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护士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知及运用现状调查

    作者:潘惠仪;史瑞芬

    目的 了解护士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知及运用情况,为医院控制服务失误、制定护理服务补救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26名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知及运用现状.结果 容易发生的服务失误是沟通技巧失误(2.7±1.1)、病情观察失误(2.6±1.0)和服务态度失误(2.5±1.0);85.8%的护士在发生失误时会设法现场自我补救;服务补救措施运用多的是发生失误时耐心倾听患者诉说(4.4±0.6)、立即赔礼道歉(4.2±0.7)、表达时患方的理解(4.2±0.7);护龄越短的护士运用二、三级补救越多(P<0.05).62.4%的护士认为医院有完善的服务失误预警机制.结论 各类护理失误都有发生的可能,应健全护理服务补救组织系统,普及护理服务补救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护士现场服务补救的能力,高度重视预防性服务补救,大程度降低服务失误的危害.

  • 基础护理服务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林丹;于卫华;王海燕

    目的 设计能够直观、全面、及时、动态、真实地反映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量完成情况的表格,确保高效、顺利地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方法 设计基础护理服务登记表,17项基础护理服务操作项目为纵列,1名护士每月1张登记表,护士根据每日执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情况,以人次(床位秉以频次)的形式,当天完成登记.责任人每日检查所辖护士的登记表,及时发现未完成的基础护理,并检查完成质量,确认后签名.结果 实施4个月以来,全院25个病区基础护理服务专项检查评分从4月的90.5分上升至7月的95.2分,部分科室还获得患者赠送的锦旗及感谢信.结论 基础护理服务登记表记录省时、准确,其应用有利于质量控制,有利于基础护理的落实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 ADL评估量表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刘春英;刘淼;吕媛

    目的 探讨ADL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时行常规护理评估,根据医嘱实施分级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现察组在常规入院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加行ADL评估,按ADL评估结果实施分级护理.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及基础护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DL评估量表用于神经内科患者日常护理中,使护理服务有的放矢,有利于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期间的细化与强化管理

    作者:潘晓燕;秦泽英;张晓芳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爆发流行期的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对328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分区安置、分层管理、加强监护、保证人力资源、重视高警讯药物及患儿身份识别、规范操作流程、医院感染控制、全程健康教育等细化和强化管理措施.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和投诉事件.结论 细化与强化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程度.

  • 利用导师制培养新护士长的管理技能

    作者:王淑贤;郭晓丽;张红;张仑

    目的 探讨运用导师制培养新护士长管理技能的效果,以提高新护士长管理能力.方法 对2009年竞聘上岗的18名新护士长,安排4名导师在不同阶段以举办岗前培训班、观摩学习、实地指导、教导时谈法等方式进行培训.结果 运用导师制培训1年后,18名新护士长9项管理技能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运用导师制培训新护士长,可使其学到扎实,系统的护理管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能力.

  • 工作坊模式在护理管理者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李林芬;林映莲;周玉华

    目的 探讨工作坊模式对护理管理者培训的效果.方法 评估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现状,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流程,按工作坊模式中团体讨论、技巧模拟研习、专题讲解方法等实施培训.结果 91.4%~98.3%(平均94.8%)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89.0%以上护理人员时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尤其在护士长领导才能、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支持方面,护理人员满意率达96.0%、97.5%.结论 工作坊形式的培训为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了新的途径,能提高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管理绩效.

  • 护士长护理改革措施执行力质性研究

    作者:曹晓林;冯萍;侯铭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护理改革措施的执行力.方法 对15名病房护士长以护理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为主线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护士长对护理改革措施的理解程度和态度影响措施的执行力度;护士长对能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及护士利益相关的事情积极执行;护士长对一些教条、流于形式的事情不愿执行;护士长认为需重视医院的执行力建设.结论 护士长对上级指令有较强的辨识能力,管理层的指令应尽可能务实和明晰,并加强执行度管理,以提高护士长执行力,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开展.

  • 平衡记分卡在科室护士年终考核中的应用

    作者:杨贵云;倪泽敏;郑超;唐晶

    目的 探讨科学有效的科室护士年终考核方法.方法 建立患者满意、护理质量与能力、个人学习与发展、财务指标4个维度量化考核指标.年终统计护士个人分数并排序,以此完成护士年终考核.结果 患者满意度从2007年92.3%提高至94.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室护理差错、质量检查不合格、护理记录缺陷、护理责任事故的发生分别从2007年13、20、25、1起降至2009年5、11、10、0起;实施后科室护士主持院内大讲课人数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发表论文、参加竞赛、三基考试合格人数有所上升.结论 平衡记分卡的四维评价体系明确了全体护士的工作目标,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日常护理工作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业务水平.

