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玉美;吕凤英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医院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ICU护士压力,保持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工作倦怠量表(MB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2名ICU护士和58名普通科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的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护士,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均P<0.01);TCSQ的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护士(P<0.01);ICU护士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ICU护士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其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缓解ICU护士工作压力,注意提高其应对技巧,以减轻工作倦怠,保持身心健康.

  • 合同护士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理瑛;侯燕;颜萍

    目的 了解合同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压缩版)对130名合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合同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护士(均P<0.01),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内护士(P<0.01);合同护士情感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消极应时、积极应对、总体工作满意度;去人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支持利用度;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积极应对、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客观支持.结论 管理者应关注合同护士工作倦怠的状况,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积极应对能力、社会支持水平及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合同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

  • 神经科管饲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杨富英;关惠仪;吕小春;邓丽芬;田杏音

    神经科患者以老年、危重、偏瘫、失语及球麻痹为特点,其中球麻痹患者在管饲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吸,导致病情加重.

  • 自制肩部约束带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娥

    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妇科腹腔镜手术多采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手术过程中若体位未固定好,患者易滑向头侧.

  • 软包装液体瓶口启环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汪涓

    软包装输液瓶已在临床普遍使用,瓶口橡胶塞外面的塑料密封圈为拉环结构,护士开启瓶口时,只能用1个手指伸进环内用力拉开,不仅容易使手指受伤,而且工作效率低.

  • 局部加压带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李亚玲

    乳腺包块切除术后常规使用绷带行胸部环形加压包扎伤口,目的是使手术创面紧贴,预防创面渗血、积液.但使用绷带行胸部环形包扎的压力大小不可测,过紧、过松仅靠医生的经验,且包扎费时、费力,患者感到不舒适.

  • 救护车液体挂钩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李自芳

    院前急救是对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件等患者进行救治,转运过程中常需进行静脉输液.救护车是转运患者的主要交通工具,传统的救护车上液体挂钩与普通挂钩区别不大,在转运过程中由于路况及车速等原因,输液瓶易随车辆的颠簸而左右摇摆或碰撞,给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 新型医用管道浸泡消毒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谢琳娜;孙素清;王敏

    临床工作中,常用的医用管道及氧气湿化瓶等,多为塑料型材质制品.使用后浸泡消毒时,因管道经常漂浮在浸泡容器中,不能完全浸泡在消毒溶液中,从而影响医疗安全质量.

  • 患者搬运带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耿艳莉;万胜红;龚云

    手术患者搬运是手术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麻醉的原因,患者易出现躁动情况,给搬运增加了难度.以往采用多人徒手抓住患者多个部位进行搬运,搬动时没有附着点,不仅会出现用力不均,还易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和污染,即便应用床单或布巾等材料搬运,因其本身的设计和材料的不合理,易造成患者摔伤和引流管脱出、折断等意外情况,而引发医患纠纷.

  • 手术用腔镜扶持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刘谋珠

    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胸腔镜、盆腔镜手术等)属于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长时间地扶持腔镜,以保持稳定、清晰的视野,由于疲劳,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或手抖动而影响手术的精度,降低手术效果.

  • 小儿手术专用四肢约束带的改进

    作者:边冬梅;冯颖;李静妮

    要幼儿手术时需将四肢妥善固定.以往多使用纱布绷带盘绕"8"字活结固定.虽方便易行.但对局部皮肤的压强和摩擦较大,有损伤皮肤的潜在风险.

  • 可调式雾化吸入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张明欢;赵士宏;夏淑莉

    雾化吸入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雾化吸入时,雾化吸入管无固定装置,需要护士手持雾化吸入管15~20 min方可完成治疗.

  • 地榆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凡霞;许艳平;王明莉;顾爱英;徐敏

    压疮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科以及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压疮一旦形成,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关键词: 压疮 地榆 护理
  • 输液手臂架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赵淑云

    静脉输液是静脉给药的一种常用途径,静脉穿刺常选择手臂.患者半卧位或其他特殊体位输液时,手臂难以放置于舒适位置,患者由于体位改变或手臂不规范活动易造成静脉输液渗漏.

  • 湿润烧伤膏联合抗生素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荣再香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中加入奥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58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采用加入奥硝哇和左氧氟沙星的湿润烧伤膏涂搽局部,并暴露疮面、保持湿润等;对照组用红外线烤灯烘烤15 min后局部湿敷庆大霉素纱布.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抗生素用于治疗压疮起效快,疗效好.

