(r=0.054,P>0.05).HEH有远处转移的病变FDG摄取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分别为6.08±1.80和3.84±1.14(t=4.15,P<0.05).2例行延迟显像,11/14的病灶FDG摄取较早期相增高,3/14的病灶在延迟显像中被检出.1例HEH弥漫性病变者病灶均呈低密度,大径为6.1~35.5 mm,病变SUVmax为2.6~8.1.结论HEH PET/CT显像肝脏病灶具有一定的特征,同时可以显示肝外转移灶.延迟显像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 18F-FDG PET/CT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丁重阳;郭喆;吴宇霖;李洋洋;李天女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66例(男58例、女8例,中位年龄65岁)治疗前行18 F-FDG PET/CT显像的L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UVmax、所有病灶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通过ROC曲线获得SUVmax、MTVsum及TLGsum预测PFS的佳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6例患者的SUVmax、MTVsum、TLGsum分别为10.57±3.27、38.71(2.89,221.68)cm3、267.04(1167,1684.13).SUVmax、MTVsum、TLGsum均与胸腔积液、病灶大径、临床分期及LDH有关,而MTVsum、TLGsum除与上述临床因素有关外,还与肿瘤类型、NSE有关.经过中位时间为33个月的随访(4例失访),有43例患者复发、进展,中位PFS期为12.30个月;38例患者死亡,中位OS期为15.75个月.SUVmax、MTVsum及TLGsum预测PFS的佳界值分别为10.08、16.18 cm3、209.14.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胸腔积液、病灶大径、临床分期、NSE、LDH、手术、MTVsum及TLGsum均与患者PFS和OS有关;SUVmax与患者PFS有关,而与OS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E、LDH、MTVsum、TLGsum是影响LS-SCL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值:3.83、4.46、9.26、3.87,均P<0.05);而SUVmax不是患者PFS独立预后因素(HR=1.47,P>0.05),LDH、MTVsum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值:2.77、6.83,均P<005).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能够预测LS-SCLC患者的预后,SUVmax是PFS的影响因素.MTVsum和TLGsum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MTVsum还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 Erdheim-Chester病99 Tcm-MDP全身骨显像一例

    作者:刘斌;李素平;游金辉

    患者女,38岁,因"右前臂疼痛7 d"入院. 患者3年前因右大腿胀痛不适,外院诊断"右股骨远端骨破坏",行"病灶刮除+右髂骨取骨植骨术",术后病理"右股骨远端黄色瘤".1年多前因左小腿胀痛不适于外院行全身骨显像示:下颌骨、T11椎体、L3 椎体、双侧肱骨、股骨远端、双侧胫骨近端高代谢灶.

    关键词:
  • 骨化性肌炎SP ECT/CT骨显像一例

    作者:康满云;欧阳林

    患者男,16岁,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股沟疼痛,无包块,未予以治疗,后疼痛加剧,逐渐出现疼痛性包块,无午后低热、盗汗,无咳嗽、咳痰. 体格检查:跛行步态,左侧腹股沟前内侧可见一"鹌鹑蛋"样包块,皮肤表面血管无充盈扩张,无红肿;左侧腹股沟包块压痛明显,边界清楚,活动度差,皮温不高;左下肢因疼痛活动部分受限,双下肢等长. 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白细胞 10.5(4.0~100) × 109/L,单核细胞0.81(0.12~0.80) ×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钙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合并微小乳头状癌一例

    作者:夏晓天;胡帆;兰晓莉;曹国祥;覃春霞;胡佳;张永学

    患者男,63岁,因"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3个月"入院. 患者主诉无明显不适,于2015年7月体格检查时行甲状腺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无局部红肿疼痛,无呼吸困难或吞咽梗阻感. 体格检查: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右叶可触及直径约15 mm结节,质韧,边界尚清,活动度良好,颈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外院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中部1.9 mm× 1.4 mm无回声结节;甲状腺右叶中部见17.4 mm×12.7 m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中下部3.2 mm×2.7 mm稍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另见数个无回声结节及数个强回声斑,中下部多个强回声斑堆积成团. 实验室检查:血钙 3.62(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2.03~2.54) mmol/L;血磷0.70(0.96~162) mmol/L;PTH 815.62(15.00~65.00) ng/L;甲状腺激素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关键词: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肠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两例

    作者:魏伟军;沈晨天;宋红俊;邱忠领;罗全勇

    例1 患者女,45岁. 2015年8月因体质量减轻、疲劳、贫血10个月来本院就诊. 患者10年前因左侧股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在本院行肿瘤切除、肿瘤灭活及左侧股骨近端内固定术;7年前因左肺转移性MFH行局部肿瘤摘除术. 患者有肿瘤病史且贫血症状严重,为排除肿瘤复发或转移行18 F-FDG PET/CT 检查.

