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处理

    作者:黄辉;萧荫祺;李为民;刘浩润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胆管损伤修复术后16例胆管再次狭窄的临床资料,12例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原Roux-en-Y吻合口扩大再行盆式吻合术. 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2例术后出现肝脏转氨酶ALT升高,给予保肝治疗,1月后均恢复正常.余1例随访0.5年,4例1年~3年,3例3年~5年,6例>5年,无黄疸、无胆管炎症状发作.12例术后1年B超检查扩张的胆管减小0 cm~0.5cm 5例,0.5 cm~1cm 7例. 结论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关键词: 胆管损伤 胆管狭窄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冯钢;张勇强;吴保忠;梁世民;杨帝宽;邓碧霞;陈翠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ca,BPH)的价值. 方法对239例高危BPH行部分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art-TURP ). 结果行一次电切235例,二次电切4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7.0±3.9)分降至术后(8.3±3.3)分(t=49.58,P=0.000);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OL)由术前(4.8±0.9)分降至术后(1.5±0.6)分(t=28.35,P=0.000);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由术前(5.8±3.7)ml/s升至术后(18.6±4.7)ml/s(t=-13.02,P=0.000);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AFR)由术前(1.2±0.8)ml/s升至术后(11.3±2.3)ml/s(t=-21.44,P=0.000);剩余尿量(Residual urine,RU)由术前(273±71.1)ml降至术后(25.6±12.2)ml(t=33.96,P=0.000).随访237例,时间3月~48月,平均18月,排尿通畅. 结论高危BPH患者并不是TURP的绝对禁忌证,part-TURP对这类患者可行.

  • 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单脏器手术比较研究

    作者:张国启;郑伟;陈广才;熊明月;李光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联合手术与30例腹腔镜单脏器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腹腔镜手术顺利,无近期并发症,病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恢复工作时间等指标与腹腔镜单脏器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次单脏器手术的医疗费是两个脏器联合手术的1.44倍. 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值得应用的术式.

  • ERCP和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作者:游建;王平;李新民;卢兴培;陈孝平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联合应用内镜技术治疗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病人的疗效. 方法对210例(同济医院124例,武汉市第四医院86例)LC术前、术后可疑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o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结果 LC术前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69例,EST清除63例,清除率91.3%(63/69);LC术后ERCP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9例,EST清除8例,清除率88.9%(8/9). 结论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使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 胸腔镜与常规开胸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比较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龚太乾;马铮;周景海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65例SPN施行肺楔形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VATS(VATS组),45例常规开胸手术(开胸组). 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肺楔形切除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t=-5.326, P=0.000)、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t=-4.935, 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t=-4.995,P=0.000)比开胸组明显缩短,而失血量明显减少(t=-18.633,P=0.000).两组SPN性质(χ2=2.251,P=0.945),住院总费用(t=-0.169,P=0.86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无手术死亡,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诊治SPN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不增加住院费用和术中、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对比

    作者:刘鄂长;陈训如;韩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 方法 LC开展初期 (1991年)和成熟期 (2000年)选取LC 100例与同一时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0例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C开展初期,LC组住院费用总费用(2575.86±261.61)元明显高于OC组(1240.61±382.67)元(t=28.805,P<0.001),主要与手术及材料费用高(t=199.833,P<0.001)有关.LC开展成熟期,LC组住院费用总支出(5833.00±464.97)元明显低于OC组 (7489.26±2491.24)元(t=6.535,P<0.001),虽然手术及材料支出仍高 (t=17.029,P<0.001),但药品、床位、检查等项均低于OC组(t值分别为8.839、12.005、6.203,P<0.001). 结论随着LC技术的成熟,费用降低已成为其一大特点.

