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用于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

    作者:庄华平;周萍;汤培凤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软件对376例手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所有应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均具有详细、明确的商品信息,无1例漏报及漏登记,无1例有关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 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产品信息、方便登记、信息长期留存和器械质量可追溯的优点,规范了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 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

    作者:巴哈尔·阿不拉;颜萍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对116名新护士每周集中授课2次,连续3个月,分别进行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护理文书书写等12项专题的岗前培训.结果 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的书写及常见护理表格介绍,法律、法规及常见护理纠纷内容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较为重要.48.28%新护士认为3个月的培训时间过长,可集中在1个月完成;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除职业防护及护士礼仪外)与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需求,建立适宜的岗前培训模式,可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 改良式输液管排气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侯双

    在输液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液体滴完未能及时更换,或输液器未完全插入输液瓶等原因致大量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如不及时处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良的心理负担,造成护患纠纷,而且大量空气进入血液循环会发生空气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

  • 小儿包茎术后护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厉莉;姜广荣;饶红霞

    包茎术后常规处理方法是行敷料包扎3~5d,休息时用烧伤架支撑棉被.龟头部位术前被包皮包裹,术后裸露,对衣物刺激敏感,易引起疼痛而限制活动;包皮内板、龟头创面渗液易形成粘连、结痂、肿胀;换药揭开敷料过程中患儿常因疼痛不予配合.

  • 清创手术两用桌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曾爱丽;王淑红

    肢体外伤患者手术部位常需反复清洗、消毒后才能手术,在清创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清洗液清洗创面,易造成台面、地面及手术间环境的污染.为减轻工作量,实现清创、手术同车两桌进行,我们制作了清创手术两用桌,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缝制反差颜色布边标志识别消毒包布规格

    作者:柯雅娟;许晨耘;陈茹妹

    各医疗单位中用于包装物品或器械的包布规格较多,为节约用料和保持成品色调一致,往往用同一颜色的布料制作成不同规格的包布,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打包前较难从成堆的包布中辨认出包布的规格,尤其是折叠好的包布更难辨认,乱翻、乱找包布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无形中增加工作时间,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

  • 药物过敏试验告知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杏芝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指出: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 口服药领取通知单的设计

    作者:陆梅;何爱萍

    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药由发药护士负责按医嘱发送给患者,由于患者外出检查或到相关科室治疗,发药护士很难准时将口服药发给患者,再加上多数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口服药的重要性或忘记有口服药,易发生漏服,延迟用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导致医疗纠纷及医、护、患难夫妻之间的相互不信任.

  • 医嘱执行卡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周瑞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规范了病历书写,护理文件中需增设长期医嘱执行单,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中第3章第29条规定了长期医嘱必须有执行时间和护士签名[1].

  • 改进配药方法避免密封瓶针眼处药液外渗

    作者:张丽

    目的 探讨吸取药液时避免药液从针眼外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300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安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瓶.对照组按常规法配药,实验组采用改良法配药,观察两组配药过程药液外渗情况及配药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药液外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配药第三步所需时间分别为(7.39±0.93)s和(7.53±0.96)s,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改良法可减少药液外渗所致药液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操作简单,保证工作效率.

  • 预防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的管理措施

    作者:李馨;符钻英;曾永军

    目的 降低或避免骨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方法 对206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压疮预报评估表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158例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分值为11~14分,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压疮;48例患者评估分值为5~10分,发生I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经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管理,可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艾叶与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黄美华;吕卫群;胡桂根;肖存志;欧阳莉娜

    目的 探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在门诊输液室使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数,并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细菌消亡率为(93.3±4.3)%,紫外线照射消毒法为(81.8±4.5)%,两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对人体无不良作用.

  • 长时间留置尿管拔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的影响

    作者:文琳钊;侯霞;陈媛;湛琅

    目的 探讨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单号分为常规组(40例),双号为注药组(44例).常规组患者拔尿管时按常规操作拔除尿管;注药组拔尿管前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结果 拔尿管后两组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能改善拔管后排尿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作者:代艺;徐伟;喻姣花

    目的 探讨预防PICC置管静脉炎发生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乳癌需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置管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神灯局部照射、喜疗妥局部外涂、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出现静脉炎后均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及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发生时间明显延迟(P<0.01);两组静脉炎均治愈.结论 PICC置管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改进型头皮针在放射性药物注射中的应用

    作者:杨金兰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节约药物和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方法.方法 将8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用自制改进型头皮针(观察组)和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照组)穿刺后静脉注射放射性显像剂,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型头皮针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了辐射量,符合放射防护原则,亦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确保注入剂量准确.

