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专用减量月历卡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师子秋;张华梁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专用减量月历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院激素减量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出院时间段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出院诊断证明书向患者口述糖皮质激素减量指导,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糖皮质激素专用减量月历卡辅助出院诊断证明书进行指导,评价两组患者掌握糖皮质激素减量方法的程度、出院用药指导时间及出院后糖皮质激素减量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对糖皮质激素减量方法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用药指导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4周、6周服药正确率有所提高.结论 糖皮质激素专用减量月历卡有助于提高SLE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减量方法的掌握程度,缩短出院用药指导时间,提高患者出院后激素减量正确率.

  • 新生儿换血治疗中改变成分输血速率的护理干预

    作者:徐前慧;李文斌

    目的 探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通过成分输血输注速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42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需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采用不同时间段控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速率进行换血.换血前做好环境、物品、药品准备,患儿先行光疗,输注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2~4 h,建立2个动脉通道和2个静脉通道;换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输血量和排血量,观察排血通道和输血通道是否通畅;换血结束拔一个除动脉留置针,继续光疗及监测黄疸,正确喂养,预防感染.结果 患儿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4.1±6.2)%,血清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51.2±48.6)μmol/L降至(207.3±27.8)μmol/L,间接胆红素由(396.4±45.5)μmol/L降至(198.6±25.6)μmol/L.换血后,WBC、Hb、PLT含量分别为(9.4±1.5)×109/L、(151.0±22.0)g/L、(129.0±36.0)×109/L,其中Hb含量升高比较明显.结论 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通过对输血输注速率的护理干预,在不增加用血量的基础上,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和贫血的发生.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集束化护理

    作者:孙娟;王清;沈小芳

    目的 总结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发病4.5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患者溶栓期间并发症并进行预防护理干预.结果 4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14例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包括牙龈出血、颅内出血、梗死灶渗血、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泌尿系出血等,经及时观察与判断,给予有效处理,并发症得以控制.结论 出血是静脉溶栓治疗常见的并发症,静脉溶栓过程中准确用药是前提,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早期康复、心理护理等集束化护理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要照顾者负荷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静;徐玉兰

    目的 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水平,探讨与负荷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98例RA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负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RA患者主要照顾者负荷总得分32.68±18.46,社会支持得分32.65±8.24;社会支持与负荷水平呈负相关(r=-0.502);照顾者不同性别、学历、收入、宗教信仰、工作状态、日照顾时长及患者功能活动及体征分级的照顾负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RA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度较好,负荷水平偏低(较轻),患者病情、照顾者社会条件及劳动强度影响照顾者负荷水平.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及其照顾者更多医疗相关帮助,以更大程度地减轻RA患者主要照顾者负荷水平.

  •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

    作者:王瑞;刘爽;何行;于婷婷;张晓杰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的重新设置并分级,并在岗位合理匹配的基础上实施动态配合.结果 实施岗位动态配合后,急诊护理质量、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压力源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急诊科实施岗位动态配合的岗位管理方法,有利于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深化.

  • 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制定与应用

    作者:郑若菲;陈晓欢;李红

    目的 探讨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并实施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以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作为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使急诊服务有据可依,指导急诊医护人员为不同病情严重度分级的急诊患者提供高速、高效、专业的优质服务.

  • 老年病房护士职业承诺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调查及聚类分析

    作者:臧爽;赵梅珍;柏兴华;于玲

    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护士职业承诺与组织职业生涯情况的层次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职业承诺问卷、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问卷对122名老年病房护士进行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老年病房护士职业承诺总分为(95.43±11.11)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总分为(52.59±6.48)分.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护士分成两类,Ⅰ类护士的职业承诺、组织职业生涯评分均低于Ⅱ类护士(P<0.05,P<0.01).两类护士在年龄、婚姻状况、对工作满意程度、健康状态、留岗意愿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老年病房护士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有积极的感知,职业承诺处于较高水平,但近40.0%的护士得分偏低.护理管理者需针对不同类别的护士进行引导和干预,以促进老年病房护士对职业和组织产生积极的认同和情感依赖,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

  • 广东省110所三级医院护工收费情况的调查

    作者:史瑞芬;刘银燕;张振路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目前护工的收费情况,为调整护理价格,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对全省110所三级医院护工收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广东省三级医院平均每个临床科室有11.40名护工,平均每2.1例一级护理患者有1名护工;接受“一对一”的生活照料,患方平均每天支付护工费132~160元;接受“一对多”的生活照料,患方平均每天支付45~65元;护工月均收入为2 778~3 951元.结论 医院护工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护工价格受市场调节,远高于目前的等级护理费;应探索改革管理模式,加强护工管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出台指导价,规范护工的收费,提高等级护理收费标准.

  • 四步骤模式在护士岗位专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闫莉

    目的 探讨四步骤模式在护士岗位专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四步骤培训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涵,包括师资队伍的构建与培训、技能四步骤培训方法及新培训模式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及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护士培训.结果 实施后,与传统培训组比较,创新培训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有所提高;护士认为培训内容与临床需要联系紧密,培训方法新颖,培训老师教学能力新颖,培训效果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 四步骤培训模式在护士岗位专科技能培训的形式、方法、内容、评价和管理上均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

  • 品管圈活动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

    作者:黄华;魏艳芳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结果 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由改善前的78.05%提高至改善后的92.89%.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感染科患者对出院流程满意率.

