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心内科住院患者辅助检查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作者:沈莹;陶莉;庄海峰;李艳萍;张学萍

    目的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解决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流程图分析既往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后再次评价反映这些问题的指标变化,比较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3个月不能同查项目、评估不足、患者遗忘3项问题显著少于改进前(P<0.05,P<0.0l).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质量.

  • 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在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赵庆兰;张丽

    目的 探讨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于污染区、清洁内区,清洁外区设置组长,其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区域行政、设备物资、工作质量及人员培训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科室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各级人员培训成绩及临床满意度较实施区域组长管理模式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区域组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品质,提高了临床满意度.

  • 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柏晓玲;楼婷;张永春;梁园园;江智霞

    目的 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称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中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方法 拟定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75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分布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30名国内外专家进行3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 获得包含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59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为93.3%~100%,权威系数为0.86,第2、3轮调查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58、0.335,集中度好.结论 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客观、系统、可操作的特点,可用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自我定性评价.

  • 儿科护士离职原因的质性研究

    作者:张艳红;张玉侠;顾莺;林岑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离职的真正原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对14名从事儿科护理且自愿离职护士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儿科护士离职原因主要有3个主题:不能缓解的压力,包括不满意的工作环境、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认可的工作性质和不稳定的专业思想;社会家庭的支持;获取外部工作的机会.结论 儿科护士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护理管理者应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使其更好地应对压力,减少离职行为.

  • 云南省某三级医院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者:宋高萍;杨明莹;袁薇;李佳

    目的 了解云南省护士的职业高原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和自拟的8个相关条目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5个维度得分为(27.2士8.8)~(47.6士11.4)分;不同护龄护士压力源、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编制护士压力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8个相关条目得分为(2.0士0.6)~(3.2士0.8)分,其中人员不足、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护士没有外出学习机会及晋升高级职称机会少排前三位.结论 护士职业高原呈现中等水平;人员不够,学习晋升机会少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护理队伍的职业高原水平.

  • 重力原理用于新生儿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

    作者:吴永仙

    为新生儿采集静脉血标本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为达到快速有效采集静脉血标本,减少患儿痛苦,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采集静脉血标本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理想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人住新生儿科需行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的20例新生儿,其中男14例、女6例,胎龄37~42周,体质量2500~4000g,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脐炎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例.

  • 儿科常用药物抽取剂量速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魏小丽;何红燕;张小红

    儿科用药复杂,对剂量要求严格.如果换算错误,剂量不足,则延误治疗;多用产生毒副作用,少用达不到治疗效果.配药剂量不准可导致用药错误,引起药物不良事件[1-2],给临床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我科设计制作了常用药物抽取剂量速查表,于2010年10月应用于临床以来,效果好,制作与应用方法报告如下.1药物抽取剂量速查表的设计药物抽取剂量速查表的内容包括药名、规格、加入溶液剂量、所需剂量、抽取量,以及胰岛素配制速查表.用泡沫写真板制作成45cm×65cm,单面的表格.一共纳入56种药物,制作成4个表.见样表(其中1个表).

  • 护理风险级别牌的制作及在精神科的应用

    作者:罗俊明

    精神病患者因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影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杀等不安全事件,所以精神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2011年我院护理部为了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设计制作了护理风险级别牌,应用于5个精神病区,有效减少了患者外走、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发生率,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护理风险级别牌的设计与制作卡片选用硬纸质材料,宽4.5cm、高6.5cm,左右两上角分别制作成红、蓝色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色块,红色代表一级护理、蓝色代表二级护理.卡片上3cm为白色底板,用以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及日期;下3.5cm将卡片纵向均分为绿色、黄色和橙色3个色块,分别代表1、2、3级危险度;做3个直径1cm的紫色圆形及时贴,上面分别标有代表自杀(Suicide,S)、外走(Escape,E)、攻击行为(Attack,A)字母,备用.根据评估结果,将及时贴贴在相对应的区域内.

  • 多功能约束手套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王姗姗

    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躁动的患者,为保证其安全,保证治疗、护理能及时有效地进,常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传统的约束带易发生肢体拽脱、患者自行解开约束带,或将身体移至手的旁边导致意外拔管等情况.鉴此,2011年1月,笔者制作了多功能约束手套,经98例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市售加厚棉布、弹力棉、棉线、拉链.

