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的分析

    作者:刘悦晖;丁静娟;范学工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情况及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病毒感染者血清132份,HBV 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及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前C 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PCR-RFLP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41.18%(14/34),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11.22%(11/98)(P<0.01).前C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在B基因型检出率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 胶质瘤术后预后因素的分析

    作者:毛捷;黄军;黄纯海;罗端午;袁贤瑞

    目的:探讨胶质瘤治疗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547例胶质瘤手术病人,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病人5年生存率44.6%,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胶质瘤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86.8%、54.8%、21.8%和11.4%,Ⅰ级和Ⅱ级,Ⅰ级和Ⅲ级,Ⅰ级和Ⅳ级,Ⅱ级和Ⅲ级,Ⅱ级和Ⅳ级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与未全切的5年生存率各为55.2%和25.3%(p<0.05),术前KPS评分≥80与<80的5年生存率各为51.8%和26.5%(p<0.05),年龄(≦) 40岁与>40岁的5年生存率各为54.8%和28.6%(p<0.05).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级别肿瘤、肿瘤全切、年龄较小、术前KPS评分≥80是预后较好的有利因素,而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有无囊变、手术至放疗时间对预后影响不明显,有无辅助化疗对高级别肿瘤无明显改善.结论:年龄大小、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级别的高低是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虹;周志雄;周泽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3种ECM水平.实验分成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组、临床肾病CDN组).用直线相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HA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C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o糖尿病惠者血清cⅣ、L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罗文芳;易振佳;李密;罗杰坤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高压氧治疗的影响.方法:经确诊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按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对照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及对症治疗,未使用止血药物及抗纤溶药物;HBO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加压20 min,稳压压力0.23 MPa,吸氧80 min,中间休息10 min,减压20 min,1次,d,10次1疗程,2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HBO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HBO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MM/H)、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O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鞍区HRCT扫描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作用

    作者:李强;刘志雄;陈委;刘劲芳;刘运生

    目的:探讨术前鞍区HRCT扫描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鞍区薄层HRCT检查的结果和经验.结果:蝶窦呈鞍彤35例,鞍前形7例,鞍底骨质破坏19例.术后鞍底骨窗均小于1.5 cm × 1.5cm.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31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35例.术后脑脊液鼻漏5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因骨窗咬除而出现的视神经损伤、海绵窦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鞍区薄层HRCT检查有利于指导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手术方位的判断.

  • Annexin Ⅰ蛋白在人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腊军;徐爱君;方秀根

    目的:探讨Annexin Ⅰ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nnexin Ⅰ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年龄、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Armexin Ⅰ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Annexin Ⅰ在低分化癌中表达较高,与高、中分化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中分化癌之间Annexin Ⅰ表达均较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Annexin Ⅰ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Annexin Ⅰ蛋白表达下调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 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检查周围型肺肿块的结果分析

    作者:项颖

    目的:探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对周围型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CT检查明确为周围型肺肿块196例患者,在CT导向下,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周围型肺肿块187例,包括恶性肿瘤164例、结核7例和炎性假瘤14例,确诊率为95.4%,咯血及痰中带血发生率为5.6%,气胸发生率仅为15.8%.结论:经皮肺穿刺活检枪技术检查周围型肺部肿块安全、可靠、准确.

  • 2型糖尿病继发Fourn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志勇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经控制血糖、外科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良好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彻底清创,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 基于药效动力学的餐前胰岛素用量算法研究

    作者:王开发;李晓辉;何方平;张翼冠

    目的:为了有效地减少由于胰岛素剂量不当发生的高/低血糖,探索基于药效动力学的餐前胰岛素用量算法.方法:基于已有的胰岛素药效学数据,采用插值和数值积分的方法来准确地计算出体内残余活性胰岛素量.结果:得到餐前所需补充的胰岛素用量算法并实现了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结论:该算法可以使得治疗更加准确化和智能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大鼠Y染色体探针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赵洪雯;余荣杰;彭侃夫;刘宏;吴雄飞

    目的:研究制备地高辛标记的大鼠性别决定基因Y区(Y染色体,SRY)探针,用于检测雄性大鼠来源的细胞在雌性受鼠体内的SRY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按已知的雄性大鼠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序列,请上海博亚公司合成oligoDNA,采用PCR技术连接并扩增,地高辛标记的方法制备基因探针.以雌性大鼠为对照,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切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情况.结果:用原位杂交法证实在雄性大鼠肾脏内有SRY表达,而雌性大鼠肾脏无Y染色体阳性细胞,证实这种探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大鼠性别决定基因SRY探针的制备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异体雄性大鼠细胞移植后的分布和表达提供了实验基础.

