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중화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418
  • 国内刊号: 50-11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5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红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殷继明;任珊;郭丹丹;郑艳红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4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异常52例,占26.80%,正常142例,占73.20%;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例,占0.5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10例,占5.15%);亚临床甲亢4例,占2.06%),亚临床甲减37例,占19.07%;抗病毒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7%对比26.80%,x2=12.829,P< 0.05).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x2=4.038,P<0.05,95% CI:1.016 ~ 3.040)和甲状腺自身抗体(P<0.05,95% CI:1.681 ~ 36.183);但抗病毒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因子中,正常和异常组白细胞介素6 (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14.90) ng/L对比(11.65±5:46)ng/L,t=3.127,P<0.05,95% CI:5.28 ~ 25.58],治疗24周末:2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0±2.47) ng/L对比(6.81±2.80) ng/L,t=0.352,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65±5.46) ng/L对比(6.81±2.80) ng/L,t=1.997,P>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治疗前后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14.90) ng/L对比(6.30±2.47)ng/L,t=3.632,P<0.05). 结论 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CHC患者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后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IL-6可作为预测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辅助诊断参考指标.

  •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与凝血状态的关系

    作者:陈静;段钟平;白丽;赵军;丁美;童新元;丛玉隆

    目的 研究肝脏合成的促抗凝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肝外组织合成的凝血相关蛋白等成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探讨肝脏疾病凝血与出血之间的平衡关系,寻找肝病初期的敏感指标. 方法 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健康者资料,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衰竭组,正常对照组.用真空管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7ml,真空管内含109 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剂,其与血液的比例为1∶9.取血后1h内3000 ×g离心15min,分装冻存于-70℃.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活性检测用一期凝固法检测;凝血象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用凝固法检测;蛋白质C、AT-Ⅲ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浓度检测用免疫比浊法;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组织因子(TF)含量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数据均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之间用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的多重比较及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10例;肝衰竭组患者18例,正常对照组10例.除凝血因子Ⅷ外,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凝血因子、抗凝蛋白活性均降低;凝血象延长,FDP,D-D含量升高,TFPI、TM、vWF及TF检测值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开始升高,至肝衰竭组明显升高.TFPI∶Ag检测值(慢性乙型肝炎组:239.3±206.4;肝硬化组:315.0±258.6;肝衰竭组:319.5±298.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4.0±87.1;F=5.453,P< 0.05);vWF∶Ag检测值(慢性乙型肝炎组:70.3±29.5;肝硬化组:105.5±57.9;肝衰竭组:179.3±61.7;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1.9±7.2 ;F=20.104,P< 0.05);TF检测值(慢性乙型肝炎组:86.0±85.7;肝硬化组:234.2±202.9;肝衰竭组:344.7±214.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9±8.1;F=8.619,P<0.05);FⅧ∶C检测值(慢性乙型肝炎组:157.2±53.4;肝硬化组:206.9±86.9;肝衰竭组:335.7±117.7;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5.5±46.2;F=13.418,P<0.05).结论 肝脏疾病随着病情发展,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促抗凝成分伴发平行减少、纤溶活性增强、肝外合成凝血相关蛋白TFPI、TM、vWF及TF释放入血增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凝血与抗凝平衡失调,可能与以上原因有关.TFPI、TM、vWF及TF在肝病轻度阶段即发生明显变化,可作为早期监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敏感指标.

  • 乙型肝炎病毒Ⅹ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蔡园;何松;罗娜;罗莉;龚倩

    目的 探讨HBV复制过程中HBx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原代小鼠肝细胞为研究系统,用野生型HBV质粒(pHBV)和HBx蛋白表达缺失的HBV质粒(pHBV△X)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cyclin A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 (p16)、p2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HBVDNA复制水平.两组之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多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结果 新分离肝细胞和原代培养24、48、72 h肝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转染48 h后,pHBV组细胞与pHBV△X组细胞周期蛋白条带灰度值相比,前者cyclin D1、p21、cyclin E表达量较高,p16的表达量较低,统计量t值分别为15.713,22.897,14.680,-19.584,P值均<0.05.培养72 h后提取HBV DNA,Southem blot检测HBV DNA复制中间体松散环状DNA、双链线性DNA、单链DNA的水平,经条带灰度扫描,pHBV组的水平(分别为3288.336±448.011、6458.318±182.163、2760.613±393.561)明显高于pHBV△X组(分别为515.721±62.530、2122.228±28.347、1632.013±207.021)及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复制水平,pHBV组[每个细胞(987.50±47.80)拷贝]也明显高于pHBV△X组[每个细胞(303.67±33.94)拷贝],t=20.203,P<0.05.结论 HBx蛋白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各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由静止期(G0)进入DNA合成前期(G1)并停滞于G1期,从而促进HBV的复制.

