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并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

    作者:石秀艳;马东来;孙秋宁;方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 binuria,PNH)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夜间加重,出现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偶可出现一些皮损,如瘀斑、紫癜、出血性大疱、大片坏死和溃疡,而并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者很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历摘要

  • 嗜酸性蜂窝织炎

    作者:余婷婷;闵仲生;谭诚;朱宁

    报告1例嗜酸性蜂窝织炎.患者男,36岁.双下肢红斑时有痒痛半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2.55×109/L(分类0.263),骨髓嗜酸性粒细胞0.125,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骨髓组织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增生活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组织浅层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不同程度纤维素样变性、坏死直至阻塞,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性浸润,呈火焰状,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诊断:嗜酸性蜂窝织炎.予甲泼尼龙和抗组胺药等治疗后皮损消退.

    关键词: 嗜酸性蜂窝织炎
  • 上皮样肉瘤

    作者:陈绍云;朱里;钱悦;吴凤;王翠彦;涂亚庭;黄长征;陈思远

    报告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男,19岁.右侧臀部出现结节并渐增多伴破溃4个月来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有一肿瘤浸润,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有异形性,瘤团内见小的坏死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而不表达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上皮膜抗原(EMA)、S-100蛋白及CD68.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化染色均符合上皮样肉瘤的特点.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 扁平苔藓类天疱疮1例

    作者:付希安;张艳芳;杨宝琦;周桂芝

    报告1例扁平苔藓类天疱疮.患者男,36岁.因四肢紫红色扁平丘疹2个月,起水疱半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广泛分布紫红色扁平丘疹,上覆少许鳞屑;在红斑基础上及正常皮肤上散在分布米粒至黄豆粒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尼氏征(-).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兼具扁平苔藓及类天疱疮组织学改变.直接免疫荧光示表皮基膜C3强阳性;IgM、IgA、IgG弱阳性呈线状沉积.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扁平苔藓类天疱疮诊断.该病应与大疱性扁平苔藓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等鉴别.

  • 晕皮炎1例

    作者:秦志群;金城;杨莉佳

    患者男,26岁.右前臂屈侧色素痣周围出现湿疹样改变3个月余,于2010年1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右前臂屈侧色素痣周围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以瘙痒症状为主,未经任何治疗,中央色素痣颜色变淡,皮损逐渐扩大,遂来我科诊治.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晕皮炎
  •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作者:刘盈;徐宏俊;杜娟;张建中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淋巴样细胞CD2、CD3、CD4、CD5阳性,CD7、CD8少数细胞阳性,CD20、CD56阴性,Ki-67约80%细胞阳性.原位杂交:很多细胞EBER阳性.诊断: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 上腔静脉综合征致面部水肿2例

    作者:张晓东;张庆瑞;王恩波

    1 病历摘要例1.男,76岁.因面部红肿1个月余,于2009年11月2日来我科就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眼睑出现弥漫性红肿,偶有轻微瘙痒,本市两家医院均诊断为"血管性水肿".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抗过敏治疗后水肿略有缓解,停药后加重,遂来诊.近2个月来患者体重下降2 kg,无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 SAPHO综合征1例

    作者:刘排;陈浩;张磊;孙建方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22岁.面部红斑、丘脓疱疹、结节、囊肿3个月余,腰骶、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0余年.诊断为SAPHO综合征.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 伴皮角样损害的先天性厚甲症

    作者:林志淼;贺伟;李岩;张广中;杨勇

    报告1例伴有皮角样损害的先天性厚甲症.患者男,17岁.因指、趾甲增厚伴全身出现泛发皮角样改变就诊.患者自3岁起逐渐出现20甲变黄、增厚、分离,伴发严重掌跖角化,以及多发性皮角样损害.患者角蛋白基因KRT6A、KRT6B、KRT16、KRT17以及连接蛋白基因GJB6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均未检测到致病性突变.

  • 新生儿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全根;许斌;付昱;周飞红

    报告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患儿女,2个月.面部、躯干与四肢可见暗红色环状红斑,表面覆有少许鳞屑,部分轻度萎缩.脑部CT检查:对称性弥漫性脑部白质区密度减低.住院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与避光剂外用治疗.

