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例双肺移植术后分侧肺通气患者的护理

    作者:黄小群;陈丽花;苏翠英;李平东;宫玉翠

    总结1例双肺移植术后患者分侧肺通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机波形及呼吸机报警,及早发现双腔气管移位,护理操作过程中有效防止气管导管移位,实施有效的气道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等.住院63 d患者转出ICU,继续治疗至好转出院.

  • 食管癌患者术后家庭动力学与情绪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丽霞;王翠英;刘英;武平;张霞;张爱香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家庭动力学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为胸外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家庭评估及发挥家庭的潜在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17例食管癌患者采取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中文版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家庭动力学评分为2.32±0.43,情绪稳定性3个维度评分均未超过15分,家庭动力学和情绪稳定性3个维度呈显著性相关(均P<0.01).家庭动力学中的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情绪稳定性31.o%的变异量.结论 食管癌患者家庭动力学呈较好状态;情绪稳定性较好;家庭动力学能预测情绪稳定性,护理人员应继续发挥家庭的良好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

  • 86例中重度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作者:江美云;许乐;马卫华

    目的 总结86例中重度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例烧伤吸入性损伤患者,加强病情观察、PiCCO监测下指导补液及纤支镜灌洗、预防肺部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 死亡5例,其中4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呼吸道重度烧伤窒息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PiCCO监测下指导补液及加强纤支镜灌洗的气道管理,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

  • 渐进式直立活动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作者:黄海燕;罗健;徐玉兰;李菠

    目的 探讨渐进式直立活动方案在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撤机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直立活动方案进行撤机,具体包括:第一步抬高床头、用软枕将双腿支撑1~2 h;第二步做好常规护理后,吸净患者气道内痰液后做脱机训练,然后将患者身体调整成坐立姿势,双足垂于床下;第三步将患者移至床旁椅子上;依此循序渐进,直至成功撤机.结果 两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使用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渐进式直立活动能显著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新型咽鼓管吹张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

    作者:齐柳;张旭;蒋灵风

    目的 探讨新型咽鼓管吹张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新型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法治疗,观察记录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声阻抗检测变化及患儿的舒适度.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声阻抗检测结果及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新型咽鼓管吹张法能提高患儿操作时的舒适度,增加患儿治疗的信心,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钙营养知识及态度调查

    作者:眭文洁;陈小康;李惠玲;景秀琛;刘璐;陆秀珍;程敏;裴炜炜;王骏骅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钙营养知识、态度现状.方法 对68例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使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中的钙营养知识部分及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量表中的钙摄入益处和摄入障碍进行调查.结果 68例椎体骨折患者钙量表知识平均为(4.13±2.52)分,仅8.82%可以正确回答“成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健康信念量表中的钙摄入益处平均为(21.33±3.58)分,钙摄入障碍平均为(19.74±4.47)分.68例中66.18%少喝/不喝牛奶或酸奶,57.35%喜好素食,42.65%服用维生素D,66.18%通过药物补钙.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钙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平衡补钙益处和补钙障碍的态度.富钙食物的摄入、合理补充钙剂等方面亦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钙营养,促进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目的.

  • 外籍患者硬镜保胆取石术临床路径的变异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罗玲英;倪嘉璐;石华娟;周琼

    目的 探讨实施硬镜保胆取石术临床路径的外籍患者出现的变异及护理对策.方法 48例外籍患者按硬镜保胆取石术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护理,并针对外籍患者临床路径中的变异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治愈47例,好转1例,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临床路径发生变异6例,其中正性变异2例,负性变异4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9%,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满意率为92.2%.结论 根据临床实际在应用中,及时分析、修正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变异问题能使临床路径更加科学、完善,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其术后康复.

  • 应用Delphi法构建护士长领导力培训课程

    作者:张勤娥;李秋洁;洪素;孔繁莹;高蓓蕾;范宇莹;王莹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护士长领导力培训课程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27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9,终确定6个培训项目共35项培训内容,72个学时和3种授课方式的培训课程体系.结论 构建的护士长领导力培训课程体系可作为教材对护士长进行培训.

  • 借鉴个案管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金学勤;张桂珍;徐桂华;华亚芳;高绘

    目的 探索建立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强调专业、全程、安全、优质的责任意识,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服务内涵.方法 借鉴个案护理工作模式,制定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要求和考核体系.结果 责任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认识有所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助于指导和规范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整体连续性、优质服务护理.

