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혈전여지혈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213
  • 国内刊号: 44-151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血栓与止血学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刘泽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分级非小细胞肺癌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作者:刘倩倩;赵晓静;王海明;陈聚盛;汤沛;鲁作华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肺癌各分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NSCLC 103例,按照TNM分期原则对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Ⅰ、Ⅱ、Ⅲ期及Ⅳ期.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监测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bg(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FM(纤维蛋白单体)、PC(蛋白C)、PS(蛋白S)、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的关系.比较不同分期肺癌凝血指标的改变.结果 各组PT、TT、aPTT没有差异,FM、D-D、Fbg在肺癌各个分期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FM、D-D和Fbg在肿瘤的分期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有助于分级的预测.

  • 血栓弹力图检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凝血状态

    作者:王春梅;吉训明;段建钢;孟然;黄莹;宋礼坡;隗立兵;宁雅婵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凝血状态.方法 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5例CVST患者,LMWH使用后4~6h应用TEG检测抗凝后患者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状态.结果 1例凝血因子活性低;20例凝血因子活性在正常范围,4例凝血因子活性高;7例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14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正常范围,4例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6例血小板功能减低,19例血小板功能在正常范围;本组无一例发生出血症状.结论 通过对CVST患者进行常规剂量抗凝达峰浓度时,TEG检测发现,大部分CVST患者凝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仍处于正常或高凝状态.

  • 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陈文华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本次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入选研究对象血清S100β和NSE水平进行测量,观察两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中,第1d、第3d、第5d的S100β和NSE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15分组的S100β和NSE水平都明显高于8~ 14分组、<7分组(P<0.05).52例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的S100β、NSE水平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P<0.05).脑梗死组患者S100β和NSE水平间具有正向相关性(系数r =0.986,P=0.000<0.05).结论 脑梗死组患者S100β和NSE水平间具有正向相关性,S100β和NSE可有效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 乌司他丁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宇;何若琦

    目的 探讨分析乌司他丁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纳入研究对象,并对其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中给予静脉持续泵注1×105 U/h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患者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分别在术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手术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凝血PT、aPTT、Fbg、TT、D-D的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时间(PT、aPTT、TT)变化不一,观察组倾向相对低凝,对照组倾向相对高凝(P <0.05);Fbg、D-D检测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3例)DVT发生率为2.73%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22例)发生率20.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患者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高凝状态,并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DVT.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兰;张飞飞;屈蓓蓓;高青梅;韩秀华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57例成人原发IT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h-TPO+常规剂量地塞米松(DX)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g)+常规剂量DX组,对照组单用常规剂量DX.对三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所有病例治疗14d,三组达有效(R)、完全反应(CR)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反应率分别为16例(94.1%),17例(89.5%),15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位起效时间、血小板计数达50×109/L中位时间、血小板计数达100×109/L(CR)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随访至90 d,TPO+ DX组和DX组,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 100×109/L之间,Ig+ DX组,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50 ~200×109/L之间,和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及Ig分别联合常规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ITP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良好.治疗90 d时,Ig+ DX组血小板计数的维持水平高.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振磊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为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诊直接进行PCI的AMI死患者180例.术后随访1年,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将180例患者分为A组(支架内血栓形成,n=10)、B组(未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n=17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支架数量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左室心舒张末期直径大于B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大于B组,支架直径小于B组,支架长度大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50%所占比高于B组,罪犯血管位于前降支率高于B组,首发临床诊断心肌梗死所占比高于B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左室射血分数<50%所占比、首要诊断心肌梗死.结论 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左室射血分数<50%所占比、首要诊断心肌梗死等是影响A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郭亚清;熊亮

