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 중화초성영상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77
  • 国内刊号: 13-11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1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张运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超声诊断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

    作者:盖永浩;蔡世峰;吴世慧;宋树良;丁继莲;薛燕;赵建中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VRS)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以指导临床采取正确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CVRS声像图及临床特征,总结该病的诊断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双子宫、双宫颈,右侧斜隔11例,左侧4例.15例均伴斜隔侧肾缺如.Ⅰ型CVRS 10例,其声像图特异,术前均能明确诊断;Ⅱ、Ⅲ型CVRS超声可为临床作出提示性诊断.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CVRS的首选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瘤栓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林礼务;林学英;何以敉;高上达;薛恩生;俞丽云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癌栓(PVTT)的诊断价值以及PVTT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病理或(和)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伴PVTT患者38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16例.对癌栓与血栓进行二维超声定位,并对其周边与内部进行彩色血流检测,观察其动脉与门静脉血流的显示率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癌栓组的周边与内部均以动脉血流为主,其显示率分别为 81.6%(31/38)与 86.8%(33/38),均明显高于血栓组的动脉血流显示率[31.6%(5/16)与 6.3%(1/16),均P<0.01];而血栓周边仍以显示门静脉血流为主,达 68.8%(11/16),高于癌栓组(P<0.01).同时,癌栓组周边动脉血流的高流速与阻力指数分别为(141.45±58.36)cm/s与 0.69±0.04,明显高于血栓组[(102.32±18.21)cm/s与 0.59±0.05,均P<0.05]. 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静脉癌栓内部的动脉血流对PVTT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多普勒超声对创伤性动静脉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段云友;刘禧;袁丽君;李群;周晓彦;吕发勤;王文;曹铁生

    目的探讨创伤性动静脉瘘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动静脉瘘患者, 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瘘口处血流情况,受累血管的内径、形态、血流性质及方向,对瘘口处及受累血管血流频谱进行分析,并与健侧对照.结果 8例可直接显示瘘口,显示受累血管管壁连续性中断,瘘口处五彩镶嵌样血流自动脉流向扩张的静脉腔,脉冲多普勒示瘘口处呈双期单向连续性频谱,血流速度300~390 cm/s,受累动脉近心端血流为高速低阻型,受累静脉出现脉动样血流,近心端静脉呈高速低阻型频谱;4例患者远心端静脉内出现逆向离心性血流.结论瘘口处双期单向分流,静脉出现高速、动脉样血流频谱是动静脉瘘的特征性表现,多普勒超声对创伤性动静脉瘘能够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小剂量镇静镇痛药物在经食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彬;朱梅;梁皓;张蕾;张楠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哌利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经食管超声(TEE)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需行TE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受检者均行1%地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观察组同时应用氟哌利多1 mg+芬太尼 0.05 mg静脉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反应及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询问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感受.结果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反应及感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两组间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每组病例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镇静镇痛药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可以减少TEE检查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可靠的.

  • 定量组织速度显像技术评价左心室节段性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桂华;张运;张鹏飞;张梅;季晓平;张薇;葛志明;王荣;丁士芳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QTVI)技术定量评价室壁运动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对15例健康志愿者(A组)和15例心肌梗死患者(B组)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和心尖长轴观组织速度图像.将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分别按照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划分为18个节段,测量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p)、收缩期峰值位移(D)、收缩期大应变率(SR)和收缩期大应变(S)4项指标.结果 B组运动异常节段中,18个节段中共有16个节段的Vp测值,15个节段的D测值,17个节段的SR测值,16个节段的S测值明显低于A组对应节段的测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或 0.05).结论 QTVI技术可准确识别运动异常节段,在定量评价节段性室壁收缩功能中具有重要价值.

  • 全前脑面部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作者:李胜利;欧阳淑媛;陈琮瑛;刘菊玲;毕静茹;官勇;廖玉媚;罗福薇;文华轩

    目的探讨全前脑胎儿颜面部的产前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产前超声对此类颜面部畸形的认识.方法超声对胎儿颜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检出病例与尸检结果比较.结果检出14例全前脑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共出现22个面部畸形,常见的面部畸形是眼距过近和正中唇腭裂,严重的面部畸形为独眼畸形,产前超声总检出率 91.7%(22/24).8例(57.1%)全前脑合并有面部以外畸形,超声检出7例.结论二维超声产前对全前脑胎儿面部畸形可准确显示,是诊断全前脑的可靠佐证.

