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紫草素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赵莎;潘敏;陈菲菲;刘燕茹;林向飞;朱晓芳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紫草素组、高剂量紫草素组、甲氨蝶呤(MTX)组及模型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作为评分标准,记录小鼠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表皮层厚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浓度变化.结果:咪喹莫特(IMQ)处理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典型的红斑、鳞屑及皮肤增厚等银屑病样皮损,随时间增加,PASI评分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高剂量紫草素组及MTX组PASI评分较模型组低;皮损组织病理示模型组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紫草素组及MTX组表皮层厚度明显低(P<0.01).ELISA结果示低、高剂量紫草素组及MTX组小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介素(IL)-17、IL-17F、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22等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紫草素可明显阻断银屑病样皮损及皮损组织病理变化的出现,并降低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

  • 慢性光化性皮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IL-17、IL-22、可溶性Fas及其配体水平检测

    作者:王才惠;段西凌;李福民;董巍;朱世幸;廖金凤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一组中老年男性多发、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CAD主要是免疫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其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衡及细胞凋亡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2].近年来对CA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皮损组织病理的研究,包括T细胞亚群表达失衡、CD4+及CD8+增多、CD3+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凋亡蛋白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等[3],然而患者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的抵触使CAD组织病理变化的监测受限,而患者相对更易接受的血清检测,其结果是否和上述皮损组织病理变化相符,以及近年发现的新的CD4+T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2是否如其他皮肤病研究中提示有所增高[4],国内外缺乏相关报道,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检测血清IL-17、IL-22、细胞凋亡因子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水平,探讨上述指标在CA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C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 RUNX3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鲍恩病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方勇;邹勇莉;邹旭辉;粟丽雷;邹丹丹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SK)、鲍恩病(BD)及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皮肤组织(正常对照组)(10例),SK(30例)、BD(30例)及高(30例)、中(30例)、低分化的皮肤SCC(30例)组织分别对RUNX3进行染色,并采用Image-Pro 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每个视野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结果:①RUNX3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中平均A值为0.1841±0.0022;SK组为0.1922 ±0.0025;BD组为0.1926±0.0019;高分化SCC组为0.1943±0.0025,中分化SCC组为0.1945±0.0028,低分化SCC组为0.1946±0.0033.各组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对照组分别与SK组、BD组及高、中、低分化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K组和BD组分别与高、中、低分化SCC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K组与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SCC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NX3蛋白在SCC中的表达高于BD及SK,正常皮肤低表达或不表达,可以看出RUNX3蛋白在皮肤SCC中有可能参与了肿瘤发生及发展,可能有致瘤的作用;RUNX3是否可能成为皮肤肿瘤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 北京市空气污染对湿疹患者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作者:吕宏梅;王旭英;王巧伟;李咏荷;刘玮;潘小川

    目的:研究大气污染与湿疹日门诊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湿疹患者的日门诊量资料,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获得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从国家气象共享平台获得同期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控制节假日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期间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及NO2)的日平均浓度与湿疹患者日门诊量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物与湿疹日门诊量显著相关,单污染物模型显示,大气PM2.5、PM10、SO2及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湿疹患者的日门诊量分别增加0.3%(0.1,0.4)、0.3%(0.2,0.4)、0.4%(0,0.9)及1.6%(1.1,2.0),各污染物浓度均在当日浓度(Lag0)为显著;双污染物模型显示,气态污染物之间关联强度强.结论: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及NO2能增加湿疹患者的日门诊量.

  • 慢性根尖周炎并发皮肤瘘管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雪丽;何孔炎;蔡小云;兰建平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严重时可形成窦道,窦道口大多数位于唇部或颊侧牙龈表面,较少开口于皮肤,开口于皮肤称为慢性根尖周脓肿并发皮肤瘘管[1].多数患者牙齿症状不明显,首诊于皮肤科者易误诊.我科诊治6例以皮肤结节破溃为首发症状的CAP并发皮肤瘘管,现报告如下.

  •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寻常型天疱疮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小璇;付萍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在寻常型天疱疮(PV)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选PV组(感染组、未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8-白介素(IL)-17标记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标记Treg细胞占CD4+T细胞中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水平.结果:PV组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29.52±7.60)%]高于正常对照组[(20.06±1.82)%](P<0.05),PV感染组[(29.63±8.43)%]和未感染组[(28.57±6.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组血清IL-17水平[(860.07±313.60) ng/L]、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17.22±6.17)%]及血清TGF-β水平[(0.625±0.078)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83.45±120.95) ng/L、(3.03±0.33)%及(0.343±0.098) μg/L] (P均<0.05);PV感染组Treg细胞百分比[(19.07±6.02)%]高于未感染组[(14.38±5.45)%](P<0.05).结论:Th17/IL-17在PV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V患者并发感染可引起外周血Treg细胞增加.