  • CCU患者乳房下及腋下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笃铭丽;王秋莉

    对入住CCU 2例女性乳房内下缘1期压疮和2例腋下2期压疮老年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百多邦、烫疮油交叉外涂联合吹氧,增进营养等措施.2周后好转,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痊愈.提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除关注患者骨隆突受压处局部情况外,需关注特殊患者非骨隆突处皮肤状况,如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面部,血压计袖带束缚处,心衰患者乳房与胸壁之间及腋下等,防范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 乳房 腋下 压疮 护理
  • 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段征征;刘义兰

    目的 探索ICU患者压疮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拟定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经专家审定后用于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患者资料的收集.365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的164例归为病例组,符合纳入标准患者中方便抽取未发生压疮的201例归为对照组,以性别、年龄、手术、体温、Norton评分等19项变量进行探索性非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除营养状态、体位、吸烟及白细胞数4项变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1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Norton评分、体温、APTT、白蛋白数、血红蛋白数是压疮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据可依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 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洁;钟小红;李红梅;柴燕燕;姚晶晶;陈敏;高云

    目的 探讨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血液科79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并存疾病、是否吸烟、置管方式、置管位置、置入静脉、深静脉置管史、置管护士职称、穿刺次数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静脉炎发生的因素.结果 79例患者共发生12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2%.其中1级、2级静脉炎共占91.7%.9例发生在置管后7d,占75.0%.置管位置是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肘上置管为其保护因素(OR=0.254).结论 置管后7d为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高发期,应加强观察.PICC置管时,应尽量选择肘部以上静脉进行穿刺,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 四单合一表格式护理文件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龚美芳;金晓红;伍永慧

    目的 探讨表格式护理文件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促进作用.方法 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件,将护理评估单、术前评估单、高危评估单及护理记录单合并成一份表格,应用于临床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日班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1~2 h减少至10~30 min,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的10~20min减少至1~5min;护士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99士0.90上升王实施后4.55士0.87;患者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35士0.60上升到实施后4.75±0.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四单合一表格式护理文件可减少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间,从而提高护急满意度.

  • 微量注射泵垂直位移对给药精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薄其果;张红梅;栾云洋;刘文启;侯艺威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发生垂直位移对给药精度的影响,为制定微量注射泵操作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QA-IDS输注设备检测仪检测在1 mL/h、25 mL/h、50 mL/h 3种流速下,微量注射泵依次改变与其输出端之间的垂直位移,经过0m、0.65m、-0.65m,再到0 m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计算流量误差和缺失体积.结果 微量注射泵位移升高时,瞬时流量增大,阶段和全程实际流量高于预测值;位移降低时,瞬时流量减小,阶段和全程实际流量低于预测值.随着流速的提高,流量体积变化相对误差减小.结论 微量注射泵给药时,垂直位移可导致流量波动,较低流速给药时微量注射泵垂直位移更易造成流量改变,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其垂直位移.

  • 膀胱冲洗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崔晶晶;李明玉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单瓶输液器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59例顺利完成膀胱冲洗治疗,2例针头脱出,5例尿管脱出.原因为患者烦躁、针头刺入尿管过浅、固定不牢靠、缺乏专人照护等.针对性处理后均完成治疗计划.结论 加强规范操作和认真照护,不断改进技术,可使膀胱冲洗更为安全有效.

  • RICU饮食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雷雨利;李红坤;徐云香;覃继红;梁晶晶;张芳玉

    目的 提高RICU患者饮食管理质量,避免纠纷.方法 设计饮食告知单,由首诊护士评估患者饮食情况、填写本单,由管床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结果 于2010年1月开始应用至2012年2月,未再发生饮食纠纷.结论 饮食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饮食要求,优化了护患关系.

  •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再改进

    作者:尹小艳;鲁巧梅

    目的 提高长效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注射疼痛.方法 对60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两侧肌内注射,每侧注射120万U.左侧采用传统方法肌内注射(生理盐水作溶媒),右侧采用改良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注射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充满注射器乳头部、针梗和针头)肌内注射.观察记录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注射疼痛程度.结果 改良方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患者注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传统方法(均P<0.01).结论 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长效青霉素,在注射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充满注射器乳头部、针梗和针头,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长效青霉素注射成功率.

  • 结核病患者压疮的预警管理研究

    作者:李亚琴;杜巧盈;王伟

    目的 降低结核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 设计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包括建立压疮三级监控小组,设计预警内容,制定监管制度确保预警管理项目落实.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后临床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院内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在全院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可降低结核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 卡尔加里-剑桥指南在急诊科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华;阮满真;李华;向莉;冯霞;刘丽;方闯;贺巧玲

    目的 探讨卡尔加里-剑桥指南(下称指南)在急诊实习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实习护生63名按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指南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指导;采用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A、B卷调查两组护生所服务的患者和两组护生的沟通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总体满意度和11个条目(除外“保护隐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生沟通总体满意度及沟通过程中的8个条目(除外“有礼貌、尊重患者”及“保护隐私”等4个条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指南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及实习护生对沟通过程的满意度.

