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监控肠镜下(LMCP)息肉摘除术对比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俞旻皓;王正实;秦绍岚;慕逸飞;钟鸣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控下的肠息肉摘除术(LMCP)治疗效果,比较LMCP肠息肉摘除术对比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使用腹腔镜监控下结肠镜息肉摘除术,对照组单纯使用肠镜行息肉切除术.所有病人均观察并记录其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82例病人,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70岁.息肉平均大小为2.0 cm.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通便时间分别为13.2 h和24.5h,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1.81,95%置信区间为[1.13-3.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住院天数分别为4.5天和8.0天,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4.15,置信区间95%CI为[2.40-7.18].结论:LMCP术对病人具有显著的获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手术操作更安全.因此,LM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创伤更小,住院周期更短,是息肉切除术首选的方法.

  • HD、HD+ HDF及PD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吕红红;白石;唐玉宁;李香敏;潘云龙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腹膜透析(PD)三种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为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瘁症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HD组(33例)、联合组(33例)、PD组(34例),在初次透析前后、透析后1个月、透析后2个月记录患者皮肤瘙瘁评分,并检测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透析2个月后比较三组对皮肤瘙瘁症的疗效.结果:联合组和PD组透析2月后β2-MG水平、iPTH水平、瘙痒症评分明显低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透析2月后β2-MG水平低于联合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透析2月后iPTH水平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透析2月后评分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有效率高于联合组,但差异怒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与腹膜透析均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缓解患者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慧;蒋文彬;崔美平;董玉梅;蔡尚郎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且年龄≥80岁的冠心病患者237例,按照患者入院PCI治疗途径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Ⅰ组,n=114)和经股动脉途径组(Ⅱ组,n=123).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对比剂肾病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11.4%患者PCI过程中需更改介入路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1.4)h和(1.7±1.1)d,均显著短于Ⅱ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围术期TIMI小出血和围术期TIMI大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P<0.05);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高龄(≥80岁)冠心病患者具有时间短、出血等并发症少的优势,近期效果优于股动脉径路,但远期临床效果与股动脉径路相当.

  • 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赵婉玥;聂军;石俊杰;魏栋;岳洪宾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管理的5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PANSS)、生活质量评分(QQL-100)、康复效果评分(MRSS)、智力评分(MMSE)以及记忆力评分(IMCT)等.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PANSS、QQL-100、MRSS、MMSE及IMCT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窝沟封闭和涂氟同时应用对乳磨牙龋病干预的研究

    作者:魏丽;方玲;刘铁柱;赵秀兰;邹智群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窝沟封闭和涂氟预防干预乳磨牙预防龋齿的效果,为学龄前儿童乳磨牙龋齿的预防提供新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Cariostat法对150名学龄前儿童乳磨牙进行龋蚀活跃性试验,将其分为龋活跃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检查其乳磨牙患龋情况,计算龋均.随机抽取30名龋活跃高危人群儿童做为实验组1,30名龋活跃低危人群儿童做实验组2,应用窝沟封闭和多乐氟护齿剂同时对乳磨牙进行龋病预防干预;同时抽取30名龋活跃低危人群做对照组应用多乐氟护齿剂对乳磨牙进行龋病预防干预,于干预后6、12、18个月计算龋病发病率.结果:龋活跃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的患龋率分别为68.75%、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时,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2.3%、11.6%、13.1%,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时,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2.4%、11.8%、23.2%,实验组1、实验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实验组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时,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3.2%、12.9%、29.3%,实验组1、实验组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1、实验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时应用窝沟封闭和涂氟对乳磨牙可以有效防龋,降低学龄前儿童的龋发病率.

  • 抗病毒护肝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利;秦玉玲;周越塑;孟玉华;邓艳;米来

    目的:研究抗病毒及护肝治疗在肺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乙肝病毒感染(HepatitisB virus infection,HBV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TB合并HBVI患者96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病毒、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基于此方案另予以药物甘利欣.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在治疗第15天和第30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Ⅳ Collagen,Ⅳ-C)及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A显著降低,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及护肝方案对TB合并HBVI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肝损害,值得临床推荐.