  • 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段血清总IgE含量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作者:金宁;刘文力;程欣;朱晓燕;刘奕;吴善东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段血清总IgE含量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沈阳地区1529例健康人血清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岁组、1~6岁组、7~12岁组、13~18岁组、19~44岁组、45~60岁组及>60岁组血清总IgE含量分别为(14.1±8.6) kU/L、(32.8±20.0) kU/L、(33.8±19.4) kU/L、(46.7±33.2) kU/L、(31.4±26.7) kU/L、(37.1±28.4) kU/L及(37.9±32.8) kU/L.结论: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段总IgE含量水平存在差异,总IgE水平在婴幼儿年龄段较低,到成年达到高值,随后至中老年又呈下降趋势.该文初步建立了沈阳地区不同年龄段健康人血清总IgE值的参考区间,为该地区的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瘙痒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先文;吴晓红;莫家亮

    冬季瘙痒病是冬季十分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往往每年入秋后开始发病,冬季结束自愈.本病因剧烈瘙痒,反复搔抓形成湿疹样皮疹,甚至糜烂渗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休息.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以缓解瘙痒为目标,采用抗组胺药及润肤霜等,一般能缓解瘙痒症状,但亦因人而异,有时需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本文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瘙痒部位治疗冬季瘙痒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神经梅毒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爱莉;孙杰;占城;袁阳;王稳;王去非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一个慢性及隐匿性过程.以往认为神经梅毒为晚期梅毒的表现,现在研究表明梅毒感染各期均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并非晚期梅毒才可发生神经系统受累.随着我国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神经梅毒也开始增多.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若诊治不及时可损及健康,甚至致残或致死,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神经梅毒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便早诊断、早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神经梅毒16例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及诊断.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分析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线状苔藓疗效观察

    作者:陈文慧;刘乐;李伯埙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线状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8例线状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均每日2次,连续使用6周或至皮损消退,于治疗后第2、4、6周各随访1次,疗程结束后第6个月随访,并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4、6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16.67%、56.67%和80%;对照组分别为21.43%、67.86%及82.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线状苔藓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作者:陈瑞;晏洪波;张晶;周芬

    报告1例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患者男,31岁.右侧背部丘疹及结节2年余,右侧颈部及左侧面部散在肤色至褐红色丘疹及结节1年余.背部及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部见梭形细胞形成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梭形细胞核呈杆状,无明显异形性,梭形细胞横断面可见较多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平滑肌结蛋白(desmin)(+)、CD34(-)、CD117(-)及增殖核抗原(Ki-67)(-).诊断:多部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 褶皱部位异色病样蕈样肉芽肿

    作者:李静渝;阎衡;李小刚;刁庆春

    报告褶皱部位异色病样蕈样肉芽肿1例.患者女,39岁.因褶皱部位皮疹17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侧腋下、肘窝、乳房皱襞、腹部、腹股沟、腘窝及足踝内侧对称鳞屑性网状斑片,其间可见点、片状色素减退,伴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较多淋巴样细胞侵入表皮,部分核深染,可见Pautrier微脓肿样结构.免疫组化示CD8、CD3、CD4、CD5及CD7均阳性;CD20及CD30阴性.诊断:异色病样蕈样肉芽肿.

  • 混合型Rosai-Dorfman病及文献复习

    作者:石小霞;向微;李慎秋

    报告1例混合型Rosai-Dorfman病.患儿男,12岁.因上眼睑皮下肿块1年,术后复发1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侧上眼睑、腮部、颌下外侧皮下均可触及肿块,大小不规则,直径3~5 cm不等,质软,边界清,无压痛,表面皮肤完整.左颌下肿物组织病理检查:左颌下淋巴结良性病变,大部分组织细胞瘤样增生伴淋巴窦结构消失,部分增大的组织细胞胞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检查:瘤样增生的组织细胞S-100蛋白(+)、CD163(+)、CD68(散在弱+)、CD1α(-).诊断:混合型Rosai-Dorfman病.

  • 卡氏枝孢霉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吉娟;宗文凯;陈伟;张韡

    着色芽生菌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本病病程缓慢,起病初期病灶多局限,久病可引起系统性损伤;皮损可通过淋巴管扩散及自我接种等途径扩大蔓延,严重者可影响四肢运动功能.我院诊治1例由卡氏枝孢霉所致着色芽生菌病,现报告如下.