  • 专职临床老师负责制在眼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谌晓兰;薛朝华;罗汉萍

    目的 探讨专职临床老师负责制应用于眼科新护士培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1名专职临床老师,任期3年.将20名新护士的培训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由专职老师负责进行法规、护理流程、安全、护士礼仪及专科操作培训;第2阶段采取一对一带教与专职老师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固定1个下午进行床边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应急预案演练、小讲课及健康教育大讲堂.结果 第1阶段考核通过率1oo%;第2阶段督导1 688人次,A级40.76%,B级36.20%,C级19.02%,D级4.03%;临床综合能力考评优秀4人,良好13人,合格3人.15人认为本培训方式很好.结论 采取专职临床老师负责制培训新护士有利于培训系统规范化,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 基于ASP技术省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网络平台的构建

    作者:邹灯秀;王霞

    目的 在全省建立信息沟通的网络平台,提高沟通时效,从而把握全省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ASP技术对搭建“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网络管理平台”网站进行开发,使用ACCESS数据库加以实现.结果 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新的护理政策和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直报护理质量控制报表,节约了护理质量管理者的管理时间.结论 省护理质控网络平台能够改善省级护理质控中心的工作效率,提高全省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 新型四肢约束带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赵艳芳

    临床工作中约束带的使用对象主要针对有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明显攻击行为、意识不清,谵妄躁动的精神障碍及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为确保医疗护理安全,防止此类患者发生坠床、伤害他人或自伤,保证治疗、护理得以实施,约束带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约束带存在约束肢体神经受压致感觉异常、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容易挣脱等弊端.我院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经临床反复实践,制作出一种新型四肢约束带,有效弥补了传统约束带的不足,已获得专利项目,介绍如下.

  • 基于Utstein模式心肺复苏注册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园园;黄素芳;王芳

    目的 基于Utstein模式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方法 基于Utstein模式,优化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临床,比较实施前后心肺复苏技术的核心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以评价注册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注册单应用前后患者CPR关键信息记录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施后48例CPR记录均在抢救过程中同步完成.结论 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使用,使数据记录及时性、完整性提高.规范了心肺复苏流程,提高了心肺复苏质量.

  • 基于JCI标准用药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杨晓莉;金可可;贾守梅;曹艳佩

    目的 方便记录和保存患者用药信息,以降低给药错误发生.方法 基于JCI标准设计制作患者用药记录单,记录并保存患者的用药过程,并观察其降低患者给药错误率的效果.结果 2013年(实施后)发生给药错误27起,发生数0.0 456例次/千人日,与2012年(实施前)发生38起、发生数0.0 757例次/千人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用药记录单能有效监控给药全过程,显著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 护理人员Braden压疮评估准确性的要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作者:封海霞;鞠昌萍;芮冶昊;周玲珍;桑加红;鲁玲;陈媛媛;宋永萍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对提升护理人员压疮风险意识,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找出影响护理人员Braden评估准确性的要因,针对要因采取措施,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该评估工具的理论认识、现场应用及评估后的处理情况.结果 实施Braden评估准确率质量控制后患者压疮发生率下降;护理人员Braden评估能力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Braden评估准确率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压疮评估准确率,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的危险.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

    作者:栗英;刘延锦;李星;韩娜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效果.方法 针对降低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包括组建彩虹圈,进行要因分析、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由34.85%降低至13.57%;输液港宣教内容患者掌握率由75.00%提高至95.0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输液港维护中,可有效降低蝶翼针二次固定率,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

  • 军队医院5种止血带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俊艳;皮红英;王建荣

    目的 评估国内现有止血带的应用效果,以科学合理使用止血带,提高战创伤救护水平.方法 选取国内常用的5种止血带并招募健康受试者20人,采用动脉血流阻断率、缚扎止血带所用时间、止血带使用容易程度和携带便捷程度以及受试者主观感受等指标评价上下肢止血带应用效果.结果 5种止血带中,下肢阻断成功率及缚扎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充气止血带和旋压止血带的血流阻断成功率相对较高,受试者的疼痛感相对较轻.卡扣止血带缚扎所用时间短,橡胶管止血带疼痛相对明显,临时止血带动脉血流阻断率低.结论 受试者对5种止血带评价差别不大,但其动脉血流阻断成功率及搏扎所用时间有显著差异,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特征合理选择,提高战伤救护水平.

