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莫丽君;梁伟平;丁敏芳

    目的 探讨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全院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本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及工作重点(包括护理常规、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服务礼仪规范、卫生法律法规等),提前1 d设计好提问的题目,利用晨会时间提问,时间5 min左右.结果 实施后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开展每天晨会提问是护士培训的较好补充手段,能促进护士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专科理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护士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缺陷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作者:邱斐;罗彩云;杨月玲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知程度及上报ADR报表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94名护士进行ADR相关知识调查;并统计分析2006~2008年护士上报ADR报表出现的错误.结果 123份报表中全部信息填写完整、概念描述正确38份,合格率30.89%.护士ADR相关知识得分为8.03±0.93.结论 护士填写ADR报表存在较多缺陷,应引导护士正确认识ADR,提高护士监测与处理ADR水平,充分发挥护士在ADR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 创建学习型护理小组提升护士核心竞争力

    作者:王素云;王静;张文静

    目的 打造学习型护理队伍,提升护士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营造"创建学习型小组"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性强的学习培训活动.结果 创建学习型小组活动开展前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满意度测评结果 、护理综合质量及学习型小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科研论文数量、科研立项、服务创新项目有所提高.结论 创建学习型小组活动,有利于提升顾客满意度和护士核心竞争力,提高护理服务品质和医院美誉度.

  • 期望理论对促进聘用护士队伍稳定的作用

    作者:吴开凤

    目的 提高聘用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 将期望理论应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即为聘用护士合理设置有价值的目标,正确引导期望值,采用目标激励法,满足护士的个性化需求.结果 运用期望理论后,聘用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离职率显著降低;实现自我愿望、自我价值体现、综合成就感、对职业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应用期望理论对提高聘用护士职业满意度及促进护士队伍稳定效果明显.

  • 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研究

    作者:汪晖;朱娟;徐蓉;刘蒙丹;邹建

    目的 了解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的认知与态度,为建立和实施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制度提供依据.[2]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289名护理人员进行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的认知及态度调查.结果 33.6%的护士对国外的无惩罚性差错管理及报告制度了解或部分了解;77.9%的护士对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现行的差错管理和报告制度比较了解;76.1%的护士能够了解和部分了解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法 的内涵,97.2%的护士的基本能理解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的目的 及意义;55.4%~74.7%的护士对于建立并实施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持认同态度.结论 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的认知与认可程度高,护理管理者需尽快构建并实施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制度,以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 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作者:魏爱环;刘伟华;高丽;朱慧敏;孙丽君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存在的安全隐惠,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桌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在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总结,详细查阅病区每周、每月护理质量自查缺陷登记,归纳整理隐患内容,分析隐患发生原因,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因加床、调床引发安全隐患83起,居前3位的隐患是走廊无信号灯致液体滴空未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14.5%)、患者物品丢失(10.8%)、因走廊无固定氧气装置加床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处理(9.6%).调床后相关项目未及时调整到位,如漏移床头卡、病例夹,漏改床头卡床号、治疗单床号、液体瓶上床号、静脉巡视单床号以及检验单、检查单床号等,发生率为2.4%~9.6%.结论 综合医院中医科固定床位少,频繁的加床、调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加床、调床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细节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提高加床、调床患者的满意度.

  • 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调查

    作者:胡德英;方鹏骞;赵光红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护理柔性管理的需求状况,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护理人员柔性管理需求问卷,对1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体现在情感需求、民主需求、激励需求、自我发展需求等方面,排序前3位的是为护士弹性排班(73.1%),与护士心理沟通(58.2%),征求护士意见或建议(50.5%).结论 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护理管理者需调整知识结构,改变管理观念与方式,以顺应目前医疗卫生改革形式的发展需要.

  • 烫发接斗在头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罗君

    为卧床患者或体质瘦弱患者进行头发护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护理工作.为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弄湿弄脏患者衣服及床被,我们将烫发接斗改造制成洗发漏斗用于头发护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头发护理 烫发接斗
  • 龙珠软膏治疗老年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

    作者:马姗;马容莉

    腹泻为老年患者常见的排便异常,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及疾病原因、皮下脂肪及皮下毛细血管减少,皮肤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松弛,对外界各种刺激的耐受性较差,且伤口愈合能力降低,长时间容易引起肛周皮肤破溃甚至继发感染[1],增加患者痛苦.