  •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其安全性

    作者:韩国荣;江红秀;王根菊;岳欣;王翠敏;阚乃颖;吴岷岷

    目的 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孕20 ~ 32周,HBeAg阳性、HBV DNA> 1.0× 107拷贝/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予替比夫定600 mg/d口服抗病毒治疗直至产后4周或产后继续服用,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两组婴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h内、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及0、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 μg.婴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者为HBV宫内感染. 结果 共纳入220例孕妇,其中替比夫定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均在美国抗逆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注册.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 DNA、HBeAg、ALT水平下降明显.替比夫定组HBV DNA定量于治疗2周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直至分娩.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抗病毒孕妇有37例HBV DNA定量转阴,转阴率达31% (37/120),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随访至7月龄,替比夫定组婴儿HBV宫内感染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8% (P=0.002).替比夫定组无一例母儿因不良反应或先天性畸形失访.8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无一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两组孕妇产后出血、不良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胎龄、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BeAg阳性、HBV DNA高滴度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 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及其在药物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高艳;陈成伟;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姜小华;周丰;施莉琴;赖荣陶;杨峻

    目的 建立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并作为免疫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辅助诊断手段. 方法 对59例拟诊为DILI的患者,通过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暴露于可疑药物,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依据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值确定淋巴细胞被药物特异激活而增殖的程度.同时设立药物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预试验包括植物血凝素适剂量和药物适浓度等.试验同时设立4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每次暴露于相同药物,同步检测,所得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 DIL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敏感药物刺激后的增殖程度与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后增殖程度相当,DILI患者暴露于目标药物后阳性者刺激指数(SI)>1.8,本研究59例拟诊为DILI患者中28例为阳性(47.46%),SI在1.9 ~ 43.08之间,均值为22.49,健康组SI≤1.8,DILI患者组SI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78±0.75和1.16±0.25,两组比较,t=3.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特异性为94.92%,灵敏性为47.46%.结论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对免疫特异质性DILI患者的诊断具有较显著意义,反映了这部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次暴露于致敏药物后的增殖情况.

  • 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淑珍;高珊;刘燕敏;黄云丽;陈义森;王欣欣;林伟;黄春洋;廖慧钰

    目的 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减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 14岁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共收集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占同期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1.7%,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个月~ 14岁,平均年龄(8.8±3.9)岁.用药种类以抗菌药常见(41.9%),其次为中药制剂(29.0%)和解热镇痛药(19.4%).单一用药为9例(29.0%),联合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22例(71.0%).临床分型:肝细胞型8例(25.8%),胆汁淤积型8例(25.8%),混合型15例(48.4%).患儿平均住院天数25.22 d. 结论 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抗菌药、中药制剂和解热镇痛药;联合用药是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混合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肝衰竭或合并血液病患儿预后较差.

