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986、990多态性与尿石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坤;夏成兴;耿波;赵恩阳;李学东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单核昔酸多态性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黑龙江地区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的基因组DNA,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测序,检测并分析CaS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分布.结果:泌尿系结石组和对照组CaSR基因第986位、990位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泌尿系结石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泌尿系结石患者组内CaSR第990位GG纯合子和RG杂合子出现频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R基因第7外显子第986、990多态性位点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无直接相关性,但第7外显子第990位A/G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欧足国;翟建伟;李安;韦柳丹;卢兰芳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阳性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基础泪液分泌量及泪液中的溶菌酶、EGF及LF水平明显升高(P<0.0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较长、基础泪液分泌量较高,溶菌酶、EGF及LF水平较高(P<0.0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对2型糖尿病并发干眼症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良好,推测其机制与泪膜破裂时间的延长、基础泪液分泌量增加及溶菌酶、EGF及LF水平的升高有关.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肠梗阻患者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丁玎;宋怡;黄凤敏;夏桂香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肠梗阻(IO)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配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n=243)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n=243),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芩承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cα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比较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Alb指标显著提高(P<0.05),IL-6、IL-8、TNF-α、WBC、CRP指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DAO与L/M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与IgA、IgG指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血清CD4+、CD8+、CD4+/CD8+与IgA指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肠梗阻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修复胃肠道黏膜,疗效显著.

  • 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高洁;毕翻利;党璐;何秀莉;胡彬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腹股沟疝气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静脉注射氯胺酮,观察组(41例)先吸入8%七氟醚,然后进行骶管阻滞麻醉,通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和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ICC)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切皮后T1、T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高于T0时的值(P<0.05),两组切皮后T1、T2时组间HR、MAP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切皮后T3时HR、MAP水平基本恢复到T0时的水平.两组切皮前后4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术中麻醉持续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能达到期望麻醉时间,观察组患PAPAED评分和I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口<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快,苏醒快,小儿配合度高,术后躁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小儿止泻安颗粒对急性腹泻患儿血清IL-7、心肌酶及同工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莹;王珊;张丹丹;王志鹏;李林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IL-7、心肌酶及同工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止泻安颗粒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7(IL-7)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IL-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ST、ALT、LDH、CK、CK-MB水平较低,IL-7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能够降低小儿急性腹泻患者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升高IL-7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老年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士英;熊佳时;何忠惠;顾春荣;朱英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前NLR分为低NLR组(<2.95)、高NLR组(≥2.9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无病生存期(DF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临床分期Ⅳ期、吸烟及淋巴转移的比例更大(P<0.05),而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中位DFS为7.2个月(95%CI:5.9~8.4),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DFS 6.7个月(95%CI:5.4~7.9)(P<0.05).淋巴转移、NLR是老年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化疗次数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与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并可作为预后评估参考指标之一.

  • 北部湾人群Dectin-1的基因多态性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柳明波;姚钦江;方霞;鲍金圭;梁欣

    目的:探讨北部湾人群C型凝集素-1(Dectin-1)基因多态性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湾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M)病患者71例为病例组,另选北部湾地区的71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直接测序检测rs16910526、rs16910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其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rs16910526有三种基因型GG、GT、TT,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rs16910527有三种基因型AA、AC、CC,且病例组AC的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局限性、播散性PM患者rs16910526、rs1691052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rs16910526、rs16910527的4种单倍型:GT、AC、AT、TT,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内,且对照组和病例组A/C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部湾人群Dectin-1的rs16910527位点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相关,且A/C能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易感性.

  • 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静;王奇金;魏苏;李庆凤;汝燕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价值

    作者:崔蕾;雒尧;何艳;程莉莉;许岭平

    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房颤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阵发性房颤92例,记为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8例,记为持续性房颤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TEE对受试者进行检查,对比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是否含有自发性显影(LASEC)的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利用TEE分析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左心耳血流大的排空速度(Le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及大的充盈速度(L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小于持续性房颤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大于持续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LASEC者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无LASEC者,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无LASE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房颤患者中发现34例LASEC,占34.00%,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有左心耳血栓,占18.00%.总计有66例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疗法,占66.00%,均未在术中及术后7d内出现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利用TEE对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进行评估,有利于更好的辅助患者的临床治疗,值得重视.