  • 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分析(附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卫平;郭秀全;王养民;张惠芳;蓝天

    目的:总结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方法及体会,提高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总结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无转移.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主要症状,对于瘤体较小的患者要警惕CT检查漏诊的可能性,可行活组织检查进行确诊.腹腔镜下切除是目前治疗膀胱副神经节瘤有效、创伤小的方法,但术后要严格随访.

  • MRI在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和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书卿;张裘;张博;洪亮;龙学颖

    目的:总结甲状腺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在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经MRI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60例,总结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其与诊断金标准(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MRI检查诊断累及组织和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等.结果:MRI影像学结果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MRI对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为95.0%.MRI对肿瘤累积膜外脂肪、肿瘤的淋巴结以及肿瘤的食管转移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MRI影像学检查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对临床上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乙肝病毒感染与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灵祥;李志伟;张培瑞;齐瑞兆;肖朝辉;李鹏;张绍庚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与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cell NHL)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232例NHL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经病理学、影像学等诊断为其他类型肿瘤的患者2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AV、HBV及HCV的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Anti-HAV和Anti-HC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B-cell 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T-cell NHL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ll NHL患者HBsAg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B-cell NHL年轻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T-cell NHL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ell NHL患者Anti-HBs、HBeAg、Anti-HBe及Anti-HBc阳性率与对照纽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T-cellNHL患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cellNHL感染HBV的几率较高,HBV感染与B-cell NHL早期发病有明显的关联性.

  • 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王晓勇;燕成英;孔祥明;黄学莲;吴静;胡佳良;胡新华

    目的:探究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C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28例,予地高辛、氢氯噻嗪、环磷腺苷葡胺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YHA)、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D)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和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6 min步行实验明显提高,患者LVEDD、LVEF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显微CT分辨率对松质骨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测量的影响

    作者:王法琪;严亚波;温鑫鑫;徐超;吴子祥;雷伟

    目的:探究不同分辨率对显微CT测量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及显微有限元分析松质骨生物力学参数精确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腰椎L5椎体标本为对象,通过显微CT扫描得到松质骨显微CT数据,扫描分辨率为14μm,通过对合并像素点将分辨率降低至28 μm~224 μm等,分别测量不同分辨率下,松质骨标本的结构参数;利用不同分辨率下的显微CT数据建立显微有限元模型,计算各正交异性的弹性模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构参数和力学参数的在不同分辨率下的差异.结果:各参数与分辨率间相关性不尽相同,BV/TV(骨体积分数)和Tb.Th(平均骨小梁厚度)的数值大小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呈增高趋势,Conn.D(骨小梁连接度),BS/BV(骨表面积体积比),Tb.N(平均骨小梁密度)和Tb.Sp(平均骨小梁间距)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呈降低趋势.分辨率的改变对SMI(结构模型指数)和DA(骨小梁各向异性度)没有显著影响.在三个轴向上,弹性模量均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呈增高趋势,当分辨率大于126 μm时,该分辨率下的弹性模量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实验证实了不同分辨率对显微CT测量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生物力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提示在研究腰椎松质骨显微结构和生物力学参数时,采用126 μm以上分辨率,可以在不降低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运算效率.

  • 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氧化应激反应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

    作者:张叶;徐卫明;金叶;沈青;施晓军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氧化应激反应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骤停时间≤ 10min的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按照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复苏后用纳洛酮0.4 mg/(kg·d)微量注射泵24h持续泵入.比较两组的CPR成功率、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监测其不同时点脑氧摄取量(CEO2)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复苏后24h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组SOD、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苏后24 h,两组MDA含量均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减弱,而治疗组各氧化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复苏早期CEO2迅速升高,但在复苏后24 h开始下降,48~72 h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治疗组各时间点CE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可减轻心搏骤停患者CPR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改善患者的预后.

