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学杂志

解放军医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7-7402
  • 国内刊号: 11-10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刘郑生;朱守荣;张伯勋;张勇刚

    目的对随访10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筛选10年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年限为10~38年,平均26年.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单纯髓核摘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3组.观察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影像学改变,测量突出间隙在治疗前与10年后的高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组共98例,85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13例因间歇性跛行而行椎管减压手术,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3.17±1.65mm,13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髓核摘除组84例,71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13例病人因复发行再次椎间盘手术,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5.50±1.51mm,15例病人出现邻近间隙的退行性变.髓核摘除融合组71例,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突出间隙骨性融合,39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但无症状.结论如适应证得当,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相似;非手术治疗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行单纯髓核摘除时应尽量保留相对正常的髓核组织,椎间融合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 高血压病人脉压与心脏几何结构的关系

    作者:钱端;姜红;田心;郑知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脉压与心脏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对395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诊所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诊所脉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脉压逐渐增大,且≥60岁组的脉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病人各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者(P<0.01或P<0.05).年龄越大,"非杓型"血压病人的比例越大,而"杓型"血压者的比例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大,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有增大的趋势;随着脉压的增大,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及室间隔厚度(IVST)均升高,≥60mmHg组明显高于40~59mmHg组(P<0.05),更高于<40mmHg组(P<0.05).随着脉压的增大,左室重构、向心性肥厚及离心性肥厚的百分比相应增加,且向心性肥厚的比例增加更明显(占32.6%).结论高血压病人脉压对左室几何构型存在重要的影响.

  • 急性胰腺炎并发的胰性脑病和韦尼克脑病10例报告

    作者:孙国辉;杨云生;刘庆森;程留芳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的胰性脑病(PE)和韦尼克脑病(W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年来收治的AP患者596例.结果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3例,脑病10例(1.7%),其中PE 6例,WE 4例;6例PE均为SAP,占AP的1%、SAP的6.5%,其中死亡3例,占SAP的3%、PE的50%.4例WE,占AP的0.7%,死亡2例,占AP的0.3%、WE的50%.2例WE注射维生素B1而治愈.结论PE多发生在SAP的早期或病情反复时;WE发生于SAP或AP的恢复期.禁食时间长、反复呕吐及全胃肠外营养中未补充维生素B1是在胰腺炎病程中造成维生素B1缺乏而导致WE的重要原因.

  • PET应用于胃癌病情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孔庆龙;陈凛;卫勃;李荣

    目的探讨PET显像在胃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23例胃癌患者术前PET全身显像结果与手术探查、活检或胃镜检查明确的肿瘤分型、分期、转移等情况进行对照.结果PET对胃癌原发灶的诊断准确率达87.0%.以半定量指标SUVmean和SUVmax大于2.5为诊断标准,本组PE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2%(19/23)和91.3%(21/23).对淋巴结转移检测准确率为78.9%(15/19),对远处转移病灶诊断准确率为7/8.结论PET对胃恶性肿瘤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病灶检测较为敏感,为胃癌诊断、手术方法和治疗原则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一步法治疗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研究(附492例报告)

    作者:江时森;李俭春;陈锐华;宫剑斌;徐军;张启高;彭永华;王立军;刘保军

    目的研究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重度二尖瓣狭窄15年的经验及长期随访的情况.方法摒弃传统的三步法,采用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治疗二尖瓣狭窄.本组共49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其中男156例,女336例,年龄41.2±10.5岁(15~68岁).结果492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手术时间36.5±12.1min,成功率98.2%(483/492),术后二尖瓣口面积从0.89+0.18cm2增加至2.21±0.41cm2.105例随访8~98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12/105),远期死亡率为2.9%(3/105).结论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成功率高,近远期疗效均佳.

