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幕上肿瘤手术患者基于加速康复护理的术前禁食方案改良

    作者:石卫琳;金煜峰;陈蓓妮;施奕敏;陈红

    目的 探讨改良术前禁食方案对幕上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88例幕上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禁食禁饮10 h.观察组术前进食含糖清流质,至术前2h禁食禁饮.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口渴、饥饿程度及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前口渴、饥饿评分,术后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良术前禁食方案能显著改善幕上肿瘤患者术前口渴、饥饿感,减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欢;罗云婷;李饶

    目的 调查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6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结果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为117.50±12.98.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与自觉严重程度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帮助其正确评价和应对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就医体验.

  • 产妇水中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刘金玲;徐捷;陈丹;徐萌艳

    目的 探索产妇水中分娩的真实体验,为提升水中分娩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水中分娩的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将产妇水中分娩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舒适感、安全感、领悟社会支持感和低自控感.结论 需重视产妇水中分娩感受,加强助产人才专科培训,不断探索与提升水中分娩安全性,提高产妇水中分娩护理质量.

  • 1例重度营养不良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切口裂开的护理

    作者:周萍;孙红玲

    对1例重度营养不良克罗恩病患者行小肠肠段切除+回肠造口术,术后第6天切口裂开.针对患者复杂病情,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创面,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整体治疗,切口局部采用简易负压技术,有效管理伤口渗液,控制感染,联合伤口拉拢技术促进伤口的缩合.治疗20 d,患者全身状况改善,切口趋于愈合.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动机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建琼;柏晓玲;罗忠琛;楼婷

    目的 深入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试产的动机,为制定促进该人群选择阴道试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拟行阴道试产的孕妇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医生建议行阴道试产,知晓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知识,自身与朋友的阴道分娩经历,剖宫产的不良体验,避免再次手术和有再次妊娠的计划.结论 医护人员应了解孕妇选择阴道分娩的动机,实施针对性干预策略促进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选择阴道分娩,避免盲目选择再次剖宫产.

  •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CRRT患者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

    作者:刘哲;李冰玉;王海彦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 5年8月至2016年7月)和观察组(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各3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透析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 低年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自评和护士长评价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丽;陈熙;陈哲;陆彦顼;李映兰;王炎

    目的 比较低年资护士医患沟通能力自评与护士长评价结果,分析其差异产生原因,为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及其科室护士长,分别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自评和他评量表进行评价,并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医患沟通能力自评得分为3.87±0.49分,他评得分为3.80±0.71分;临床沟通能力的6个维度中,团队沟通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自评与他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评价不高,在团队沟通及情感沟通方面自评高于护士长评价,护理管理者应在充分了解低年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水平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

  • 辱虐管理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芸;来鸣;金琪

    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士感受到的辱虐管理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对341名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辱虐管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辱虐管理得分为1.55±0.71,自我效能感得分为4.97±0.73;不同工作年限护士辱虐管理及不同学历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辱虐管理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0.01).结论 护士辱虐管理处于中下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辱虐等负性领导行为,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稳定护理队伍,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 非暴力沟通在外科护护沟通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春;金玲;张月芹;向翠玲;孔盼盼

    目的 探讨非暴力沟通在护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抽样选择本院外科片区的3个科室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实施非暴力沟通5种能力应用的 培训和实践.结果 干预6个月后,护士团队凝聚力、总体幸福感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非暴力沟通能提升护士的心理调控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总体幸福感,有助于护理团队建设.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服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丁建萍;许金美;王秀娟;王霄腾;邓敏

    目的 设计制作适合于人工肝治疗的专用患者服,方便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和护理.方法 根据人工肝患者股静脉置管的特点,设计人工肝患者服.选取96例人工肝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穿普通患者服,观察组穿人工肝患者服,比较两组方便性、私密性和美观性、实用性,保暖性及医护操作便捷性.结果 观察组对患者服穿着方便性、私密性、美观性、实用性、保暖性及医护操作便捷性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工肝患者服方便医护人员实施治疗护理,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舒适性.

  • 加温复合碘消毒液降低PICC穿刺早产儿疼痛

    作者:孔超男;姜红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复合碘消毒液对PICC穿刺早产儿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PICC穿刺术的早产儿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PICC穿刺前采用室温下放置超过1h的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暖箱内升温超过1h的消毒液进行穿刺前皮肤消毒,并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评估其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时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PICC穿刺早产儿利用新生儿暖箱升温的复合碘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能降低消毒过程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

  • 野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辅助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张曼莉;李平;叶苓;张薇

    目的 探讨野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辅助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效果.方法 将429例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5例和对照组214例,对照组在手电筒光照下采用肉眼观察方法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辅助装置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能提高无光照环境下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军事救援行动.