    关键词:
  • 89Zr正电子显像剂的制备及进展

    作者:程思源;洪浩;朱小华

    近些年,应用89 Zr(半衰期为78.4 h)标记体内代谢过程缓慢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进行PET成像的研究屡见报道.89 Zr连接靶向分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DFO螯合剂间接标记,所得产物性质较为稳定、图像分辨率高、T/NT比值较理想.该文介绍了5种基于DFO结构的螯合剂及螯合方法,其中DFO异硫氰酸盐(Df-Bz-NCS)和N-琥珀酰-DFO(N-suc-DFO)已进入临床试验研究.89 Zr标记的PET显像剂主要基于抗体类靶向分子(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也涉及多肽(如RGD肽)、蛋白质(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等)、人工合成结构(纳米粒子、脂质体、微球体等)及细胞(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等,其在新药研发、细胞示踪、肿瘤成像等领域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 纳米探针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尚文婷;田捷

    纳米探针是纳米技术中用于医学成像的造影剂.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大小可控、表面易修饰、表面电荷易调控、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成像效果良好,在肿瘤成像、血管造影、药物递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近年来纳米探针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微流控芯片系统合成P ET探针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鸣;徐光明;潘建章;张宏

    利用微流控芯片系统合成PET探针,是拓展PET探针合成和应用的有效方法.模块化、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合成系统可以实现功能模块的有机组合、合成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和提高放化防护安全性.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合成PET探针及其系统集成的研究进展.

  • 18F-FDG PET/CT显像在早期诊断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闫蕊;宋建波;武志芳;刘建中;张国良;郝新忠;李思进

    目的 构建Beagle犬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模型,利用18 F-FDG PET/CT检测RIHD并进行同期病理观察.方法 取12只正常1岁龄雄性Beagle犬,对实验犬前壁行单次20 Gy照射构建RIHD模型.实验犬在放疗前1周及放疗后3个月行18 F-FDG PET/CT检查、心脏彩超.勾画放疗前后照射靶区及非照射靶区ROI,获得其SUVmax,计算照射靶区/非照射靶区SUVmax比值.各心功能参数由心脏彩超获得.检查完毕后1周内处死实验犬,取离体心脏,进行病理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造模后18 F-FDG显像可见照射靶区18 F-FDG代谢明显增高,造模前后照射区/非照射区SUVmax比值分别为0.99±0.15和2.5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1,P=0.001).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的超声检测示各心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1.253~-0.786,均P>0.05).病理检查示,受照射靶区可见少量心肌细胞变性,小动脉管壁可见硬化增厚.结论 18 F-FDG PET/CT检查可早于心功能改变发现RIHD,受照射靶区18 F-FDG的摄取增高可能与微血管损伤致心肌缺血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 多模态分子探针: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作者:尚文婷;田捷

    一、国内外分子探针的研究情况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成像不再是单纯解决成像深度、精度等的物理科学,而是基于分子探针的化学成像,解决成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科学. 近年来,大量新型分子探针逐渐被用于小动物活体显像领域. 分子影像技术的深入研究,也促使了纳米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成像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深入解决分子级别的成像问题[1]. 分子影像技术从靶分子、分子探针、成像设备终回归到解决医学问题,每个环节都是分子影像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分子探针的设计与构建,直接决定了成像效果[2].

    关键词: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颈、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道琴;吕中伟

    颈、纵隔部位转移性淋巴结常与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器官等紧密相连,给手术切除、放疗等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是一项日益成熟、疗效可靠的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手段,在植入术后还可用CT检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此法具有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该文介绍了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颈、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 脑肿瘤多模态显像:MRI,PET及PET/MR显像

    作者:James R.Fink;Mark Muzi;Melinda Peck;Kenneth A.Krohn;王政杰

    常规的MRI和CT常被用于脑肿瘤解剖成像.治疗前计划和疗效评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MR对比剂钆的增强扫描.先进的MR和PET显像技术能提供肿瘤的生理代谢或生物学功能信息,因此其诊断优势超出常规MR解剖成像.随着PET/MR的出现,肿瘤的研究进入了新领域.联合PET和MR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研究肿瘤不同模态代谢信息间的关系.本综述主要通过回顾MR和PET显像技术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为脑肿瘤的解剖和生理代谢提供临床实践的相关概述,并为脑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肝多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作者:潘青青;罗亚平

    患者男,39岁,1年前体格检查B超发现肝多发占位,无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部增强CT示肝脏多发低密度结节,部分呈环形强化,考虑转移瘤可能,建议结合临床进一步除外胃肠道原发肿瘤. 行胃镜、结肠镜检查未见肿瘤. 否认乙肝病史.18 F-FDG PET/CT与增强CT图像见图1~2.

