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丽萍;夏淳和

    在医院改革的形势下,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职业环境受到冲击,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滞后,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医院的发展不相适应等.提出其解决的对策为改革组织工作方式,适应新的工作规律和特点,优化护士职业环境,深化质量控制内涵,建立与整体护理相适应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 试论120接警员的专业素质

    作者:廖玉华

    阐述120接警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接警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沉着冷静的处事能力;丰富的医学急救知识,对周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深厚的语言艺术功底和沟通协调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提高接警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120急救系统的反应性,充分发挥其在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 192Ir后装技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

    作者:胡校云;曾玉萍;方勇

    尖锐湿疣多发于外阴、阴道、尿道口、子宫颈及肛周,患者自觉瘙痒,异物感,且有分泌物,时有恶臭,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发生恶变,甚至阻塞外阴、引起排尿不畅,生活极为痛苦.多数患者采用微波射频加药物、激光治疗后方愈.2000年5月至2002年6月我科采用192Ir后装技术对20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护理报告如下.

  • 一次性吸痰管用于前列腺肥大患者导尿探讨

    作者:霍培霞;陈赛娇;姚秀丽;何金莲;刘纯影

    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的患者插导尿管会出现困难,常致导尿失败.我科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对13例前列腺明显肥大且乳胶导尿管插管失败的老年患者进行导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自制带湿化侧管气管插管

    作者:于爱欣;于学兵;郭朝霞;蒋立

    经口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在临床应用中,呼吸道不能充分湿化,尤其是人工辅助呼吸时易发生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因此应给予人工呼吸道湿化.目前应用的气管插管无湿化装置,使用非常不便,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带湿化侧管的新型气管插管,经临床应用,效果确切,介绍如下.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TAT过敏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绮

    对292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彻底清创后行TAT皮试,将144例皮试阳性者分为TAT脱敏组(76例)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组(68例),TAT脱敏组行TAT脱敏注射,TIG组行TIG肌内注射.结果TAT脱敏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9.8%,TIG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全组无1例发生破伤风.提示TIG高效、安全,是TAT过敏患者的良好替代药品.

  • 术中穿刺部位静脉炎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秋秋;张小琼;李希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及心胸外科728例全麻手术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发生静脉炎Ⅰ级17例,Ⅱ级8例,Ⅲ级3例,总发生率为3.85%;其主要原因为全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刺激,其次为晶体液、胶体液、血液的刺激,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留置针的材质.提出选择合适留置针与穿刺部位,采用封闭式加温输液、输血和稀释给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 重复测量血压有无间隔时间对血压值的影响

    作者:刘珉甬;邓瑛;罗静;阳艾玲

    目的探讨重复测量血压时有无间隔时间对血压值的影响.方法将32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均测量两次血压.实验组重复测量血压时无间隔时间;对照组重复测量血压时间间隔5 min.结果两组组内两次收缩压、舒张压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重复测量血压时待第1次汞柱降至"0"后测量第2次血压勿需间隔时间.

  • 留置胃管护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万建红;万建云;张敏;王翠玲

    目的寻找更为科学的留置胃管方法.方法将40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置管前讲解相关知识、3 M微孔通气胶带固定和每日常规更换胶带等改进措施.结果胃管脱落、患者感觉舒适及皮肤损伤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留置胃管护理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防止脱管.

  • <护理学导论>中罗伊适应模式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杨新月

    目的探讨<护理学导论>中罗伊适应模式理论的教学方法.方法将2002级8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42名)和对照班(40名).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讲授,实验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总结讲授教学法及个案分析教学法等方法教学.结果两班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t=2.20、2.19,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护理学导论>中罗伊适应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综合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颜君;陈志群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现状.方法对354名护师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9.9%护理人员未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78.8%认为需要的课程是"护理技术新进展",80.5%认为工作忙是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而在学习形式和时间方面,"院内学习班"和"18:30~21:00"受欢迎.结论建议在继续教育的具体安排方面切实考虑到护理人员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以保证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

  • 股骨近端骨折AO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练

    作者:赵慧莉;丁咏香;蒋雷生

    根据AO(国际内固定协会)骨折处理的原则,综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转子骨折及转子下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方法及其术后功能锻炼的时机及方法.

