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干燥综合征中白细胞介素-17与B细胞活化因子对B细胞功能异常的协同作用

    作者:孟洁;俞大亮;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

    目的 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和唇腺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通过BAFF、白细胞介素(IL)-17干扰扩增的Th17细胞与B细胞混合培养,探讨它们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pSS患者4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pSS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BAFF的表达;22例pSS做了唇腺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5例pSS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迹法检测与BAFF和IL-17干扰扩增的Th17细胞共培养的B细胞凋亡、增殖及抗体产生.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AFF表达于pSS患者唇腺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腺泡与对照组几乎无表达.灶性浸润组BAFF阳性细胞数[(888±372)个]高于非灶性浸润组[(164±161)个](t=5.94,P<0.05);BAFF阳性的淋巴细胞数占总淋巴细胞的比率[(0.18±0.08)%]高于非灶性浸润组[(0.09±0.07)%](t=3.03,P<0.05);血清中pSS患者BAFF水平[(6.0±2.8)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8±1.7)ng/ml] (t=3.26,P<0.05);BAFF、IL-17转染组B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5)%、(23±5)%]显著高于未转染组[(7±4)%](t值分别为4.6,4.4;P<0.05),与单独培养的B细胞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部分培养的上清液中未检测出抗体.结论 BAFF可能参与pSS局部炎症的损伤过程,其与IL-17对B细胞功能异常可能有协同作用.

  • 腹膜后纤维化3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航;肖卫国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对经住院确诊的33例RPF患者临床资料和转归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RPF中老年男性较女性多见,腰痛、腹痛及下肢水肿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压迫输尿管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均行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见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其中4例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确定诊断.23例行手术解除梗阻治疗;18例行内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系统治疗;9例行内外科结合治疗.手术联合内科规律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价值,确诊需病理检查,长期维持小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治疗有效并可减少复发.

  • 干扰素-γ体外抑制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分化的研究

    作者:刘彤;胡晓丁;苏慧

    目的 探讨在系统性硬化病(SSc)发病中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的作用和干扰素-γ的抗SSc纤维化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定性、定量检测FB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而了解MFB比重;施加不同剂量干扰素-γ,并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对SSc 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的影响;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α-SMA阳性率均值在SSc FB高于对照(P<0.01),随培养时间延长2组α-SMA量均渐增多(P均<0.01),在3个时间点SSc FB (24 h:130±19;48 h:183±21;72 h:249±22)都分别高于对照组(24h:98±21;48 h:143±16;72 h:174±19)(P均<0.05);在培养的24、48、72 h,干扰素-γ 10 U/ml对SSc FB增殖和α-SMA量无影响(P均>0.05),而100和1000 U/ml明显抑制FB增殖和α-SMA量(P均<0.05),1000U/ml时抑制作用强.结论 SSc患者皮损FB存在着向MFB转分化的强烈特性,早期、适量应用干扰素-γ可经抑制FB增殖及转分化而发挥温和的治疗SSc作用.

  • 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尤海燕;马红;焦志军;裘影影;吴玲;王蓓;邹晓月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百分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30例)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XCR5+ICOS+ Tfh细胞的百分率及Tfh细胞的活化标志物CD69的表达百分率.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抗核抗体滴度及补体C3、C4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LE活动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0.80±0.17)%]显著高于SLE稳定组[(0.63±0.13)%]及健康对照组[(0.57±0.08)%](P均<0.01),SLE稳定组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外周血Tfh细胞CD69的表达百分率[(7.3±1.6)%]显著高于SLE稳定组[(5.9±1.3)%]及健康对照组[(5.2±0.9)%](P均<0.01),SLE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与SLEDAI呈正相关(r=0.680,P<0.01),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416,P<0.05),与ANA滴度及补体C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42,r=-0.204,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增多及活性增强可能与SLE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抑郁症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敏;刘荣;周润华;戴小良;高东;莫汉有

    目的 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对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17例pSS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步筛查,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指标)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经精神科医生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抑郁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得到本组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采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SS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9.2%(85/217).患病的相关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重度疼痛、医护人员关心、患者知情、负性生活事件、艾森克人格检查量表N因子5项,其中医护人员关心与抑郁患病呈负相关.结论 PSS患者合并抑郁症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重度疼痛、缺乏医护人员关心、患者知情、负性生活事件及神经质人格特征的患者更容易合并抑郁症,正确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 白塞病伴发肾损害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国华;周梦宇;郑文洁;田新平;张奉春

