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国际内分泌代谢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국제내분필대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57
  • 国内刊号: 12-1383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53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方佩华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Fas L/Fas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作者:陈慎仁;黄焕坚;林延德

    Fas和Fas配体(Fas 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及配体家族中的一对跨膜蛋白,也是控制细胞凋亡的死亡因子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病人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Fas,Fas L的较高表达可能是机体抵抗自身免疫攻击的一种保护机制。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鼠体内转移编码FasL的质粒DNA的结果表明,Fas L的表达可诱使淋巴细胞,尤其是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AIT的目的。

  • 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

    作者:隋国良;董砚虎

    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增加垂体促黄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肾上腺CYPcl7的活性等途径促进雄激素的产生;另一方面,雄激素又可通过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降解,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转运及肌肉内糖原的合成等途径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 内源性哇巴因的来源及其分泌调节

    作者:原卫清;王颢;吕卓人

    内源性哇巴因(EO)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具有重要的病理和生理学意义。应用细胞培养、离体及在体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以及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E0可能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但也有研究提示它可能来源于下丘脑。E0的分泌受摄盐量、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体内胰岛素水平以及缺氧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稳定以及血压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症:病因、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雯伊;田浩明

    人类生殖功能的启动和维持需要下丘脑以正常的频率和幅度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如果 GnRH分泌无脉冲性,或其脉冲频率降低,幅度降低,均可引起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HH)综合征。这是一种具有明显异质性的综合征,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独性HH,功能性HH,解剖学因素所致HH。以下将HH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做一介绍。1 临床表现 由于引起GnRH缺乏的病因不同,GnRH缺乏的程度不同,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1.1 单独性HH(IHH) IHH有4个特点:(1)内源性GnRH引起的促黄体激素(LH)脉冲式释放的部分或完全缺如。(2)外源性GnRH替代治疗能使垂体和性腺功能恢复正常。(3)下丘脑及垂体区域MRI或CT检查正常。(4)其他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正常。由于起病时间不同(先天性或成人起病),严重度不同(完全或部分),亦有多种表现形式。1.1.1 先天性GnRH缺乏症通常先天性Gn-RH 缺乏症多在青春期方能诊断,因为此时患者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缺陷。年轻女性可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及乳房不发育,而男性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表现为隐睾症或小阴茎症,但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仍是青春期发育滞后,主要是类无睾者体态以及睾丸无发育。青春期的IHH患者的身高符合其年龄及家族特点,据此可将其与体质性发育延迟的患者区别开来,因为后一类患者身高多较同龄者矮。1.1.2 成人起病的IHH成人起病的IHH也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这种病人的青春期发育正常。青春期后男性患者出现性欲降低、阳萎、无精或少精症,而睾丸大小基本正常;女性则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及不孕。通常在20~35岁出现这些表现。他们在生化方面的异常与先天性患者并无区别,其LH释放无脉冲性,性激素浓度偏低,大部分病人在采用外源性GnRH替代治疗后垂体-性腺轴恢复正常。对此类患者的系列研究证实,其神经内分泌的异常是持续性的,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自发恢复正常的证据。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Graves眼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朱显军;安振梅;魏松全

    Graves眼病(G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密切相关。在GO患者眼球后成纤维细胞上可以检测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转录物及其片断,并有证据直接表明TSHR在眼球后表达。TSHR作为甲状腺一眼共同自身抗原,通过交叉免疫反应而引起球后的病变过程。TSHR基因突变与GO的关系,进一步说明TSHR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在GO发病中的作用。

  • 端粒酶与甲状腺肿瘤

    作者:张晓黎;郭华;蒋玲

    研究表明,端粒短缩、端粒酶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端粒酶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端粒酶抑制剂有望成为肿瘤广谱治疗的新途径。

  •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窦京涛;潘长玉

    近年来研究表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具有多态性,在不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成为肿瘤转化的指标之一;SHBG分子的寡聚糖链决定其生物半衰期;除能特异性地结合并转运性激素外,SHBG还具有介导激素信号传导和类激素样作用,并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抗原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赵树君;王毅;田恩江;陈祖培

    目前认为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可能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的主要自身抗原,就近年来对Tg、TPO和TSHR等甲状腺自身抗原表位及其抗原性等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定侧诊断进展

    作者:杨开初;毛季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分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指导治疗。目前所知原醛至少有7种类型,其中以醛固酮腺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两型为多见。鉴别腺瘤和增生的方法中以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检查(AVS)法为可靠,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局限性而难以广泛开展。CT应用为广泛,对于单侧大结节腺瘤CT诊断的结论可靠,不必考虑AVS检查;对于其它病例,特别是IHA,CT检查的结论不可靠,必需进行AVS检查以及早作出分型诊断和相应治疗。

  • 甲状腺肿瘤中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郑荣秀;方佩华

    确定能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建立可靠、可行的检测手段,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不同组织类型的甲状腺肿瘤中可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在恶性甲状腺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常异常增高;一些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特异性表达。本文综述上述肿瘤标志物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及其潜在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 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的治疗现状

    作者:黄勤;邹大进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GD)患者治疗上有其特殊性,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儿的长期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3种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利弊。为重视和提高该年龄组GD患者的治疗效果,简要综述国内外治疗现状(包括近期开展的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

  •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作者:张志友;方佩华

    近年研究表明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综述了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结构和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与甲状腺浸润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突眼中的作用,并且简述了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03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细胞因子变化

    作者:

    [英]/Siddiqi A…//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 -435~439 已证明Graves甲亢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TNG)伴甲亢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为区别这种升高是由于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引起还是自身免疫性炎症过程所致,进行了如下研究。 对象和方法 15例 Graves病(GD),9例TNG患者,血清游离T4(FT4),总T3(TT3)升高,促甲状腺素(TSH)<0.01 mU/L,服用甲亢平30 mg/d,共6周,渐减量。10例甲状腺癌(TC)患者根治后服用甲状腺素。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GD和TNG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12周,24 周分别抽血,TC患者仅抽一次血,测定FT4,TT3,TS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白细胞介素(IL)-6,IL-8,Ⅱ-1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尿脱氧吡啶烯醇(Udpd)和肌酐。 结果 未治疗的GD和TNG组Udpd[分别为(12.4±1.1)nmol/mmol肌酐和(11.1±1.3)nmol/mmol肌酐]及b-AIP[分别为(22.1±3.5)IU/L和(20.4±2.3)IU/L]均升高,而血清IL-1β,IL-11,TNF-α均未测及。且GD和TNG组患者平均血清IL-6分别为(7.1±1.0)ng/L和(7.3±0.9)ng/L,IL-8分另为(10.4±1.0)ng/L和(9.8±1.4)n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清FT4 和T3 与IL-6和IL-8明显相关,与 Udpd 亦相关,但Udpd和血清b-ALP、IL-6和IL-8不相关。治疗6个月中,b-AIP在12周达高峰;Udpd与FT4、FT3 平行下降,6~8周后达正常范围;IL-6、IL-8缓慢下降,第12周仍高于对照组。TC患者平均血清FT4,T3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甲亢组;IL-6、IL-8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甲亢组;血清IL-1β,IL-11及TNF-α不可测得,IL-6和IL-8与FT4,T3 明显相关;Udpd无明显增加。 讨论 本结果证明IL-6和IL-8在甲亢时升高,随甲功正常而恢复正常。而IL-11,IL-1β,TNF-α无异常。外源性亚临床甲亢者IL-6、IL-8亦升高,但不如甲亢那样明显。GD和TNG 血清 IL-6 和 IL-8 并无区别。IL-6、IL-8来源于血单个核细胞和骨组织,本研究发现切除甲状腺者IL-6和IL-8亦升高,证明是来源于甲状腺外。其与FT4 的关系说明其升高依赖于甲亢的严重性而不是病因。总之,本研究说明IL-6和IL-8与FT4 和T3 密切相关,而与自身免疫过程无关。(马秀萍摘 高 慧校)

