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作者:任国英;方云;周玲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 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 夜班工作压力源对低年资护士影响的调查

    作者:文国英

    目的 了解夜班工作给护士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从而为改进护理管理、排班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低年资护士夜班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调查表,随机选择3所医院共80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夜班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夜班较白班责任更大、危重患者多、报酬低、担心专科技术不熟练、工作量过大、孤力无助及应激能力欠缺等.对低年资护士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精力和体力较白班难恢复,经常拖班,家庭照顾不周,成就感低下,个人情感受影响,自我追求受限及情绪低落等.结论 夜班工作时护士的主要压力为夜班较白班责任更大、危重患者多、报酬低,应采取合理安排工娱时间及合理饮食、合理排班、激励政策等改进措施,减轻夜班工作给低年资护士所造成的压力.

  • 门诊导医实施感动服务的研究

    作者:陈爱娣;任小英;谢美燕;张金秀

    目的 探讨实施感动服务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32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施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导医,实施组采用感动服务方法进行导医,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感动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有关知识的培训、制定服务流程标准、个性化服务、为特殊患者提供"绿色通道"、提供优惠的服务条件并增加细节服务等措施.实施半年后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组服务态度、形象感觉、门诊环境、咨询服务、就诊等候、来院复诊等6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实施感动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

  • 训练护理操作盒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沈荣华;周胜兰

    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是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护理训练的效果,笔者设计了各种护理操作盒(下称操作盒),经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新生儿胃肠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王波

    普通的负压胃肠引流器应用于新生儿胃肠系统疾病时,存在诸多弊端.笔者根据新生儿生理结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自制一种重力胃肠引流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心电监护仪机罩与导线固定带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邓本敏;王文欣;罗菊;石洋

    心电监护仪因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与经皮血氧饱和度,成为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护仪器,而加强该设备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鉴此,我科设计制作了心电监护仪机罩和导线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自制约束带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邹龙珍;谭美华;翁细凤

    在临床上常可遇到肝昏迷狂燥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身体或拔除身体上的导管,以致发生安全事故,影响诊疗工作.鉴此,常采用约束带及床单约束患者,效果不佳,且易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鉴此,我院护理部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对传统的约束带进行改进,并经临床护理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丽湘;孙慧伶;施红艳

    胰岛素泵因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以24 h持续向体内输注胰岛素,使胰岛素在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水平,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胰岛素泵是目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但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偶有低血糖发生.现将我科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 透明贴联合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作者:黄玲;张劲;袁金蓉;冯丽群

    目的 探讨透明贴联合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现察组静脉炎处冰敷2 h后敷贴透明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锾湿敷.结果 治疗5 d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冰敷能有效促进化疗性静脉炎的治愈.

  • 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痰液湿化效果观察

    作者:沈小芳;沈艳婷;汪琪;王久萍

    目的 观察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痰液湿化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非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湿化法;观察组予生理盐水100 ml加a-糜蛋白酶2万U向口咽部滴入,其滴入量、间隔时间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而定.结果 两组痰液粘稠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气管切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口咽部滴入湿化液用于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能保持气道门户(口咽部)处于湿化状态,使痰液易于吸出或咳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留置尿管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作者:毛永霞;胡守娥;文彩霞;郑应芳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间断冲洗膀胱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80例留王尿管患者分为A、B、C、D、E、F六组,每组30例.冲洗液为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万U,滴速为140 gtt/min,液体在膀胱内保留30 min后排出.六组冲洗液温度分别为10~15℃、16~20℃、21~25℃、26~30℃、31~35℃、36~38℃,比较冲洗前后(未排出前)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A组、B组冲洗前后心率、呼吸、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膀胱冲洗时应采用接近机体温度的冲洗液,21~35℃是间断膀胱冲洗的适温度.

