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급구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949
  • 国内刊号: 23-12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曹俊强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内皮祖细胞对脂多糖刺激活化后中性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毛梅;汪丽;邓晓玲;卫丽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 EPC)对脂多糖刺激大鼠中性粒细胞( PMN)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中性粒细胞蛋白酶( N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分别分离培养EPC 及PMN,随机分为3组( PBS 组、LPS组和EPC组),EPC组以1×105/孔密度将EPC接种于24孔板,贴壁后再加入同等密度的PMN,用终浓度1μg/mL的脂多糖刺激活化6 h;PBS组及LPS组中仅加入同等密度的PMN,分别给予等浓度的PBS及LPS刺激6 h;分别收集培养的上清及细胞检测各组TNF-α、IL-1β、NE及MMP-9的表达。结果 LPS组中TNF-α、IL-1β、NE及MMP-9表达较PBS组显著增加,而它们在EPC组的表达较LP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EPC能抑制PMN的分泌功能。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铊中毒犬不同脑区兴奋性及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王姣;聂志勇;田甜;彭晓波;邱泽武;王永安

    目的:建立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探究普鲁士蓝对铊( Tl)中毒犬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 EAA)和抑制性氨基酸( IAA)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18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NS组)、染毒对照组( Tl组)和染毒普鲁士蓝治疗组(PB组),Tl组及PB组予以硝酸亚铊(TlNO3)半数致死剂量(LD50=45 mg/kg)灌胃染毒,PB组予以普鲁士蓝治疗,10 d后处死比格犬分离脑组织,采用HPLC测定不同脑区EAA及IAA递质的含量。结果 Tl中毒犬部分脑区EAA含量升高,普鲁士蓝治疗可降低这一变化,各脑区IAA变化不明显。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能同时测定犬脑组织中天冬氨酸( Asp)、谷氨酸( Glu)、甘氨酸( Gly)和γ-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方法稳定、精确;Tl中毒后增强了EAA的释放,导致兴奋性毒性。

  • 红细胞压积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郑光威;林振吕;梁文福;林志鸿;蔺佩鸿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水平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检查患者920例,按HCT水平分为低HCT组(HCT<30%,n=587)和高HCT组(HCT≥30%,n=33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转入ICU患者的比例和30 d全因死亡率。结果入院时,HCT<30%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占63.80%。低HCT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高HCT组(73.94%vs 24.02%,P<0.001),且输血量与HCT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围内镜检查期,共8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中低HCT组5例,高HCT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9)。低HCT组转入ICU的患者占2.38%,高HCT组转入ICU的患者占2.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两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结论 HCT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行内镜检查临床安全性良好,并未对预后产生显著性不良影响,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行内镜检查前无需待患者HCT水平升高至一定水平,尽早行内镜检查可降低复发出血的危险性,提高治疗有效性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 网络心电会诊中心在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作者:汪正权;方雅;陆雯;屠海霞;俞森韬;高金丹;何瑞钦;徐杰丰;陈国锋;李子龙

    目的:探讨网络心电会诊中心对首诊于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能力的医院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将本院网络心电会诊中心与全市50余家基层卫生院通过互联网络连接起来,建立县域、区域协同救治网络,通过培训使基层卫生院能够识别可疑为STEMI的患者,实时将心电图通过该平台传送至我院,胸痛中心确认后及时启动相关院前及院内救治流程。以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运行前12个月( n=36)作为运行前组,与运行后12个月( n=42)作为运行后组,比较运行前后两组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 opening time , FMC-to-B)时间、进门到球囊扩张时间( door to balloon opening time , D-to-B)、平均住院天数及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通过建设网络心电会诊中心,STEMI患者FMC-to-B(P=0.000)、D-to-B较运行前组缩短(P=0.000),平均住院天数也减少(P=0.000),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结论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域城市,建立STEMI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显著缩短首诊于非PCI医院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伴血小板减少的脓毒症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义坤;任国庆;张浩;万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脓毒症相关血小板(PLT)减少的治疗效果,探讨rhIL-11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80例伴PLT减少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T组)及对照组( C 组),两组均接受疾病所需的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 rhIL -1125μg/(kg· d)皮下注射,共7 d,PLT>100×109/L时,停止给药;观察第1、3、5、7、9天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PLT计数,以及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 PCT)等炎症指标,随访入住ICU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第3天开始T组PLT计数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9天各观察时间点,T组PCT、LPS、TNF-α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8 d内,C组病死率27.5%,T组病死率12.5%。 T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IL-11能显著改善伴有PLT减少症的脓毒症患者PLT计数,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28 d病死率。

