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免疫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杂志

Current Immunology 현대면역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78
  • 国内刊号: 31-18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19
  • 曾用名: 上海免疫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免疫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周光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近交系海南五指山猪SLA经典Ⅰ类和Ⅱ类分子序列分析

    作者:吴群;熊平;陈实;冯书堂;龚非力

    为筛选适合我国异种移植研究的猪种提供参考依据,采集近交系海南五指山猪种全血标本6例, 利用 RT-PCR扩增得到cDNA产物,纯化、克隆、测序得到SLA经典Ⅰ类P1、P14座位和Ⅱ类DQA、DQB、DRA、DRB座位基因序列共6个.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所得序列是SLA Ⅰ类和Ⅱ类基因的新等位基因.在中国非协调性猪-人异种移植中,海南五指山猪种在与人类MHC遗传基因水平相似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备选猪种对相关基因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改造.

  • 不同人群血清中抗透明带抗体的检测

    作者:谢琪璇;肖銮娟;张春雪;潘善培

    为了探讨抗透明带抗体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用纯化的猪卵透明带ZP3抗原制备抗卵透明带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人群血中抗透明带抗体,并用阳性血清与人卵巢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妇女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孕组阳性率15%,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LISA检测到的透明带抗体阳性血清不与人卵巢组织切片中的透明带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反应.除了早孕组和老龄妇女,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均可出现抗透明带自身抗体,鉴于这些抗体不引起周期紊乱现象,却可能阻止受精,这为透明带作为避孕疫苗候选抗原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 包裹天然骨架CpG ODN和HBsAg的非磷脂脂质体疫苗的免疫效果

    作者:何春艳;刘庆良

    非磷脂脂质体Novasome(R) (Np)是由Brij52、胆固醇和油酸组成,可作为同时传递佐剂和抗原的载体.我们将HBsAg与天然骨架CpG ODN (phosphodiester CpG ODN,pdCpG ODN)包裹于Np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包裹pdCpG ODN和HBsAg的Np在小鼠中诱导了很高滴度的抗-HBs抗体产生并诱生了HBsAg S28-39特异性的CTL,而铝佐剂组和仅包裹HBsAg的Np组诱生的抗体滴度较低,未检测到CTL活力.抗体亚类分析结果表明包裹pdCpG ODN和HBsAg的Np诱生的免疫应答类型与pdCpG ODN剂量有关,较低剂量(24 μg pdCpG ODN)诱生的为IgG2a为主的Th1型应答,而较高剂量(47 μg pdCpG ODN)诱生的是Th1/Th2混合型应答.铝佐剂和仅包裹HBsAg的Np组诱生的是以IgG1为主的Th2型应答.此外,包裹pdCpG ODN和HBsAg的Np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HBsAg刺激培养后特异性增殖并分泌高水平的IFN-γ.这些结果表明包裹pdCpG ODN和HBsAg的Np能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诱生体液/细胞免疫均衡应答,有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的治疗性疫苗.

  • 消化道肿瘤患者Th1/Th2细胞的监测和分析

    作者:王长印;邹雄;车至香;刘春

    为观察肿瘤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数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Th1/Th2细胞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胃癌患者Th1/Th2细胞比值降低(P<0.05).经IL-12+抗IL-4单抗处理组,Th1/Th2细胞比值升高;经IL-4+抗IFN-γ单抗处理组,Th1/Th2细胞比值降低(P<0.05).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均占优势,其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与正常人相比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P<0.05);同时,TNF-α显著升高(P<0.05);IL-12降低,其中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胃癌患者与正常人比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还发现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h1型细胞因子的降低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升高更加明显(P<0.05).肿瘤患者Th1/Th2细胞比值降低,同时,Th1型细胞因子降低,Th2型细胞因子升高.但在肿瘤的免疫治疗过程中,通过诱导IL-12等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可促进细胞免疫应答,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癌症 Th1/Th2细胞 偏移
  • IL-13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L-12的表达

