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教育杂志

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杂志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449
  • 国内刊号: 1003-305X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0002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教育》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乔旺忠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思维能力训练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田建平;胡远艳;张俊清

    药用植物学作为中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搞好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1].但是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特殊,其教学内容由理论、实验和野外实习3部分所组成,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含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大部分是传统的、零散而需要识记的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适应这种繁杂知识体系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将各章节知识精心加以组织,化繁为简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较为圆满地完成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任务[2-4].

  • 中医药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与对策

    作者:孔祥国;丁杨

    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调查中医药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基本上不制订学习计划,不了解学习策略,学习和练习语言技能的主动性差.基于此,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 温病学教学备课艺术之研究

    作者:张思超

    温病学的教学备课应从资料采集、内容归纳、图画展示、整体分析、多向思维等多方面讲究其艺术性.资料采集要注重纵横联系和学科交叉,能融古纳今,实效实用;小结归纳则可以运用数字、顺口句等形式;图画艺术能将深奥理论以物理或数学方式更直观地展示;整体观分析将知识点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联系进行理解;多向思维艺术注意把握由表面向纵深、由个别向一般的认识规律.

  • 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CAI课件的改进——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多媒体课件为例

    作者:项乐源;王健英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指计算机与人进行交流的多种媒体信息.近年来CAI课件在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医学院校从不同层面创设实验主题,开设了综合实验、跨学科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拓展了实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了“实验操作”向“实验设计”的观念转变,他们自主性地思考如何开展可行的实验操作以达到终的实验目的.以此为背景,CAI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它的引入和应用对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多维化教学信息空间,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知识和示范,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以CAI为手段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和以“课堂教学”为主流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从应用效果来看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

  • 探索性中医药综合实验过程管理实践与探索

    作者:黄景斌;可燕;康萍;庄剑青

    通过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自主设计、独立实验、撰写论文等多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以“过程管理”为切入点,环节控制与节点干预为主线,整合实验教学、科研师资和实验室资源;针对学生所需知识与技能开展系列讲座,构建实验预约和互动网络平台;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综合推进课程的过程管理,以利探索性中医药综合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 中药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应用

    作者:王秀丽;马群;艾璐;刘勇

    针对现阶段中药制药专业高等教育学生成绩评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组成项目、分配比例,以及根据教学过程阶段成果灵活修正教学计划,对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制药中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形成性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了授课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设置的现状和思考

    作者:赵慧辉;单娇;王伟

    分析全国14所中医药大学和9所中医学院的博士及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及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设置和新增情况,发现不论从学科点的数量、类别还是层次上,中医药高等院校近些年都有很大的调整,且整体的发展趋势和布局思路基本相似.一是完成中医药主干学科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全面覆盖,二是向支撑学科领域扩张,三是向相关学科领域发展,体现出中医药主干学科与周边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和渗透的态势.经过对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学科点设置的战略构想和保障措施,为构建突显中医药优势与时代特征的新型学科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 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铁钢;陶晓华;李晨辉

    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关于高校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分类的现状,总结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改革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及意义,并分析了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基于转化医学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思考

    作者:翟华强;王双艳;郑虎占;张冰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2003年由美国EA.Zerhouni在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它要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1].转化医学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全面参与健康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学研产用一体化建设

    作者:杨永刚;王之虹;刘明军;宋丹宁

    健康产业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参与健康产业发展对于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研产用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学科、人才、科技等优势出发,论述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以健康产业为契机,加快学研产用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思路与做法.

  • 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之思考

    作者:孙东东;周景玉;周杰;洪净

    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跨越.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规模大幅提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势头明显减弱,高等中医药教育也逐步回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上来[1].

  • “六顶思考帽”思维方式在中医临床带教中应用探讨

    作者:李侠;刘云霞

    “六顶思考帽”理论早由马耳他医学博士爱德华·德·波诺提出,其宗旨是建立一种富有热情和勇气、具有创造性的更科学的思维模式.它是用白、红、黑、黄、绿、蓝6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打破人们惯常的思维,对所有的问题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讨论,大大减少失误率并提高工作效率[1]4-13.由于这种思考方式灵活高效,操作简便,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并在企业界、教育界和政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我校在临床研究生课程中设有“中医临床思维”和“西医临床思维”的考试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即应建立一种良好的临床思维,如果把“六顶思考帽”运用于中医临床思维,则能扩大想象空间,弥补传统思维方式的不足.