    目的 对比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三项(PT、aPTT、Fbg)的检测结果,探讨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Kappa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两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山医院2016年1 ~10月3 081例住院患者的TEG和常规凝血三项的结果,将TEG和常规凝血三项的各参数结果进行相关性、Kappa一致性和配对卡方检验分析,并评价TEG和常规凝血三项试验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TEG R值与PT、aPTT呈线性相关(P <0.001),TEG的K值、Angle、MA分别与Fbg呈线性相关(P<0.001);出血患者TEG的R值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1594、0.1768,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0.64 (P>0.05)、x2=21.36(P<0.05);TEG的K值、Angle和MA值与Fbg的Kappa值分别为0.1476、0.1081、0.3712,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38.06(P <0.05)、x2=130.15(P<0.05)、x2=40.09(P <0.05);R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K值、Angle、MA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Fbg.血栓患者血栓弹力图R值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0.0678,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228(P <0.05)、x2=106.85(P<0.05);TEG的K值、Angle和MA值与Fbg的Kappa值分别为0.13、0.25、0.357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594.58 (P <0.05)、x2=174.99(P<0.05)、x2=396.20(P <0.05);R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Angle的检测灵敏度高于Fbg,而K值和MA的检测灵敏度均低于Fbg,但是Fbg的特异度较低.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三项各参数间显著相关但一致性较弱,TEG可直观地根据CI值判断患者低凝或高凝状态,并能反映患者的凝血全过程.两种方法判断①患者出血和血栓状态的灵敏度均较低,但是TEG的检测灵敏度优于常规凝血三项试验.

  • 脐动脉血气及凝血指标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陈小丽;李霞

    目的 观察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抽取0.1ml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同时给予1 min Apgar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所有新生儿分为≥8分A组、4~7分B组、≤3分C组.观察分析每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相关数据.结果 新生儿脐动脉血pH下降、PaCO2上升、PaO2下降在A,B,C三组依次上调;PT、aPTT,TT依次下调(P<0.05),呈高凝状态.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相对于传统Apgar评分更能客观、可靠的分析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

  • 引流管夹闭联合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大出血的止血效果

    作者:胡江滔

    目的 探讨引流管夹闭联合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通过引流管夹闭联合氨甲环酸进行止血.对照组单纯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凝血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530.53±23.01)mL低于对照组(830.53±33.01)mL(P <0.05).试验组平均输血量(60.53 ±3.01)mL低于对照组(360.53±12.01)mL(P <0.05).试验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6.00% vs 2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PT、aPTT、TT下调,Fbg、PLT升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 vs 20.00%) (P <0.05).结论 引流管夹闭联合氨甲环酸可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Ⅰ期临床试验真空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及凝血指标检测的影响

    作者:张莹

    目的 探究真空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及凝血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采集血液标本的434例受试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实验组采用BD真空采血法.对两组血标本的溶血率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探究血标本溶血对凝血指标的影响作用.结果 实验组血标本凝血率为3.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8% (P <0.05),在采血成功率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标本的凝血指标PT、TT二者差异显著(P<0.05),aPTT、Fbg并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血标本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凝血指标检测的差异程度也逐渐增大,重度溶血情况下,和非溶血组比较,PT、TT和Fbg检测数据差异显著(P<0.05),aPTT并无显著差异(P>0.05),尤其TT指标检测,轻微溶血对其影响显著(P<0.05).结论 Ⅰ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真空采血法能有效降低血液标本的溶血率,从而保证凝血指标检测的准确性.

  • 止血带在断肢再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建武;陈强;蔡飞;刘鹏;白晓兵

    目的 观察止血带在断肢再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 按照数字表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断肢再植患者实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止血带为多普勒止血带,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选用气囊止血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止血带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纤溶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止血 优良率为100.00%,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6%,止血优良率为80.00%,(P<0.05);两组纤溶指标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止血带运用于断肢再植患者中,其不仅止血效果显著,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

  • 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

    作者:李茜;韩成甫;夏贺南;王心

    目的 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检测与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以及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油甘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Hcy含量、TC、LDL-C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治疗后的TG、HDL-C、ApoA1、ApoB均与治疗前相差不大,与对照组相比,同样相差不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hs-CRP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的老年患者而言,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各项指标水平可作为其治疗的相关检测指标,且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有辅助意义.

  • 兰索拉唑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福善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例)、观察组(n=36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D-D)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TT、Fbg、PT、D-D分别为(20.13±1.46)s、(4.13±0.83)g/L、(10.43±2.37)s、(262.31±18.34) n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的再出血率为2.78%,对照组患者总的再出血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的再出血率低(x2=11.36,P<0.05).结论 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进行止血,效果理想.