  • 长波紫外线1治疗成人色素性荨麻疹

    作者:陈佰超;高继鑫;樊平申;廖文俊;李巍

    报告1例色素性荨麻疹.患者男,43岁.躯干及四肢色素沉着斑伴瘙痒5年.躯干及四肢广泛分布大量色素性斑片、少量红斑及抓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较多肥大细胞浸润,吉姆萨染色阳性.诊断:成人色素性荨麻疹.采用长波紫外线1(UVA1)照射治疗后有效.

  • 木村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时光;张蓓;项一宁;蒋燕萍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累及头部、颈部软组织及浅表淋巴结的良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因项部出现包块3个月,于2013年4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项部发际处发现一核桃大包块.自行外用药物治疗,皮疹大小及性质无明显变化.患者起病以来饮酒后可感腹部不适,偶有腹泻,无其他不适,食欲及二便均正常.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 成都地区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宋黎;叶俊儒;陆茂;唐懿;刘彦麟

    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疾病,由于常常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习.现代医学提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生活习惯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成都地区116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初步探究了当地变应原分布的性别、年龄及地域差异,为临床医生进行患者教育提供参考,并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慢性病管理提供合理数据.

  • 毛囊黏蛋白病

    作者:郑庆虎;陈祯祥;伦宪鹏;潘芳;王和平;王浩;毕新岭

    报告1例毛囊黏蛋白病.患者女,32岁.头部、面部及背部红斑伴脱发半年.头部可见3个甲盖大的局限性脱发区,并伴局部脱屑,面部及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斑伴脱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突不规则向下伸长;真皮血管及毛囊周围轻度淋巴细胞浸润,毛囊明显变性,局部形成空腔,有黏液样物质沉积.黏蛋白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组化:扁豆凝集素(LCA)(+)、CD3(灶性+)、CD20(灶性+)、CD4(-)及CD75(-).T细胞抗原受体(TCR)γ基因重排呈多克隆特性.诊断:毛囊黏蛋白病.治疗:予口服硒脂糖、维生素E及咪唑斯汀,外用地塞米松及氧化锌对症治疗.治疗4个月后皮疹消退,近8年患者随访无复发.

    关键词: 毛囊黏蛋白病 脱发
  • 应用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致扁平苔藓1例

    作者:吴超;马东来;方凯;晋红中

    近年来,扁平苔藓(LP)与慢性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然而慢性乙型肝炎并发LP则罕见报道.另外,一些研究报道了应用干扰素(IFN)-α治疗某些疾病时出现或加重原有LP,停用IFN-α后LP缓解,证明IFN-α可能诱发LP.本科诊治1例联合应用IFN-α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致LP,现报告如下.

  • 单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1例

    作者:闫雨荷;崔炳南;李理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PPD)泛指皮肤出现瘀点同时伴有棕色色素沉着,主要累及双下肢的一组疾病.本病组织病理学上可见红细胞外溢、含铁血黄素沉积、皮肤浅表部位毛细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单侧PPD是其一种罕见的亚型,现报告如下.

  • 盆腔Castleman病并发副肿瘤性天疱疮

    作者:黄莓屏;徐涵;潘萌

    报告1例盆腔Castleman病并发副肿瘤性天疱疮.患儿男,13岁.口腔黏膜糜烂3个月余.皮肤科检查:患儿双侧眼角、口唇、口腔黏膜和舌面糜烂,覆血痂.双手指甲变形、剥离,甲皱襞红斑,龟头、冠状沟、肛门红肿糜烂.右下腹麦氏点左下方23 cm处触一肿物.全身PET/CT:盆腔内巨大不规则肿块,伴钙化.术后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盆腔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透明血管型.诊断:盆腔Castleman病并发副肿瘤性天疱疮.

  • 硬化性黏液水肿1例

    作者:许莎莎;贾虹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5岁.因面部、颈部、上肢皮肤肿胀变硬9个月余,于2014年6月来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就诊.患者自2013年9月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斑、肿胀,自觉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光敏性皮炎,治疗无效.后患者耳郭、耳后、颈部、躯干上部及双上肢皮肤相继出现类似红斑、水肿,对称分布,并逐渐增厚变硬,伴闭口困难.当地医院诊断为硬皮病,治疗1周(具体治疗不详)后疗效不明显.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四肢乏力、关节肌肉疼痛、吞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既往体健,无甲状腺疾病、骨髓瘤等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无特殊.