  • 040 Graves病与染色体2q33上的CTLA-4基因

    作者:

    [英]/Heward JM//J Clin Eadocrinol Metab.-1999, 84.-2398~2401 本研究以大样本病例一对照研究和家族为基础的遗传不平衡试验(TDT),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4(CTLA-4)基因外显子1中49位的A/G多态性在英国高加索Graves病患者中的作用及此多态性的基因型与Graves病表现型(甲亢严重程度)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就诊于英国多个甲状腺诊所的高加索Groves病患者(n=379),对照为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志愿者(n=364)。具备以下条件2项以上者诊为Graves病:①弥漫性甲状腺肿。②抗微粒体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或抗促甲状腺素(TSH)受体自身抗体阳性。③存在甲亢眼病。共有179个家族参加了TDT分析。取Graves 病先证者、双亲、未患病同胞的全血10 ml,提取DNA行基因型分析;所有未患病的亲属均测试其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以除外亚临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部分Graves病患者作CTLA-4基因型和甲亢严重程度[血清游离T4(FT4)浓度]的相关性分析。基因型测定采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运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测得379名病例和363例对照中的CTLA-4基因外显子中第49位A/G的基因型。Graves病患者此位点G等位基因的频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在此位点两组的AA、AG和GG基因型的分布显著不同(χ2=21.7,Pc<0.00003);Graves病患者呈AA型的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2.1%比45.1%,χ2=12.74,Pc<0.001),呈GG型的显著增加(17.3%比7.8%,χ2=6.64,Pc=0.02)。179个家族中的96个家族进行了此位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析,Graves病受累亲属中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G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未受累亲属(57.9%比43.8%),而A等位基因低于未受累者(42.1%比 56.2%),差异显著(χ2=5.7,P=0.025)。Graves病患者中247名的血清FT4浓度有效,且血清FT4 浓度随患者甲状腺肿大的程度(F=18.18,P<0.00005)和吸烟状况(F=5.39,P=0.021)而改变,并与CTLA-4基因外显子第49位的基因型显著相关(F=3.26,P=0.04),GG型患者FT4 浓度高(X=62.5pmol/L),其次为AG型(X=54.0 pmol/L),AA型患者低(X=50.9 pmol/L)。 结论 此研究结果说明CTLA-4基因在Graves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其外显子1中的A/G多态性与Graves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付建芳摘 姬秋和校)

  • 04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的胃体萎缩性胃炎

    作者:

    [英]/Centanni M…//ArchIntem Med.-1999,159.-1726~1730 至今有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的胃体萎缩性胃炎(ABG)的组织学特征并未明确,且以往应用的以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b)阳性及(或)恶性贫血来间接评价ABG发病率很不准确。本研究旨在更确切地检测AITD患者中ABG发病率并描述其特征。 对象与方法 62例AITD患者,男性5例,女性57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21例,年龄20~40岁;B组:30例,年龄41~60岁;C组:11 例,61~80岁。62例患者中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2例,Graves病10例。检测患者血清胃泌素、APCAb水平及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并对贫血进行评价。对餐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者,进一步行胃分泌试验、胃镜及多处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以确定胃粘膜功能及形态学特征,当血清胃泌素升高且在注射5肽胃泌素后仍有胃酸缺乏时诊断为 ABG。 结果 62例中,22例患者(35%)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平均为正常高限的10倍)且基础胃酸缺乏,刺激后仍无胃酸分泌。22例高胃泌素血症者均有ABG,为轻到中度胃损伤。有ABG及无ABG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无差异。ABG在C组发生率较高(45%),B组次之(37%),A组低(29%),但3组间无明显差异。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之间ABG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62例中有贫血者27例(43%),其中小细胞性贫血15例,大细胞性贫血12例,后者中符合恶性贫血标准者10例,均在ABG组中。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小细胞贫血发生率下降,而大细胞性恶性贫血发生率增加。22例ABG中检出贫血者18例(82%),40ABG者仅检出贫血9例(22%),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01)。 结论 约1/3 AITD患者存在组织学及功能上的ABG,年轻患者(<40岁)也可能存在ABG。ABG的存在与否与AITD的临床状况无关。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是诊断AITD患者ABG可靠的方法。当AITD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贫血时(即使是小细胞性贫血),也提示存在ABG。(邓万俊摘 郭之慧校)

  • 038 L-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作者:

    [英]/Hussein WI…//AnnIntern Med-1999,131.-348~351 已报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本研究前瞻性调查了L-甲状腺素治疗能否使甲减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正常化。 方法 14例受试者(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25~77岁,其中4例为新近诊断的慢性甲减,10例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并发的急性甲减(促甲状腺激素>25mU/L)。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于L-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9个月及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复查。 结果 (1)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者8例(57%),其中男女各4例。14例受试者平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男性15.1 μmol/L,女性 11.65μmol/L,均高于同性别健康志愿者(p=0.002)。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是否服用维生素无关。(2)经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14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平均浓度由治疗前的14.1 μnol/L降至治疗后的8.2 μmol/L(下降44%,P<0.001)。8例治疗前浓变升高者中,7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转为正常。(3)10例急性甲减者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平均为15.2 μ.mol/L,而4例慢性甲减治疗前平均浓度为10.2μnol/L,二者无明显差异。 讨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L-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使甲减时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正常化。甲减患者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可使血脂正常、血压改善,并可纠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邓万俊摘 郭之慧校)

  • 053 白介素-13预防NOD大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作者:

    [英]/Zaccone P…//Diabetes.-1999,48.-1522~1528 研究了应用抗炎症细胞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hIL-13)治疗非肥胖糖尿病(NOD)大鼠自发性或转移性1型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研究设计和方法本研究使用血糖正常的雌性NOD大鼠观察hIL-1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使用血糖正常的雄性NOD大鼠观察hIL-13对转移性1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另有一组经磷酸盐缓冲溶液处理为对照组。分离大鼠脾脏的脾淋巴细胞(SLC)体外测定细胞因子的分泌;腹腔注射仓鼠抗-大鼠CD3单克隆抗体,体内测定细胞因子的分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M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E。胰岛组织学检查:根据胰岛单核细胞浸润程度分级评分,每只鼠至少计数15个胰岛,每个胰岛的平均分数为总分数除以所检查的胰岛数目,胰岛炎积分(ISs)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 本次实验应用hIL-13治疗白NOD鼠第5周龄开始至16周龄结束。实验结束时,hIL-13治疗组无一例发生1型糖尿病,而对照组Ⅰ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9%。组织学检查亦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胰岛炎较轻。急性糖尿病动物的脾细胞通过静脉注射转移到血糖正常的同源动物可引起该动物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本研究发现,脾细胞转移4周后,NOD大鼠对照组大部分发生了1型糖尿病,而hIL-13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减少,组织学检查表明,治疗组ISs明显低于对照组(2.76±0.85比3.68±0.3,P=0.003)。鼠16周龄时处死并分离SLC,分析发现治疗组SLC比对照组分泌较少的IFN-γ。NOD鼠腹腔注射仓鼠抗大鼠CD3后治疗组鼠血TNF-α、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脾细胞转移的NOD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研究认为,hIL-13具有显著的免疫下调性质,从而进一步证明IL-4相关的抗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在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杨秀英 李 萍摘 刘长山校)