  • 本刊编委王立祥教授所著《腹部心肺复苏学》出版

    作者:

    《腹部心肺复苏学》是国内外第一步系统阐述腹部心肺复苏的大型专著。第一篇全面论述了腹部心肺复苏的概念、范畴、特征与途径,深度解析了腹部心肺复苏的解剖生理基础以及“腹泵”等参与复苏的“多泵机制”原理,着重诠释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研究与转化,以便读者参考理解。第二篇系统归结了腹部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案例,如笔者将历经数载创立的“腹部提压”“腹主动脉反搏”“膈肌下抬挤”等十余种经腹实施心肺复苏的方法,第一次系统地呈现给读者,彰显了“腹部心肺复苏学”原始创新这一特色。第三篇深刻揭示了心肺复苏研究的现状、技术及趋势,从整合医学的全新理念出发,揭示腹部心肺复苏的内在规律。本书内容翔实,科学性强,对于从事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医界同仁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 β1-受体阻滞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和死亡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玉国;孙巧;王界成;李玉华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治疗脑卒中后对患者感染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2-01~2014-06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服用β1-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β1-受体阻滞剂组60例(治疗组)与无β1-受体阻滞剂组65例(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iNKT细胞值,利用多变量Poisson过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对脑卒中后肺炎、尿路感染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10例(88.3%)患者是缺血性脑卒中,15例(11.7%)患者是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基线值为8分(5~16分)。60例(48.2%)患者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肺炎的发生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00,95%CI 0.77~1.30,P=0.995)。而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明显降低(RR=0.65,95%CI 0.43~0.98,P=0.040)。7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6,95%CI 0.65~2.77, P=0.425),而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30 d死亡率较高( HR=1.93,95% CI 1.20~3.10, P=0.006)。治疗组肺炎患者亚组与尿路感染亚组患者iNKT细胞值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尿路感染亚组的iNKT细胞较低(P<0.05)。结论β1-受体阻滞剂治疗不能减少患者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但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的病原菌比较

    作者:赵海平;杜铁宽;郭树彬;于学忠

    目的:总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病原学结果,为更好地认识肝脓肿、改进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112例,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病例的年龄、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71例(63.4%),非糖尿病组41例(36.6%),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男女比例、进行介入或外科干预、行血培养或引流液培养比率、培养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出的病原菌方面,肺炎克雷伯菌( KP)在两组均排第一位,糖尿病组的KP出现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95.0%vs 68.2%,P<0.01)。结论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的肝脓肿患者在初始经验性治疗时选择的抗生素应更加广谱。

  •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患者急诊 PCI 中的应用

    作者:宋鹏伟;李娜;生力健;于江波;刘丕栋

    目的:探讨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窦性心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再灌注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入选AIMI且术前为窦性心律患者,成功完成急诊PCI共12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以60次/min保护。其中76例患者在再灌注过程中临时起搏器保护性起搏,列为起搏组;另45例患者在再灌注过程中临时起搏器未起搏,列为非起搏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再灌注前应用阿托品后心率增幅、再灌注前后血压水平、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起搏组再灌注后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较起搏组再灌注前及非起搏组再灌注后明显降低( P<0.0001);起搏组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非起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起搏组冠状动脉右优势型比例明显低于起搏组(P=0.0049),存在逆向血流灌注的比例明显高于起搏组( P<0.0001);应用阿托品后,非起搏组心率增幅程度明显高于起搏组(P<0.0001)。结论保护性临时起搏虽然对AIMI急诊PCI过程中发生的再灌注低血压及再灌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保护作用,但基于临时起搏器对术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仍有其应用必要性,且更适用于无逆向灌注及对阿托品反应差的患者。

  • 免疫强化肠内营养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韦广莹;卢荣恒;谭宜将

    目的:探讨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1-01~2014-12入住本院ICU并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共67例患者纳入研究。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62.53±13.29)岁;对照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13±14.43)岁。入住后第2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肠内营养制剂2周。干预组采用含精氨酸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剂Impact,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肠内营养剂Milupa GmbH。疗效评估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测定炎症因子CRP、PCT动态变化;检查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测定免疫相关指标淋巴细胞比例、CD4、CD8、CD4/CD8以及HLA-DR的动态变化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4天采用APACHEⅡ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原发病构成以及入院时血清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两组患者CRP、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②两组患者淋巴细胞比例、CD4、CD8、CD4/CD8以及HLA-DR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③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营养状态方面都有改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第7天后,干预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精氨酸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营养能减缓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