  •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在术后直肠癌患者应用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孔永和;朱光明;李顺延;韩海林

    目的 在术后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我院90例术后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研究:分别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放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状况以及治疗后的血栓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93.33% >77.78%),且(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8.89% (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为8.89%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0.00% (P <0.05).结论 在术后直肠癌患者实施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减低.

  • 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崔建国;刘传河

    目的 探讨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患者84例,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Gc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DC _cik联合Gc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高凝状态缓解;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DC_cik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 介入治疗对心肌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功能和凝血指标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辉;陈超;曹喆;刘金良;常娟;陈曼华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心肌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功能和凝血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PCI联合溶栓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不良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LVEDVI、LVES-VI、LVEDD、IVST和LVPWT所有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所有参数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LVEDVI、LVESVI指标具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所有凝血相关指标检测仅D-D升高,对照组>观察组(P<0.05);其它数据均在正常值范围,无实际临床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9%、5.66%,显著低于对照组(9.43%、13.21),(P<0.05)结论 介入治疗在心肌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吕琢;李秀琪;谢刚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替代口服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干预组,在2015年1月之前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继续口服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hs-CRP和sCD40 L水平、主要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hs-CRP和sCD40 L水平,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 血凝酶注射液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的止血效果

    作者:王学慧;梁彬;顾兴智;张兰聪;郭敬福;梁生棵;李志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凝酶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的止血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30 min静注血凝酶2 ku,对照组术前静注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并比较各时间点以及组间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PT、TT、aPTT、Fbg、ALT、TBIL、BUN和Cr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血凝酶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施建红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子宫肌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94.87%,明显高于对比组74.36%(P<0.05);研究组肌瘤残留和复发率与对比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趋向高凝(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3.08%(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比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后的综合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较开腹手术治疗,可以让患者更好、更快康复,提高患者综合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董晓华;王莉萍;刘海平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UK)、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华法林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用药前后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炎性因子、内皮细胞活化因子、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另设健康组36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33.3%,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率25.0%,总有效率75.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介素-6、8(IL-6、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均较健康组升高(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T及aPTT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IL-6、ET-1等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能提高急性下肢DVT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引发脑出血的因素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作者:于正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引发脑出血的因素及Fbg、PT、aPTT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其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和降纤酶治疗.观察60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情况及因素.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8例(13.34%)患者并发了脑出血.溶栓治疗前后8例脑出血患者的Fbg、PT、aPT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如高血糖、药物的合用、高血压等.

  • 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在山东省血友病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程彦;房云海;康佩佩;王杰;张雪芹;滕彬;张心声

    目的 在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基础上建立完善贫困血友病患者病例信息库.方法 通过上级的扶贫救助名单,与我中心登记的血友病病例信息系统中数据进行比对,确定符合条件的救助患者直接进行救助.对不在上级扶贫名单中的患者,符合救助条件的,也纳入救助名单.结果 从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建立的贫困血友病患者信息库共有130名患者,捐助药品折合人民币121.6万元,减免凝血因子及抑制物检测费用6.2万元,总计救助金额为127.8万元.结论 现有的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是贫困血友病患者救助的信息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贫困血友病患者信息库,为实施精准救助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血友病 信息登记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的效果

    作者:彭娟娥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PCI术后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均服药治疗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服药2h、24 h、48 h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均低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P<0.05).(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死亡以及大出血事件,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指标均明显上升,Fbg指标均下降(P<0.05).结论 替格瑞洛对于CHD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就CHD患者PCI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而言,替格瑞洛为首选药物.

    关键词: 冠心病 PCI 替格瑞洛
  • 亚低温治疗围产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敏;张美兰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围产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40例围产期妇女罹患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均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加以亚低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凝血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0% (P <0.05);西两组凝血时间治疗前呈相对高凝状态,治疗后转向低凝,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围产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凝血功能.