  • 斑片型环状肉芽肿1例

    作者:石秀艳;马东来;曾跃平;方凯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GA)临床上分为6种亚型:局限型、泛发型、皮下型、丘疹型、穿通型和线状型.此外还有较少见的斑片型[1],由于该型的临床表现与经典的GA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49岁.因双大腿根部暗红斑3年就诊.

    关键词: 环状肉芽肿 斑片型
  • 误诊为痔疮的黑素瘤伴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孔庆涛;桑红;邓德权;王雪连;王高峰

    患者男,54岁.无意中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轻微疼痛不适4个月,当地医院行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见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免疫组化检查:HMB45(+++),S-100蛋白(++),上皮膜抗原(EMA)(-),CK(-),CD45RO(-),CD3(-),CD20(-),疑诊为"转移性黑素瘤",未能找到原发灶,于2008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

  • 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

    作者:马东来;石秀艳;孙秋宁;方凯

    报告1例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患者女,67岁.因双手、足多发性皮肤结节伴关节痛20年,双手屈曲挛缩7年就诊.免疫学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双手X线检查提示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可见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梭形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和纤维化、弹性纤维数量减少.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的梭形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而CD68、CD34、S-100蛋白和上皮膜抗原(EMA)均阴性.符合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的诊断.临床上该病主要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硬皮病、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进行性结节性纤维化、幼年性透明蛋白纤维瘤病和婴儿指部纤维瘤病等鉴别.

  • 皮肤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作者:熊晓刚;刘业强;陈文彬;徐晓;雷晴;张英;胡仕宏;张萍;宋秋荷;童务华;汪莹;卢军;余泽莹;陈方元

    报告1例发生于皮肤的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女,65岁.躯干、大腿内侧多发性丘疹、结节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表皮与瘤团间有境界带,肿瘤深达皮下,片状生长,由深染的小至中等大的圆细胞组成,瘤细胞胞核深染,核仁明显,胞质淡染,细胞排列拥挤,个别细胞有异常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查:CD99、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瘤细胞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诊断为皮肤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 甲活检技术及其在非真菌性甲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宋翔;万慧颖;应川蓬;徐敏燕;伍友成

    目的:介绍甲活检的取材方法,通过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为非真菌性甲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66例无任何皮肤、黏膜损害的非真菌性甲病患者,通过纵行甲活检手术取得标本,进行甲单位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甲银屑病16例、甲扁平苔藓22例、甲非特异性湿疹样变22例、连续性肢端皮炎6例.结论:甲单位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确定非真菌性甲病的发病原因非常重要.纵行甲活检手术较安全、损伤小、疼痛轻,不会引起甲部的严重畸形.

  •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

    作者:刘瑞风;冯海燕;张静;尹国华;张开明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包括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增殖活性、自发凋亡率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患者组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3代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及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骨髓基质细胞形态相似、表型相同,但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有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异常,表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异常.

  • ELISA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桥粒芯蛋白3抗体水平研究

    作者:闫言;徐浩翔;晋红中;陈金波;曾跃平;陈喜雪;钟珊;汪科;赵俊郁;李妍;朱学骏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8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检测

    作者:田静;周毅成;郑淑云;孙丽梅;谢欣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是银屑病中的重症类型,以全身反复发生无菌性脓疱伴发热为其特点.虽然发病率很低,仅为银屑病的1%左右,但有时可危及生命.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表皮内有较大的海绵状脓疱,脓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浸润,真皮浅层也有大量PMN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提示PMN在GP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是银屑病中的重症类型,以全身反复发生无菌性脓疱伴发热为其特点.虽然发病率很低,仅为银屑病的1%左右,但有时可危及生命.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表皮内有较大的海绵状脓疱,脓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浸润,真皮浅层也有大量PMN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提示PMN在GP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临床分析