  • 糖尿病大鼠ghrelin和nesfatin-1表达动力学及其调控

    作者:王丽霞;王巧玲;逄明杰;祝海;郭菲菲;孙向荣;徐珞

    目的:探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ghrelin和nesfatin-1动力学及分泌调节变化.方法: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葡糖糖脱氢酶分析法测量血浆葡萄糖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检测血浆ghrelin、nesfatin-1、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ghrelin mRNA水平变化;免疫组化观察ghrelin和nesfatin-1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结果:糖尿病大鼠体重显著降低(t=23.16,P<0.01),血糖水平显著升高(t=22.55,P<0.01),血浆胰岛素和IGF-1水平显著降低(t=6.50,t=24,13,P<0.01),但GH水平显著升高(t=3.30,P<0.05).糖尿病大鼠血浆总ghrelin(t=7.03,P<0.01)和活性ghrelin(t=3.33,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浆nesfatin-1水平则显著降低(t=6.24,P<0.01);糖尿病大鼠血浆总ghrelin与GH(r=0.81,P<0.01)和IGF-1水平(r=-0.58,P<0.01)呈显著相关性;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胃总ghrelin(t=1 6.86,P<0.01)和活性ghrelin(t=3.30,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胃nesfatin-1(t=7.93,P<0.01)水平则显著升高.胃总ghrelin水平与血浆IGF-1水平呈明显相关性(r=0.65,P<0.01);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胃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16.8,P<0.01),胃底ghrelin免疫活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3.98,P<0.01);实验中给予大鼠自由饮食,糖尿病大鼠血浆总ghrelin水平显著增加(t=7.53,P<0.01),nesfatin-1水平显著降低(t=5.46,P<0.01).糖尿病大鼠注射胰岛素后,可使增加的ghrelin水平(t=1.76,P==0.11)和降低的nesfatin-1水平接近正常(t=1.96,P=0.06);且胰岛素可显著反转糖尿病大鼠胃总ghrelin(t=8.54,P<0.01)和nesfatin-1水平(t=2.42,P<0.05);以及注射胰岛素后,糖尿病大鼠胃底ghrelin细胞显著增加,nesfatin-1细胞明显减少(t=3.21,t=2.59,P<0.05).结论:Ghrelin或nesfatin-1参与糖尿病大鼠能量平衡调控.

  • 一个以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评分为基础的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铁龙;董文培;刘强;李涛;梁军号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得分较穿刺得分增加的原因,并建立一个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模型.方法:以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泌尿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根据术前和术后患者病理得分的变化将其分为升级组和未升级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升级的原因,并通过多因素回归系数建立预测病理升级的诺模图.结果:264例患者中,共238例终纳入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0R=3.854,P=0.001)和穿刺Gleason(< 6)评分是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得分的ROC佳截断取值为0.37 ng/ml2和8分.运用上述两个变量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预测病理升级的诺模图.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Gleason评分是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得的诺模图可以很好地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病理升级.

  • 慢性睡眠剥夺对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吕晓伟;吴高义;何玉宏;王培欢;朱国雄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障碍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分别为小平台组、网格组和对照组.小平台组和网格组大鼠接受每天18h的睡眠剥夺和6h间歇期(10:00-16:00),间歇期大鼠正常笼养.实验第7、14和21天时分别行动物行为学观察、旷场试验和动物血浆检测,并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网格组相比,小平台纽大鼠血清促肾上腺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水平均增高(P<0.05),髁突软骨HE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层次及厚度改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关节盘表面纤维排列松散.结论:慢性睡眠障碍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微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

  • GDDR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达鉴定及功能初步分析

    作者:王刚;方诚;李先贵;王飞;赵占伟;杜建军

    目的:对构建的胃癌相关下调基因GDDR(Gastric Dramatic Down-related)转基因小鼠进行鉴定及功能初步检测,为深一步研究GDDR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对GDDR转基因和野生对照(未经过基因修饰)小鼠胃组织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基因转录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其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通过胃组织进行糖原染色和胃粘膜表面主要糖蛋白MUC5AC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小鼠表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在GDDR转基因小鼠中胃粘膜GD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组.糖原染色结果显示GDDR转基因小鼠的粘液分泌及粘液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糖蛋白MUC5AC的表达也显著强于野生组.结论:经过鉴定GDDR转基因小鼠的外源性基因GDDR得到成功表达.通过对GDDR转基因小鼠表型的初步分析,提示GDDR可能参与胃粘膜粘液层的组成和增加粘液分泌从而发挥着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 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药用成分含量积累速度差异研究

