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管理

    作者:余强;胡燕妮;刘巧梅;王文丽;徐灿

    目的 探讨围术期血糖监测管理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糖、并发症的影响,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 选取2016年9~12月5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外科手术管理模式实施围术期护理;选取2017年1~4月5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围术期血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糖管理效果、住院时间、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糖管理效果、平均血糖值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围术期血糖监测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减少血糖的异常波动,降低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升血糖管理质量.

  • 微针导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行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的护理

    作者:郭梦莹;向琳璐;曾红

    目的 总结微针导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4例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行微针导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提前备好所需用物;治疗时执行无菌技术,及时处理患者不适,确保治疗能够有效顺利进行;治疗后加强面部及注射部位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后6个月随访,32例(94.12%)患者感觉皮肤状态明显改善,其肤色改善、皮肤细腻、皱纹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仅2例(5.88%)对皮肤改善效果不满意.结论 使用微针导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使面部年轻化是一种新的方法,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有利于保障面部年轻化治疗效果.

  • 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肺康复护理

    作者:潘红;黄琴红;许正红;蔡英华

    对5例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行肺康复护理,经14~48(25.6±13.9)d的治疗护理,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随访至今生存质量良好.感染控制、辅助通气护理、序贯脱机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综合性肺康复方案为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要点.

  • 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作者:毛敬芹;查丽俊;陈玲;李红娣;王逸飞;鲍美娟

    目的 探讨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24例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1 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再植指血运观察指标赋值量表的改良与应用

    作者:何争珍

    目的 探讨改良再植指血运观察指标赋值量表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断指再植术患者105例(160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8指)采用血运观察指标赋值量表进行血管危象评估;观察组(53例,82指)采用改良的血运观察指标赋值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种量表应用后患指血管危象的正确检出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观察组血管危象正确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再植指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再植指血运观察指标赋值量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再植指血管危象的检出率,对术后再植指的存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 脑卒中再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武洋;高波;钟珊珊;陈斌;王梁敏

    目的 了解脑卒中再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126例脑卒中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26例脑卒中再住院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为(126.56±30.87)分,各条目均分为(2.43±o.59)分,其中营养维度得分高(3.15±0.67),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低(2.17±0.72).居住类型、家庭月收入和再住院次数为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再住院脑卒中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收入、独居和反复再住院的患者,重点加强患者运动锻炼方面的指导和干预,从而提升脑卒中再住院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适应训练

    作者:荆风英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训练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巾覆盖头面部及体位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中焦虑、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手术配合能力、满意度.结果 术中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适应训练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等不适,提高患者手术配合能力和满意度.

  • 骨科护理门诊高级护理实践现况调查分析

    作者:田发秀;陈湘玉;陈丽萍

    目的 了解骨科护理门诊高级护理实践的现状,为完善专科护理门诊质量控制体系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骨科护理门诊的工作状况、医护感受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护理门诊护理专家和助手各1名于每周三下午开诊,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评估、功能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等15项;患者满意度总分92.13±4.87.半结构访谈护理人员认为开展骨科护理门诊使护士具有专业成就感,但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完善;医生认为骨科护理门诊有利于医护合作,但接诊护士知识技能有待提高.结论 骨科护理门诊是骨科医疗的有效补充与深化,但出诊护士资质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完善专科护理门诊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骨科护理门诊质量.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的实践

    作者:宋瑞梅;施雁;庄英;荀林娟;叶海燕;席米娜;孙伟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2~3月LC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n=50),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护理管理;2017年4~5月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n=50),实施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待床日、总住院天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AS组术前待床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现状的质性研究

    作者:章孟星;周英凤;钟婕;丁焱;李丽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现状.方法 对12名护士就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现状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与提炼.结果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提炼出改变与发展、问题与障碍、机遇与挑战3个主题.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规范了糖尿病孕妇的管理,但面临困难与障碍,应完善工作与管理机制,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 重庆市三级医院ICU护士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查