    作者:吴瑗;江黎明;刘华锋;吴平;陈孝文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13 (IL-13)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2 (IL-12)的影响.我们用脂多糖(LPS 10 μg/ml),不同浓度的IL-13对系膜细胞培养,分别采用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IL-12和系膜细胞IL-12p40 mRNA表达.结果提示5% NCS RPMI 1640基础培养条件下的系膜细胞未检测到IL-12蛋白分泌及其mRNA表达.在LPS刺激下系膜细胞的IL-12p40 mRNA表达加强,并分泌出大量的IL-12.IL-13在1~100 ng/ml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2分泌及IL-12p40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本研究认为IL-13可能通过抑制IL-12的产生,而调整了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作为抗炎性细胞因子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PD-L1和PD-L2在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古涛;李敏;陈成;朱一蓓;周时勇;周桓;陈永井;於葛华;张学光

    探讨小鼠髓系DC(CD8α-)中PD-L1和PD-L2的表达及其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采用mCD40L-CHO和TNF-α分别刺激凋亡肿瘤细胞负载DC 48 h;免疫荧光标记检测DC表型;RT-PCR和realtime-PCR检测PD-L1和PD-L2 mRNA转录水平;ELISA测定IL-2的分泌水平;3H-TdR掺入试验和51Cr释放试验测定DC体外激发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杀伤率.结果显示:PD-L1和PD-L2随着DC的成熟呈上调表达,CD40配基化DC的PD-L1和PD-L2均为中度表达,TNF-α激发的DC为高度表达,二者呈现差异性表达(P<0.05);CD40配基化髓系DC分泌IL-2的量明显高于TNF-α组(P<0.05),体外刺激T增殖和激活CTL能力在CD40配基化DC组高(P<0.05).提示CD40配基化的小鼠髓系DC呈现PD-L1和PD-L2的中度表达,IL-2大量分泌,这些均有助于激发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 IL-2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PBMC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妍敏;薛峰;李卫平;郑捷

    为了观察IL-2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IL-2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和正常人相应部位皮肤及PBMC中的表达.结果发现,用上述方法在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皮肤中均不能检测到IL-20的表达.RT-PCR检测发现,IL-2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的阳性率为25%,在正常人PBMC中的阳性率为87.5%.由此得出结论,虽然皮肤是IL-20作用的靶器官,但其本身并不表达IL-20.PBMC表达IL-20,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IL-20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

    关键词: 银屑病 IL-20
  • 狼疮样肾炎小鼠脾、肾组织中钙调磷酸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梁鸣;阳晓;顾海峪;李幼姬;孔庆喻;叶任高;许韩师;余学清

    为检测狼疮样肾炎小鼠脾、肾组织中钙调磷酸酶(CaN)活性,以探讨其与肾炎小鼠肾组织RANTES表达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小鼠(GVHD)狼疮样肾炎模型,CaN活性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 12周模型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及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显著高于8周模型组(P<0.01);(2) 12周模型组RANTES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8周模型组(P<0.01),FK506显著抑制狼疮样肾炎小鼠肾组织RANTES蛋白及mRNA表达;(3)模型组脾、肾组织中CaN活性显著增强,与正常对照组脾、肾组织CaN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FK506组中CaN活性显著下降(P<0.05);(4)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组织中CaN活性与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1=0.925,P<0.01);(5)狼疮样肾炎小鼠肾组织中CaN活性与肾小球硬化指数及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2=0.626,P<0.01;r3=0.772,P<0.05),与RANTES蛋白阳性小管数呈正相关关系(r4=0.625,P<0.05),狼疮样肾炎小鼠肾组织中CaN活性与RANTES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5=0.714,P<0.05).表明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细胞存在CaN异常活化,肾组织中异常活化的CaN参与了肾脏病理损伤.