    作者:郭争争;程瑞婧;杨丽;王如锋;胡会娟;吴佩根;刘容秀;魏胜利

    目的:系统比较野生甘草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甘草种子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药用成分的积累速度差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甘草药用成分积累的基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基于HPLC和UV等分析方法,比较野生甘草和人工甘草在甘草酸、甘草苷和甘草总黄酮以及其他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全面分析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根的化学信息和内在质量的差异情况.结果:除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外,野生甘草不定根中其他三种药用成分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人工甘草实生根,经SPSS分析,除异甘草素外,其他成分在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HPLC指纹图谱,两种甘草药用成分之间差异显著,相似度为0.647.结论:野生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甘草具有快速积累药用成分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人工调控生产优质甘草药材,实现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增强微胶囊在血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陈立;张英;王雨;李珅;李娜;于炜婷;马小军

    目的:通过改进成膜工艺,减少血液中HCO3-对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ε-AP)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增强ε-AP微胶囊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应用于生物人工肝血浆/血液灌注.方法:改进成膜工艺:在成膜液中添加10 mmol/L的NaHCO3并增加ε-聚赖氨酸反应浓度来制备ε-AP微胶囊,用膨胀度表征其机械强度,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检测其通透性能,并以微胶囊的膨胀度变化作为衡量指标,考察微胶囊在NaHCO3溶液和血清中的稳定性.结果:改进成膜工艺制备的ε-AP微胶囊与常规条件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接近的机械强度和通透性;改进成膜工艺能够增强的ε-AP微胶囊在NaHCO3溶液和血清中的稳定性;常规条件制备的ε-AP微胶囊在血清中膨胀度增加了约560%,而改进成膜工艺制备的微胶囊膨胀度仅增加160%,其稳定性显著增强.结论:改进成膜工艺能够增强ε-AP微胶囊在血液中的稳定性.

  • 左旋组氨酸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癫痫发作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翟煜;霍小林;王永利;徐淑梅;孙兵

    目的:观察左旋组氨酸(L-His)对匹罗卡品(PLO)致痫大鼠皮质脑电图及大鼠海马各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匹罗卡品组)、干预组(匹罗卡品+左旋组氨酸组).各组给予相关干预处理后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建立癫痫模型,行皮质脑电图观察及海马区细胞凋亡染色观察.结果:经皮质脑电图显示,干预组潜伏期延长、痫波频率及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染色显示,对照组的海马各区细胞在各时间点的凋亡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组氨酸可以延迟匹罗卡品致痫的形成并降低点燃后癫痫发作程度,降低海马各区细胞凋亡数值,提示左旋组氨酸具有抗痫作用.

  • PEI-CS/siRNA复合颗粒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中MRE11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杰;朱欣婷;刘云;谢星星;侯玉群;李长福;范芳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PEI-CS)/siRNA复合颗粒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中MRE1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将PEI-CS(100 μg/mL)与不同浓度的MRE11 siRNA-FAM形成PEI-CS/siRNA复合颗粒,并转染BEL7402/5-FU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率和沉默效率.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染细胞48h后,3.125、6.25、12.5、25、50 μg/mL的si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62.31%、76.09%、79.99%、86.49%、96.59%.转染细胞48、72、96 h后,12.5 μg/mL的si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78.22%、55.76%、42.85%,25 μg/mL的si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83.67%、74.23%、67.4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25 μg/mL的si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转染48小时后,对BEL7402/5-FU细胞中MRE11基因的沉默效率为35.4%.结论:聚乙烯亚胺-壳聚糖/siRAN复合颗粒能有效转染肝癌耐药细胞Be17402/5-FU,并对BEL7402/5-FU细胞中MRE11基因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 甲状旁腺激素对成骨细胞中C1C-3氯通道表达及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卢晓琳;王欢;杨磊;周子凌;金玉龙;丁寅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PTH)对成骨细胞中C1C-3氯通道表达及成骨分化影响,初步探索C1C-3介导PTH在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0-M、10-9M、10-10MPTH持续刺激和间断刺激MC3T3-E1细胞72h后,通过CCK-8试剂盒法检测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MC3T3-E1细胞中Clcn3及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10-9M PTH不同给药方式下对C1C-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PTH连续和间断处理72h后,结果显示10-9MPTH间断刺激的MC3T3-E1细胞的增殖能力强,且其Alp、Runx2 mRNA表达均高于10-8M组和10-10M组(P<0.05),而相同浓度间断刺激的MC3T3-E1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高于持续刺激组,以10-9M间断刺激组差异显著(P<0.05),而10-8M和10-10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9MPTH刺激的MC3T3-E1细胞中C1C-3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成骨细胞的C1C-3氯通道能够响应PTH的刺激发生变化,并伴随着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表达的增强.