    作者:杨力;何海燕;简福霞;梁泽平;姚娟;刘蕾

    目的 了解ICU常见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为拟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三级医院256名ICU护士ICU常见4类(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99项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培训考核情况、临床操作机会)和培训需求(新入人员掌握必要性、难度系数)进行调查.采用10分制评分法.结果 4类护理技术中,基护类技术培训和应用多,其次是监护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在难度系数方面,得分高的是指标判读类技术,其次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基护类技术.在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中难度系数高的护理技术分别是导尿术、PICC置管术、漂浮导管置管配合、胸部X线摄片识别;难度低的护理技术分别为床单位整理、腹围测量、手术切口换药配合、血气分析结果判读.有必要掌握的是基护类技术和监护类技术.结论 ICU护士培训应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基护类技术应作为新入人员的必备技能;监护类技术应作为成长期和熟练期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指标判读类技术应作为专业精通型和高级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

  • 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作者:杨晓荣;黄园园;李雪;钟兰;张玮

    目的 调查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分析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不佳的原因.方法 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会谈法,对儿科有陪伴病区的31名临床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31名护士中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正确率为35.48%.工作年限<3年、职称为护士、值夜班护士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 儿科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率较低,应重点加强对低年资、低级别及夜班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身份识别的安全意识,保障患儿的护理安全.

  • 新疆医院医护人员儿童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

    作者:阿米那·吾斯曼;程云仙

    目的 探讨儿童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在新疆两个地区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100名伊犁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克拉玛依市医护人员行儿童心肺复苏急救技术调查,制定培训计划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结果 培训6个月后,医护人员行业标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培训前(均P<0.01),患儿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儿童心肺复苏技术与成人不同,有必要对临床医护工作者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使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儿获益.

  • 急诊科护士建言行为及核心自我评价对其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艳平;祖晓军

    目的 调查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成长水平并探讨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建言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职业成长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3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护士建言行为得分为(3.76±0.62)分,其中抑制性建言行为得分(3.73±0.63)分,促进性建言行为得分(3.80±0.71)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22±0.37)分;职业成长得分为(3.45±0.66)分;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与职业成长总得分呈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长总分无相关性(P>0.05),但与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2个维度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晋升维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护士有着中等水平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及职业成长水平,护士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影响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成长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急诊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性的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而提高职业成长的水平.

  • 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陈桂兰;喻军华;高作良;严颖;柯晓燕;胡翠兰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口咽干燥、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术后氧驱动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

  • 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术后高频振动与叩背排痰效果比较

    作者:杨芳;贺琳晰;富园园;周明杨

    目的 探讨不同排痰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PICU 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按收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行人工叩背排痰辅助清理呼吸道,观察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进行辅助清理呼吸道护理.结果 两组首次排痰护理10 min及吸痰后15 min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吸痰后15 min血气分析检查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干预后72h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行辅助清理呼吸道的护理效果优于人工叩背,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胰岛素无针注射装置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苏若琼

    介绍不同类型无针注射器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胰岛素无针注射装置在患者体验、疗效和对操作方式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无针注射器将成为给药注射的主要方式之一.

  • PDA移动技术在手术室临床输血核查中的应用

    作者:杨千贺;高兴莲;苏法安;王曾妍;余文静;马琼

    目的 保障患者手术输血安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 传统核查组(40例,75袋血制品)采用传统人工核查方法,实施“三查十对”双人输血核查流程,PDA核查组(40例,82袋血制品)运用PDA移动技术进行输血操作核查.结果 两组核查耗时、记录缺陷率及血制品安全输注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DA移动技术用于手术室临床输血操作核查,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手术团队成员信息沟通状况的研究

    作者:程若莺;徐洁;徐艳

    目的 了解手术室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传递状况,探讨不良沟通的原因,为提高手术室团队的有效合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医护合作量表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1名手术室医护及麻醉人员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对主、客观资料分析整理.结果 护士组对医护沟通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医麻组(P<0.01);质性访谈归纳出以下主题:医、麻、护三方交流信息不全面,缺乏信息互换;信息传递不到位及影响因素;可能的解决方案.信息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护士组与医麻组的信息来源重要性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护士组更倾向于从手术室护士和病区护士获取信息(P<0.05,P<0.01).结论 手术团队成员间尽量多交流共享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尝试采用专业的沟通工具并优化沟通流程,同时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有利于团队合作及患者安全.