  • 不同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吴治敏;曾俊;岳蕤;卓宏

    目的 提高全麻清醒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将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液体石蜡润滑导尿管,实验组(n=43)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均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留置导尿,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麻醉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及不能耐受拔除尿管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术后麻醉清醒恢复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凝胶作为尿管润滑剂能有效提高全麻恢复期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凤鹏;林平;李丹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本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护患沟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172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评分为25.68±4.80,呈中等水平;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162.36±18.10;2004年级与2005年级本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护患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中的护患沟通的启动、护患沟通的结束和收集信息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在本科护生教育过程中,需注意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有效地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 护理专业教师在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作者:赵婉莉;周碧琼

    阐述了护理专业教师可利用其既是教师又是护理专业人员的双重身份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通过培养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护理职业价值现、重视护理职业道德的建立与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并督促护生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指导护生认识专业和环境等,可促进护生在护理专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 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营英;曹颖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状态及其相应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4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0.46,32.79%护生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护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幻想和退避类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也常被采用,而少采用的应对方式是自责;大五护生比大一、大二护生更少采用解决问题类应对方式(P<0.05,P<0.01);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自责和退避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在大学期间应重视培养护生自我效能感及积极的应对方式,特别是大五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需接受相关教育.

  • 主题探究式学习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萍;姜丽萍;陈军

    目的 探讨主题探究式学习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8名本科护生和273名专科护生,在<社区护理学>的授课中采用自身对照法,部分章节采用主题探究式法授课.其余章节按传统方式授课.结果 除授课者技巧一项外,护生对主题探究式法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P<0.01,P<0.05).结论 主题探究式学习法在激发护生学习兴趣,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视野、培养护生科研能力和合作性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

  • 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

    作者:胥小芳;张海燕

    综述了专科护士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职能作用以及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现状.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莉莉;张澜;秦江梅

    介绍护理人力资源的概念,综述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如按床护比测算、按医护比配置、按护理工作量测算等,并展望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医嘱依从性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

    作者:刘亚丽;陈宝娥;刘金龙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医嘱依从性与其基础代谢率(BMR)的关系.方法 对拟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96例甲亢患者进行术前服药、饮食、BMR监测的依从性观察,并结合其2周后的BMR值分析.结果 术前服药、饮食、BMR依从者其2周后的BMR值较不依从者下降显著(均P<0.05).结论 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对其BMR值有显著影响,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患者服药、饮食、BMR的依从性,以提高治疗效果.

  • 乳腺癌患者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欧阳晶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临床正确开展乳房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白设问卷对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保健知识调查.结果 仅6.25%乳腺癌患者能够定期进行乳房自查、知道乳房自查佳时间是月经后4~7 d、了解乳房检查手段,93.75%患者不了解月经周期与乳房不适关系.结论 乳腺癌患者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较低,需加强对乳腺疾病的科普教育工作,定期为成年女性体检,促使她们自觉地防治乳腺疾病,以达到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 阅读疗法在儿童阴茎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吴文英;金学勤;盛三妹;黄群;徐月英;张英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在儿童阴茎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学龄期阴茎术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阅读疗法.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阅读疗法可以减轻患儿阴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Mile's术后会阴部护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汤建荣;彭献华;刘畅

    目的 探讨会阴部护理改进措施预防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158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部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女性患者采用造口袋行局部护理,男性患者采用无茵橡胶手套自制的假性导尿袋行局部护理.结果 对照组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12例(15.38%),观察组仅发生1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现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造口袋、假性导尿袭分别对女性及男性患者行会阴局部护理.可降低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率.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效果观察

    作者:陈素锦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早期(术后6 h开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镇痛认知的调查分析

    作者:朱薇;尚少梅;史昕竹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镇痛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镇痛认知的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02例患者进行镇痛认知及焦虑抑郁的调查.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镇痛认知得分为11.13±1.91,患者对镇痛方式及镇痛剂的认知程度较低,婚姻状况、术前疼痛程度、抑郁程度、镇痛剂史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镇痛认知的主要因素(均P<0.1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疼痛镇痛方式认知、镇痛剂认知方面存在不足;建议针对患者的不同特征加强镇痛健康教育.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疼痛的能力.