  • 运用PCR扩增技术检测解脲脲支原体生物群的临床应用

    作者:龚伟明;莫小辉;陆海空;钱伊红;柴喆;顾昕;管志芳

    目的:探讨运用酶链聚合反应(PCR)技术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的生物群,分析Uu生物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以支原体16S rRNA保守区域基因为扩增靶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Uu 16S rRNA基因检测125例临床标本,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R法检出Uu阳性率44.8%,其中35例Uu生物1群阳性,其中有16例有症状;27例Uu生物2群阳性,其中有18例有症状.Uu生物1群感染与症状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Uu生物2群感染与症状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R检测Uu 16S rRNA基因可用于Uu生物群的检测,Uu生物2群可能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一个致病菌,而Uu生物1群与NGU无明显相关性.

  •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王鹏;黄晨;麦海星;吴世奎;陈立军

    目的:探讨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claudin-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随机选取其中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4例正常肾新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4的表达情况,并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随访结果分析claudin-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疾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P<0.05),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直径、TNM分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P<0.01),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2=0.748,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claudin-4高表达组患者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为20.7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的30.8个月.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claudin-4的表达不是肾透明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值=1.686,95% CI 0.174~16.311,P=0.652).结论:claudin-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影响不良预后的指标.

  • 胞红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徐中菊;张悦;舒适;李志杰;张瑞义

    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是珠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脊椎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中有广泛表达.它具有一个紧密的双螺旋结构,不仅具有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功能,还参与胶原合成、酶促反应、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基因调控等过程.此外,胞红蛋白在体外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重点对CYGB的结构、分布、基因调控和功能、参与病理状态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展开综述.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凤昌;栾佐;杨印祥;何志旭;朱中康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治疗较为困难.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大量死亡,引发脱髓鞘病变,这可能是其难以治疗的原因之一.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为少突胶质细胞的祖细胞,后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髓鞘细胞.OPCs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管腹侧神经上皮细胞,随着神经管的发育,OPCs逐渐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熟OL,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的形成.随着对OPCs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OPCs移植对SCI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为SCI患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OPCs治疗SCI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 精原干细胞与睾丸生殖衰老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奔;李靳;刘苗苗;张长城

    雄性睾丸内精子的生成及其质量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精原干细胞是精子生成的起点,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精子的生成,而精原干细胞niche是调节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的重要因素.在衰老过程中,干细胞微环境退化,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失衡,被认为是衰老导致睾丸生殖功能衰退的的主要因素.本文将综述衰老引起的精原干细胞与niche变化及其对生殖的影响相关研究进展.

  • 肿瘤的分子分型在当代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申高飞;李进晶;汪鑫;耿蕾;王新

    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肿瘤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当代的结直肠癌治疗逐步走向“同病异治”模式,结直肠癌同病异治两个常见的应用,一是RAS基因突变与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二是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其中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获益显著,而林奇综合征的患者与微卫星稳定患者相比,显示了更好的预后,且其不能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中获益.然而,为了让更多的结肠癌患者获益,我们还需要继续探寻对结肠癌更有效更全面的分子分型标准.

  •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

    作者:王玥;刘洁;侯丽娜;陈萌;王雨峰;韩非

    术后自控镇痛方法有: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患者区域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Regional Analgesia,PCRA)、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患者自控鼻内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nasal analgesia,PCINA)、芬太尼HCI电离子渗入疗法经皮系统(Fentanyl Iontophoretic Transdermal System,ITS)和连续椎旁阻滞(Continuous Paravertebral block,CPVB)等.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较常使用的主要是PCIA和PCEA.有研究报道,与PCIA比较,PCEA镇痛效果更确切,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低;但也有报道认为,与PCEA相比,PCIA实施相对方便,同时也可以提供令患者满意的镇痛效果,适用范围更广.目前对于这两种镇痛方法的效果优劣尚无确切的定论,在此就PCIA和PCEA的镇痛药物特点、镇痛效果、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和肿瘤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作一综述.