  • 抗TCRαβ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小鼠皮肤移植耐受的研究

    作者:马建波;刘家望;李爱玲;王光明;郝洁;谢蜀生

    探讨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方法对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的促进作用.第0天,C57BL/6(H-2b, B6)小鼠尾静脉注入2×108 BALB/c(H-2d, B/c)来源的骨髓细胞,同时腹腔注射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500 μg;第6天进行皮肤移植;在不同的时间对B6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等耐受状态进行检测,并进行MLR的IL-2逆转实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状态分析以初步探讨耐受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经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处理的B6小鼠的供体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50.4 d,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0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耐受B6小鼠在DTH和MLR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P<0.001).IL-2逆转实验结果表明克隆无能参与了移植耐受的形成.体内、外过继转移实验均显示耐受B6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活性.嵌合体检查结果表明在耐受B6小鼠的胸腺和脾脏中均形成了混合嵌合体,在皮肤移植后第15、30和70天时脾脏内供体来源嵌合体水平依次为15.86%,10.57%和1.77%,胸腺中依次为 8.19%,5.72%和1.87%,嵌合体水平随时间而下降.这些表明,抗TCRαβ单抗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可以在异基因成年小鼠间成功地诱导出皮肤移植物的长期耐受.多种耐受机制,包括克隆无能、抑制细胞、嵌合体的形成及维持等都参与了耐受的形成.

  • mB7-1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体内致瘤性研究

    作者:姜洁;杨兴升;梁华茂;崔保霞;张友忠;孔北华

    为探讨转染mB7-1基因大鼠卵巢癌细胞系后体外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其致瘤性,我们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mB7-1基因转染入大鼠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细胞株NuTu-19中,流式细胞仪检测mB7-1的表达.用同源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实验(MTLCs)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MTT法检测细胞毒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杀瘤活性.将NuTu-19/Neu、NuTu-19/mB7-1细胞分别接种于同源大鼠Fischer344皮下,观察mB7-1修饰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致瘤性.结果显示,mB7-1基因成功地转染入大鼠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细胞株NuTu-19,流式细胞仪测定mB7-1基因呈阳性表达.NuTu-19/mB7-1体外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NuTu-19/mB7-1体外诱导的CTL较对照组对NuTu-19细胞的杀伤率显著增高(P<0.01).两种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NuTu-19/mB7-1组在Fischer344大鼠体内成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mB7-1基因修饰的鼠卵巢癌细胞可体外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接种动物后,实验瘤苗的致瘤性下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

    作者:王伟;徐少华;柳相珍;邵红艳

    为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病情缓解后全身炎症和气道炎症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对4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10~14 d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血常规及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和诱导痰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并记录诱导痰液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Neu/Leu%).结果COPD急性发作时外周血浆及诱导痰液中Neu/Leu%、IL-8和TNF-α均明显高于缓解后水平(P均<0.01),痰液Neu/Leu%、IL-8和TNF-α与血浆Neu/Leu%、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外周血及痰液TNF-α与FEV1.0pre无明显差异(P均>0.05),外周血IL-8与FEV1.0pre有关(r=-0.6271,P<0.05),痰液Neu/Leu%、IL-8与FEV1.0pre呈显著负相关(r=-0.8527,P<0.01).痰液Neu/Leu%、IL-8与COPD气道阻塞密切相关,气道炎症与全身炎症无关.

  • MAGE-B3基因在多株胃肠道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作者:陈雪华;刘炳亚;张轶;张奕;李建芳;吕斌;朱正钢;林言箴

    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检测MAGE-B3基因在胃肠道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分析其在临床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可行性.提取胃肠道肿瘤细胞株的总RNA后,RT-PCR方法检测MAGE-B3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MAGE-B3抗原.在转录水平除肠癌细胞株LOVO阴性外,其余7株胃肠道癌细胞株MAGE-B3基因表达均为阳性,而在蛋白水平所检测8株胃肠道癌细胞株MAGE-B3均显阳性表达.基于MAGE-B3基因和抗原在胃肠道肿瘤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可利用该基因或抗原作为靶分子进行免疫治疗.因而上述细胞株可作为良好的研究工具.

