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중화심혈관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58
  • 国内刊号: 11-21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cv.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舜欣;李俊来;刘萃;谭国娟;曹晓林;王节

    目的 评价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D-dimer)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疑患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5岁)进行Wells评分、分组(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及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分别使用传统临界值(500μg/L)及年龄校正临界值[(年龄×10)μg/L]进行统计.除Wells评分<2且D-二聚体为阴性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计算D-二聚体不同临界值结合风险评估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低风险组中假阴性率及95%可信区间,各年龄组排除率的差异 结果 在624例患者中,326例(52.2%)评估为低风险,298例(47.8%)为高风险使用传统临界值和年龄校正临界值诊断或排除血栓的敏感性,两者无明显差异(低风险组:95.5%与95.5%,高风险组:89.9%与89.2%),而特异性年龄校正临界值则显著优于传统临界值(低风险组:61.0%与 40.4%,高风险组:89.3%与67.3%).低风险组,使用传统临界值约116例患者D-二聚体为阴性,使用年龄校正临界值则有174例患者为阴性,两组假阴性率均为0.6%(95%可信区间0.07%~2.20%).各年龄组中,使用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排除率(14.3%~23.1%)不同程度的高于使用传统临界值,特别是> 85岁的高龄组.结论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低风险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排除率.

  • 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陆娟;戴敏;钱大钧;张常莹;曹黎君;王如兴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行CRT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62.5±11.2(49 ~82)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和斑点追踪成像测定左室同步性、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并根据临床表现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分级.CRT临床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级以上;CRT超声心动图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15%.结果 CRT临床有反应者16例,无反应者5例.采用常规超声评估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左室舒张功能,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减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舒张功能各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舒张功能,结果显示二者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分别为(0.18±0.11)/s和(0.14±0.09)/s(P<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比值分别为680±600和787±690(P<0.05),且左室等容舒张期应变率与反映左室功能的血液B型利钠肽有较好的相关性(r=-0.68,P<0.05).结论 对CRT有反应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RT在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和减少二尖瓣反流同时也可明显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斑点追踪成像可准确有效地评估CRT术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

    作者:高扬;吕滨;侯志辉;曹慧丽;于方方;蒋世良;戴汝平

    目的 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为手段,分析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 1年6月因冠心病或疑诊冠心病在我院3个月内同时行CCTA和ICA检查的患者,排除既往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冠状动脉病变按16节段分析,比较代谢综合征和非代谢综合征2组患者在钙化积分、斑块特征及梗阻性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872例患者,平均年龄(60.2±10.0)岁,男性634例(72.70%).代谢综合征组377例,非代谢综合征组495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中位数为102(10,410),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58(0,274)(P<0.01).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组无钙化患者所占比例较低[19.63%(74/377)比30.71% (152/495),P<0.01],而钙化积分≥1000的重度钙化所占比例较高[8.22%(31/377)比4.65% (23/495),P=0.03];左主干及各支冠状动脉中远段钙化斑块所占比例较高(P均<0.05);单支病变患者所占比例较低[23.61% (89/377)比36.77%(182/495),P<0.01],而二支病变[29.71% (112/377)比22.83%(113/495),P<0.05]和三支病变[35.54%(134/377)比24.44%(121/495),P<0.01]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多,左主干和各支冠状动脉中、远段钙化斑块数显著增高,钙化病变更弥漫,且梗阻性病变累及的血管数更多.

  • 血红素氧合酶-1在空气细颗粒物PM2.5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竞路;吕吉元;张明升;秦纲;李彩萍

