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혈전여지혈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213
  • 国内刊号: 44-151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血栓与止血学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刘泽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艳梅

    目的 探讨运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 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LWMH可以起到显著的抗凝作用,奥扎格雷钠可以抑制TXA2活性,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两者联用对治疗脑血栓效果良好.

  • 不同阶段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作者:邓红胜;张灿;陈炎;孙喜文;莫观海;朱秀龙;邱国

    目的 阐述早期、晚期和极晚期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ST)在治疗和院内死亡率方面的不同.方法 入选从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终明确ST的180例患者.根据支架植入术后事件出现的时间,即早期(≤1个月)、晚期(1-12个月)和极晚期(≥12个月)进行分层.结果 早期ST 36例(20.1%)、晚期ST 34例(18.9%)和极晚期ST 110例(61.0%).早期ST患者中,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更高,而极晚期ST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或糖尿病患病率更低.同晚期(3.8%)和极晚期(3.6%)ST相比,早期ST院内死亡率明显更高(7.9%,P<0.001).经多变量校正后,晚期和极晚期ST的院内死亡率依然较低[分别为:OR:0.53,95% CI:0.36-0.79和OR:0.58,95% CI:0.43-0.79].结论 早期、晚期和极晚期ST在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在冠状动脉造影证实ST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ST与院内高死亡率相关

  • 壳聚糖用于拔牙后止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伟;赵国廷;何秀英

    目的 探讨将壳聚糖应用于拔牙后止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行下颌近中阻生齿拔除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拔除阻生智齿后按常规处理牙创,并将0.1g壳聚糖置于牙创处,之后采用棉球压迫止血;对照组仅采用棉球压迫止血.观察拔牙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壳聚糖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拔牙后出血.

    关键词: 壳聚糖 拔牙 出血
  •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及凝血功能研究

    作者:吴蔚;顾健;王红;沈连军;吉薇;倪军;马莉

    目的 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JAK2V617F基冈突变的发生及凝血功能.方法 选择69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检测MPN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分析其与JAK2V617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率为66.6% (46/69),其中PV 20例,阳性率83.3%(20/24);ET 27例,阳性率60.0%(27/45).MPN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T、aPTT、TT、D-D存在明显差异(P<0.05),vWF、ATⅢ无明显差异;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T、aPTT、TT、存在明显差异(P<0.05),D-D、vWF、AT均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在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发生率高,可作为MPN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初诊MPN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白细胞计数、凝血常规可初步评估MPN患者凝血功能,早期预防血栓形成.

  • 依达拉奉、巴曲酶联合用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传松;唐云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90例,在该治疗外另给予依达拉奉、巴曲酶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平均缺损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17.87,P<0.01);总治疗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 (57/90)(X2=16.55,P<0.01).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依达拉奉、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水平,表明本治疗方法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坚勇;唐召力;覃碧云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50例AECOPD重症患者入院即时、治疗后3d血中的hs-CRP和D-D进行回顾比较,分析其患者病情变化和转归的关系.结果 50例AECOPD重症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明显好转43例(86%),死亡7例(14%).明显好转组血中hs-CRP和D-D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中hs-CRP和D-D在治疗后呈持续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中hs-CRP和D-D的变化水平与AECOPD重症患者的病情演变有相关性,其变化可反映疾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

  • 重型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作者:肖柯

    目的 探讨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 2012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性头皮外伤或颅骨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监测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其变化过程.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时即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并在伤后3d达到高峰,在伤后7~10d逐渐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的部分凝血功能指标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相关.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紊乱,其凝血功能指标与患者伤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应针对此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 脑外伤 凝血功能
  •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抗凝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研究

    作者:黎金庆;朱蔚东;单志娟;张传花;刘同和;周合冰

    目的 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LMWH抗凝时血液aPTT和R时间,检测94例(131例次)LMWH抗凝患者的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和肝素酶-血栓弹力图△R%,比较R时间和△R%判断抗凝效果是否一致.结果 aPTT和R时间均与LMWH浓度(在0~2.0抗Xa u/ml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1).aPTT为正常值2倍时,LMWH浓度为0.55 ~1.32抗Xa u/ml.抗Xa活性在此范围内的R时间为10.2~16.8 min.131例次LMWH抗凝患者R时间为8.14±5.97min,肝素酶-血栓弹力图△R%为9.06 ±25.26%;R时间和肝素酶△R%判断LMWH抗凝效果符合率为87.8%,两种方法判断效果基本一致(Kappa=0.61,P<0.001).结论 LMWH治疗血栓性疾病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为10.2~ 16.8 min(正常值5~ 10 min).

  • 体位干预在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滑文美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将56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281例和对照组281例,干预组产妇产后采用体位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产妇产后则采用常规的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比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直径干预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浅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血栓程度轻于对照,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体位干预能有效预防宫产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竟;陈峻;马涛;崔天盆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测定各组BN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脑梗死患者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组(48例)和亚急性期组(40例);按照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24例)、中面积梗死(29例)和小面积梗死(35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度(20例)、中度(31例)、轻度(37例).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BNP和Hcy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具体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NP、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Hcy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重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中、轻度脑梗死组(P<0.01),中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BNP、Hcy水平的变化,并且与病程、病变范围和病情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协助临床判断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 肾出血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与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刘云;梁开运;晋军;李兴伟

    目的 探讨肾出血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与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价值.方法 32例肾出血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行PVA颗粒和弹簧圈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2例肾出血患者经MSC-T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27例可见对比剂外溢,16例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动静脉瘘形成者9例.27例肾出血患者均经PVA颗粒加弹簧圈栓塞,单纯PVA颗粒栓塞5例.20例随访了3~ 25个月,无血尿等症状复发.结论 MSCTA有利于指导肾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选择性肾动栓塞术是一种微创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立艳;刘振伟;蒋桦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调酯药物.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的改善率均高于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 集束化护理在血液病房中的应用

    作者:王金桥;邵永春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消化血液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消化血液病房行PICC导管的354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18例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136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和血行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意外脱管率和血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血液病房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利于预防与控制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服务质量.

  • 小分子核酸核糖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芝龙

    小分子核酸核糖(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长度约21 ~ 25 nt,它通过识别靶基因mRNA分子3’末端翻译区域,并与其特异性结合,抑制或者降解靶基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 恶性肿瘤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丽

    癌症患者处于血栓形成的高危状态,其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临床和生物学两方面因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因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而不同,并且随着病人伴随的与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龄、感染和心脏疾病)而增加.肿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促凝物质和宿主细胞的炎症反应都明显增加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目前建立的用来预测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评估模型对于高危病人的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形成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检测

    作者:胡先泳;陈峻

    目的 验证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检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9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采全血分别用EDTA-K2和枸橼酸钠(9∶1)抗凝仪器法,采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分别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检测并制作血涂片,计数样本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时间段血小板数和血液涂片中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另做手工计数法计数.结果 在5 min内即刻检测,各种抗凝剂结果均可接受,且计数值相近.30 min后EDTA-K2抗凝的标本计数值下降明显,部分枸橼酸钠抗凝的标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各标本结果下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对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采取EDTA-K2抗凝即刻检测,或做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检测及手工法计数,而采取枸橼酸钠抗凝法不可取.

    关键词: 血小板 EDTA依赖性
血栓与止血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