  • 039负荷超声心动图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作者:

    [英]/Kahaly G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308~23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常有劳累症状,而负荷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研究以此技术分析甲亢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受力改变。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42名门诊未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32名女性,10名男性,年龄(42±2)岁],22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所有甲亢患者无心律失常、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史。患者在早期给予普萘洛尔(120 mg/d)1周,然后给予他巴唑(20mg/d)同时普萘洛尔减量。分别于患者普萘洛尔治疗1周后及6个月后行负荷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多普勒检查(超声探头频率为2.5 MHz)。根据美国心脏超声学会的指导原则,以心尖双平面Simpson方法计算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并以持续脉冲多普勒记录左室舒张功能,右室收缩压和流率。患者于45°半仰卧位由电磁制动循环肌力计测定运动耐受力,以20W/min开始记录,每分钟增加20W至出现胸痛、衰竭或ST段降低超过0.3 mV时停止。 结果 甲亢患者静息时的心率、收缩压显著高于甲功恢复正常者和对照组,但在大运动负荷时与二者无显著差异。甲亢患者的大运动负荷显著降低,而在普萘洛尔治疗期间轻度增加,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显著增加。相对于对照组,甲亢组的全身血管阻力减少36%,普萘洛尔治疗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分别减小17%和12%。而运动期间,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组(-35%)和对照组(-45%)相比,甲亢患者的血管阻力参数没有进一步减小(-5%)。达到大运动负荷时,甲亢组血管阻力高于对照组(12%)。另外,静息时甲亢组的收缩末期容积增值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及对照组,而其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增高。甲亢时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对运动的反应迟钝,但随着甲功正常而恢复。另外普萘洛尔可使甲亢患者心搏量显著增加。甲亢患者存在高动力左室壁运动,但运动负荷时室壁的异常运动无加重现象。31%(10/32)甲亢患者存在粘液瘤变性所致的二尖瓣脱垂,普萘洛尔治疗及甲功恢复都不能使其逆转。游离T3(FT3)水平与静息时心率呈正相关(r=0.7,P=0.0001),与大运动负荷亦呈正相关(r=0.58,P=0.0009),而与静息时舒张期血压、大运动负荷、大工作负荷、△心率、△射血分数和△大心率血压积呈负相关。 结论 以上结果示负荷超声可检测到甲亢患者静息时的心脏指数呈高动力学状态,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运动时心脏变时性、收缩性和血管舒张性储备受损;当甲功恢复正常时上述改变随之恢复正常。(付建芳摘 姬秋和校)

  • 052 2型糖尿病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与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

    [英]/Sattar N…//Lancet.-1999,354.-487~488 有证据表明炎症与动脉病变有关。敏感性C反应蛋白(CRP)可预示心肌疾病及缺血发作。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提示激素替代疗法(HRT)可保护心肌,机理为改善脂质、促进内皮一氧化氮生成及抗氧化作用,但HRT是否也具有抗炎作用不明。本研究通过双盲对照研究探讨经皮应用雌二醇及持续口服炔诺酮对未行子宫切除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CRP的影响。 共有33例妇女参与研究,平均年龄61.8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糖尿病病程平均3.5 a。其中16例病人应用HRT,17例应用安慰剂,两组病人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在研究开始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RP。结果,两组病人基础CRP水平相似(4.97mg/L vs 4.13mg/LP=0.00)。治疗6个月后HRT组CRP水平显著下降(P=0.026),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287)。HRT组CRP水平13例下降,3例升高,而对照组11例升高,6例下降,两组病人间CRP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4)。在排除CRP基础水平增高者后,两组之间仍有显著差异(P=0.034)。另外,CRP基础水平与HRT后变化程度显著相关(r=0.624,P=0.01)。而6个月研究期间两组病人血糖指标无变化。 本研究首次报道外源性HRT可降低CRP水平。其机理不明,可能与雌激素或孕激素成分有关。已证明单独口服雌二醇或联用甲羟孕酮6个月可防止子宫全切或卵巢切除后妇女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升高。无论确切机理如何,由于CRP轻度升高即与冠状动脉硬化相关,应用激素后CRp降低应引起临床上极大重视。(张立明 徐艾霞摘 杨远林校)

  • 059 睾酮治疗先天性促性腺激素缺乏性小阴茎疗效观察

    作者:

    [英]/Bassam BA…//J Pedialr-1999,134.-579~583 小阴茎是由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发生异常,造成胎儿睾酮分泌缺陷,睾酮和双氢睾酮的活性下降所致,目前对其治疗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将先天性促性腺激素缺乏引起的小阴茎男孩按照女性抚养,主要以社会性别为基础。作者认为所有小阴茎男孩在决定按女性抚养之前,可先试用睾酮治疗。 他们对8名小阴茎病人进行睾酮治疗,并长期随访。8名病人18~27岁。第Ⅰ组4名[3名多种垂体激素缺陷(MPHD)和1名Kallmann综合征],在2岁前开始治疗;第Ⅱ组4名(2名MPHD和2名Kallmann综合征),在6~13岁之间治疗。阴茎长度均值Ⅰ组是1.1 cm(-4SD;范围是0.5~1.5 cm),Ⅱ组是2.7 cm(-3.4SD;范围1.5~3.5 cm)。所有病人接受1个疗程以上的睾酮肌内注射(25或50 mg),在青春期,睾酮量可递增至200~400 ng,每4周一次。至成人期,两组病人的阴茎长度终达到(10.3±2.7)cm,范围8~14 cm。阴茎平均增长+3D。资料表明,经统计学处理(t 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评估(包括骨龄、身高、体重、阴茎长度、圆周和睾丸大小)、随访,进一步认为,胎儿时期促性腺激素和睾酮缺乏不能影响婴儿或青春期阴茎对睾酮的反应。应用睾酮替代治疗,可促进阴茎生长和正常勃起、射精以及男性所具有的特征。8名病人中有6人具有性生活能力,并已结识了性伴侣,另有2人合并有生长激素(GH)缺乏。在使用睾酮治疗之前,可先用人的GH治疗,GH对阴茎长度可能有一些小的促进作用。 总之,对于胎儿时期促性腺激素缺乏引起小阴茎的病人,使用睾酮治疗后,阴茎长度可达正常或接近正常,且具有勃起功能。在长期随访中,从临床、病理生理或心理学的范围都证实有雄激素反应的小阴茎男孩不需要按女性抚养。(叶 军摘 包美珍校)

  • 051 1型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时游离IGF-1及瘦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