  • 耐药质粒介导宿主菌抵抗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黄瑞;吴淑燕;张学光

    研究伤寒杆菌的耐药质粒pRST98是否能增强宿主菌的毒力,抵抗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血清杀菌和巨噬细胞吞噬作用.3株具有同源染色体的伤寒杆菌(1)携带pRST98的野生型伤寒杆菌-STpRST98;(2)经SDS人工消除pRST98的突变体菌株-ST(R ); (3)将pRST98重新导入突变体的接合子-pRST98/ST(R )菌株,用体外试验比较它们在人、兔及豚鼠3种不同浓度、不同成分血清中的存活率,研究pRST98与血清杀菌试验中细菌抵抗力的关系.将荧光染料标记以上3株细菌,用流式细胞术(FCM)和标准系列稀释法检测它们被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J774A.1吞噬和吞噬后在细胞内的存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携带pRST98的伤寒杆菌在血清中的抵抗力显著大于无此质粒的菌株(P<0.05),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标记ST(R )菌量显著多于STpRST98和pRST98/ST(R ),但pRST98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活菌数却明显多于无此质粒的菌株(P<0.05).说明pRST98不但能编码对药物的抗性,还能提高其宿主菌抵抗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 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E检测的分析

    作者:曹兰芳;陶金华;尹洪云;王利民;向祖琼;孔宪明;顾梯成;陆伟蓉

    通过免疫手段(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MP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成分,比较有哮喘史及无特应症的MP感染者特异性IgE阳性率,并探讨与MP特异性IgE产生的有关因素.MP-IgM阳性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5例(平均年龄6.0±3.4岁)及支气管哮喘患儿32例(平均年龄6.7±3.3岁),MP-IgM、IgA均为阴性的正常健康者27例(平均年龄7.0±3.6岁)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上述各组待测血清针对所分离MP FH株菌体粉碎后蛋白成分的杂交条带,并对其出现频度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总IgE.结果SDS-PAGE显示MP蛋白成分有十几条.与IgE反应的抗原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 000、205 000、170 000、68 000、56 000,其中前三者抗原性强,不同组别、病程及年龄出现率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MP-IgE阳性率:MP感染组71.4%、哮喘组78.13%、对照组19.23%,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MP-IgE阳性率在感染8 d后上升,28 d后逐渐下降.与MP-IgM滴度、血清T-IgE无明显直接关系.结论:(1) MP菌体粉碎后蛋白成分复杂,与IgE反应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为216 000、205 000、170 000、68 000、56 000,高分子成分抗原性强;(2) MP感染无特应症者与哮喘患儿产生特异性IgE的出现频度无明显差异(P>0.05);(3) MP-IgE阳性率在病程的中晚期较高,与临床上持续存在呼吸道症状一致;与MP-IgM滴度、血清T-IgE无明显关系.

  • LAIR-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和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作者:谢鑫;曹云新;王薇;薛江楠;欧阳为明;王春艳;金伯泉

    为了制备LAIR-2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夹心ELISA方法.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LAIR-2单克隆抗体(m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LAIR-2的细胞分布.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LAIR-2 mAb,并建立检测LAIR-2的夹心ELISA方法.用重导向杀伤实验(RCA)鉴定LAIR分子参与调节杀伤功能的关系.结果成功地制备了3株特异识别LAIR-2的mAb,1株mAb(3G4)能够识别LAIR-1和LAIR-2的共同表位,但不能在重导向杀伤实验中抑制CD16诱导的杀伤功能.夹心ELISA方法检测LAIR-2的敏感性为5 ng/ml,为LAIR-2的分布及定量检测提供了方法.

  •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

    作者:余霄龙;闫胜利;王颜刚;赵世华

    为研究碘化钠(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影响,以探讨碘在GD病(G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取手术切除的GD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的NaI (10-8~10-3mol/L)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TNF-α和IL-1β.GD的甲状腺细胞TNF-α和IL-1β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P<0.01);(2)当NaI浓度为10-8~10-3mol/L时,正常人甲状腺细胞TNF-α、IL-1β的分泌量与0 mol/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射电镜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3)当NaI浓度为10-6~10-3mol/L时,GD甲状腺细胞TNF-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当NaI浓度为10-8~10-3mol/L时,GD甲状腺细胞IL-1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NaI浓度超过10-6mol/L时,透射电镜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表明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特别是在GD甲状腺细胞.高浓度碘在G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Graves病 TNF-α IL-1β
  • 肿瘤细胞诱导抗双链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吕顺;恽小婧;吴瑾;郑秀娟;吴厚生;熊思东

    为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诱导anti-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将灭活的SP2/0、Wehi 164、P815等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结果均产生了高滴度的anti-dsDNA自身抗体.对肿瘤细胞诱导的anti-dsDNA自身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其结合DNA不具有种属、序列、构象特异性.进一步用c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anti-dsDNA自身抗体还能结合多种肿瘤细胞,并在细胞表面形成簇状环形荧光.