  • 腹腔镜辅助下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可行性探讨

    作者:徐彩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4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和3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的临床资料.结果 LAVH组的手术成功率、适应证明显优于TVH组;而TVH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AVH组. 结论 LAVH明显扩大TVH的适应证,使部分需要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洪涛;徐强;于丽;周路纲

    目的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1995年3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36例.其中经MRI检查后行踝关节切开嵌夹软组织切除术14例,关节镜检查及镜下切除嵌夹软组织22例.结果随访36例,时间6月~7年,平均22月,优9例,良19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7.8%(28/36). 结论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有效方法.

  • 电视纵隔镜辅助食管切除术安全性探讨

    作者:谭黎杰;徐正浪;仇德惠;王群;郑如恒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辅助经纵隔食管切除术(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THE)与传统Ivor-lewis经胸食管切除术(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TTE)治疗食管中上段癌的疗效,探讨THE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3月~2001年11月32例纵隔镜辅助THE和28例TTE(Ivor-Lewis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在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5.0% vs. 10.7%)、肺部感染率(31.3% vs. 32.1%)、胸腔感染发生率(0% vs. 3.6%)、再次开胸比例(0% vs. 3.6%)、胃排空延迟发生率(3.1% vs. 21.4%)、术后入住SICU时间(4d±2.3d vs.5d±3.6d)和围手术期死亡率(3.1% vs. 7.1%)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E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8.1% vs. 7.1%,χ2=4.391,P=0.036)和心律失常发生率(43.8% vs. 17.9%,χ2=4.627,P=0.031)明显高于TTE.THE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TE组(t=-3.100,P=0.003). 结论纵隔镜辅助THE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取出术--附110例报告

    作者:林香春;丁士刚;周丽雅;林三仁;廖振林;康慧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 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1月~2002年5月胃镜下诊治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87.9%(94/107),并发症发生率10.6%(10/94).不同种类异物取出成功率:长形异物100%(22/22),圆钝形异物85.7%(30/35),尖锐异物84.0%(42/50);并发症发生率:长形异物4.5%(1/22),尖锐形异物18.0%(9/50),圆钝形异物0.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食管84.8%(39/46),胃91.8%(45/49),十二指肠90%(9/10);并发症发生率:食管13.0%(6/46),胃8.2%(4/49),十二指肠为0. 结论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异物过大、过宽或怀疑有穿孔、患者不配合时不宜经内镜取异物.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
  •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85例分析

    作者:侯玲;时吉庆;菅留建;夏明银;朱飒飒

    目的评价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我院胃镜治疗85例上消失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 85例异物取出72例,成功率84.7%(72/8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

    关键词: 胃镜 上消化道 异物
  • 鼻内镜下放射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

    作者:王挥戈;林心强

    本文报道8例鼻内镜下放射性后鼻孔闭锁(Radio-atresia of posterior neres,RAPN)9次手术无任何并发症,7例1次手术治愈,1例2次手术治愈.全部患者随访3月~5年,平均1.2年,成形的后鼻孔直径0.8cm~1.2cm,鼻腔通气良好.

  •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进展

    作者:周苏晋;贾译清;谭旭艳

    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以往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策略.但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病人,由于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1],各种微创介入性疗法便成为主要手段,如经皮肝癌酒精注射、热盐水注射、冷冻、激光、核素、微波及射频消融术等,其中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MCT)肝癌发展迅速,以其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显著、适应证广等特点,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瞩目.本文就该项技术的多项进展综述如下.

  • 内镜在骨关节外应用的进展

    作者:郑宪友;史其林;顾玉东

    自法国Phillipe Mournet 成功实施第一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逐渐普及与深化,并逐步推广至妇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各手术科室.内镜在骨关节的应用已有诸多的报道,本文就内镜在骨关节外的应用作一综述.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作者:吴东波;王存川

    甲状腺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在颈部留下6cm~8cm手术疤痕,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 痔的现代诊治新概念

