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护理文书质控方法的改进

    作者:杨春;严久英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与水平.方法于2003年成立质控组,对质控员和全院护士进行系统的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制订在案、出院病历全程质控流程,连续运作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2004年(质控后)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显著优于2002年(质控前).结论护理文书质控方法的改进,有效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 弹性持续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雪花

    目的探讨减轻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静脉用药方法.方法将76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PICC置管和艾恒加氟尿嘧啶(5-FU)方案,艾恒用量及输注方法两组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取5-FU 2.5 mg/m2,采用弹性化疗泵静脉持续输注120 h;对照组取5-FU 0.5 mg/m2、亚叶酸钙200~300 mg/m2,6 h滴注完毕,连续5 d.均间隔3周重复1次,连续4~5次.结果观察组除口腔炎、腹泻外,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弹性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可减轻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舒适度.

  • 诺和笔注射停针时间对诺和灵药液残留量的影响

    作者:曹彩虹

    目的观察诺和笔注射时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对诺和灵药液残留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均使用诺和笔注射诺和灵,三组诺和灵推注毕分别停留6 s(对照组)、10 s(观察1组)、15 s(观察2组),并测量针尖残留液量.结果观察2组残留药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均P<0.01).结论延长针头停留时间,可有效减少药液残留量,提高用药准确性.

  • 阿托品化维持方法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万锦屏

    目的评价阿托品化后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阿托品抢救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行常规洗胃、导泻、强化护理、胆碱酯酶复活剂及间歇静脉注射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治疗组采用持续静脉滴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对照组用间歇静脉注射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结果治疗组病死率、阿托品中毒发生率、阿托品用量、医疗费用、工作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抢救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达阿托品化后持续静脉滴注阿托品以维持阿托品化,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不同时间拔除动脉鞘管对PCI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王苹;王青;李新明;王圣;黄雪汝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时间拔除动脉鞘管护理方法对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PCI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于PCI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对照组于PCI术后留置4 h拔除动脉鞘管.结果观察组未出现术后血管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可以预防和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输液器对酚妥拉明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敖薪;丁勇;黄先菊

    目的探讨输液器对酚妥拉明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紫外分光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输注速度的酚妥拉明在通过输液器前及输液器后各时段药物浓度.结果不同输注速度及不同浓度酚妥拉明注射液通过输液器即刻其浓度显著下降(P<0.05,P<0.01).同时段不同输注速度相同浓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相同输注速度不同浓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浓度为16 mg/100 ml的吸附量显著高于浓度为8 mg/100 ml和4 mg/100 ml(均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输液器对酚妥拉明有显著吸附作用,浓度越高吸附作用越大,其吸附作用随输注时间延长而降低,30 min后基本恢复至原液水平.

  • 新毕业护士护理专业英语培训初探

    作者:薛晶;刘义兰;邢育珍

    目的探讨提高新毕业护士专业英语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对53名新毕业护士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英语强化培训,在精心挑选教师的基础上,自选教材,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及提问式、小组情景表演和笔试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 24.5%学员认为培训很有必要,56.6%认为有必要;培训结束后学员认为专业英语、公共英语、口语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专业英语培训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提高了学员英语学习兴趣及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 专科护士培养方法探讨

    作者:刘于;李秀云

    通过对29名符合基本条件的专科护士采取岗位培训、国内进修、出国深造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及英语读写能力的培训,提出严格选拔考核,确立培养目标,加强继续教育,是增强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鲁慧;吕探云;王君俏;林惠凤;高键

    文章从血液透析(HI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定义、评估方法、不依从对机体的影响及干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在找出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依从行为阶段的基础上,制订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

  •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何丽芳;廖淑梅

    从人们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对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切断AIDS感染途径、HIV/AIDS人群隐私保密权和公众知情权、对HIV/AIDS人群进行强制隔离以及对其进行救治等方面综述了我国AIDS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唤起社会为HIV/AIDS人群创造一个发挥支持性作用的伦理环境,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玲

    回顾性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电磁波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吴俊波;邢桂英;刘荣英;王荣玲;李桦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局部电磁波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护理.方法对63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局部电磁波热疗联合放疗、化疗,进行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对症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6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有效率81.0%.结论治疗前认真做好体位和心理护理,治疗中及治疗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 血液透析致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田芬

    对68例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2 640例次,发生低血压260例次,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为超滤量过大及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过低、透析中进食或透析液温度过高及疾病所致.提出加强卫生宣教,控制水分摄入,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低血压反应的关键.

