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艾拉莫德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孟德钎;潘文友;刘焱;蒋真;李鞠;程玉玲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株(MH7A)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究其抗RA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200 ng/ml的IL-1β刺激常规培养的MH7A细胞,给予终浓度分别为高浓度(100 μmo]/L)、中浓度(25 μmol/L)、低浓度(6.25 μmol/L)的艾拉莫德干预培养48 h,同时设等浓度的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组、予IL-1β刺激的模型组、不予IL-1β刺激的空白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48 h,取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和TNF-α.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空白对照组:VEGF为(57±98) pg/ml、内皮抑素为(924±39) pg/ml、TNF-α为(16.40±6.08) pg/ml,模型组:VEGF为(1 155±177) pg/ml、内皮抑素为(295±35) pg/ml、TNF-α为(36.90±3.54) pg/ml,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GF(t=9.092,P<0.01)、内皮抑素(t=19.685,P<0.01)、TNF-α(t=2.495,P<0.05);艾拉莫德实验组的VEGF:高浓度组为(640±127) pg/ml、中浓度组为(787±172) pg/ml、低浓度组为(776±99) pg/ml,甲氨蝶呤对照组的VEGF:高浓度组为(1 322±264) pg/ml、中浓度组为(1 071±63) pg/ml、低浓度组为(863±70) pg/ml,3个浓度艾拉莫德实验组的VEGF分泌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t=4.264,P<0.01;中浓度组:t=3.045,P<0.01;低浓度组:t=3.132,P<0.01),艾拉莫德实验组与甲氨蝶呤对照组比较而言高浓度、中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3,2.350,P均<0.05),而甲氨蝶呤对照组仅低浓度组VEGF的分泌减少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P<0.05);艾拉莫德实验组的内皮抑素:高浓度组为(979±30) pg/ml、中浓度组为(842±14) pg/ml、低浓度组为(485±72) pg/ml,甲氨蝶呤对照组的内皮抑素:高浓度组为(934±23) pg/ml、中浓度组为(825±28) pg/ml、低浓度组为(772±44) pg/ml,3个浓度的艾拉奠德实验组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内皮抑素的分泌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t=21.387,P<0.01;中浓度组:t=17.122,P<0.01;低浓度组:t=5.929,P<0.01),高、中浓度艾拉莫德实验组内皮抑素的分泌增加比低浓度艾拉莫德实验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浓度组比较t=15.458,P<0.01;中、低浓度组比较t=11.193,P<0.01),低浓度艾拉莫德实验组分泌的内皮抑素比低浓度甲氨蝶岭对照组的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1,P<0.01);艾拉莫德实验组的TNF-α:高浓度组为(4.73±1.15) pg/ml、中浓度组为(4.40±2.65) pg/ml、低浓度组为(4.40±0.10) pg/ml,甲氨蝶呤对照组的TNF-α:高浓度组为(4.43±3.61) pg/ml、中浓度组为(13.40±16.46) pg/ml、低浓度组为(21.73±16.50) pg/ml,3个浓度艾拉莫德实验组TNF-α的分泌减少均非常明显,与模型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t=3.914,P<0.01;中浓度组:t=3.955,P<0.01;低浓度组:t=3.955,P<0.01),高、中浓度甲氨蝶呤对照组的TNF-α减少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t=3.955,P<0.01;中浓度组:t=2.859,P<0.05),高、中浓度的艾拉莫德实验组与相应浓度的甲氨蝶呤对照组分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浓度的艾拉莫德实验组与低浓度的甲氨蝶呤对照组比较而言其TNF-α的分泌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P<0.05).结论 艾拉莫德对MH7A细胞VEGF、内皮抑素、TNF-α的分泌具有较强影响,对RA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其抗RA作用不仅与减少滑膜细胞释放TNF-α有关,尚可能与减少VEGF释放,增加内皮抑素的释放减轻关节滑膜血管新生有关.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