    作者:卢崇亮

    一、历史回顾人类直立行走使肛门部血流淤滞,故痔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而不发生于其它哺乳动物.我国痔的发病率为46.3%[1],近60%成人患有肛门疾病,其中近88%是痔,因而有"十人九痔"之说[2].19世纪以来,痔一直被认为是肛门部末梢静脉丛淤血曲张形成的静脉团,是血管本身的疾病[3-5].因而治疗痔的传统术式是痔块的切除.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痔的病理性静脉团实质上是肛垫(Anal cushions)的病理性肥大,而肛垫是人人皆有的正常组织,即肛垫学说[6],痔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Loder等[7]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肌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脱垂和下移引起.鉴于上述论点的更新,意大利外科医生Longo[8]1998年报道其1993年首创的吻合器肛垫悬吊术,使痔的现代治疗进入新的临床发展阶段.

  • 眶壁爆裂性骨折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作者:刘学兵;印志娴;刘钢;赵绰然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整复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60例眶壁骨折中,眶下壁骨折28例,眶内壁骨折20例,内下壁复合骨折12例,均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整复. 结果 41例复视中3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7例眼球内陷、复视中16显效,1例有效(眼球内陷矫正良好,复视未能消失).2例仅眼球内陷术后双眼突出度对称(显效).总有效率98.3%(59/60). 结论经鼻内窥镜行眶壁骨折整复术,无面部伤口,视野清晰,对周围组织损伤轻,疗效好,恢复快.

  • 低位小切口皮下"U"型缝合治疗阑尾炎

    作者:苗绪学;魏福国

    本文回顾分析1997年4月~2000年4月208例采用低位小切口皮下"U"型缝合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本法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切口炎性反应及疤痕增生反应轻.对诊断明确、压痛点局限于右下腹部的阑尾炎可采用本法.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作者:黄建平;葛茂军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2年6月~8月6例甲状腺腺瘤采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min~170min,平均108min.出血量极少.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时间6天~16天,平均9.8天. 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可行,此术式安全,美容效果好,对于单纯腺瘤的患者可首选.

    关键词: 内窥镜 甲状腺腺瘤
  • 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引流术46例报告

    作者:单磊;张超;马永;王旺河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的方法和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2年8月46例肾囊肿在腹腔镜下经腹腔开窗引流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成功45例,1例因为早期缺乏经验,术中肾被膜破裂出血,处理困难中转开腹.无腹腔脏器损伤.全组随访3月~1年,平均7月,囊肿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盲置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毛和平;李韶山;赵杰;刘志斌;王自然;郑航

    目的探讨盲置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B超测定前列腺尿道长度,插入网状支架置放器,利用定位结构确定网状支架在前列腺尿道部的位置,退出外管释放网状支架. 结果全组网状支架均一次置放成功.全组病例随访4月~13月,平均6.2月,IPSS由术前(25.9±3.1)分下降至术后(6.3±1.6)分(t=45.14,P<0.01),Qmax由术前(5.3±0.9)ml/s升高至术后(14.5±1.8)ml/s(t=26.37,P<0.01),残余尿(Residual urine,RU)由术前(178.3±94.1)ml降至术后(8.8±13.0)ml(t=63.03,P<0.01). 结论盲置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操作简便,能迅速将支架置入预定部位,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病人.

  •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作者:王俊杰;冉维强;马福容;朱丽红;刘江平;白静

    目的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Gy~110Gy,每颗粒子活度0.50mCi~0.60mCi,平均植入4颗~9颗. 结果随访3月~8月,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有效率75%(3/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微创.

  • 氩气凝血器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胡德扬;朱建明;陈建尧

    本文报道36例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的胆囊切除术肝面胆囊床出血,应用氩气凝血器(Argon beam coagulator,ABC)收到良好止血效果,避免了中转开腹手术.