  • 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雅萍

    从付出-获得不平衡(ERI)模型的概念、理论假设、测量及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可用于测评的工具有付出回报不平衡问卷,护士ERI与其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高度相关.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ERI现状,意识到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及与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关系,采取措施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 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岑琼

    综述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的概念、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 改良单向回血法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效果观察

    作者:张朝梅;梅妮娜;杨凤妹;刘金凤

    目的 减轻无肝素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透析器凝血程度,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 对30例无肝素血透患者,采用自身对熙,依次采用单向法、双向法及改良单向法回血技术.分别透析64、63及64倒次,比较回血过程中停泵时间、回输生理盐水量及透析器凝血状况,结果 改良单向法停泵时间显著短于单向法和双向法,回输生理盐水量显著少于双向法,透析器凝血程度显著轻于单向法和双向法(均P

  • 内镜下切除胃巨大间质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丁霞芬;凌亭生;丁静;陈宇;施瑞华

    目的 总结内镜下切除胃巨大间质瘤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3例胃巨大间质瘤患者于全麻下行内镜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物品及器械的准备;术中准确手术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成功切除巨大间质瘤11例,术中发生大出血2例转外科手术.11例术后4~5d出院;出院后6个月及1年分别发生1例腹腔淋巴结肿大和1例肝脏转移,其余9例随访1年未见转移.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内镜下胃巨大间质瘤切除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金丽;林平

    目的 减少冠脉支架置入(PCI)术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9年2~11月哈尔滨市某三甲医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582例,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495例完成2年随访,共有136例(27.47%)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其中心绞痛复发55例(21例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其他心脏不良事件集中于术后12~18个月.影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吸烟、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论 PCI术后可根据不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段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2例肺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作者:孙楠;王蓓

    对2例临床明确诊断肺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行保守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同时进行规范的气胸、发热、呼吸道症状、皮疹护理及加强戒烟干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结果患者在积极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提出规范的全方位护理及戒烟干预可促进疾病好转和预防复发.

  • 美沙酮女性维持受治者婚育状态的质性研究

    作者:冯燕华;杨冰香;叶萌;廖萌一

    目的 深入了解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女性受治者婚育状态、心理体验和需求,探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开放式提问,对8例在美沙酮维持受治期间婚育的女性进行访谈.结果 提炼出对婚育状态的心理体验、怀孕期的担忧和困惑、住院分娩期间与治疗依从性的冲突及分娩育儿经验匮缺、家庭社会支持的需求增加4个主题.结论 美渺酮女性维持受治者时生活持积极态度,但怀孕及分娩期间相关指导不足,需要医护人员与社会工作者提供健康教育等完善的社会支持.

  • 化疗输液瓶外套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任彩霞

    我科乳腺癌患者多采用TAC化疗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多西他赛).其中吡柔比星是加入0.9%氯化钠50mL(液体瓶高12cm,直径6cm)后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药液为红色,多数患者看到后心理压力大,往往加重恶心呕吐.鉴此,我科于2010年1月制作了一种浅咖啡色输液瓶外套,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 猪尾巴导管引流装置封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文琼;付雪芝;刘永芳

    临床上现多采用猪尾巴导管做胸腹腔引流,导管尾端连接三通装置,再接引流袋.腹腔化疗患者腔内化疗后需关闭导管72h再开放.此期间患者携带引流装置活动不方便;活动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导管牵扯致患者疼痛,还有导管滑脱的危险;卸下三通装置又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三通装置下端是一段橡皮管,无螺旋口,肝素帽无法连接.鉴此,我科于2011年9月采用一次性引流袋内引流管上端帽子代替肝素帽,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清除记号笔油迹

    作者:刘俊;谭艳

    小夜班摆药时,护理人员使用记号笔在塑料或玻璃输液瓶上书写患者姓名、床号、药名等,以加强查对;如因病情变化需更换液体时,输液瓶上因有笔迹而难以处理.鉴此,我们使用洁芙柔消毒凝胶(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清除记号笔油迹,方法介绍如下.