  • 粘蛋白1及其介导的肿瘤免疫

    作者:夏明灿;储以微

    粘蛋白1(MUC1)是一种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的跨膜糖蛋白,在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及介导细胞信号传导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MUC1也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由于MUC1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量升高,同时肿瘤细胞表面MUC1的糖基化与正常细胞存在差异,因此它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中简述了MUC1的结构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关键词: MUC1 肿瘤免疫
  • T细胞受体拮抗作用及其医学意义

    作者:勾宏娜;王金龙

    T细胞受体(TCR)对特异性肽-MHC复合物的识别是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因此,TCR介导的对T细胞活化抑制的拮抗作用可望成为一种特异性强而几乎没有副作用的免疫干预机制.本文拟就TCR拮抗作用机制及其医学意义的研究做一简单综述.

  • 白细胞介素10超家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明才;何韶衡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发现的IL-19、20、22、24、26、28和29等与IL-10具有相似的结构,它们同属于一个IL-10相关的细胞因子超家族.但其功能各异,IL-20诱导角质细胞增殖,与牛皮癣的发生有关;IL-22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的表达;IL-24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IL-28和IL-29具有抗病毒活性;而IL-19和IL-26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肿瘤等的治疗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吴祖群;许以平

    调节性T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的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群体,因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近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调节性T细胞近来的研究进展.

  • HLA-DR4基因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的关系

    作者:杨晓凌;倪立青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属遗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所致.近年研究表明,HLA-DR4为其发病易感基因,有学者提出HLA-DR4基因影响了RA的活动度及其严重程度[1].本研究检测了502例类风关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 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及临床症状,将它们与HLA-DR4基因关联分析,探讨HLA-DR4基因与RA活动的关系.

  • CD4+CD25+T细胞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伏瑞祥;吴德沛

    CD4+CD25+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动物和人类实验均证实,该细胞能抑制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活化增殖,以及免疫球蛋白的产生[1].近的研究表明[2~6],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液病.为研究CD4+CD25+T细胞在ITP发病中的作用,现设计实验如下.

  • 血液透析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孟建中;刘文渊;彭侃夫;宋平;罗南萍;张永寿

    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10的异常释放均与血液透析(HD)相关性炎症反应休戚相关[1].为了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在血液透析中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在HD前后的血清浓度,以及单个淋巴细胞内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αβ-TCR+CD3+CD4 CD8 双阴性T细胞:一种新发现的免疫调节T细胞

    作者:张竹虚;张丽

    免疫系统对自身或异体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免疫调节T细胞的抑制性调节反应.此理论已在数种进行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研究的动物模型中被证实.现已明确,免疫调节T细胞由多种不同的细胞亚型所组成.近发现,一种新的抗原特异性αβ-TCR+CD4 CD8 免疫调节T细胞(双阴性T细胞,DN T) 能够抑制具有相同T细胞受者特异性的CD8+和CD4+ T细胞, 从而抑制异体皮肤移植的排斥反应.有关DN调节T细胞及其独特抑制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受者如何获得针对供体移植器官的特异性耐受,及正确理解如何保持对自身抗原的外周免疫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 免疫系统和表观遗传学调控:一个新的前沿领域

    作者:周光炎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转录前基因在染色质水平的结构修饰对基因功能的影响,这种修饰可通过细胞分裂和增值周期进行传递.表观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普遍关注的前沿,在功能基因组时代尤其如此.免疫系统被认为是一个解析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良好模型,而且免疫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表达和表观遗传学的联系甚密,无疑使这一交叉领域的发展一开始就置身于一片沃土之中[1~3].为此,本文对表观遗传学的免疫学意义作一简介,侧重于T细胞分化特别是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现代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