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遗传性掌跖角化病1例及家系调查

    作者:郑庆虎;于蕊;刘强;赵静;陈琢;吴建华

    患儿女,3岁.掌跖角质增厚伴脱屑3年.患儿出生时两侧掌跖部即有较为明显的脱屑,患儿父母自以为脱屑为婴儿出生时正常表现,未引起重视,后皮损逐渐扩大,春秋季节明显加重,给予润肤霜外涂,疗效欠佳.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于2011年8月9日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其他系统损害表现.其父自婴儿期开始双侧跖部皮肤粗糙,足跟部角质增厚明显,干燥脱屑,可见裂隙,冬季干裂明显时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图1A);其双手掌皮肤完全正常(图1B).

    关键词: 掌跖角化病 遗传性
  • 原发性皮肤结节型淀粉样变性

    作者:周静;袁肖海;宋宁静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结节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男,67岁.皮损表现为右足拇趾孤立的深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分叶,有柔韧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增宽,其间有不规则形嗜伊红均质样物质团块,刚果红染色、甲基紫染色(+),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及特殊染色结果,诊断原发性皮肤结节型淀粉样变性.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结节型
  • 透明细胞棘皮瘤

    作者:袁静;单士军;肖尹

    报告1例透明细胞棘皮瘤.患者女,72岁.左踝外侧约豌豆大的孤立性结节30余年伴痒2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瘤组织,瘤细胞胞质透明、肿胀.诊断:透明细胞棘皮瘤.

    关键词: 棘皮瘤 透明细胞
  • 眼酒渣鼻2例

    作者:赵文

    1 临床资料例1.女,50岁,因眼部不适2年、面部丘疹红斑1年,加重2个月于2011年4月23日来诊.患者2年前始右眼发作性眼红、畏光,伴眼痛,眼科检查为混合性充血,右角膜鼻侧见树枝状灰白浸润灶及溃疡,以后反复加重,出现片状灰白混浊灶及云翳,荧光染色见鼻侧上皮层片状着染,多次眼科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反复给予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氟美瞳眼液无缓解.1年前面部近鼻周围出现红斑伴瘙痒,自行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数月,皮疹反复加重至面部大片红斑、浸润、鳞屑及伴烧灼感;同时双眼睑皮肤出现红斑,结膜充血加重,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和烧灼感,眼科检查发现双眼结膜充血,少许乳头增生,右角膜灰色瘢痕,荧光素染色(+),呈树枝状,诊断为双眼结膜炎,右眼角膜炎,角膜云翳,干眼症,继续外用前述眼药未缓解.因皮肤表现来我科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

    关键词: 酒渣鼻
  •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

    作者:谭敏;罗模桂

    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病隐匿,平均发病年龄为9个月.其特征是腔口及四肢末端有特殊皮损、脱发、慢性腹泻、甲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本病与锌代谢异常有关.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肠病性肢端皮炎病例报告如下.患儿男,5个月.因臀部、肛周、阴囊红斑,脱屑2个月余,加重1周于2011年9月18日收入本科诊治.患儿出生2个多月后,不明诱因于臀部、肛周、阴囊出现红斑,继而出现脱屑,不伴腹泻及脱发,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念珠菌病",予以硝酸咪康唑散剂(达克宁散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药物治疗,皮疹未消退.后在院外使用多种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约1个月,患儿皮损减轻.

    关键词: 肢端皮炎 肠病性
  • 遗传性完全白甲1例

    作者:张慧;王丽;潘智慧;贾真;李敬敏;马彦

    患者男,18岁.因指、趾甲颜色变白半年于2011年9月22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发现手指甲和足趾甲完全呈白色,无光泽.既往无外伤、结核、肝炎等疾病.无刺激性物质和重金属物质接触史.患者的姐姐、父亲、堂叔和五爷爷均有类似表现.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手、足20甲呈均匀白色,无光泽(图1).胸部X线片、心电图、B超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尿常规、粪常规、血清金属微量元素检查均未见异常;甲真菌检查和培养为阴性.