  • Roy适应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小红;张琳;董鹏;龙俊宏;杨妙妍

    目的 Roy适应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绞痛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负面情绪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血糖和血脂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BG、2h PBG、TG、TC均优于护理前,但护理组效果改善程度更大(P<0.05).凝血指标比较,干预后,护理组的凝血指标(D-D、Fbg、PT和aPTT显示趋向相对低凝;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治疗中,对血糖控制和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均可奏效,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韩春靖

    目的 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神经系统损害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从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TTP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患者接受检测意愿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两组(MRI组与CT组),并就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全面性分析.结果 在该批患者中,以意识障碍、头痛以及失语和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症状;CT组患者的脑内异常病灶检出率为75.00%,MRI组患者的脑内异常病灶检出率为95.83%(P<0.05).此外,其MRI检测结果还显示出该批患者的病变表现以部分延伸至灰白质交界、皮质下白质以及边缘欠清的长T1、T2高信号病灶为主,另有小部分病灶为混杂信号.结论 采用MRI对TTP神经系统损害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检测的检出率.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叶恒曦;林巧莉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CRF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然后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炎性因子、临床疗效及不良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差异,的PT、aPTT、TT变化从相对低凝向正常转化,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炎性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IL-10显著上升,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然有效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并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雅琴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至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HIE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3%,后遗症发生率为2.77%;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3.33%,后遗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在PLT、MPV、PDW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HIE患儿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治疗后遗症的发生,患儿的血小板消耗也得到显著降低.

  • 经皮椎体成行术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永虎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行术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皮椎体成行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分为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各40例).小剂量组行经皮椎体成行术注入小剂量骨水泥,常规剂量组则注入常规剂量骨水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结果 两组不同治疗剂量患者凝血指标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其数值多在正常范围.各项指标中异常者:①PT在手术时下降.但手术后<3h己恢复,表明手术创伤虽可激活外凝途径,但甚轻微,术后机体可自行调正,小剂量组恢复更快<2 h;②两组D-D阳性,表明手术患者有继发纤溶亢进,此为手术创伤应有表现,继续观察术后1h已逐呈下降,故无明显病理价值.两组患者手术前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及回访两组患者VAS均有了明显的下降,小剂量组手术后及回访VAS评分明显低于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行术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有影响,小剂量骨水泥的注入患者凝功能恢复更快,疼痛相对较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血栓患者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作者:陈姗姗;龚红宇;贾瑞芸;何东明;伍林飞

    目的 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血栓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血栓患者(共61例)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通气治疗,并给予研究组(31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及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血栓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倪焕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心肌梗死合并下肢DVT患者72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SAS与SD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护理后均比对照组的评分低(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凝血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趋向低凝,观察组患者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合并下肢DVT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优越.

  • 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

    作者:廉清颖;陈浩暘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6年1月~ 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生产的病例中选取200例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在这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救和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及血红蛋白(Hb)指标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出血量和止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TT、PT、aPTT,Fb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LT、D-D及Hb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以及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和有效的护理能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增强止血效果.

  •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杨小燕;张辉苹;刘曼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结果 (1)有3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37.5%).血流量不足以及无肝素透析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凝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总人数的7.69%、9.62%.应用血制品、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出现凝血的比例较低;(2)所有纳入研究者护理前PT、aPTT、TT、Fb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PT、aPTT、TT上升,Fbg下降(P<0.05).结论 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保障,可有效减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

  • 眼外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例临床特征及护理分析

    作者:谢晶

    目的 分析眼外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例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例眼外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为轻型血友病甲)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6例眼外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护理前、后,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护理措施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相比救治前有明显好转,低凝状态趋向正常,患者经护理后因子Ⅷ活性相比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眼外伤后不断出血的患者要考虑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存在,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刘学锋;包世成;李卓伦;甘倩雯

    目的 分析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于我院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350例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分析其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对策,并观察其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等.结果 350例患者在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中只有5.71%为局部血肿,有2.86%为假性动脉瘤,有2.00%为动静脉瘘,有0.29%为腹膜后血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仅为3.43%;所有患者护理后的血小板计数均较护理前减少,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较多,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其术后的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与护理观察

    作者:杨洁

    目的 分析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4例ITP患儿,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给予患者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与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用药治疗反应情况、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治疗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ITP患儿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提升其血小板计数、优化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治疗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病情监护、用药观察等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患儿康复.

