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免疫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杂志

Current Immunology 현대면역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78
  • 国内刊号: 31-18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19
  • 曾用名: 上海免疫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免疫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周光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的研究

    作者:朱健;蔡文玮;陈朝婷

    本文采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鼠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发生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cl-xl及Bax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发现老年鼠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群中存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凋亡细胞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老年鼠PBL的Bcl-2,Bcl-xl表达下调,而Bax的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在衰老过程中存在着免疫细胞凋亡,其发生与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一致.

  • 破伤风类毒素非磷脂脂质体疫苗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诚诚;刘庆良

    以二氧乙烯十六烷醚、胆固醇和油酸为原料制备非磷脂脂质体,试验证明其包裹率高、稳定性好.与破伤风类毒素(TT)铝佐剂疫苗相比较,TT非磷脂脂质体疫苗二针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应答水平高一倍左右,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加入IFN-γ可增加IgG2aI亚类应答.但免疫脾细胞IL-2产量不高.此外,该疫苗鼻粘膜接种可诱导显著的血清抗体应答.因而这种新型脂质体值得疫苗工作者重视.

  • 维生素D3结合蛋白对人单核细胞的激活作用

    作者:吴国球;高茂馗;何岳文

    本文通过溶血磷脂处理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细胞和非粘附细胞)后加入维生素D3结合蛋白DBP,37℃、5%CO2孵育3h,其上清液超氧阴离子产物浓度明显增高(P<0.01).未用溶血磷脂处理或不加入DBP,超氧阴离子产物无明显升高(P>0.5).提示溶血磷脂激活巨噬细胞,是通过DBP的作用而实现的.单独用溶血磷脂不能激活巨噬细胞,因此DBP可能是巨噬细胞激活因子前体.

  • 磷酸脂配体体外激活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研究

    作者:黄岚;陈松华;戴慧敏;刘伟;葛锡锐

    人γδT细胞可识别非肽类的磷酸脂分子.本研究用非肽类磷酸脂配体MEP在体外选择性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MEP激活的PBMC中主要为CD3+CD45RO+γδTCR+细胞群.激活的γδT细胞可分泌IFN-γ,但不分泌IL-4,因此激活的γδT细胞可能分泌Thl型细胞因子.MEP激活γδT细胞需要有辅佐细胞的存在,但不需要抗原的处理和递呈,并且激活的γδT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非MHC限制性的细胞毒作用.以上结果提示MEP,可有效激活γδT细胞,使其表现出独特的免疫学特征和生物学功能.

  •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ICAM-1、TNF-α和IL-2水平及意义

    作者:刘强;程志清;李树雯;姚航平

  • 重组人IL-4抗血清的特异性评价

    作者:汪建华;唱韶红;熊凌霜;王勇波;周涛

  • 重症肌无力实验模型中胸腺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殷伟;乔健;吕传真

    为观察重症肌无力中胸腺细胞凋亡的变化,制备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采用切口及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观察了病程的不同阶段中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EAMG的胸腺出现了细胞凋亡指数的减少,在免疫后第4周,细胞凋亡指数减少明显(P<0.01).进一步观察,可见实验鼠从第4周开始,EAMG胸腺中Bcl-2的表达增加,而且细胞凋亡指数的减少与Bcl-2表达分数的增加呈明显的负相关.由此可见Bcl-2表达的增加,可导致EAMG胸腺中激活免疫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抑制,可能是MG自身免疫发病机制之一.

