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量化培训对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喻姣花;赵光红;李燕君;彭汉玲

    目的 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质量,降低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护理部拟定量化培训计划,规范PICC操作程序,并对静脉治疗小组的28名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并记录培训前后PICC的穿刺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 培训后PICC穿刺时间由培训前的(27.82±9.33)min缩短为(18.82±7.83)min;一次置管成功率由培训前的77.78%升至93.33%;并发症发生率由培训前的17.78%降至4.44%,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量化培训可有效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促进管理规范化.

  • 急诊护理工作与举证责任倒置

    作者:何加莉;郜世惠

    论述了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急诊科护士举证困难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综合知识水平,护理职业特殊性,急诊护理人员的配置,医学的复杂性、双重性、特殊性,急诊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护理侵权诉讼中急诊科护士举证困难所在.提出应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改进急诊护理工作方法,以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

  •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尝试

    作者:屈静林;程秀华

    目的 提高医院夜间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在急诊科成立支助组,将新护士4人编为一组,夜间担任全院临床科室支助工作,3个月轮换1次.结果 在同时间段夜间急诊量增加25.26%的情况下,患者投诉从5例下降至1例,服务满意度从91.88%升至98.13%.新护士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支助护士显著高于非支助护士(P<0.05,P<0.01).结论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

  •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彭文涛;李继平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发实用、确切的激励方案,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7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430名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条目均分分别为3.80±0.42、3.64±0.43、3.50±0.57.不同年龄、职务、轮班方式和用工性质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该4项是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内在激励的同时兼顾外在激励,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医保患者认知误区及对策

    作者:金燕丽

    目的 了解医保患者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认知态度,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面时面访谈的方式对210例住院医保患者进行医保政策知晓率及认知态度调查.结果 仅29.0%~38.6%医保患者了解医保用药、治疗、检查项目报销比例,疾病限制,用药限制,医保支付限额;认可医保政策者为28.1%~59.5%.结论 我国医保患者医保政策知晓率低、对医保政策理解不够,需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和增设医保定点服务网点,使人们在熟知、理解医保政策的前提下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

  • 50 ml注射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

    作者:郭智勤;潘敏

    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时,不能口含雾嘴或使用面罩吸入,造成了大部分雾化气流的浪费.为了使更多的雾化气流被吸入,临床多将雾嘴尽量接近气管切开处,但雾化气流遇空气后有少部分会凝集成小水珠,易滴进患者气管内,引起呛咳.鉴此,我科用50 ml注射器空筒连接雾化管道代替雾化器雾嘴和面罩,试用15例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简易乙醇冰袋制作方法的改进

    作者:龚晓霞;蔡锡雅;陆浩惠

    《护理学杂志》2006年12月第21卷第23期上介绍了简易乙醇冰袋的制作[1].我科通过借鉴并加以改进,总结出取材更方便、能提供更多规格冰袋的制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乙醇 冰袋 革新推广
  • 介绍2种气管套管堵管材料

    作者:王慧;王军玲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堵管材料多样,有橡皮、软木塞、棉签及胶布等.但消毒处理不严,易造成继发感染.特别是棉签、胶布类物品,随着呼吸,有堵管不严的可能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为了确保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安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利用便利医疗条件,改进了堵管方法和材料,介绍如下.

  • 发酵面粉外敷治疗乳汁淤积

    作者:张汉洲;付绪梅;龙娟;胡志远;文春香

    母乳是婴儿理想、必需的天然营养品,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任何代乳品、牛奶等食物都无法替代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产妇因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不通,乳房肿胀、疼痛等症状而拒绝行母乳喂养.为此,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发酵面粉外敷治疗120例乳汁淤积产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冰袋兜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顾英;顾辛幸;季芳

    骨折早期由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引起局部肿胀、淤血,临床上常在骨折早期(24 h内)采用冰袋局部冰敷,以达到止血、减轻肿胀的目的.常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骨折处.但由于冰袋硬、不易固定,如果毛巾滑落,冰袋直接接触皮肤还易引起冻伤.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冰袋兜,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简易眼部供氧罩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韩艳玲;贾平;吕海燕