  • 肾上腺畸胎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姚树新

    患者女,20岁.自觉腹部包块、腹胀、消瘦来院就诊.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右肾上腺区测及一 10.0 cm×9.8 cm球形肿物,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晰,内部结构较紊乱,回声不均匀,可见无回声区及细密点状回声和团状强回声,团状回声后方有声衰减(图1).手术后病理:肿物部分呈囊状,腔上皮被覆鳞状及柱状上皮,并见纤维,脂肪及神经组织.病理诊断:右肾上腺畸胎瘤.

  • 超声诊断巨大脐带囊肿1例

    作者:杨相明;左俊明;徐真

    孕妇,30岁.孕1产0,孕8个月,来我院常规产科检查.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显示:单胎,左枕前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 8.4 cm,胎心137次/min,脊柱排列整齐,股骨长 6.6 cm,羊水指数(9.5+7.9+8.9+4.0) 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于宫腔右侧胎儿腹侧见 8.2 cm×7.5 cm×8.0 cm囊性包块,有分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该包块边缘可见脐血流信号(图1,2).超声诊断:①单活胎,头位;②脐带发育异常,考虑脐带囊肿;③羊水过多.

  • 腹膜后恶性蝾螈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张辉

    患者女, 53岁. 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腰腹部包块来我院进一步检查.超声示: 右肾上方见一 7.9 cm×5.3 cm×6.0 cm低回声包块, 形态尚规则, 边界清, 有包膜, 内部回声较均匀(图1),该包块与肝及右肾分界清楚;彩色多普勒于包块内测及静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腹膜后实性占位.CT诊断:右腹膜后肿瘤.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腹膜后恶性蝾螈瘤.

  • 孕早期胎儿尿道闭锁超声表现1例

    作者:杜晓彬;刘虎明;王宗明;巴晶

    孕妇,23岁.孕3个月,孕2个月余出现下腹疼痛,在外院妇科检查后服药(具体药名、剂量不详)后症状缓解,无有害物质接触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可记.

  • 子宫内膜样肿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韩燕燕;耿宏光;曲延俊

    患者女,26岁.已婚未孕,1年半前曾做右卵巢内膜样肿瘤(交界性病变)切除术.近2个月阴道有少量不规则出血,分泌物增多.妇科检查: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临床诊断:慢性宫颈炎.

  •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张旭东

    孕妇,25岁.孕1产0,孕26+周.常规超声检查:单胎,左枕前;颅骨完整,双顶径 6.7 cm,脑室无扩张;颈部未见脐带压迹,脊柱排列整齐;胎心率137次/min,胎动正常;羊水大深度 5.7 cm,未见浑浊;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厚度 35 mm,成熟度I级;胎儿骶尾部可见一 11.2 cm×9.0 cm×8.7 cm混合性肿物(图1),边缘光整,境界清晰,内回声极不均匀,见多发小片状低回声及杂乱强回声,且见一长条状强回声(骨骼回声),肿物与胎儿骶尾部相连,在羊水中微微浮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1例

    作者:袁彬彬;王莎莎;吴晓岩;熊滔

    患者女,16岁.因活动后气促、心慌1年余,近日加重入院.查体:心率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柔和吹风样连续性杂音,第二心音亢进,未触及震颤.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 外伤致主动脉瓣环夹层并右心房瘘超声表现1例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吴晓岩

    患者男,39岁.因车祸导致颅脑出血损伤及左侧气胸.经相关治疗10 d后出现左心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双房及左室增大,于主动脉根部右后方可见一 14 mm×17 mm的条状无回声区,无搏动,与无冠窦相距 5 mm,CDFI未见血流信号.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心包少量积液,心功能未见异常.考虑主动脉根部血肿可能.后患者又出现右心衰,1周后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所见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患者心衰无明显改善.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侧肾内型肾动脉瘤1例