    目的 通过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钛试剂,Trion)和血红素氧合酶-1 (heme oxygenase,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对空气细颗粒物PM2.5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物作用的影响,探讨HO-1在PM2.5致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苏由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37℃、5% CO2条件下正常培养至细胞形成致密单层时,分别进行干预.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2)PM2.5染毒组(PM2.5组):不同浓度PM2.5(200、400、800 μg/ml)培养细胞24 h,选择400 μg/ml为其有效干预浓度(后续各组如未特殊注明,默认PM2.5浓度为400 μg/ml).(3)PM2.5+Trion组:ROS抑制剂Trion(10μmol/L)干预细胞1h后,加入PM2.5,培养24 h.(4)PM2.5+ZnPP组:HO-1抑制剂ZnPP(10μmol/L)干预细胞1h后,加入PM2.5,培养24 h.收集干预后的各组细胞,用MTT法比较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法分析细胞内HO-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荧光探针标记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PM2.5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M2.5+Tiron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均低于PM2.5组,PM2.5+ ZnPP组则均高于PM2.5组(P均<0.05).PM2.5组R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M2.5+Tiron组ROS水平低于PM2.5组,PM2.5+ZnPP组则高于PM2.5组(P均<0.05).PM2.5组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PM2.5+Tiron组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PM2.5组,PM2.5+ZnPP组亦均低于PM2.5组(P<0.05或0.01).3、6、12和24 h不同时间干预后,PM2.5组细胞caspase-3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M2.5+Tiron组均低于PM2.5组(P均<0.05),PM2.5+ ZnPP组则均高于PM2.5组(P均<0.05).结论 PM2.5可以通过增加ROS损害HUVEC,同时引起HO-1表达增加.而HO-1继发性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细胞自身抗PM2.5氧化损伤的过程.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殖和再生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廖占玲;王炳银;刘峰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缺血时段心脏不同部位心肌细胞增殖变化,探讨增殖发生时间和部位、分布特点及增殖细胞是否与心脏干细胞有关联及其在修复损伤心肌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n=44)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n=20)开胸置缝线而不结扎.于术后第3、5、7、14和60 d处死大鼠(第7和14天两组各9只,其余各组均为5只),采集左心室梗死边缘区及右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处死大鼠前12和24 h分别腹腔注射50 mg/kg5-溴-2-脱氧尿苷(Brdu).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和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du阳性心肌细胞数量;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检测新生细胞的横纹结构;α-横纹肌肌动蛋白抗体检测判别增殖的细胞是否为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Brdu和c-kit阳性的心肌细胞.结果 实验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第5天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Brdu阳性心肌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第7天梗死边缘区Brdu阳性心肌细胞达高峰,为对照组的5.7倍[(1.26±0.15)%比(0.22±0.06)%,P<O.01],非梗死区为对照组的4.2倍[(0.75±0.12)%比(0.18±0.07)%,P<0.01];第60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7天梗死边缘区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为右心室非梗死区的1.7倍[(1.26±0.15)%比(0.75±0.12)%,P<0.01],第14天为1.4倍[(0.77±0.09)%比(0.54±0.11)%,P<0.01].PTAH染色显示部分增殖的新生细胞有心肌横纹结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部分Brdu阳性细胞心肌肌动蛋白标记阳性;梗死边缘区部分Brdu阳性细胞c-kit标记亦阳性,这些心肌细胞核较小且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成年大鼠新生心肌细胞明显增多,梗死边缘区及右心室非梗死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增殖和(或)再生现象呈时间依赖性.部分新生的心肌细胞具有心脏干细胞特性.本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细胞似有激活增殖和(或)再生的现象.

  • 地高辛过量引发右冠窦瘤破裂一例

    作者:张文琪;刘国晖;高冬梅;李冰;杨萍

    患者男,49岁,睡眠中突然出现胸闷、心悸,伴大汗,并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来我院急诊以“急性冠状脉综合征”于2010年6月22日凌晨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高达150/100 mm Hg(1 mm Hg=0.133kPa),未规律用药,近2个月误将地高辛当做降压药服用,地高辛0.25 mg 2次/d,无其他用药史,近期无心悸、恶心和呕吐等不适史;发病前无用力过度、情绪激动、饱餐等情况.查体:血压95/60 mm Hg,心率132次/min,律整,心音有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6级表浅而粗糙的连续性杂音.

    关键词:
  • 冠状静脉窦经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锁骨下静脉一例

    作者:杨龙;郑亚西;蒋清安;田野;张羽坤;叶芸;覃智芳;杨天和

    患者男性,50岁,因“发作性心悸9年”入院.心悸发作无明显诱因,每月发作1~5次,每次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短数秒钟,长约3h,皆自行终止.偶伴头晕,无黑朦、晕厥.多次心电图检查均诊断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频率为210次/min左右.既往无心脏病史.人院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超声心动图未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异常.临床诊断为特发性房速.计划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在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术.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后,送入7F血管鞘.送6F1O级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专用标测电极至右心房,反复尝试均未能探到CS开口.之后,先后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途径送人标测电极,多次尝试后仍未找到CS开口.

