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教育杂志

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杂志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449
  • 国内刊号: 1003-305X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0002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教育》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乔旺忠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药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

    作者:李婷;丁越;李玲;张幸;张彤

    中药分析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分析的一门学科[1-2].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药分析学在中药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药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等,并用于中药质量分析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价格昂贵的大型分析仪器,学生需要足够的实践上机时间才能熟练掌握中药分析技能.而在一些普通医药学高等院校中,因实验仪器数量有限,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通常只能安排实验示教或者大班教学,学生上机时间较少,主动性不强,难以真正掌握实验中规范性的操作[3].

  • 大数据时代英语写作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2017年百万同题英语写作大数据报告

    作者:刘平;李冠颖;赵霞

    总结了大数据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基于中国高校英语写作联盟和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提供的"2017年百万同题英文写作大数据分析报告",从学生错误修正、篇章标志语使用和话题热度3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手段、英语素养等;并根据研究结果,从智慧教育视角,提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和新策略.

  • 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 的路径方式探析

    作者:张超;陈智;张永清

    为加强中药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提高所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两创方针"指引下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拟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探索出净选切制、火候、辅料炮制、现代实验、职业道德5种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既为下一步进行相关教学案例设计奠定基础,又为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 基于微课的中医药高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叶青;王珊珊;赵霞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是新时代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拓展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直接服务于中医药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大学英语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基本实现了多媒体集中授课和学生视听说网络自主学习的结合,但是随着大学英语公共课程教学课时的压缩,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提高等新情况的出现,现行教学模式的缺点日渐突出.如: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灌输式讲解为主,学生语言操练不充分,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速度较快,知识点不够突出,学生知识内化不理想;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教师的监管和指导,收效甚微.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学英语公共课程教学改革.

  • 不同类型课程对分教学法应用比较

    作者:韩晓春;王媛;王成岗;崔宁;王东芳;井珊珊

    目的 以对分教学对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两门课程进行教学,探讨不同类型课程对分效果及价值,从而为细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积累经验.方法 选择我校同一专业2个平行班,分别采用对分课堂法进行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教学,同时以另外2个平行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并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2门课程对分课堂班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4个维度上均有明显提升(P<0.05);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显著(P<0.05),成绩和满意度也均优于课题讲授法(P<0.05);但医学统计学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P>0.05);与医学统计学相比,预防医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都明显提高(P<0.05),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施对分教学均能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2门课程改善程度仍有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细化课程类型,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案.

  • 区域特色高素质创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龙泳伶;王省良;梁沛华;曾元儿

    为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不足,区域医学特色彰显不足,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薄弱、传承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传承数十年"重经典、强临床"的培养理念与历史积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区域中医药深厚底蕴,求创新、创特色、拓协同,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得到社会及同行的认可.

  •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多维建构

    作者:李姗姗

    人才培养质量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的重要考量,是教育质量观根本性体现.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再议,是对人才培养质量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又一次求解,也是进一步厘清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应然诉求,为专业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提供参照与启示.

  • 儒医基本要素及其在中医药本科课程教育中 的构建研究

    作者:顾云湘

    中医药学因集人文与科技于一体而尽显优势,中医药教育以仁术统一作为追求目标.但是,目前在中医药本科课程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这一优势的充分发挥.首先,出现了仁术分离甚至是重术轻仁的现象.受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中医药教育也表现出人文道德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脱节,或者更注重专业教育,表现出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1]的趋势.其次,引入西方的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作为对中医药大学生伦理道德课程教育的主要方式,缺乏我国自身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教育资源的支撑.第三,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关于人文道德教育的理论探索多,实现路径特别是系统性的课程教育的设计与实践比较少.基于这样一些问题,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本文有针对性地挖掘中医药发展史上的教育资源,既体现出仁术统一,又具有我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儒医的精神内涵正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儒医丰韵的思想中,挖掘其古今通理的基本要素,贯彻于整个课程教育中,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核评价与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发挥合力作用,力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培养现代大儒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 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改革解剖学课程成绩 评定体系的探索

    作者:孙红梅;盖聪;王媛媛;李德伟;任恩发;郭振宇

    1 形成性评价的背景分析1.1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芬教授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反馈的作用,它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1].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是终结性评价很好的补充[2].

  •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作者:杨承芝;车轶文;孔令博;刘晋京;刘艳玲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始推行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系统、规范、批量培养人才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传统的师承学习模式,把校内外名老中医独到、个性、隐形的临床经验与学术予以传承,旨在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2007年我校在中医名家子弟自主招生的基础上,开办中医学"院校-师承-家传"3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五年制教改实验班.2011年又率先开办中医学9年一贯制的"岐黄班",次年又招收中医学"5+3"一体化卓越班,均实行"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11年的师承教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值得推广的经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医教育 师承 考试
  • 中医药知识走进小学课堂的思考

    作者:何嘉娜;宣玲;陈学明;杨元宵;梁泽华

    中医药知识包含了古往今来优秀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西学东渐、西医药兴盛的当代社会,青少年从小对西医药知识耳濡目染,而对中医药知识不甚了解.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15年10月浙江省政府从实施"健康浙江"战略出发,决定发展中医药知识并推进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1].2016年2月,国务院颁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要求各省市大力弘扬中医药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2017年4月,浙江省发布了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成为全国首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