  • 综合护理对急症四肢创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栓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作者:付晨晨;潘文慧;张莉红

    目的 探讨综合在急症四肢创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栓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症四肢创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凝血功能变化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11±2.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8.02±2.09)%(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9.2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 (P <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措施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护理前呈相对低凝状态.结论 护理干预在急症四肢创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DVT的发生.

  • 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耿振楠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患者(20.51%)(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各项指标情况均倾向相对低凝;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36% (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 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薛春

    目的 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其心理波动影响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我院86例肺结核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心理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DVT发生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其抑郁、焦虑心理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抑郁、焦虑心理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研究组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并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 临床护理干预对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其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纤维鞘形成的影响

    作者:康冬梅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肾病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接受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栓和纤维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观察组2.00%,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的血栓、纤维鞘一次发生率(8.00%)以及再次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的一次发生率(24.00%)、再次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效果良好.

  • 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建君

    目的 观察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及规范护理干预治疗.观察DVT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26.67%)高于观察组(6.67%).(2)对照组生活质量为一般者多,观察组生活质量为良好者多.(3)两组患者护理前PT、aPTT、TT、Fb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PT、apTT、TT指标均明显上升,Fbg指标下降(P<0.05).结论 规范护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降低了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吕小梅;吴玉芬;周艳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行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下肢DVT预防护理.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者术后有3例发生下肢DVT,给予相关临床对症治疗后,3例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有所缓解,并在维持治疗3周后完全再通,出院3月后可通过拐杖等物进行日常行走,且未发生患肢疼痛以及肿胀等不良情况;所有纳入研究者护理后PT、aPTT、TT指标均明显上升,Fbg指标均下降(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做好下肢DVT预防护理甚为重要,可降低了患者术后下肢DVT,缓解高凝状态.

  • 老年透析患者临时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护理

    作者:张艳玲;刘晓英

    目的 探究对老年透析患者临时导管内血栓形成进行综合观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56例老年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26.92%)高于观察组患者(7.69%);其他并发症发生率(33.33%)发生高于观察组(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 (P <0.05).结论 对老年透析患者临时导管内血栓形成进行综合观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肿瘤患者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作者:于淼;于乐静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长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我科行HCC的10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许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分析结果统计所有PICC患者中相关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比较是否血栓形成患者其临床资料间的差异以及护理方法.结果 (1)本组108例肿瘤患者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36例(33.33%),其中对照组24例(22.22%),干预组12例(11.11%),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置管时间、活动度、既往糖尿病、血栓史及病情严重和预防抗凝药物的未使用均可能为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P<0.05);(3)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置管时间、活动度、既往糖尿病和血栓史及病情程度和预防抗凝药物的未使用均为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置管时间、活动度、既往糖尿病和血栓史及病情程度和预防抗凝药物的未使用均为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大大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 不同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冯雪梅;王冬梅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所观察的对象,将其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每组产妇各42例.对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凝血因子指标水平、DVT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aPTT、PT、D-D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DVT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研究组DVT发生率为2.38%参照组的16.67% (7/42) (P<0.05);并且,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参照组满意度为76.19%,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剖宫产合并DVT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产妇凝血指标水平,降低深静脉血栓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分析脑梗死后再入院危险因素及护理对其的改善作用

    作者:曾丽红;魏艾;郭冬;曾毓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再入院危险因素及护理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组A,统计治疗出院后6个月内脑梗死再发入院者为A1组(34例),以出院后6个月内未再发脑梗死者为A2组(16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对组间有显著差异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其危险因素拟定相应护理对策,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B,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模式进行相应护理,统计出院后6个月内脑梗死再发入院情况,并与A组比较.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A1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头颈部血管中重度狭窄所占百分比均明显高于A2组,脑梗死面积、Hcy 、TG、D-D明显高于A2组,治疗依从性低于A2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头颈部血管狭窄、Hcy、TG、D-D均是影响脑梗死再发入院的高危因素,治疗依从性则是保护因素(OR=0.675,P=0.02);(3)研究组A脑梗死再发率17.17%,明显高于研究组B 6.25%,(P<0.05).结论 高脂血症、头颈部血管狭窄、Hcy、TG、D-D均是影响脑梗死后再发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依从性是保护因素,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再发率.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刘珮;雷春璞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8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分别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参考组短,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高于实验组的4.55% (P <0.05).护理满意度参考组为72.73%,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3.18%(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PVT形成,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 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王婷婷

    目的 观察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94%,下肢疼痛发生率为8.82%,下肢肿胀发生率为5.88%,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17.65%,下肢疼痛发生率为29.41%,下肢肿胀发生率为23.53%,护理满意度为70.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DVT的发生.