  • 橡皮擦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

    作者:王艳;陶红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因并发症少、痛苦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因穿刺易损伤桡动脉,且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若穿刺点处理不当,穿刺部位易出现渗血、前臂血肿,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

  • 止血带浸泡消毒过滤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谢冬梅;李珍

    止血带是静脉穿刺的必备工具之一.为避免交叉感染,在临床操作中止血带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要求对使用后的止血带进行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存放及备用.

  • 一次性塑料肛管替代湿化瓶内输氧导管

    作者:蔡秀娟

    为避免发生医院感染,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导管要求每天消毒处理,在导管旋下、拧上的过程中易造成导管上端螺纹磨损,如此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导管会因衔接不紧而废弃,而氧气湿化装置均是成套购买,一旦出现此现象,整套装置就不能再使用,造成浪费,且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

  • 冰硼散联用碘伏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

    作者:王艳梅;隗洁

    目的 探讨冰硼散联用碘伏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56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在常规抗病毒及支持疗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清洗口腔溃疡面,再局部涂搽冰硼散;观察组采用0.5%碘伏清洗口腔溃疡面后局部涂搽冰硼散.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冰硼散联用碘伏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可提高治愈率.

  • 乳癌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异位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乙苏北;王岩;康娜;卢燕;陆勤;张贺;李阳;白丽晓

    目的 对乳癌化疗患者3种静脉置管后发生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239例乳癌化疗患者意愿,分别选择PIC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按标准的操作规程,置管后即刻作X射线定位.对3种置管方法的导管异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PICC王管异位的发生率高.不同肢体和血管PICC王管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置管异位与导管性质及导管在体内行走的长度有关.一旦发生导管异位,需谨慎处理后方可化疗.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行PICC的探讨

    作者:许莲琴;毛燕君;沈辉;王永春

    目的 提高需长期化疗而血管条件不佳患者的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 对11例血管务件欠佳、预计穿刺不能一次成功的重症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PICC置管.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末端定位准确率为100%,置管平均时间为15.3 min.结论 DSA引导下留置PICC,具有成功率高、导管相关并发症少和省时安全等优点.

  •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作者:胡君娥;周志芳

    目的 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 ,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 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 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住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 综合性口腔护理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感染

    作者:华静;倪静玉;张洁;张燕;裴国芹

    目的 探讨综合性口腔护理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9例SLE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64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实验组根据患者口腔pH值及局部培养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溶液及局部应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口腔pH值、口腔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口腔感染14例(21.54%),对照组为28例(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真茵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从入院第7天开始口腔pH值趋于碱性(6.90±1.35),第1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SLE患者口腔pH值,减少和预防口腔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的发生.

  • 结肠水疗后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郭彦层;雷力民

    目的 探讨结肠水疗后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适宜时间.方法 将10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结肠水疗后立即行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结肠水疗后30 min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肠道药液保留时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结肠水疗后30 min行中药保留灌肠,延长了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供氧加温湿化联合沐舒坦雾化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石荣;陈喻萍;秦春燕;卓宋明;刘金举

    目的 探讨供氧加温湿化联合沐舒坦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 将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对氧气加温湿化,同时采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沐舒坦(每天3次);对照组用传统的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持续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气分析结果、痰液黏稠度、气喘缓解时间和痰鸣音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提高,心率、呼吸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均P<0.05);气喘缓解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供氧加温湿化联合沐舒坦雾化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疗效果,且患者感觉舒适,痰液稀释容易排出,不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患者易接受.

  • 济安舒能联用蒲黄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夏寒英;林小慧;余爱华

    目的 观察济安舒能与蒲黄联合使用对Ⅲ、Ⅳ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用2.5%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及周围皮肤后局部喷洒济安舒能;观察组常规处理创面后局部喷洒济安舒能,再将生蒲黄敷于创面,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济安舒能联合蒲黄对促进Ⅲ、Ⅳ期压疮愈合有显著效果.

