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挪威疥1例

    作者:潘婉婉;唐燕笑;李红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因全身皮肤反复出现丘疹伴瘙痒5个月,于2011年3月17日就诊.患者5个月前双腋下出现红斑、丘疹、脱屑,剧烈瘙痒,皮疹渐扩展至胸腹、四肢、指趾缝,外院诊断为"湿疹",对症处理疗效欠佳,病情加重,头皮出现大量痂皮,增多增厚,瘙痒加剧,夜间尤甚,难以入睡.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经治疗后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共10余年(现服甲状腺治疗);慢性肾炎及高血压病史半年,现口服泼尼松15 mg/d.

    关键词: 挪威疥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作者:焦晓燕;郭在培;张宇虹;陈涛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1].现报告我们诊治的1例ALHE.

  • 皮肤恶性颗粒细胞瘤

    作者:朱里;陈思远;钱悦;吴艳;连昕;黄长征;王椿森;涂亚庭

    报告1例皮肤恶性颗粒细胞瘤.患者男,55岁.背部出现无痛性硬结节1年余,渐增大.经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病理证实为皮肤恶性颗粒细胞瘤.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恶性
  • 前庭大腺囊肿1例

    作者:马东来;孙秋宁;石秀艳;方凯

    患者女,33岁.因右侧小阴唇皮下结节2个月,于2010年7月12日来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侧小阴唇下部有一绿豆大的结节,不痛不痒,当时未予诊治.此后,结节略有增大,但一直无红肿、疼痛,其大小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性传播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关键词: 前庭大腺囊肿
  • 骨膜增生厚皮症

    作者:黄晨;都琳;雷文知;杨雅骊;朱元杰;顾菊林

    报告1例骨膜增生厚皮症.患者男,25岁.头面部皮肤及四肢末端进行性增生肥厚10年余.皮肤科检查:颜面部皮肤肥厚增生,折叠,呈沟回状,皮脂溢出明显,面容为痛苦绝望表情,眼距宽、鼻梁低、鼻端大,呈狮面,枕部头皮呈脑回样,皱襞粗大,沟嵴明显,前臂和小腿呈圆柱状,似象皮腿,手指和足趾呈杵状,小鱼际肥厚明显,呈铲样手,余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骨膜增生厚皮症
  • 面部多发皮脂腺增生1例

    作者:李一雷;李久宏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因面部散在多发肤色或淡黄色丘疹4年,增多2个月于2009年2月7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颊部、额部、眼睑出现淡黄色或黄色圆形丘疹,直径2~3 mm,半球状,质软,中央常见一脐状凹陷.自觉无任何明显不适,但气温升高时局部有痒感.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汗管瘤"、"痤疮"等,给予相应治疗,未见好转,近2个月,皮损较前增多.既往史:结肠炎5年,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关键词: 皮脂腺增生
  • 卡氏枝孢霉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周村建;尹锐;王莉;钟白玉;徐艳;郝飞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mycosis)是由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程慢性,皮损一般局限,也有逐步扩展的,少数可经血液播散,侵入内脏器官,危及生命.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由卡氏枝孢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报告如下.

  • 以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为表现的蕈样肉芽肿

    作者:李薇薇;杨海珍;武玲慎;涂平

    报告1例以持续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为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因双下肢褐色斑3年,逐渐加重偶伴瘙痒就诊.皮肤科检查可见双下肢、腰部、双臀部红褐色瘀点样的斑片,双足背、足侧面及小腿处可见深褐色斑片,轻度苔藓化,双手背、手指背侧亦可见类似皮疹.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淋巴细胞灶状浸润,部分细胞可见异形性和明显的向表皮性.免疫组化检查:CD3(+),CD5(+),D4(+),CD8散在阳性,T细胞受体(TCR)β(+),CD20(-),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诊断:蕈样肉芽肿.

  • Waldenstrom高γ球蛋白血症型紫癜并发干燥综合征

    作者:王静;涂亚庭;黄长征;陈思远;王玉珏;李娅;夏颖;陶娟

    报告1例Waldenstrom 高γ球蛋白血症型紫癜(简称HGP)并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女,40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6年,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诱发或者加重.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以小腿为主密布暗红色瘀点、瘀斑,伴褐色色素沉着.外周血示高γ球蛋白,真皮浅层血管壁有大量IgG沉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诊断为HGP.患者伴有口干、眼干,唾液腺分泌功能降低,Schirmer I试验阳性,提示并发干燥综合征.使用雷公藤多苷60 mg/d联合秋水仙碱1 mg/d口服,一周后皮疹得到有效控制.