    作者:杨春军;王君颖;孙春艳;张清

    目的 评价我国RA患者抑郁的患病情况.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我国成人RA患者抑郁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 3.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5篇,样本总量4 830例,抑郁患者2 712例,抑郁患病率经分析合并效应量为44.7%[95%CI(37.5%,52.0%)],与纳入研究中抑郁率中位数43.0%接近,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8.8% [95%CI(34.0%,43.0%)];其中8篇报道了轻度抑郁率和中重度抑郁率,样本含量1 028例,轻度抑郁311例,中重度219例;抑郁患病率分别为30.2%[95%CI(22.1%,40.0%)],16.5%[95%CI(9.6%,26.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A患者抑郁率高于男性,中西部地区抑郁率高于东部地区,使用老年抑郁量表检出的抑郁率高于其他量表检出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合并效应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 我国RA患者抑郁率高达44.7%,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半乳糖凝集素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孙琳;李常虹;武东;邢瑞;杨麟;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目的 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 (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调控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ES)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Gal-1-).采用Transwell非细胞接触方式分别将UC-MSCs及UC-MSCs(Gal-1-)和FLSs共培养.MTS法检测FLSs增殖,将基质胶铺在Transwell板中来检测UC-MSCs(Gal-1-)对FLSs侵袭能力的影响.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FLSs共培养组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FLSs的增殖作用,而UC-MSCs(Gal-1-)对此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可显著抑制TNF-α引起的FLSs侵袭细胞数(37±7,42±10与55±14,F=23.50,P<0.05),但UC-MSCs(Gal-1-)-TNF组与TNF-α刺激组相比,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1,P>0.05).结论 UC-MSCs可抑制RA患者FLS的增殖及侵蚀能力,但敲低galectin-1分子的表达后该作用减弱,提示galectin-1参与了UC-MSCs抑制FLS功能的过程.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羟氯喹血药浓度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司慧敏;王红;张华勇;姚根宏;陈纬纬;罗雪梅;孙凌云

    目的 探讨SLE患者服用2种不同剂量羟氯喹后血药浓度与狼疮疾病活动度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40例诊断明确的SLE患者,按服用剂量分成2组,每组20例,A组服用羟氯喹0.4 g,每日1次,B组服用羟氯喹0.2 g,每日1次,每组患者服用羟氯喹时间均≥6个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羟氯喹血药浓度;收集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SLEDAI评分,分析羟氯喹血药浓度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统计学方法.结果 A组患者羟氯喹血药浓度为(402±190) ng/ml,B组患者羟氯喹血药浓度为(150±60) ng/ml,2组间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1,P<0.01);2组患者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2,P>0.05);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88±88)×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158±87)×109/L,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B组(t=4.375,P<0.05);2组患者其他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SLE患者服用羟氯喹0.2 g,每日1次和0.4 g,每日1次比较,血药浓度有很大的分布区间,有较好的安全性.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住院患者死因单中心28年资料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京京;吴婵媛;何林蓉;苏金梅;王迁;张奉春;曾小峰

    目的 了解DM/PM患者主要死因的变化,分析影响DM/PM患者病死率和主要死因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8月至2013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DM/PM住院患者的死亡病例.应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28年DM/PM的住院患者共1 443例,死亡患者74例,总病死率5.1%,其中女性48例(4.7%),男性26例(6.3%);DM/PM常见的死因为感染(46例,62.2%)和呼吸系统受累(11例,14.9%).DM/PM发病后第1年内死亡人数多,占总死亡人数的79.7% (59/74),感染和呼吸系统受累是发病后第1年内常见的死因.近28年住院DM/PM患者的病死率在1996-2000年达到高峰(12.3%,18/146);DM/PM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为感染.结论 感染、呼吸系统受累是DM/PM的主要死因,DM/PM发病第1年内死亡多见.

  • 托法替尼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作者:刘雅;周科成;陈彦州;姚伟伟;彭亚文;王黎昭;曲成浩;陈鹏;胡伟

    目的 系统评价托法替尼治疗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托法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至2014年8月有关托法替尼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RCT,合计2 909例患者,其中托法替尼组2 166例,安慰剂组7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托法替尼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95%CI)为1.92(1.42,2.59),P<0.01],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为0.62(0.31,1.24),P=0.17].结论 托法替尼治疗RA疗效优于安慰剂,而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用药.由于纳入研究受国界及试验时程的限制,其疗效和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国内随机双盲试验加以验证.