  •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

    作者:李清;陆原;黄长征;柴宝;何雯;翁翊;王鹏;钟萍;徐丽红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因额部褐色斑疹1年于2014年4月10日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额部正中出现淡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后缓慢增长、增宽并沿左眼内眦呈线状向下延伸至左侧鼻梁和鼻翼部,向上延伸至头皮发际线及其内侧,未引起脱发,皮损颜色亦加深呈暗紫红色至褐色,伴轻度萎缩.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未治疗.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盗汗、咳嗽、光敏感、雷诺现象、关节痛及口腔溃疡.患者精神可,睡眠及饮食正常.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带状疱疹并发主动脉夹层1例

    作者:尚佩生;于均峰;张文娟;詹明峰;沈晓峰

    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我科诊治1例带状疱疹并发主动脉夹层,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74岁.右腰部疼痛5d、发现皮疹伴发热2d.5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不适,疼痛呈钝痛,2d前于疼痛部位出现簇集性水疱,伴发热,T高38℃,未处理,疼痛症状加重,于2011年7月3日来我科就诊并收治人院.既往有干燥综合征、高血压3级(极高危)病史,未正规服药.

  • 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1例

    作者:徐可佳;闫国富;阎衡;刁庆春

    患者男,71岁.因右侧腹股沟及阴囊红斑、糜烂伴瘙痒3年于2015年1月2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腹股沟出现硬币大红斑,伴轻度瘙痒,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及外用甘霖洗剂无明显疗效.随后皮损扩大成手掌大,渐累及阴囊,出现约花生大色素斑,表面有糜烂、渗液及结痂,瘙痒进一步加剧,于春夏季节潮湿时加重,冬季稍缓解.患者平素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肾衰竭相关性钙化性脂膜炎1例

    作者:林颖;梁宝莹;宋丽芬;甄庆育;马伟忠

    患者女,69岁.双侧大腿、下腹部反复皮下结节、肿块伴疼痛1年,加重1个月余.患者2014年7月开始双侧大腿出现黄豆大串珠样质硬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增多,部分融合成皮下肿块,无破溃,无疼痛.2014年8月下腹部多发皮下肿块,表面红肿,疼痛剧烈,9月局部出现紫红斑及网状青斑,皮下肿块扩大、变硬,随后中央破溃形成不规则溃疡,上覆黑色厚痂,在我院肾科住院治疗,请皮肤科会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疼痛及明显消瘦.既往史:患者2006年开始出现腰痛、倦怠及乏力,2009年3月查血肌酐769 μmol/L[正常值59~104 μmol/L,以下同],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予每周3次肾脏替代治疗.2014年7月查钙离子:2.39 mmol/L(2.08~2.60 mmol/L),磷离子:2.17 mmo]/L(0.87~1.45 mmol/L),甲状旁腺激素>1900 ng/L(0.87~1.45 ng/L),促甲状腺激素0.40 mU/L(0.55~4.78 mU/L),考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钙化性脂膜炎
  •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杨滨宾;邓丹琪

    蛋白质组学利用一系列的技术,在基因组规模分析蛋白质表达情况,主要包括蛋白质表达丰度及其翻译后修饰等,从而分析组织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和功能,终实现临床应用.其主要技术系统包括:双向电泳、图像分析系统、蛋白鉴定方法、高通量系统与大规模处理机器人、数据库设置与检索系统.目前常用的技术路线是蛋白质化学分离、二维电泳(2-DE)与蛋白质谱鉴定.该文介绍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并对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和皮肤疾病

    作者:赵惠娟;姜薇

    肠道微生物群是指定植在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组合,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内复杂和种群数量高的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是机体健康和稳态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本身作为微观生态系统,同样存在稳态、生态漂移和修复.肠道微生物群与机体共同演化并对机体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且与皮肤疾病(湿疹、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白塞综合征等)关系密切.该文就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因素、稳态、作用与功能以及与皮肤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

    作者:刘宇;王雷;廖文俊;王刚

    患者男,30岁.主诉:全身多发暗褐色斑片8年,无不适.现病史:8年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数个暗红色斑疹及斑片,渐累及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掌跖无受累,无痛、痒等不适,在外院曾外用卤米松,效果不明显,斑疹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过敏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关键词: 浆细胞增多症 皮肤
  • 风筝皮瓣修复鼻背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1例

    作者:康道现;周开华;邹晴;康絮煦;王璐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面部形成损容性皮损,首选治疗是外科切除[1].我科诊治1例鼻背部基底细胞癌,术中快速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保肿瘤切除干净,术后风筝皮瓣修复缺损,达到很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因鼻背部结节增大、破溃半年于2015年7月13日就诊.患者诉其鼻背部黑色结节30余年,近半年生长迅速,自行挑破后不愈.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