    眼部给氧是眼科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没有专用的眼部供氧器材,常用小儿面罩代替,但面罩太大,不密封,又不易固定,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且操作起来欠方便.2005年1月笔者研制了一种简易眼罩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背心式绷带包扎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

    作者:邵诗英;何又喜;朱艾君;杨落仙

    皮下积液、感染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加压包扎法.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法存在许多弊端,如加压包扎松紧不易掌握,包扎部位受力不均匀,包扎时间长易松动或绷带滑脱等.鉴此,笔者对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背心式绷带包扎法,经应用5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间歇导尿记录单的设计

    作者:艾艳

    间歇导尿是协助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恢复膀胱功能的重要手段[1].以往常规在一般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导尿的时间、量、颜色等,经常出现记录不完全、不清楚,且记录繁琐,要了解患者膀胱功能时需花较多的时间阅读护理记录.为使护理人员能快速获得患者间歇导尿情况,笔者参考有关文献[2-3],结合间歇导尿记录的侧重点自行设计了间歇导尿记录单,介绍如下.

  • 自制无菌冰袋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妮;曾俊

    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的保护至关重要.心脏停跳后一般使用无菌冰屑或冰泥来降低心脏表面温度,但冰屑颗粒大小不均匀且较锋利,容易损伤心脏表面,造成复跳后心脏表面渗血.冰泥对心脏表面损伤较小,但容易融化,若手术时间长,需频繁添加冰泥,影响手术操作.我院手术室在100例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自制小冰袋进行心脏表面的降温,效果满意.

  • 血便比色卡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丽娟;张锦辉

    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黑便的颜色、性质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但患者在描述过程中常对其颜色、性质把握不准,描述不清,不能为诊断、治疗提供更客观的病情依据;医护人员在医疗文书记录中亦描述不一致,影响病历书写质量.为此,笔者自行设计了血便比色卡,自2004年1月应用以来,效果良好,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 益口漱口液联合冰盐水预防化疗性口腔炎效果观察

    作者:黄定凤;严云丽;左杰

    目的 探讨化疗性口腔炎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将70例中晚期乳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给予益口漱口液联合冰生理盐水交替含漱,于化疗当日起,连续14 d.结果 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口腔炎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口漱口液联合冰生理盐水预防化疗性口腔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冬香;阎福华;蒋兆香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就诊序号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用西黄芪胶、氢化可的松、呋喃唑酮或庆大霉素、止血粉、象皮粉等行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性直肠炎加用保留灌肠可提高疗效.

  • 饮用温开水对腋温的影响

    作者:余海苏;王桂芬

    目的 探讨饮用温开水对腋温的影响及其影响时间.方法 对71名(健康成人)和在其中随机抽取的20名受试者分别于饮用50℃、40℃温开水前及饮用后0、10、20、30、40、50 min测量腋温.结果 71名受试者饮用50℃温开水及20名受试者饮用40℃温开水后0、10、20、30、40 min的平均腋温均较饮用前显著升高(均P<0.05),至50 min时体温才接近饮用前(均P>0.05);饮用40℃与50℃温开水后各时段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饮用温开水后不宜立即测腋温,至少应间隔50 min,40℃与50℃温开水对腋温影响的差异可忽略.

  • 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黄红玉;李春艳;吴永平;龙辉

    目的 探讨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10 mg进行气管内间断滴入湿化,3~5 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用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每2小时1次,每次15~20min.两组均连续湿化15 d.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湿化效果、氧合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可更好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通气、氧合作用,降低肺部感染.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引导下行PICC 30例

    作者:胡君娥;龚兰;唐运香;张强;周志芳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率、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组织损伤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CDFI引导下行PICC可提高局部血管状况较差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局部损伤发生率.