  • 调节性T细胞相关micro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进展

    作者:孙晓歌;李向培

    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外周免疫耐受异常在SLE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发现,miRNA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主要作用于基因转录后水平[1-2],它通过结合靶mRNA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阻止蛋白质翻译或引起mRNA降解,从而影响生命进程多个环节,近年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而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词:
  • 血小板微粒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丽佳;林辉;刘毅

    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双手小关节受累为主.免疫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炎症反应的持续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微粒(plateletmicroparticle,PMP)在RA外周血和关节液中显著增加[1],提示PMP与关节炎症、骨与软骨的破坏密切相关.本文围绕PMP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R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许夏雨;朱惠;王晓元;沈海丽

    RA是一种病因未知的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其受体在外周组织,如滑膜、骨、软骨等中都有表达.滑液中谷氨酸浓度升高,其受体活化与细胞因子释放、痛觉传导、骨吸收有关.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能减轻关节肿胀程度和痛觉传导,可能与RA的发病及临床症状有关,现将其在RA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免疫轴介导脊柱关节炎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同玲;赵毅;刘毅

    SpA是一组以脊柱、外周关节炎症和葡萄膜炎、指(趾)炎、银屑病、炎性肠病等关节外表现为共同特征的全身性炎性疾病,分为中轴型SpA和外周型SpA,中轴型SpA包括放射学阴性的SpA(non-radiographic axial SpA,nr-axSpA)和AS,而外周型SpA包括PsA、炎性肠病相关性脊柱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elated spondylitis,IBD-SpA)、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和未分化脊柱炎(undifferentiated spondylitis,USpA)等亚型[1-2].SpA与HLA-B27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炎症、骨破坏、新骨形成是SpA 3个典型的病理改变.SpA发生发展阶段,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多向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等多种细胞,TNF-α、IL-1、IL-6等多种细胞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Wnt等多个信号途径共同参与[3].

    关键词:
  • 嗜酸性粒细胞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孙怡宁;吕晓虹;郝志明;何岚

    1951年Churg和Strauss首先报道一种以血液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为特征的血管炎,目前命名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嗜酸性粒细胞在系统性血管炎中作用的研究多见于EGPA[1],本文重点就嗜酸性粒细胞在EGPA发病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 托珠单抗治疗持续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二例

    作者:李崇巍;刘力;赵倩倩

    例1 男,12岁.因间断左膝关节肿痛7个月,发热9d于2012年10月17日入院.患儿2012年3月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外敷中药后好转,同年10月初复发.入院前9d开始发热,体温达39℃.不伴皮疹、结膜炎、尿路刺激征及腹泻等.家族史无特殊记载.体格检查:左膝关节明显肿胀,全身其他关节及附着点未见异常.外周血血红蛋白84 g/L,白细胞18.92×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小板698×1099/L,ESR 115 mm/1 h,CRP 153 mg/L,免疫蛋白(Ig)G 10 600 mg/L,IgA 3 750 mg/L,IgM 3 390 mg/L,补体C3 1 600 mg/L,C4 403 mg/L,铁蛋白571.1 ng/ml,IL-6 72.99 pg/ml.

    关键词: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作者:李芳;孟德钎;刘焱;潘文友

    患者男,20岁.因腰背痛4年余,双下肢疼痛6个月于2014年7月入院.患者2010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痛,夜间痛明显,翻身受限,无晨僵,伴左膝关节疼痛,患者未重视,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2010年10月就诊于我科门诊,查体:脊柱无畸形,双侧骶髂关节处叩痛阳性,双侧"4"字征阴性,左膝关节轻度压痛,无肿胀.查ESR 25 mm/1 h、CRP14 mg/L,HLA-B27阴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骨质破坏(图1).诊断为AS,予以尼美舒利、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1年后患者自行停药.上述症状未再发作.

    关键词:
  • 干燥综合征合并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症一例

    作者:安勇博;李春;任立敏;栗占国

    患者女,67岁,因"间断多关节疼痛、转氨酶明显升高10余年,口眼干1年"于2012年12月就诊.患者10余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双肘、双腕、双膝及双踝关节疼痛,无肿胀及晨僵,于当地医院体检查AST 529 U/L,CK及LDH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甲型肝炎病毒(HAV)-IgM、戊型肝炎病毒(HEV)-IgM及丙型肝炎病毒(HCV)均阴性,考虑"肝功能异常",予多种保肝降酶药治疗后AST未恢复正常.1年前出现口干、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送服,伴眼干,眼部磨沙感,无反复腮腺肿大及口腔溃疡,未诊治.