  • 马铃薯外敷治疗百白破疫苗注射后硬结

    作者:李霞;谷金君;梁静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百白破疫苗注射所致硬结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注射百白破疫苗出现硬结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对照组采用温毛巾湿敷.结果 治疗7 d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铃薯外敷法可减轻百白破疫苗注射后局部接种反应及缩短反应持续时间,减轻儿童痛苦.

  • 蝶翼式与直式真空采血针采血的对照研究

    作者:江颖;彭丽丽;郝亚静;闫雅凤

    目的 探讨蝶翼式真空采血针与直式真空采血针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全面查体的老年糖尿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直式真空采血针采血,实验组采用蝶翼式真空采血针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时间、凝血情况、患者疼痛感及皮下出血情况、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两组均无溶血发生;实验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操作者感觉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采血时间较实验组快(P<0.01).结论 蝶翼式真空采血针作为一项较新的设备,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护理人员操作舒适度上较直式真空采血针具有优势.

  • 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万学英;刘化侠;徐迎春;齐艳波;王有娟;齐琳;于晓燕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方法 应用现代通讯方式调查1999~2002级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单位情况.结果 1999~2002级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7.2%~100%,通过考研就业比例为6.2%~12.5%;省外就业率由31.2%增至46.7%,省内就业率由66.2%下降到50.5%;毕业生从事临床护士的比例由66.2%增至86.6%,省级、县级及以下医院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市级医院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毕业生的转行比例由31.2%下降至13.4%后又上升至20.6%,毕业时转行的比例高于工作后.结论 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但到基层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就业较少.提示高校应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加强多渠道择业、面向基层等就业观念的教育,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以拓展就业途径,提高就业率.

  • 以CGFNS考题为主线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

    作者:贾娟娟;王利亚

    目的 探讨以CGFNS考题为主线,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以CGFNS考题为主线,加强专业英语词汇教学,加强专业英语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紧密结合,加强渗透西方文化与护理理念.课程结束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6.0%的学生提高了对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92.0%的学生培养了学习兴趣,90.0%的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以CGFNS考题为主线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英语能力.

  • 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白姣姣;王一倩;贺佩青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从疾病、心理及生活质量三方面评估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家庭护理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质量.

  •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致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朱佳晖;李芬;张德泰;曹奎杰

    对气动物流传输系统(PTS)传送血标本造成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进行综述.提出减慢PTS的传送速度、缩短传送距离、减少转换器的个数,并增加对标本的保护,可减少PTS造成的溶血.

  • 教学反馈在临床护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琪;平步青;曾铁英

    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教学反馈存在的教学反馈意识不强,实施反馈时形式单一,缺乏反馈沟通技巧,反馈时机和环境选择不当等问题进行阐述.提出需强化教学反馈意识,规范教学反馈活动,将形成性与总结性反馈综合运用,正负反馈结合,同时选择适当的反馈时机和环境,以实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 护理人员面临的传染病危机及管理现状

    作者:钱正荣

    对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的传染病危机及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传染病危机意识,提高其对传染病的预见性,主动掌握应对传染病危机的技能,加强职业防护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应从学校教育开始,重视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继续教育,使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不断提升和拓展,并完善职业防护措施,以加强职业防护,严防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 序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邢秀亚;张丽丽;曾媛;马健红

    目的 探讨序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保肝、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并用清肠养肝方保留灌肠,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后惠者发热、乏力、腹胀、口干症状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做好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护理,可保证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 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效果观察

    作者:高瑞雪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81例)和中青年组(69例),术前两组患者均不禁食、禁饮,术中常规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250 ml.术后均告知患者饮水目的 ,嘱其在无不适的前提下,尽量多饮水,24 h总饮水量不少于2 000 ml,但对单位时间饮水量无要求.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出入量及有无尿潴留、胃部不适等.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术后24 h总入量,术后3 h、6 h、12 h尿量,术前血肌酐、术后第2天尿微量白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水化治疗能有效预防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但需针对老年人代谢特点,进行持续少量多次饮水,以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 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李秀丽;孙书杰;王梅;李凤琴