  • 从健康人外周血建立人软骨抗原凝集原G1 区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株

    作者:李宁丽;张冬青;周光炎;Annie Cartman;Jean-Yves Leroux;A. Robin Poole;张一平

    为了研究健康人T细胞库中是否存在G1特异性T细胞,我们应用重组人软骨抗原凝集原C1为抗原(rG1),采用国际标准半有限稀释建系法,从4名正常人外周血中建立了11株rG1特异性T细胞系.4名健康供者的rC1特异性T细胞系出现频率分别为0.6/106(RP)、0.5/106(AC)、1.6/106(YZ)和2.0/106(JY),平均为1.1±0.5/10-6.远远低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外周血rG1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所有T细胞系与rG1及WI和PPD共同培养以观察其特异性反应性,结果发现所建立的11株T细胞系对人软骨抗原凝集素G1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提示正常人外周血中确有rG1特异性T细胞系,但是出现频率远远低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另文报道).

  • 一种简单快速的γδT细胞扩增方法

    作者:陈雪华;马安伦;张冬青;王树军;张笑人;张惠珍;葛海良

    建立一种特异快速地诱导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用5~10ml外周血通过CD3细胞的富集、γδ单抗的诱导以及肿瘤细胞刺激的培养体系进行γδT细胞的体外扩增.结果显示,γδT细胞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扩增到109~1010的数量级;诱导4周的CD8、γδ阳性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2.69%和58.67%,明显高于诱导前的23.97%和6.62%;γδT细胞对NK敏感的K562细胞和NK抵抗的Daudi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γδT细胞对经抗HSP单抗封闭后的Daudi细胞的杀伤率明显下降.该培养体系是一种用血量少、特异、经济、快速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

  • 活性染色质诱导抗核抗体生成及肾损伤

    作者:吴厚生;马爱妞;张鹏;郭玲;胡新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和诱导抗核抗体(ANA)生成的激发原迄今不明.本实验试图用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寻找诱导ANA生成的真正免疫原,阐明SLE发生的激发原是自身活化细胞的核成分,而且证明它所诱导的ANA具有致病性.从ConA活化的脾细胞中提取染色质,然后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IgG类抗双链DNA(dsDNA)、抗组蛋白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核抗体谱,在光镜下检测肾损伤及电镜下检测肾小球沉积物,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活性染色质能诱导IgG类抗dsDNA、抗组蛋白等多种抗核抗体生成,且肾小球有显著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蛋白尿形成.该实验表明,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是诱导SLE发生的真正自身免疫原.

  • 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抗HBsAg抗体Fab片段

    作者:尤长宣;罗荣城;丁雪梅;韩焕兴;胡栋平;范列英

    将从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抗HBsAg-Fab阳性克隆转化大肠肝杆菌,IPTG诱导表达,经Western-blot鉴定,证实上清中含有可溶性抗HBsAg-Fab片段,应用自制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片段抗体(anti-Fab)与Gama-bind交联制备的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所得纯化产物在SDS-PAGE中形成单一条带,经Western-blot证实具备良好抗原特异性,Dot-blot证实具备良好抗原结合活性.

    关键词: HBsAg 抗体 FAB 亲和层析
  • 脑血管内皮细胞 ICAM-1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作者:杨卫红;马伯扬;陆兵勋;王为

    为研究血脑屏障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液氮冷冻Wistar大鼠脑组织制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将脑组织制成冰冻切片,与大鼠T淋巴细胞悬液共温后,常规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求出T淋巴细胞与脑血管壁的特异性粘附率.结果发现事先未滴加抗ICAM-1单抗组,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粘附率(均值:62%)较高,而事先滴加抗ICAM-1单抗组,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粘附率(均值:30%)明显下降(P<0.0001),但并未被完全抑制,说明ICAM-1是介导T淋巴细胞粘附的重要的粘附分子之一.