  • 眼细胞在实验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甜;朱煌;蔡晓静;冯婕妤;傅顺杰

    近视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近视的实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眼细胞被发现与近视有关,主要涉及的细胞有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穆勒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巩膜成纤维细胞等.它们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和表达相关受体,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眼细胞的角度对近视发病机理作一个综述,为进一步完善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范公忍;李树玲;郑海燕;王文欢;曹建彪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肝病良性终末期表现.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肝脏移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供体肝脏来源限制,且费用昂贵.近年来开展的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为肝硬化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BMSCs主要包括造型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可塑性,体外通过生长因子,体内利用特定微环境均可诱导BMSCs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和成熟肝细胞,并明显改善肝功能.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亦表明,BMSCs具有来源丰富、费用低廉、损伤小、自体移植不栓塞、无排斥反应等优点,为治疗肝病带来了新思路,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的细胞来源.本文就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现状,尤其是移植途径以及在肝脏内定居、迁移和分化机制的示踪观察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作-综述,以期为从事肝病研究的同仁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BMSCs移植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的描述,展示BMSCs在肝硬化治疗方面良好的治疗前景.

  • 雌激素在肺组织中的作用机制概述

    作者:袭荣刚;刘中洋;屈超;杨阳;王晓波

    在妇女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囊肿性纤维化(CF)等肺部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女性肺部、气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女性生理周期存在波动,因此,在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变化可能与肺部疾病的病情轻重存在一定的关系.雌激素包括三类:雌三醇、雌二醇、雌酮,性激素主要与他们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A、PRB),和雄激素受体(AR).雄激素受体只有哺乳动物生殖腺中有表达;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不仅在哺乳动物雌性、雄性生殖腺中有表达,在乳腺、骨、心肌、肺和脑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临床实验数据已经表明,男女肺部疾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对雌激素与肺组织之间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龙;宿华威;赵志慧;任玉伟;张笑飞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胃癌根治术,但该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术中操作更加简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临床对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以综述,为胃癌的微创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 分子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俊波;董自强;曾文;梁云

    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常见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六位[1].在发病率方面,我国虽然不及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也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态势.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对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2].由于我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以及更好的利用这些途径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作用的不同的靶向机制,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神经外科患者脑氧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鑫;任辉;鲜继淑;冯华;陈图南

    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重症患者,脑氧饱和度是反应患者脑组织氧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实时、准确的脑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对于指导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血红蛋白不同氧合状态,即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2),还原血红蛋白(deoxygenated hemoglobin,Hb)具有的差异性分子光谱,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可监测人体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由于近红外射线能穿透颅骨直接获得脑组织内平均氧饱和度的特性,可协助临床实现无创持续监测脑氧饱和度的目的,近年来该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在颅脑创伤和其它神经外科疾病的应用研究中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对新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龙;张幸平;杨帆;刘洋;刘梅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15%-20%,与吸烟关系密切,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广泛期,预后很差,内科药物治疗仍然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其细胞生物学行为复杂,恶性程度高,易出现复发及耐药,通过多药联合、优化给药顺序、改变用药方法及调整药物剂量强度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多,其死亡率依然高居各种肿瘤之首,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变得迫切而棘手.近年来,随着SCLC内科治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热点药物如bcl-2抑制剂、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ipilimumab、贝伐单抗等已在Ⅱ期或Ⅲ期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SCLC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目前针对SCLC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miRNA在防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婕;万晓春;吕卫东;李俊鑫;赵琦

    微RNA(microRNAs;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核苷酸,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蛋白的翻译而调控靶向基因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0%,确诊后一般为晚期,且具有早期确诊率低,治疗效果差,治疗后易复发,预后不良等特征.目前用于治疗NSCLC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总体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i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统规范的使用miRNA对NSCLC诊断、治疗、预后的标准化方案,临床实施难度大.本文就近几年来miRNA在NSCLC诊断、治疗及预后功能上进行综述,期望有助于促进miRNA在实际临床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过继免疫治疗中DC-CIK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宁;宋述安;侯国伟;姜涛;朴大勋

    目前,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由于其具备低毒性和高效率的特性,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它通过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其获得抗肿瘤免疫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PC)之一,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始、调节、维持中发挥核心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细胞具有高效的MHC非限制性溶瘤活性,具有极其广泛的杀瘤范围.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联合培养的DC-CIK抗肿瘤活性提升明显,患者预后生存期延长,效果显著.本文就DC与CIK生物学特点及抗肿瘤作用予以简要综述.