    对158例肺癌患者采用氩氯刀靶向冷冻治疗,结果术后14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冷休克16例、肿瘤溶解综合征8例、发热122例、液气胸16例、咯血130例、周围组织冻伤2例,经精心治疗护理,患者住院5~10 d好转出院.提出护理人员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并防治并发症,能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损伤、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 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雪琳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和家庭功能APGAR问卷,对68例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及功能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常模,而症状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家庭功能与情绪功能呈正相关,患者家庭适应度与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呈正相关,家庭亲密度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家庭功能与患者的机体疼痛、便秘存在负相关,家庭适应度与失眠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其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密切相关.护士需有效地帮助癌症患者提高家庭支持功能,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自制异物钳取网兜用于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及护理

    作者:宁瑞花;殷积美;寇建明;丁熙明;高善玲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方法 对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胃镜后,将自制异物钳取网兜送入胃内,张开异物网兜,对准电切下来的息肉或异物,收紧网口将异物完全网入,随胃镜一次性顺利退出.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患者准备,术中配合医生送网兜、取异物,术后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16例患者异物顺利经过胃镜取出,均未发生胃黏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自制异物钳取网兜在经胃镜取异物中,能有效避免异物在取出过程中再次脱落及对消化道黏膜的二次损伤,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密切的配合,耐心、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 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袋收集化疗用物

    作者:潘华英;袁艺;田兴勤;邓巧玲

    少减少化疗药物安瓿及相关用物对环境的污染,2000年始,我科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代收集废弃的化疗药物安瓿和相关用物,该方法二次利用包装袋,密封效果好,避免环境浸染,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作者:张燕燕;兰燕灵;覃业宁;李艳;唐秀娟;覃金艳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及抑郁状况异同点,为农村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270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组)和609名非留守儿童(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儿童的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结果 留守儿童精神质、神经质维度评分分别为5.25±2.56、9.48±5.33,CES-DC得分为18.24±8.65;对照组分别为4.79±2.16、8.10±4.97、15.85±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留守组儿童个性偏差、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64.44%、40.37%,对照组分别为27.75%、2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偏差和抑郁状况较突出,需尽快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创新社区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 白血病患者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

    作者:葛啸天;黄洁敏;顾妙娟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者在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及需求,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 以访谈形式对6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访问,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 白血病患者情绪反应强烈,获得信息的愿望强烈,治疗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较大,自我概念的改变致社会适应力降低,对医疗护理水平及经济援助方面的需求较高.结论 在治疗护理白血病患者同时,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信息、情感支持,提供经济支援,以减轻患者心理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 高等护理专业男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颜琬华;曲海英;赵晓敏;徐凌忠

    目的 了解高等护理专业男生(下称男护生)内心深处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Van Manen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20名男护生.结果 男护生在社会观念、专业认识、自我概念、专业成就以及群体归属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心理压力和困惑.结论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关注男护生这一群体,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专业信念;发展护理专业,充分发挥护理的独立性功能;探索适合男护生特点的实习模式;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心理卫生指导,使男护生在适度压力下,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

  • 实习护生人格特征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作者:谭亚蒲;李小琼;赵海红;刘海燕;杨红;胡茜;陈萍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人格特征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中的V.1(外向一内向)、V.2(常规趋间一常规异向)、V.3(自我实现)3个结构量表和带教教师对护生人际沟通评价表对47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中AIPha型人格138名(29.05%),Beta型人格130名(27.37%),Gamma型人格117名(24.63%),Delta型人格90名(18.95%);其人际沟通能力总体评分为(74.00±15.55)分;不同人格特征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格特征对实习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影响.在实习阶段,需根据不同人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家庭强化教育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马金秀;陈运香

    目的 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187例农村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91例)和实验组(9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实施教育;实验组在住院过程实施家庭强化教育.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出院后半年,两组饮食疗法、胰岛素注射、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定期复查依从性为23.1%~77.1%,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偏低,说明医院内的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有限,应在农村基层建立有效的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网,家庭强化教育能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控制.