    [英]/Attia N…//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324~2328 有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缺乏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良、代谢紊乱有关。另有试验发现空腹时瘦素(leptin)水平下降,而进食后瘦素水平回升,因此推测瘦素的变化与胰岛素有关。为此本试验观测了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短期内变化时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和瘦素水平的变化。 对象和方法17例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者,平均年龄(31±10)岁,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水平7.6%,平均体重指数(BMI)女性为(24±1)kg/M2(16.7~28.3 kg/m2),男性为29.1 kg/(235 kg/m2)。受试者胰岛内分泌功能均已丧失,无肾功损害、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其他慢性病者。 试验分2阶段。第1阶段受试者停止注射胰岛素8 h,期间有血糖超过19.425 mmol/L或尿中出现酮体++以上者恢复胰岛素的治疗。第2阶段于停用胰岛素8 h后恢复治疗2 h。每30min采血测受试者血糖、胰岛素、IGF-1、胰升糖素、游离IGFBP-1、IGFBP-3、生长激素(G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并于试验前、停用胰岛素6 h、8 h及恢复治疗1 h、2 h采血测瘦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 结果 停用胰岛素后,血胰岛素水平由(60.0±12.0)pmol/L降至(10.8±4.2)pmol/L,血糖由(5.6±0.4)mmol/L升至(14.8±1.2)mmol/L(P<0.01),而IGFBP-1至少增加了6倍[由(32±8)μg/L升至(205±17)μg/L,P<0.001],IGFBP-3亦显著增加[由(2 631±118)μg/L升至(3 053±101)μg/L,P<0.001],总IGF-1水平中度下降[由(226±33)μg/L降至(182±26)μg/L,P<0.001],而游离IGF-1水平则明显降低,17例受试者中有15例IGF-1水平低于可测试的低值(P<0.001)。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下降,女性由(20±3)μg/L降至(11±2)μg/L(P<0.0001),男性由(10±2)μg/L降至(7±2)μg/L(P<0.02)。恢复胰岛素治疗的2 h内,血中IGFBP-1、IGFBP-3的水平有所回升,游离IGF-1水平升至(0.54±0.22)μg/L(与停用胰岛素时游离IGF-1水平相比P<0.01),而瘦素水平在恢复治疗的2 h内继续下降。GH、胰升糖素和IGFBP-2的水平在试验中无明显变化。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时,受其诱导的IGFBP急速改变是IGF-1生物利用度的重要调节剂,另外胰岛素具有调节瘦素水平的作用。(矫 杰摘 蒋 玲校)

  • 058 长期随访肾上腺意外瘤及其危险因素

    作者:

    [英]/Barzor L…//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520~525 长期观察了75例良性肾上腺皮质意外瘤的临床、激素及形态学变化,以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对象和方法 75例无症状肾上腺皮质意外瘤患者随访2~10 a,平均4.6 a。其中52例女性,23 例男性,年龄19~77岁,平均56岁。60例单侧肿瘤(36例右侧,24例左侧),15例双侧,肿瘤直径1.0~5.6 cm,平均2.5cm。随访时间为初诊后6月,12月,以后每年随访一次,进行临床检查及常规生化、激素测定。包括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24 h尿儿茶酚胺或甲氧基肾上腺素、血浆皮质醇节律、清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立位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率。另外还行肾上腺CT扫描或MRI检查。 结果 75例无1例变为恶性。有58例肿块大小及功能无变化,其中6例诊断后1~9 a进行手术,有1例术前17-羟孕酮对ACIH反应加重术后得到纠正;11 例肿块增大而无其它症状,其中2例手术证实为腺瘤,2例随访1和4 a后肿块稍缩小;3例发展为内分泌高功能但肿块大小无变化,其中2例由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进展至明显的库欣综合征,手术证实为腺瘤,1例双侧肾上腺意外瘤者服用氨基导眠能治疗;另有3例肿块增大且伴高功能,其中2例发展为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手术证实为结节样增生和皮质腺瘤,1例患者3 a后发展为嗜铬细胞瘤。总之,发展为高功能腺瘤危险性1 a后为4%,5 a后为9.5%,10 a后为9.5%。肿块增大的危险性1 a后为8%,5 a后为18%,10 a后为22.8%。发展为高功能的危险因素为肿块直径>3.0 cm、女性、老年、高血压及诊断时即有内分泌异常。肿块增大的危险因素为诊断时即有内分泌异常、老年人。 讨论 研究证明大多数肾上腺意外瘤在随访中肿瘤大小及功能均无变化,以保守疗法处理肾上腺意外瘤是恰当的。即使肿块大小轻度增加,恶性病变的危险性也非常低。另一方面,肾上腺高功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形态-功能随访,尤其是那些有轻微内分泌异常、独有的放射性胆固醇摄取或肿块大小在3 cm以上者预后均有危险性。(马秀萍摘 高 慧校)

  • 050 胰岛素抵抗的基因学研究

    作者:

    [英]/Pederson O…//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1999,107.-113~118 胰岛素敏感性在人群中存在10倍以上的差异,对这种差异原因的解释尚不足1/3。遗传因素可能是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因而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IR)发生的主要因素。IR可能是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突变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突变基因仅产生轻微的表现。基因不能从根本上决定IR的发生,而是提供了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有3种能够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突变候选基因的直接分析、候选基因或染色体区带与家族性2型糖尿病IR的相关性分析及随机基因组定位图与特性位点定量(QTL)分析。 肥胖的候选基因突变分析显示,肥胖者易于发生IR,因此肥胖基因可能就是引起IR的原因。①在自然发生的单基因突变肥胖动物模型中,如ob/ob和db/db小鼠,人们发现瘦素及其受体的突变会引起肥胖并继发IR和糖尿病,但去除人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并未引起肥胖发生。近对一名瘦素基因无意义突变的纯合子研究报告表明,罕见但严重的先天性瘦素异常能够引起始于儿童期的肥胖。②解偶联蛋白(UCPs)是重要的产热调节者,其基因的异常引起脂肪的储存增加。但对人类UCP1~2基因的突变分析认为它并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③β3 肾上腺能受体在控制内脏脂肪分解中有重要作用。其第64位色氨酸可被精氨酸替换,这种突变携带者出现的频率为20%。这种变异,特别是纯合子能够引起腹部脂肪增加、高胰岛素血症和IR。 胰岛素信号传导连锁过程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显示,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磷脂酰肌醇3(PI3)激酶是传导过程的主要成员。IRS-1基因的第972密码子的甘氨酸能够被精氨酸替换,这种突变在高加索人中约占9%。具有这种变异的32-D细胞,其被胰岛素激活的PI3激酶活性不足,伴IRS-1与PL3激酶p85调节亚基结合减少,胰岛素靶细胞内信号传递异常。对380名青年人进行研究,这种纯合子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根据BMI25k/M3分层,肥胖者中,杂合子较野生型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50%。体内存在与肥胖有关的对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有毒性作用的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突变使IRS-1对这些毒性因子的敏感性增高,IRS-1的丝氨酸磷酸化程度增高,减低了胰岛素受体的活化,从而影响了胰岛素信号的传导。近的研究显示,972密码子和其它IR基因的突变增加了2型糖尿病发生IR的危险性。PI3激酶调节亚基基因:p855亚基第326密码子蛋氨酸能够被异亮氨酸替换,这种变异的纯合子在高加索人中占2%,可出现糖耐量减低。对380名成年人进行研究证明纯合子的糖利用率明显下降。在p855亚基上,326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与SH2区仅相距6个氨基酸残基。SH2区正是PI3激酶与IRS-1相互作用的部位。糖原相关蛋白磷酸酶-1(PPIG)调节亚基基因:第905密码子的天冬氨酸可被酪氨酸替换,这种变异的杂合子在高加索人中占18%,能够出现组织特异性和途径特异性的IR。 目前尚未发现与高加索人中多基因遗传性IR明显相关的基因位点。随机基因组定位图研究发现4q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对胰岛素大作用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影响。随后进行的突变分析证实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变异影响了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 结论 与IR有关的重要的等位基因突变存在于胰岛素信号传导连锁过程,包括IRS-1和PI3激酶。遗传性IR将被证明是多种胰岛素信号传导网络成员基因和众多能量代谢过程的调控基因发生微小突变并与环境危险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通军摘 尹 潍校)