  • 下颌骨外旋入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黎金环;叶凤清;黄俊卿;江文霞;王木清

    目的 探讨下颌骨外旋入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佳护理配合,以便更好地在术中进行医护合作.方法 对26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实施下颌骨外旋入路咽旁间隙肿物切除手术.结果 26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了解手术方式,做好手术用物的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微创肿胀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效果观察及手术配合

    作者:杨君;吴清香;刘远新;胡永超

    目的 观察微创肿胀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将腋臭就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传统组(40例)和微创组(7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微创组采用微创肿胀抽吸术治疗腋臭.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瘢痕发生率显著短于或少于传统组(均P<0.01).结论 微创肿胀抽吸术治疗腋臭是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瘢痕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术前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加强无茵管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骨科手术中手套穿孔情况的调查

    作者:高友娟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中手套穿孔情况,以增强手术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医患感染.方法 对560例骨科手术中使用的4 820只手套于术后采用超量注水挤压实验法检测手套穿孔情况.结果 骨科手术中手套穿孔468只(9.71%);术中主刀医生的手套穿孔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人员(均P<0.0125);左手示指为穿孔高发部位.结论 骨科手术中手套穿孔发生率较高,为预防医患双方交叉感染,术中手套一旦破损,应及时更换;高危手术可戴双层手套,以减少患者血液及其他体液的污染,保障手术人员的自身健康,减少职业危害.

  • ICU患者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朱佩敏;张雅萍

    目的 探讨ICU患者感知的压力源及由此产生的压力反应,为ICU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8例ICU患者进行压力源及压力反应调查.结果 患者被导管束缚是主要的压力源,噪声、护士及护理服务、医生及医疗服务、同病室患者、缺乏信息是居前6位的压力源;睡眠障碍和焦虑分别是主要的生理、心理反应.结论 lCU患者承受多种压力源,其生理、心理反应较重,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满足其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缓解和应对患者的压力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掌握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周阳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及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92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关临终关怀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总分为11.68±1.83,基本知识、哲理与原则及疼痛控制相关知识3个维度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6.25%~94.09%、46.62%~81.59%及41.39%~82.60%;知识来源途径主要为课堂、医护人员、媒体及周围的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学历、医院级别有关(均P<0.01).结论 医护人员临终关怀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对临终关怀哲理和原则缺乏深入理解,普遍缺乏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建议加强临终关怀知识的教育和研究,以指导临终关怀服务工作.

  • 社区护理资源配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郑昊;刘立丹;李昆;邢沈阳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便于实际应用的社区护理资源配备评价指标体系,为完善社区护理相关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指标进行筛选.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及权重.结果 建立了一套社区护理资源配备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lO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总信度Cronbach's a为0.875,内容效度值(CVI)为0.894;一级指标CVI为0.823~0.891.Cronbach's α为0.801~0.872;二级指标CVI为0.805~0.867,Cronbach's α为0.803~0.894.结论 构建的社区护理资源配备评价指标客观、科学、合理,能较好地反映社区护理资源配备的现状,对社区相关评价标准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 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杨晓琴

    目的 探讨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 对2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指导其进行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指导其行肌力训练、提高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及负重训练、下楼梯训练.结果 术后住院6~8 d,平均7.5 d,伤口Ⅰ期愈合、关节活动度>90°出院;随访6~54周,25例症状消失,步态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合并膝骨性关节炎,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关节肿痛,予以制动,手术后23周膝屈曲<100°.结论 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后,在康复训练时科学地掌握手术后关节的动静关系、时机和局部情况,对确保手术效果,促进半月板愈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渗盐水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朱筱红

    目的 提高产后会阴水肿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侧切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后用0.5%碘伏纱布湿敷.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后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湿敷第2天均辅以红外线照射.结果 两组均100%痊愈,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治疗会阴水肿可显著缩短疗程.

  • 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评估与肠外营养支持

    作者:王庆华;杨玉霞;张新晶;徐建平;陈蕾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液体疗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营养状况予肠外营养.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营养指标和生化检查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观察组术后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PN可改善营养不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进行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至关重要.