  • 注射用奥美拉唑与10%果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江新华

    注射用奥美拉唑(商品名奥西康,国药准字H20059053,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40mg/瓶),应用时将奥美拉唑40mg加在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输液中一个通道输奥美拉唑,另一通道输其他液体,当其他液体输毕更换10%葡萄糖溶液(国药准字H43022024,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0mL/瓶)或10%果糖(商品名护川,国药准字H20070285,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无色透明液体,规格250mL/瓶),有少量奥美拉唑会混入其中,30min后10%葡萄糖溶液或10%果糖呈浅茶色,即更换液体.于治疗室继续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深,直至输液器过滤器处出现沉淀物.

  • 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箫音;陈芳;裴大军;石宏伟;梁景煜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问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2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SF-36 8个维度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SCL-90因子除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外,其余6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SF-36部分维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健康欠佳,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尤其通过扎实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低年资护士使用新药物前恐惧心理的质性研究

    作者:林慧;吴艳云;吴美华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对使用新药物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8名工作≤3年使用新药物前存在恐惧心理的护士进行深入访谈,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了解产生恐惧心理的相关因素.结果 提炼出独立工作能力欠缺、缺乏自信、害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新药物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来自患者及家属的压力5个主题.结论 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欠缺是低年资护士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干预有望降低其恐惧心理,使之尽快适应角色.

  • 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

    作者:屠乐微;祝雪花;姜丽萍;杨丽丽;蔡福满;符丽燕

    目的 了解温州市民急救知识掌握及其培训状况,探索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制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调查问卷对270名既往有过急救知识培训经历的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情况调查.结果 270名调查对象中,现行的公众急救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心肺复苏(93.3%)、止血包扎(90.7%)、骨折固定(78.5%)、搬运技术(83.0%)、异物梗阻(87.0%)和呼吸困难的处理(84.8%)等;培训后公众对急救知识技能的了解及基本掌握率为98.6%~99.6%.结论 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是切实有效的,需大力开展;制定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模式,使更多公众接收急救知识培训.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比较分析

    作者:杨京楠;姬春;刘新萍;曹力;杜文娟;毛晓润;李新辉

    目的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社区护士和医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异同点.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提纲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的2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者进行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高血压相关讲座1~5次/年;高血压患者到服务站复查血压与随访4次/年,收缩压≥15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者1次/月;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册不定期发放,护士于静脉输液时进行简单的相关知识讲解.与高血压相关的6项知识,患者从护士处获得为10.3%~22.7%,从医生处获得13.2%~37.0%,其中5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不足,人员配置不足、工作模式制约及社区护士对自身价值在健康教育中的体现认识不足是影响社区护士提供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

  • 血糖谱记录日志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向慧;胡鹏;陶静;张静

    目的 探讨血糖谱记录日志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按常规行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血糖谱记录日志进行自我监测.结果 实施3个月后复诊,两组睡前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血糖管理的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糖谱记录日志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结构性管理效果.

  • 肿瘤放疗患者太极拳认知状况及锻炼意愿调查

    作者:周炜;范湘鸿;陈芊;万永慧

    目的 了解肿瘤放疗患者太极拳认知状况和锻炼意愿,为运用太极拳锻炼对其疲劳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太极拳认知状况及锻炼意愿问卷和疲劳问卷对312例放疗2~5周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均知晓太极拳,82.0%患者相信太极拳有健身功效,63.5%愿意进行太极拳锻炼;太极拳锻炼意愿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中30~岁组显著高于<30岁和60~80岁组,大专及以上学历组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组,而重度及以上疲劳组则显著低于无或轻度疲劳和中度疲劳组(P<0.01,P<0.017).结论 肿瘤患者太极拳知晓率高,多数患者愿意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于女性、<30岁和≥60岁、文化程度低和疲劳程度重的患者应加强太极拳锻炼的宣传教育.

  • 新型危重患者服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李丽嫦;祝丽珍;袁园

    目的 为危重患者设计住院服装,使其穿着舒适,更换方便,便于操作.方法 采用全棉布制作成长袍式及短袍式套装新型危重患者服,选取ICU50例患者(实验组)穿着新型危重患者服,另50例(对照组)穿着普通患者服.比较两组操作耗时、隐私保护及舒适感、美观整洁评分.结果 实验组除会阴擦洗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新型危重患者服具备操作方便、省力、省时及人性化的特点,适合ICU患者穿着.