  • 女性外阴基底细胞癌并发大汗腺汗囊瘤

    作者:常建民;刘春燕;杨敏

    报告1例女性外阴基底细胞癌并发大汗腺汗囊瘤.患者女,56岁.外阴肿块1年,呈蓝褐色球状,无自觉症状.肿块切除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并发大汗腺汗囊瘤.

  •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作者:谢其美;桑红;张敏;刘芳;邓德权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男,41岁.右颧部出现结节2年,无其他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结节呈肤色,质韧,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大小约1 cm × 1 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累及皮下脂肪,黏蛋白中混杂肿瘤团块,肿瘤细胞可见腺样分化,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结果示阳性,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绒毛波形蛋白(Villin)、甲状腺样转录因子(TTF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阴性.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特点诊断为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关键词: 黏液癌 皮肤 原发性
  • 孤立性毛发上皮瘤1例

    作者:张晶;黄长征;晏洪波;罗颖;梁文

    患者女,80岁.因鼻右侧结节2年,渐增大半年,于2010年11月14日于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鼻翼上方出现一丘疹,因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近半年因增大而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外伤史.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孤立性
  • 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治疗疗效评估方法的初步探索

    作者:姚晓东;陈晓栋;杨立群

    目的:探索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的评估方法,以便于临床准确有效地评估瘢痕疙瘩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9年12月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223例,对患者进行复方倍他米松皮损内注射治疗.以体积、硬度、痛痒觉、外观自我评价4项因素为研究指标,制定出瘢痕疙瘩注射疗效评估方法.然后采用该评估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新收集的145例瘢痕疙瘩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验证评估方法的合理性.结果:对145例瘢痕疙瘩患者数据应用该疗效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各组例数分布均呈正态性分布趋势.各组间体积、硬度、痛痒觉、自我评价4项指标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30、0.01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上指标为评价瘢痕疙瘩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各组间年龄、性别、家族史、病程因素比较P值分别为0.975、0.225、0.489、0.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治疗疗效的评估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客观准确,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瘢痕疙瘩患者的注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 遗传因素对白癜风发病影响的初步调查

    作者:曾敬思;张艳丽;曾爱春;方勇;吴佑沛;郑际华;肖飞;曾昭明

    为了观察遗传因素对白癜风发病的影响,本文对4 526例确诊为白癜风患者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1.1.1 病例来源 1984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于白癜风专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白癜风的患者.

    关键词: 白癜风 双胎
  • 运动对于防晒指数的影响

    作者:夏栩琼;陈向东;胡跃;费烨

    目的:研究运动对防晒指数(SPF)的影响,以利于指导防晒霜的合理使用.方法:将24位志愿者的背部划分为4块区域,1块用于测试小红斑量(MED),另3块以标准剂量涂抹防晒霜.实验环境温度为29~32 ℃,试验期间志愿者进行2次运动,并分别于0.5 h、4 h、8 h时进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并测试即时小红斑量(UVB-MED).SPF的计算公式为UVB-MED /MED.结果:模拟夏季的运动环境下,防晒霜的SPF 8 h后衰减了73.9%,4 h后衰减了51.1%,运动后用毛巾轻拭汗液对SPF的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对防晒霜的SPF有一定影响.

  • 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性疾病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艳;向丹黎;路永红;张大维;周沂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表皮和真皮有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伴有真皮血管增生.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银屑病患者易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提示二者之间有一定关系.代谢综合征是由遗传异质性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态,肥胖症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源头,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核心因素,炎症反应在代谢综合征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代谢性炎症涉及到银屑病与慢性代谢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

  • 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在斑秃皮损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磊磊;范卫新;孙蔚凌;马鸿泰