  • 免疫荧光法检测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的病变

    作者:赵晓萍;陈燕;姚怡心;李西华;沈淑坤;陆振虞

    目的:观察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的病变情况.方法:出生7d的129Sv/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只.实验组置(75+2)%高氧环境、室温(23:1:2)℃,日光照明,5d后返回空气环境;对照组置(23±2)℃空气环境中饲养.出生后第17d在视网膜平铺片及冰切片上通过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比较两组星型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差异,并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出生后第17d实验组视网膜出现无血管区域,新生血管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星型胶质细胞增多、密集,与相邻的血管间的联系紧密,其小胶质细胞出现活化和增殖,突起少而短,并有胞体肿胀现象;实验组小鼠视网膜存在细胞凋亡.结论:(75+2)%高氧环境、室温(23±2)℃成功诱导小鼠视网膜的病变.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侯金才;华茜;潘彦舒;陈会丛;杜欢;王筠;李澎涛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关系,探讨血脑屏障维持脑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学基础.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三代,收集在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48 h后的务件培养液;将条件培养液分别按20%、30%、40%、50%、60%、70%、80%、90%、100%不同浓度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24 h、48h后的活性变化.结果:48h时间点的各浓度内皮细胞条件液组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细胞条件液对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而24 h的70%、80%、90%、100%浓度组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意叉的差异(P<0.01),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正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了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

  • 抗内毒素Fab'对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NO、MDA与iNOS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庄颖;张雅萍;马思远

    目的:观察抗内毒素Fab'对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的影响,探索防治烧伤脓毒症的新措施.方法:采用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分为烧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6、12、24、48h4个时相点测定肠组织中NO、iNOS、MDA的浓度.结果:烧伤后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治疗组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较烧伤组显著降低.结论:抗内毒素Fab'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起到对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脓毒症的防治作用.

  •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形态结构和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石松林;王国红;马宗源;史建陆;林昌健;李祺福

    目的:观察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和相关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以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终末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0.5μg/mL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系统研究MG-63细胞处理前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变化和成骨细胞相关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经Tan ⅡA处理细胞产生了核质比例减小、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器丰富发达、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等显著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处理后MG-63细胞I型胶原蛋白、骨粘素和骨钙蛋白的表达呈阳性,并观察到钙化糖原颗粒增多和典型骨结节的形成.结论:丹参酮ⅡA能显著改变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恶性特征,并促进与成骨细胞相关的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变化,从而对人成骨肉瘤细胞的终末分化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 IGF-1对不同年龄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作者:王琳娜;崔景彬;杨华山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青年和老年大鼠局灶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及其后细胞生存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青年鼠(3-4个月)和老年鼠(1年)随机分组,侧脑室注入IGF-1,1天后进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对照组由生理盐水取代.采用BrdU标记方法鉴定MCAO后7d和28d的增殖细胞.BrdU于MCAO后第6d由腹腔注入.免疫组化法检测7天后BrdU、PSA-NCAM标记细胞和28天后BrdU、BrdU/MAP2双标细胞.结果:老年组中BrdU阳性细胞的数目7d后较对照组增加5.1倍;青年纽中BrdU阳性细胞的数目7d后较对照组增加5.5倍.28d后,BrdU阳性细胞的残留率在青年IGF-1处理组和老年IGF-1处理组中分别是79.2%和75.1%,分别相对于对照组的77.1%和52.3%.老年组中PSA-NCAM阳性细胞的数目7d后较对照组增加3.2倍;青年组中PSA-NCAM阳性细胞的数目7d后较对照组增加3.7倍.28d后,BrdU/MAP2阳性细胞在青年IGF-1处理组较对照组增加7.0倍,在老年IGF-1处理组较对照组增加4.9倍.结论:此结果提示局部应用IGF-1进行缺血前预处理,在青年鼠和老年鼠中均能诱导神经发生,且在老年鼠中能明显提高神经发生后的增殖细胞的生存率和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研究IGF-1在中老年脑损伤病人中的治疗性应用.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кB在哮喘豚鼠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翠莲;楚东岭;傅恩清;金发光;程瑾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NF-кB(P6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кB(P65)在对照组和哮喘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核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CARM1和NF-кB(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ARM1和NF-кB(P65)在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к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发哮喘炎症反应.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P53蛋白的表达