  • 整体干预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对生活质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温艳君

    目的 探究整体干预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对生活质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4例MM伴骨痛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疼痛、预防感染、生活等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护理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凝血指标(D-D、Fbg、P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PT、aPTT不同程度降低,但对照组仍高于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患者行有效护理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疼痛程度,改善凝血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华

    目的 研究分析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5例动脉瘤破裂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实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栓塞术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并给予LMWH抗凝治疗,同前将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该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的影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血小板计数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药物抗凝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减少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并加快恢复,改善患者生活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血浆吸附滤过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柏海涛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血浆吸附滤过(CPAF)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PA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入院时间及昏迷时间.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波动,无实际临床意义;(2)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24%)(P<0.05);(3)治疗后,观察组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护理干预配合CPAF治疗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 食管癌术后患者血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

    作者:雷冬梅;韩丰屹;张静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120例患者为研究组A,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分为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9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术式选择、实验室指标、合并症、AJCC肿瘤分期、术后抗凝措施、实验室凝血指标等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血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拟定护理计划.结果 研究组A单因素分析,基线资料比较中,血栓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且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骨折、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预防血栓及治疗依从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D-D、Fbg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优良等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是保护因素,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拟定相应护理计划,降低DVT的发生率.

  • 护理干预配合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在急性药物中毒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杨明秀;高维玲;何远利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配合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进行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67%、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26.67%(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配合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的方式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前瞻性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王京燕;王振;陈熙;刘艳超;张宏

    目的 观察前瞻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情况以及血浆凝血指标,并在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进行回访,观察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中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的血浆凝血指标情况优于参照组,且1个月及6个月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

  • 优质护理对乙型肝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效果

    作者:胡艳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乙型肝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患有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考察护理前后患者血常规、ALT、AST检查,并对患者入院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小板总数较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提高(P<0.05),ALT、AST明显下降(P<0.05);同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乙型肝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生存质量.

  • 阿司匹林联合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彬郦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与对照组(1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餐后顿服,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护理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8周后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状态的变化、治疗的有效率与药物依从性.结果 治疗八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用药依从性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心理护理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较好,且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郑学香;杨艳丽;朱高峰;刘焕丽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们进行医治的15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置管患者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7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选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置管和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优异,组间数值存在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参数变化属正常波动;观察组的置管和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腹部按摩对产妇分娩后出血时的止血效果

    作者:周儒博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后出血予用腹部按摩的止血效果.方法 针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被收治的200例分娩后出血产妇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加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加以腹部按摩护理进行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Fbg(纤维蛋白原)、D-D(血浆D二聚体)、AT(抗凝血酶)、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Fbg、D-D两组水平正常,AT水平对照组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97.00%),高于对照组(81.00%)(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等情况发生.结论 对分娩后出血产妇而言,在常规的止血治疗基础上增加腹部按摩这一辅助性措施,可以安全、有效地缩短其产后的出血量,减少止血时间,并获得患者的满意认可.

  • 整体干预模式对白血病化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和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聪

    目的 探究整体干预模式对白血病化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和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98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重度焦虑程度和重度抑郁程度分为为4.08%、2.04%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2.24%、12.24%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和WBC检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性指标均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佳(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D、Fbg、PT、aPTT)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指标均改善,和对照组比较,护理组的改善程度显著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行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炎症和凝血功能,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降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理 白血病 炎症 凝血
  • 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和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薇;田云鸿;朱冬梅;谭雪梅