  • 自制双腔气囊胃管预防鼻饲并发症效果观察

    作者:陈晓青;黄小梅;颜小娟;毛林;冀林

    目的 避免鼻饲过程中并发症尤其是反流、误吸的发生.方法 自制双腔气囊胃管并应用于临床中,将7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双腔气囊胃管进行鼻饲,对照组应用普通胃管进行鼻饲,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腔气囊胃管应用于鼻饲患者安全、操作简单,可有效预防鼻饲误吸、反流发生.

  • 不同分劈药片方法对药物剂量的影响

    作者:尹世玉;何华英;张凌慧;张琼

    目的 探讨分药盒(器)、刀片、剪刀和手工分劈药片的药品损耗率及分药偏差,确定适于临床使用的药片分劈方法.方法 将地高辛分别采用分药盒(器)、刀片、剪刀和手工4种方法对半分劈,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药片分劈前后重量.对不同方法分劈药片的药物耗损率及分药偏差进行比较.结果 分劈药物损耗率低的是分药盒分劈,其次为双手对掰,再次为剪刀、刀片分劈;分药器、剪刀分劈药物损耗率与双手对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刀片分劈药物损耗率与分药器分劈、双手对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方法分劈药片的分药偏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药器分劈、双手对掰的分劈药片方法不会增加药物损耗率及分药偏差,为临床药片分劈的较好方法.

  • 开展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研究的意义及其现状

    作者:马晶晶;宋锦平

    进行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的研究对于护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评价护理工作绩效,体现良好的管理效应;加强护理服务成本核算,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体现能级对应,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客观考核护理技术,完善护理技术考评体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复杂程度评价进行了探讨,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分析不足之处,进一步开展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的研究十分必要.

  • 早期机械通气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梅;李静;赵文静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早期给予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采用辅助/控制(A/C)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呼吸末正压(PEEP)通气,通气过程中加强护理监测和气道管理,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患者的缺氧症状、肺水肿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机械通气抢救NPE效果良好,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协助医生及早确诊、早期治疗,能为进一步救治原发颅脑损伤创造时机.

  • 心脏介入中心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与应用

    作者:孙国珍;田金萍;陶源;王嫄;程敏琼

    目的 探讨自制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自行设计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路径表,并行相关护理流程与患者教育内容的修订;对5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同时应用护理路径表和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护理记录并进行耗时比较.结果 与一般护理记录单比较,应用护理路径表显著缩短了记录时间(P<0.01).结论 采用护理路径表缩短了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规范了护理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变化及其护理

    作者:吕志芹;孙晓苹

    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AFP,于入院后及每2周1次,并每月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结果 有67.8%的患者AFP增高;在排除肝癌的情况下,其AFP值愈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愈高,两者基本呈正相关.提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含量愈高预后愈好.对重型肝炎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对AFP值持续增高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

  • 应用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

    作者:袁举;宋莉;马建新

    目的 探讨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简称局部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将11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在凯时10μg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硅胶袋气舱局部加压给氧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77.4%;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疗效好,安全.

  • 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

    作者:孙秀娟;曾昭祥;刘宜东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旨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8例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进行评估,并与52例未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暴力组)进行比较.结果 暴力组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力组(P<0.01);暴力组消极应对方式及EPQ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组;两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冲动行为高、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其社会支持缺乏,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预防.

  • 针刀剥离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玉青

    对71例(135膝)膝关节炎接受针刀刺离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刀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患肢康复训练指导及健康教育.根据JOA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82膝,显效38滕,好转15膝,总有效率100%.提示对针刀剥离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病情好转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膝关节炎 针刀 护理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作者:李书荣

    对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即自制肠炎1号予患者保留灌肠,灌肠保留3 h以上,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愈7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提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发热伴便秘患儿的护理

    作者:曾福艳;宁媛

    目的 探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患儿发热伴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伴便秘患儿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通过输液器点滴灌肠的方法治疗,同时在治疗前期、中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体温降至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应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发热伴便秘患儿,并在治疗前做好忘儿心理护理,治疗中仔细观察患儿反应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达到显著治疗效果.