  • 037 甲状腺激素对年轻及老年大鼠肾脏磷酸盐转运的调节作用

    作者:

    [英]/Alcalde Al …//Endocrinology.-1999, 140.-1544~1551 本实验研究了生理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对肾脏磷酸盐转运的影响以及其对老年大鼠肾脏磷酸盐重吸收的潜在损害作用。 材料和方法 应用雄性 Wistar 3月幼年大鼠及24月老年大鼠,施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切除术(TPTX)1个月后,待血浆及肾脏中T3 浓度为0时,将鼠各分为4组:①非手术对照组。②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口服安慰剂20 d。③术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每天给 T3 0.5μg/100μg体重,20 d。④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每天给5倍于生理剂量的T3 2.5μg/100体重,20 d。老年大鼠无第③组,而采用⑤组给T3 5μg/100μg 体重每天。实验当天测定血浆T3水平,手术取出肾皮质表层及近髓质层,制备刷缘膜,用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磷酸盐转运,以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2型Na/Pi(NaPi-2)转运蛋白,提取细胞核用North-em印迹法及核转录活性测定法(Nuclear run-on)测定NaPi-2 mRNA。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T3 能促进肾脏重吸收无机磷(Pi)。甲亢大鼠磷酸盐转运较甲状腺功能正常者高40%,较甲减大鼠高175%。甲减大鼠Na/Pi转运降低,并伴有NaPi-2转运蛋白及mRNA的缺乏;而甲亢大鼠其NaPi转运、NaPi-2转运蛋白及mRNA增加。甲减的年轻大鼠长期给生理剂量或超生理剂量的T3 则可使血浆磷酸盐浓度、Na/Pi转运、NaPi-2转运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研究显示,T3是通过一种转录机制对NaPi-2 mRNA进行调节,使NaPi-2转运蛋白增加。衰老过程影响甲状腺激素对肾脏磷酸盐转运刺激作用的各个阶段。老年大鼠血浆 T3 水平虽然与年轻大鼠无明显差别,但其血浆磷酸盐浓度、肾脏Na/Pi转运活力、NaPi-2转运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减低,这至少部分是由于其对T3 的反应性降低及其他因素共同引起的NaPi-2基因(NPT-2)转录速度减慢。 结论 T3 可能为调节肾脏磷酸盐重吸收的主要调节因子,此调节作用随年龄增加而减弱。研究显示,T3及老龄是通过调节NPT-2基因的转录过程而对肾脏磷酸盐重吸收进行调节的。(童 玉摘 高 妍校)

  • 044 亚临床甲减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作者:

    [英]/Biondi B…//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064~2067 目的 研究亚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病人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变,以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利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26例亚临床甲减病人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亚临床甲减的诊断依据为基础促甲状腺素(TSH)值高于正常,游离T3(FT3)和FT4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所有病人无心血管病史。对其中的10例给予LT450~100μg/d治疗6月后重新进行心功能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选择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心率和血压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结果 26例亚临床甲减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没有明显改变,而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表现为等容舒张期(IRT)显著延长,为(94±13)ms[对照为(84±8)ms,P<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液流速与舒张晚期流速的比值(E/A)缩小,为1.4±0.3(对照为1.7±0.3,P<0.001)。而10例患者经LT4治疗6月后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 讨论 有研究认为亚临床甲减是机体的一种代偿状态,无需LT4治疗。关于亚临床甲减的心功能改变,各家报道不一。本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虽然正常,但左室舒张功能已明显下降。心脏舒张功能受损预示心功能将进一步恶化,说明亚临床甲减并非是一种代偿状态,而是轻微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状态。LT4短期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恢复正常,建议亚临床甲减病人应当行LT4治疗。(王慎田摘 陈 凌校)

  • 041 甲减病人T4 替代治疗加快乳糜颗粒残体的清除

    作者:

    [英]/Weintraub M…//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532~2535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病人餐后脂蛋白代谢及T4 替代治疗对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9例自身免疫性甲减病人,8女1男,年龄(62.7±7.6)岁,体重指数(29.5±2.3)kg/m2。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6.105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 h血糖<7.77 mmol/L。研究中病人不改变饮食、活动及吸烟等习惯。空腹采血测定血脂及脂蛋白后,行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然后给予T4 50~100μg/d行替代治疗并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每3周调整一次剂量。3个月后重复测定血脂、脂蛋白并行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前及试验后每小时采血测定视黄酰软脂酸(RP)共9次,并绘成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 治疗后3个月,患者FT4 升至正常[由(1.02±0.26)至(1.85±0.52)nmol/L,P=0.0023],TSH降至正常[由(32.2±13.2)至(4.4±4.9)mU/L,P=0.0015];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2%[由(4.32±0.91)降至(3.54±2.29)mmol/L,P=0.035],而空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G)无变化。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后8 h的平均全血TG增值较治疗前下降20%(P=0.02),RP的平均非乳糜颗粒片段浓度(sf<1 000)下降11.6%(P=0.049),全血RP及平均乳糜颗粒片段浓度(Sf>1 000)无变化,同时还可发现治疗前后在负荷试验初3 h中,全血BP、非乳糜颗粒片段、乳糜颗粒片段浓度很快上升,而治疗期升高更快,但后5 h平均全血TG比治疗前下降31%,非乳糜颗粒片段下降26%,全血BP也下降明显。虽然乳糜颗粒片段无变化,但其中7例呈下降反应。 结论 血脂正常的甲减病人行T4 替代治疗可加强乳糜颗粒残体的清除。(李绍生 杨 杰摘 杨 新校)