  • CRP联合CA72-4,CEA,CA19-9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梅;王刚;武青青;杜娟花;姚晓雷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胃癌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3例)为胃癌组,包括早期胃癌患者30例,中晚期患者73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良性胃病患者为良性胃病组(61例),另选择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CA72-4、CEA、CA19-9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组、良性胃病组患者的血清CRP、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19-9的表达水平及阳性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早期胃癌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肿瘤分化程度低、发生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RP、CA72-4、CEA、CA19-9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肿瘤高分化、未发生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血清CRP、CA72-4、CEA、CA19-9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度92.23%,特异度为90.85%,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CRP (68.93%)、CA72-4 (71.84%)、CEA(77.67%)、CA19-9(59.22%)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CRP、CA72-4、CEA、CA19-9水平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有利于胃癌早期诊断.

  •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8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作者:朱丹;焦晓民;赵涛;史焱;李琳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d及IL-8水平、心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81.1%)显著高于对照组(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8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及LVED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SD及LVEDD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保护心肌细胞,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有创通气与大剂量沭舒坦治疗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脑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凌志;钟华;郭泽彬;陈荣鑫;陈正伟

    目的:探究有创通气与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收治老年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有创通气,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剂量沭舒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情况、肺炎严重程度、记录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肺炎严重程度评分(CURB-65)及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CURB-65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aO2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PaCO2、CURB-65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NFD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分(NIHSS)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FDS及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间NFDS及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通气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脑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AFU,AFP,GP73和GPC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甜甜;李洪春;彭辉;徐静;钮威

    目的:研究α-L-岩藻糖苷酶(AFU)、甲种胎儿球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为肝癌组,同期住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肝硬化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AFU、AFP、GP73和GPC3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并观察AFU、AFP、GP73和GPC3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结果: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AFU、AFP、GP73和GPC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AFU、AFP、GP73和GPC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AFU、AFP、GP73和GPC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和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0.05).结论:AFU、AFP、GP73和GPC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IOP及CCT的影响

    作者:韩莎莎;张贺鹏;葛翠洁;张兰;徐国辉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作者:刘伟;倪建龙;王亚康;赵奋伟;张晶;卫宝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脊髓型脊椎病患者,均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X线侧位片C2椎体与颅底连线的夹角(Cobb)、C2椎体矢状面的垂直轴线与C7椎体上缘的长度(SVA)、T1椎体上缘线和水平线的夹角(T1-Slope)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升高量为(2.6±0.2)分(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0.1%,术后SF-36、NDI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相较于手术前,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2-C7 SVA、C0-2 Cobb夹角以及T1-Slope均有显著升高,C2-C7 SVA升高量与C0-2 Cobb夹角、T1-Slope的升高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475,P<0.001;r=0.327,P=0.003).手术前,患者的JOA评分与C2-C7 SVA呈一定负相关(r=-0.229,P=0.032),手术后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显著影响颈椎矢状面平衡,以颈椎前倾为主要表现,而引起患者颈椎肌肉持续性收缩、上颈椎过度前凸.

  • 经利用网片的前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玮;陈心秋;贺红英;谭广萍;林佳静

    目的:探讨经利用网片的前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以前中盆腔联合缺陷为主的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39例(POP-Q分度Ⅲ-Ⅳ度).实施经阴道Avaulta前盆腔重建术,24例切除子宫,9例保留子宫,其中6例因中盆腔重度脱垂联合行阴道残端骶棘韧带固定术,2例合并尿失禁同时行经尿道无张力悬吊术.术后随访12-25月,根据盆腔脏器脱垂评分(POP-Q)测量及PFIQ-7评分进行客观评价及主观感受评价进行中短期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3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POP-Q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客观疗效理想.术后阴道前壁及子宫、阴道穹窿脱垂等症状显著改善;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复发.结论:经阴道前盆腔重建术治疗前盆腔重度盆腔脱垂为主以及合并尿失禁等复杂情况的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效果好.