  • 四川省各级医院基础护理实施现状调查

    作者:谷波;黄晓林;成翼娟

    目的 了解2010年3月以前四川省各级医院基础护理实施现状,为加强四川省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 由四川省卫生厅以邮件的形式向各医院护理部发放调查表,要求对该医院基础护理实施现状如实填写,填后寄回四川省卫生厅.结果 101所医院中被调查护理单元床护比均值没有达到1∶0.4,73.96%医院特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46.53%医院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只有36.63%医院二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结论 四川省各级医院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尤其是二级医院)不容乐观.提出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与效率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经之路.

  • 美皮康新贴法减轻无创呼吸机面罩所致压疮

    作者:钟小锋

    无创呼吸机鼻面罩由于其垂直压力,与鼻部摩擦力,常引起鼻部压疮.美皮康能有效预防鼻部压疮的发生[1].常规贴美皮康的方法是在额部贴1条,在鼻部贴3条,将鼻罩接触皮肤的部分全部隔开.

  • 湿化瓶清洗方法改进

    作者:高英;刘玉兰;王新桂

    随着医疗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全院集中式管理模式已逐渐被国内部分医院所采用[1].

  • 自制针剂架存放安瓿类药品

    作者:徐正华;刘红;黎晓燕;朱矩艳

    临床上,一般将安瓿类针剂药品,如维生素C、西咪替丁等按标识名称并列存放于药品柜中,针剂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隔板,每个针剂盒的大小也不一致,很容易相互挪动,护士在使用时错拿错放,引发用药隐患.我科针对此情况自行设计针剂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鄂州市2010年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完成情况分析

    作者:夏小云

    目的 对鄂州市2010年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执行情况汇报表收集完成项目的 参学人次、学员专业、职称、学历等资料.结果 各专业申报继续教育项目共计50项,已完成40项.申报项目依次为医疗、公共卫生、护理及中医专业;参学人次依次为医疗、公共卫生、护理及中医专业.结论 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完成情况整体较好,但护理专业从业人数多,申报数量及参学人数相对较少,与其整体学历层次较低,工作任务繁重有关.需要管理人员采取细化政策、专人管理、加大投入和形式灵活等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 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素质及带教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作者:陈士芳;任丽芳;王晓辉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素质及带教工作的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1 09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除了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仪容、仪表及专业技能素质满意率大于50%外,对其他项目(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质等)的满意率均不足50%;护生对带教工作3个项目的 满意率均不足40%.6所医院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及带教工作整体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带教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增强带教意识和带教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教学工作服务.

  • 中医针刺操作评价指标研究

    作者:童毅;曹丽琰;秦竹

    目的 编制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针刺操作考核的标准化评分表.方法 采用系统分析法,以教学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初步拟订针刺操作评分表,通过4轮专家咨询筛选;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终确定评分条目.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890,终确立的评分表有操作前评估、操作准备、针刺操作、操作后评价4个一级指标,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046、0.204、0.654、0.096;共15个条目,各条目归一化权重0.049~0.701,以此建立针刺操作评分表.结论 该评分表可靠性高,达到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要求,可作为考核护理专业学生针刺操作的工具.

  •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作者:吴利平;李惠萍;赵梅;方秀萍

    阐述了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概念及其工作内容;从专科护士准入要求、培训期限、培训内容以及资格认定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应着手建立规范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和统一的资格认定管理体制.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

    作者:高爱煜;高祖梅

    从规范化培训时象与周期、规范化培训内容、规范化培训形式、规范化培训考核内容与形式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新护士培训中可借鉴目前我国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按要求完成相应学科的轮转,并明确新护士在所有科室必须完成的具体理论及操作考核内容,有关部门出台一套内容更加详实、要求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全国通用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使新护士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黄金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现状、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低血糖的防治提供借鉴,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 支架植入术致冠状动脉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

    作者:黄桂传

    对7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致冠状动脉血管破裂患者实施低压持续扩张封闭止血及心包穿刺引流术等.结果 6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亡.提出对存在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PC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冠状动脉血管破裂应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预见性,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并针对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实施有效的救治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胰岛素生理盐水纱条用于糖尿病足换药效果观察