  • 情景游戏用于特需病房患儿静脉输液效果观察

    作者:周莉萍;强荧艳

    目的 提高特需病房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患儿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9例,按常规行整体护理和静脉输液操作;观察组71例,输液前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与患儿互动后,再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比较两组患儿配合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情景游戏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护理

    作者:刘文华;章咏华;吴兆芳;粱松

    目的 总结A型肉毒毒素治疗9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注射前做好宣教、患儿的准备及药物的配制工作;注射中熟练配合医生,对患儿予以心理护理;注射后观察患儿反应,指导患儿在药效持续期继续康复训练.结果 患儿均顺利完成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56例痉挛明显缓解,38例痉挛部分缓解,取得了预期治疗效果.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保证肉毒毒素治疗顺利完成对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及芳香疗法缓解胆管结石介入诊疗患者焦虑

    作者:林瑞华;谢春生;潘慧仁;汤远兴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干预对内镜下ERCP及EST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ERCP及EST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术前术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疗及芳香疗法.结果 术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疗及芳香疗法的应用,可降低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有利于治疗顺利完成.

  • 中药泡足联合药棒按摩及换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春玲;陈露;杨传经;陈秋媛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实施综合性中医药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病期的中药泡足联合药棒按摩及换药干预.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DPN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DPN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对病期的中药泡足联合药棒按摩及换药可提高疗效.

  • 足三里择时穴位按摩对COPD肺心病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丽金;郑丽维;李壮苗;危椠罡

    目的 探讨改善COPD肺心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COPD肺心病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足三里于辰时(8:00~9:00)和亥时(21:00~22:00)进行穴位按摩,每次10~15 min.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腹胀、食欲不振、排便困难或腹泻)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进行足三里择时按摩可有效改善COPD肺心病患者的胃肠功能.

  • 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玫;杨雨竹;莫凤梅;洪志明

    目的 探讨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57例子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其余三组辅助给予药膳(药膳组,56例),经络推按操(经络组,60例),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联合组,60例).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四组患者运动试验心电图改变程度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效果优,对照组效果差.结论 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简便.

  • 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李平;牟善芳;刘淑娟;张爱莲;崔霞;包月;商楠

    目的 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200例中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患者辩证分型施护.连续14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Barthel指数评价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风病辩证施护模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可作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研究的借鉴.

  • 喜疗妥消褪中医罐斑的实验研究

    作者:安丛丛;齐彦春;只利涛;卢言言

    目的 研究缩短中医拔罐致罐斑存留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成人30名,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在背部左边夹脊穴(第4~6胸椎旁)3个部位拔罐,分别设为A、B、C组.A组拔罐后对罐斑不作任何处理,B、C组拔罐后罐斑涂搽喜疗妥软膏,B组1次/d,C组2次/d,直至罐斑消失.结果 三组罐斑评分在拔罐后24 h及其下降幅度、罐斑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佳,B组次之,A组差(均P<0.01).结论 喜疗妥能加速罐斑消褪,且每日2次优于每日1次用法.

  • 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

    作者:荆萍;李红兵

    目的 改善肾病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将223例肾病行血液透析存在睡眠障碍患者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及心虚胆怯型,根据证型行耳穴贴压、中药敷贴及辨证施护.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完成8周干预206例,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睡眠障碍治疗有效率85.92%.结论 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

  • 中药制剂配制后不同时间输注对静脉炎的影响

    作者:刘平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静脉滴注对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静脉滴注溶液为丹参川芎嗪加木糖醇注射液,A组现配现用;B组配制后放置30min应用;C组配制后放置1h应用.结果 连续输液5d后,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7%、3.3%、1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制后应尽早应用,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记忆性皮肤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严萍;熊承成;张京芳

    对6例记忆性皮肤病患者给予预防抗感染、抗炎及抗过敏等治疗,同时做好皮肤、口腔、会阴部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以及防护教育.结果6例平均住院8d完全好转,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提示医护人员了解记忆性皮肤病的临床知识及护理原则,可避免患者再发该类疾病.

  • 银屑病封包疗法敷料的改进

    作者:莫选菊;邝惠冰;刘章来;张梅璇

    目的 探索银屑病封包疗法中安全、舒适、经济、简便的换药方法.方法 对99例(其中双侧肢体病变30例)前臂或背部需要封包疗法的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均分为三组各43例次,分别采用绷带、保鲜膜、自制棉布方巾作为封包敷料进行包扎,1次/d.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封包时间、敷料松脱、局部过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棉布方巾用于银屑痛封包疗法具有操作时间短、封包牢固、安全的优点,且相对优于绷带和保鲜膜包扎.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