    关键词:
  • 巨大右冠状动脉瘤-右室瘘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张治平;沈菲;刘成伟;苏晞;符竣;陈绪发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1周入院,1周前受凉后发热,体温高39.7℃,在社区诊所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具体名称和剂量不详),发热好转.因听诊有“心脏杂音”,建议至上级医院继续诊治,遂人我院.既往史:有吸烟嗜好,偶尔饮酒,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79 mm Hg(1 mm Hg=0.133 kPa),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广泛,余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76.23%,血红蛋白127.8 g/L.B型利钠肽244.2 ng/L;超敏CRP 57.06 mg/L;血清白蛋白34.0 g/L,红细胞沉降率41 mm/1 h,血浆D-二聚体1.21 μg/ml,肌钙蛋白I、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正常.

    关键词:
  • 慢性肾脏疾病与心房颤动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作者:梁卓;王玉堂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和慢性心脏病发病率的增高,因患房颤住院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1].而慢性肾脏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倍,其所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2].除外需要考虑慢性肾脏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外,高风险的心血管事件是这类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存在明显的双向联系[3-4].“心肾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将心脏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成三类:心脏疾病导致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导致心脏疾病;全身系统因素导致心脏和肾脏两种疾病[5].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与房颤发生的关系逐渐得到关注,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因果关系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祖贻;胡大一

    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抗血栓治疗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内容之一.抗血栓治疗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抗凝治疗中临床常用的传统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以华法林为代表)疗效确切,但存在药理作用不可预知、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出血风险增加等不足,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化,患者依从性差.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公布的一项对全球不同地区高危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情况的调查显示,欧美等地区该类患者口服抗凝剂的比例仅40% ~ 70%,而中国仅10%.

    关键词: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贾张蓉;赵冬;齐玥;王薇;王淼;孙佳艺;秦兰萍;刘静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参加“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2002年危险因素调查的1541例北京地区45 ~ 74岁队列人群中资料完整的1471人(男性688人,女性783人)作为研究对象.Lp-PLA2活性水平采用比色法进行检测.对男女两性的Lp-PLA2活性水平以及Lp-PLA2活性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1)男女两性Lp-PLA2活性水平分别为(22.73±8.52) nmol·min-1 ·ml-1和(20.01±8.06) nmol·min-1·ml-(P<0.01).(2)男性的年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男性(P<0.05或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Lp-PLA2活性水平与肥胖指标(腰围和体质指数)、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TC、LDL-C、HDL-C和甘油三酯)均相关(P均<0.01);女性Lp-PLA2活性水平与年龄和血脂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肥胖指标和血压的相关性低于男性(女性r值0.02~0.08;男性r值0.1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HDL-C、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后,男性Lp-PLA2活性水平仍高于女性(OR=1.72,95%CI:1.34 ~2.21,P<0.01).结论 男性的Lp-PLA2活性水平高于女性,且与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较强,但此性别差异并不能够完全由主要危险因素解释.

  • 静息心率对非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作者:吴寿岭;刘小雪;朱晨蕊;魏晓明;李慧英;杜鑫;林黎明;李俊娟;刘妍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对非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NOD)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至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职工中空腹血糖≤7.0mmol/L、无糖尿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空腹血糖资料及静息心率测量资料完整、收缩压<140 mm 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90 mm Hg、无高血压病史、未使用降压药物、未服用调脂药和β受体阻滞剂的48 926例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未参加2008至2009年度、2010至2011年度体检以及空腹血糖资料缺失者,终纳入统计分析的职工共29 910例.依据2006至2007年度静息心率测量值,将观察对象分为第一分位组(静息心率< 63次/min)、第二分位组(63次/min≤静息心率<70次/min)、第三分位组(70次/min≤静息心率<75次/min)、第四分位组(静息心率≥75次/min).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糖尿病发病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心率与NOD的关系.结果 (1)第一分位组、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22/1000人年、13.58/1000人年、13.96/1000人年、17.55/1000人年;其中,男性分别为12.17/1000人年、15.20/1000人年、16.08/1000人年、20.44/1000人年,女性分别为8.29/1000人年、9.38/1000人年、8.86/1000人年、9.60/1000人年.(2)校正了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分位组(HR=1.20,95% CI:1.04 ~ 1.40,P<0.05)、第三分位组(HR=1.25,95% CI:1.07~1.45,P<0.01)、第四分位组(HR=1.58,95% CI:1.36 ~ 1.82,P<0.01)NOD的发病风险增加;进一步校正空腹血糖后,与第一分位组相比,第二分位组(HR=1.21,95% CI:1.04 ~ 1.40,P<0.01)、第四分位组(HR=1.22,95% CI:1.06~ 1.41,P<0.01)的NOD发病风险仍然增加.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静息心率对女性NOD的影响不再显著(P>0.05);但是在男性中,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分位组(HR=1.21,95% CI:1.02 ~ 1.43,P<0.05)、第四分位组(HR=1.27,95% CI:1.09~ 1.49,P<0.01)NOD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静息心率增快的非高血压人群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 心房颤动一级预防策略的知与行我们能做什么?