  • 妇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教育

    作者:赵国玺;贾娟娟;陈沁;何小玲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4级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96人),2005级护生为实验组(171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操作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69.0%~91.2%护生充分认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结论 在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贯穿人文关怀教育不但顺应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而且还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 临床对护理专科生素质需求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小来;奚晶晶;孙坷;朱丽;张荣

    目的 了解临床对护理专科生的素质需求,为护理专科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对6家临床护理实训基地140例住院患者、120名临床带教教师、120名专科实习护生及35名学校专职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对专科护生素质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69.3%~97.1%被调查者一致认为工作有责任心、工作细心,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对患者耐心及动手能力强等是专科护生的必备素质.住院患者、临床教师、学校教师认为专科护生应具备的20项素质中有10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临床对专科护生的思想素质要求较高;形象好、提高学历不是专科护生的必备素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需因材施教.学校需加强专科护生思想素质教育.以培养满足临床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 合作学习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菊;张冬梅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习护生64人按实习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带徒"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评价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6%~100.0%护生认为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结论 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沟通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加深知识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教学质量.

  • 护理本科生与临床带教教师对早期接触临床的认可比较

    作者:李守国;许娟娟;王瑞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与带教教师对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认知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临床一线工作并同时承担本科护理教学任务的临床护理人员111人及在校的2003级、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生11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63%护理本科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实践非常必要,仅有24.32%带教教师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有必要,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希望同时学习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知识,并倾向于每月安排3d早期接触临床.结论 护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是必要的,应根据护理本科生需求及带教教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早期接触临床时间.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作者:张锦辉;许丽春;林链凤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愈率为89.3%.提示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 癫痫刀定位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范海霞;王玉治

    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癫痫刀定位施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安全护理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功能训练和生活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61例康复出院,1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术后50例患者获随访,癫痫停止发作3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10例,无效7例.提出全程优质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作者:钟肖玲;吕小春;杨富英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13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做好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10例患者瘘口完全消失;3例栓塞后瘘口残余,予颈动脉压迫治疗后2例瘘口消失;平均住院治疗18.3 d出院.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效果较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

  • 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卉泳

    对3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4~36 d,平均23.0 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提出优质护理措施可延长脑室引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经尿道行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傅丽丽;廖淑梅;张静

    对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结果 70例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8~24 h下床活动,3 d后拔除尿管,无1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平均住院7.0 d康复出院.提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完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做好膀胱冲洗及引流管护理,定期训练膀胱功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在患儿体外循环术后的应用

    作者:李燕君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在婴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传统雾化液行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可有效缓解体外循环术后患儿呼吸系统症状,有利于患儿脱机.

  • 经皮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嫩阁

    对110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患者住院15~45 d,平均20.0 d出院,切口愈合情况均良好;半年随访骨折骨性愈合110例(100%),功能恢复107例(97.3%).无钉孔感染及断钉、滞钉、弯钉等情况发生.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感觉、活动情况.预防钉孔处感染,加强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0.45%乳酸钠溶液冲洗辅助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护理

    作者:文琰;童辉;施婕

    对3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0.45%乳酸钠溶液冲洗治疗,连续冲洗7~20 d,平均冲洗13.5 d,发生近期并发症6例,其中十二指肠残端出血5例,腹腔内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控制;住院20~52d,平均住院36.0 d出院.提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确冲洗方法,做好引流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乙酸消融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护理

    作者:张杏蓉;廖新彬;谢欢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经皮乙酸消融(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首次行常规TACE治疗后l周复查,根据碘油的填充情况,对碘油稀疏和缺损区域进行PAI治疗,间隔30~45 d重复小剂量TACE治疗.结果 治疗后38例患者肿块均缩小,肝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消失20例(52.63%),甲胎蛋白恢复正常31例(81.58%).发生不良反应27例(71.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37%、84.21%、34.21%.结论 TACE联合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较好.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准确配合、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及时配合医生作出相应处理.术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

  •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作者:朱丽

    对58例肺癌患者经心包内处理血管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惠者切口均愈合良好,平均住院24.0d出院.提出术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保证充分氧供、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心率及心律变化等,可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促进早日康复.

  • 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的调查研究

    作者:谢冰柯;许乐

    目的 了解腹部手术患者的疼痛信念,为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疼痛和麻醉性镇痛药信念量表对13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疼痛信念调查.结果 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总分为29.26±2.20,麻醉性镇痛药不良反应评分为14.43±1.25,忍耐疼痛评分为14.86±1.16;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疼痛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整体疼痛信念趋负向,需对患者加强疼痛控制知识教育.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作者:冷星红

    对12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结果 术后住院10~20d,平均15.0d出院.术后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0.4±2.9)分.随访6~18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术后1年恢复体育锻炼.提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准确熟练地配合手术,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术成功的关键.