    关键词: 白甲 遗传性
  • 小汗腺汗孔瘤恶变并发感染1例

    作者:戴品;刘炽;吴元胜;范瑞强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5岁.因颈后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溃烂3年,红肿热痛3d于2010年5月10日入院.患者2007年初发现后颈部出现约小指甲盖大肿块,当时未行系统诊治.2007年6月肿块出现破溃流脓伴疼痛,已增至约拇指甲盖大,遂至我院外科门诊就诊,行组织病理检查后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瘤并发感染",予肿块切开引流、抗生素内服等处理,疼痛、流脓好转,然肿块未见缩小.患者诉近半年来颈部肿块生长较快,一直伴有表面破溃、渗液,近1个月肿块基底部已增至约9 cm×6 cm.2010年5月8日始肿块红肿热痛明显,至我院急诊就诊,予抗感染等处理后无明显改善,遂收入我病区.既往有脑梗死后遗症、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高脂血症、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史.否认食物、药物、接触过敏史.

  • 紫色毛癣菌致成人黑点癣1例

    作者:牛军;叶庆佾;钟百玉;钟华;郝飞

    头癣主要见于儿童,成人患者少见,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增多而呈上升趋势,黑点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亦称毛癣菌头癣.我科门诊发现1例紫色毛癣菌感染的黑点癣,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0岁.因头皮屑增多、脱发伴瘙痒3个月于2010年11月8日就诊.患者自述3个月前头皮屑增多、痒,搔抓致渗血、结痂,有较多鳞屑附着,伴脱发,病损缓慢发展累及头皮前半部.外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及糠酸莫米松软膏(艾洛松)外用治疗,效果不佳,头皮瘙痒加剧,皮损渐扩大,脱发增多.遂就诊于我科.患者既往体检,无足癣、甲癣、体癣病史,其亲属无类似病史.家中未喂养宠物.患者经常到美容院洗头.

  • 小汗腺痣1例

    作者:阎衡;程良金;冯林;杨希川;钟白玉

    患儿女,10岁.因左侧背部疣状斑块10年就诊.患儿于出生数月后发现左侧背部疣状丘疹,表面稍粗糙.后皮损缓慢增大、增多,可挤出透明样液体.为明确诊断遂于2011年2月就诊于我院.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背部见一片状红褐色增生性斑块,表面呈疣状增生,并见脱屑,周边数个散在丘疹,表面稍粗糙(图1A).临床初步诊断:疣状痣.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疣状增生,增生细胞主要为棘细胞,细胞分化良好.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散在或小片状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中上部见大量汗腺导管样结构,细胞分化良好,部分管腔内可见红染物质(图1B、C).病理诊断:小汗腺痣.因患儿无其他不适,后未予特殊处理.

    关键词: 小汗腺痣
  • 结节性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

    作者:岳学苹;马东来;方凯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erythema elevatum diutinum,简称EED)是一种慢性纤维化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其典型皮损为四肢关节伸侧的紫红色斑块,而表现为大结节者则很少见[1],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70岁.因全身起多发性皮肤结节伴疼痛3年,于2010年5月27日来我科门诊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足后跟出现结节,伴轻微疼痛,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此后,右足趾端伸侧、左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侧、双肘关节伸侧、右耳和臀部陆续出现类似结节伴疼痛,受压部位的皮损表面有破溃.在当地医院行数次病理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关节痛、结核病等病史,无皮肤及内脏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面部巨大毛母质瘤1例

    作者:王建才;高莹;甄甄;刘晓雁

    患儿女,14个月.半年前患儿家长发现其左侧面颊有一黄豆大的皮下结节,表面呈青色,无疼痛等不适感,家长未予重视.随患儿年龄增长,肿块亦逐渐增大,增大至约鹅蛋大.入院前半个月,肿块表面破溃,渗出少量淡黄色清亮液体,于2011年2月19日来我科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可见一肿块,大小约7 cm×8 cm,质中,张力稍高.表面皮肤呈红蓝相间(图1A),无明显红肿,表面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略活动.双眼不等大,左侧眼睑下垂.辅助检查:B超提示血管瘤,增强CT提示脉管瘤.