  • 1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

    作者:赖荣陶;王晖;桂红莲;叶敏贞;戴维佳;项晓刚;赵钢德;王伟静;谢青

    目的 探讨当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种类,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 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连续收治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138例患者资料,入选标准为依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分值≥6分.依临床分型分为3组:肝细胞损伤型组、胆汁淤积型组和混合型组.3型诊断标准为:(1)肝细胞损伤型:[ALT/正常值上限(ULN)]/(碱性磷酸酶/ULN)≥5;(2)胆汁淤积型:(ALT/ULN)/(碱性磷酸酶/ULN)≤2;(3)混合型:2<(ALT/ULN)/(碱性磷酸酶/ULN)<5.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并对其中66例行肝活组织检查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非参数统计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比较的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临床与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 s精确概率法.结果 本研究中致肝损伤药物主要有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占53.6%)、抗微生物药(8.0%)以及保健品(6.5%).依据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临床分型,其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性(kappa=0.63,P<0.05)优于发病时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性(kappa=0.25,P< 0.05).DILI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有大泡性脂肪变性、小泡性脂肪变性、胆汁淤积、肝细胞凋亡、上皮样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铁沉着.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患者肝组织学改良HAI炎症坏死评分和Ishak纤维化评分均高于肝细胞损伤组(P值均<0.05).结论 中草药(包括中成药)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同一时相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有较好的一致性;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肝损伤患者的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均高于肝细胞损伤组,结合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可有助于DILI的诊断.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琼;张知新;房青;高福云;赵秋玲;杨晔;苏慧敏;刘应科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用油酸诱导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和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检测观察细胞脂肪变情况.IHH细胞分为对照组和NAFLD组,对照组细胞以DMEM/F12培养基培养,NAFLD组给予油酸0.5 mmol/L处理72 h.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IGF-1和IGFBP-3在两组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变化.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0.5 mmol/L油酸可成功诱导IHH细胞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增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从对照组的(150.2±15.6)μg/ng升高到(275.7±27.2) μg/mg (t=21.67,P<0.01).油酸诱导后,NAFLD组细胞中IGF-1和IGFBP-3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0.04和1.58±0.93)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82±1.51和5.41±1.37)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7.915和12.893,P值均<0.01;IGF-1和IGFBP-3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29和0.65±0.36)也较对照组(分别为2.56±0.71和1.23±0.91)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29.17和32.12,P值均<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证实NAFLD组细胞中IGF-1和IGFBP-3的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的IGF-1和IGFBP-3表达下降,为深入研究临床上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儿童身高受限的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信号传导

    作者:欧阳阳阳;郭津生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肝损伤的疤痕修复反应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共同环节,其主要的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与降解失衡,在肝脏中的过度沉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时ECM的主要来源.HSC持续激活后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活化HSC具有如下特点:(1)合成和分泌间质胶原等各种ECM;(2)自分泌产生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 I;(3)释放胶原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4)分泌趋化因子及其他炎症性细胞因子;(5)具有细胞收缩特性;(6)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使ECM降解异常;(7)对凋亡刺激的耐受性等.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显著改变肝癌HepG2细胞中exosome免疫相关分子种类和含量

    作者:李秋文;肖文华;萨仁高娃;董伟伟;赵惠霞;段昕妤;朱建华;康欢荣;付艳;郝怡鑫;王如良;宋林萍;叶明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修饰的肝癌细胞exosome所含肿瘤抗原和免疫分子的变化. 方法 采用蔗糖梯度离心联合超滤技术分离和纯化肝癌HepG2细胞在MS-275处理前后分泌的exosome,并用免疫电镜和Western blot杂交技术分别观察exosome表达热休克蛋白70、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HLA-II、NY-ESO-1和CD80等免疫分子的变化.MS-275处理前后样本均数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经MS-275处理后,肝癌HepG2细胞分泌exosome的数量和总蛋白含量均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分别为(303.0±3.2)×106个/ml比(236.0±2.8)×106个/ml和(1.37±0.18) mg比(0.78±0.11)mg,t值分别为27.29和4.85,P值均<0.01.免疫电镜下,100个exosome所含免疫分子HSP70、HLA-Ⅰ、HLA-DR和CD80胶体金颗粒数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9.8±5.2)个比(60.2±3.2)个、(65.6±6.3)个比(38.4±2.7)个、(26.9±2.7)个比(3.0±0.16)个和(42.7±5.2)个比(28.9±1.9)个,t值分别为5.56、6.87、15.3和4.32,P值<0.01或<0.05;NY-ESO-1所含胶体金颗粒数无明显变化[(40.2±4.6)个比(32.2±4.5)个,t=2.15,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了上述免疫电镜的发现.结论 MS-275修饰肝癌细胞能显著改变exosome各种免疫分子的含量和种类,有利于增强exosome的免疫刺激作用,为体外大规模制备抗肝癌亚细胞瘤苗提供了新思路.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人肝癌发生中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申丽娟;郭薇;高平;余洁;钱忠义;张华献;章宗籍