    作者:靳萍;陈孝义;朱敏怡

    患者女,49岁.因腰部胀痛不适就诊.无明显高血压病史,曾在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右肾积水.来本院就诊住院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右肾形态稍饱满,大小约 12.0 cm×6.5 cm×5.8 cm,包膜光滑,肾实质厚约 1.2 cm,回声均匀,肾窦内可见 5.0 cm×4.1 cm×3.1 cm类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光整,下极肾盏轻度分离,未见其他异常回声,右侧输尿管无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该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充填,并于无回声区内侧近边缘处见一高速五彩血流束射向无回声区内(图1),脉冲多普勒于高速射流处检测到动脉型血流频谱,大流速为 68 cm/s;肾外动脉未见扩张.超声诊断:右侧肾内型肾动脉瘤.

  • 亲血栓性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实验初步研究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卞爱娜;谭开彬;刘平;刘政

    目的制备亲血栓性靶向超声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在自制的白蛋白超声造影剂的基础上,采用交连法制备血栓靶向微泡造影剂.体外实验分3组:A组,将靶向造影剂滴加于健康人新鲜血凝块上,光镜下观察微泡与血凝块的粘附情况;B组对照,普通白蛋白造影剂;C组对照,6-肽阻断实验.结果 A组微泡在血凝块外围形成一条凝聚带,并顺着网格状的纤维素带延伸到血块内部,而两对照组均未见微泡与血凝块的结合.结论采用交连法可制备亲血栓性靶向白蛋白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微泡在体外能与人新鲜血凝块高效特异结合.

  • 超声心动图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身骨髓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国倩;刘虹;舒先红;潘翠珍;贾剑国;蔡乃绳;葛均波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G-CSF治疗组(16只)、对照组(16只)和假手术组(8只).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前壁心梗.假手术组仅单纯开胸.心梗后6 h起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G-CSF 150 μg·kg-1·d-1共5 d,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心梗前、心梗后1 d、2周及6周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形态及心功能变化.心梗后6周处死大鼠,取出心脏,测量并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瘢痕指数.结果心肌梗死后6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明显减小[LVDd(0.72±0.03)cm对 (0.83±0.02)cm,P=0.006;LVDs (0.34±0.03)cm 对 (0.55±0.03)cm,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则显著增高[LVEF(87.6±2.9)% 对 (62.5±2.5)%;FS (52.7±2.4)% 对 (30.6±2.0)%,P均<0.001];Tei指数则明显降低(0.23±0.06 对 0.44±0.05,P=0.009).心梗后6周治疗组的瘢痕指数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7.3±11.0)% 对 (51.9±11.5)%,P<0.05].结论 G-CSF动员自身骨髓干细胞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其疗效.

  • 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对心肌灌注跨壁分布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桂华;张运;张梅;赵静;季晓平;仲琳;丁士芳;王燕;陈文强;苗雅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评价心肌灌注跨壁分布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6只,建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分级狭窄动物模型,以超声血流计检测LAD血流量.采用低发射功率的实时MCE技术和持续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的方法,分别在基础、双嘧达莫诱发充血、LAD不同程度狭窄、再灌注及完全结扎状态下进行MCE检查.分别将感兴趣区(ROI)置于心内膜层与心外膜层得出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与指数函数拟合得出A、β、A·β测值,进而计算出各项测值的跨壁梯度,即心内-外膜层A比值(A-EER)、心内-外膜层β比值(β-EER)和心内-外膜层A·β比值(A·β-EER).结果基础状态、充血状态及LAD血流量减少50%时,A、β以及A·β测值在心内、外膜层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跨壁梯度接近1; LAD血流量减少75%时,心内膜层β与A·β测值明显低于心外膜层测值,β-EER、A·β-EER降低(P均<0.01);减少90%时,心内、外膜层A、β及A·β均明显降低,但心内膜层测值低于心外膜层测值,A-EER、β-EER、A·β-EER明显降低(P均<0.01);再灌注10 min后,A、β及A·β测值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A-EER、β-EER、A·β-EER接近1;完全结扎LAD 90 min后,心内、外膜层各测值再次降低(P均<0.01).结论实时MCE技术可显示心肌灌注的跨壁分布,无创性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载基因微泡介导β-galactosidase质粒转染心肌细胞的对照研究