  • GM-CSF和TNF对人血树突状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锦堃;陈海滨;孙劲旅;周燕琼;曲耀君

    观察了新鲜分离和经体外培养36h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0和DC-36,在GM-CSF或TNF作用下,辅助淋巴因子和PHA激活的杀伤细胞(LPAK)体外杀伤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实验在BEL-7402、LPAK和DC(DC-0或DC-36)相混合的基本条件下,分别添加GM-CSF(500u/ml,100u/ml)或TNF(5000u/ml,500u/ml),温育48h后用中性红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加入GM-CSF各组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高(P<0.01),并在浓度为100u/ml时达到大效应.加入TNF各组的细胞毒活性也明显增高(P<0.01),但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DC-36各组与相应的DC-0组比较,细胞毒活性明显增高(P<0.01).表明新鲜分离的DC经36h培养后,其辅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增强,与GM-CSF和TNF也有更大的协同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7诱导CD8和TCRαβ阳性的T细胞增殖分化成为细胞毒效应细胞

    作者:顾综江;王月丹;邱玉华;谢炜;朱华亭;张学光

    采用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XG-7进行混合肿瘤淋巴细胞培养.3H-TdR掺入实验证实XG-7细胞可刺激PBL增殖;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增殖的PBL中,GD4+/CD8+细胞比例偏移,CD8+T细胞增加.激活的CD8+T细胞在含IL-2的培养体系中得到迅速扩增,占细胞总数的96%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扩增的T细胞表达CD3,CD8和TCRαβ,而不表达CD4,CD16和CD56.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扩增的CD8+T细胞不仅杀伤原刺激细胞XG-7,也可杀伤其它肿瘤细胞如RPMI8226,U266和Daudi.上述结果说明了经XG-7细胞所刺激PBL中的CD8+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为抗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细胞,这使得它们有可能在临床上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

  • 自体角朊细胞引起Th1向Th2极化抑制同种异体免疫应答

    作者:曹颖平;郑泽铣;李宁丽;沈佰华;史济湘;周光炎

    我们已有的工作揭示,在混合皮肤移植的体外模型MELC中,自体角朊细胞可通过间接递呈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免疫抑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中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MELC引入自体角朊细胞后约32h,原同种异体应答中出现的IFN-γ和IL-2分泌格局开始让位于IL-4和IL-10,64h后IFN-γ和IL-2完全消失,表明发生了淋巴细胞Th1向Th2亚群的极化;(2)单抗封闭试验表明,IL-10在其中起关键作用;(3)经自体和异体角朊细胞调变过的淋巴细胞对MELR的作用相反,前者抑制,后者促进.这是首次从T亚群相互作用上探索并揭示混合皮肤移植引起局部免疫耐受的机制.

  • 竞争RT-PCR定量测定IFN-γmRNA方法的建立

    作者:朱晴晖;帅月敏;章谷生

    本文旨在探索定量测定IFN-γmRNA的竞争RT-PCR方法的适条件.自行设计和制备了内标准品IFN-γcDNA片段作为竞争模板,建立定量测定IFN-γmRNA的竞争RT-PCR法.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健康人PBMC经一定浓度的calciumionophore和不同浓度的PMA培养不同时间所诱生的IFN-γmRNA.结果表明,在calciumionophore2.0μmol/L浓度下,用PMA100ng/ml诱导6h,IFN-γmRNA达高水平.本法可对细胞内用于IFN-γmRNA作定量测定和用于IFN-γ基因表达机制的研究,方法简便且敏感.

  • 分子克隆技术在变应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金德;许以平

    分子生物学对变应性疾病的研究影响深远,尤其变应原重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开发新的诊疗手段方面展现了良好前景.本文着重对分子克隆技术在变应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

  •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与Bcl-2基因家族

    作者:施勤;刘继明;张学光

    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是各种刺激因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中心事件,由此导致线粒体内凋亡诱发因子释放,参与对细胞凋亡的调控;Bcl-2基因家族与此调控密切相关.