  • 改良静脉穿刺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廖新彬;魏光楠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24例患者(300肢)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患者150肢)和对照组(110例患者150肢),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 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对照组向心穿刺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及显影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显影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 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房玲;王成文;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清洁方法用于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 296例接受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甘露醇组(378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431例)和大肠水疗组(487例),分别采用口服甘露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大肠水疗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大肠水疗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显著高于甘露醇组(均P<0.012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结论 大肠水疗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甘露醇,不良反应少,但费用较高;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与大肠水疗法相似,不良反应相对少.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经济能力选择佳的肠道准备方法.

  • 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湿化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效果观察

    作者:华佩莲;王小梅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 将45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和沐舒坦交替湿化气道.结果 观察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湿化气道可提高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英语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调查分析

    作者:李岩;赵光红

    目的 了解五年制英语护理本科生(下称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英护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有关管理和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反馈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无记名调查66名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英语及英护学习态度和喜欢或不喜欢英护专业的原因.结果 81.8%英护生入校时并未填报护理专业,且81.8%愿意转专业学习;现阶段31.8%愿意从事护理工作,36.4%持中立态度,31.8%仍不愿从事护理工作;选择喜欢英护专业原因人次为76,选择不喜欢的原因人次为197.结论 英护生专业态度不容乐观,英语护理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 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及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沈传华;余先会;刘华琼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情况,并探讨危险因素,为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20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9名(28.1%)护生注射操作时发生过损伤,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单位时间实验内容过多、天气寒冷操作不便等11个因素.结论 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率较高;增强防护知识教育、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对减少护生注射操作损伤、提高防护意识有现实意义.

  • 简化OSCE模式在护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

    作者:陈军;蔡福满;尹志勤;王世泽;施秀剑

    目的 探讨简化OSCE应用在本科护生毕业考核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参考经典OSCE模式设计简化OSCE,对2002级120名本科护生进行毕业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该模式的评价.结果 85.0%护生认为简化OSCE考站设置合理,98.0%护生认为能体现临床实践能力及应该推广该模式;但仍有28.0%护生不适应该模式.结论 简化OSCE应用在护生毕业考核中,能体现护生的综合素质,但应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改进.

  • 护生实验操作损伤及自我防护相关内容调查

    作者: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杨晔琴

    目的 了解护生在实验室练习时损伤发生情况和自我防护知识、意识、对血液传播疾病的认知,为在校护理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179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实验室操作实验损伤发生率为50.3%,其中单纯针刺伤占33.3%、单纯玻璃割伤占38.9%,同时发生2种损伤占27.8%;护生自我防护意识认知率为32.4%~44.7%,防护知识认知率20.1%、30.7%,对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认知率为25.7%~98.9%.结论 护生实验操作时锐器损伤发生率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欠缺,护理院校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 影响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张维娜;姜亚芳;付艳芳

    综述影响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PCA技术因素和医务人员因素3个方面.护理人员积极予以心理疏导、实施健康教育及参与术后镇痛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 我国城市姑息护理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策略

    作者:滑霏;袁长蓉;徐燕

    综述了我国城市姑息护理的相关政策现状:包括对姑息护理的需求、机构建制、人力资源、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内容,提出加大开展死亡教育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志愿者制度、推广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确立标准化政策和法规等建议.

  • 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嫩阁

    总结24例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是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 肝门区巨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卢彩霞;郑芹;盛月红;叶志霞

    对154例肝门区巨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围术期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术中大出血13例,伤及健侧肝门1例,术后胆瘘5例,肝静脉、腔静脉回流受阻2例,一过性肝功能损害1例,胸腔积液5例.27例中除1例因术后腹内引流管误脱致感染继发胆瘘,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其余均顺利恢复,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35.6%和21.4%.其并发症护理主要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种引流管护理、积极护肝治疗等.