    目的 探究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和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至2017年0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6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对自身疾病知识的认知、用药依从性、血糖、血脂水平、凝血功能以及生活质量5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通过干预措施护理,患者对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知识的认知度具有明显的提高,且掌握情况较好.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两组患者均于90 d后对血糖与血脂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BG、2 hPBG、TG、TC均优于治疗前,但干预组效果更佳(P<0.05).实验组患者PLT水平正常,D-D和Fb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PT和aPTT则显著延长(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术后治疗中同质健康教育模式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更好的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凝血功能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陈苗;石光莲;刘密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护理效果及对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70例需要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栓发生状况、治疗相关状况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血栓发生率(17.14%)高于观察组患儿(2.86%)(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插管时间、开始喂养时间等治疗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梅世季;曾翠芳

    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乳腺癌患者160例,均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综合组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记录并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发症与不适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下肢DVT发生率11.25%显著低于常规组18.75%,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并发症与不适人数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可以大大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包燕华;王立明

    目的 观察究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6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6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DVT并发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DVT为0.00%,对照组11.11%;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2.78%,低于对照组16.67%(P<0.05);观察组D-D上调和Fbg下调(P<0.05),PT和aPTT则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FMA、PSQI、肌力、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效果良好,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佳,护理满意度高.

  • 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护理方案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郑微;白雪;张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乳腺癌手术后患者86例分成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及DVT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参照组患者干预后的DVT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13.95%>2.33%),差(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聚焦解决模式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对凝血指标和负面情绪改善的效果

    作者:寿晓霞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行丙种球蛋白(IgG)治疗中对凝血指标和负面情绪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的88例IT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给与IgG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患儿进行聚焦解决模式的综合护理,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两组患儿负面情绪评估以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以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和中国常模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负面情绪状态均显示下降,观察组下降尤其明显(P<0.05).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静脉炎和出血症状等,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观察组的PCT、CRP、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在小儿ITP行IgG治疗时,对其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以及改善其炎性反均有重要作用.

  •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作者:焦成桂;艾国;孙海霞;葛新颖;黄鑫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方式,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 (P <0.05).结论 AMI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DVT.

  •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

    作者:糜雅芬;高磊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间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38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口腔护理与专项护理,并就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口腔清洁度、口腔溃疡0级及1级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口腔情况、选择Raucotupf品牌的棉签式牙棒,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移植治疗.

  • D二聚体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及肿瘤相关性血栓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贺艺璇;魏沄沄;吴润晖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2015年发布的《全球肿瘤统计报告》显示: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1].2015年,我国肿瘤年报也对近十年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表明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为9.35/10万,死亡率为4.00/10万[2].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儿童生命的第二大死因,儿童肿瘤成为当今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亟待提高.对成人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死亡率是单纯性VTE患者的10倍,是未合并VTE的肿瘤患者的4倍,可见高凝状态及VTE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3].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在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及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有研究显示D-D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4].本文将着重描述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D-D变化,分析并总结其变化规律,以期发现D-D在儿童恶性肿瘤的早诊、复发、转移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宁忠平;武英彪;田蓓;朱茜;李新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通常是指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糜烂或破裂,进而形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三种类型[1].虽然已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寻找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期望对ACS进行早期干预.包括HMGB1在内的一系列因子都体现出了较好的预测价值[2],然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斑块破裂引起ACS,主要仍然倚靠CABG与PCI等方式实施补救治疗.

  • 钙离子依赖C型凝集素样受体2配体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淼

    CLEC-2是一种非经典型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属于钙离子依赖性受体超家族的一员.除已知的花生四烯酸途径、致密颗粒途径、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径三种经典的血小板聚集途径外,CLEC-2还可通过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是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另一种途径,并与肿瘤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包裹体,参与肿瘤逃逸.CLEC-2具有介导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对肿瘤进程和肿瘤所致出凝血异常、自身免疫紊乱疾病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 乳腺癌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一例报道暨文献复习

    作者:冯丽灵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增长速度较快的肿瘤,这可能与女性平均年龄增长、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性,存在并发症,肺栓塞是乳腺癌手术少见、严重并发症.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和(或)分支引起的血栓性病理生理状态.患者并发肺栓塞后,心理负担较大,影响术后康复治疗,护理难度相对较大.2017年8月,我院乳腺外科成功治疗了1例乳腺癌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腺癌 肺栓塞 护理
血栓与止血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