  • 男护士职业认知调查及对男护生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张克标;古满平;夏利华

    目的 调查分析在职男护士的职业现状,并提出针对临床实践阶段男护生个性化培养的对策.方法 对重庆市6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94名在职男护士职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存压力和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提出对我国男护生护理专业思想培养的构想.结果 94名在职男护士职业认知普遍缺乏,专业思想不稳定,从未有过转行或离职意向得分低(2.10±0.39),没有来自家庭和社会压力、职业成就感和归宿感得分2.44±0.74、2.57±0.63;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不明确.结论 在职男护士职业认知较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临床实践阶段是男护生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形成的关键阶段,对此阶段男护生实施个性化培养十分必要.

  • 老年病房低年资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牛姮

    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方法收集11名老年病房低年资护士资料,以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在老年病房的工作体验主要表现在临床护理角色转变适应不良,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文关怀能力不足,护理及病情观察经验缺乏4个方面.结论 老年病房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压力较大、角色适应不良现状,医院管理者需与低年资护士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缩短其临床适应期,提高老年护理的工作质量.

  • 结构授权对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作者:贺春艳;郭燕;袁彬彬;王强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结构授权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方法 用工作条件效能量表(CWEQ-Ⅱ)和工作投入量表对450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结构授权总分为(17.94±3.47)分,工作投入总分为(10.88±1.51)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结构授权各维度对工作投入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均P<0.01).结论 肿瘤专科护士结构授权各维度可正向影响工作投入.护理管理者应针对目前自身所授予权力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有效授权措施,并建立工作投入干预机制,以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

  • 硼酸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邓洁;王丹;张慧兰;罗羽

    目的 探究4%硼酸溶液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创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在小鼠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创面后,每日1次分别以生理盐水(A处理法)、4%硼酸溶液(B处理法)和0.5%碘伏+3%过氧化氢溶液(C处理法)对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率,创面结痂和感染情况,在伤后3d、7d、14d断颈处死小鼠后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B处理法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C处理法(均P<0.05).14d时糖尿病组硼酸处理法TGF-β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硼酸处理组(P<0.01).结论 硼酸的弱酸性能刺激创面TGF-β1活化,促进创面愈合.

  •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

    作者:赵洁;姚晶晶;陈敏;李红梅;许汇娟;梁玉婷

    目的 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各75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置管、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引导置管,并通过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末端的位置.结果 B超组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88.00%)显著低于心电图组(97.26%),术中出血量、置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心电图组(P<0.05,P<0.01).结论 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应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可提高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 静脉配置中心排药流程再造效果分析

    作者:周利琼;周雨晴;袁中珍;曾文婷;黄也;邓本敏

    目的 探讨静脉配置中心排药流程再造的效果.方法 分析原排药流程的不足,分别进行普通药物和细胞毒药物的排药流程再造并实施.结果 排药流程再造后,普通药物和细胞毒药物的排药时间、药物破碎率及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排药流程再造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心电图对PICC尖端佳位置定位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林翠芬;肖娓珠;柳燕瑛

    目的 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尖端佳位置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成年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结果 两组PICC置管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佳位置到位率(83.33%),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穿刺点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电图定位法可以提高PICC尖端佳位置的到位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压力及自我效能和带教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徐旭娟;单君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带教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教师带教行为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9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行为量表总均分为4.35±0.49,各维度中知识领域得分低;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均分为2.54±0.57,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维度上得分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2.68±0.61.带教行为与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高带教老师的自我效能,降低其工作压力,不断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和教学质量.

  • 护生自尊水平及死亡态度现状调查

    作者:郑玉仁;王玭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护理学生的自尊水平、死亡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拟为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提供教学参考.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死亡态度描绘修订量表等对41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总体呈低自尊水平(23.35±3.66)分;影响自尊的主要因素有个体生命认知、自我肯定、生活态度、人生目标态度、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挫折态度(P<0.05,P<0.01);护生总体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3.79±0.50)分;死亡态度其他维度得分在学历、自尊水平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医学高校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进一步增强护生自尊水平,有利于形成科学、正确的死亡态度,避免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等负面导向.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生护理评估能力培训

    作者:胡梦晶;朱雪娇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的培训对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评估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方便抽样法招募自愿参与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47名,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干预组(n=22)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教学,干预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接受奥马哈系统的培训(理论和实践各5学时).分别在培训前后用标准化案例集对47名护生评估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培训前,两组评估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干预组评估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估能力.

