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可溶性MICA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龚伟智;段小辉;陈晨;廖春红;刘初平

    目的:探讨可溶性MICA(sMICA)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2例胆管癌患者的外周血sMIC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胆管癌患者血清sMIC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胆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CA19-9水平、肿瘤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手术后胆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胆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水平明显增高,血清sMICA可作为胆管癌诊断的一种重要的指标.

  • 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成像初探

    作者:薛海林;顾建平;吴前芝;宋进华;吴刚;姜玲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下肢动脉脉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7段经DSA确诊的不同部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行低剂量CT扫描,并采用MPR,VR,MIP等重建方法获得各下肢动脉CTA图像,将CTA图像与DSA图像的诊断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SAS8.1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检验水准为:Kaapa.系数大于0.75.结果:所得CTA图像与DSA图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的kappa系数为0.8058,两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优.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条件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上有肯定的价值.

  • 鼻饲极低蛋白匀浆联合α酮酸疗法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李峰;朱旭峥;张新胜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d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关系的评估

    作者:李文;张鸿举;丁少娟;梁毅;刘孝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射血分数(EF)并通过计算得左室质量(LVM).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P<0.01),亦高于急性期左心室容积(P<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P<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P<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AMI早期BNP升高与急性期左室重构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溶栓治疗再通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判断依据.

  • 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病因研究及BISAP预后评估

    作者:张秋芹;张巍巍;耿长新;王青

    目的:探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病因并对其预后进行BISAP(Beside Index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BISAP评分对其预后予初步评估.结果:发病病因: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52例;高脂血症27例;药物12例;妊娠Ⅰ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诱因不明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5例由暴饮暴食、酗酒所致,2例为高脂血症,1例为十二指肠憩室引起;其中有6例BISAP评分≥3分.结论:明确病因对预防复发、降低胰腺炎并发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BISAP评分有利于重症胰腺炎风险早期预测.

    关键词: 胰腺炎 病因学 BISAP
  •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的预后研究——附三年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林揆斌;李智;汪剑锋;洪惠敏;沈阳

    目的: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3年预后,并与EF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5-1至2006-12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时左室EF分为EF正常组(EF>=50%)和EF降低组(EF<50%),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慢性心衰患者中EF正常234例(50.7%),与EF下降患者比较,这类患者中较为高龄、多为女性;病因多为瓣膜病、高血压病及房颤;随访结果显示二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578),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1.301,95%CI:0.995-1.701,P<0.05)、年龄(RR=1.012,95%CI:1.003-1.022,P<0.05)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慢性心衰中,EF正常的患者预后与EF下降者相似,对这类病人同样应加强监测及治疗.

  • 湖南省健康人群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参考值调查

    作者:谭明万;张大伟;王国慧;朱利勇;谭娟;李鹏洲;朱晒红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湖南省健康人群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及A/G比值的参考值区间.方法:收集4543例湖南省城乡健康参考个体,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P、ALB值,并计算A/G比值,按不同年龄、性别、城乡进行分组统计学分析,建立适合湖南省人群TP、ALB及A/G比值的参考值.结果:湖南省健康人群参考区间为TP:66.51~82.85 g/L,ALB:43.09~50.19g/L,A/G比值为1.05~2.19;TP随年龄增大而稍有升高,中年达到高峰,后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在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乡村地区TP值高于城市地区(P<0.05);ALB随年龄增大稍有升高,在青壮年到达高峰而后下降,在儿童青少年、青壮年组血清ALB男性高于女性(P<0.05),而在中年、老年组血清ALB无差别,乡村地区ALB值高于城市地区(P<0.05);A/G比值随年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A/G比值随年龄增大稍有增高,在青壮年组达到高峰而后下降,且在各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P<00.05),城市地区A/G值高于乡村地区(P<0.05);湖南省健康人群的TP、ALB与全国其他省市的TP、ALB存在差异.结论:湖南省健康人群TP、ALB、A/G比值参考区间与全国其它省份稍有差异,血清TP、Alb、A/G比值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性.