  • U50,488H对正常及缺氧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作用

    作者:毕辉;郭海涛;朱妙章;王跃民;张晓东;董玲;裴建明

    目的探讨心脏阿片受体和β-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U50,488H(β-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对正常和缺氧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作用.结果U50,488H剂量依赖性(0.1~100μmol/L)地抑制正常心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及异丙肾上腺素(0.1μmol/L)激动的钙电流,而细胞缺氧后,这一抑制作用减弱;U50,488H对Forskolin(10μmol/L)激动的L型钙电流无明显影响.结论β-阿片受体对β-受体信号的负性调节作用在细胞缺氧后减弱,其作用位点可能发生于β-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环节之间.

  • 心脏辅助泵隔膜材料聚氨酯的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刘金成;易定华;杨剑;贾林才;郝解玲;胡巧侠

    目的通过对聚氨酯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评价其作为人工心脏辅助泵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材料直接接触细胞培养法和四唑盐(MTT)比色试验评价聚氨酯的细胞毒性.结果聚氨酯材料直接接触L-929细胞后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MTT比色试验证明聚氨酯材料具有较低的OD值.结论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 G-CSF受体和EPO受体胞内区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波;苑晓玲;姚振宇;善亚君;赵振虎;陈家佩;荣廷昭;从玉文

    目的探索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造血因子受体胞内区结合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T-PCR从小鼠NFS-60和BET-2细胞中扩增G-CSF受体和EPO受体胞内区全长序列,并连接至酵母表达载体pGBKT7,转化酵母菌株AH109,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用β-半乳糖苷酶方法检测蛋白转录激活活性.结果Westem blotting结果显示,G-CSF受体和EPO受体在酵母细胞中均可以正常表达.β-半乳糖苷酶检测结果发现,G-CSF受体在酵母细胞中不呈现转录激活功能,然而EPO受体则出现转录激活功能.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造血因子受体胞内区结合蛋白可适用G-CSF受体研究,但不适用EPO受体,该筛选蛋白的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造血因子受体.

  • 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区域流动性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志勇;王志农;徐志云;丁芳宝;何斌;张宝仁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评价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3组:并行循环组(CPB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PC组.应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心肌细胞膜的区域流动性.结果CPB组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细胞膜区域流动性无明显变化,IR组主动脉阻断(ACC)期间细胞膜区域流动性明显降低且于再灌注期间进一步下降,IPC组ACC及再灌注期间细胞膜区域流动性虽较CPB组有所下降但明显高于IR组.结论IPC能够通过维持心肌细胞膜脂质的流动性,对体外循环中的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 氟伐他汀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峰;戚好文;叶江枫;赵一岭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对博来霉素(BLM)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肺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只,分别为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LM组:气管内注入含BLM A5的生理盐水0.2~0.3ml(5mg/kg);复制肺纤维化动物模型;Flu组(BLM A5+Flu),于BLM A5灌注后每天给予Flu 20mg/kg灌胃.3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或BLM A5后第1、3、7、14、28天各随机处死5只.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液(BALF)离心后,沉淀细胞测定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放免法检测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的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Flu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较BLM组均减轻,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Flu组从第7天开始,肺组织HYP较BLM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N组;BALF中Flu组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较BLM组均有所下降;BALF中Flu组HA、LN分别在第3~14天和第3天后显著低于BLM组(P<0.01或P<0.05).结论Flu对大鼠实验性肺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 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及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比较研究