  •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彭幼清;刘慧

    从远程胎儿监护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实用性三方面综述其临床应用价值,提出远程胎儿监护系统进入家庭及社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

    作者:朱朝太

    目的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成三组,根据X线摄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女性骨折占68.94%,男性占31.06%,骨折发生频率高的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 早期系统化护理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探讨

    作者:姚菊英;罗凯燕;喻姣花

    目的了解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防治胸腰椎骨折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入院行系统化护理,包括评估患者情况、饮食护理、娱乐疗法、腹部按摩及扩胸运动等,观察两组患者腹胀及由腹胀引起的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述各种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系统化护理可减少腹胀发生率,缩短腹胀持续时间,从而减少因腹胀所致的各种不适.

  • 小儿手术前后智能情况观察

    作者:许新立;曹淑荣;朱素艳;郭杰

    目的了解手术过程对患儿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儿体格发育、智能测试计算机系统,对800例小儿外科非颅脑择期手术患儿于手术前后进行智能测试.结果手术前后患儿的智能测试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对患儿智能无影响.

    关键词: 儿童 手术 智能测试
  • 老年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监护

    作者:郑霄;张赤铭;崔勤;苏洁;于智纯

    对20例同时存在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老年患者施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提出加强术后监护,细致周密的治疗、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 异时性原发双侧乳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赵晓维;应波;韩斌如

    对10例异时性原发双侧乳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满意.做好心理支持、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生活护理、静脉化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是其主要内容.

  • 复发性甲沟炎根治方法再探讨

    作者:林关聪;龙炳新;陈爱;庞妙玲;张卓军

    目的探讨复发性甲沟炎的根治方法.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按传统方法操作;治疗组65例在此基础上对甲床边的甲基质作1/5切除并缝合.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时间、复发率等.结果129例全部痊愈;治疗组65例12~30 d伤口愈合长出新甲;对照组64例14~30 d愈合长出新甲;对照组复发率为56.2%,治疗组无1例复发.结论该治疗方法对复发性甲沟炎较传统疗法更具优势.

  • 腹茧症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显蓉;付华

    总结8例腹茧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无再度发生肠粘连等不良反应,随访半年未发现异常.提示术前腹部观察处理,术后注意监测腹腔出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合理进食、进饮,做好出院指导是患者术后康复、防止再度肠粘连和肠梗阻等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 胆管疾病内镜治疗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春秀

    对132例胆管疾病施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乳头肌切开取石(EST)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其常见并发症有鼻胆引流管阻塞或脱出、注射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出血、肠穿孔及尿潴留等.本组共发生上述并发症10例,发生率7.58%.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均治愈,随访无复发.提示准确、及时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证.

  •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管迅;余茹

    总结20例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MPCNL)的配合要点.提出正确准备各种仪器并调节其参数,协助医生准确定位是其关键.

  • 内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手术的配合

    作者:金艳;郑霄;张赤铭;张静

    回顾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使用VASOVIEW内镜系统采集大隐静脉手术的术中配合.提出配合护士需要熟悉和能够使用所涉及的各种仪器设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分线程表式闹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谢文冬;宋志美

    关键词: 线程 闹钟 护理工作
  • 阿乐欣与瑞安吉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邵春风

    关键词: 阿乐欣 瑞安吉
  • 胃管固定新法

    作者:冯毕龙;艾新春;殷燕;黄珂

    关键词: 胃管
  • 自制氧气瓶保护套

    作者:杨希林

    关键词: 自制 氧气瓶
  • 择时服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李益龙;骆红;刘灿;刘定安;周帆

    目的评价择时服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0例,在保证其它治疗同一性的前提下,观察组分别于每天7:00、15:00、23:00给药;对照1组分别于每天7:00、11:00、17:00给药;对照2组分别于每天9:00、18:00给药,对三组临床疗效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进行检测.结果服药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5);观察组全血粘度的低切、血浆粘度较对照1组、对照2组降低(均P<0.05).结论择时服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影响.