  •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实施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的效果

    作者:何国龙;刘洋;张莺

    目的 提高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临床适应能力,使之尽快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需求.方法 将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两组,2015年新入职护士15人为对照组,实施一站式导师制培训模式,即新入职护士由1名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安排当班器械护士负责各专科手术配合带教,讲解该专科解剖知识及手术步骤配合要点等;2016年新入职护士15人为观察组,实施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模式,即新入职护士轮转各专科时,各专科由同一名专科导师全程跟踪一对一专科手术配合观摩及手术配合操作技能培训指导,负责讲解该专科手术配合特点、专科手术知识要点,实时指导其解剖及手术步骤配合注意事项等.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0.16±3.19)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4.76±2.38)分,医生满意度评分为(96.66±1.18),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开展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有利于新入职护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可提高培训质量.

  • 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王菊华;张三玲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二胎产妇3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96例,对照组产后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和药膳调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乳房手法按摩.结果 观察组乳头含接正常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两孩年龄差>8岁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两孩年龄差≤8岁者(P<0.05,P<0.01).结论 随着二胎母亲年龄的增长、两孩年龄差距增大,产后乳房泌乳情况越差,通过产后及时乳房手法按摩和药膳调理干预,对二胎产妇的母乳喂养有重要意义.

  • 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冲突及支持性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艳;张丽;王永琼;余华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及支持性服务需求,以期为医疗机构、社区、政策决策部门开展照顾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3名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13名受访者均表示存在照顾行为冲突,且目前获得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支持较少,希望得到的支持需求有四个方面:社区卫生支持服务需求、医疗机构支持服务需求、个人需求、政策需求.结论 照顾者在照顾老年慢性病患者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身心负担,应重视照顾者需求,充分发挥护士角色功能对照顾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

  • 四川城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刘祯帆;李鑫;熊兴兰;郭思竹;龙霖

    目的 了解四川城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四川省6个地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便抽样640名城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40名老年人中,8.1%选择社区居家养老,10.3%选择机构养老,81.6%选择家庭养老.单因素分析中,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与子女关系满意度、子女个数、养老费用来源个数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文化程度越高、与子女关系越不满意的老年人越愿意接受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养老费用来源个数越多的老年人更愿意接受社区居家养老.结论 家庭养老仍然是城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对满足老年人需求、合理利用养老资源,实现“健康四川2030”健康老龄化有积极作用.

  •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作者:常文红;李晓凯;陈长香;安思琪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唐山市两个社区,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49人).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从家庭、社区、社会3个层面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孤独量表、衰弱量表、ADL量表、家庭及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孤独感、衰弱、日常生活能力、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术前患者中的实践

    作者:梁敉宁;陈琼妮;汪健健;李乐之;赵丽萍;黄伶智;张霞;高珍

    目的 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屈服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因子和自我效能得分、护理满意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心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 NGC收录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分析

    作者:孙月;陈吉;布优祥;于丽萍;王波;田金徽

    目的 分析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收录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现状,以期对我国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NGC网站获取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并提取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基本信息和方法学内容,并将数据输入Excel,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录268部指南,均含有护理相关内容.发布机构多的是医学协会或学会、主要针对用户为护士和执业医师、260部(97.01%)基于系统评价、246部(91.79%)采用评级指标进行证据的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264部(98.51%)采用专家共识的方法给予指南制定建议.结论 NGC收录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南在证据选择/收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以及制定建议的方法学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 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评价

    作者:陈珺;潘江霞;何洪英;郑祥德;周文来

    目的 观察床旁安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危重症患者行鼻胃管营养(鼻胃管组),对59例危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鼻空肠管组).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和腹胀、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 肠内营养预适应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莉;李如月;白春花;傅巧美

    目的 提高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耐受性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 将88例行胃癌根治术后拟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术前3d开始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肠内营养液予以预适应,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能实现胃肠道预适应,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 以色列Rambam儿童医院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介绍

    作者:杨芳;李华伟

    Rambam儿童医院坚持以个体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理念,从安全环境、以家庭为中心、“零”疼痛和“零”约束的治疗及强大的辅助团队几个方面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同时致力于从自由工作体制、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关注员工个体、鼓励员工表达心声、尊重员工选择、加强后勤保障及实行信息化病历等方面来实施“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提出Rambam儿童医院在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培养相关辅助团队人员、关注医务人员职业的发展并提高他们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这些方面值得借鉴.

