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중화심혈관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58
  • 国内刊号: 11-21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cv.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高血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氧化应激对其影响的研究

    作者:钟久昌;杨成悌;辛楠;张缤;余静

    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及过氧化脂质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对sICAM-1水平的影响.

  • 老年人血脂与冠心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李健斋;陈曼丽;王抒;董军;曾平;侯鲁维

    目的前瞻性观察老年人高血脂是否仍是增加冠心病(CHD)危险的因素,高龄(80岁以上)老人是否需要调脂治疗.方法对1 211例年龄(70±9)岁的离休干部(男性占92%)在1986年~2000年间作长期随访,平均随访11.2年.观察血脂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及CHD死亡的关系.结果 (1)本组老年人血脂异常者达2/3,胆固醇偏高的占51.6%. (2)累计死亡397例,高血脂组的总死亡率(31.6%)略低于血脂正常组(35.3%),P=0.193 1.CHD总计(大多数为非致死性AMI)214例,占总人数的17.7%.其中高血脂组(20.9%)多于血脂正常组(11.4%), P=0.000 1.CHD死亡89例中也是高脂血症组(8.9%)高于血脂正常组(4.4%), P=0.004 5.(3)Logistic回归选入年龄、高血压、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4项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本组老年人血脂较高,高胆固醇多见,AMI发生率也较高,提示高胆固醇仍是增加老年人(甚至80岁以上老人)AMI及CHD死亡危险的因素,对健康状况较好的高龄老人除调整生活方式外也应作适当的调脂治疗.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新突变一例

    作者:赵卫红;刘玉洁;杨艳玲;范佳;陈丽君;戚预

    目的分析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的情况,并为在婴幼儿时期此病的症前筛查提供确诊方法.方法以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然后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后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个家系中检测出患儿和其父亲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即在第4外显子的444位碱基发生杂合突变(T→A),相应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成终止密码子,其母亲LDL-R基因正常.结论 LDL-R基因此位点的突变可引起FH,PCR-SSCP方法可用于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确诊.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降脂疗效观察

    作者:邹阳春;胡大一;杨新春;顼志敏;李静;魏妤;高明明;刘晓惠;王乐丰;崔亮

    目的随机对比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后48 h内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所有临床确定为ACS患者入院48 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总胆固醇(TC)≥4.68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患者则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辛伐他汀10 mg组与20 mg组:(1)10 mg组:入选98例ACS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1.2岁.(2)20 mg组:入选99例ACS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8例 ,平均年龄61.3岁.分别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复查血脂,并对临床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10 mg与20 mg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20 mg剂量组降TC及降LDL-C疗效均明显优于10 mg剂量组,两组之间各时间段的达标率差异显著(3个月时TC为26.8% 比16.5%,LDL-C为29.9%比19.6%,P<0.05;6个月时TC为29.9% 比24%,P<0.05;12个月时TC为36.5% 比26.3%,LDL-C为40.3%比28.2%,P分别<0.05和P<0.001);随访期间辛伐他汀20 mg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10 mg组.结论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ACS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辛伐他汀20 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辛伐他汀10 mg组.

  • 新型磁共振对典型及早期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刘成伟;夏黎明;严江涛;陈新山;赵春霞;汪道文

    目的用有黑血技术的新型磁共振(MRI)对典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者进行检查,以确定新型MRI诊断ARVC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通过对确诊的ARVC患者的一级亲属行MRI检查,以探讨MRI对早期ARVC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ARVC患者(除1例猝死首诊者外)及其7个家系的54名成员全部接受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10例临床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分析和确定其影响特征及诊断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家系成员行MRI检查以发现早期ARVC患者.结果临床患者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8)、晕厥(9/10)、心力衰竭(3/10)和猝死(3/10).心电图均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VLP)均阳性(8/8).MRI检查显示临床患者均有明显右心室(RV)扩大及室壁广泛强信号,经压脂处理后心肌信号呈岛状或连续中断,为特征性纤维脂肪替代影像;患者均有RV运动减低或有室壁瘤形成,部分伴左心室受累(3/8).家系筛选发现8例异常,拟诊为早期ARVC,2例有心电图异常,2例VLP阳性.MRI显示,8例心室壁均有局限性纤维脂肪变的影像改变,4例有RV扩大,2例可疑扩大,6例RV心尖部血流淤滞现象.结论带黑血技术的新型MRI是目前诊断ARVC和早期ARVC的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查手段.

  •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外科治疗(附38例临床报告)

    作者:胡盛寿;陈雷;许建屏;吴清玉;孙立忠;宋云虎

    目的介绍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自1996年12月至2001年4月,38例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32~70岁,平均(58±8)岁.术前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4例,Ⅲ~Ⅳ级34例.轻度二尖瓣返流6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合并室壁瘤6例.除6例轻度返流患者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外,其余32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手术. 结果无手术及术后早期死亡,无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为Ⅰ~Ⅱ级.随访37例,平均随访(20.8±14.3)个月,除1例远期死亡,1例NYHA分级心功能Ⅲ级外,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中度以上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二尖瓣成形术应为首选,术后效果良好.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作者:刘菁;吴若彬;肖学钧;卢聪;张镜芳;黄新胜

    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核素心室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测定35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结果右心室射血分数与肺动脉压呈负相关(r=-0.52,P<0.05)、与左室舒张末径呈负相关(r=-0.55,P<0.05)、与三尖瓣反流面积呈负相关(r=-0.77,P<0.01);术后右心室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瓣膜病变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与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室扩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等因素有关,瓣膜置换术后右心室功能可明显改善.