    目的 研究人肝癌发生过程中p38MAPK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肝癌发生的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原位检测人肝癌(36例)和相关慢性肝病组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癌周肝硬化分别为20、20、36例)的p38MAPK、HBX、细胞周期G2/M期相关因子(cdc25B,p34cdc2,细胞周期蛋白B1)、细胞增殖因子Ki-67和细胞凋亡情况.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x2检验、One-Way ANOVA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HBX在慢性乙型肝炎(65.0%)和肝癌组(44.4%)阳性率较高,主要表达于胞核; p38MAPK、cdc25B、细胞周期蛋白B1、p34cdc2的阳性率从正常肝组织(40.0%,20.0%,20.0%,30.0%)、慢性乙型肝炎(60.0%,65.0%,40.0%,50.0%)、肝硬化(65.0%,75.0%,70.0%,55.0%)、癌周肝硬化(66.7%,75.0%,75.0%,63.9%)到肝癌组(77.8%,80.6%,80.6%,72.2%)逐渐增高,表达部位发生改变.p38MAPK胞核表达主要见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胞质表达见于癌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P>0.05).正常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增殖指数(0.0000±0.000,0.0502±0.011,0.0411±0.009,0.0762±0.017,0.1810±0.036)和凋亡指数(0.0351±0.024,0.0607±0.022,0.0562±0.013,0.0716±0.011,0.1200±0.018)比较,除肝硬化外也逐渐增高,增殖指数在肝癌分化差组(0.2285±0.062)高于分化好组(0.1216±0.032,t=2.082,P=0.044),凋亡指数肝癌在分化好组(0.152±0.026)高于分化差组(0.081±0.022,t=2.129,P=0.041).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HBX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引起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改变.细胞增殖基本与凋亡相伴随,肝癌增殖程度高于凋亡程度.癌周肝硬化不同于不伴癌的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更密切.

  •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白癜风的抗病毒治疗1例

    作者:康海燕;王建彬;赵子龙;王艳;刘彦华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体质量60kg,因体检发现抗-HCV阳性、腹胀20d于2009年9月2日入院.20年前于当地献血600ml,并回输血浆.5年前患白癜风,未予药物治疗,间断行激光治疗.皮肤、巩膜无黄染,头皮可见5个类圆形直径1.0~ 2.5cm的白斑,可见肝掌,颈前可见2个蜘蛛痣,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 干扰素a-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白发1例

    作者:刘三都;谢勇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布依族,农民,体质量50kg.体检结果显示抗-HCV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无明显肝病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检查提示:肝功能指标正常,HCVRNA阳性,为9.50×105拷贝/ml(低检测限为1000拷贝/ nl),10年前曾因产后大出血接受过500 ml输血治疗;回顾性调查证实献血员为HCV感染者,病毒基因型为1b型;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2b(购自天津华利达生物有限公司)3 MU,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隔日1次;同时给予利巴韦林300 mg口服,2次/d;共治疗48周.治疗12周复查,HCV RNA阴性(<1000拷贝/ml),提示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24、36、48周及停药后24、48周复查,HCV RNA均阴性(低检测限< 15 IU/ml),提示患者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及持续病毒学应答.

  •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东风;孙文静;熊吉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诊断是以间接证据为基础,依靠诊断评分系统,其诊断缺乏“金标准”,因此,在临床上,不同的医务工作者对DILI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一、DILI的临床诊断DILI的临床表现多样,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子俊;谢子钧

    2005年,Kaplowitz[1]曾就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药物特异性损伤的“上游”事件和非特异性的“下游”事件.“上游”事件是指环境因素和遗传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初始肝细胞损伤;“下游”事件泛指发生在线粒体中的细胞损伤途径和细胞保护途径间的平衡.近Russmann等[2]又提出“DILI发病的三步机制”学说,即首先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引起细胞应激,并抑制细胞内线粒体功能或活化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继而初的细胞损伤引起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itochon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后MPT引起了肝细胞的凋亡或坏死.但是由于建立DILI动物模型和临床收集大宗病例的困难,以及DILI发病个体间差异性较大,至此对于DILI的发病机制研究举步维艰.临床上将DILI分为肝细胞坏死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3类,其中又以肝细胞坏死型和胆汁淤积型的发病机制迥异,遗传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 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探讨