  • 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锐;张邢炜;冯国和;张伟

    回顾国内外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现状,重点介绍了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影响因素,为护士开展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 护理人员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作者:石晓梅;蒋红

    综述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护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复原力及应对方式,积极提升其面对压力事件的有效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 动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作者:魏芳

    综述动脉置管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气分析、肿瘤动脉灌注化疗、缺血区域或栓塞动脉灌注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提出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并做好观察和护理,有利于动脉置管的成功应用,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

  • 品管圈活动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

    作者:罗颖;戴旭姣;宋琳娜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方法 运用品管圈活动,分析讨论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遗漏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达成率为115.94%.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同时也发掘了圈员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Ⅰ期Norwood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卢嫦青;李双梅;陈思;谭玲玲;冯旭林

    目的 总结Ⅰ期Norwood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23例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患儿行Norwood Ⅰ期手术,加强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参与病例讨论,做好手术特殊器械及用物的准备,术中做好环境及患儿管理,熟练配合外科医生,加强术后安全管理、及时转运患儿.结果 术后死亡4例,其余手术均取得成功,患儿顺利出院.结论 术前参与病例讨论,正确准备特殊器械和物品,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技巧与专业技能,是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复杂大手术的重要因素.

  • 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王春娥;吴小培

    目的 总结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8例患者采取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术前备好手术器械及仪器、一次性手术用物,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面神经监测,加强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9.0h,术中出血300~40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4 d出院.结论 器械护士掌握手术步骤并熟练配合,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切口感染;巡回护士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及用物,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好面神经监测,可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术中水循环式保温毯的应用

    作者:方华;戴红霞;艾新华;钟文慧;李彩虹;冯开达

    目的 探讨水循环式保温毯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住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按常规护理,手术期间盖太空被.观察组(n=50)应用水循环式保温毯预防低体温,即患者除盖太空被外,卧于有水循环式保温毯覆盖的手术床上.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术中1h、术毕、出室前4个时间点的肛温高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与寒战发生率、出院前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水循环式保温毯能有效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 手术室患者压疮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月;余云红;赵体玉

    目的 分析手术室压疮的临床特点,为指导临床改进术中压疮预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以某三甲医院手术室2013年发生压疮的11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和分期,患者的年龄与科室、手术时间和手术体位等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23%,以Ⅰ期压疮为主.术中压疮的高发科室是骨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高发体位为俯卧位,好发部位为颜面部、髂前上棘、胸部和双下肢骨隆突处.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术中压疮的临床特点,选择应用具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措施.

  • 创新扩散理论及其在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中的作用

    作者:叶赟;倪静玉;徐静娟;张玲

    从创新扩散的过程和创新事物的属性两方面,将术后疼痛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视为一种创新事物,分析其目前的应用状况并解释影响其扩散速度的原因,拟为促进术后疼痛管理的护理实践发展提供新思路.

  • 国内专科护士再认证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魏春苗;穆燕

    目的 探讨国内专科护士再认证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专科护士管理和认证现状,论证专科护士再认证的背景依据,解析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国内专科护士培训已经实施8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训模式日趋成熟稳定,具备了再认证的客观条件.结论 国内专科护士培训已经广泛开展,但在资质认证和管理层面缺乏更多的质性研究.建议参照国外经验,在满足临床专科实践时间的基础上引进灵活、易行的学分制体系,提高专科护士的持续竞争力和认证机构的后续监管职能.

  • 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丛小玲;杨艺;许苏飞;李路寰;沈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科2个班104人为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总论)课程教学中,综合创伤患者的护理、休克患者的护理、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3个章节内容,借助高端医学模拟技术设计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另2个班10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学(总论)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86.54%以上学生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表示认可.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融入特定的临床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 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用于护生治疗性沟通教学实践

    作者:李华英;邓敏;石冰

    目的 探讨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在护生实习期间治疗性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67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84人)和对照组(83人),实验组按照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对护生进行治疗性沟通临床实践指导,包括开始会谈、收集信息、提供访谈结构、建立关系、解释和计划、结束会谈共6个步骤,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指导,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沟通能力总分及5个维度(除建立和谐关系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临床实践活动中,采用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对护生进行护患沟通技能训练,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 归因训练对临床实习前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

    作者:伍媚春;赵玲;吴艳平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00名本科三年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按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试验组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参加为期2个月的归因训练.2个月后,应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归因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技能、满意度、沟通交流维度均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归因训练有助于稳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促进其专业自我概念的发展.

  • “1+1+1”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作者:陈光毅;李华萍;陈楚;郑翠红

    目的 调查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将136名高职护生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86).对照组实施传统“2+1”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1+1+1”教学模式,实施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82.85士25.48)显著高于对照组(271.56±28.10),两组在分析能力、求知欲及总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高职“1+1+1”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尚存在薄弱环节.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俊香;杨术兰;丁洪琼

    目的 探讨“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级护理7班(对照班,51人)和8班(实验班,53人)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从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急救护理综合职业能力三方面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职业能力考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和急救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