    作者:计莉

    目的 观察胰岛素生理盐水纱条用于糖尿病足换药的效果.方法 将6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条常规方法换药;观察组采用胰岛素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即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胰岛素1.0~1.5 U配成换药液,将消毒纱条浸于此液中用于糖尿病足换药.结果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疗效和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糖尿病足采用胰岛素生理盐水纱条换药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实用.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崔薇;庞丽博;丁小萍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骨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并发骨病者占85.0%,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57.6%)、溶骨性改变(34.1%);部位多见于脊椎(50.6%)、肋骨(28.2%).年龄≥50岁患者骨病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并发骨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伴骨病者(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病以骨质疏松和溶骨性改变及脊椎、肋骨受累多见;年龄、血尿酸水平与骨病的发生有关.根据骨病发生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 C-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作者:汤晓红

    对收治的31例C-型多系统萎缩患者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使用金刚烷胺改善临床症状.结果 除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外,余30例住院3~111 d,平均48.0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症状缓解出院.提出自理协助、对症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安抚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情绪,提高家庭照顾者连续长期照护此类患者的能力是护理重点.

  • 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Wernicke脑病的护理

    作者:杨嘉慧;彭庆

    对1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并发Wernicke脑病加强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给予维生素B1治疗、营养支持、腹透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患者腹膜炎及Wernicke脑病治愈,住院17 d出院.提示早期发现Wernicke脑病症状并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治疗Wernicke脑病的关键环节.

  • 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存糖尿病及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作者:戴垚;李卫宁

    介绍1例激素治疗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存糖尿病及肺栓塞患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提出做好激素、降糖、免疫押制剂治疗的护理;抗凝治疗时严密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防止发生内出血;指导患者正确控制出入量,合理饮食,正常排便;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防止感染是其护理要点.

  • 四类肝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作者:石玉珍;陈星浩;黄桂虹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四类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急性肝衰竭(ALF)19例、亚急性肝衰竭(SALF)2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58例、慢性肝衰竭((2LF)8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影响其预后的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186例患者住院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膜炎等并发症,经系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措施,临床治愈23例,好转103例,无效19例,死亡41例.住院时间7~103 d,平均38 d.治疗有效(临床治愈加好转)的126例患者中,18例脱落,其他患者随访至今,随访期间死亡32例.结论 根据四类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各类肝衰竭患者危险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 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燕林;丁莉;陈琴

    目的 总结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1CD)植入术的护理要点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的7例患者行ICD植入术,术前加强心电监护及病情观察;术后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尤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做好休息与饮食、疼痛及生命体征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处理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结果 7例患者住院14~30 d,出院时的心功能NHYA分级Ⅱ~Ⅲ级.随访2~52个月,1例患者术后14个月因肺部感染、泵衰竭死亡.其余6例存活患者共记录到4次放电过程,3次室性心动过速和1次室上性心动过速.放电后均成功转复窦律,1例并发电击幻觉,1例囊袋渗液,经时症处理均好转.结论 加强ICD植入术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完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能降低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延长ICD的使用寿命.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王海燕;田荣;沈丽娟

    目的 根据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下称房颤)的特点,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减少不良事件,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4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危险分层评估、药品入量监测及调整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时间显著缩短、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对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房颤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

  • 中文版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作者:黄玲;王红红;李现红;刘美萍

    目的 翻译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HIV-SE),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将HIV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翻译成中文版并对242例接受或准备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文版HIV-SE总的Cronbach's α为0.81.各分量表为0.73~0.93.各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0.62~0.84;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5个,解释总变异的64.89%,少数条目的 归属与原量表有差异.结论 从整体上看,HIV-SE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提取的5个因子能较全面地反映该量表的结构,但在中国应用还需作一定调整.

  •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人群的接种认知调查

    作者:胡淑华;彭凤梅;陈瑾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人群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防治及疫苗接种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乙肝预防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对342名来医院接种乙肝疫苗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岁以上人群既往接种率为37.9%;调查人群对乙肝及其疫苗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35.4%~81.0%.曾接种过乙肝疫苗人群回答正确率较未接种人群高,其中4项(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乙肝疫苗接种前要检测乙肝全套和肝功能、接种后要进行抗体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要定期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调查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动机主要为入学、就业体检,占45.0%.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对乙肝及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仍偏低,应利用接种疫苗的机会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的乙肝预防知识水平和乙肝疫苗接种率.

