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혈전여지혈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213
  • 国内刊号: 44-151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血栓与止血学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刘泽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布卡综合征与炎症及血栓的关系

    作者:韩新巍;陈呈世;段广才

    目的 通过对布卡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 BCS)患者和下肢血栓患者C-反应蛋白(CRP)含量、白细胞(WBC)计数、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D二聚体含量的分析来了解我国BCS与炎症和血栓间的关系.方法 对BCS患者和下肢血栓患者化验CRP含量、Fbg含量和D二聚体含量并计数WBC,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S患者的CRP阳性率和下肢血栓患者CRP阳性率分别为11.76%和89.74%,χ2值为51.108,P<0.001.BCS患者的WBC计数和下肢血栓患者WBC计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6018和8.8831,t值为-8.872,P<0.001.BCS患者的Fbg含量和下肢血栓患者Fbg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7232和4.2413,t值为-5.400,P<0.001.BCS和下肢血栓患者D二聚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9.41%和82.05%,χ2值为20.60, 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的BCS主要病因可能不是炎症造成的,在发病过程中可能也没有血栓形成的参与.

  • 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蕊;温丙昭;李辉;钟笛;李玲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地区健康中老年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新鲜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方法 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激活的FⅦ(FⅦa)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40名汉族正常人和40名维吾尔族正常人.结果 (1)汉族人群、维吾尔族人群其TF抗原、总TFPI(t-TFPI)、全长TFPI(f-TFPI)、TF/ t-TFPI、TF/ tr-TFPI、tr-TFPI/ f-TFPI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与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血浆中截短TFPI (tr-TFPI)含量、TF/f-TFPI及tr-TFPI/ t-TFPI比值明显降低(P<0.05),但f-TFPI/ t-TFPI比值明显升高(P<0.05);(3)FⅦAg、FⅦa、FⅦ:C和三者之间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浆D-dime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汉族健康中老年人相比,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成分并无明显差别,但tr-TFPI较低.

  • 多血质貌新生儿血黏度检测的研究

    作者:彭运生;万胜明;陈群蓉;蔡朝民;曹建华;李万旺

    目的 研究多血质貌新生儿血黏度的变化,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检测项目与检测的理想时间进行探讨.方法 对有临床症状的69例多血质貌新生儿(排除有慢性缺氧史患儿)进行微量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血球比积(Hct)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等.治疗36~72 h后复查.结果 69例新生患儿Hb>200 g/L;Hct>0.6;血液流变学显示:血黏滞度各项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治疗前后Hb、Hct、血液流变学的差异呈显著性(P<0.001).结论 多血质貌新生患儿虽Hb、Hct值未达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但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需及时进行相关调整和治疗.新生儿出生3~4 d后,为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较为理想时间.

  • 纤维蛋白原功能评价肺心病抗凝疗效的研究

    作者:朱明霞;刘海亮;刘大鹰;周锦钢;钟燕;彭佳;陈锦平;李乃庆;李义华;李品蓉

    目的 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功能,评价使用抗凝剂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按肺心病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加用抗凝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5 000 u,皮下注射,1~2次/d,疗程7 d.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Fbg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测血浆Fbg功能水平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检测结果:分别为712±179 vs 270±84,P<0.01;709±174 vs 270±84,P<0.01,差异均呈显著性.功能增强,大光密度增大,反应数率增大,反应延滞时间缩短,提示整个Fbg功能增强.治疗后,血浆Fbg功能明显下降,其中加用抗凝剂的研究组比未加用抗凝剂的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3.74±91 vs 4.86±1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慢支发作缓解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2.2 d.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常规测定并评估Fbg水平,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高Fbg血症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抗凝治疗措施;对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日,减少总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 92例血友病临床分析及相关传染病调查

    作者:梁玲;曾淑燕

    目的 对血友病A和B患者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相关传染病进行分析.方法 92例血友病患者,74例血友病A,18例血友病B,从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家族史、测其血小板数、PT、aPTT、TT、FⅧ:C、FⅨ:C、因子抑制物、乙肝二对半、HCV、HIV.结果 血友病A和B以及关节出血,皮下血肿发生,多自家族史,aPTT明显延长,88.3±42.84和79.90±31.68 s,血友病A FⅧ:C F17.25±8.24%,血友病B 3.83±3.64%,FⅧ抑制物4.1%,血友病B未见HIV出现.结论 血友病A发病率大于血友病B为4.1∶1;血友病A较血友病B易产生抑制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相关传染病的传播

  • 生理剂量雄激素在雄性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世军;李小鹰;李燕;李健

    目的 研究生理剂量雄激素在实验性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调节.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去势模型与实验性血栓模型制备;血浆睾酮(testosterone, T)应用ADVIA Centaur Immunoassay System测定;而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凝血与纤溶参数采用STA-R 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黏度应用SA-6000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定.结果 雄性大鼠去势后血浆睾酮与二氢睾酮明显降低(7.94±3.07 nmol/L vs 0.96±0.09 nmol/L;1.76±0.77 nmol/L vs 0.1±0.02 nmol/L,P均<0.05).在40%三氯化铁(40%FeCl3)刺激下,去势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的面积与重量明显增加(1157.38±68.74 μm2 vs 969.43±22.66 μm2;7.17±1.72 mg vs 5.17±1.17 mg,P均<0.05).去势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A%)显著升高(68.00±4.74 vs 53.00±1.81,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降低(P均<0.05).去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活性(PLG:A)、D二聚体(D-dimer)、血浆黏度与假手术大鼠间无差别(P均>0.05).结论 生理浓度的雄激素介导对雄性大鼠凝血过程的调节,抑制实验性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 血栓 雄激素 大鼠
  • PPARɑ激动剂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和促凝血活性