    目的 研究白塞病伴发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12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白塞病伴发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白塞病伴发肾损害20例,占同期白塞病住院患者(618例)的3.2%.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其中肾病综合征1例),肾小管酸中毒1例,肾动脉闭塞7例,肾静脉血栓1例,不明原因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5例行肾活检,首次肾活检结果为肾小球轻微病变2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IgA肾病1例,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1例.重复肾活检2例,1例IgA肾病Ⅱ级进展至Ⅳ级,1例肾小球轻微病变转变为IgA肾病Ⅲ级.确诊白塞病肾损害后,除1例尿毒症行腹膜透析外,其余19例均接受了免疫抑制剂(或联合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的治疗.肾血管受累的患者,手术治疗2例,部分也应用了抗凝治疗.随访13例患者,尿蛋白定量较前均有减少,肾功能均相对稳定.结论 白塞病肾损害相对少见,但临床谱多样.临床上应常规进行尿检、血肌酐及影像学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

  • 沙利度胺治疗狼疮皮疹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王世颖;王丹丹;陈海凤;邹耀红;潘解萍;李晶;王向党;任天丽;张育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狼疮患者皮疹的疗效、治疗的适剂量、维持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江苏省8家医院64例狼疮伴发皮疹患者,予不同剂量沙利度胺治疗,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沙利度胺50~75 mg/d治疗时,可见较好疗效及较少的不良反应,维持治疗3~4周完全缓解率明显升高.SLE患者的其他指标如SLE疾病活动指数(治疗前7.6±0.5,治疗后3.9±0.4)、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33.0±4.4) mm/1 h,治疗后(21.0±2.5)mm/1 h]及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15.8±3.2) mg/L,治疗后(5.7±0.7) mg/L]均显著下降(P均<0.05).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困倦、头晕和便秘,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治疗狼疮皮疹安全,适宜剂量推荐为50~75 mg/d,维持治疗时间为3~4周.

    关键词: 狼疮 沙利度胺
  • 补体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娟;张卓莉

    补体是一组具有酶促反应活性的血清糖蛋白,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补体在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和iC3b可与细菌、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及细胞碎片等其他颗粒物质结合,再通过与血细胞、组织巨噬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otosi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系统在SLE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虽然补体是一个炎症反应介质,会导致组织损伤,但补体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又易导致SLE的发生.补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复杂.本研究综述与SLE发生发展有关的补体级联反应成分及补体调节蛋白.

    关键词:
  • 特发性炎性肌病骨骼肌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

    作者:张寅丽;卢昕;王国春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sitis,IIM)是一组以进行性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为主要特点,可伴有发热、关节痛、吞咽困难、肺间质病变、心肾受累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常见.IIM的肌肉病理改变并不全相同,其肌无力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常累及的肌肉群依次为髋屈肌、髋伸肌、髋外展肌、颈屈肌、肩外展肌,多发性肌炎肌无力的程度常常重于皮肌炎[1].既往学者认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肌无力主要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骨骼肌纤维变性坏死引起的肌纤维缺失导致[2-3].后来研究发现,其肌无力的程度与骨骼肌的病理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骨骼肌炎症的控制与肌无力的服改善不平行,且肌力难以得到完全恢复[4].因此IIM肌无力的发生发展并非单一机制作用的结果,全面了解其机制可以促进产生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肌力和耐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就骨骼肌功能异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肝炎病毒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影响

    作者:宋洋;吕良敬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典型特征为持续性、对称的多关节炎,以手、腕、足部关节常见并伴有晨僵.病情常呈进展性,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并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几乎全身所有动关节均可累及.除关节表现外,由于系统累及可引起许多全身症状如体质量减轻、低热、类风湿性皮下结节、浆膜炎血管炎以及多器官累及.

    关键词:
  • 微小RNA-146a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孝亮;李向培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由基因组转录,在转录后水平上负调控基因表达,目前已鉴定出近万种miRNA,广泛分布于病毒和动植物中,人类miRNA的种类也近千种,调控着大约1/3的基因表达.miRNA参与炎症、免疫应答、细胞增殖与凋亡、组织分化、肿瘤形成等过程,部分miRNA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分析等领域.近来大量研究发现miRNAs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中miRNA-146a是研究热点之一,现就miRNA-146a的产生与作用机制、miRNA-146a在免疫反应调控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年轻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一例

    作者:肖宫;左晓霞;宁旺斌

    患者男,23岁.因突发胸背疼痛2d于2012年1月24日入院.患者2000年因颜面部、手掌、脚掌多处红斑,嘴角溃烂,光敏现象,脱发及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在我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入院,经激素(泼尼松30 mg/d)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2000一2009年不定期在我院门诊复查.2004年8月复查时发现蛋白尿(+++),予以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0.6 g),激素(泼尼松15 mg/d)治疗.后患者一直未按医嘱服药,蛋白尿持续(+++),并出现血压升高,间断予以环磷酰胺治疗,服用激素(泼尼松)一直为40mg,未按医嘱减量,也未来门诊复查.