    目的:探讨斑秃组织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标志物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的表达与斑秃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取斑秃患者皮损和正常人头皮进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yptase和chymase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人毛囊、皮脂腺及血管周围等处均表达tryptase;而chymase在正常人表达很少,在斑秃组织较少表达,且基本分布于毛囊周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斑秃患者皮损中tryptase表达升高,且在活动期、重型患者中表现出优势(P < 0.05),但其在病程>1年和病程<1年的患者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hymase的表达在斑秃患者和正常人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ryptase阳性的MC与斑秃的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对斑秃患者预后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红皮病7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陆燕洪;陈爱明;高亚丽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多种不同原发疾病可引起本病,部分原因不明.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我科2004-2011年诊治的71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复习了国内近几年相关文献,以进一步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红皮病 临床分析
  • 骨形成蛋白I型受体A在雄激素源性脱发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李晓欣;万苗坚;徐峰;冯智英;胡婷;赖维;谢小元;计斌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Ⅰ型受体(BMPR-Ⅰ)A在正常人及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头皮毛囊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及RT-PCR分析8例AGA患者额顶部脱发区与枕部非脱发区毛囊及11例正常人头皮毛囊中BMPR-ⅠA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差异;毛囊分组培养,观察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10-9mol/L对BMPR-ⅠA表达及毛囊生长的影响.结果:各组头皮毛囊均可见BMPR-ⅠA阳性染色.与正常毛囊相比,AGA患者脱发区毛囊阳性染色A值降低(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GA患者头顶部毛囊BMPR-ⅠA含量较正常人下调,目的蛋白与内参灰度比由1.733±0.058下调为0.396±0.036(P < 0.05);AGA枕部毛囊目的蛋白与内参灰度比值为1.574±0.039,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囊培养DHT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目的蛋白与内参灰度比由3.441±0.172下降为0.367±0.026(P < 0.05).RT-PCR结果示,AGA脱发区毛囊BMPR-ⅠA mRNA下调为正常组的53%(P < 0.05),AGA枕部无明显下调;毛囊培养DHT组下调为对照组的13%(P < 0.05).结论:AGA脱发区毛囊与DHT组毛囊BMPR-ⅠA表达均降低,提示BMPR-ⅠA表达下降部分是由DHT升高引起;DHT可引起的毛囊生长减慢及退行性变;BMPR-ⅠA表达下降可能是DHT升高的直接作用或者是AGA生长期与退行期毛囊比例下降的代偿机制;其参与AGA发病可能与毛干及内根鞘形成障碍引起毛发脱落有关.

  •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淑萍;罗东平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病程一般4~8周,主要临床表现是圆形、椭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疹或斑片,上覆糠样鳞屑,以躯干及四肢近端为其好发部位,自觉轻度瘙痒.由于其病程较迁延,且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往往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我科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应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凯因甘乐,北京凯因科技公司)治疗玫瑰糠疹4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酒渣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玉成;李雪莉;杨莉;李天举

    目的:研究58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酒渣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 例,他克莫司组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联合治疗组予585 nm脉冲染料激光照射联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结果:他克莫司组有效率为 60.0%(30例),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 80.0%(30例),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06,P = 0.031);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他克莫司组.结论:58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可显著提高酒渣鼻的治疗效果.

  • 不同浓度冰醋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作者:杨松;林利虹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2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均为2008年4月-2010年4月本科门诊患者,均符合文献[1]扁平疣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确诊为面部扁平疣;②近半年内未做任何治疗;③皮疹在10枚以上;④能坚持治疗完规定疗程.患者随机分3组,采用40%冰醋酸治疗组40例,男17,女23例,年龄10~47岁,平均25岁;45%冰醋酸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8~50岁,平均27岁;50%冰醋酸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8.5~48岁,平均24.5岁,120例患者的病程为4周~4年.3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扁平疣 冰醋酸
  • 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国内临床报告分析

    作者:王亚莉;陈国军;方凤;刘厚奇

    回顾近10年国内期刊上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报道,绝大部分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仅有2例报道,尚无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报道.