    作者:邱于芳;钟珊;王佩茹;朱学骏;陈喜雪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4例确诊的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8例寻常型天疱疮、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按体表面积375 mg/m2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共4次(第1、8、15、22天).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球蛋白,血清疱病特异抗体及外周血流式细胞仪CD3、CD19、CD20细胞计数等检查,并在治疗中以及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结果:14例患者中1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的11例患者中,2例已完全停药;其余患者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中.3例部分缓解患者,皆已停用所有药物,皮损仅在外力碰撞后出现.出现2例复发病例;还有1例在治疗后3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有明确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脱发表现的初步观察

    作者:叶艳婷;巩毓刚;赵莹;章星琪

    脱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17.3%~54%[1-2].脱发与疾病活动指数有关,是疾病加重的非特异性表现,还能预测SLE的复发[3-5].

  • 经典型Brocq假性斑秃4例

    作者:张斌;赵莹;杨建;陈小红;李扬;章星琪

    报告4例经典型Brocq假性斑秃.4例患者均表现为散在的绿豆至花生米大脱发斑,表面轻度萎缩凹陷.实验室及组织病理检查排除了斑秃、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皮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早期病变累及皮脂腺,提示可能通过免疫性损伤诱导干细胞凋亡而引发永久性脱发.

  • 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皮肤病初诊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向欣;申春平;徐子刚;王建才;马琳

    目的:通过对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患儿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儿童皮肤病的构成,以制定相应的诊疗、防控和管理措施.方法:统计于2008年2月16日-2009年2月15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104 278例患儿的基本信息.统计资料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结果:常见疾病(前10位):湿疹34 687例(32.0%),丘疹样荨麻疹12 791例(11.8%),荨麻疹7 798例(7.2%),摩擦性苔藓样疹4 490例(4.1%),血管瘤及血管畸形3 540例(3.3%),病毒疹3 152例(2.9%),白色糠疹2 706例(2.5%),传染性软疣2 015例(1.9%),汗疱疹1 663例(1.5%),痤疮1 492例(1.4%).年龄分布:新生儿858例(0.8%),婴儿28 512例(27.3%),幼儿28 396例(27.2%),学龄前儿童21 396例(20.5%),学龄期儿童21 603例(20.7%),青春期儿童3 513例(3.4%).时间分布:1月份6 703例(6.4%),2月份8 955例(8.6%),3月份8 475例(8.1%),4月份9 124例(8.7%),5月份10 291例(9.9%),6月份9 272例(8.9%),7月份10 793例(10.4%),8月份9 982例(9.6%),9月份7 877例(7.6%),10月份8 880例(8.5%),11月份7 373例(7.1%),12月份6 553例(6.3%).结论:湿疹、丘疹样荨麻疹和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本院皮肤病诊疗、防控和管理的重点疾病,5月份和10月份是本院皮肤病诊疗、防控和管理的重点时间段,婴、幼儿是本院皮肤病诊疗、防控和管理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 儿童 皮肤病 统计
  • 面部色素痣手术治疗3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瑜;吴音

    目的:分析对面部色素痣进行微创切除或皮瓣移植术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00例面部色素痣进行微创手术切除,较大及特殊部位的色素痣行皮瓣移植术,无损伤缝线减张缝合.结果:300例面部色素痣患者术后无1例复发,并且均达到美容效果;其中1例感染,2例经组织病理检查为基底细胞癌.结论:微创切除或皮瓣移植术治疗面部色素痣具有一次性彻底根除不复发,皮损可行组织病理活检而更安全,基本无瘢痕,重要部位不变形,达到美容等多重目的,是目前治疗面部色素痣理想的方法.