    关键词: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及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结晶的双源CT对比分析

    作者:程留慧;王道清;张保朋;王锁刚;周舟;温泽迎

    目的 利用双源CT(DSCT)双能成像技术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及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6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酸值≥540 μmol/L)患者及48例经临床确诊且具有临床症状的痛风患者(四肢外观无任何改变和触摸不到明显痛风结节).对所有患者四肢关节进行DSCT双能成像检查,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对2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1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关节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足和踝关节13例,手和腕关节7例,膝关节2例),平均大小为(0.12±0.04) cm3.48例痛风患者均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足和踝关节48例,手和腕关节39例,膝关节27例),平均大小为(1.7±0.7) cm3.48例痛风患者中,早期痛风28例,晚期痛风20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数目及大小高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x2=52.076,P<0.01;t=44.834,P<0.01),主要沉积于关节、肌腱及韧带内.早期痛风与晚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3,P>0.05).结论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出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但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且体积更大,与患痛风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出现部位多在关节、肌腱及韧带内.

  • 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

    作者:任丽民;马丹;张莉芸;张改连;许珂;高晋芳

    目的 评估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ATO)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症状的改善程度,观察其对CIA大鼠血清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L/OPG系统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8只体质量及鼠龄相当的Wistar大鼠依次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8只为对照组(A组),剩余20只为造模组(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乳化液免疫动物2次,成功建立CIA大鼠模型16只),造模成功后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IA模型对照组8只、三氧化二砷治疗组8只;三氧化二砷治疗组在分组3d后通过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液1周,剂量4 mg· kg-1·d-1,后1d给予8 mg/kg,观察3d取材,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各组大鼠定期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定以及四肢关节X线摄片评估关节破坏程度.各组大鼠干预结束后内眦静脉取血,用流式细胞术(FMC)对各组大鼠血清中核RANKL、骨保护素进行定量测定.应用t检验或对各组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液1周后大鼠AI较同期CIA模型组明显改善(分别为2.63±0.92,6.6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1),X线显示关节破坏程度减轻.②CIA模型组血清中RANKL水平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1 890.70 (797.03,10 571.94) pg/ml,74.46 (29.21,95.3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P=0.005).③三氧化二砷治疗组与同期CIA模型组相比RANKL水平明显降低[44.78(21.41,79.83) pg/ml,1 890.70(797.03,10 571.9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P=0.01).④3组间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相当[16.87(6.91,17.64) pg/ml,5.32 (3.42,33.14) pg/ml,14.24 (6.96,21.86)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78,P=0.166).结论 CIA大鼠在骨代谢过程中存在炎性介质紊乱,血清中RANKL/OPG浓度比升高;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可以改善CIA大鼠的关节炎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血清RANKL/OPG浓度比来发挥作用.

  • 未分化关节炎:不可回避的临床"难题"

    作者:苏茵

    在临床实践中,风湿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近期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用疾病分类标准明确诊断.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就提出了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这一概念,多数学者认为UA是一组未能明确分类诊断的炎性关节炎,包括单关节炎、少关节炎或多关节炎,其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并可能会发展为确定关节炎,如RA等;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或成为持续未分化状态.在临床上如何认识、诊断和治疗UA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
  • 以证据为基础的类风湿关节炎 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伴随疾病的管理推荐:加拿大皮肤-风湿病学倡议小组的专家建议

    作者:徐丽玲;苏茵

    近几年,随着对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的深入了解,人们越来越关注炎性疾病伴随疾病的治疗及其在预后中的作用,多学科合作共同诊治炎性疾病多系统并发症已成为当今热点.2015年7月加拿大皮肤-风湿病学倡议小组在JRheumatol上发表了一篇关于RA、银屑病(psoriasis)和PsA伴随疾病的管理建议.该项工作共纳入1960-2012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三大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及2010-2012年风湿病和皮肤病主要学术会议的相关摘要共17 575篇,并进行了包括风湿病学家、皮肤病学家、实习生、研究员及受邀专家在内的会议讨论,形成这一广泛认可的推荐意见.现将该意见整理如下(见表1),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

    关键词:
中华风湿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