    关键词: 毛母质瘤
  • 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

    作者:陈思远;夏颖;杨珍;吴艳;钱悦;朱里;陶娟;涂亚庭;王椿森;黄长征

    报告1例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患者男,34岁.双小腿、双臀部出现环状暗红斑、坏死、结痂伴疼痛10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双侧臀部外侧可见约5cm×5cm对称性环形暗红斑,中央粗糙不平,表面结痂,边缘紫红色堤状隆起,有黑色痂,外周有淡紫红晕.双侧小腿屈侧各可见一暗红色圆形斑块,右侧约20 cm×20 cm,左侧约15 cm×15 cm;中央呈灰白色,粗糙不平,边缘有隆起红褐色斑,轻度疣状增生,表面少许脓血性渗出物,周围有紫红晕,压痛明显.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表皮突延长并增宽,棘细胞间水肿,部分表皮坏死缺失,真皮浅层部分血管壁血管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PAS染色阴性.组织块真菌培养阴性.诊断为: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诊断明确后给予甲泼尼龙60 mg/d及环胞素300 mg/d治疗,半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

  • 汗管样小汗腺癌

    作者:顾安康;肖尹;纪华安

    报告1例汗管样小汗腺癌.患者女,56岁.左外耳部浸润性斑块伴疼痛10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外耳郭浸润性肤色斑块,总面积达4cm×3cm,中央偏红,表面平滑,无破溃,与皮肤粘连,质硬固定,伴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及皮下组织间多数基底样瘤细胞团块,瘤细胞形成巢状、条索状或蝌蚪样肿瘤团块,伴有大量管腔及囊腔样结构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与瘤细胞间形成明显的主间质分离.未见角质囊肿及筛状结构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示: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AM5.2、细胞角蛋白(CK)7和CK5/6阳性,S-100蛋白阳性,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CK20、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均阴性.该病例被诊断为汗管样小汗腺癌.

    关键词: 小汗腺癌 汗管样
  • 白色萎缩1例

    作者:舒新华;王翠彦;孙兰;王明;Shuva Kant Gautam;Firas A Hamze;陈思远;黄长征

    患者男,33岁.双侧踝内侧及足弓内侧反复出现红斑、瘀斑、溃疡伴疼痛1年余,于2011年4月10号到我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踝内侧及足弓内侧出现紫红色的斑疹,数日呈紫红色瘀斑,少数皮损破溃,形成溃疡,伴疼痛,在外院诊断为"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溃疡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白色萎缩性瘢痕.愈合前和愈合后原发皮损周围出现新发皮损,反复发作.病程中无发热、关节痛,腹痛及雷诺现象.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

    关键词: 白色萎缩
  • 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雁;李薇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早被识别的细胞因子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F涉及败血症、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已有MIF与系统性红斑狼疮[1]、系统性硬皮病[2]、特应性皮炎[3]、银屑病[4]等多种皮肤疾病的相关研究报道.但是,针对病情较重、顽固难治的大疱性疾病的MIF相关研究很少.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别检测天疱疮患者、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血清MIF浓度,探讨MIF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不同亚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天疱疮患者血清MIF的差异性,并为天疱疮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

    关键词: 天疱疮
  • 毛囊黏蛋白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

    作者:王晓华;余美文;潘慧清;陈文静;陈永锋

    目的:分析14例毛囊黏蛋白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方法:对14例毛囊黏蛋白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组织病理、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皮损好发于头部;14例患者均有毛囊周围细胞浸润和黏蛋白沉积(占100%);对羟氯喹的治疗效果均不好;14例中误诊为8例(占57%).12例患者为慢性良性型,2例属于恶性型.结论:该病皮损主要分布头部,基本皮疹为浸润的斑块和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毛囊及其周围有黏蛋白聚积,阿新蓝染色阳性提示诊断毛囊黏蛋白病的线索.

  • 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刘红芳;薛汝增;吴铁强;黄莉宁;潘慧清;顾有守;陈永锋;杨斌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又称为Ofuji病(Ofuji's disease,OD),1970年由日本学者Ofuji首次命名报告[1],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毛囊性疾病.EPF临床较罕见,我中心门诊自2007年10月-2011年6月诊治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例EPF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其中男6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3:1,平均年龄33岁(23~61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33年.8例患者中除2例为香港居民,其余均为本省居民,家族成员中均无类似患者.