  •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业强;雷晴;熊晓刚;卢军;汪莹

    疥疮结节好发于男性疥疮患者的生殖器及阴囊等部位,表现为绿豆至黄豆大淡红或暗红色坚实结节,瘙痒剧烈,经久不退.我科于2009年1-12月分别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分装]与0.05%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厂)外用治疗疥疮结节,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疥疮结节 他克莫司
  • 大疱性类天疱疮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吴岩;王刚

    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动物模型的构建为其机制的阐明提供了研究平台.BP动物模型按照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IgG的被动转移模型,即通过注射抗鼠BP180抗体诱导与人BP类似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学改变.该模型证实炎性细胞及补体等成分在B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无法直接说明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致病性作用,也未能复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特点;第二类是转基因鼠模型,即在BP180抗原人源化鼠动物模型基础上证实了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致病性作用,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仍很少,体内模拟T、B细胞针对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依赖的致病性自身抗原仍不理想;第三类是移植皮片模型,即通过移植人或鼠皮片来模拟BP发病过程.该模型证明了BP皮损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存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该文就3类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

  • 光的双刃作用

    作者:郭娴菲;骆丹

    光是一种辐射能,是地球上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其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影响人类的生活,一方面光可以产生光合作用,同时能合成维生素D及杀菌,且还能治疗多种皮肤疾患;另一方面,光也因其能引起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光敏性皮肤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作用,甚至可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因而,在有效利用光的同时需重视光的有害作用,加强对光的防护.

    关键词: 利弊 防护
  • 皮脂腺腺瘤

    作者:常建民;鲍迎秋

    患者男,58岁.主诉:右鼻孔结节4年.现病史:患者4年前发现右鼻孔外出现一米粒大的皮疹,呈淡黄色,无自觉症状.4年来皮疹逐渐增大,未曾诊治.发病以来患者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于2009年10月就诊.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皮脂腺肿瘤患者.

    关键词: 皮脂腺腺瘤
  • 维生素K引起皮肤不良反应1例

    作者:万蒞;孙兰;王翠彦;Firas A. Hamze;黄长征

    患者女,45岁.双臀部红色斑块10 d,于2010年3月就诊.患者因胆道出血,10 d前肌内注射维生素K1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绕针孔可见大片红斑,触之硬而粗糙,皮温较高,自觉疼痛,伴有灼热感和瘙痒感,其他部位未见皮损,余无不适.在当地诊所给予生理盐水湿敷及抗生素软膏外用无明显效果.

  • 索拉菲尼引起手、足皮肤不良反应1例

    作者:陈黎;钱悦;陈思远;张娜;黄长征;冯爱平

    患者男,65岁.肝细胞癌脾转移1年,1年前行肝叶切除术加脾切除术后行放疗,半个月前服用索拉菲尼治疗,未联合其他治疗,服药10 d后渐出现双手指尖及双跖部疼痛,起大疱、血疱.躯干及四肢近端均无异常.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无手足关节疼痛感.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夜间易痛醒.否认药物过敏史以及糖尿病史.

  • 肠病性肢端皮炎2例

    作者:张文婷

    例1.女,6个月.因腔口、颈部、臀部及手、足红斑和脱屑5个月,腹泻4个月,头发变白2个月,于2010年1月12日就诊.患儿系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后1个多月,面部、臀部、四肢末端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片状鲜红斑片,继而糜烂、渗出、结痂,皮损以腔口周围尤重;腹泻每天3~7次,为黄色稀水样便.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尿布皮炎""间擦疹",外用氟冰霜、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复方益康唑软膏(派瑞松)等治疗,皮损可缓解,但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

    关键词: 肢端皮炎 肠病性
  • 结节性硬化症性甲周纤维瘤1例

    作者:齐显龙;赵建红;高剑;刘玲;高天文

    患者女,38岁.双足趾甲甲周皮肤结节及赘生物15年余.15年前无明确诱因右足拇趾甲根出现一结节,未予重视,后双足趾甲根部或甲侧缘均出现类似皮损,无痛痒等不适,为明确诊断,于2008年11月21日就诊于我科.

  • 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并发多种性病1例

    作者:董汉生;张万宏;孙超;李玲;蔡娟丽

    患者男,28岁,未婚.因肛周赘生物伴肛周溃疡和疼痛1个月余于2008年6月8日.2年前,因肛周赘生物在外地就医,诊断为肛周尖锐湿疣(CA),经激光去疣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用药不详),皮损消退.此后多次复发,复发间隔时间1~3个月,期间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按"肛周CA"治疗.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