    作者:戚文航

    20世纪末Eugene Braunwald已预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房颤)将逐渐成为人类心血管疾病中的“二大流行病”,房颤患病率将明显增高.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病死、病残后果,长期以来人们对房颤的治疗和研究从未懈怠,心律-心室率控制的对照研究,射频消融、器械治疗的进展,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问世,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的开发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尤以射频消融已是光灼四射的热点.但是,作为一个疾病本质的问题——病因和预防的研究,相比之下却是明显不足,在临床上几乎是处于一种被遗忘的空白状态.面对疾病医疗模式转换的新理念以及房颤日益增高的患病率,对于房颤的一级预防的研究必须大大加强[1].

    关键词:
  • 2013HRS/EHRA/APHRS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洪葵;刘欣;胡大一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是一组有潜在恶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猝死风险的遗传性疾病,大部分由参与调控心脏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这些患者的心脏结构大多正常,又具有猝死高风险,大大增加了其诊治的难度.近,由美国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学会(EHRA)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制定首个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颁布[1],为该综合征的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提供依据.该共识的撰写工作涵盖了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专家,充分显示其临床应用的可信度.

    关键词:
  • 医学整合 全程关爱

    作者:杜昕;马长生;胡大一

    实现有效、及时、安全、平等和以患者为中心的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终日标.尊重患者的价值观、选择权与需要、协调和整合不同专业的医疗服务、以患者能理解的语言与其交流、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控制疼痛、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其恐惧和焦虑、做出决策时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保证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整合的医疗服务模式(integrated medicine)”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patient-centered care)”代表了医疗服务文化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
  • 第三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易绍东;向定成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暨全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训班于2013年9月14日在广州举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等60多名全国知名专家以及500余名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

    关键词:
  • 组建联盟 凝聚正能量

    作者:胡大一

    2013年4月19日由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及其分支学术机构欧洲心血管预防和康复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EACPR)发起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临床实践全球论坛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脏联盟(WH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来自世界各国相关学术机构的36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关键词:
  • 深切怀念我国心血管病内科一代宗师董承琅教授写在董承琅教授逝世20周年之际

    作者:陈灏珠

    一、中国心血管病内科学的奠基人董承琅教授,1899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县,1992年病逝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享年93岁.他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中国心血管病内科学奠基人,中国第一位心血管病内科医师,被大家尊称为董老.董老191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毕业于美国密执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24至193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任助理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和助教.1930至1931年赴密执根大学进修,回国后1931至1940年在协和医院任内科副教授兼心脏科主任,建立了心脏病专科门诊和心脏临床生理实验室.

    关键词: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年龄相关的卒中/出血风险及临床特点

    作者:李瑾;郭豫涛;王春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人群中卒中/出血相关临床事件与年龄增加的关系.方法 220例高龄老年房颤患者,平均年龄(83.1±0.6)岁,随访(3.2±0.8)年.结果 卒中风险CHADS2、CHA2DS2-VASc评分及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均随龄增加,在65 ~ 79岁组、80 ~ 89岁组及≥90岁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分别为:2.9±0.2、5.2±0.2及5.6±0.2,P<0.001;2.1 ±0.1、3.2±0.1及3.6±0.1,P<0.001 .与老龄房颤患者相比,高高龄老年患者大出血风险增加,接近卒中风险(80~ 89岁组:HAS-BLED相关出血风险3.7%,CHA2DS2-VASc相关卒中风险6.7%;≥90岁组:出血风险8.7%,卒中风险9.8%).此外,与CHADS2相比,CHA2DS2-VASc结合HAS-BLED评分更好地识别双重风险患者.在220例患者中,12例(5.5%)发生“双向事件”(血栓及出血事件),其中9例(75%)患者出血后再发血栓,死亡2例(22.2%).结论 高龄老年房颤患者出现出血风险随龄增加,接近卒中风险;高龄老年房颤患者易发生“双向事件”(血栓及出血),预后差,需优化抗栓管理.