  • 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丽君;龙燕芬;詹望桃;石莹;易丹妮

    目的:探讨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与黄体功能不全(LPD)患者不孕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防治不孕不育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L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筛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排卵后第4d、6d、8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排卵期血清孕酮(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排卵期血清以及宫颈黏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对以上检测指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排卵后第4d、6d、8d观察组血清P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观察组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宫颈黏液中TNF-α及IL-1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观察组宫颈黏液中TNF-α、IL-1p水平与血清P存在负相关关系(r=-0.879,-0.886,P<0.05),且宫颈黏液中TNF-α、IL-1p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P<0.05).结论: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激活,宫颈黏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对黄体发育产生影响,并导致LPD的发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勇;刘丽珍;金忠芹;唐伟国;武庆斌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内因胃食管反流病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内,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4h食管下段pH值监测、电子胃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活检.结果:研究对象用药前后呕吐、恶心、反酸、上腹痛、烧心、胸骨后痛、咳嗽、气喘等八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甚至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长反流时间、总PH<4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以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85、40.862、47.710、21.806、53.508,P<0.05);与治疗前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有1例存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未能恢复,28例存在不同程度改善,43例完全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75,P<0.05);不良反应出现5例(3例轻微腹泻、2例轻微腹痛),发生率为6.2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小儿胃食管反流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前列地尔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殷娜;孙秀丽;吴红梅;侯国存;高宏艳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4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较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下调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以、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有关.

  • RNAi沉默Snail增加结肠癌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研究

    作者:周晓刚;王凯;沈小刚;王林;覃先鹏;郭志义

    目的:研究Snail的抑制是否能增加耐药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评估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使用5-氟尿嘧啶耐药HCT116细胞(HCT116/5-FU),评估细胞形态及分子的变化.通过靶向人Snail基因小干扰RNA(siRNA)抑制Snail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用于评估5-FU诱导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以及可能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线粒体途径.结果:HCT116细胞对5-Fu耐药性的获得诱导了与EMT一致的形态学变化.RNA干扰沉默Snail逆转HCT116/5-FU细胞EMT并增加了5-FU耐药HCT116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可能的机制涉及JNK与线粒体途径的激活.结论:EMT样表型的改变与HCT116细胞对5-FU耐药相关;siRNA介导的Snail下调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克服5-FU化疗耐药的治疗方法.

  • 一种改良大鼠慢性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杜盛超;张玮;胡浩然;孙源;赵必增

    目的:在已有脊髓压迫建模方式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好模拟慢性发病的颈脊髓压迫动物模型,并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采用聚氨酯薄膜包裹吸水膨胀性材料聚乙烯醇构建改良慢性膨胀物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行为学运动功能(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BBB scale)评分;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损伤段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手术后模型组大鼠的BBB评分逐渐降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见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组织损伤反应.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一种改良慢性脊髓压迫模型.

  • 携抗MUC1单克隆抗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

    作者:李小宇;张鹏;罗文;谷芬;周晓东;韩璐;张云飞

    目的:制备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并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将小鼠抗MUCI单克隆抗体与超声造影剂微泡相结合,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其粒径,形态及结合率.体外培养小鼠EMT6细胞,将其与靶向微泡相混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粘附能力.结果:扫描电镜下显示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造影剂微泡呈规则球体形态,平均粒径2.88±1.34 μm,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抗MUC1单克隆抗体可结合至超声造影剂微泡表面,其结合率为77.3±10.4%,靶向造影剂粘附体外培养细胞比例为79.2±13.2%.结论:成功制备携抗MUCI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微泡,并且能很好的识别粘附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

  • NDRG2与GFAP在不同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与分布

    作者:张增利;马玉龙;邓友良;秦霈;马治;侯玉书;侯武刚

    目的:观察NDRG2 (N-myc下游调节基因2)与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不同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利用免疫荧光NDRG2与GFAP双标技术以及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皮层、海马及纹状体等不同脑区星形胶质细胞NDRG2和GFAP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DRG2阳性细胞广泛而均匀地分布于不同脑区,并与GFAP存在较好的共定位;NDRG2与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不尽相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DRG2在皮层中表达比海马和纹状体多,而GFAP在海马中表达比皮层和纹状体多.结论:NDRG2广泛表达于不同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并于GFAP存在较好的共定位.