    作者:柴家科;刘强;冯瑞;马忠峰;杨红明;盛志勇

    目的比较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PADM)与自体刃厚皮、PADM与自体微粒和同种异体皮以及自体微粒皮加同种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的差异.方法72只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用PADM+自体刃厚皮(实验组Ⅰ)、PADM+自体微粒皮+同种异体皮(实验组Ⅱ)和微粒皮+同种异体皮(对照组)覆盖,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植皮成活率和收缩率,同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Ⅰ、Ⅱ复合皮外观较平整,植皮成活率高,收缩程度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实验组Ⅱ.组织学观察实验组Ⅰ、Ⅱ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结论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佳,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和同种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次之,但明显优于微粒皮加同种异体皮组.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文淑;刘旺霞;赵景民;周光德;王松山;孙艳玲;杨建法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以突触素(SYN)标记36例AIH患者肝穿刺标本的肝星状细胞(HS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C、Ⅰ型胶原(Col Ⅰ)、Ⅳ型胶原(Col Ⅳ)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MMP-1)的表达,原位分子杂交方法(ISH)检测MT-MMP-1 mRNA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36例AIH肝组织内SYN阳性HSC主要分布于汇管区、细胞纤维间隔及肝小叶炎症活动部位,尤其活动性界面炎部位往往呈聚集性分布,周围易见胶原纤维沉积,SYN阳性HSC数量与AIH肝组织活动指数(HAI,Knodell)呈正相关关系.ColⅠ、Col Ⅳ的表达量随AIH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ol Ⅳ主要分布于活动性炎症区域并随塌陷窦壁呈聚集性分布,ColⅠ主要见于纤维间隔及汇管区内,为S5~6期(Knodell)AIH肝组织内主要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MT-MMP-1及其mRNA阳性细胞主要见于汇管区周围界面炎及细胞纤维间隔边缘部位间质细胞内,周围少部分肝细胞亦呈阳性表达.MT-MMP-1及其mRNA表达与AIH肝组织HAI密切相关,且随AIH肝纤维化分期而增强,于S4~5期(Knodell)表达量高,其后有所下降.AIH肝组织内TIMP-1的表达随肝纤维化的进展大致呈递增趋势.结论AIH免疫损伤致反复持续性活动性炎症引起HSC的大量活化、增殖,进而引起ECM的沉积可能是AIH肝纤维化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MT-MMP-1引起ColⅣ的降解,改变HSC周围的微环境而诱导HSC的激活可能是HSC活化、增殖的机制之一;AIH ECM的降解水平相对低下可能是AIH肝纤维化进展的另一重要机制.此外,本实验结果显示,SYN是研究肝纤维化组织内HSC的一个较好的标志物.

  • 神经细胞膜NMDA受体蛋白单分子胶体金标记扫描电镜定位研究

    作者: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

    目的探讨神经元膜NMDA受体蛋白分子在神经元膜表面的分布规律,对单个膜NMDA受体蛋白进行定位.方法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场发射枪扫描电镜方法,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进行定位标记、观测.结果NMDA受体蛋白分子标记的胶体金颗粒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两端近树突起始部分的胞膜脂筏小窝内,呈明显的颗粒点状分布.结论NMDA受体蛋白在细胞膜上主要与突触后膜分布一致,位于树突起始部及树突干膜脂筏微区内,免疫胶体金标记、场发射枪扫描电镜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标记后单个NMDA受体膜蛋白分子.

  • 部分液体通气对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的气体交换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作者:张新红;段蕴铀

    目的观察部分液体通气(PLV)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海水淹溺型肺水肿(PE-SWD)家兔肺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经气管插管注入海水制成PE-SWD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n=8):阳性对照组(PE);常规机械通气组(CMV),即常规通气(CMV)+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部分液体通气组(PLV),即肺内注入全氟萘烷(FDC)+CMV+PEEP.治疗180min,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PaC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PLV组治疗后PaO2明显改善,较CMV组稳定;肺泡腔渗出减少;肺水肿、肺不张等轻于CMV组;TNF-α水平低于PE组(P<0.05),但与CMV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PLV可明显改善PE-SWD家兔的动脉血气情况,减轻肺组织损伤.

  • 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研究

    作者:纪冬;成军;郭江;杨瑗;董菁;王建军;刘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以302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自行构建的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反式调节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TXNRD1的启动子区域(TXNRD1p),PCR扩增TXNRD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TXNRD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pcDNA3.1(-)-preS2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TXNRD1p和pcDNA3.1(-)-preS2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5.7倍、pCAT 3-TXNRD1p的2.2倍.结论该TXNRD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HBV的前-S2蛋白具有反式激活TXNRD1的作用.

  • 两种体外培养条件下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作者:黄海辉;胡绍毅;边志衡;何建明;梁后杰

    目的比较体外肺腺癌A549细胞在平面及立体培养条件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旋转培养瓶结合台式水浴恒温振荡器旋转培养的方法,进行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立体培养,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四唑盐(MTT)比色法及血球计数器计数法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肺腺癌A549细胞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对阿霉素(ADM)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及照相,确定了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的建立;同平面培养比较,立体培养细胞存在细胞周期中G1期阻滞现象、细胞凋亡率低,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低的特征.结论腺癌A549细胞在两种体外培养条件下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三维立体细胞培养模型更接近实体瘤的体内实际情况.