  • 运用护理程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袁宝芳;陈家琴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203例直肠肿瘤结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知识目标完全掌握达90%,部分掌握为10%;86%患者及家属已掌握护理造口的操作技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直肠肿瘤行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 微波联合氯己定用于金属器械快速灭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华;王继梅;卢惠琳;袁柏强

    目的寻求金属器械快速灭菌的方法,满足手术过程中急需器械的灭菌需求.方法将336件金属手术器械人工染菌后放入微波炉专用塑料盒中(7件/盒),分别加入0.5%氯己定溶液、蒸馏水各300ml加盖,置入家用微波炉(2盒/次,14件),使用高火档(输出功率650 W),3、5 min分别消毒24次,消毒后分别按常规采样做无菌检测,观察灭菌效果.结果家用微波炉加蒸馏水作用3 min灭菌合格率为88.09%,5 min灭菌合格率为95.24%;加0.5%氯己定溶液消毒3 min灭菌合格率为93.45%,5 min灭菌合格率达100.00%.结论金属器械经家用微波炉(输出功率为650 W)与0.5%氯己定溶液协同作用5 min,即可完全灭菌,解决手术过程中急用金属器械的消毒灭菌问题.

  • 长春瑞滨外漏组织损伤后局部封闭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翠芹;黄敏清;李良芳;林文梁;赵艳红;罗素芬;郭锡群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静脉注射外渗时采用不同药物局部封闭对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9只健康新西兰兔制成局部长春瑞滨损伤模型,其左侧大腿定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用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闭.于封闭后24、72、168、336 h分别行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结果肉眼观察,局部组织红肿、溃疡24、72、168 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336 h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镜下观察,对照组局部组织嗜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明显,炎症反应严重;淋巴细胞浸润少见;实验组局部组织嗜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炎症反应较轻,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长春瑞滨静脉用药外渗时采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减轻组织损伤.

  • 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影响

    作者:鞠富霞;庄永玲;刘庆红;熊升远;徐英民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F 6组,各30例,术后均予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温度分别为(23.50±1.50)℃、(26.50±1.50)℃、(29.50±1.50)℃、(32.50±1.50)℃、(35.50±1.50)℃、(38.50±1.50)℃.观察前列腺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症状并对其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结果E组及F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A、B、C、D组(均P<0.01);E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明显短于A、B、C、D、F组(均P<0.01).结论前列腺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在(35.50±1.50)℃为佳,其可大限度地减轻前列腺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减少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

  • 术前漱口预防全麻术后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金香;田贵贞;胡芳;何贵元;李蓉;韩丽芳

    目的探讨全麻插管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40例普外科行全麻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前2'd开始用漱口液在三餐前后及睡前漱口,7次/d;术后第1天用漱口液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术前不予漱口液漱口,术后第1天常规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两组于漱口前及术后第1天分别行咽拭子培养.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咽试子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发生率及其症状持续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麻患者术前采用漱口液漱口,可起到局部抑菌杀菌的作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 1例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沈美华;许美琴;吴国霞

    对1例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饮食指导、人工阴道护理以及出院阴道模具自护指导.结果随访2个月移植肠段存活良好,粘膜红润无明显狭窄和闭锁,分泌物为乳白色水样,无异味,再造阴道可容纳直径为2.5 cm,长度为12 cm的柱状假体,功能和形状基本达到生理要求.

  • 病房环境噪声对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吴霞

    目的了解病房治疗环境噪声对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影响.方法随机将2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降噪手段)和对照组(未采用降噪手段),各100例.分别于术前1 d、手术当天、术后第1、2、3天测定其在不同噪声强度下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收缩压、心率、伤口愈合时间及头昏头痛、失眠多梦、乏力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设置安静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芬太尼贴剂治疗癌痛效果观察

    作者:熊莲花;黎俊红;王彤;莫景仙;张志娟

    目的观察芬太尼贴剂治疗癌痛效果.方法对3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芬太尼贴剂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癌痛患者中度及以上缓解31例(93.9%);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多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皮肤反应、排尿困难等.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用药注意事项,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麻醉前用药对静脉麻醉下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吴英;聂发传;陈金梅