  • 乌司他丁胸腺肽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Meta分析

    作者:冯筑生;王倩梅;范颖楠;尹文

    目的:综合分析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胸腺肽α1(thymosin α1, T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UTI、T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相关文献,依据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 )进行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项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UTI联合Tα1亚组中,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7,95%CI(0.57,0.80), P<0.00001],90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0.74,95% CI (0.64,0.85), P<0.0001],机械性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1,95% CI(-2.93,-0.09), P=0.04],28 d 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39,95%CI(-5.89,-0.90), P=0.008]。②UTI亚组中,机械性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0,95%CI(-7.55,-1.25), P=0.006]。③ Tα1亚组中,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2,95%CI (0.55,0.93), 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00,95% CI(-8.14,-3.86), P<0.00001]。结论依据目前的资料,UTI联合Tα1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90 d死亡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28 d APACHEⅡ评分,UTI能够降低机械性通气时间,Tα1能够降低28 d死亡率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但各亚组纳入研究较少,次要结局指标间异质性较大,进一步的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RCT进行验证。

  • 胸腔液体水平和氧合指数在脓毒症性 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意义

    作者:黄增相;何超;陶骅;徐雯;徐迅科;金姝;魏建东;张健;李文放;林兆奋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胸腔液体水平( thoracic fluid content , TFC)与氧合指数( PaO2/FiO2)的变化,探讨TFC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为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提供新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2-01~2014-06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 ICU)和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急诊ICU符合严重脓毒症性ARDS诊断标准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胸阻抗法( TEB)测定TFC,同时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吸入氧浓度( FiO2),计算PaO2/FiO2。比较TFC与PaO2/FiO2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FC与PaO2/FiO2呈明显负相关(r=-0.67,P<0.01)。进一步以ARDS的轻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轻度ARDS时,患者PaO2/FiO2与TFC无明显相关性(r=0.13,P=0.241);中度ARDS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49,P=0.013);重度ARDS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88,P=0.004)。这可以提示对中、重ARDS患者可以通过降低TFC来改善氧合,但对于轻度ARDS患者,由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症引起的PaO2/FiO2下降,不能通过降低TFC来改善缺氧状态。结论 TFC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

    作者:吴文;李敏;吴海鹰;聂昆;赵有芳;陈涛;张毅;余涛;钱传云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Pcv-aCO2)对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1-06~2014-06在葛洲坝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55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将血液净化治疗48 h后去甲肾上腺素(NE)剂量及血乳酸(Lac)下降≥30%的患者定义为治疗有反应,反之为治疗无反应,对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记录两组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循环灌注指标,包括Pcv-a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血Lac;观察器官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C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SOFA)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治疗反应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估各个参数对治疗反应的预测能力。结果与治疗有反应组比较,治疗无反应组Pcv-aCO2、PCT明显升高[Pcv-aCO2(mm Hg):9(8,12)比8(6,8),Z=-4.551,P=0.000;PCT(ng/mL):6.0(4.0,9.0)比4.5(3.0,6.0),Z=-2.442,P=0.015],7 d SOFA评分变化[ΔSOFA (D1~D7)评分]明显恶化[ΔSOFA (D1~D7)评分(分):-1(-2,0)比3(2,4),Z=-3.743,P=0.000],住院病死率比有反应组升高[60.87%(14/23)比25.00%(8/32),P=0.007]。相关分析显示,入组48 h后Pcv-aCO2与血Lac(r=0.494,P=0.000)呈明显正相关。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 Pcv-aCO2和PCT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v-aCO2水平升高[ OR=3.198,95% CI 1.487~6.877,P=0.003]是血液净化治疗反应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Pcv-aCO2预测血液净化治疗无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0.855,佳临界值为8 mm Hg 时,敏感度为69.57%,特异度为84.37%,高于血清PCT、血Lac及ScvO2的预测价值。联合Pcv-aCO2和血清PCT共同预测治疗反应,AUC为0.873,敏感度为73.91%,特异度为93.75%。结论 Pcv-aCO2可预测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反应。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作者: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黑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是全国创刊早的急诊急救医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研究、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基础研究、综述、个案报道、灾难医学、脓毒症专栏等。本刊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际、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及时报道急危重症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以及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经验。欢迎不同的学术观点与经验进行争鸣和交流,达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刊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 CA)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独家收录期刊等。