  • 改良式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

    作者:师天雄;何荣佳;缪建航;廖家莲;陈彩红

    我院2001年4月~12月,引进微型腹腔镜手术,配合一次性腹腔闭合器及自制带线钩针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配合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ix)加强腹壁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微创心脏外科值得正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胡盛寿

    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是指使用有别于传统心脏外科的手术方式,以达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MICS得到迅速发展,在学术上已经形成一个学科呈现于心脏外科领域,并对传统心脏外科产生很大的冲击.

  • 微创心脏瓣膜外科的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作者:徐志云;金海

    随着心脏外科的手术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手术期监护等各个方面水平的提高,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方法已逐步成形,与心脏手术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也逐渐下降.因此,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美观、减少损伤、加快恢复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以小切口手术和内窥镜为主的微创心脏瓣膜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alve surgery,MIVS)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器械的不断研发为微创心脏瓣膜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微创心脏瓣膜外科得以迅速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学科.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应用进展

    作者:周晓平

    近几年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及生物医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外科疗效有明显提高,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目前治疗PD的一种先进有效方法,具有效果明显、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DBS在帕金森病手术中除合理选择颅内靶点外,手术后能根据病人的症状随时程控调节,以达到长期效果.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相继开展该项技术治疗PD.近10年来国外已作DBS手术2万多例次,国内自1998年以来已有10多家医院开展DBS手术,共作200多例.DBS治疗PD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 小切口心血管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作者:孙寒松

    在过去几十年里,心血管外科绝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传统的大切口正中开胸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来完成的.尽管技术成熟,手术结果满意,但体外循环并发症和有失美观的传统正中开胸,胸骨被全部锯开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胸骨感染、胸骨不愈合、胸骨稳定性被破坏及伤口疼痛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给前者带来压力,给后者带来痛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微创伤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长存已久的问题有所改观.随着Benetti (1994)、Subramanian (1994)和Cosgrove (1996)等分别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小切口主动脉瓣替换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的报告[1,2],小切口心血管外科手术因具有切口小、美观和创伤小等特点,在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和瓣膜病外科方面已广泛开展.其基本外科技术,如手术径路、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有些已有定论,而有些仍有待讨论.

  •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作者:胡盛寿;张浩

    近年来,"微创"概念日益为心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创化已经成为心脏外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其中"机器人辅助下(Robotic assisted / Computer enhanced)" 心脏手术作为一种目前而言对患者创伤少的术式而备受瞩目.

  •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应用

    作者: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侯炯;倪宝英;曹依群

    目的评价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4月~2003年3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510例(毁损手术组)和DBS治疗帕金森病30例(电刺激组).毁损手术组中行单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385例,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 intermedius,Vim)毁损术91例,行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12例,同期双侧PVP 8例,分期双侧PVP 10例,分期一侧PVP、另一侧Vim毁损术4例.电刺激组中,刺激靶点为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29例和Vim 1例,其中单侧18例,双侧12例. 结果毁损手术组术后UPDRS运动评分,在"关"状态下,症状改善率为47.3%,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率38.7%.开-关症状和异动症均消失.220例随访平均11.6月,其中显效130例(59.1%),改善75例(34.1%),无效15例(6.8%).电刺激组术后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改善率25.7%,30例随访平均10.3月,其中18例于1月内调整参数后再无调整参数,12例术后需再次调整参数. 结论对伴震颤的帕金森病苍白球损毁术较丘脑损毁术更有效.脑深部电刺激能有效控制病人的运动症状.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