  • 应用呼吸训练器降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探讨

    作者:樊晓娥;汤小江;刘红艳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应用呼吸训练器行深呼吸训练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63例行开胸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6 h采用呼吸训练器行深吸气训练,至术后第7天.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胸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行深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乳腺癌术后48小时负压引流量变化趋势

    作者:涂琼华;徐春;陈风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48 h负压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97例乳腺癌患者术后48 h负压引流量进行持续观察与记录.结果 48 h引流量为(164.7±59.3)ml,每小时引流量为(4.4±1.6)m1.其中术毕至5.0 h每小时引流量为(9.8±2.8)ml,5.1~18.0 h为(4.2±0.4)ml,18.1~21.0 h为(5.1±2.4)ml,21.1~48.0 h为(2.3±0.5)ml,呈现高、低、高、低现象,各时段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引流量呈双峰变化规律,可能与手术特点及肢体功能锻炼幅度、强度有关.需根据引流量的变化,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 学历对社区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薅;於军兰;熊鹰;刘佳;李文霞;陈熙春;胡青青;韩钱芝;陈红卫;陈伟春;刘芳

    目的 探讨不同学历对社区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人婚姻咨询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黄石地区923名≥60岁不同学历老年人进行婚姻质量调查.结果 黄石地区老年人婚姻质量评分11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美国常模(均P<0.01);高学历组11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组(均P<0.01),除信仰一致性外其他10项因子显著高于低学历组(P<0.05,P<0.01);低学历组11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组(均P<0.01).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结论 黄石地区老年人的婚姻质量总体偏低,以中低学历者为甚,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及文体活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中低学历者的婚姻质量.

  • 1例IVF-ET移植后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积柳

    对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妊娠并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和胎儿监护等护理措施,手术成功,患者恢复好,宫内胎儿继续妊娠并发育良好.

  • 孕妇学校培训后孕妇相关知识测试成绩分析

    作者:吴云雁;陈美珠

    目的 了解接受孕妇学校培训后孕妇对孕产期知识的知晓率,为针对性加强孕妇的孕产期知识教育,提高孕产期知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2~2005年参加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孕妇学校孕妇填写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测试问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年间孕妇对22项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2.3%~98.9%;孕妇对胎儿生长情况监护、异常型胎动次数、母婴同室与勤吸吮的知晓率较低,4年的平均知晓率依次为42.3%、58.3%、70.9%.结论 孕妇学校在帮助孕妇提高孕产期知识知晓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孕妇仍缺乏某些方面的知识,需进一步针对性地加强孕产期知识教育,提高孕妇的孕产期知识.

  • 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刘金环;陈殿红;赵文杰

    目的 探讨体位变换对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产程中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观察组实施体位干预,即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取40°~70°斜坡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会阴裂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干预体位后使骨盆倾斜度异常得到纠正,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 联合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想娣;刘恒明;艾俐;周佩霞;谢源;李莉

    对行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38例(38眼)采用掺铝钇钕石榴石激光联合532 nm激光治疗,结果翼状胬肉术后结膜1~3级患者36例,4级2例,总有效率94.7%.提出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治疗后术眼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激光 护理
  • 神经导航系统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何钰

    目的 总结神经导航系统下切除颅内肿瘤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对在导航系统下行颅内肿瘤微创外科手术的10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全程护理,重点包括术前了解患者病情,术中熟悉手术步骤.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回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充分了解手术程序、掌握导航系统相关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正确完善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配合

    作者:程富英;卓宏;曾俊;夏锋

    总结12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充分的各项准备,熟悉闭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护患沟通手册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作者:许晨耘;柯雅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手册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头讲解形式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口头讲解结合护患沟通手册的访视方法;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入手术室前)的焦虑值、血压、心率,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与配合手术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访视后对照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及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访视前(均P<0.05),观察组除手术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访视前(P<0.05)外,其余项访视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访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配合手术程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护患沟通手册用于术前访视,可使患者易于接受手术相关知识,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减少血压、心率波动,以佳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

  • 46所医院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现状调查

    作者:赵体玉;张穗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执行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的现状,提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5年9月对中南三省46所医院的15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级别、月手术量、被调查者年龄、职称及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情况.结果 全部手术清点器械者42人(27.81%),全部记录29人(19.20%).不同级别医院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月均手术量越多,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越好(均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用物清点及记录现状不容乐观,应在完善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细化清点内容及对象的基础上,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预防医疗事故,保证患者安全.