  • 脑卒中患者实施FeSS协议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春彦;赵存;王兴蕾;豆欣蔓

    本文就FeSS协议的概念、病理生理基础、必要性及其在脑卒中的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提出正确运用FeSS协议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死亡和依赖的可能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好;单君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提出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细菌定植、抗生素滥用等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早期病原菌筛查和确诊后隔离,使用氯己定漱口和擦浴,医护人员提高防护知识,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家庭医生制度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谭哲煜;王秀华;欧阳煜;杨琛

    综述国内外家庭医生制度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及质量评价的现状,提出国外家庭医生制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较为完善,服务质量也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价.我国需从4个方面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两者多样化融合;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数量,提高其福利待遇;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第三方服务质量评价监督体系;根据国情所需适时制定家庭医生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标准.

  • 炎症性肠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聪;张苏闽;方健;李冰雪;张雪芳

    介绍炎症性肠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评测工具和干预措施,以期引起国内医护人员对炎症性肠病群体性功能问题的关注,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护理评估及干预提供参考.

  • 手术室常规标本送检的精准管理

    作者:陈红;赵体玉

    目的 探讨精准管理在手术室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1~5月998件常规标本作为对照组,6~10月987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包括优化标本的送检流程、设计并使用多格无菌手术标本盘在内的精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手术标本送检规范率和标本固定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标本送检规范率和标本固定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精准管理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标本送检的规范率和标本固定的合格率,提高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

  • 健康素养问卷在老年人群体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阮婷婷;易巧云;黄一伟

    目的 引进澳大利亚HLQ健康素养问卷并对其进行文化调适、信效度评价,并检验其在中国老年群体的适用性.方法 对英文版HLQ健康素养问卷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健康素养问卷;运用专家咨询法测试健康素养问卷的内容效度;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38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用所得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HLQ健康素养问卷共有4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9个公因子,共能够解释原始变量的77.917%;HLQ总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S-CVI为0.95;HLQ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各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14~0.856;HLQ总问卷的折半信度系数是0.897,各分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705~0.856.结论 经过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后的中文版HLQ健康素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有效地评估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整合照料理念体现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罗月;徐霞;顾春燕;杨强;罗羽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函询,以确立指标体系,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服务组织的专业性、跨专业服务团队的联合性、服务条件的完备性、服务内容的全面性、资源整合的完善性共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63项三级指标,具备较好信效度.结论 指标体系构建中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真实可靠.通过科学性的验证,可为社区提供一个科学、客观且实用性强的整合照料理念体现程度的测评工具.

  • 社区卧床老年人压疮风险及照护者压疮防治认知的研究

    作者:陆晴;李艳

    目的 了解社区卧床老年人的压疮风险及照护者的压疮防治认知水平,为压疮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98名社区卧床老年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对其照护者进行压疮防治认知调查.结果 社区卧床老年人中度、高度和极度压疮危险者分别占32.8%、50.5%和8.1%.照护者的压疮防治认知得分中位数为5分.压疮防治知识水平差和一般的照护者占62.1%,不同年龄、社会关系照护者压疮防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社区卧床老年人的压疮风险程度较高,而照护者对压疮防治认知水平较低.应注重加强对高龄、社会服务者压疮照护知识教育,提高其压疮预防知识与技能.

  • 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核心肌群康复训练

    作者:毛丹;熊敏;周升;王林;陈洁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康复训练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6例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核心肌群康复训练干预.结果 干预3个月时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疗效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实施核心肌群康复训练干预,有利于减轻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 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作者:孙薇;周红俊;李晓颖;刘根林;卫波

    目的 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歇式导尿,对照组采用无菌导尿技术,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错误率.结果 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方法操作时间、操作步骤错误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无接触式导尿技术简单方便、安全高效,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管理.

  • 液体稠度定量联合果绿染色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

    作者:高岩;高敏行;姜李;王彤;王淼

    目的 探讨液体稠度定量联合果绿染色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并进行相应进食指导;干预组采用液体稠度定量联合果绿染色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筛查,并通过改变食物性状及液体稠度进行安全进食干预.比较两组进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胃管、气管切开套管留置时间.结果 干预组吞咽障碍检出例数多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呛咳、发音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胃管、气管切开套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液体稠度定量联合果绿染色能够较准确评估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定量改变食物性状及液体稠度进食干预能保证患者摄食安全.