  • 深在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王云;杨海珍;涂平

    目的:总结深在性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 profundus,LE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加深对LE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0-2011年间诊治的21例LE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男5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3.2.平均发病年龄为34.33岁(7~77岁),平均病程1.4年(2个月~5年).21例LEP患者共有皮损位点39处,其中26处位于头面部(66.67%),6处位于上肢(15.38%),4处位于躯干(10.26%),3处位于下肢(7.69%).21例LEP中,独立存在的14例(66.67%),并发有盘状红斑狼疮(DLE)皮损的5例(23.81%),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9.52%).组织病理检查:21例LEP共同特点是皮下脂肪小叶有明显炎症累及,主要为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其中4例(19.05%)伴有脂肪小叶透明变性坏死.21例LEP中15例(71.43%)组织病理同时有DLE的基本改变,还有3例(14.29%)伴有真皮浅层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另有3例(14.29%)真皮血管壁及其周围呈纤维蛋白样变性.11例患者予羟氯喹联合泼尼松治疗皮损消退(2例复发),3例单独予羟氯喹治疗2例效果不佳,1例皮损消退.结论:LEP女性多发,皮损主要累及头面部及上肢,少数并发SLE.羟氯喹联合泼尼松对早期皮损治疗效果好.

  • 滋阴清热方对阴虚内热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作者:程喜平;范瑞强;赖梅生;陈明春;余捷凯;朱晓浚;许德清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方对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滋阴清热含药血清与阴虚内热型SLE患者的PBMC共孵育,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检测孵育后PBMC蛋白表达谱.结果:滋阴清热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比较,3个蛋白峰表达有统计学差异;滋阴清热含药血清和大鼠空白血清比较,1个蛋白峰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滋阴清热含药血清对阴虚内热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具有影响,SELDI-TOF-MS是寻找SLE患者PBMC表达差异蛋白的有效方法,结果对SLE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 强脉冲光联合医学护肤品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2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艳;许速;何国强;金艳霞;卢路;黄柠

    脂溢性皮炎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通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可侵犯全身,伴发瘙痒,成年人及新生儿多见[1].累及成人面部者,皮损多表现为鼻唇沟和鼻翼部位暗红色油腻性斑片,可伴有鳞屑,部分病例可累及全面部,表现为基底潮红的油腻性红斑,有碍容貌.笔者采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治疗面部油性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液氮冷冻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玲;马慧军;梅亚辰;李廷慧;胡蓉;杨玉荣;杜晓宇

    肛周尖锐湿疣有多发、易复发、疣体巨大等特点,临床治疗尤为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激光及外用细胞毒药物等的复发率偏高.吕萍[1]统计的CO2激光治愈率为26.31%,复发率50%.任雁威等[2]的研究表明,单纯液氮冷冻治疗的复发率为40%.近几年来,随着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的广泛应用,尖锐湿疣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它具有靶向性治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治疗次数多,费用较高,尤其对于疣体较大、较多的部位疣体清除率低.为了更好的降低复发率大程度减少治疗次数,本研究组于2010年4月-2011年5月对光动力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作者:李亚玲;李俊;叶云;余德智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顽固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风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70%~80%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致病因素[1-2].近年来,慢性荨麻疹在我国发病呈增多趋势,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复发率高,虽然有些系Ⅰ型变态反应引起,但致敏原也较难查明;还有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是特发性的,不明原因[3-4];因而,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笔者于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观察我院用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为凯因甘乐,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为迪皿,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1 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英键;张晓玲;杨如学;王瑞杰;张蕾

    慢性荨麻疹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且经常反复发生,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因此给治疗带来了不便,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对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并与氯雷他定治疗组(成都永康制药公司)进行对照,以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自发性泛发型瘢痕疙瘩1例

    作者:张跃;袁伟;贾常沙

    患者女,54岁.因胸部、背部及四肢近端出现淡红色肿块2年就诊.患者2年前胸部、右肩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肿块.肿块隆起增大、增宽,向周围扩展.左肩背部、下肢陆续出现同样皮损,皮损时有轻微瘙痒,未予诊治.否认发病前该部位有毛囊炎、外伤及蚊虫叮咬史.既往体健,皮肤外伤后未出现过类似损害,无手术史,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自发性
  • 毛囊角化病1例

    作者:周书祥

    患者男,47岁.患者10岁时手背皮肤开始粗糙,渐渐成小颗粒状,头、面、颈部亦相继出现类似皮诊,以后渐增多,近3年外阴部出现小丘疹并融合成疣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多次做激光手术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皮疹明显增多,遂于2010年10月11日来我科治疗.既往无慢性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 红霉素引起的不典型固定性药疹1例

    作者:胡冬玉;陈瑾;李惠

    患者男,61岁.因左侧腹股沟及股内侧突发大片水肿性紫红斑半天于2011年7月就诊.患者晨起自觉患处灼痛及微痒后发现皮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诉1个月前因类似皮损发作而入院治疗,症状、皮损均与此次相似,当时诊断为"虫爬皮炎"、"丹毒"待排,予以抗感染数天后皮损逐渐消退,遗留色素沉着.追问病史,发疹前1d因眼病服用罗红霉素,且上次皮疹发作前4d亦有因眼病服用罗红霉素3d的病史.