    作者:汪国忠;胡申江;郑哲岚;童紫莺;郑霞;姚宇玫;李江

    目的观察不同的载基因微泡介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报告基因转染与表达,探讨微泡性质与浓度在超声破裂微泡介导基因转染过程中的效应.方法以β-galactosidase质粒为报告基因,制备两种不同性质的载基因微泡,利用诊断性超声破裂微泡进行体外心肌细胞基因转染,测定β-galactosidase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超声载基因破裂氟烷气体微泡(PESDA)转染组心肌细胞β-galactosidase表达约为单纯质粒转染组80倍(P<0.01),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微泡浓度增加而增高.超声破裂载基因PESDA转染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超声破裂载基因声振白蛋白微泡(ASDA)转染组(P<0.05),而两组对细胞活性影响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微泡性质及浓度对超声破裂微泡介导基因转染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低能量诊断性超声破裂载基因PESDA较超声破裂载基因ASDA能更为有效地介导基因转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基因传输方法.

  •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结构重构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平;张薇;黎莉;杨贵荣;苗雅;张运

    目的用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结构及功能改变,并监测卡托普利的药物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26只,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11只)及治疗组(9只)安置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次/min),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前3 d至起搏8周,给予卡托普利50 mg口服,每日2次,于起搏前及起搏后1、4、8周,应用AQ技术监测心房面积和容量的变化.对照组(6只)未安置起搏器,与起搏、治疗组同步行各项检查.结果 AQ监测发现起搏组于起搏1周后,左、右心房面积显著增大,4、8周后左、右心房面积进一步增加,左、右心房容量从4周开始逐渐增加.治疗组起搏1周后左、右心房面积及容量无明显变化,4周后有增大趋势,8周后左、右心房面积及容量轻度增大(与起搏前比较,P<0.05),但明显小于同期起搏组(P<0.05).结论①心房快速起搏可致实验犬心房结构重构,心房面积及容量扩大,卡托普利对心房结构重构有抑制作用.②AQ技术可有效监测心房结构重构所致的心房面积及容量变化.

  • 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8例分析

    作者:李菊萍;李红;母丽惠

    我院自1995~2003年超声检出羊膜带综合征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8例患者均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孕妇年龄 20~28 岁,平均 24.4 岁;孕周13~40周.先兆流产2例,临产1例,余5例无特殊.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室心肌功能变化特点

    作者:童晓明;赵聿平;王华

    本研究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心肌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左室肥厚与右室心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超声造影剂在基因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张超;邓又斌;张青萍

    基因治疗的方式有体内直接转基因(体内法)和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回体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性的基因必须达到靶细胞,进入细胞核,进而实现基因表达,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1].但这一基因转移过程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讨论超声波和超声造影剂在基因转移中的作用.

  • 超声介导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王兴华;于晓玲;董宝玮

    未来的超声造影将不仅限于获取组织血流灌注的信息,近来分子影像学的崛起使得影像诊断学与治疗学发生了跳跃式的前进.分子影像学并不是对传统影像学概念的简单替代,而是提供一种活体模拟的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技术,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与灵敏性.分子影像学并不着重于观察图像对比度或分辨率的不同,而是通过靶向作用于生物分子组成成分或其变化过程来突出显示病变组织的显微病理基础,从而反映真正的发病机制.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影像学取得初步的进展,其中超声及超声造影剂也取得了诱人的进展,例如:超声显微镜或超高频超声、靶向性微泡造影剂、纳米级微粒造影剂.本文将重点回顾超声造影剂在基因治疗、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 2004年第七届亚洲超声医学和生物学联合会学术会议简介

    作者:梁萍;王怡;邓又斌;王新房

    第七届亚洲超声医学和生物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5月17~21日在日本宇都宫市举行,来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2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录论文360篇.大会开幕式由本届大会的执行主席、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伊东弘一主持.会议内容丰富,从亚洲各国超声医学的发展现状、超声医师的培训到超声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超声医学的每一个领域和研究热点.其形式表现多样,包括专家特别演讲、主席演讲、研讨会、专题论坛、口头发言和壁报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