    作者:原相丽;刘珂;毛兴爱;唐北沙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Epo治疗组(又分为高剂量A组、低剂量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及假手术组(D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TTC染色法观察线栓侧的梗死体积,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观察p5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24h后缺血中心区及周围区均可见到p53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6h内给予Epo可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减轻病理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结论:Epo通过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脑保护作用,P53蛋白参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 MIC3-EGF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张琼;谭逵;蒋立平;谢荣华;范久波;舒衡平;吴翔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eenee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C2-MIC3并检测MIC3-EGFP融合蛋白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pEGFP-C2-MIC3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转染后24h在活细胞状态下用倒置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MIC3-EGFP融合蛋白在COS-7细胞中的分布.结果:PCR检测,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MIC3正确连接到pEGFP-C2的多克隆位点.pEGFP-C2-MIC3重组体转染COS-7后,在细胞质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EGFP-C2-MIC3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

  • 肝肺综合征肺血管扩张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志;孙晓宁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各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内血管扩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发现肺血管扩张在HP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HPS肺血管扩张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铁硫簇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黄霞;曾嘉;王敏;柳建设;邱冠周

    铁硫簇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古老的生命物质之一.铁硫簇基本结构单元有[2Fe-2S]、[3Fe-4S]、[4Fe-4S]及.[8Fe-7S]等几种形式,不同结构的铁硫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参与电子传递、底物的结合与激活、铁/硫的存储、基因表达的调控、酶活的调控等.铁硫簇既可在生物体内合成,也可在体外进行人工组装.铁硫簇的生物合成主要和NIF、ISC、SUF这三个系统有关.研究已确定了参与铁硫簇合成的关键蛋白,但对它们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及如何进行相互作用在体内外合成铁硫簇的认识尚待进一步研究.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孙昱皓;彭志海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是目前先进的组织纯化技术,LCM结合各种基于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运用于肿瘤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切割后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分析研究后得到了大量有用的结论.本文就其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铁离子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宫国旗;孟辉;冯华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急症.研究表明凝血酶的形成,红血球的溶解以及铁离子的毒性在脑出血的病程中都起作用,尤其是铁离子在其后的继发性脑损害中扮演重要角色.铁离子在血肿处的高浓度促使了急性脑水肿的形成,以及迟发性脑萎缩的发生,而铁螯合荆能够减轻其损伤.本文就脑出血后有关铁离子的脑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 胰腺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效梅;安立龙;窦忠英

    胰腺干细胞是一类来源于胎儿或成年胰腺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多数研究认为胰腺干细胞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呈多角形上皮样,具有较高的扩增性;表达胰腺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决定因子Pdx1、HNF3β、Ngn3、Th及Isll等,还共表达胰腺终末细胞释放的激素glucagon、insulin等,甚至共表达来源于其它胚层细胞的表达物CK19、nestin等;具有多分化潜能,其特点是在自然分化过程中,优先分化为胰腺组织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转分化为其它组织细胞.胰腺干细胞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分离、克隆胰腺干细胞及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移植治疗人类糖尿病奠定了基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根;庄俊汉;叶志中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SLE患者已成为心血管痰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高危人群,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SLE患者常见的CVD之一.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不能完全解释SLE早发AS,非传统危险因素如自身抗体、免疫复舍物、内皮功能障碍、系统性炎症反应等在SLE早发AS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研究这些非传统危险因素在SLE早发AS的致病作用,将有助于防治SLE患者的CVD,提高SLE患者生存率.

  • 组蛋白甲基化与乙酰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丹;石巍

    组蛋白甲基化与乙酰化作为共价修饰的两种不同方式,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探讨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认识疾病相关基因功能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了解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挫裂伤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作者:张扬;黎海涛

    脑挫裂伤(brain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BCL)是常见的颅脑损伤之一,由于伤情不一,临床上对其早期全面诊断及预后判断较困难.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是新兴无创性检测脑生化代谢的技术,能从分子水平反映脑挫裂伤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综述了脑挫裂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特点及1H-MRS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 钙离子信号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

    作者:董永明;张铭;林显光;周围;谢丽

    胰岛素的分泌及其分泌的调控是维持机体内葡萄糖平衡的重要机制,胰岛素分泌量的不足会导致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包裹在致密核心大囊泡中,胰腺β细胞通过调控致密核心大囊泡的胞吐过程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胞内Ca2+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胰腺β细胞主要通过质膜上的ATP敏感的钾通道、钙通道和胞内钙库的活动改变胞内Ca2+浓度,从而调控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活动.