  • Toll 样受体2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足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彭媛;刘龙;王永芳;李莎莎;林兆奋

    目的:研究脂多糖( LPS)诱导的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 AKI)小鼠Toll 样受体2(TLR2)的表达规律、分布特点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LPS造成脓毒症性AKI模型,将4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20只)和LPS模型组(20只),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TLR2在两组肾脏的分布特点。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两组肾组织TL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射LPS后24 h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变化亦支持AKI模型造模成功。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TLR2在NS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有少量表达,足细胞几乎无表达,而在LPS组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足细胞表达明显增多,而且实时定量PCR法显示,LPS组肾组织TLR2 mRNA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5.52±0.21 vs 1.00±0.05,P<0.01)。结论在LPS诱导的脓毒症性AKI中,肾组织TLR2表达明显上调,尤其足细胞及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加。 TLR2信号途径在足细胞和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激活可能介导脓毒症性AKI的发生。

  • 如何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医疗救援之路

    作者:武秀昆

    众所周知,航空医疗救援作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越性、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如何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医疗救援之路己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也是本次研讨会聚焦的主题。作为《国家航空医疗“十二五”规划》的执笔人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 尿KIM-1和胱抑素C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

    作者:高飞;严洁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 KIM-1)及胱抑素C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 AKI)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10~2014-10在我院ICU及EICU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3、6、12、24、48 h采集尿液及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KIM-1及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PETIA)检测胱抑素C。根据重症肺炎患者是否在住院期间发生AKI分为重症肺炎AKI组、重症肺炎非AKI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ICU及EICU住院期间32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45.71%。 AKI组尿KIM-1在6、12、24、48 h和胱抑素C在12、24、48 h高于非AKI组(P<0.05);6 h尿KIM-1和12 h胱抑素C与确诊AKI时24 h血肌酐(sCr)呈正相关(r=0.883,P=0.000;r=0.703,P=0.000)。6 h尿KIM-1和12 h胱抑素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95%CI 0.795~0.955)和0.836(95%CI 0.743~0.929)。结论尿KIM-1和胱抑素C较sCr更早出现升高,故检测尿KIM-1和胱抑素C对重症肺炎患者是否发生AKI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 亚低温血液净化技术在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肖红艳;许卫江;刘彬;李颖;危宇;任海波

    目的:通过血液净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 CBP )实施亚低温治疗,观察该技术在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温(normothermic, NT)治疗组(NT组)47例和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 HT)治疗组(HT组)48例,观察两组入选时及入选后1、2、3 d心脏指数( cardiac index , CI )、氧供( oxygen delivery , DO2)与氧耗( oxygen consumption , VO2)比值、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orme , MODS)评分等临床指标,以及两组终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BP时间、感染发生率、心律失常、出血量及病死率,将以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入选时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入选时比较,NT组治疗后1、2、3 d CI、DO2/VO2比值、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治疗后1 d DO2/VO2比值明显好转(P<0.05),但CI、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 CI、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T组总的住ICU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BP时间、死亡率均小于NT组( P<0.05),术后总的感染例数、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低温CBP能有效地改善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的氧供需失衡,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安全有效。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实施枸橼酸盐局部抗凝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辛欣;李文雄;赵松;郑悦;黄立锋;隋峰

    目的:评价枸橼酸盐局部抗凝( RCA)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07~2013-12我院SICU接受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每次CRRT是否为近期术后,开始CRRT前当天的血小板( PLT)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总胆红素( TBIL)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SOFA)等。记录患者的抗凝方式和抗凝剂使用状况、每次CRRT的滤器寿命、出血状况、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状况。按抗凝方式将CRRT分为无抗凝组、肝素抗凝组和RCA组。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抗凝方式的滤器寿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基线特征、抗凝方式与滤器寿命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基线特征、抗凝方式与患者出血风险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比较三组患者CRRT期间出血、血小板减少及代谢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75例危重患者接受了CRRT,共行CRRT 295例次。其中无抗凝组97例次,肝素抗凝组110例次,RCA组88例次。无抗凝组、肝素抗凝组、RCA组的滤器寿命分别为(18.24±1.09)h、(24.53±1.60)h和(27.12±1.55)h,肝素抗凝组和RCA组的滤器寿命显著高于无抗凝组(P<0.01),但肝素抗凝组与R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影响滤器寿命的因素包括抗凝方式和血小板计数,对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0和0.18( P<0.05)。抗凝方式与出血风险无关(OR 3.03,P>0.05),近期术后是与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6.67,P<0.05);三组患者中出血、血小板下降及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期间RCA效果与普通肝素相当,均优于无抗凝组。滤器寿命主要与抗凝方式和基线血小板值有关。近期术后是CRRT期间患者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方式与出血风险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关。