    作者:饶绘;魏文宁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ɑ(PPARɑ)激动剂(非诺贝特)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组织因子(TF)表达和促凝血活性(PCA)的影响.方法 用非诺贝特预处理THP-1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FCM)和改良组织因子凝血时间法(TiFaCT)检测LPS刺激下THP-1细胞的TF蛋白表达水平和TF-PCA.结果 非诺贝特抑制LPS诱导下THP-1细胞的TF蛋白表达上调,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下的TF-PCA增加(F=62.79,P<0.05). 50 μmol/L和100 μmol/L浓度的非诺贝特分别使TF-PCA下降到LPS组的29%和25%.结论 PPARɑ激动剂抑制LPS诱导的单核细胞TF蛋白表达和TF-PCA,这可能是PPARɑ激动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并发症的机制之一,并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

    作者:林岸芸;高眉扬;李小文;陈燕萍;何倩庄;何伍妹

    目的 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探讨产后出血与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及Hb红细胞比积( Hct)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客观测量法(容积法、称重法)和主观测量法(目测法)测量正常分娩妇女产后出血量,同时测定产前和产后血压、心率、Hb、平均Hct.结果 (1)正常分娩产妇客观测量法平均出血量为423.95±16.41 ml,目测法286.22±10.10 ml,仅为客观测量法的45%.(2)产后出血量500 ml以下与产后出血量500~700 ml的两组产妇比较,其在产前、产时的血压、心率、Hb和Hct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正常分娩产妇客观测量法平均出血量较以前目测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增加45%,机体的代偿功能使产妇出血量在700 ml时,生命体征仍然稳定,Hb和Hct亦无明显改变.

  • 急性白血病出血与血小板数量的关系

    作者:季鸥;陆化;刘澎;沈文怡;吴汉新;钱思轩;李建勇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出血与血小板计数(BPC)的数量关系.方法 232例次A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按BPC≤10×109/L、11×109/L~20×109/L、>20×109/L分成3组.回顾性分析AL患者临床出血情况及与BPC的数量关系,以及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BPC≤10×109/L、11~20×109/L和20×109/L以上组出血率分别为49.19%、52.50% 和32.35%, ≤10×109/L组出血明显增加(P<0.05).3组均以轻度出血表现为主;总出血天数分别为232 d、97 d和50 d;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4.05 d、29.39 d、24.89 d(P<0.05).AL初发、复发难治、缓解阶段的出血率分别为53.13%、41.86%、30.34%,未增加出血危险.发热时出血危险增加.年龄>60岁和抗真菌药物使用出血危险无增加.结论 AL患者出血与血小板计数存在直接的数量关系, BPC≤10×109/L时,出血危险明显增加.发热是出血的高危因素.

  • 75岁以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为东;李先进;朱可;付强;宫海滨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高龄慢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观察102例年龄大于75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国际标准化率(INR)监测情况,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75~82(78.6±2.8)岁,其中男56例,女46例.平均随访2.36±0.41年.共发生出血事件18例(17.6%),其中严重出血2例,轻微出血16例.发生出血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心力衰竭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R>3.0出血危险性明显增加(P<0.01).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7例(16.7%),发生血栓栓塞患者,合并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及INR<1.5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严密监测1NR情况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霞;朱雄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是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对于ITP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方面.

  • SDF-1/CXCR4生物学轴对巨核系造血的调控作用

    作者:谭凤娇;刘元生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人类发育过程及某些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血细胞的生成、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和HIV的感染等.在造血干/祖细胞(haemopoietic stem /progenitor cells ,HSPCs)归巢、增殖及分化过程中,SDF-1/CXCR4生物学轴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贯穿于巨核祖细胞到血小板增殖分化的全过程[1],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与MK表面CXCR4作用能明显增强巨核细胞的增殖[2].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靖;胡豫;孙春艳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1982年由德国神经生物学家Barde等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它与已知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NT-3、NT-4/NT-5、NT-6、NT-7等同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1].既往的研究表明BDNF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轴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在多种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肿瘤中均有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增殖存活、化疗耐药、转移和血管新生.BDNF/TrkB信号通路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2在血栓性疾病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军;石晶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的、多个脏器的病理性综合征,除受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等因素影响外,炎症和遗传性因素亦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的炎性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并黏附于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是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起始阶段.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的统称.它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及钙黏蛋白.CAM则贯穿血栓性形成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细胞黏附因子 血栓
  •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作者:刘敏涓

    February 2, 2007 -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announc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which claims more than 200,000 lives each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 轻型血友病

    作者:周立红;刘泽霖

    1 分类传统将血友病分为3类:①重型:因子水平<0.01 u/ml(<正常人的1%); ②中型:因子水平在0.01~0.05 u/ml(正常人的1%~5%);③轻型:因子水平在0.05~0.40 u/ml(正常人的5%~40%).

    关键词: 血友病 轻型
血栓与止血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