    作者:刘建民;洪波;许奕;黄清海;赵文元;张珑;周晓平

    目的评价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164例,其中颅外分叉部颈内动脉狭窄146例,单纯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13例,单纯颈总动脉狭窄5例,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 结果 164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78.8±13.6)%降低到(10.2±7.5)%,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0.6%),1例出现小卒中(0.6%).145例获得随访,时间3月~30月(平均8.9月),随访期间无TIA及卒中发生,无死亡.术后6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随访45例,再狭窄1例(2.2%),但无临床症状.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作者:姜秀峰;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徐波涛;刘建民;王文仲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1999年4月~2001年12月我们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350例帕金森病行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术后6例出现颅内出血,其中毁损灶出血3例,穿刺道出血3例. 结果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意识恢复但遗留偏瘫4例;非手术治疗2例,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全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颅内出血并发症与微电极反复穿刺、毁损温度过高、手术操作精细度、患者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采用磁共振结合微电极导向提高靶点定位精确度,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重视手术操作,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洪波;周晓平;刘建民;王文仲;王莉;龚建国;金爱国;曾浩;陆建平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3例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SE序列及三维稳态旋进快速成像(3-D fast inflow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序列进行MR扫描,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分离血管神经后用人造血管补片隔离. 结果术中见所有三叉神经均受到血管压迫,11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静脉压迫.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随访11例,时间6月~24月,平均13月,无疼痛复发. 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 X刀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来兴;周晓平;胡小吾;刘建民;姜秀峰;曹依群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X刀治疗52例颅内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治疗周边剂量10Gy~20Gy,平均13Gy.随访方法为临床检查和头颅CT增强扫描检查. 结果治疗后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1例(1.9%),局灶性癫痫发作2例(3.8%);影像学显示无症状性瘤周水肿较术前明显12例(23.1%).影像学随访40例(76.9%),时间3月~92月,平均23月,肿瘤体积缩小18例(45.0%),无变化22例(55.0%). 结论 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X刀 脑膜瘤
  • 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赵瑞;周晓平;刘建民

    椎基底动脉狭窄可引起脑缺血、脑卒中,后果严重.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无法改善血管狭窄状况;外科手术治疗因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极少采用.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病人易接受的优点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就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回顾.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作者:张珑;刘建民;洪波;许奕;周晓平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血管内成形术治疗. 结果 12例基底动脉恢复正常管径,8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再发作.脑血管造影随访13例,均无血管再狭窄.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 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于飞;杨进;聂歆闻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联合或不联合全脑放疗的疗效. 方法单独使用SRT治疗脑转移瘤18例(SRT组),44个病灶,肿瘤体积(0.36~31.92)cm3,予肿瘤周边剂量(80%等剂量线)(21~25)Gy,分3次~5次,分3天~5天. SRT联合全脑放疗26例(SRT联合全脑放疗组),69个病灶,肿瘤体积(0.69~87.53)cm3,先给予SRT治疗,肿瘤周边剂量(15~25)Gy,分3次~5次,分3天~5天,休息0~7天后开始全脑放疗,剂量(30~40)Gy,分10次~20次. 结果 SRT组与SRT联合全脑放疗组的局部控制率、中位生存期(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复发率分别为88.9%(16/18) 、10.4月、 72.2%(13/18)、43.8%(7/16) 、53.3%(8/15)和 96.2%(25/26)、9.5月、75%(18/24) 、45.8%(11/24)、18.2%(4/22),两组在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差异显著(χ2=2.346,P=0.03).结论 SRT治疗脑转移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延长病人生存期,增加局部控制率方面效果明显,治疗时应联合全脑放疗,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曹依群;金爱国

    目的探讨双侧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系统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手术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13例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双通道DBS治疗.术中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 结果 13例PD术后随访3月~3年,平均6.3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症状平均改善率62.3%,其中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敏感者改善率达75.5%;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症状改善率24.2%.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结论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

  • 经蝶窦入路梨状孔扩大切除垂体大腺瘤

    作者:岳志健;周晓平;洪波;卢旺盛;魏梁锋;林富禄;仉宝英

    目的探索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手术中梨状孔扩大的意义. 方法 1997年3月~2000年10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96例垂体大腺瘤,术中均采用扩大梨状孔的方法. 结果全切除65例(67.7%),大部分(80%~90%)切除25例(26.0%),部分(<50%)切除6例(6.3%).术后短暂尿崩症21例(21.9%),脑脊液漏9例(9.4%).随访39例(40.6%),时间3月~5年,平均2年8月,复发3例(7.7%). 结论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安全有效.采用梨状孔扩大的方法可以增加手术显露范围,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和安全性.