  • 行为转变理论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书会;郭萍

    目的 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加强防护意识.方法 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对400例手足口病惠儿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采用手足口病认知调查问卷了解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准备阶段,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放映幻灯片等形式,提高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行动阶段,及时纠正患儿家属不正确的照顾方式,督促检查患儿日常用品清洁消毒完成情况;维持阶段,鼓励患儿家属巩固已有的行为转变,指正认知中的偏差.结果 患儿家属干预后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其中其对传染源、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保护性隔离的认知评分达到80分以上.结论 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

  • 五金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韦华燕;郭宇峰;郑天勇;刘潮梅;韦雅松;张映旭

    目的 调查五金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普及五金企业员工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山市小榄镇5家五金企业的836名一线员工的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结果 只有4.67%的员工能够正确回答呼叫"120"时应向医务人员说明的内容;61.00%了解先抢救生命后包扎伤口的急救原则,但员工对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率为14.35%,仅5.50%了解如何处理受伤离断的手指.员工均未接受过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61.84%主要从电视获取急救知识;65.67%的员工认为获取急救知识的佳途径是讲座.结论 五金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匮乏.应对五金企业员工加强现场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配备厂医和急救员,扩大医疗专业人员的服务面,提高五金企业员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使伤残率降至低.

  • 社区高血脂人群双轨道互动干预研究

    作者:李小明

    目的 探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高血脂患者降脂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社区选择高血脂症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对患者在膳食、运动、生活方式等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8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应用于高血脂症患者的降脂治疗效果较一般传统的单一靠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 热气流烘干法用于氧气湿化瓶干燥

    作者:李惜珍;林佳玲;黄丽侬

    目的 探讨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用于干燥氧气湿化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从病房回收的氧气温化瓶120个随机分为自然晾干组30个,烘干器烘干组(下称烘干组)90个.统一消毒冲洗干净后,自然晾干组湿化瓶倒置插于晾干架上,在室温下晾干;烘干组分3批各30个分别选用46~55℃、56~65℃、66~75℃倒置插于烘干器上烘干.结果 自然晾干组干燥所需时间24 h;烘干组46~55℃、56~65℃、66~75℃3个温度档干燥所需时间分别为1.5 h、1.0 h、0.5 h,但后者变形率达56.7%;干燥密封包装后第5、7天烘干组细菌培养阴性率显著高于自然晾干组(P<0.05,P<0.01).结论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以56~65℃干燥氧气湿化瓶,有效缩短了干燥时间,保障了消毒效果.

  • 复方杞菊汤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研究

    作者:王春玲;戴正香;戴新娟

    目的 探讨复方杞菊汤漱口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住院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杞菊汤漱口,对照组给予西吡氯胺漱口,观察两组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口腔溃疡疼痛评分、口腔溃疡面积显著低于或小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复方杞菊汤漱口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可行且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 ICU无创血压监测患者压力性紫癜的预防护理

    作者:郑兰英;李艳丽

    目的 预防ICU急危重症患者无创血压监测所致的压力性紫癜.方法 对ICU收治的272例无创血压监测患者在加强护士防范意识培训基础上,合理配置和使用袖带、定期更换监测部住、加强局部皮肤护理.结果 无创血压监测期间仅1例发生压力性紫癜.结论 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强化防范意识,加强监测部位管理及护理可明显降低压力性紫癜的发生率.

  • 握力器锻炼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黄敏清;黄蝶卿;胡春仪;崔虹

    目的 探讨握力器锻炼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62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PICC穿刺术的日期分组,单日为对照组(n=81),双日为观察组(n=81).观察组置管成功后立即使用握力器锻炼,30下/次,3次/d,每下握拳持续10 s,同时在穿刺点上方2 cm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喜疗妥乳膏,并轻轻揉搓,剂量1 g/次,3次/d,连续7 d.对照组在置管成功后只涂抹喜疗妥乳膏,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3%,对照组发生率为1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握力器锻炼加喜疗妥乳膏涂抹可以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简便易行,取材简单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 全程护理干预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所致血栓形成

    作者:鲍爱琴;闻曲;成芳;刘为红

    目的 降低恶性肿瘤患者PICC所致的血栓形成发生率.方法 将1 600例住院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管及干预;观察组进行全程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防护干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38%,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血栓形成.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作者:郭柔妹;张燕玲;方映娜;吴惠蝶;黄逸纯;洪蝶玟