  • 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分析

    作者:黄辉;黄海燕;喻姣花;马婷婷;缪玲莉;张凡;华婷;周英凤

    目的 了解综合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障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证据14条,制定12条审查指标进行护理实践临床审查;根据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结果 12条审查指标临床依从率为0~100%,其中9条指标依从率<60%;障碍因素主要为护士培训不足、材料缺乏、领导力不足等.结论 综合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证据与实践尚存在较大差距,应针对障碍因素实施改进,促进证据向临床正确有效转化.

  • 围手术期访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程芳;李霞;王永红;王玉娟;吴芳琴

    目的 建立围手术期访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发围手术期访视系统,访视系统包含术前访视及术后访视,形成手术访视闭环管理.将2016年10~12月行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访视;2017年1~3月行择期手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围术期访视系统进行访视.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后访视单、表填写耗时和患者访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信息化的术前访视系统可促进访视内容的标准化,提高访视效率和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形成围术期访视的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 数据同源护理交班报告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应波;陈曦;龚玉蕾;王娜;阮征;尉俊铮

    目的 构建以移动护理、医嘱、辅助检查、电子病历多个信息系统为数据源的交班报告,为护士提供高效、同质、便捷的交班书写过程.方法 由护理部、信息中心、护士长组成的软件研发组,以多个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作为晨交班报告的数据来源,进行一处数据多次利用与数据整合,实现交班报告的零手工书写;并对护士使用前后进行交班报告书写效率与使用体验测量.结果 应用交班报告软件后书写效率与书写体验显著优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数据同源交班报告软件的设计与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是大数据应用和护理信息化的有益尝试.

  •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控制连台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时间

    作者:贺吉群;肖映平;谢伏娟;闫晓晨

    目的 准确把控连台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机,促进抗生素在规定时间内合理使用.方法 将2017年7~9月连台手术5 832台次作为对照组,采用连台手术集中式给药方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由护士手工登记用药时间;2017年11~12月连台手术4 661台次作为观察组,在医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界面上设计“患者入手术室”和“使用抗生素”模块,等候区专职护士登陆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手术间手术进展,判断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通过模块点击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两组连台手术抗生素使用时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借助信息技术规范管理连台手术抗生素应用,实现了该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同时也减少手术护士的书写工作.

  • 基于HIS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作者:高学琴;芦鸿雁;罗葆华;闫峰;高若瑄

    目的 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4个模块分别是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模块、护理不良事件审核模块、护理不良事件查询模块和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模块,依据护士层级设置不同权限,对7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与跟踪管理.结果 应用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较之前明显增加,管理时效显著优于传统纸质上报(P<0.01).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现了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为护理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贺茜;蒋岩;刘晔

    目的 构建和应用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增强培训考核的实用性、针对性,完善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构建在职护士培训考核管理平台,包括6大模块、15个子模块,形成不同层级护士理论考核题库并将“影院式预约”模式应用于在线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7名护士进行平台应用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士对平台高效快捷的考核形式满意率高(87.76%)、在线培训资料方便获取满意率低(75.11%),总体满意率为79.75%.结论 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可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临床工作,有效落实护士参与护理培训考核的主动性,提升培训管理效率与培训效果.

  • 儿童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作者:陶怡;谭利平;谢红燕;李少军

    目的 探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12月的急诊患儿作为对照组(10 704例),采用“一看,二问,三查体”传统分诊方法进行急诊分诊;选取2017年5~7月的急诊患儿作为观察组(10 366例),使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急诊分诊信息系统分诊.比较两组患儿分诊一致性,分诊时间,患儿(或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士与医生分诊级别比较,观察组Kappa值为0.98,对照组Kappa值为0.58;观察组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能缩短急诊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性,提高医护人员及患儿满意度.

  • 体检宝App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梁俊卿;王颖;夏丽艳;唐晓艳;左力

    目的 探讨体检宝Ap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静息状态下分别应用水银血压计和体检宝App进行血压测量,通过Bland-Altman法比较两仪器测量结果一致性,以ROC曲线判断体检宝App的测量效果,以Pearson相关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两仪器测量结果.结果 体检宝App与立式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ROC曲线下面积:收缩压为0.912(95%CI:0.850~0.973,P<0.01),舒张压为0.956(95%CI:0.922~0.990,P<0.01),二者测得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简单线性回归建立体检宝App推导水银血压计数值的算法.结论 体检宝App对血压的测量与水银血压计一致性良好,对异常血压的辨识度较高,可应用体检宝App测量患者的血压.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