  • 品质圈活动在口服药样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黄小梅;田清燕;冼群;陈文姿;陈平英

    目的 提高护士对神经内科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对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口服药发放健康教育效果不良原因调查表和患者对护士口服药发放教育需求现状调查表,分别向护士和患者发放;根据调查结果在口服药健康教育中采用品质圈(QC)活动,即成立(QC)叮咛小组、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及方法等,并完成口服药样的设计应用.结果 护士在QC活动前后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对口服药样资料满意度为90.48%.结论 QC活动应用于口服药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效、及时,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作者:丁慧萍;戴小明;沈默宇;韩云;吴海莉;吴春燕

    目的 探讨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2型糖尿病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课堂教育、互动及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烹饪实践课指导及现场烹饪实践,并在病区营养餐厅用餐.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病区开设营养餐厅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 冬令营式干预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陈晓荣;姜昌华;李汉钦;何方方;潘俊好;陈小华

    目的 改善低体重指数(BMI)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98例低BMI型COP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社区护理3个月;观察组立冬时入驻冬令营,实施营养支持、呼吸操训练、空气监测、低流量吸氧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连续3个月,于立春日结束.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6 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冬令营式的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彩荣;李勇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方法 将19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时照组出院不作特殊安排;观察组患者严格按照评估、目标、计划、实施、评价5步健康教育程序,进行为期6个月的社区健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可使健康干预和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和家庭,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 温州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余昌妹;吴永琴;杨晔琴;姜丽萍;祝雪花;李萍;朱晓玲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温州城区314名空巢和342名非空巢老人,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中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形式、月收入、负性生活经历及慢性疾病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形式、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负性生活经历、慢性疾病及兴趣爱好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P<0.05,P<0.01),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呈正相关(均P<0.01),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呈中等偏低水平,生理功能较非空巢老人差,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健全服务体系,有望提高空巢老人,尤其是无配偶、独居、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差、缺乏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 武汉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作者:张霄艳;李守国;徐冬英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和矫治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武汉市278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武汉市社区护士与三甲医院护士的去个性化(DP)、个人成就感(PA)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PA得分为高度倦怠水平;低年龄、未婚、短工龄、低职称(未评定及初级)及单位自聘的社区护士PA得分相对较低(均P<0.05).结论 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年轻、未婚、工龄短、低职称及非正式在编的社区护士.

  • "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孟春英;郭颖;曹爽;支顺勤

    目的 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30例慢性病患者应用"知己"能量监测仪和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软件进行饮食和人体运动监测,并对其进行系统、互动、个性化健康管理.结果 3个月后患者有效运动消耗的能量,脂肪、蛋白质摄入合理性,体重、BMI、腰围、血糖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有利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其健康水平.

  • 艾滋病救治网点患者的情感支持

    作者:高万荣;许兆峰

    对330例网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情感支持,包括亲情关爱和心理安抚,以疏导患者心理障碍,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示个性化的情感支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还能使部分潜在艾滋病患者解除恐惧心理,主动参加到普查普治工作中来,为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病奠定基础.

  • 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容;王芸;史庭慧

    对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予以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用药护理,对症支持护理,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经过42 d的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提出早期识别路易体痴呆的临床症状及早期治疗,予以精心、细致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1例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与MSC共移植治疗SAA的护理

    作者:王晓靖;白海

    对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进行了HLA半相合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MSC)共移植治疗.结果 移植后+12 d中性粒细胞数>0.5×109/L,+21 d WBC 4.5×109/L,Hb 99 g/L,PLT 108×109/L.经HLA配型,红细胞亚型和VNTR检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患者除口干、眼干外,随访36个月,现仍无病存活,无急慢性GVHD发生.提出在移植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在围移植期执行规范化操作,加强无菌观念,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的不良反应对保证移植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康复护理