    目的 规范静脉化疗操作流程,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方法 将200例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化疗药物的治疗操作;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方法,即确定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主题,组建团队,制定流程,分析失效模式的原因,实施改进.结果 两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MEA应用于化疗患者,能显著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改良间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作者:严萍;曾玲玲;谭明

    目的 克服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压疮的不足,提供高质量的压疮治疗方法.方法 将87例Ⅱ~Ⅳ期压疮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三组.对照组(22例)处理创面后,喷撒利福平粉剂;VSD组(35例)创面应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改良VSD组(30例)在常规VSD治疗的基础上,将1个厌氧包压在VSD敷料上,同时每日夜间停止负压吸引12 h.结果 三组压疮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改良VSD组和V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VSD组、VSD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南于对照组,治愈时问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改良VSD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测评结果除睡眠时间外,其余6个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VSD组(均P<0.01).结论 改良间歇VSD治疗在保证与常规VSD治疗同等疗效的前提下,避免了持续吸引带来的噪声、影响睡眠质量、被动体位等不良影响.

  • 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大小便失禁所致尿布皮炎

    作者:游葆萍;陈东玲;邱卓芳;丁楚慧;黄洁璇

    目的 探讨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臀部皮肤完整且昏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便后均使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并擦干,观察组采用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处理,对照组给予爽身粉预防处理.比较两组尿布皮炎发生时间及尿布皮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布皮炎发生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尿布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多爱肤超薄敷料能有效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尿布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病痛,降低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促进康复,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益.

  • 慢性病学龄儿童生存质量与自我意识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春丽;陈京立

    目的 探讨慢性病学龄儿童生存质量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性,以为临床提高慢性病学龄儿童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8~14岁慢性病学龄儿童61例,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资料采用相关行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慢性病学龄儿童生存质量总体水平及其生理功能、学校表现维度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均P<0.01);其生存质量与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P<0.01).患儿生存质量受其自我意识、患病种类、学习成绩影响.结论 慢性病学龄儿童的生存质量低于正常儿童,尤其是生理功能和学校表现维度;其自我意识、患病种类、学习成绩可以预测其生存质量.应积极关注上述预测变量,以帮助慢性病学龄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提高其生存质量.

  • 从文献探知我国高校护理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作者:李晓环;张新宇

    目的 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以合实验"或/含"设计性实验"并且全文"护理"为检索式,精确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结果 检出151篇,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115篇,获有效统计文献38篇.2008、2009年有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文献数量多,达12篇/年;开展此两种实验的本科院校21所,大专院校5所.23.1%的学校在学生掌握了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开课;26.9%的学校以<基础护理学>技能训练为依托.结论 护理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需在调整实验难度、训练模拟病人、提高教师素质、完善评价指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 临床科室电话机污染状况调查与对策

    作者:叶雪萍

    目的 了解临床科室电话机细菌污染情况并提出消毒监控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20个临床科室医生办公室及护士站电话机40部进行取样和细菌培养,并对上述科室40名医护人员及40例患者进行电话机卫生认知调查.结果 电话机带菌率100%,40部电话机均检测出葡萄球菌、肠科菌,以上2种细菌菌落数无法计数;17部电话机检测出真菌,菌落数10~20 cfu/cm2;1部电话机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菌落数17 cfu/cm2.接电话后洗手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比例分别为40.0%、15.0%.结论 临床科室电话机污染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医护人员及患者手卫生知识教育和监测,定期消毒电话机,以切断电话机所致的医院感染.

  •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变化的调查

    作者:唐秋君;张利琼

    目的 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了解患者对日常饮食禁用的情况,为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对101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36.6%患者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蔬菜,28.7%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水果; 57.4%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海产品类食物;41.6%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菌类食物;公认发物类食物,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次数的患者比例高,达86.1%.患者增加食用某类食物的原因主要归为患者认为该类食物有增强免疲力、抗肿瘤的作用;患者完全禁用某类食物及减少食用次数的原因是认为该类食物属于发风发物之类,易加重病情.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对日常各类饮食的摄入有明显减少和过度禁用的情况.临床上给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避免饮食给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带来负面影响.

  • 开展烹饪实践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生率

    作者:吴建中;张爱萍;刘桂月;刘慧娟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再发生率.方法 将25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33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医嘱行饮食护理,病情稳定后参加病房每周举行的饮食讲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烹饪实践课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为48.12%,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患者遵守基本饮食原则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展烹饪实践课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生率,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