  • 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王静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的角度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长期低钠饮食和多次放腹水.不同程度低钠血症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密切注意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各项相关因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加强治疗中用药观察和护理,预防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 小气囊扩张术加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症患者的护理

    作者:付振美;马卫霞

    对41例贲门失弛症患者,在内镜下行小气囊扩张术加肉毒毒素A食管下段括约肌注射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指征.结果41例AC患者治疗当日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发现,3个月复发1例(2.44%);6个月复发2例(4.88%),1年复发5例(12.20%).提出内镜下行小气囊扩张加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症安全、经济、简便易行,近期效果良好;加强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狭窄患者的护理

    作者:朱江

    对20例气管狭窄患者行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局部麻醉,术中密切监护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安放,术后呼吸困难改善,未发生大咯血及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

  •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作者:魏春香;石金琴;杜延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2例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情感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6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 月经周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作者:徐丽芬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前1~7 d、经期、经后5~7 d、经后8~19 d观察其精神症状.结果患者在经前期1~7 d精神症状不稳定,经期1~5 d明显,经后8~19 d较稳定.NOSIE中除精神病性、个人卫生因子外,其余因子在月经后8~19 d显著优于其他时段(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加重或反复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邓志兰;郑洁芳;陈彩云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支持Apgar问卷对3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3.87%,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抑郁情绪的发生与患者透析时间、性格、经济状况、自理能力及家庭支持状况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早进行心理护理能减少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发生护患纠纷后38名护士的心理变化.结果发生护患纠纷后仅4名护士表现为正性心态(10.5%);34名(89.5%)表现为负性心态.其中高年资(护龄≥10年)护士心态显著优于低年资(护龄<10年)护士(P<0.01).负性心态中低年资护士以愤怒和悲观为主(82.1%、75.0%),高年资护士以迁就为主(50.0%).结论发生护患纠纷后,护士以负性心态为主,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应重点加强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教育,强化其优质服务意识,尽早公平解决纠纷,以使护士尽快恢复正常心态.

  • 群体性尿镉超标患者的心理干预

    作者:张应梅

    目的探讨群体性尿镉超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 方法将166例尿镉超标患者按收治批次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乏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状态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群体性尿镉超标患者,在关注躯体症状治疗的同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 护士长个性特征调查分析

    作者:李金娜;朱云霞;郑水利;程丽萍;刘雁红;彭军

    目的了解护士长个性特征,完善护理部管理内涵.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EPQ)对196名护士长进行个性特征调查分析.结果护士长神经质(N)因子得分为(48.01±8.44)分,>61.5分者12人,占6.1%;精神质(P)因子为(51.04±7.52)分,>61.5分者15人,占7.6%;掩饰性(L)因子为(52.07±8.50)分,>61.5分者13人,占6.6%,内外向(E)因子为(56.05±8.45)分,>61.5分者42人,占21.4%.结论 N、P、L因子评分在正常范围,E因子评分偏高,提示护士长个性外向、乐观,情绪稳定,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有少部分护士长有神经质/精神质倾向,护理管理部门应予以重视.建议建立护士长/护士心理辅导中心,为之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 护士社会支持与焦虑状况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马桂芬;赵秀芳;邱生林

    目的了解护士的社会支持与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状态焦虑量表(S-AT)对100名女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护士社会支持评分为(37.22±6.94)分,S-AT评分(42.70±7.20)分;护士社会支持与焦虑状态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越高,焦虑状态越低;年龄<25岁、工龄<5年、未婚、合同护士社会支持明显偏低.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是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 集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魏爱荣;胡清川;王毅刚;易锐

    目的探讨集体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集体治疗组(观察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分别于病情稳定后进行集体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后8周、12周末观察组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NOSIE各因子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集体治疗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 糖尿病患者团队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方红梅;方岚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团队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糖尿病患者与5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糖尿病团队,对患者实施1年团队管理.结果实施团队管理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较实施管理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团队管理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亦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 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

    作者:潘杰;解亚宁;钱念渝;付利

    目的探讨老年糖调节受损(IGR)者的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220例老年IGR者的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IGR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34.23±7.02和19.92±5.65,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有27.73%~78.64%采用不同形式的积极应对方式,4.09%~18.18%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6.60±8.21;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39,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P<0.01).结论老年IGR者中大部分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幸福感较强.应重视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少部分人,帮助其改变应对方式,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 军队离退休干部婚姻状况及居住环境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