  • 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王娟;杨艳敏;朱俊;张晗;邵兴慧;田力;黄毕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均可入选.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分成二组:高血压病史组和无高血压病史组.应用单变量Cox分析分别评价高血压病史、基线血压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6例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9±23.3)/(79.9±14.7)mm Hg(1 mm Hg=0.133 kPa);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1118例(55.5%),其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比例高达91.1%.1年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共314例(15.6%),其中高血压病史组191例(17.1%),无高血压病史组123例(13.7%).对主要心血管事件作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基线收缩压水平(连续变量)是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1.269,95% CI:1.012~1.592,P=0.039;HR=1.005,95%CI:1.000 ~1.010,P=0.042),而基线舒张压水平(连续变量)无统计学意义(HR=0.998,95%CI:0.991 ~1.006,P=0.698).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校正其他因素后,高血压病史分组及基线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对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不具有独立预测价值.此外,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凝不足状况及原因分析

    作者:高鹏;方全;王佳丽;范静波;朱孔博;杨德彦;邓华;程康安

    目的 评估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oral walfarin anticoagulation,OAC)治疗不足的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注册研究,入选我院就诊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并登记其一般情况、疾病特征、合并疾患及抗凝治疗等,对患者进行CHA2DS2-VASc风险评分,评估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状况并对华法林使用的影响原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入选的576例非瓣膜病房颤人群中,有214例(39.4%) OAC治疗,在476例药物治疗(非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中,144例(30.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持续性房颤、糖尿病史、慢性心力衰竭史、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CHA2DS2-VASc评分高者更多使用OAC治疗,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由于更多用抗小板药物而较少OAC治疗.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持续性房颤、慢性心衰史、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及非冠心病是使用OAC治疗的预测因子.结论 我国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且未能严格遵循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进行抗凝.

  • 阵发性心房颤动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

    作者:陈红武;陈明龙;杨兵;居维竹;张凤祥;顾凯;郦明芳;曹克将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8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48例.年龄27 ~73(52.3±10.2)岁,阵发性房颤的病史为(64.4±58.1)月.26例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术前发生脑栓塞.入选患者的左心房直径(36.3 ±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63.2±5.2)%.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术达到肺静脉-左房电学隔离;术后常规程序刺激诱发,若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或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消融.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记录到触发灶触发房颤,肺静脉触发59例(组Ⅰ),非肺静脉触发灶27例(组Ⅱ),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消融过程中明确12例非肺静脉触发灶,1例位于左心房顶部,11例起源于上腔静脉.平均随访(37.1±10.4)月,首次消融术后,组Ⅰ中20.3%患者复发房颤,与组Ⅱ相比,复发率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Ⅱ55.5%,P=0.001).两组患者平均消融次数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组Ⅰ(1.1±0.4)次比组Ⅱ(1.7±0.8)次;P <0.001].组Ⅱ中,二次消融的15例患者,11例左侧肺静脉传导恢复,8例右侧肺静脉传导恢复,再次隔离后,共诱导出15处房颤触发灶,2例为肺静脉,13例位于肺静脉之外,11例为上腔静脉,2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二次术后仍有3例复发,其中2例3次手术,触发灶分别位于左房间隔与冠状静脉窦,1例患者4次手术,触发灶位于左心房后壁.结论 非肺静脉触发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常见部位为上腔静脉,是肺静脉前庭隔离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转化规律、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与应用

    作者:王薇;赵冬

    近30年来,心脑血管病迅速跃升为国民第一位死因.与其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和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发生重大转变,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防治需求以及相应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包括:获得人群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长期和近期变化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新的流行特征,建立个体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方法并用于指导针对数以亿计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实践,确定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防发病)和二级预防(防复发)中的重点目标和防治策略效果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
中华心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