  • 老年人健康教育中引入创新扩散理论的策略探讨

    作者:张靖;李道苹

    简要介绍创新扩散理论以及将其引入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从创新扩散模式的创新、传播途径、时间、社会系统四个构成要素出发,提出改进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策略,即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导向,确定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由家庭成员担当"创新代理人"的角色;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和变革推动者的作用.

  • 延迟小结追加反馈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作者:皮慧敏;魏莉;郑元梅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延迟小结追加反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03级2个专科班的125名学生分为控制班(62人)、实验班(63人).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控制班采用同步追加反馈,反馈频率为100%,反馈内容为操作错误的信息;实验班采用延迟小结追加反馈,反馈频率为25%~30%,反馈内容为操作错误以及正确操作的信息.结果 控制班在技能获得阶段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实验班(P<0.01),但在随后保持阶段的测试中成绩逐渐下降并显著低于实验班(P<0.01).结论 练习过程中追加反馈的内容、时机和频率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有影响.同步追加反馈可以保证技能习得阶段的表现却不利于技能的保持;延迟小结性反馈有利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 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研究

    作者:黄谨耘;曾丽芳;史瑞芬

    目的 明确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护理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竞争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建立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测试量表,并对228名护士进行调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模型量表各维度建立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将各要素的竞争强度以点的形式标于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上.结果 该模型包括专业力、意志力、思维力、凝聚力等8个维度及从业稳定性,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0.7;专业力、思维力、创造力、可持续发展力是护理本科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意志力、凝聚力、执行力、从事护理专业的稳定性是护理专科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识别模型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据此建立的识别模型可以客观地评价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作为教学的参考.

  • 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

    作者:徐丽;刘鸣;苏培

    对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 移植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16 d,血小板>20×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17 d;移植后1个月复查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消失;分别随访至移植后28个月和6个月,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提出利妥昔单抗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用法,移植期间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观察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苏雪萍

    目的 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生活行为能力,以提高其生活独立性.方法 将3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始动性功能训练,均干预1年.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DSS(除职业和工作、社会性退缩因子外)、ADL、NOSLE(除抑郁因子外)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系统、持续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的始动性.

  • 社区强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翠;付云霞;李晓红

    目的 探讨社区强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283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住院期间接受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在社区继续实施强化饮食教育.采用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饮食认知状况及饮食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饮食认知评分及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将强化饮食教育延伸至社区,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水平,提高其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 定期随访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

    作者:周俊华

    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卡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降低其再次入院率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定期随访卡1张,注明随访时间,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血压、心率、体质量、心电图及电解质,根据复查情况,由经治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出院后1年统计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情况及诱因,患者是否遵医嘱定期来院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嘱定期来院随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未遵医嘱服药、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压力是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的主要诱因.结论 定期随访卡能有效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维持心功能,降低再次入院率.

  • 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

    作者:楚婷;陈正英;薛桂娥

    目的 探讨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社区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并对育龄妇女和孕产妇以户为单位实施计划免疫宣传教育;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社区6个月至1岁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2次问卷调查,比较社区护理代办处建立前后婴儿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和计划免疫建卡率.结果 社区护理代办处建立后,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计划免疫建卡率(分别为94.4%,97.6%,99.2%,88.9%,86.5%和93.7%)显著高于建立前(分别为86.0%,73.6%,93.4%,76.0%,71.9%和83.5%)(P<0.05,P<0.01).结论 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有利于提高社区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并能规范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 居家宁养晚期癌症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京娥

    目的 探讨居家宁养晚期癌症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40例居家宁养的晚期癌症呼吸困难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采用正确的呼吸训练方式、适当的体位及放松技巧、规范化的心理疏导和合理用药指导等,连续20 d.结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好转(均P<0.01).结论 对晚期癌症呼吸困难居家宁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呼吸困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 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矫健梅;卜志华;刘丽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透析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规律透析的重要性,内瘘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按时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的遵医情况,血压及肾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访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帮助患者达到佳治疗目标.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