  • 中国汉族两个马凡综合征家系FBN1基因的一个新插入突变和一个复发点突变

    作者:刘丹;田孝祥;刘艳霞;刘美丽;闫承慧

    目的:明确两个中国北方汉族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家系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对两个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和系谱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方法对原纤维蛋白1基因(Fibrillin-1,FBN1)的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应用Swiss-model、Polyphen-2和SIFT软件对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功能预测.结果:两个家系均呈常染色显性遗传特点,在家系1患者中发现一个新的插入突变,即第13外显子1691位碱基处插入碱基A(1691 ins A),导致蛋白在第571位氨基酸处翻译提前终止.此外,在家系2患者中发现一个已知的点突变,即第27外显子第3463位碱基由G变为A (3463 G>A),导致第1155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这两个变异位点在家系的健康人及50例健康对照中均未出现.功能预测发现这两个变异位点均可能会影响FBN1蛋白的结构或功能.结论:在两个MFS家系中发现一个新插入突变位点(1691 ins A)和一个已知点突变位点(3463 G>A),为扩大FBN1基因的突变谱及进一步阐明FBN1基因突变在MFS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RUNX1对氧糖剥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秦彦昌;贾栋;于庆伟;孙树凯;张百平

    目的:研究RUNX1在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构建氧糖剥夺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RUNX1 siRNA处理组、siRNA对照处理组(sicontro1)、pcDNA3.1-RUNX1处理组(pcRUNX1)和pcDNA3.1对照处理组(pcDNA 3.1).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X1、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t-Akt)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UNX1在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沉默RUNX1可下调PC12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细胞的凋亡,有效抑制p-Akt蛋白表达,而过表达RUNX1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并上调p-Akt蛋白表达;此外,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RUNX1过表达对细胞存活率的促进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RUNX1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OGD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 miR-598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

    作者:邵俊;马俐君;杨成广;陈颖;丁慧;赵刚

    目的:探讨miR-598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寻找新的结直肠癌治疗靶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对人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miR-598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确定miR-598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miR-598可能的下游靶基因Jagged 1 (JAG1),利用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98对JAG1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Vimentin及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肠黏膜组织对比,miR-59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598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分子机制分析证实miR-598能够作用于JAG1的3'-UTR并抑制其表达;过表达miR-598显著下调Vimentin的表达水平,而提高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论:miR-598在人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下调;miR-598通过靶向调控靶基因JAG1的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EMT,从而有效的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脱氧胆酸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肖霄;朱丽倩;张盈帆;赵耀忠;江华;朱晓海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钠(SD)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1)以不同终浓度(0、0.015mg/mL、0.05 mg/mL、0.15 mg/mL、0.5 mg/mL、1.0 mg/mL)的脱氧胆酸钠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使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TUNEL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2)以终浓度为0.15 mg/mL的SD作用于HUVEC4、8、12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7、9蛋白及PARP活化情况;(3)观察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0.15 mg/mL脱氧胆酸钠组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随SD浓度(0~ 1.0 mg/mL)及作用时间(0~12 h)增加,HUVEC活力降低,0.15 mg/mL时活力为80%,1.0 mg/mL时细胞活力仅不到10%;Tunel检测示随着SD浓度的增加HUVEC凋亡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示SD作用于HUVEC后Caspase-3、7、9蛋白及PARP活化明显增加;Z-DEVD-FMK明显抑制了0.15 mg/mLSD引起的PARP活化.结论:脱氧胆酸钠(SD)通过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介导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

  • 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志涛;逯代锋;董锋;吕杰;李红喜;廉永云;孙闯

    随着运动爱好者逐渐增多,运动带来的膝关节损伤也与日俱增.前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目前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中取自体肌腱编制成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因此,肌腱与骨的愈合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那么,如何加速肌腱与骨的愈合是关节外科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可通过改变腱骨结合面的局部微环境对腱-骨愈合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增强相关生长因子活性、加入自体骨膜、运用中药治疗等措施可加快腱-骨愈合;关节液等不利因素可减慢腱-骨愈合.因此,合理增加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可缩短愈合周期,加速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手术效果.本文就目前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SIRT7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雅;姜敏;冯军;卞晓洁;徐红