  •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在中药提取物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作者:寿旭锋;范春雷

    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作为一个优良的缓释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工业化生产而倍受国内外从事生物微胶囊研究的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理化性质、生物微胶囊制备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中药提取物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 激光针灸治疗仪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作者:黄贞;李成伟

    我国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砭石"为针,到金属针.到近几十年来的梅花针、电针、水针等,针灸器具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激光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产生了激光针,且激光穴位照射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针灸器具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激光针灸的作用机理及优点,激光针灸治疗仪器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激光 针灸 针灸器具
  • Cx43在人胚胎早期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学红;张金萍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人胚胎早期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胚胎食管上皮层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第2~4个月龄段,食管上皮层均有Cx43蛋白阳性的细胞分布.第2个月胚龄段,Cx43蛋白在人胚胎食管上皮基底层呈强阳性表达,由基底层向管腔面,细胞阳性强度逐渐降低;第3个月胎龄段,Cx43蛋白阳性细胞在食管上皮层广泛分布;第4个月胎龄段,Cx43蛋白在食管上皮层近基底面部分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结论:Cx43蛋白在人胚胎早期食管上皮层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在加杨叶总黄酮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石慧;陈媛梅

    目的:寻找加杨叶粗提液中的总黄酮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结果:萃取分离加杨叶总黄酮的佳双水相体系是25%PEG 400与12%(NH4):SO4,佳萃取条件为:pH-9,NaCl的添加量为3%,粗提液3mL,温度25℃.结论: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0.28%(n=5),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选择性,为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 不锈钢和氧化钛薄膜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和MCP-1的研究

    作者:李贵才;赵安莎;杨苹;黄楠

    目的:探讨不锈钢和氧化钛(Ti-O)薄膜对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评价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的功能.方法: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Ti-O薄膜,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rVEC)并种植到材料表面进行培养.第1、3、5天提取培养上清液,用NO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方法进行一氧化氮(NO)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检测,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结果:内皮细胞在Ti-O薄膜表面上生长形态保持较好,其培养上清液NO和MCP-1因子释放量都要略小于不锈钢表面的.结论:Ti-O薄膜具有较好的促进内皮化和组织相容性,有望成为血管支架的新型生物材料.

  • 稳定干扰素的-α-2b多糖玻璃体颗粒的研究

    作者:陈景乐;苗嘉恒;袁伟恩;吴飞;金拓

    目的:在温和条件下,将结构脆弱的干扰素-α-2b制备成可耐受苛刻制荆条件的微粒.方法:通过干扰素在多糖和PEG共溶液中的冷冻相分离作用,制备干扰素分配在多糖分散相的微粒.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颗粒的大小和外观,同时将颗粒置于不同密度的溶剂中考察了密度.用MicroBCA和ELISA法测量了颗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用SEC-HPLC和细胞病变抑制法初步考察了颗粒制备后蛋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颗粒表面光滑圆整,粒径约1~5μm,密度约为1.47~1.48 g/cm3,说明颗粒结构致密.MicroBCA和ELISA法测量的包封率分别为90%和80%以上,SEC-HPLC法测定蛋白无明显聚集体产生,细胞病变抑制法得出的活性保留率80%左右.结论:冷冻相分离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制备蛋白多糖颗粒的方法.颗粒粒径均一,形态规整.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蛋白缓释及微粉吸入等剂型的研究.

  • 菌株HYR-08色素的提取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作者:韩亚蓉;李萍;魏灿英

    目的:探讨菌株HYR-08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色素的成分及应用.方法:收集刚进入生长平稳期的菌株,采用丙酮-石油醚萃取法提取其色素并用0.22μm无菌滤膜纯化色素粗产品.用高效液湘色谱反相C18柱、740-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UV型紫外吸收光谱仪对色素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法检测色素对昆明小鼠的毒性.结果: UV全波段扫描结果发现在448 nm、462 nm和484nm处有3个明显的类胡萝卜素吸收峰,其中以448 nm峰为明显.红外光谱检测发现在3027 cm'、2950 cm'、2858 cm'、1722 cm'、1649 cm'、1442 cm'和965cm'处有明显的β-胡萝卜素吸收峰.反相C18柱分离结果亦发现色素粗产品含有明显的β-胡萝卜素的特征峰.毒理实验结果发现该色素对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与口服的小致死剂量成年鼠分别为:728.26mg/kg与2800mg/kg;幼年鼠分别为:589.65mg/kg与2489mg/kg.结论:菌株HYR-08分泌的色素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且毒性低.