  • 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作者:周春姣;段运玉;陈捷晗

    目的 探讨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颅脑术后尿潴留患者取腹部神阙、中极和足底涌泉穴,分别于皮肤穴位处铺双层治疗巾并置保温盒艾条灸15~20min.结果 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结论 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可减少尿路感染及患者痛苦,且作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人口健康促进模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孟宪梅;TAM Truong Donnelly

    分析人口健康促进模式的组成,介绍其在加拿大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并以"老龄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为例探讨该模式指导国内社区护理的可行性,以求为护理同行了解应用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

  • 1例颌骨畸形二期腓骨瓣移植上颌重建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何亚会;代艳然;宋向阳;陈巧玲;王海茸

    对1例颌骨畸形患者行二期腓骨瓣移植上颌重建术.结果 患者术后皮瓣缝线12d拆除,皮瓣全部成活;下肢供皮区缝线14d拆除;患者术后外形恢复极为满意,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上颌外形保持好,移植组织无明显吸收.提出术前配合医生做好投影测量和模型外科工作.加强供皮区护理;术后置合适体位,注意局部制动,加强气道管理、皮瓣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自理理论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郑煜

    目的 探讨0rem自理理论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进行护理,并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学习Orem自理理论,同时采用自理理论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补偿教育系统进行上肢功能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肌力、上肢肿胀程度(容积法)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自理理论科学指导乳腺癌术后惠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 颅脑损伤患者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探讨

    作者:陈丽静;刘小红;李珍珍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选择佳鼻饲模式.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匀浆膳品种、日鼻饲总量相同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每日鼻饲匀浆膳6次,每次200ml,1次/3h;观察组每日鼻饲匀浆膳4次,每次400~450 ml,1次/5h.结果 鼻饲20d后两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休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增加单次鼻饲量及延长鼻饲间隔时间,有利于患者胃休息,不影响其营养状况,且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 伦理学视野中的护理审美

    作者:刘丽;李玲

    阐述护理道德与护理审美的关系及两者的逻辑趋向,即关怀照顾的超越通向护理审美,护理道德人格走向护理审美人格.提出为提高护士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有必要在护理教育中将护理道德教育与护理审美教育相结合.

  • 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手术修复的护理

    作者:杨华;李文姬

    目的 探讨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手术修复喉气管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实施喉气管修复术,术前加强呼吸道管理,进行深呼吸及排痰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声带活动情况,保证气道通畅,掌握拔除气管插管时机.保持头颈前屈位.避免过早吞咽,防止吻合口瘘.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发音和吞咽功能恢复,吻合口愈合良好,住院30~78d康复出院.结论 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根据受损情况采取不同术式,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作者:焦永倩;李慧霞;吴洪格;丁秀桥

    目的 了解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1 000名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直系亲属因性别、角色及年龄不同,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 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宇丁;孙元平;石晶

    目的 了解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0例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眼球摘除术患者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产生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来自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以对疾病感到恐惧(98.75%)、自我形象改变(93.75%)、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91.25%)、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86.25%)为主.结论 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反应高,需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决策经历的质性研究

    作者:汪璐;崔焱

    目的 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决策经历,为医务人员深入理解患者对治疗决策的反应提供例证和启示.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问10例住院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子宫切除术的影响因素包括身心困扰的严重程度、生育功能的完成情况、医务人员的专业建议及家庭重要成员的支持状态;患者术前面临宫颈是否保留抉择时存在决策冲突.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面对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许多未知,患者决策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医务人员提供双重支持.

  • 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心理状态及结局的影响

    作者:牟善芳;孙振高;陈莉军;孟茜;孙建波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难治性不孕症行IVF-ET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指导其丈夫对妻子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观察两组用药量、取卵个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用药量、取卵个数、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系统而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作者:吕红梅;陈捷;陈君华;彭顺秀;杨小平

    目的 缓解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d按常规进行心理干预,不进行乐曲的选择和试听;术前1h嘱患者静卧于病床,放松躯体.观察组予个体化音乐干预,即术前1d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同时指导患者选择乐曲和试听,术前1h患者静卧于病床时通过MP3播放机欣赏选定的音乐,持续30min.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血压、心率和唾液皮质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收缩压及唾液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个体化音乐干预可减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

    作者:肖霞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理反应.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肌电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的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

  • 心理干预预防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淑英

    目的 降低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按入院时间顺序将56例生殖器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精神障碍18例(58.1%),观察组7例(2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生殖器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