  • 抗人红细胞血型B抗原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

    作者:王长军;唐家琪;李先富;潘秀珍;操敏

    关键词: 人红细胞血型 基因
  • 慢性肾衰患者血浆IL-10、IL-6、TNF-α量的变化及血液透析对其影响

    作者:王沙燕;戴勇;黄瑞芳;彭保;齐晖;李德萍

    本文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浆IL-10、IL-6、TNF-α的变化,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慢性肾脏功能不全病情进展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抗核周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余运能

    本文以人颊粘膜细胞为基质,藉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周因子(APF),并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各项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APF在RA患者中阳性率为62.5%,特异性为92.2%;其阳性率与RA的多关节痛、晨僵及X线骨破坏呈明显相关性,但与类风湿因子(RF)无相关性.

  • 云南拉祜族人HLA-DQA1基因分型

    作者:洪坤学;褚嘉佑;林克勤;杨昭庆

    关键词: PCR HLA-DQA1 基因分型
  • 探索免疫识别的奥秘-21世纪分子免疫学中的热点

    作者:金伯泉

    免疫应答基本的单位是免疫细胞,而免疫细胞膜表面的膜分子则承担着免疫识别和将细胞外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两个基本的功能.

  • 胚胎干细胞和异种器官移植--21世纪移植免疫学面临的挑战

    作者:周光炎

    1998年美国Thomson和Gearhart两个实验室分别报告人体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EC细胞)建系成功,由此激起人体ES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美国<时代>周刊将此列为20世纪末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并认为ES细胞和人类基因组将同时成为新世纪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领域.

  • 新型疫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新途径

    作者:闻玉梅

    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对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制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抗原的加工与递呈机制的深化、多种细胞因子及相互作用的揭示、抗原表达的分析、新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克隆与表达、核酸免疫及其机制的研究、人类基因组中有关免疫应答及调控因子的新进展等均已经或将会对人类用疫苗预防与控制疾病发生深远的影响.

  • 肿瘤免疫-在确立人类肿瘤抗原的基础上面临新的飞跃

    作者:张友会

    1 人类肿瘤抗原的确立1991年比利时科学家Boon和同事们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首次报道分离人类恶性黑色素瘤抗原MAGE-1成功,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划时代转折.从此,一个个肿瘤抗原相继被确定.如今已知MAGE-1属于至少有17个相关成员的基因家族,包括MAGE-A1~A12、MAGE-B1~B4、MAGE-1.之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Rosenberg也从黑色素瘤分离到MART-1、gp100等肿瘤抗原.MAGE系列肿瘤抗原虽是从黑色素瘤分离到的,其成员在其他肿瘤也有一定的表达阳性率,因而可以认为是肿瘤共同抗原.

  • 二十一世纪的呼唤生命科学的重任

    作者:<上海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世纪相交又一轮,千年百载两更新,人类社会已跨入充满希望的21世纪.我们都是新世纪的宠儿,幸运地亲迎普天同庆的千禧年,于不经意中成为世纪变迁的见证人,这将在我们的一生留下永恒的回忆.值此机会,谨向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编委和长期支持我们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 人类基因组计划-21世纪免疫学知识创新的源泉

    作者:陈竺

    编者按千年之交的钟声已经敲响,20世纪,免疫学从实践中兴起,在征服各种危害人类疾病的斗争中发展,一跃而成为生命学科的前沿领域.新千年的到来,意味着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战.本刊藉2000年改版之际,特邀部分专家教授,以笔会的形式,对免疫学的发展各抒己见.自然,要评述一门新兴学科的未来,远不是几篇短文所能承担的.然而,笔会虽小,却可以展望,也可以启迪,更可表露同仁们的心迹:祝愿我国免疫学事业蓬勃发展,让我们以更大的成就迎接免疫学的新世纪.

  • 研究免疫系统,揭示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特殊规律

    作者:陈慰峰

    1 抗原分子特点与淋巴细胞的识别及效应T及B细胞经TCR及BCR与抗原分子结合,因抗原分子组成或结构不同,引起不同的细胞效应.抗原类似分子(agonist)增强免疫应答,或致部分免疫应答;抗原拮抗剂(antagonist)则致免疫无能或耐受.

现代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