    关键词: 红霉素 药疹 固定性
  • 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丁佩军;徐平

    患者男,28岁.因左侧腰部皮疹伴下肢疼痛3d、面部躯干皮疹伴发热1d,于2010年9月13日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烧灼样疼痛,伴有全身乏力、困倦,随后左腰臀部出现群集水疱.2d后面部、躯干、上肢陆续出现散发皮疹,并伴有低热.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否认既往水痘病史.否认水痘疫苗接种史.否认慢性内科病史.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播散性
  • Laugier-Hunziker综合征1例

    作者:肖学敏;朱里;黄长征;陈思远;王椿森;王宝玺;李诚让

    患者女,58岁.因指(趾)甲黑色条状斑6年,唇、齿龈及颊黏膜色素斑1年余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第1~4指甲,左手第1~3、5指甲,右足5个趾甲,左足第4、5趾甲纵形灰黑色条纹.1年多前双唇、双侧颊黏膜及上下齿龈逐渐出现点状或片状圆形或卵圆形棕黑色色素沉着斑.患者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病程中无暖气、呕吐、腹痛、腹泻及便血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四环素类药物及中药等药物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史及重金属接触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

    作者:唐帮丽;邓丹琪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损伤组织修复功能和免疫抑制能力.该文综述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用于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硬皮病(SSc)、皮肌炎(DM)的研究进展,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SCT)在未来的分子治疗中是非常有前景的一种方法.

  • 皮肤药物变态反应体外试验研究进展

    作者:罗婕;宋志强;钟华;郝飞

    体外试验是验证皮肤药物变态反应的有力证据,由于其安全性强,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的有力补充.主要有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淋巴细胞活化试验(LAT)、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因子检测试验,用于诊断IgE介导的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和非IgE(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该文主要综述了各种体外试验运用在皮肤药物变态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 皮肤 药物 变态反应
  • 疣状黄瘤

    作者:马东来;石秀艳;方凯

    患者男,43岁.主诉:左侧阴囊疣状赘生物4年.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有一半个绿豆大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就诊治疗.此后,结节缓慢增大,曾自行外用聚维酮碘无明显效果.起病前局部无明确外伤史.患者既往体健,无皮肤及内脏肿瘤病史.为明确诊断,于2010年3月9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检查:左侧阴囊可见一绿豆大的疣状结节,质地偏硬,周围皮肤呈苔藓样变(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血脂(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浅表结痂,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角化不全,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大量泡沫细胞伴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A、B),无Touton巨细胞.免疫病理示:肿瘤细胞CD68(+)、波形蛋白(vimentin)(+)、AE1/AE3(-)、S-100蛋白(-).诊断:疣状黄瘤.治疗:手术切除.

    关键词: 黄瘤 疣状
  • 应用额鼻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作者:王琨;刘刚;刘峰

    整形外科起源于鼻整形,鼻位于面部正中,对面部的轮廓和容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鼻部尤其是鼻尖鼻背部皮肤肿瘤占面部皮肤肿瘤的比例很大,如何修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日益成为临床医师常见及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遵循鼻亚单位的美学原则,应用额鼻皮瓣法修复鼻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30例,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为在临床大规模开展和进一步探索改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鼻缺损 皮瓣修复
  • 头皮银屑病外用药物的新选择——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

    作者:雷秋花;郑敏

    头皮是银屑病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外用药物是治疗头皮银屑病的主要方法,维生素D3衍生物和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主要的外用药物.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赛美尔)(Xamiol)是一种含有卡泊三醇(50 μg/g)和二丙酸倍他米松(0.5 mg/g)的新型混合凝胶制剂.该文收集了国外赛美尔凝胶的临床试验及综述等文献资料,综述了赛美尔凝胶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赛美尔凝胶为头皮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