    Sirtuins蛋白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哺乳动物中的Sirtuins包括七种亚型:SIRT1-SIRT7,作为Sirtuins蛋白家族成员之一,SIRT7定位于核仁,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H3K18Ac(组蛋白H3的乙酰化赖氨酸残基18)去乙酰化酶.SIRT7的作用底物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底物的多样性决定着它参与体内多种细胞活动,如:细胞增殖、细胞新陈代谢、DNA损伤和应激反应等,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IRT7在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而在头颈部鳞癌和胰腺癌中的低表达又提示其可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本文旨从SIRT7的基因组组成、作用底物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阐述SIRT7的研究进展,而其致癌或抑癌作用有可能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神经血管单元和Notch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后的作用

    作者:祝日荣;任小巧;毛萌;郭慧娟;王明强;郑丽娟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且致死致残率高,幸存的患者预后多不同程度的患有偏瘫等后遗症,但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卒中后的治疗关注点在于神经元的保护,割裂了神经元和周围细胞的联系.2001年,“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角度.此外,有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血管再生过程,对于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修复有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从神经血管单元和Notch信号通路两个切入点综述了二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作用.

  •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性阳离子通道(HCN)与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李加德;郭爽;李静;金晓明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 cation channel,HCN)是一种特殊的阳离子通道,存在于神经细胞、小肠间质细胞、窦房结细胞或心脏细胞等具有自律性的细胞膜上,是产生过度激活正离子电流的结构基础,被认为是起搏细胞的重要特征.HCN离子蛋白通道不但与细胞凋亡以及电流传导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与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涉及到疼痛、癫痫、心律失常、消化道系统等许多疾病,特别是有关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下面将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性阳离子通道(HCN)与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胃癌的过继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颐;宋燕京;赵旭东;赵华洲;郗洪庆;蔡爱珍;陈凛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地区尤其显著.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仍是传统的手术联合化疗、放疗为主,尽管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仍然有限.胃癌的免疫治疗作为独特的治疗手段,在近十多年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不断有创新.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依赖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目前回输的细胞由具有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向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演变,特别是嵌合性抗原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有一种潜在的选择.本文对胃癌过继性免疫治疗中采用的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增强治疗靶向性、降低免疫逃逸的研究方向.

  • 超声造影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瑜;李想;罗春英;刘佳;薛莉

    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心血管医学面临的长期而严峻的挑战,随着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日益增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带来的危害日益突出;超声成像作为一种良好的无创、实时检查手段,一直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近30年来超声影像学快速发展,从过去单纯对发生粥样硬化损伤的血管结构进行成像,经过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如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内的结构以及病理过程的显像已成为可能.在本文中,将对近年来超声造影在早期AS疾病的诊治及疗效评价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 重组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培养过程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浩明;张广发;姚文;杨栋;孙文靖

    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是科研及生产中用于蛋白表达的常用体系.与大肠杆菌相比,CHO获得高表达的细胞株所需时间更长,蛋白产量更低.因此,大规模培养细胞所需的成本较高,培养条件也不易掌握.但该体系产生的蛋白纯度高,因而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本文对CHO细胞的培养方式、pH值测定、渗透压、溶氧及培养液成分的选择等多方面条件进行综述,为优化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培养的策略及具体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喆歆;梁庆成;吴云;丛林;朱丹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后来逐渐发展为生活不能自理终死亡.目前,有许多种假说阐述其发病机制,如β-淀粉样蛋白、载脂蛋白E、一些金属元素、炎症因子等,但都不全面,也有人认为其可能与朊蛋白有关.部分药物被用于治疗AD,如美金刚、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但疗效均不显著.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也逐渐被发现,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以及免疫疗法等,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证实,且一些副作用还并未被人们所知晓.本文主要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