  • 论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

    作者:邹苏

    1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联系1.1共同的出发点医学的宗旨是挽救人的生命,维系人的健康,因而医学专业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人”学,它直接关注的是人的身体以及心理.医学专业教育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价值,但是仅有医学专业教育还不足以体现医学的宗旨,还需要以高尚的伦理规范作指导,需要教会医学生如何塑造高尚的人格,学会关心人、关怀人.

  •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管理策略

    作者:李健;丁霞

    论述“过程管理”理念应用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模式,讨论优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所必要的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方案.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提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需建立4个“过程”节点和2个过程监测点,用实践经验和真实的工作体会展示未来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科学管理模式.

  • 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与评价

    作者:陈晓;曹健美;陈计

    为建立和规范中医学临床专业学位(师承)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14篇博士研究生(师承)学位论文为对象,对学位论文的选题、框架和主要内容等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师承学位论文既要符合临床专业学位临床研究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又要能反映中医师承特色,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规律.

  • 考试与测评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高思华;翟双庆;吴宇峰;焦楠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多地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发挥着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伴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从业人员学历教育后的培养以及资格认证、人才分级等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考试与测评在中医药学历教育后培养以及资格认证、人才分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讨论了相关机构的发展目标.

  • 中医药学专业认证主要质量环节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建生;李翠萍;雷敬卫;孙刚;陈随清

    根据国家中医药本科教育标准,遵循“勤于实践”“继承与发展并重”“中西医并存”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反复论证,构建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特征、充分体现中医药主体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中医药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完善和规范人才培养的过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和中医药学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 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作者:王键;杨丙红

    要提高高等中医药教育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分析面临的形势,把握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育理念、教育定位、评价体系、投入机制等方面进行革新,要将质量、特色、文化作为发展的重点,将集聚人才、科学规划、增强治校能力、扩大办学自主权作为发展的保障措施.

  •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深度辅导中要讲求“温度”

    作者:杨东方;杜伟;张戬

    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开展深度辅导的前提,也是影响深度辅导效果的关键.但如何把握好“温度”,这就需要辅导员熟练扮演好家人、朋友、老师这三重角色,破除功利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中.

  •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地图的绘制

    作者:李晨辉;谷晓红;罗海元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 大学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郭辉;苏萌;陈旭;李蔓荻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1组新生进行适应性团体辅导,采用SCL-90量表对团体成员辅导前、后的测评,及自制团体反馈表的考察,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团体辅导后,被试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4个心理健康因子上的评分有明显改善;多数成员比以前自信、开朗,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与能力增强.结论 团体辅导能增进大学新生归属感,促进其人际关系和谐,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了解、调控自我.

  • 浅谈“师生共建”模式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侯中伟;刘育函;宋萌;周源;赵百孝

    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作为孕育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不断创新形式以培养人才.笔者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建课题“创建以中医特色为本、师生共建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研究”,结合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开展了“师生共建”教育模式的研究.调研发现,该模式已经在黑龙江、湖南、广西、河北等省的多所高校展开了有益的尝试[1-2],符合我党长期倡导的教育教学方针,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师生共建”模式的内涵、形式、特点逐一展开讨论.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针灸治疗学见习考核方案构建

    作者:张莉;马文珠;张其慧;赵百孝

    1前言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教育评价领域用来确定评价指标优先次序,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性质和目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可以得出不同准则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从而为考核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黄太权;刘龙民;韩建宏;韩吉;石晓兰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学习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见习这一关键阶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兴趣”,对达到医学生培养目标及对其以后的临床工作、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兆军;王庆甫;刘丽芬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防治的学科,临床实践性较强.医学院校该课程教学多采用先集中理论授课,然后再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多侧重理论教学,一些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分型、治疗方法等大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授课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常常事倍功半.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1],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充分的自主性和较强的综合性等特点[2],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将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体会如下.

  • 中西医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作者:陶莹

    目的 比较国内中西医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分析探寻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向.方法 采用同类横向比较研究法,对14所中西医院校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进行多角度比较.结果 西医院校自然科学类课程平均学时多于中医药院校(P<0.05),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则体现较强的专业性.结论 中医药院校可发展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 主辅修双学位培养中医药复合人才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储全根;尚莉丽;阚峻岭;尹刚;李国强;李治;许钒;颜贵明;张传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2008年起,我校在“医药复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中医药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2个项目支持的基础上,通过主辅修双学位培养中医药复合融通人才,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作者: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焦楠

    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50多年来,完成了其规模发展的历程,进入了实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更具中医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核心,从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有机融合、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的前移和拔尖人才的打造等方面着手,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教育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