    作者:汪玲霞

    对142例颈髓(C1-6)损伤住院患者予并发症预防包括如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四肢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并予四肢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直变形的预防与护理、四肢功能的康复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康复等功能康复护理.结果 出院时患者脊髓损伤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患者后四肢功能明显改善,其中四肢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明显改善126例,部分改善13例,无明显改善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明显改善81例,部分改善54例,无改善7例.提示积极有效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康复护理,对于保留并发展颈髓损伤患者残存肢体功能,终回归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 儿茶素预防氟尿嘧啶致静脉炎和色素沉着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惠芳;夏桂兰;王惠芬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和色素沉着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12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于静脉穿刺部位采用儿荼素与硫酸镁外敷,比较两组静脉炎及色素沉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24.1%,对照组为5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儿茶素对氟尿嘧啶所致的静脉炎和色素的沉着有防治作用,尤其能减缓色素沉着.

  • 康复护理教学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的作用

    作者:王元会;张磊;徐晓霞;柳秋实

    目的 探讨开设康复护理学课程在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中的作用.方法 对185名本科护生在第8学期开设康复护理学.共3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训6学时,见习8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实例法进行教学.在康复护理学习前后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习康复护理前后护生对残疾者态度和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有显著改变(均P<0.01).结论 康复护理教学可改善护生对残疾者态度,提高护生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

  • 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

    作者:郎玉玲;安秋月;梁宇;黄双丽;张海峰;张淑敏;王莉莉;许凤春;郭莉

    目的 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效果,探索适合护理本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05级护理本科生8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即采取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采取综合考评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综合考评实验组总成绩、仪表态度、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52.38%~95.24%对本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本科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

  • 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设计

    作者:雷晓玲;范秀珍

    从护生的认知风格差异入手,设计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依据护生是属于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的不同认知风格,为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以发挥每种认知风格在学习上的优势,促使护生实现高效学习,从而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 高职高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方法的改进

    作者:杨艺;丛小玲;许苏飞;赵丽华

    目的 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 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 特殊护理岗位开展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的实践

    作者:管玉梅;杨毅华;李丽娟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 对特殊护理岗位103名护士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模块制订各层级训练计划,按照配对、计划、专题讲座与即时训练相结合和实践说教训练法结合进行训练,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后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训练前(均P<0.01).结论 培养和发展护士核心能力,有助于护士个人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 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刘生梅;张静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25名护理系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实验室条件(88.00%)、教师因素(84.00%)和护生因素(79.20%);而环境和专业对护生实验课的学习影响仅占23.20%和31.20%.不同年级护生在对专科设置、教师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管理能力、护生个性特点及其家庭条件等影响因素的认识有差异(P<0.05,P<0.01).结论 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塬的,不同年级护生对影响因素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应尽量消除或减少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重视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 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周恩红;符丽燕;卢益东

    目的 通过对用人单位主管毕业生招聘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护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为实施针对提高护生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应届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温州市8所医院主管毕业生招聘的74名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护生就业的8大因素(35个条目)排在前3位的是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礼仪素质;排在前10位的条目依次为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专业思想、诚信意识、爱心同情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自信心、团队意识、操作动手能力.结论 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礼仪素质等是影响护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全面考虑影响护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加强护生的德育、心理、礼仪等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 基层医院护士膳食营养调查研究

    作者:尤荣;朱红芳;吴淑荣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以使更好地指导护士合理膳食.方法 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膳食调查表,对225名基层医院护士进行膳食调查,了解连续3日每餐膳食种类、数量、烹调方式,包括零食、夜宵等进食情况,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基层医院护士能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B1、B2、C、E,钙,镁,锌,硒,铜等与RNI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谷类、水果、蔬菜、蛋类摄入量等与"平衡膳食宝塔"参考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护士摄入蛋白比、脂肪比显著低于参考值(均P<0.01),而碳水化合物比显著低于参考值(P<0.01);热能分配中三餐与参考值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 护士能量、营养素缺乏和过剩并存,整体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基层医院护士应注意平衡膳食,在合理控制总热能的前提下,控制脂肪、蛋白质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撮入,提高对膳食纤维的认识,多食果蔬,多饮水,科学搭配三餐.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