  • Survivin、Dnmt和CD44在胃溃疡及胃癌中表达的差异

    作者:宋述安;王宁;赵志威;侯国伟;张哲男;姜涛;朴大勋

    胃溃疡(Gstric Ulcer GU)和胃癌(GastrioCancer Gc)均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虽然胃溃疡的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但仍属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已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之一.据统计,5%左右的胃溃疡可发生癌变,甚至有统计高达29.4%的胃癌来自胃溃疡[1].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中,胃癌位居第4,病死率位居第2,在我国则居第1位.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多基因变异是细胞发生癌变的内因[2].各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和错配修复基因、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细胞周期调控改变及相关产物均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如Survivin、DNA甲基化和CD44等均是近年来在胃癌组织中发现的并成为研究热点的基因.通过对Survivin、Dnmt和CD44三种基因在胃溃疡及胃癌中表达的差异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对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的认识,更好的为临床应用中胃溃疡及胃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 科学确立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

    作者: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彭宗生;刘品静

    目的:利用校准周期图科学确立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方法:生化分析仪定标校准后,每隔2小时分别测定三种浓度水平的质控血清一次,24小时后每天测定一次,总计测定30天.所有检测项目均重复测定四次取平均值.以积变异系数(CV)大于1/6 CLIA' 88为评价标准,绘制校准周期图.结果:碱性磷酸酶(ALP)L1校准周期短每12h一次.酶类项目较稳定,校准周期可达30天以上,低水平质控血清必不可少,这样有利于测得更为准确的校准周期.结论:科学、合理地确立各检测项目的校准周期,对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进行定期校准,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校准、又能够节省检验工作的时间和成本,保证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可靠性.

  • 军队医院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硕;杨坤;郭晓东;吕宏宇;李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科研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军队医院的科研实力和水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的科研机制,实施科研创新战略是推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等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研活动本身是以现有的现象、认知和习惯为基础的活动,凭借知识和经验预测科研可能达到的科学目的.在不同层次对人们熟悉的思维方式高度抽象或转换,是科研创新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分析现阶段军队医院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科研创新的必要性,强调医院科研管理应贯彻系统化思想,建立多元化科研模式.

  • 脉冲电磁场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刚;毕佳琦;李卫;曲志伟;成勇;李宝林;林琛;孟庆刚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脉冲电磁场干预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0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经复苏后培养贴壁良好的C2C12成肌细胞,根据不同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将其分为A、B、C组,无磁场干预的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不同磁场强度下成肌细胞标记基因Myf5、MyoD及Pax7的mRNA的表达.结果:经RT-qPCR检测三种基因的表达情况,Myf5 mRNA在1.5 mT磁场强度下照射第五天表达高;0.5 mT磁场强度下Myf5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T磁场强度下Myf5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T磁场强度下Myf5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yoD mRNA的表达要比磁场作用下表达要高.三个磁场强度下MyoD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5 mT、1.0 mT磁场强度下Pax7 mRNA的表达要比对照组要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T磁场强度下Pax7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mT脉冲电磁场强度下作用5天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Myf5 mRNA标记基因增殖促进作用强.

  • 赛艇运动员重大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初步研究

    作者:朱欢;高炳宏;梁世雷;张昊楠;王玉新;刘婷婷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负荷结构下赛艇运动员无创微循环指标变化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无创微循环指标在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2013年7月国家青年赛艇队作了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后备战训练,整个备战训练分为强度训练期及接下来的调整期,强度训练期主要以500m、1000m专项速度练习为主,其训练强度较大,而调整期主要以有氧长划为主,训练强度较小;以8名女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PeriFlux System5000系列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8名运动员早晨空腹安静、坐位状态下右臂肱二头肌隆起高处微循环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其中强度训练期结束时及接下来的调整期结束时各测试一次,通过对两个阶段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分析,进而对运动员竞技状态作出判断.结果:除运动血细胞浓度(Concentration of moving blood cells,CMBC),调整期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MBP)、血细胞平均运行速度(Average velocity of blood cells,AVBC)、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均明显高于强度训练期(P<0.05).结论:不同训练负荷下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低强度负荷下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高强度负荷下则呈现下降趋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