  • 持久脊柱负荷与椎间盘组织中MMP-2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俊杰;刘亚;邱玉金;田云虎;李坤

    目的:建立一压力可控型椎间盘退变模型,并探讨持久的脊柱负荷对椎间盘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5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模拟人类在站立(A组1.12N)、坐位直立(B组1.68N)、坐位前屈(C组3.08N)三种状态下椎间盘内的负荷情况,给予大鼠尾椎Co9/10椎间盘恒定压力加压,以相邻Co8/9椎间盘不加压作为对照(D组).三组分别在3、7、14天后取受压及对照椎间盘标本,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及MMP-2在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随时间与压力的增加,椎间盘组织学评分与MMP-2表达增高(P<0.05),MMP-2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成正相关(r=.870,P<0.05).结论:持久的脊柱负荷可引起椎间盘退变及MMP-2表达增加,MMP-2可能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袁婷;苏晓丽;罗百灵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警惕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癌、肺癌患者各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之间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进行相互比较,发现其临床表现并无统计学差异,影像学与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实验室检查无差异.结论:结核合并肺癌与肺结核、肺癌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近似,易造成漏诊、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及时行影像学及支气管镜等检查.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 牙齿发育相关基因Osr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尹积荣;杨凯;白玉兴;王邦康

    目的:为生物学实验研究Osr2与牙齿发育的关系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本文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同源比对、进化分析等方法,对Osr2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Osr2蛋白质无信号肽,是非跨膜的疏水性蛋白,具有C2H2型、CHY型锌指结构域,是一类进化保守,高度同源的转录因子.结论:这一结果可为Osr2深入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及利用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与参考.

  •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联合银锌霜分阶段疗法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

    作者:沙德潜;陈伟;季一发;刘飞;刘洪琪

    目的:观察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98例TBSA大于35%的烧伤病人创面联合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联合银锌霜的疗效.方法:以同期76例应用碘伏的病人作为对照,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烧伤面积、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用药方式均以半暴露为主.结果:磺胺嘧啶银混悬液联合银锌霜组能显著增加细菌转阴率,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植皮手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结论:磺胺嘧啶银混悬液联合银锌霜较碘伏能显著增加抗感染能力,有利于肉芽创面形成,为自行愈合或再次手术打下良好基础,值得应用.

  •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作者:陆崇德;傅晓辉;储开建;姚晓平;程树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肝切除加下腔静脉取栓治疗2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取栓方法包括经荷栓肝静脉取栓(1例)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1例),又分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取栓和在萨氏钳局部血管阻断下取栓.结果:2例肝癌及下腔静脉癌栓均得到成功切除,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死亡;随访中一例存活11月;另1例已生存8个月.结论: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安全可行,其基本术式为肝切除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检.

  •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茅届齐;王栈山;钱水贤

    目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们拟讨论腔内成形术在ASO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76例ASO病例,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效果和糖尿病等合并症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总体技术成功61例,技术成功率80.3%,FontaineⅡ期组技术成功36例(成功率92.3%),明显高于Ⅲ期(82.1%)和Ⅳ期组(22.2%);合并糖尿病组22例(28.9%),技术成功15例(成功率68.2%),低于无糖尿病组的85.2%;结论:腔内成形术是治疗ASO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积极腔内手术干预有助提高早期患者成功率,同时对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

  • 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阿依夏木·伊不拉音;艾尼瓦尔·拜克热;买买提热厦提·吐尔逊;王丽萍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难治性抑郁症近期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应选择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提高近期临床疗效,且不加重用药不良反应.

  • 常规腹部立位平片漏诊膈下游离气体原因分析及技术改进

    作者:左拥军;田树平;赵书臣;邵立新;史丽静

    目的:探讨常规腹部立位平片漏诊膈下游离气体的原因及技术改进.方法:15例疑有气腹但腹部立位平片阴性者加拍胸部正位片,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结果:15例中12例胸片可显示膈下少量游离气体.结论:X线投照中心线位置不同会影响膈下游离气体的显示,胸片较腹部立位平片更容易显示少量气腹.