  • 045 第二代TSH受体抗体的测定对Graves病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

    [英]/Costagliola 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9,84.-90~97 报道了一种使用人重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第二代TSHR抗体的检查方法,它对Graves病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该方法依据Graves病人血清中的TSHR 抗体与促甲状腺素(TSH)竞争TSHR,通过测量已结合的125I 或吖啶酯标记的牛TSH的量来间接反映Graves病人血清中TSHR抗体的量。 对象和方法 将328例Graves病患者分为3组:第1组86人,为未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治疗不超过4周的患者;第2组126人,接受治疗超过4周的患者;第3组116人,已缓解的患者。另520例对照分成4组:包括54例桥本甲状腺炎,69例非甲状腺性自身免疫病,115例甲状腺肿及282例健康对照。方法如下:①将含有人TSHR(hTSHR)cDNA基因和抗新霉素基因的二顺反子转染白血病K526细胞,培养该细胞后,从中提取hTSHR。②将羊抗鼠的单克隆抗体(moAb BA8)包被在试管中,然后加入提取的hTSHR,冻干4℃保存(moAbBA8仅与TSHR结合,而不干扰自身抗体或TSH的结合)。③从牛垂体中纯化出高亲和力的bTSH,用125I或吖啶酯标记。④分别以传统的放射受体分析法(RRA)及新法测量TSHR抗体:RRA方法依据说明书,而包被试管(CT)法,则是在含moAbBA8和hTSHR的试管中加入病人血清,然后再加入125I 或吖啶酯标记的bTSH,用γ计数器或荧光测量器来检查。统计分析用Yates校正χ2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 结果 CT法的特异性为99.6%,敏感性为99.8%,而传统方法的特异性为99.6%,敏感性为80.2%。在3组Graves病人中,CT法比传统方法更敏感(P<0.05),而在4组对照组间,这些方法没有明显不同(χ2=1.62,P=0.23)。 讨论 结果显示,在3组Graves病患者中,在特异性相同的条件下,CT检查方法比传统的检查方法更敏感。由于TRAb的活性与Graves病的复发有关,故使用更敏感的第二代TSHR抗体的测定方法可以很好地预示Graves病的复发与缓解。(戴亚丽摘 施秉银校)

  • 047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人放射碘治疗治愈率的影响

    作者:

    [英]/Sabri 0…//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1229~1233 研究Graves病131Ⅰ治疗同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其成功率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207例Graves病人。106例放疗时仍服用甲亢平(10.6±6.5)mg/d,其中36例轻度突眼,70例正常;101例放疗前平均17 d停用甲亢平[原剂量(10.4±4.9)mg/d],31例突眼,70例正常。两组年龄、男女比例、平均甲状腺体积、血清游离 T4 (FT4)、游离T3(FT3)、促甲状腺素(TSH)、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阳性率方面无差别。由于两组摄碘率及半衰期不同,为确保靶腺恒定的吸收剂量(200~250GY),两组放射碘的治疗剂量分别为(716±357)及(565±233)MBq(P<0.005)。所有病人治疗前及后3个月查甲状腺超声、FT3、FT4、TSH及TRAb,并于第6、12个月复查。 结果 同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治愈52例,治愈者与失败者的吸收剂量及甲状腺指标无差别,吸收剂量<200 GY(23例)仅6例治愈,治愈率低于200 GY及更高剂量(83例中46例治愈,P<0.05);未服药组治愈94例,高于服药者(P<0.000005),治愈者吸收剂量[(258.6±73.4)GY]高于失败者[(166.4±25.4)GY,P<0.001],甲状腺指标无差异。207例病人治愈率与吸收剂量相关系数为0.44(P<0.(005),而未服药者达0.93(P<0.000005),服药者0.24(P=0.012),未服药组与服药组差别显著(P<0.000005)。有甲亢表现而未用药的23例病人[FT3(8.4±1.6)、FT4(23.8±4.9)pnol/L]100%治愈,高于27例[FT3(8.6±1.6)、FT4(23.3±7.7)pmol/L]同时用药者(55.6%)。治疗失败与同时服用甲亢平(P<0.00005)及吸收剂量(P<0.025)有关,而与甲状腺功能及体积、TRAb无关。放疗前1~10 d服用小剂量甲亢平[(9.0±3.6)mg/d,12例]治愈与失败各50%,但放疗前1~3 d停用的16例93.8%治愈。 结论 Graves病人行131I放疗同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会降低治愈率,即使增加剂量以代偿其摄取量及半衰期的减少,治疗失败机率也比未服用者高5.61倍。又由于未同时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且吸收量达200GY或以上者治愈率达100%,因此如临床允许,放疗前应至少停用抗甲状腺药物1 d。(李绍生 杨 杰摘 杨菊红校)

  • 049 成年先心病中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子

    作者:

    [英]/Thome SA…//Circulation.-1999,100.-149~154 成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应用胺碘酮时可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其发生率约为1%~24%,但目前尚无此方面系统研究。以下就胺碘酮在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重要性及其危险因子进行如下研究。 方法 92例(男46,女46)受试者为16~60岁先心病患者,服胺碘酮≥6个月。先心病包括:Fallot四联症(法四)、Fontan型术后、主动脉瓣病变、已修补的房室缺损、Mustard型大动脉扭转术等。胺碘酮治疗对象及方法:发作性房颤、房扑67人,室速15人,发作性房颤并室速6人,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人。胺碘酮根据临床情况静脉注射(24h<1.2 g)或口服(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维持量200mg/d,平均剂量(194±36)mg/d(100~300 mg/d),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31.1±10.6)岁,平均治疗时间3 a(0.5~15 a)。测定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激素。实行病例对照研究:服药后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病例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对照组,后者较前者先服药1 a以上。 结果 ①92例受试者中33人(36%)分别于用药后2.5 a和3.5 a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9例(21%)甲亢,其中10例(女8,男2)患者有甲状腺毒症临床表现,其它9例仅有心悸;14例(15%)甲减,其中6例有粘液性水肿症状,其它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②女性及复杂紫绀性心脏病被认为是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子(odds值分别为3.00,P=0.04;7.00,P=0.01);Fontan手术及法四、房室间隔缺损手术不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胺碘酮剂量有关(200 mgd,odds值2.00;>200 rmg/d,4.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6);年龄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无关。③Fontan手术,女性及紫绀性心脏病被认为是甲状腺毒症危险因素(odds值分别为5.00,3.00,4.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0.08,0.17);其它先心病、年龄、药物剂量与甲状腺毒症无关联。 讨论 本研究发现,长期应用胺碘酮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先心病患者一个常见并发症,女性和紫绀病人增加其危险性。Fontan手术是甲状腺毒症的危险因子。鉴此,先心病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胺碘酮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否则应定期查甲状腺功能。(王 阳 王惠琴摘 胡渝生校)

  • 056 未确诊的高血压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发病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

    [英]/Tenenbaum a//Am J Cardiol.-1999,84.-294~298 观察了未确诊的高血压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中的发病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1 515名病人,年龄在45~74岁,随访开始前0.5~5 a内有心肌梗塞和(或)稳定性心绞痛史。其中9033名病人无糖尿病,2482名患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3组:第1组1 272人,无高血压病史,查体时血压正常(血压正常组);第2组152人,无高血压史,查体时血压升高(未确诊的高血压组);第3组1 058人,有高血压史,查体时血压也升高(高血压组)。糖尿病诊断根据病史和空腹血糖>7.77mmol/L来判定,根据高血压病史和查体时血压≥13.3/12.7 kPa而诊断高血压病。 结果 在糖尿病病人中38%男性患有高血压,女性中占56%。3组病人相比较,第2组收缩压[(21.8±1.9 kPa)和舒张压(12.0±1.37 kPa)]均显著高于第1组(17.1±2.5,10.4±1.0)和第3组(19.4±2.8,11.3±1.4)(P=0.0001),男性在3组中所占的百分比依次是80%、80.3%和65.6%。 随访时间为(5.1±1.3)a,在随访期间:①总的各种原因的病死率在非糖尿病病人是 11.2%,而在糖尿病病人是22%(P<0.001)。②各种原因的病死率3组比较,分别是19.3%、26.3%和24.8%(P=0.003)。脑血管意外分别为0.7%、2.6%和2.2%(P=0.002),第2组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③第3组病人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高于第2组。经过多因素分析,未确诊和确诊的高血压,均可导致病死率增加,危险比分别是1.28(95%可信区间0.90~1.82)和1.24(95%可信区间1.03~1.49)。 讨论 本研究提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中有很多未确诊的高血压病人,其5 a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者,甚至高于既往已确诊的高血压病人。上述资料强调了反复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的重要性。(崔凤勤 郝建峰摘 武富忠校)