  • 肠内营养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蔚;姚志刚;武彦霄;苏惠茹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伤后24 h内给予管饲立适康匀浆膳,对照组通过锁骨下或颈内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出现肠鸣音后逐渐过渡到管饲肠内营养.两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比较两组惠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聚焦解决模式在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杜夏菁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术后15 d采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身体机能、喉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颈前气管造瘘口、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地震挤压伤患者的心理干预

    作者:陈慧芬;刘福清

    目的 减轻或缓解地震挤压伤患者的负性心理.方法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存在生理、认知、情绪及行为方面问题的4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患儿采取抚慰、鼓励、讲故事、做游戏及触摸法舒缓紧张情绪,对成年患者采取无言的陪伴、关切地倾听,并鼓励其做力所能力的事情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经过近10 d的心理干预.患者4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均显著好转.结论 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地震灾害所致的心理应激反应.

  • 地震伤员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策略

    作者:谢红艳;涂敏;艾冬云

    目的 控制和预防地震伤员病区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方法 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监控协调及技术指导力量,对病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管理及手卫生,强调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42例地震伤员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及手卫生.强调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关键.

  • 大批量地震伤员的远程转运

    作者:王颖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远程转运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2例地震伤员通过火车转运至武汉,转运前制订详细的转运方案、做好伤情与风险评估、物品的准备、患者准备,转运过程中规范搬运并妥善、合理安置患者、做好伤情统计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全部伤员均顺利、安全转运至目的地.转运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和意外,无1例死亡,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转运前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格把握转运时机,转运过程中对轻、重伤员进行合理放置、细致观察,严格查对,集中监护是保证患者安全远程转运的关键.

  • 呼吸科住院患者突发地震时紧急撤离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红梅

    目的 探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转移患者的应对措施.方法 地震突发时,对在岗护士、护工、陪护、家属进行分组、分工、重组,快速处理危急事件(如关闭氧气开关),将69例能行走患者分为两组,6例危重患者由家属和医护人员手抬撤离,总务护士迅速携带必备抢救器械和药品.结果 10 min内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病房,其中1例患者被氧气筒砸伤,迅速消毒、包扎后安全转移,其他人员未发生意外伤害.结论 突发地震等意外状态时,需沉着冷静,果断指挥,有序撤离;同时医院需建立紧急应对机制.

  • 地震伤员手术前的救护

    作者:高兴莲;王静

    对2814例地震伤员实施紧急手术救治,术前手术护士合理分工协作、精心组织,器械合理调配,对伤员分类救治,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正确处理伤口并固定患肢,做好心理护理是保障手术救治成功的措施.

  • 创伤评分在地震伤员伤情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小平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在大批量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进行伤情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创伤评分对大批量地震伤员进行伤情评估,并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分类安置,开展救治.结果 对地震伤员采用创伤评分进行创伤严重程度评估,保证了急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地震伤员的救护质量.同时也可以作为伤情变化的再评估的工具.结论 创伤评分对地震伤员进行伤情评估优化了救治流程,为有效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为后续的急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 非骨科病房接诊特大地震伤员的护理质量控制

    作者:李桂蓉;黄英;刘晓春

    5·12特大地震后,眼耳鼻咽喉科在短时间内接诊206例骨科伤员,采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小组负责制、强化专科知识培训及护理质量检查、严密消毒措施等.结果门诊和病房无护理差错事故、护理并发症及医院感染发生.提出有效的人力资源调控和护理管理能保证非骨科病房特定时期收治骨科伤员的护理质量及安全,达到护理目标.

  • 地震后帐篷医院骨科护理质量的管理

    作者:汪利辉;何梅;李叶平;尚建英

    目的 探讨地震后应急状态下帐篷医院骨科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合理调配人员,调整工作时间,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查对和巡视工作,重视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做好地震后应急状态下帐篷医院骨科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218名地震灾害伤员在骨科帐篷病房救治期间,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严重护理并发症及护理差错、投诉.结论 因地制宜,重视地震后应急状态下骨科的护理质量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 特大地震灾害中大批量伤员的医院间转运

    作者:侯志蓉;王朝刚

    对14批844例地震灾害中的伤员实施医院间转运,通过制订伤员转运的标准;组织专家对伤员进行伤情评估、分检、编号;制作伤员身份识别及诊断识别双标识;备好每例伤员的转诊单、X线片及特殊检诊单;特殊伤员选用特殊的转运器材和车辆;配备随车医护人员、急救器材和必需药品;与接收医院做好伤员交接等措施,结果仅1例伤员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未发生身份识别错误及诊断治疗错误,保证了转运伤员的安全.提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转运,可保证转运效率和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因转运不当造成伤员再损伤.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