  • 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健康子代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无创检测

    作者:李江;赵水平;许竹梅;彭道全;高梅

    目的探讨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对健康子代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技术,检测了30例有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的健康子代和31例无心血管病家族史对照者的肱动脉在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发现有心肌梗死家族史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7.8%±5.3% 比15.1%±3.5%, P<0.001), 同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较对照组明显增厚[(0.53±0.06)mm 比(0.49±0.05)mm,P<0.01)],二组合并后直线相关分析发现FMD和IMTc呈负相关(r=-0.545, 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是影响FMD和IMTc独立的危险因素(β=-6.076, P<0.001;β=0.081,P<0.01).结论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健康子代存在血管早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疗效、不良反应及价-效关系比较研究

    作者:鲁跃华;周传堃;陈爱武;李珂;葛正庆;陈琴;换魣;杨建南;钱少平

    采用不同剂量的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并以辛伐他汀作对照评价其调脂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价格-效益关系.

  • 三磷酸肌醇受体/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激活致心肌肥厚的研究

    作者:祝之明;杨永健;祝善俊;王海燕

    目的研究激活心肌细胞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是否触发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介导的心肌肥厚信号通路.方法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和核酸合成,细胞内钙变化,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3(NFAT3)及锌指转录因子(GATA4),胚胎基因(α-actin,β-MHC)及即刻早期基因(c-fos、c-myc)表达.结果给予IP3能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和核酸合成,能明显致心肌细胞内钙增加;IP3刺激心肌细胞IP3受体,能明显激活心肌细胞CaN/NFAT3/GATA4信号通路,促使心肌细胞的早期即刻基因和胚胎基因表达.结论激活IP3R介导的CaN/NFAT3/GATA4信号通路能显著地促使心肌细胞肥大,这条信号通路不同于已知的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心肌肥厚信号转导途径.

  •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陈云鹏;张济富;陈增杰;李新祥;颜道茹;刘玲珑;叶勇

    患者女性,48岁.因"劳力性气短、心悸1个月.下肢浮肿3d"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入院前2周曾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予"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抗炎治疗4d后退热,未继续用药.查体:体温37.1℃.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00/68 mm Hg(1mm Hg=0.133kPa).

  • 家族性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室壁瘤一家系报告

    作者:吴春阳;曹秀华;乐红琴;虞慧;王迎春;袁振洲;陈亚奇;王斌

    家族性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室壁瘤(ALVA)临床罕见,笔者所遇1家系(图1),现报道如下.

  • 华法林致脑出血二例

    作者:张莉玲

    例1 患者男性 ,39岁, 2001年6月27日突感头痛,恶心、呕吐,次日急诊入院.既往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于1997年6月行"室间隔修补术及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坚持服华法林,在我院门诊随访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半年左右,使INR在2~3范围.近8个月每天服华法林4.5mg,一直未测INR.

  • 冠状动脉微栓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成兴;葛均波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挽救频死的心肌但是冠状动脉造影达TIMI Ⅲ级血流的患者,25%以上心肌组织水平的血供并未恢复[1,2].

  • 我国中年人群脉压对于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北凡;刘小清;武阳丰;李义和;杨军;饶栩栩;赵连成;麦劲壮;李莹;郭成业;田秀珍;石美玲;于学海;邓木兰

    目的研究在中国中年队列人群中,基线脉压(PP)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1983~1984年对北京和广州工人和农民人群10 076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1997年底,平均随访13年,共发生冠心病事件72例,脑卒中事件259例.按PP的4分位组计算年龄性别调整发病率(1/10 000人年)和RR值.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多项危险因素后分析,PP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结果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年龄性别调整发病均随PP的4 分位而增高,高和低4分位组相比,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为4.68,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为6.83.多因素Cox回归显示,PP增加一个标准差,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是1.54和1.67,低于相应收缩压(SBP)的1.69和2.03, 以及舒张压(DBP)的1.61和2.17.在多因素模型中同时控制SBP,则PP和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的关联不再显著,而与脑卒中,尤其是出血型卒中呈显著负关联.而同时控制DBP,则PP和DBP均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结论在中国中年人群中,PP虽然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但预测价值低于SBP和DBP.在中年人群高血压防治中,除重视SBP和PP外,控制DBP增高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 血脂异常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诸骏仁

    继1996年在广西北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血脂异常研讨会之后,今年在四川成都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血脂异常学术研讨会,本期发表了该会议的纪要,反映了我国临床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所做的工作.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蔡逎绳;周京敏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CHF的发生和发展和人体内一系列神经体液因素的过度激活有关.在这些改变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AS的作用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II(Ang II)来实现.阻断该系统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已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能显著减少CHF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理论上,Ang II受体阻滞剂(ARB)较ACEI可更完全地阻断RAS系统.

  • 全国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脑卒中防治论坛会议简介

    作者:孙宁玲

  • 2002年全国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简介

    作者:林全秀;陈小明

    关键词: 高血压 相关疾病
  • 武警部队第五届心血管病专业学术会议简介

    作者:刘惠亮;李玉明;罗建平

  • 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几点浅见

    作者:张子彬;张玉传

  • 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几点浅见”一文某些观点的商榷

    作者:戴闺柱

  • 第二届全国血脂异常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学术研讨
  • 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伴钩拢现象

    作者:周晓勤;李景霞

    患者男,4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个月余求诊.门诊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常规心电图示正常,其他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暂缺.

中华心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