    作者:王社芬;邢菁;王玉玲;王曼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婚姻状况及居住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测定工具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对669名军队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测评,并对其婚姻状况、居住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居住高原地区者呼吸系统疾病评分显著高于居住平原地区者(P<0.05),配偶健在者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丧偶者(均P<0.05),与子女同住与否对其身心健康状况影响不大(P>0.05).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婚姻状况及居住地域与其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心理干预,给以家庭和社会支持,丧偶者再婚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家庭访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桂媛;李晓黎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顺序分成家庭访视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家庭访视组为脑卒中出院患者定期提供医疗护理支持服务,出院后3个月,1次/周;3个月后,1次/15 d, 1~2 h/次,疗程为1年.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家庭访视组不定期到患者家庭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及患者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疗程为1年访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访视前,且访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 1例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护理

    作者:何易;孙慧敏;许峰

    对1例上矢状窦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选择性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动脉鞘管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护理

    作者:宋琼;周舸

    对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注射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假性动脉瘤内血液凝固,血流信号消失.提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易行.而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 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兰敏;张俊玲;冯素萍;王荃声

    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茅柳水;王晓翠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

  • 危重患者护理服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邱艳;王咏申;刘金燕;高玲;王保华;谢其珍;许杰;石丽敏

    危重患者护理措施多,如吸痰、叩背、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及心电监护等,经常需要解开被服,以至患者胸前区上部、双肩等处常常处于暴露状态,既不雅观也难做到有效保暖,尤其是冬天或天气转凉时,患者易患呼吸道感染.鉴此,我科设计了一款蝙蝠袖式护理服,克服了以上不足,介绍如下.

  • 安全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海文;陈思卉;王东霞;陈月莞;符宇宁;张金莲

    为了保障护理职业安全性,我院于2005年3~10月对2 005例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Introcan Safety型安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无1例针刺伤发生,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碧云;谢惠清;钟慧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年的早期张口康复功能训练,比较2年后两组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张口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作者:朱月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显效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肩关节被动运动预防脑卒中肩痛效果观察

    作者:尹伟华

    目的探讨肩关节被动运动预防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均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肩关节被动运动训练.发病3个月后,测量肩关节前屈的大活动范围时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肩痛发生率60.5%,观察组肩痛发生率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上肢体位护理及肩关节被动运动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

  • 不同用药方法对盖诺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谢萍;楔燕燕;孙玉姣;张桂香;姚秀琴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方法对盖诺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B、C、D四组各15例,A组采用盖诺静脉滴注;其他三组行静脉注射,B组推注时间<5 min;C组5~10 min;D组>10 min.结果四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静脉炎发生率B组显著低于A、C、D组(P<0.01,P<0.05);四组全身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加盖诺25 mg/m2静脉注射,5 min注射完毕,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其疗效及全身不良反应与其它3种用药方法无区别.

  • 硝普钠致精神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李成剑;严小敏;高慧

    总结9例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静脉注射硝普钠致精神失常的原因和护理,提出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是引起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时停用硝普钠,采用镇静、安全护理等措施,患者康复出院.

  •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作者:张镜;魏兰双;刘银鸿

    目的探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管代替肛管,保持灌肠液适宜温度、控制药液灌入速度的综合改进方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常规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可防止药液外溢,保持灌肠液温度,确保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 自制中药膏剂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

    作者:张小红;罗文娟;尹文玉

    目的及时控制和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自制中药膏剂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均连续治疗3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膏剂外敷可有效治愈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江英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双肾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CRF可避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而疗效同常规疗法,使CRF患者又多了1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 中药膳食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的影响

    作者:周静;肖春玲;赖晓;柏质彬

    目的探讨中药膳食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低脂饮食和易善复、大黄庶虫丸等降酶保肝治疗;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外,采用中医辨证施食予以活血化淤、健脾利湿的中药膳食疗法配合运动干预,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中药膳食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 中医熨治法治疗腰腿痛效果观察

    作者:李连岁

    目的探讨中医熨治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将26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理疗、推拿、口服止痛及活血化淤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结果治疗10 d(即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熨治法可减轻患者腰腿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观察

    作者:林雪霞;刘悦;蔡高宁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组采用浮针针刺穴位,并用复方丹参、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针配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效果观察

    作者:陈海林;王全权;黄慧敏;章茂森;董井成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的疗效.方法将169例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用聚肌胞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苡仁、板蓝根、莪术等中药外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2%,对照组有效率68.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效果良好,且方法简单.

    关键词: 中草药 穴位注射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