  • 042 甲状腺毒症时的扩张型心肌病

    作者:

    [英]/Goland S…∥Heart.-1999.81.-444~445 对于无心脏病的甲状腺毒症患者,心力衰竭(心衰)是罕见的表现。以下报道2例甲状腺毒症出现严重心衰,成功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心功能进行性改善。 例1 女性,31岁,因肺水肿入院。2月前出现乏力、心悸及胸部不适。无冠心病危险因子,月经规则,不嗜烟酒。体检:患者极度衰弱,心率120次/分,血压17.3/10.7 kPa;甲状腺轻度肿大,皮肤温湿,双手微颤;听诊闻第3心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I、Ⅱ、aVL及V4~V6 导联QRS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胸片示间质性肺水肿,心脏中度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心房及心室均增大,左室功能降低,射血分数34%。促甲状腺素(TSH)<0.2 mU/L(正常0.3~4.5),总T3 11 pmol/L(正常1.0~2.7),游离T4 60 nmol/L(正常8.9~24.3)。给患者静脉注射速尿及吗啡,并应用地塞米松、丙硫氧嘧啶及碘化钾溶液治疗。数小时后患者出现心房纤颤,应用胺碘酮后不久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及卡托普利。1 a后复查示甲状腺功能正常,无任何心衰症状,继续口服丙硫氧嘧啶,超声心动图复查正常。 例2 男性,46 岁,因肺水肿入院。曾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典型甲状腺毒症。应用丙硫氧嘧啶、β阻滞剂成功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左室射血分数自34%增至50%,服用维持量丙硫氧嘧啶时临床状况稳定,甲状腺功能正常。 讨论 甲状腺毒症的心脏表现包括心脏增大、心房纤颤、高输出量性心衰、肥厚性心肌病、无冠心病证据的心绞痛以及猝死。而低输出量性心衰是甲状腺毒症时非常罕见的表现。此处报道的2例是以扩张型心肌病及肺水肿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毒症。有效治疗甲状腺毒症后左室功能恢复。结果提示,了解甲状腺毒症这一可能临床表现有助于识别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邓万俊摘 郭之慧校)

  • 057 尼古丁对体重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

    [英]/Assali AR…//Clin Cardiol.-1999,22.-357~360 冠心病、肿瘤、肺疾患和胰岛素抵抗均与吸烟有关。以下就停止吸烟期间单独使用尼古丁是否可影响体重及胰岛素抵抗进行研究。 方法 受试者为11例健康中年人,5 a以上吸烟史,每天>20支。均无心脏、肝、肾、代谢、血液、肺、消化及神经系统疾病。受试者于受试期间保持原饮食习惯及运动,在稳定的吸烟及饮食后二周停止吸烟,继之代以尼古丁外用。前二周用30cm2帖(24 h提供尼古丁21 mg);第2个二周用20 cm2 帖(14mg/24 h);后二周用10 cm2 帖(7.7 mg/24 h)。测量受试者体重、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常规吸烟后一天为Ⅰ期,尼古丁替代疗法结束时为Ⅱ期,无吸烟及尼古丁替代为Ⅲ期。 结果 在尼古丁作用6周内,体重每周增加(0.3±0.2)kg;停用尼古丁8周内,体重仍继续增加,每周增加(0.2±0.2)k,P=0.3。Ⅱ期时胰岛素增加,平均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体重分别增加14%及2.5%;与Ⅱ期比较,Ⅲ期体重增加16%(P=0.047,95%CI 0.05,5.73),血胰岛素减低。Ⅱ、Ⅲ期胰岛素敏感指数与体重(%)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9(P=0.005)和-0.05(P=0.70);血脂及脂蛋白则变化较小:低密度脂蛋白Ⅱ期时减少5%,Ⅲ期时增加1%,总胆固醇分别减少2%和7%,高密度脂蛋白Ⅱ期相对Ⅰ期增加16%(P=0.004)而Ⅲ期较Ⅱ期增加3%。 讨论 本研究证实,体重稳定而持续的增加与停止吸烟有关,尼古丁替代吸烟后不能阻止体重增加。在尼古丁替代期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亦增加;相反,停止用尼古丁,体重仍继续增加,而胰岛素抵抗消失。因此,有理由相信尼古丁对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并且停止吸烟后患者体重增加与尼古丁无关。(王 阳 王惠琴摘 戴庆棠校)

  • 054 有和无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血浆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母亲因素的关系

    作者:

    [英]/Wijendran V…//Am J Clin Nutr.-1999,70.-53~61 本研究旨在阐述有无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妊娠后期血浆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变化,同时确定与血浆磷脂长链PUFAs相关的母亲因素。 对象和方法 从哈特福德医院妇产科选择15名GDM孕妇及15名健康孕妇(对照组)。排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肾、肝、甲状腺疾病、多胎妊娠、产次>5的孕妇及需要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GDM孕妇。GDM孕妇仅接受饮食治疗(每日摄入的热能中约45%来自碳水化合物,22%来自蛋白质,33%来自脂肪),以保持血糖正常(空腹血糖≤5.27mmol/L,餐后2 h血糖≤6.66mmol/L)。受试者在妊娠27~30周、33~35周、36~39周安排了3次产前诊视。每次由肘前静脉采5ML空腹血,测定血浆磷脂脂肪酸,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浓度,同时测定膳食PUFA摄入及母亲体重。记录受试者前一天所摄入的全部食物,孕前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值由医院记录中得到。 结果 磷脂中的主要n-6PUFAs(≥18碳)、亚油酸(LA)、花生四烯酸(AA)对照组与GDM组无明显差异;而n-6长链PUFAs(≥20碳)即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GDM组比对照组低;n-3脂肪酸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调整了饮食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摄入后,GDM组平均血浆磷脂DHA比对照组高13%(P=0.03)。妊娠后期,母亲的平均HbAlc与平均血浆磷脂AA在对照组(r=-0.56,P=0.03)及GDM组(r=0.76,P=0.001)均相关。GDM组平均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与平均磷脂AA成正相关(r=0.69,P=0.004),而对照组也有此倾向(r=0.51,P=0.07)。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平均血浆磷脂DHA在对照组(r=-0.55,P=0.04)及BMI<30的GDM孕妇(r=-0.76,P=0.007)均成负相关。对照组平均空腹胰岛素浓度与平均血浆DHA成负相关(r=-0.54,P=0.05),在BMI<30的孕妇中也有此倾向(r=-0.51,P=0.10)。 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饮食控制治疗的GDM孕妇PUFA的状况。与正常孕妇相比,GDM孕妇血浆磷脂IA、AA无变化,而DHA较高。孕妇血糖控制及孕前BMI分别与妊娠后期血浆磷脂AA及DHA相关,膳食DHA的摄入也明显影响血浆磷脂DHA的浓度。(刘海珍 宋桂花摘 王 娟校)