  • 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窦永起;杨明会;刘毅;王炜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6-羟基多巴诱发法建立大鼠PD模型,通过随机分组,观察抑颤汤对PD大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脑组织液微透析技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外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双侧脑组织M、DA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P<0.01);抑颤汤组PD大鼠损毁侧脑组织透析液中3,4-二羟基苯酸(DOPAC)、高香草酸(HV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脑组织DA和M受体大结合量(Bmax)和亲和常数(KD)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病理学观察见抑颤汤组大鼠受损侧脑黑质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且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接近正常.结论抑颤汤能减轻PD模型大鼠脑黑质细胞的受损程度,促进其修复,改善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分泌功能,提高脑组织中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刺激PD模型大鼠受体系统,使DA、M受体的亲和力和敏感性提高,从而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

  • A549肿瘤细胞中特异性hTERT-siRNA的干扰作用研究

    作者:赵亚力;韩卫东;宋海静;李琦;马学斌;郝好杰

    目的研究hTERT特异的siRNA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和构建由U6启动子驱动的产生特异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至A549肺肿瘤细胞,以TRAP-ELISA方法观察细胞端粒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端粒酶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针对hTERT基因745靶位点的U6表达质粒具有明显的干扰效果,受到特异hTERT-siRNA干扰的A549肿瘤细胞端粒酶表达下调,细胞生长受抑.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可阻止hTERT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新的研究方向.

  • 烧伤大鼠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冰;付小兵;梁雪梅;周岗;白晓东;孙丹;陈伟;孙同柱

    目的观察烧伤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型变化的影响,为MSCs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Wistar大鼠,处死,分离骨髓,原代培养MSCs,传代后分别用含有10%胎牛血清(F组)、正常大鼠血清(N组)和烧伤大鼠血清(B组)的F-12培养基培养,取第5代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MSCs内CK和Ⅷ因子(FⅧ)的表达.结果用含有10%烧伤大鼠血清的F-12培养基传代培养的MSCs能同时表达CK和FⅧ,而F组和N组细胞均无阳性表达.经流式细胞仪检测,B组MSCs表达CK和FⅧ的阳性率高于F组和N组(P<0.01),后两组的阳性率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大鼠血清能诱导MSCs同时向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分化,这种作用可能促使MSCs参与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 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周岗;孙同柱;盛志勇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瘢痕疙瘩发生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按微阵列排列,将8 400种人类基因PCR产物制成微阵矩表达谱芯片;提取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两种组织的mRNA分别进行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5或Cy3)掺入的cDNA作为探针,芯片杂交和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RT-PCR方法检测NGF、TGF-β1和c-myc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所检测的3对临床标本中,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02条(4.75%),主要涉及胞外基质、运输蛋白、细胞信号和传导蛋白、细胞骨架和运动相关蛋白的基因等.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RT-PCR研究发现,瘢痕疙瘩内NGF、TGF-β1和c-myc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结论多种基因参与调控瘢痕疙瘩的发生,对相关基因群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NGF、TGF-β1和c-myc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幽门螺杆菌HpaA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检测

    作者:徐灿;李兆申;屠振兴;杜奕奇;孙波;杨哗;龚燕芳;金晶;许国铭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pylori)hpaA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方法应用PCR方法从H.pylori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hpaA基因,克隆入pUCmT载体,检测hpaA基因序列,经过酶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转入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通过PCR和酶切反应鉴定.重组载体pIRES-hpaA转化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LB5000,抽提质粒,再转化入SL7207,反复传代,鉴定重组核酸疫苗菌的稳定性.重组载体pIRES-hpaA通过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SDS-PAGE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pIRES-hpaA表达HpaA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扩增出长约750bp的hpa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hpaA基因与H.pylori hpaA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hpaA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成功构建了含hpa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核酸疫苗pIRES-hpaA,并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重组核酸疫苗稳定,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了特异性的蛋白条带.结论构建了具有免疫反应性的H.pylori hpaA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为进一步探索其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 反义寡核苷酸联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英;李伍举;丁雨;王升启