  • 直肠癌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马静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0例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按手术先后单数分为观察组、双数分为对照组,各15例.术毕对照组采用双腿慢放,观察组采用单腿慢放.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后改平卧位前(截石位)及改平卧位后1、3、5 10 min时的HR、BP及CVP.结果 体位改变前后观察组HR、BP、CVP无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体位改变前后HR、BP、CV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体位改变后各时刻HR、BP、CVP变化幅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 直肠癌手术后采用单腿慢放改变截石体位可减轻老年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波动.

  • 洁净手术部动态微生物学监测与控制

    作者:王晓蔚;许秀梅;朱自力;瞿国霞;吴晓燕;沈燕;蔡守平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部在动态下(手术过程中)各时段空气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 在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百级、万级、10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监测及手术区与周边区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 动态实测值均高于静态标准值,同级别不同阶段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级别手术间手术区尘埃粒子数显著高于周边区(均P<0.01).结论 动态监测能反映手术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根据具体监测结果和现代手术控制感染的思路,必须树立术中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 不同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

    作者:尤祥妹;董旭芬;庞凌凌

    目的 了解3种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无层流普通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3个无层流手术间进行连续接台手术270台次,在接台间隙采用3种方法消毒手术间.对照组接台间隙保持动态空气消毒机一直开启,更换手术床单,污物钳夹取地表污物;实验1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手术间物表及地表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按1∶100浓度湿拖地面,按1∶200浓度湿擦物品表面;实验2组在实验1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紫外线消毒30 min.结果 第1台手术结束时,三组空气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3台结束时,三组空气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第2台结束时,对照组与实验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第3台结束时对照组与实验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2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结论 无层流手术间随接台手术次数增加,空气质量逐渐下降,行接台手术时空气及物体表面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手术间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接台间隙用含氯消毒液湿擦、湿拖手术间物表及地面,消毒效果好,相对省时.

  • 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护理配合

    作者:朱瑞珠

    对25例牙体缺损患者采用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结果24例患者35颗患牙牙根无折断,修复体稳固无松动,边缘密合,咬合功能良好;仅1例患者1颗患牙修复体松动,但桩核稳固未松动,重新修复后效果良好.提出护士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是提高护理配合质量的关键.

  • 美国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立法介绍与启示

    作者:邢小云

    总结信息化时代美国保护患者医疗信息隐私方面的立法概况,分析其特点为立法完备精细,操作性强;政府主导,技术先行,重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对隐私权全程保护,责罚严厉;努力追求保护隐私和维护社会公益间的平衡.提出我国应加强隐私权的立法,增加医疗信息安全运行的技术研发投入,重视对患者权利保护的细化规定,加大对侵害患者隐私权的惩罚力度等措施,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年龄分布及干预对策

    作者:孟雪萍;刘竹生;黄雪萍

    目的 探讨高校各年龄段教师亚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对1 191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191名高校教师中,亚健康发生率69.52%,其中40岁~年龄段发生率显著高于25岁~及51~60岁年龄段(均P<0.01),31岁~年龄段亦显著高于上述后2个年龄段(均P<0.01),25岁~、51~60岁年龄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亚健康主要表现4个年龄段(由低到高)分别为咽部异物感、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头痛或头晕及颈肩麻木、夜尿频多及面部色素沉着等;生活习惯均倾向于休息时间短,不参加运动等.结论 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以31~50岁为高发年龄段,应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以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陈伟璇;郑爱英;陈静芳;郑润红;邱东虹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08名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2名(57.41%)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以躯体和心理症状为主;亚健康护士工作压力得分42.10±24.10,显著高于健康护士(22.60±21.80,P<0.01),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责任重、工作琐碎、没有成就感等;亚健康护士消极应对得分为0.95±0.64,显著低于常模(1.59±0.66,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高、工作压力较大、压力源表现多样,但护士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管理者应重视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以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