    作者:胡锡琪

    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脏器,因此随着各种新药的不断涌现,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逐年增多,已知超过600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1].由于肝穿刺是一种创伤性的诊断措施,标本来之不易,所以临床对病理诊断的期望值过高,被誉为“金标准”,然而DILI的病理学变化均为非特异性,可见“金标准”在DILI面前显得含金量不足.受慢性肝炎计分[2-3]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4]和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评分[5]的启示,笔者自2000年起注意收集DILI的种种病理学变化资料[1,6-10];并对各病理变化逐一加以评分,形成DILI评分系统(pathological scoring system of DILI,DILI-PSS).自本文第一稿2010年发表于《肝脏》杂志[1]以来,受到广大肝病临床医师关注,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经综合后对第一稿作适当修正,希望在应用中再不断加以筛选调整,以期更客观地评估DILI病理因果关系,现介绍如下:

  • 中草药与药物性肝损伤

    作者:胡义扬;黄甫

    随着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中药制剂在我国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同时,有关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有增多之势,近新发现了一些既往文献无相关毒性记载的案例和毒性物质.因此,重视部分中草药的肝脏毒性,合理用药并加强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思路和评估

    作者:茅益民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致残、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作为药物安全性问题的一部分,药物的肝脏毒性正受到医学界、社会公众和药监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美国的肝移植中心,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已超过其他病因成为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 药物性肝损伤适应与耐受的认识与困惑

    作者:许建明;蔡轶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但是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适应与耐受现象尚难以理解和识别,有必要加以阐述与认识.

  • 肝病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施光峰;黄翀

    肝病患者常伴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患者中,感染已成为影响预后主要的因素.无论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种类,发生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是未发生感染者的4倍.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受各种细菌、真菌或其他罕见病原体侵袭.细菌感染常诱使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加重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1-2].随着肝移植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不少见.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已成为延长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陈成伟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发达国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也是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药物采取警示的常见的原因.重视DIL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 小茴香精油对肝纤维化大鼠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泽高;鲁晓擘;肖琳;唐莉;张丽娟;张韬;詹欣宇;马秀敏;张跃新

    目的 评价小茴香精油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抗氧化应激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SD大鼠皮下注射4ml/kg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同时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共5周.设空白对照组(A组)8只,正常饲养;预防阶段模型对照组(B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预防组(C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 ml/kg ;治疗阶段模型对照组(D组)22只,造模后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治疗组(E组)22只,造模后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 ml/kg;扶正化瘀对照组(F组)22只,造模后给予扶正化瘀胶囊与等渗盐水悬混液灌胃,剂量为0.4 g/kg.分别于第5周末处死A、B、C组大鼠,第6、7、8、9周末处死D、E、F组各4~6只大鼠.检测血清ALT、AST、透明质酸、层黏蛋白、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肝组织行HE染色、马松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分析条件时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两两比较采用LDL检验.不满足方差分析条件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B、C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33±37.90) U/mg、(242.22±33.21) U/mg、(323.78±53.16) U/mg, F=8.649,P=0.00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分别为(297.25±54.29) U/mg、(148.62±15.57) U/mg、(221.65±53.39)U/mg(F=26.468,P=0.000);丙二醛分别为(1.01±0.37) nmol/mg、(4.29±1.85) nmol/mg、(2.00±0.42) nmol/mg (F=18.13,P=0.000);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含量为(35.44±2.19) ng/L、(50.25±8.29) ng/L、(39.20±4.00) ng/L(F=16.332,P=0.000).炎症活动度在C组明显低于B组(Z=-2.29,P=0.022);E组轻于D组(Z=-2.51P=0.012),F组轻于D组(Z=-2.30,P=0.021);纤维化分期E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P=0.005),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P=0.015).结论 小茴香精油具有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防治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中华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