    目的研究多基因靶向的反义寡核苷酸联用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初步筛选、分析组合靶点的实验方法及统计学方法.方法选择以端粒酶、PKC-α、Bcl-2和IGF-1R为靶点的4种反义寡核苷酸,进行两药组合.以脂质体介导进行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用MTT法染色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用SAS统计软件及金正均Q值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药(P<0.05),并筛选出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Q≥1.15).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联合用药可以靶向多个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提高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 7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作者:姚定康;谢渭芬;陈伟忠;陈岳祥;杨秀疆;张兴荣;张忠兵;李石

    目的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78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78例PBC中女性68例(87.2%),确诊时的年龄为50.4±9.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74.3%)、皮肤瘙痒(62.8%)、黄疸(65.4%);主要体征包括肝大、脾大、腹水;实验室检查以高碱性磷酸酶(ALP)、高γ-谷胺酰转肽酶(GGT)、高胆红素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及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等为特征.熊去氧胆酸(UCDA)能明显改善血清胆汁淤积指标.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以乏力、瘙痒、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以胆汁淤积为主,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及自身抗体;高滴度AMA及AMA-M2亚型是诊断PBC的主要指标,以UCDA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部分肝功能异常.

  • 黏附分子E-cadherin、CD44和Tenascin在喉复发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郭睿;黄德亮;季加孚;杨伟炎;韩东一

    目的研究E-cadherin、CD44和Tenascin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喉癌复发的关系,以对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1958~1999年喉癌手术病例574例,术后随访3年,确诊术后复发56例;正常喉对照标本39例.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芯片标本进行染色.结果E-cadherin、CD44和Tenascin在喉癌组织中有表达,其阳性率各有不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喉癌复发组明显降低,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与喉癌复发呈负相关.而CD44、Tenascin蛋白的表达在喉癌复发组明显升高,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与喉癌复发呈正相关.E-cadherin、CD44和Tenascin黏附蛋白在喉癌组织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黏附分子E-cadherin、CD44和Tenascin的表达可作为喉癌预后估计的指标.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肺组织内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的表达

    作者:许永春;李兆申;屠振兴;施新岗;龚燕芳;满晓华;金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肺湿/干重比、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中CINC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SO组)相比,造模各组肺湿/干重比、肺组织MPO活性在12h内明显上升,肺组织内CINC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与肺湿/干重比、肺组织MPO活性及肺组织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SAP发生早期肺组织内CINC mRNA上调,在SAP并发的ALI中具有重要作用.

  • 哮喘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合成GM-CSF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者:宋立强;戚好文;李妍;王吉村;张健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合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能力,探讨钙激活Cl-通道(CLCA)在合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BALB/c小鼠,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制备哮喘模型.AB-PAS特染法检测哮喘小鼠小支气管杯状细胞的分布;同一解剖部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M-CSF的表达.体外培养人气道黏液上皮细胞系NCI-H292,采用含人hCLCA1的重组质粒pIRES2-EGFP/hCLCA1转染该细胞.筛选到稳定表达hCLCA1的细胞后,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该细胞GM-CSF的表达、转录水平.设非转染细胞和CLCA阻断剂NFA干预的转染细胞为两个对照组.结果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GM-CSF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转染hCLCA1细胞的GM-CSF表达与转录水平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NFA能抑制转染细胞GM-CSF的表达和转录.结论哮喘气道上皮杯状细胞能合成GM-CSF,特定CLCA表达升高是促进GM-CSF合成的机制之一.

  •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中表达特征及意义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韩冰;李海红;盛志勇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erk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3种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jnk2和jnk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6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与早期妊娠胎儿相比,晚期妊娠胎儿皮肤中,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jnk2和jnk3基因的mRNA含量明显升高.在少儿皮肤中erk2、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而jnk2和jnk3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2和p38MAPK基因高表达、jnk2和jnk3基因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相关.