  • 王一镗急诊医学第二版即将出版

    作者:

    “王一镗急诊医学”系2008年初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急诊医学专业无论是基础理论和各系统急症的临床救治,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此,王一镗主编又邀集了111位急诊医学专家们参与编撰该书的第二版,该版20篇168章,共计200余万字,是一部内容全面的急诊医学专业的重要参考书籍,可供全国急诊医学同道和医学院校急诊医学专业学生们参考学习之用。该书将于今年9月出版。

  • 危重患者长期机械通气时气管切开时机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晓梅;韩辉;董世笑;杜滨锋

    目的:验证早期气管切开与危重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0-01~2013-12未经选择的需要长期机械通气≥48 h危重患者。依据气管切开时机的频数分布分为早期组( early tracheostomy , ET)是机械通气≤5 d时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和晚期组( late tracheostomy , LT)是机械通气>5 d时气管切开的患者。两组进行人口学、病因学和ICU死亡率的比较。数据源于电子病历。结果86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共有234例(27.21%)患者暴露于气管切开并纳入分析。其中早期组159例,晚期组75例。两组间病情严重程度没有差别,从年龄上,老年患者多接受晚期气管切开(P<0.01),从病因构成上,颅脑外伤和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多接受早期气管切开( P<0.01)。 ICU出院时气管套管带管率两组间相似。 ICU全因死亡率分别为早期组20.09%和晚期组11.97%(P=0.2344)。早期组和晚期组ICU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是29 d和33 d(P=0.015),机械通气时间的中位数分别是14.97 d和20.69 d(P=0.013)。结论5 d内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与病情改善无关,但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CD14阳性单核细胞 HLA -DR 表达率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判断意义

    作者:陈怿;林幼萍;江东新;苏磊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早期CD1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 HLA-DR CD14+%)的变化规律,并探讨HLA-DR CD14+%与严重创伤的预后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2-12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住院的严重创伤患者( AIS-ISS评分≥16分)共79例,生存组( n=54)和死亡组( n=25),分析两组患者伤后年龄、性别构成、AIS-ISS评分、APACHEⅡ评分、GCS评分、致伤因素、受伤部位、血清降钙素原( PCT )和HLA-DR CD14+%、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例数和免疫调理等方面的差别,观察并分析患者伤后第3、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HLA-DR CD14+%的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及回归分析评估HLA-DR CD14+%对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预判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情况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APACHEⅡ和HLA-DR CD14+%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HLA-DR CD14+%在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 P<0.05),而死亡组APACHEⅡ在第7天才高于存活组( P<0.05)。以第3天HLA-DR CD14+%值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预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894。多因素回归分析严重创伤患者第3天HLA-DR CD14+%值是预判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HLA-DR CD14+%是预判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受伤后第3天HLA-DR CD14+%水平是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

    作者:于学忠;郭树彬;周荣斌;张新超;潘曙明;王仲;赵晓东;陈锋;黄子通;蔡文伟;张茂;商德亚;聂时南;王瑞兰;单爱军;高燕;田英平;陈兵;卢中秋;魏捷;李莉;刘明华

    1概述
      急性胃黏膜病变( acute gasitric mucosal lesion , AGML)是指患者在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危重疾病、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或酒精、药物等理化因素直接刺激下,胃黏膜发生程度不一的以糜烂、浅表处溃疡和出血为标志的病理变化,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致使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AGML 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以胃肠损害为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从临床角度出发,可以把AGML分为出血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1-2]。在临床上需要早期识别AGML,早期处理,避免病情进展。

  •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被确定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并被推荐参评“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作者:本刊编辑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贯彻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新出字[2013]242号)要求,严格按照综合评价总分排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等等),从政治问题、科研设计、编辑规范、出版质量、广告等方面进行审读,综合2010~2012年期刊总收入、期刊发行量等指标,确定《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等25种期刊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并将《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等10种期刊推荐参评“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

    作者:费爱华;陈怡

    目的:探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发病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结合致病机制,探讨各类并发症及耐药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结果非典型病原体是我国社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易引起多种疾病并发症,加重患者预后。病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结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初始经验治疗时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可改善患者预后,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中国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