  • 046 Graves病甲状腺结节及其发生甲状腺癌危险性

    作者:

    [英]/Cantalamessa L…//Arch Intern Med.-1999,159.-1705~170g 本研究通过超声和甲状腺细针抽吸术(FNA)将结节损伤分类,力求发现Graves病病人中早期甲状腺恶性肿瘤,同时评价非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结果及描述未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Graves病细胞学特征。 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315例1983年1月至1997年1月的未经手术或放射治疗而持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Graves病病人,其中女性265例,男性50 例,平均年龄(42±15)岁。所有病人入选时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每年复查,有结节的病人进行FNA检查并于2 a后复查。 结果 行FNA的106例Graves病病人超声显示有明显甲状腺结节损伤,其中的例首诊有结节,另外57例在随访期间发生。315例病人中有44例其结节是可触及的,另有18例随访期间结节完全消失(13例药物治疗,5例自行缓解)。与无结节Graves病病人比较,初诊有结节的Graves病病人并没有显示激素值明显改变或有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疾病进程中出现结节的Graves病病人其TRAb水平并无显著增高。可触及结节与那些仅通过超声发现结节的Graves病病人间在细胞学特征或自行消失方面没有差异。另外,随访期间44例触诊发现结节的病人中有9例和62 例超声发现结节的病人中有12例于随访中结节消失。18例结节自行消失病例中有7例与疾病持续缓解有关。在106例行FNA检查的有结节的Graves病病人中,仅有2例细胞学检查疑为恶性肿瘤,其中仅1例经病理诊断确实。另外,在104例超声检查有结节损伤而FNA正常的Graves病病人中,结节损伤并未显示有任何临床或细胞学恶性趋势。 结论 如果FNA细胞学检查没有揭示与恶性肿瘤有关的发现,有结节的Graves病并不表明更严重的预后。因此不赞成一开始就对看来是良性过程的病损进行不必要的外科治疗。(雷荣工摘 杨英霞校)

  • 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相关性疾病

    作者:陈慧;倪安民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存在于植物中,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并具有雌激素效能的天然化合物。人类可从植物获取该类化合物并将其活化以发挥雌激素效应。更年期妇女使用该类化合物可改善因内源性雌激素不足所致激素相关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冠心病、高血脂及部分肿瘤的发病状况,从而发挥潜在的预防保健作用,现就此作如下概述。1 一般回顾1.1 膳食来源 植物雌激素包括异黄酮(isoflavones)和木质素(lignans)两大类,它们都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类作物(大豆和豌豆中含量丰富)和齿状植物(如苜蓿、三叶草),人类从各类豆制品获得异黄酮。木质素前体物质--罗汉松质素和司可落叶松质素以植物细胞壁的构成成分分布于富含纤维的种籽植物如油籽、干海藻、全豆、谷糠、豆类壳蔬菜和水果中,亚麻籽中木质素含量丰富,约百倍于其他植物。1.2 体内代谢膳食中异黄酮和木质素前体进入低位小肠和结肠后,经肠丛中细菌糖苷酶发挥裂解作用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并易于吸收的异黄酮分子如金雀黄素(60%)、葛根黄豆素(25%)、黄豆黄素(15%)和木质素分子enterodi-ol、enterolactone,并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血循环和淋巴途径到达肝脏。部分被摄取、结合,其余部分随胆汁排入肠腔,并再次被吸收入血。经过反复肠肝循环(一般5~10次肠肝循环)后,大部分异黄酮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其余以硫酸酯或硫酸葡萄糖酐形式排入尿液和粪便,也有少量异黄酮在肠内直接分解为无雌激素活性的对苯乙酚排出体外。已从人类血清、尿液、胆汁、精液以及牛的奶中检测到多种异黄酮、木质素分子及其代谢产物,所有这些证明哺乳动物能够自膳食中摄取植物雌激素的前体,并且体内存在相应的代谢转化途径。 血循环中大部分异黄酮以弱键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小部分呈游离状态溶于脂蛋白中。异黄酮经血流被靶细胞摄取后,与胞质中的雌激素受体(α或β受体,ER)结合,异黄酮-ER复合物移入细胞核并激活雌激素基因反应片段(ERE),遂产生生物效应。

  • 尿碘测定方法学进展

    作者:王斐;赵世华;赵文德

    碘缺乏病(IDD)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在补碘过程中,准确评价人群碘缺乏程度,及时监测补碘后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尿碘水平是评价及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的适指标,根据碘能催化砷铈反应的原理,WHO.UNICEF和ICCIDD国际三联组织在1993年推荐出7种测定尿碘的方法。这些方法用氯酸消化或碱灰化去除尿中干扰物质。对有机物含量比较多的生物材料(如食品、血液、组织等)的碘测定,需用碱灰化法,但因其操作较酸消化法复杂,碘的丢失率较高,故对尿碘不被用作流行病学调查方法。Rendl等提出的配对离子反相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虽然较准确,但因仪器贵重,操作复杂,要求较高,不适于测血清中无机碘化物,也不适合作流行病学调查时测尿碘。近几年来,尿碘测定方法有较大改进,现简要作一综述。1 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 在国际三联组织推荐的尿碘测定A法(温和氯酸消化法)基础上,阎玉芹、赵文德等到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出适于一般实验室可操作的温和酸消化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对反应温度、时间作了具体规定,用氯酸消化的温度为110℃~115℃,低检测浓度为5μg/L,标准曲线的范围0~300μg/L(若将尿样稀释一倍,可将线性范围上限扩至600μg/L),批间及批内变异系数(CV)均<5(国家生物样品监测检验方法规定CV应小于10%;CV越小,方法的精密度越高)精密度较高;相对偏差<10%,尿样加标回收率范围90.6%~102.5%,准确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可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很好的定量测定方法,适于作流行病学调查。该方法还可用于定量测定个体尿碘值,此时考虑到尿液受稀释或浓缩因素的影响,目前主张用尿比重筛检尿样,留用尿比重在1.010~1.030范围内的尿样;还可以校正到尿标准比重(1.020)下的尿碘浓度;也可以留取晨尿。一般主张连续测3~5次,取其均值作为个体尿碘浓度。以前用尿肌酐校正,不仅增加了一次测定的麻烦,而且还可能得到碘浓度偏高的假象,故近年已被淘汰。用该方法做流行病学调查时,可取随意尿样,不需要校正。该方法已经国内许多实验室验证,并于1999年被我国卫生部颁布为国家标准化测定尿碘的方法。近期有学者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用氯酸和硝酸消化血清,改良后的方法用于测血清碘,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 FDA决定将曲格列酮撤出美国市场

    作者: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决定:因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商品名Rezulin)的肝脏毒性,决定自2000年3月21日起,将其撤出美国市场。曲格列酮为塞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类的第一代产品,属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于1997年底上市,曾被广泛应用,但同时发现其对肝脏有毒性作用,一直受到医务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编辑部

国际内分泌代谢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