  • 应用无内固定装置技术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作者:冯会成;黄迅悟;孙继桐;常青

    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装置技术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应用无内固定装置技术双束重建ACL损伤患者33例,男31例,女2例.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分别在关节镜下采用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前内侧束,双股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束.韧带采用无内固定装置固定,股骨端行悬吊固定,胫骨端行拴桩固定.术后1~3周内指导患者在支具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并逐渐提高训练强度.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病例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12月时: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2.2±2.5,升至96.4±7.2分,IKDC评分55.3±3.7分,升至94.1±5.3分,其中A级19例,B级:11例.术前与术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采用无内固定装置双束ACL重建方法能够较好的平衡患者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张力,并有利于保留ACL韧带残余结构、节约经费,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 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 复合骨植入材料研究

    作者:王健;吴松;陈腾飞;朱东波;王靖;周天宝

    目的:通过建立兔股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对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等离子喷涂技术所制备的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进行骨植入实验的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索该复合材料作为植入机体骨组织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骨科钻在实验动物股骨髁上钻孔的方法建立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将待研究比较的实验材料分别植入实验动物的股骨髁内,持续观察8周,在术后第2、4、8周时应用X线照片、组织学染色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观察所研究材料在机体内对骨缺损愈合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的骨植入实验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牢固,界面中成骨细胞生长明显,且炭颗粒脱落现象少,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植入动物体内的材料在植入期未引起机体局部的炎症浸润反应且表面脱落的碳颗粒在机体组织中也未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在实验动物植入材料后的连续8周观察期中,组织学观察显示:表面涂有HA的炭/炭复合材料对骨组织形态改建上表现良好,其与骨组织接界处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膜层厚度明显比未涂HA的材料要小,与骨组织结合更为紧密和牢固;碳颗粒出现脱落游离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涂以HA生物涂层对骨的形态改建和促进骨小梁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 改良CCI大鼠痛行为学检测与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再观察

    作者:巨文锋;薛莹;路美玲;张萌斌;李建宁

    目的:应用改良CCI模型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痛觉过敏和自发放电各自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组和Sham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9、11、14天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同时选取术侧机械刺激缩腿反射阈值低于4g或者术侧和健侧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差异大于2s的CCI模型大鼠观察术后4-14天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结果:神经纤维损伤后,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随时间表现为逐渐增强,同时在损伤区观察到三类放电模式:整数倍放电阵发放电和周期放电.结论:术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降低,机械痛敏的产生和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关系密切,不同的放电模式可能代表不同的传入信息.

  • 昆布(海带)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作者:徐新颖;于竹芹;李震;李晓丹;郭云良

    目的:探讨昆布(海带)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中的降血脂作用和机制.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海带粉饲料喂养干预治疗.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舍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经海带干预治疗后,动物血清TG、TC和LD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MDA和NO水平显著低于、而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可能影响TG、TC、LDL和HDL等组分的代谢,通过增强抗氧化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体内MDA和NO的水平,发挥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

  • 凋亡诱导因子在姜黄素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陈玲玲;张德平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在肺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分别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10、20、40μM)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20μM)孵育,观测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测定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5~40μM姜黄素处理12 h,其凋亡率呈浓度依赖,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抑制caspase-3并不能完全阻止细胞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组出现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与核转位,抑制caspase-3活性后未检测出AIF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其诱导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释放AIF有关.

  • ORP8与SPAG5相互作用并影响细胞周期

    作者:罗玮;周天鸿;闫道广

    目的:筛选与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相关蛋白8(Oyxterol binding protein related protein 8,ORP8)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揭示ORP8在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提供线索,并根据相互作用蛋白质初步探索ORP8的功能.方法: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gbkt7-ORP8m,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Universal Cdna文库,筛选出与ORP8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GST Pull-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蛋白质相互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ORP8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精子相关抗原5(Homo sapiens sperm associated antigen 5,SPAG5),体外GST pull-down和Co-IP实验确证了ORP8-SPAG5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ORP8过表达后与空载体相比,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S期细胞数增加,G1期细胞数减少.结论:SPAG5是与ORP8相互作用的蛋白质,ORP8过表达影响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细胞周期,可能通过SPAG5起作用.ORP8-SPAG5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ORP8在肝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 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分布

    作者:同李平;袁世发;丰帆;杨建军;张洪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探查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里S100及GAP-43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相当数量的S100及GAP-43阳性神经纤维(束)不规则地分布于肿瘤细胞之间,且S100阳性纤维密度大于GAP-43阳性纤维密度;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纤维密度与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确实存在神经纤维分布,并对肿瘤发展起一定作用.

  • 尘螨变应原Der f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CHO细胞

    作者:彭江龙;崔玉宝;钱士匀;裴华;陈年根;黄幼生

    目的:构建尘螨变应原Der f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并进行蛋白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中Der f1基因的核酸序列(AB034946),设计引物,采用PCR法,从保存的JM109工程菌中扩增Der f1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上,以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进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将目的基因Der f1成功连接到pcDNA3.1/myc-hisA-Derf1并转染CH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了尘螨变应原Der f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CHO细胞表达蛋白质.