    关键词: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桡神经损伤一例

    作者:余成秀;罗雄燕;陈龙;杨明辉;袁国华

    患者女,68岁,因多关节肿痛20余年于2012年3月初到我院门诊就诊.病史:2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部分近端指间关节肿痛,未予重视及治疗,后逐渐累及双手各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肘关节、双肩关节及双膝关节,伴晨僵,持续时间>1 h,无明显雷诺现象、口干、眼干、脱发、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院外不规则使用泼尼松治疗,病情控制不佳,现仍有多关节肿痛.查体:双手第Ⅱ~Ⅴ指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及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右膝浮髌试验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98×109/L,血红蛋白118 g/L,血小板167×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 53 mm/1 h;C反应蛋白(CRP) 1.73 mg/L,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89.2 U/ml,类风湿因子(RF)-IgM 66.3 U/ml、RF-IgG 41 U/ml、RF-IgA 25.9U/ml;肝功能、肾功能未见异常;双手X线表现为双手各腕骨、掌骨、指骨普遍性骨质疏松,双侧腕关节各腕掌关节、尺腕关节及桡腕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双手部分指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关键词: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水平及其意义的研究

    作者:孙婷婷;吴可非;雷蕾;李羽佳;田百玲;赵珊;杨娉婷;肖卫国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50例pSS患者,其中27例患者无系统受累证据(单纯pSS组);23例患者中系统受累仅表现为肺间质改变(pSS+ILD组).15名健康献血者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7的水平,评价MMP-7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组间MMP-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99,P<0.01).单纯pSS组及pSS+ILD组患者的血清MMP-7水平分别为(3.58±1.61) ng/ml、(4.63±1.67) 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34±0.21) ng/ml (P<0.01).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显示,pSS+ILD组血清MMP-7水平显著高于单纯pSS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单纯pSS组及pSS+ILD组血清MMP-7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2,0.58;P均<0.05),而与用力肺活量、一口气弥散量呈负相关(r=0.52,-0.46;P<0.05).结论 MMP-7在pSS及其所合并的ILD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的作用

    作者:聂瑛洁;张敏;袁军;周晓泉;安宇;骆姝琳;周婧;刘泽星

    目的 研究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共培养MSCs与健康对照或SLE患者的B细胞,检测MSCs对B细胞的作用,包含增殖能力、细胞表型、B细胞产生的抗体等.按照B细胞来源分为健康对照组(C组)与SLE组(S组),每一组又分为B细胞组(C1组、S1组)、B细胞+脂多糖组(C2组、S2组)、B细胞+脂多糖+MSCs组(C3组、S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S2组:(800±417) cpm;S3组:(248±128) cpm,P<0.05];降低B细胞表面CD27的表达[S2组(73±l2)%;S3组(37±8)%,P<0.05],降低B细胞表面CD38的表达[S2组(73土11)%;S3组(44±4)%,P<0.01];降低IgG水平[S2组(613±252) ng/ml,S3组(294±56) ng/ml,P<0.05]及IgM水平[S2组(601±80)ng/ml,S3组(531±59) ng/ml,P<0.05].结论 MSCs能抑制SLE患者B细胞增殖、成熟与抗体分泌,有望成为治疗该疾病的细胞疗法.

  • 再谈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的诊治

    作者:张学武;刘湘源

    多年来,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肾病、血液病及肿瘤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多种相关疾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GIOP)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1年和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总结了有关GIOP的研究进展,先后两次推出了GIOP诊治共识,之后各国纷纷根据国情制定或修订了共识.我国风湿病学专家在充分分析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与内分泌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充分沟通,历时1年制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GIOP诊治共识,为我国GIOP的防治提供了依据.以下就国内共识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影像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管理中应用的十条建议

    作者:张晓慧;张卓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可出现结构破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炎症,从而减少骨结构破坏和残疾.影像学技术在RA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决策的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传统X线检查外,近年来肌肉骨骼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新型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些影像学手段在RA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这些影像学手段来辅助临床工作,是风湿科医生特别关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诊治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和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后者由影响骨代谢的任何疾病和(或)药物所致,其中药物以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常见.GC诱导的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GC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致椎体、肋骨和髋部等部位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GIOP重在早期治疗与预防,但目前GIOP尚未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防治往往不积极[2].有研究显示,接受GC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中,给予预防抗骨质疏松治疗者的比例不到15%[3],因此,制定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GIOP诊治专家共识刻不容缓.

    关键词:
中华风湿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