  • 基于PACS系统在中医药院校放射诊断学中 开展翻转课堂的探讨

    作者:刘冰;彭楠;陈云翔;郭鹏德

    医学发展不断创新,医学教学模式也需要转变,但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有效性低的问题.METHA NB等[1]认为教学效率低、灵活性差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是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当前的教学课程改革内容之一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迅速兴起.该教学模式颠覆传统教学结构,将"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活动,即学生课前自学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查阅资料及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课程内容,教师在正式上课时间负责解答疑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的学习过程,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点人才 培养优劣势分析及改革建议

    作者:赵盛云;张杰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与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不足,大型综合性医院平台优势和西医科室的平台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中医学科规模小、资源投入不足、中医病种局限性、中医氛围差等劣势和不足.通过对优劣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院内深入建设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并发扬师承教育、在院外联手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协同培养等改革建议,以期培养出既具有中医传统思维又具有临床实用性的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师承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宋柏林

    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教育始终,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院校需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师承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师承教育改革,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打造示范群体,立足长效常态,完善师承制度保障措施.

  • 中医药高等教育传承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力

    医教协同、深化师承教育政策的颁布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通过对中医思维培养、院校与师承教育的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影响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介绍了我校在思维传承、技能传承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作者:李青山

    党的十九大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大学更名后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要求,立足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任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加快建设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步伐,持续为健康山西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 北京高校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鹏;孙茂;于欢;宋萌;高笛

    目的 了解本科生的死亡态度与其生命意义感之间的相关性,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对北京地区5所高校本科生进行生命意义和死亡态度量表调查.结果 不同等级生命意义感的学生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命意义感高的学生具有积极的死亡态度,死亡态度与生命价值和生活自主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有显著相关关系,应当加强大学生的"生死教育",以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

  • 医学院校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压力现状研究

    作者:马韶青;郭斯伦;汪旸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推动了卫生法学专业的发展.自1996年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后并入东南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卫生法学专业以来,多数医学院校设置了卫生法学专业或卫生法学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卫生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卫生法律人才的培养.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设立时间短,各高校在该学科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不统一,学生们也由此产生了来自学业、就业、人际、生活方式、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压力.因此,系统研究卫生法学学生的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推动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促进卫生法学教育健康有序地进行.

  • 微信公众平台与翻转课堂结合的临床教学探索

    作者:郭亚琴;何紫薇;杨光;刘岱;孟彩霞;温鸿雁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是教学的中心人物,这也就是所谓的"三中心"教学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系统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现代教学论则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应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这就要求对原有教育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1].我们教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业;二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过去我们的教学更多地是采取"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模式.虽然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1].

  • 中医临床教学"研究型医案"设计

    作者:苏文全;吴圣贤

    医案记录了医生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体现了医生临证实践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1].正如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绩,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可见医案研究,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医案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传统的医案记录方式缺乏规范,书写体例不一,编次方法各异,且多为个人经验性描述或评述,科学论证强度低,这导致了医案研究困难,也不利于中医临床教学[2].笔者基于传统医案特点,结合现代科研方法与思路,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提出"研究型医案"设计,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教学实践水平.

  • 基于学情分析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张琪;薛崇祥;隋华;倪羽佳;梁丽娜;陈静;王彦敏;张琳;尚东

    为提高中医课程的教学质量,借鉴"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式学情分析,探究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结果 发现本专业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学习兴趣欠缺、生师互动与课堂参与度低、对教学方式的诉求较多.研究认为应采用实物教学、角色扮演、智能化教学等多种模式交叉结合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合作性等.

  • 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考

    作者:王思婷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外合作办学不但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师资,还可使我们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确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1].

  • 对《中医诊断学》教材"肺与大肠病辨证"几个证型的商榷

    作者:黄利兴

    从2013年起,全国各中医院校均采用了统一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即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与以前的规划教材相比,笔者认为很多地方有不小的进步,如:中医特色更浓,在问诊部分较上一版删除了不少临床少用的中医病名术语,加强调了中医辨证的特色.可以说,这版教材既继承了较受欢迎的5版《中医诊断学》教材的中医辨证特色,又合理增加了中医诊断学新理论成果(如:脉诊部分增加了脉象要素等内容),而且条理相对清楚,体现了教材的继承创新,但也还有部分值得商榷的问题.

  • 翻转课堂在南洋理工大学留学生物理诊断学 见习课的应用

    作者:谭超;林参;孙海燕;崔晓云;黄象安;林谦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南洋理工大学留学生物理诊断学见习授课的应用,以期望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2013级留学生共23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2014级留学生共23人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技能考核和学生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程度较高,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自身的体格检查技能,但部分学生认为如果翻转课堂任务较重可能会增加自己的负担.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理想,适合留学生的教学.

  • 中医导修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蔡嘉杰;李敏

    香港中医药高等教育与境内存在明显的环境因素差异,由于香港的中医师不可使用任何西药和西医诊疗技术,所以教学的重心在于中医训练.但是香港的中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史、哲思维的训练及临床思维训练方面尚显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医导修课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常规课程以外相对自主的学习时间及空间,学生能参与课程设计,并由青年教师及优秀校友担任导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成为连接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 基于微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中医 耳鼻喉科的应用

    作者:曹春梅;贾颖;李艳彦;贺金亮;高凌;白舒霞

    探讨基于微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中医耳鼻喉科的应用效果.将2014级中医本科生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基于微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理论结束再实训"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班理论、实践成绩和对中医耳鼻喉科的教学评价.结果 显示实验班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开放性试题得分、学生评教均优于对照班(P<0.05).表明中医耳鼻喉科采用基于微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中医思维能力.

中医教育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