  • 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实践

    作者:陈燕;葛炜;宁香香;张琪

    目的 探讨对高职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实践的效果.方法 将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53人)和对照组(52人).实验组开展以情境为载体,以审美活动和体验活动为主线,以护生感悟生成和关怀表达、关怀实践为目标的人文关怀教育实践;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模式.干预前后分别运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高职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能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 糖尿病耗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菲;万青;杨丽芳

    系统综述了糖尿病耗竭的定义、症状、测量工具、危害及影响因素,归纳了糖尿病耗竭的处理方法,旨在引起医务人员对未成年糖尿病患儿耗竭的关注,为糖尿病耗竭的预防、干预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构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珺仪;席淑新;石美琴

    分析和归纳国内外有关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认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研究方法分为质性研究方法和量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回顾法、专家会议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和Delphi法,量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介绍了主要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的概念、应用现状和优缺点,旨在为研究人员构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借鉴.

  •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抑郁状况及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陈玲

    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提出放疗后头颈部肿瘤患者抑郁状况不容忽视,影响HNC放疗患者抑郁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要关注患者的一般特征,也要关注与癌症疾病和治疗有关的因素.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干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ICU护士主导型安全镇静管理方案的研究现状

    作者:赵琳;刘聪聪;郭兵妹;祝筠

    对国内外护士主导镇静方案中评估、监控、用药以及实施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护士主导镇静管理概念的理解,推广镇静评估工具的统一应用,明确护士主导镇静方案角色分工与影响因素,探讨促进ICU护士决策能力提升的干预措施,以更有效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护理质量的改善.

  • 蜂蜜用于糖尿病足部溃疡效果的文献分析

    作者:张爽;宋国敏;易莉娟;田旭

    目的 分析蜂蜜对糖尿病足部溃疡(DFUs)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ISIWeb of Science(SCI)、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蜂蜜与其他干预治疗DFUs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止2014年12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目标数据库、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定性资料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终纳入4篇符合定量合并的文献(5个RCT),共292例.Meta分析显示,蜂蜜能缩短DFUs伤口治疗时间[SMD=-1.26,95%CI(-2.46,-0.07),P=0.04]、伤口细菌平均清除时间[SMD=-0.91,95%CI(-1.26,-0.56),P<0.01],提高伤口细菌清除率[RR=1.63,95%CI(1.26,2.12),P<0.01]、伤口愈合率[RR=1.09,95%CI(1.01,1.19),P=0.03].结论 蜂蜜(敷料)能有效促进DFUs的愈合,鉴于纳入研究数量不足,且文献质量不高,仍需开展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RCT以明确其疗效.

  • 中国姑息护理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马婷婷;强万敏

    目的 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我国姑息护理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状态,为姑息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各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4年姑息护理文献,分别从年度分布、期刊分布、地域分布、著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基金支持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163篇姑息护理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姑息护理文献数量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文献期刊分布在82种期刊、25个省市地区,主题主要集中在对姑息护理的理论论述、临床护理和调查研究3个方面,基金支持仅占10篇.结论 我国姑息护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研究地域相对分散,深度和范围有待加强,需要加强姑息护理的宣传力度,使姑息护理服务在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等方面均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 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在鼻咽癌患者的应用

    作者:骆惠玉;刘雅清;柯熹;杨华清;余玉娇;陈秀梅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在构建鼻咽癌患者正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3~5次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得分、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3个维度得分比较,以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升鼻咽癌患者的积极情绪,重塑对癌症积极应对的认知状况.

  •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性恶心呕吐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

    作者:田畅;苏帼慧;强万敏;覃惠英;王玲燕;徐波;张淑香

    目的 调查肿瘤科护士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为今后良好控制化疗性恶心呕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知识、态度及观念调查问卷对来自中国大陆3所肿瘤医院2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描述性统计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5.75%的被调查者认为护士在化疗性恶心呕吐评估中起一定的作用,只有21.00%的护士会选择国际临床指南指导评估,53.15%的护士表示化疗性恶心呕吐控制依据多数来源于临床医生的知识,此外护士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以及患者自我护理策略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仍然欠缺.结论 护士在化疗性恶心呕吐评估、控制等护理管理方面的认知欠缺.缺乏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不充足,护士缺乏相关培训等因素可能是阻碍护士进行化疗性恶心呕吐护理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肿瘤科护士规范化疗性恶心呕吐评估工具和国际临床指南的应用、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等是促进化疗性恶心呕吐良性管理的重要举措.

  • 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给药流程设计与实践

    作者:李媛;傅荣;叶红芳;褚红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按设计的给药流程实施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结果 观察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培训后护士确认时间明显少于培训前,且操作规范性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设计并实施给药流程可以提高用药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癌症患者家庭韧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慧;姜喆;杨芷

    为探寻癌症患者家庭中抵抗压力的家庭优势力量与资源,对癌症患者家庭韧性包含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包括家庭信念、家庭资源及外部支持,以期可为临床实务工作提供一个更为积极、有效的危机切入方式.

  • 多媒体教育联合康复日记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潘海卿;席淑新;吴沛霞;叶向红;徐颖;王苏丹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育结合康复日记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9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门诊随访,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多媒体教育与康复日记干预.在干预后1、3、6个月,应用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3、6个月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教育结合康复日记干预能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肿瘤专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效果

    作者:韦迪;刘翔宇;谌永毅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实习护生临床培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以肿瘤专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为目标,在对实习护生能力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培训项目和内容,选择培训方法和考评方式.结果 所有参加培训的肿瘤专科实习护生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及核心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肿瘤专科护生培训模式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