  • ctDNA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

    作者:李延志;肖锡林;李强翔;薛金花;李庆

    利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方法研究了ctDNA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疏水等作用在ctDNA表面聚集,造成ctDNA的RRS大大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吖啶橙(AO)与ctDNA的相互作用有协同作用,能使AO-ctDNA的RRS信号大大增强.

  • 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产CoQ10添加前体物的优化

    作者:蒋世云;余龙江;熊欣;申晓林;简艳

    CoQ10因其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而不仅用于药物也用作食品添加剂.本研究采用全因析中心复合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茄尼醇、对羟基苯甲酸及甲硫氨酸三种CoQ10前体物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以达到沼泽红假单胞菌J001大量地生产CoQ10的目的.结果表明:经过对所得模型进行响应曲面法分析,当茄尼醇、对羟基苯甲酸及甲硫氨酸佳添加量分别为124.8mg1-1,267.7mg1-1,130.2mg1-1时,得大CoQ10产量预测值40.6[(mgCoQ10)(g干细胞)-1].对上述佳组合进行试验验证得40.5±0.2[(mg CoQ10)(g干细胞)-1],很接近预测值,比对照(未加三种CoQ10前体物)CoQ10产量提高了109.8%.

  • 人G6PD 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的体外构建

    作者:王颖;蔡望伟;崔玉宝

    目的:构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方法:以Genbank No X03674为参考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含G6PD基因的质粒(Philip JMason博士惠赠)为模板,PCR扩增获得G6PD野生型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PCR产物,连接、转化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6PD;酶切pMD18T-G6PD质粒、电泳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转化构建含G6PD野生型基因的重组质粒pAL-G6PD;设计并合成含有突变序列的引物,以pAL-G6PD为模板,体外扩增获得G6PD835-海口(835A→G,T279A)和835-中国-1(835 A→T,T279S)突变子.结果:酶切后经电泳鉴定表明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MD18T-G6PD质粒,EcoRI和Hind Ⅲ双酶切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AL-G6PD,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定量pAL-G6PD单链DNA浓度约为200ng/uL.经测序鉴定并与参考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获得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结论:成功构建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为下一步原核表达、生化性质以及酶动力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胶原的体外缓释性能研究

    作者:冯成利;刘彬;蒲德永;黄亚东;林绍强;王艳萍;李校堃

    目的:探讨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改性的水溶性胶原在体外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缓释性能.方法:将PLGA、胶原和BSA制备成复合物,用ELISA法检测本复合物对BSA的缓释性质.结果:本复合物约以6.61 ng/d的速率稳定地缓释BSA,在30天的考察期内,BSA累积释放率达到43%,本复合物形态保持完好.结论:本PLGA-胶原复合物有望发展成为一种体内植入型,具有对生物活性物质长效缓释性质的组织工程支架.

  • 2种腺病毒介导的eGFP对人成纤维细胞转染效率的研究

    作者:郑钧丰;魏泓;孔永;葛良鹏

    目的:比较2种不同腺病毒(adenovirus,AD)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HFB)的转染效率.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鉴定,按照感染复数MOI为10、25、50、100转染传2代的人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AD5-EGFP和AD5/F35-EGFP对HFB的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荧光强度.MTT法检测AD5.EGFP和AD5/F35-EGFP对HFB的毒性.结果:两种腺病毒对HFB的转染效率随着MOI增加而增高.AD5.EGFP和AD5/F35.EGFP在MOI为10、25、50、100时转染效率分别为9.44+3.44%、31.96+11.19%、51.7+7.24%、69.99+3.26%和22.82+8.98%、55.08+2.19%、63.37+7.24%、88.63+2.58%.两种病毒在转染过程中,细胞生长正常,MTT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吸光度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D5/F35载体对HFB嗜性显著高于AD5.在皮肤组织的基因修饰中,AD5/F35比AD5更具优越性.

  • 样品预处理对HCV-c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特异性的影响

    作者:唐晓燕

    目的:探讨血液样品预处理后对控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假阳性的效果.方法:向稀释血清样品中加入适量的C2H6OS和IgM抗体后,以HCV-cAg酶联免疫方法检测60份血清样品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阳性情况;与常规样品处理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份血清样品,采用常规的样品处理方法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例,假阳性率迭25%;采用改良法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23例,假阳性率达6.7%,二者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法血清样品预处理可提高ELISA法检出丙型肝炎病的特异性.