    目的探讨麻醉前用药对静脉麻醉下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102例)、B组(97例)和C组(100例).A组术前口服甲羟孕酮、氨糖美锌和沙丁胺醇组成的安宫合剂;B组术前静脉注射可塞风;C组未做特殊处理.观察记录术后0.5、8.0、16.0 h患者下腹疼痛程度,记录手术前、中、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A组0.5 h后的下腹疼痛不见缓解,而8.0、16.0 h缓解;B组0.5、8.0、16.0 h后疼痛较A、C组显著减轻(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麻醉前静脉注射可塞风是控制术后下腹疼痛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切实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术后严密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女性开颅手术小区域条带状备皮效果观察

    作者:侯晓群;张倩;葛美叶;宗倩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女性患者采用小区域条带状备皮的效果.方法对42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女性患者采用小区域条带状备皮,采用清洗、消毒、特定的头发固定及术后处理技术.结果术后即刻切口周围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自我形象均感满意.结论本备皮方法安全可靠,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恢复.

  • 变换体位输液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桂荣;陈艳红;李慧;杨凤翔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采取变换体位输液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时取卧位,观察组交替使用卧位、坐位和斜坡位.比较两组输液时患者的重复穿刺率、输液前和输液完毕30 min后平卧时心率、呼吸、血压,入科时和输液疗程结束后(4周)Bathel指数变化,肺部感染率及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重复穿刺率,压疮发生率,输液前后心率、呼吸、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采取变换体位输液安全、可行,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老年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作者:向明芳;杨勤;袁德芳;董兴菊;卢蓉

    对41例颅内肿瘤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上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无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提出对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观察病情,去除诱因,保持稳定的血压、颅内压、脉搏、呼吸,充足供氧,改善组织血液灌注,降低胃酸浓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的护理

    作者:古元明

    总结12例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的护理.提出监测颅内压的同时需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汪沁芳;厉春林;李莉

    回顾性总结46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注重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密切观察术中、术后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成功配合脑血管造影术的关键.

  • 颅脑损伤患者就诊时间的圆分布分析与对策

    作者:王红梅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就诊时间规律,为提出相应对策寻找依据.方法对84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就诊时间进行统计.结果每日入院高峰时间为16时和21时时段,平均角为267.38,Z=90.77,S=85.51,P<0.01,平均时间约为17时50分;患者每日入院月、日时间无明显高峰,9月至次年1月高于其它月份,其月日分布的平均角为333.06°,Z=3.94,S=132.70,P<0.01,平均入院日期为12月3日.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就诊特点,应建立24 h院前急救体系,执行灵活的排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器材、药品供应,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

  • 经口腔行环枢椎复位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陈琳;张先文;廖彬;刘安敏

    对11例经口腔行环枢椎复位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出术前心理护理、颅骨牵引护理、术前术后口腔护理、术后正确搬运及卧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四肢情况、呼吸道护理及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是其主要护理内容.

  • 我院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调查

    作者:潘文芬;周亚琼;陶成珊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情况,为预防该类事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院工作满1年以上的481名1临床护士进行锐器损伤调查.结果受锐器伤中护士占51.0%、护师24.7%、主管护师20.3%;锐器种类44.3%为注射针头、37.8%为玻璃碎片、其次为缝针刀剪;护士在1年内受锐器伤1~6次的占61.3%;其主要原因为工作量超负荷(38.7%)、技术不熟练(32.0%);损伤至皮下(65.9%)、至皮内(24.1%);锐器损伤后有52.4%伤者及时处理伤口、47.6%护士做完工作后再处理,损伤后的记录和上报为零.结论临床护士锐器伤情况不容乐观,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护管理措施,提高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 过敏性紫癜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问明瑶;张惠荣;徐振元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7例手术均选择在过敏性紫癜的缓解期、扁桃体的急性炎症控制后3~4周进行.术前口服抗组胺药及降低血管渗透性的药物,术后常规抗炎治疗.结果7例患者经围术期护理,术中和术后无明显出血,也无过敏性紫癜复发征象,均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做好围术期的准备及护理,有利于防止术中、术后出血,并可避免过敏性紫癜复发.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