  • 血管瘤的治疗时机与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双凤;陈斌

    目前将血管瘤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真性血管瘤可自行退化,通常不推荐早期治疗,但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累及重要组织、面部病变广泛严重影响容貌者,应作为早期治疗的适应证;血管畸形不会自行消退,应作为治疗的适应证;如果进行治疗,应尽量争取早期干预,早期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复杂血管瘤的破坏程度,也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迄今尚无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血管瘤.根据血管瘤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分类、分期、功能影响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等因素的不同,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相同,应采取因病情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 外阴臀部汗孔角化病

    作者:常建民;鲍迎秋

    患者女,38岁.主诉:臀部丘疹伴瘙痒5年.现病史:患者自5年前开始发现臀部出现散在肤色的角化性丘疹,于2009年3月就诊.病程中丘疹逐渐增大,伴有瘙痒,有时瘙痒比较剧烈,曾多次于外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皮肤结核等,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具体不详)、维A酸软膏等外用,效果不明显.1年前于外院行部分皮损手术切除.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 双侧太田痣1例

    作者:董娜;刘立倩

    患儿男,3个月.双侧面部出现青灰色斑2个月,于2011年2月17日在我院就诊.患儿出生1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双颊部出现散在青灰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展至双侧上眼睑、额部及头皮,双侧巩膜逐渐蓝染.患儿系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关键词: 太田痣
  • 脓疱性及关节病性银屑病1例

    作者:熊庆;高永良;陈爱军;李惠

    患者女,38岁.因全身反复发作脓疱20年,双手关节活动障碍20年于2010年3月就诊.患者20年前双手甲周出现脓疱伴瘙痒,累及指甲,伴指甲脱落.随病情进展,患者手部关节逐渐屈曲、挛缩,活动障碍,症状与皮损严重度相平行.体格检查:体形消瘦,心、肺、腹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耳郭、四肢红斑基础上大量散在脓疱及厚层脓痂(图1A),双手指甲及双足趾甲脱落,表面有脓痂(图1B).有沟状舌.双手呈握拳状,手指屈曲、挛缩,伸直障碍,末端指节变短,无天鹅颈样畸形,指关节无红肿、压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正常,类风湿因子(RF)42.6 kU/L(<20 kU/L),双手、足关节X线片:左手多个远端指骨变尖且骨质吸收,左足第2~4趾远节趾骨骨质吸收;提示左手诸骨骨质疏松;左足第2~4趾骨远端骨质吸收,关节在位.诊断:脓疱性及关节病性银屑病.治疗:经用甲砜霉素及甲氨蝶呤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银屑病
  • 经典型神经鞘瘤1例

    作者:王艺萌;汪旸;李航;涂平;陈喜雪

    患者女,25岁.因左足背肿块7年余,渐增大,于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患者于7余年前发现左足背一黄豆大丘疹,不痛不痒,无运动障碍,肿块逐渐增大.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及特殊物质刺激史.

    关键词: 神经鞘瘤 经典型
  • 皮肤混合瘤1例

    作者:陈梅;杨海晶;董正邦;王飞

    患者男,25岁.因鼻根部孤立性结节半年于2011年2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根部孤立性粟粒大丘疹,正常肤色,无明显自觉症状,后丘疹渐增大成结节.既往体健.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 硬肿病1例

    作者:孙丽华;杨希川;钟白玉;郝;飞

    患者男,63岁.因项背部红肿1年,于2008年5月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项部皮肤紧张发硬,无疼痛、瘙痒,患者未予重视.皮损逐渐加重,并向肩背部发展,呈弥漫性肿胀性红斑.否认发病前有感染史,否认有糖尿病病史.

    关键词: 硬肿病
  • 手术治愈巨大乳房外Paget病

    作者:吴信峰;王强

    报告1例发生于阴囊、阴茎、阴阜以及腹股沟区的巨大乳房外Paget病.患者男,68岁.阴囊、阴茎及阴部出现红色浸润性斑块5年余.组织病理提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表皮全层及毛囊内见单个或成巢的Paget样细胞,部分肿瘤细胞沿毛囊上皮及汗腺导管侵及真皮深部,真皮浅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乳房外Paget病.因肿瘤侵及外阴部范围广,切除面积较大,外阴部巨大缺损分别采用局部皮瓣与植皮相结合的方法成功修复.

  • 寻常型天疱疮并发黏膜型类天疱疮

    作者:徐牧迟;潘萌;郑捷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并发黏膜型类天疱疮.患者男,22岁.因多发黏膜糜烂、皮肤水疱半年而就诊.该例独特之处除其发病年龄较小之外,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两种大疱性疾病更是罕见.该例患者除具有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外,免疫荧光和血清学检查均提示两种疾病并发.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