  • 基于特征选择和概率神经网络胃癌计算机辅助诊断

    作者:刘军;马文丽;姚文娟;郑文岭

    应用信噪比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实验数据,提出胃癌分类模型.它是利用已知信息对胃癌样本进行分析和判别.其方法是首先对数据进行分类信息指数信噪比分析,根据分类信息指数信噪比大小排序,然后采用特征向量递增的方法,将特征向量输入概率神经网络进行分析,采用留一法对PNN训练和检测,找出训练效果好的特征向量子集.这种模型用MATLAB软件实现,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到其它相应的疾病辅助诊断中去.

  • 生物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作者:孙宾芳;杨飞;张陆勇;周正

    生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时,传感器节点会对其邻近的人体组织产生有害的电磁辐射,并由此引出了温度问题.在生物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只考虑节点的能量问题,则可能致使某部分组织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受到损伤,因此,传统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本文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簇头转换算法,综合考虑节点的能量、温度等问题,为各节点设定优先级,选择优先级高的节点作簇头节点.从而使传感器节点邻近组织的温度得到控制,并且各节点的剩余能量也较为均匀.与传统的算法相比,降低了网络节点对人体的损伤,同时延迟了第一个死亡节点的出现.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僵蚕中草酸铵含量

    作者:张琦;严铸云;宋杰;陈新;万德光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僵蚕和炒僵蚕中草酸铵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5μC18250× 4.6mm Dikma;流动相:磷酸氢二铵水溶液(5 g·L-1,pH 5.30);流速: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4nm.结果:草酸铵在15.0~150.0μg·ml-1 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7%,RSD=2.67%(n=9).结论:炮制僵蚕中草酸铵的含量普遍低于僵蚕生品;僵蚕生品中草酸铵的含量2.21%~5.82%,炮制品2.31%~5.78%.

  • 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

    作者:杨茜;张邦乐;滕增辉;宦梦蕾;刘仁旺;周四元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的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筛选各种辅料,按照处方设计制得系列自微乳化液,并通过体外评价以确定优处方.结果:优处方为尼莫地平、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35、油酸乙酯和单辛酸甘油酯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3.5%、40%、40%和16.5%.在0.1 mo1 oL-1稀盐酸中轻微搅拌,该优化处方能够在1 min内迅速乳化,得到粒径均值58.6 nm的乳滴,1 min时的溶出率为84.3%.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得的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显著提高了尼莫地平的溶出.

  • 临床常见G+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廖凯;袁金玲

    目的:调查我院常见G+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对目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数据资料.方法:从3286个样本中分离到206株G+致病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32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206株G+致病菌经鉴定属于6大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35.9%;溶血葡萄球茵,47株,占22.8%;表皮葡萄球茵,47株,占22.8%;肠球菌属,33株,占16.0%;肺炎链球茵,3株,占1.5%;β-溶血链球菌,2株,占1.0%.肺炎链球茵和β-溶血链球菌仅对检测的14种抗生素中的少数敏感.在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中,药效普遍较差的抗生素为:青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它们三者的平均药敏感率依次为:16.52%、18.42%和21.07%.结论:临床G+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已非常严峻,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已十分重要.

  •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弱冬性小麦的影响评价

    作者:吴泽新;刘春红;许士斌

    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研究某一区域一定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可以使人们科学认识当地气候资源,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本文以黄淮海地区弱冬性小麦为例,利用DSSAT中的CERES-Wheat作物生长模型研究上世纪后40年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得出几点主要结论:气候变化对弱冬性小麦发育期影响不大,而对产量影响较大;灌溉能极大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 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编制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设计

    作者:谢红;牛丽红;靳秋月;陈立军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且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用迁移规律,通过层次结构、教学程序、内容多维度及自主学习模块的建立,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使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手段和模式能在现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作者:孙中涛;刘建华

    生物工程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兴学科,实践教学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内容优化、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总结了我校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经验.

  • 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教学在呼吸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作者:宫亮;杨和平;胡建林;陈自强;刘刚;郭海涛;罗晓玲

    目的:研究培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更有效的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与情景教学结合的新的带教方法.结果:该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由被动的学生型向主动的医生型角色的转变,接受PBL学习的学生普遍反应该模式有助于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结论:在临床见习中应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学习模式,既能充分利用临床资源,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适应当前医疗体制的教学方式,其中的体会和经验都值得进一步摸索和推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