  • 与原代皮层细胞共培养促进PC12细胞在NGF诱导下向神经元分化

    作者:周涛;许百男;阙海萍;林秋霞;吕双红;刘少君

    目的建立体内细胞移植环境的体外共培养系统,研究原代皮层神经细胞对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PC12细胞植入原代神经细胞建立共培养系统,并以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其中的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同时以单独培养的PC12细胞作为对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共培养体系及对照组中PC12细胞的分化和神经突起的形成情况.结果与原代皮层细胞共培养的PC12细胞受NGF诱导后,分化的比例更高(由57.13%提高到67.77%,P<0.01);数量多于对照组(由3.11提高到4.07,P<0.001);神经突起的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146.34μm提高到272.17μm,P<0.001).结论与原代皮层细胞共培养有利于PC12细胞在NGF作用下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形成神经突起.

  •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

    作者:李金清;陈绍宗;付小兵;李学拥;许龙顺;李望舟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72h内不做任何处理,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3天起,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用-15kPa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4、19、24天测量创面深度,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的数目,计算增殖指数.结果治疗后1~19天,治疗组创面深度较对照组浅(P<0.01);治疗后1~6天,治疗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1~3天,治疗组创面的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VAC能快速启动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缩短肉芽组织填平伤口的时间.

  • 胫骨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庆贺

    1临床资料应力性骨折患者236例,均为男性,年龄16~33岁;其中战士219例,运动员15例.患者都有较大强度训练运动史.初起表现为胫骨患处不适、肿胀、疼痛,后期出现明显肿胀、压痛、纵向叩击痛.其中78例演变为完全性骨折,骨折瞬间有明显疼痛,局部畸形,不能站立,X线显示骨膜增生或骨痂形成,局部骨质硬化或骨小梁致密,横折或斜折,为完全性骨折.保守治疗165例,跟骨牵引32例,局部钻孔减压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45例.

  • 罕见成人颈部多发性畸胎瘤1例报告

    作者:邰旭辉;孙兴和;徐振明;张萍;桑月红

    颈部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疾病,更鲜见于成人.国内外文献报道成人颈部畸胎瘤不足40例.我科收治1例成人颈部多发性巨大畸胎瘤,现报道如下.

  • 表现不典型的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探讨

    作者:罗继征;罗向东;武建英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病,老年肺结核的构成比逐渐增高.但因老年肺结核发病隐匿,临床及X线表现不典型,而且有多种伴随疾病,尤其是心肺疾病的干扰,故误诊率可高达80%.为提高老年肺结核的综合诊断能力,对北京军区总医院干二科近5年诊治的老年肺结核病的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要点.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诊断
  • 9E10单抗Fab基因的克隆及噬菌体抗体的表达

    作者:高荣凯;黎立;王欲晓;陈晓穗;王琰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SIP)技术特别是体内SIP技术在理论上适合于"库-库筛选",目前已成了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要验证"库-库筛选"的可行性,必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相互作用的蛋白对.9E10单抗是针对C-myc蛋白一个十肽表位的抗体,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有非常好的特异性,是研究蛋白间相互作用的优选模式体系,因此本文进行了9E10单抗基因的克隆及噬菌体抗体的表达.

  • 新兵军事训练心理适应不良症的发生机制、特征及其防治

    作者:张莉;黄昌林

    新兵入伍训练阶段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军事训练心理适应不良症[1].为明确该症的诊断要点,分析其与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关系,作者进行了心理因子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同时还进行了新兵人际成败归因倾向和防御方式的研究.

  • H-2半相合小鼠非清髓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

    作者:李新;孙万军;张毅;侯春梅;吴英;毛宁;艾辉胜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是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然是制约临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半相合或不全相合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建立MHC半相合非清髓骨髓移植(BMT)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环孢菌素A(CsA)+甲氨蝶呤(MTX)或联合霉酚酸酯(MMF)作为GVHD预防方案,比较了这两种方案对非清髓BMT后GVHD的预防效果.

解放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