  • 脑瘫患儿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作者:许洪伟;姜明霞;孔祥颖;宋银萍

    目的 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针对4种脑瘫型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成立专项小组、建立电子档案及培训家长来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DL、粗大运动能力及精细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脑瘫患儿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

  • 家庭复原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雪芹;姚红梅

    目的 分析家庭复原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家庭复原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1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复原力总分为3.75±0.59;焦虑得分为45.09±7.65、抑郁得分为47.36±7.75;生活质量总分为72.35±6.72.患者家庭复原力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应积极探索提高患者家庭复原力水平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护士主导的ICU谵妄预防实践方案的初步构建

    作者:付国东;徐玲芬;钮富荣;周庆;肖乐乐;温彩霞

    目的 构建护士主导的ICU谵妄预防实践方案,明确护士在ICU谵妄管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护士参与ICU谵妄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以循证的方法检索佳实践证据、临床指南、原始文献,然后筛选文献,并根据JBI循证保健中心文献质量评价标准(2016)与Johns Hopkins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经总结证据后,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 4版)对证据进行评价,拟定方案初稿,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将其本土化.结果 所构建的方案包括4个Ⅰ级条目,12个Ⅱ级条目,36个Ⅲ级条目.结论 基于循证护理方法学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士主导的ICU谵妄预防实践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 神经外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误吸预防的佳证据总结

    作者:詹昱新;杨中善;许妮娜;欧阳燕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误吸预防的佳证据,为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PIPOST模式确立问题,使用计算机按“6S证据模型”检索肠内营养支持预防误吸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判断证据级别.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及专家共识2篇.总结15条佳证据,分别为团队管理、早期评估与识别危险因素、喂养方式选择、药物预防、体位管理、口腔卫生、气道管理和临床监测8大类别.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偏好及临床实践,选择佳证据对神经外科ICU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进行误吸预防,降低误吸发生率.

  • 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参与家庭会议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刘美;王成爽;王淑静;曾铁英

    目的 通过收集照顾者参与家庭会议的体验,深入了解家庭会议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护过程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5名参与过家庭会议的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 分析出家庭会议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家庭会议对照顾者的支持效果、家庭会议促进患者和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会议中的负性情感体验4个方面的主题.结论 家庭会议有利于促进医患沟通,满足照顾者需求,促进患者与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 国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芬;胡一兰;朱星宇

    阐述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作为一种健康的干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晚期肿瘤患者、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医护人员的态度.提出应根据我国国情先行试点,为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实证支持,以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

  • 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团队安宁疗护研究

    作者:羊波;赵云;孟爱凤;王叶苹;孙艳红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进入安宁疗护期的晚期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连续干预2周后使用McGill生存质量量表(MQOL)、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终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及临终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多学科护理团队对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升临终护理服务质量.

  • 山西省25所三甲医院护士安宁疗护临床实践的调查分析

    作者:段红英;金晓燕;沈丽琼;侯罗娅

    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护士安宁疗护临床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安宁疗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西省25所三甲医院48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临床实践总分(70.97±14.4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症状控制(74.06±11.18)、心理支持(73.52±19.64)、死亡教育(67.24±21.89)、哀伤辅导(66.69±21.54).经方差分析,接受安宁疗护相关培训、对《指南》了解情况2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接受培训≥3次者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员,从未听说过《指南》护士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人员(均P<0.05).结论 护士安宁疗护实践处于中等水平,受安宁疗护知识培训、对《指南》了解程度的影响.管理者应加强安宁疗护系统化、规范化继续教育,提高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水平.

  • 肿瘤护理人员对姑息护理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德兰;闫荣;曲华燕;尚美美;李广庆;杨荣

    目的 了解肿瘤护理人员对姑息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现状,为肿瘤姑息护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及相关培训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护理人员52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肿瘤护理人员姑息护理相关知识需求调查.结果 肿瘤护理人员对姑息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评分均>4分,其中沟通、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支持、姑息护理中护士的压力管理需求相对较高,需求相对较低的是姑息护理概述、伦理及法律问题、中医护理在肿瘤姑息护理中的应用等维度;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医院等级、学历、职称、职务的肿瘤护理人员对姑息护理相关知识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肿瘤护理人员对姑息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在各层次肿瘤护理人员中开展姑息护理相关培训均十分必要.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