  • 我国微创心脏外科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朱晓东

    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分子心脏病学等新成就为特征,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伤更小的新兴技术.目前,MICS特别在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方面是发展的热点.MICS是本世纪心脏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在学术上正逐步形成一个新领域.在我国,MICS也已与世界同步迅速开展起来.但总的来说,MICS的发展还不平衡,人们的认识也有差异.微创心脏外科属于一个具体的学科还是包含更广义的概念,是一般的技术更新还是心脏外科的又一里程碑,以及如何根据我国特点积极稳妥地开展,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 微创钬激光泌尿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与管理

    作者:杨玉珍;刘桂卿;邓碧仪;杨少芳;吴开俊;叶向东

    本文总结我院2001年4月~2002年6月41例泌尿外科钬激光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与管理方法.作者认为护士熟练掌握钬激光手术程序、术中护理观察等是配合手术成功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钬激光 微创 护理
  • 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作者:薛永生;华军;苏卫强

    本文报道经左腋下小切口径路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arterial duct,PDA)结扎手术16例.年龄5岁~22岁,平均9.8岁.切口5cm~6cm.手术时间60min~85min,平均72min.出血量20ml~100ml,平均50ml.术后胸腔引流量40ml~100ml,平均60ml.随访5月~40月,平均20月,无导管再通及动脉瘤形成,切口疤痕小.本法切口隐蔽,外观美观,创伤小,不影响肢体功能,安全有效.

  •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强;夏利民;王宜青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中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的近期效果. 方法 2002年9月~2003年6月,204例冠心病行OPCAB,其中167例使用大隐静脉移植物,应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100例. 结果使用吻合器142个,吻合失败弃用2个,3个吻合口漏血需手工修补,成功率96.5%(137/142),近端吻合口(1.4±0.5)个/例,远端吻合口(3.5±0.8)个/例.近端吻合口血流量(46.5±22.3)ml/min.吻合器安装时间(4.0±1.1)min,吻合口完成时间均在10s以内,手术时间(3.2±0.4)h.手术死亡率1%(1/100),无围手术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并发症,出血二次开胸1例,但非吻合口出血.术后引流量(541±274)ml,输血率36.0%(36/100).术后住院(7.8±1.6)天. 结论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CABG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可缩短吻合时间和手术时间,避免主动脉钳夹,降低卒中并发症.

  • 胸腔镜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振杰;俞世强;程云阁;徐学增;段大为;王红兵;陈文生

    目的总结122例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经验,探讨此种方法的手术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缺点. 方法患者仰卧位,右肩背部垫高,气管插管,股动静脉插管,右腋中线第7肋间、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右腋中线第4肋间各打一个直径2cm的孔,第三切口插入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冠脉冷灌,心脏停搏,切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矫治.所有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心内操作均完全在镜下进行;其余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 结果 1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2例室间隔缺损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因胸引量偏多,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心脏超声检查示无心内分流.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无远期死亡及残余漏. 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可完成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全部心内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易为患者接受,但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迎龙;闫军;李守军;于存涛;张宏家;魏波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方法 1994年10月~2003年3月,共完成经右外侧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1258例.心内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293例、室间隔缺损60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98例、法乐氏四联症177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29例及其它畸形57例.合并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永存左上腔静脉,二尖瓣关闭不全,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流出道狭窄等. 结果本组手术死亡9例(0.7%),其中5例因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因严重肺感染,1例因灌注肺,1例因肺高压危象.术后并发症36例(2.9%).体外循环时间(60.3±32.1)分(15分~359分),心肌阻断时间(37.7±24.6)分(3分~205分).术后机械通气(19.7±34.4)小时(1.5小时~401小时),住院时间(8.0±12.1)天(5天~300天). 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