    关键词:
  • 载DVDMS-Mn脂质体用于双模态影像引导声动力治疗研究

    作者:周美君;严飞;甘珍;武昊;刘红梅

    目的 构建集成像与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诊疗颗粒DVDMS-Mn-LPs,探讨其荧光分子成像、MR分子成像及声动力治疗(SDT)潜能.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VDMS-Mn-LPs,观察其形态,检测平均粒径、表面电荷、包封率和Mn2+含量.通过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拍摄不同质量浓度(0、40、80、120、160μg/ml)DVDMS-Mn-LPs的荧光图片,检测其荧光分子成像效果.通过3.0 T MR仪扫描DVDMS-Mn-LPs T1 WI图像,检测其MR分子成像效果.设置空白对照组、单独超声组(实验组1)、DVDMS-Mn-LPs组(实验组2)与超声+DVDMS-Mn-LPs组(实验组3),通过CCK8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以检验DVDMS-Mn-LPs的SDT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小显著差异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 制得呈球形、分布均匀的DVDMS-Mn-LPs,包封率为(65.56±1.47)%,Mn2+与DVDMS的物质的量比为1.6:1.荧光分子成像结果显示,随着DVDMS-Mn-LPs质量浓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逐渐升高;MR分子成像结果显示,DVDMS-Mn-LPs的弛缘效率r1值为23.74 mmol·L-1·s-1.体外SDT实验中,实验组3的细胞活性为(54.82±8.55)%,明显低于实验组2的(86.54±2.67)%和实验组1的(8376±6.48)%(F=60.11,t值:-8.35和-9.15;均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DVDMS-Mn-LPs,该脂质体不但具有荧光分子成像、MR分子成像潜能,还具有良好的体外SDT效果,这将为后续体内双模态影像引导下脑胶质瘤的SDT奠定基础.

  • 新型多模态硅质体纳米分子探针的在体研究

    作者:樊迪;翟洛萍;高瀚男;王凡;艾林;史继云

    目的 制备新型的双模态显像硅质体纳米分子探针,并评估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利用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硅质体表面修饰连接螯合剂DOTA,并用111 In标记.标记后的硅质体111 In-ICG-DPDC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正常小白鼠体内,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血及感兴趣脏器,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体内分布情况.建立荷路易士肺癌(LLC)C57BL/6黑鼠皮下肿瘤模型,用小动物IVIS和SPECT对荷瘤鼠进行活体成像,观察肿瘤部位对硅质体探针的摄取情况.结果 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的粒径约为90 nm,成功偶联DOTA后用111 In标记,纯化后的放化纯为99.93%.标记后的硅质体体外稳定性良好,纯化后48 h放化纯为97.10%.该硅质体血液循环时间较长,快速半衰期为4.0 min,慢速半衰期为132.7 min;主要聚集在肝脏和脾脏,且滞留时间较长.NanoScanSPECT/CT显像示LLC肿瘤在注射后4 h有明显摄取,肝脾亦摄取较高,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光学成像示肿瘤对探针有明显摄取,与SPEC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 设计的硅质体探针能用于肿瘤SPECT和光学双模态显像.

  • 靶向整合素αvβ3的新型isoDGR多肽用于脑胶质瘤SP ECT/CT显像

    作者:赵海涛;翟洛萍;高瀚男;王凡;赵军;史继云

    目的 制备用于整合素αvβ3靶向的新型分子探针99 Tcm-HYNIC-c(isoDGRKy),评价其在荷U87MG人脑胶质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探究其用于整合素αvβ3阳性肿瘤SPECT/C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双功能螯合剂HYNIC与c(isoDGRKy)偶联,再以三羟甲基甘氨酸和TPPTS为协同配体,进行99 Tcm标记,制备99 Tcm-HYNIC-c(isoDGRKy),测定其放化纯和稳定性.细胞实验检测U87MG细胞整合素αvβ3表达情况及与c(isoDGRKy)的亲和力[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在荷U87MG肿瘤裸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SPECT/CT显像及封闭实验.结果 99 Tcm-HYNIC-c(isoDGRKy)的放化纯大于99%,室温放置4 h后放化纯仍大于99%.细胞实验表明U87MG细胞为整合素αvβ3阳性(表达率70%),其与c(isoDGRKy)的亲和力检测结果:IC50为6.67×10-8 mol/L.99Tcm-HYNIC-c(isoDGRKy)血液清除快,主要经肾脏排泄;肿瘤有明显摄取,注射后15和45 min摄取值分别为(7.31±1.42)和(1.09±0.11)%ID/g,15 min时肿瘤/肌肉比值为5.01±1.47.荷瘤鼠注射99Tcm-HYNIC-c(isoDGRKy)后0.5和1 h显像肿瘤均清晰可见,本底较低.封闭实验同时注射过量c(RGDfK)冷肽阻断整合素αvβ3后,肿瘤几乎不显像.结论 99 Tcm-HYNIC-c(isoDGRKy)制备简单,稳定性好,能特异性靶向整合素αvβ3,有望用于整合素αvβ3阳性肿瘤的SPECT/CT诊断显像.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