  • 赤芍总苷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高雪岩;王文全;孙建宁;刘思秦;郑巧云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PPH法测定赤芍总苷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根据清除率曲线,确定EC50值;采用MTT法考察赤芍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起效剂量,并考察其量效关系.结果:赤芍总苷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其对DPPH的清除率的回归方程为y=7.4432x0.6111(r=.9967),EC50值为6.64mg/L;赤芍总苷对HSC-T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152mg/mL时,其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39.240%.结论:赤芍总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 Pmscv-Ubc9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产毒细胞系的建立

    作者:李薇;刘晓萍;徐祥;谭艳;于业军;王苗苗;任书亭

    目的:构建含Ubc9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筛选建立携带该基因的高滴度产毒细胞系,深入研究SUMO化修饰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Ubc9,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neo,形成重组质粒pMSCV-Ubc9;脂质体法将pMSCV-Ubc9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T67;G418筛选产毒细胞克隆,扩大培养产毒细胞克隆,收获病毒感染NIH3T3细胞.结果: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Ubc9正确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G418筛选获得稳定产毒的抗性细胞克隆,收获病毒能有效感染MH3T3细胞.结论:携带Ubc9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Ubc9构建成功,转染PT67细胞后包装出重组逆转录病毒,进而筛选获得了能转录表达Ubc9的产毒细胞系PT67-Ubc9.

  • 大黄素降糖及改善脂质代谢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红球;梁丽梅;王沛坚;陈格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4周龄16只db/db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组经灌胃每天给予100mg/kg大黄素;对照组灌胃给予相仿体积的生理盐水,开始10天每天算进食量,每周测空腹血糖及体重1次,连续干预8周,干预前及实验结束前1周测胰岛素耐量,干预结束后于颈动脉取血测血脂水平(HDLC、LDL-C、TG、TC).结果:①大黄素干预不影响db/db小鼠的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大黄素可显著减轻db/db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P<0.05;③大黄素可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④大黄素可降低db/db小鼠血TG、TC、LDL-C水平,P<0.01.结论:大黄素可有效地改善db/db小鼠的糖脂紊乱状态,其降糖及改善血脂代谢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浓度及药动学

    作者:金鑫;鹿成韬;冯彦来;丁莉坤;关月;孙薇;周伦;文爱东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研究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性正离子峰检测.测3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的体内血药浓度,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伊伐布雷定在0.101-101 n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低检测浓度为0.101 ng·mL-1.高、中、低浓度的方法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3.2%、86.6%、87.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结论:LC-MS/MS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适用于盐酸伊伐布雷定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姜黄素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抗癌作用及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胜昔;曾斌;石巍;廖爱军;曹文涛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抗癌作用及相关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以RT-PCR方法检测HepG2细胞中P21WAF1/CI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呈时间剂量性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显著上调HepG2细胞中P21WAF1/CI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上调其中P21WAF1/CIP1的表达.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

    作者:李晓翠;孙丹莉;张子蜀;张振玉

    目的:研究PPAR-Y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正常组)15只普通饮食,B(高脂组)15只高脂饮食.8周后,自两组各随机抽取2只大鼠处死,光镜观察证实脂肪肝造模成功,继续喂养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清做免疫生化检查,取肝组织标本,分别以光镜观察做出NAS评分,免疫组化和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Y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脂饮食可以成功的复制NAFLD的大鼠模型;2.血清GLU、TC、TG、HDL-C、LDLC在高脂组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显示:高脂组PPAR-Y表达量较正常组升高;结论:1.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NAFLD模型;2.PPAR-Y在NAFLD大鼠肝脏成脂性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 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作者:文雪平;张朝跃;彭耀金;简晓红

    目的:对枕骨斜坡骨性结构及周围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测量,为经口咽入路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学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①选取成人干燥颅骨标本40例,分别测量斜坡颅底内面、颅底外面的长度;斜坡咽结节处宽度、斜坡小厚度、中部厚度和大厚度;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颈动脉管外口内缘、颈静脉孔内外口内缘、破裂孔内外口内缘、舌下神经内外口内缘、寰枕关节内缘与斜坡中线的距离.②选取完整头颈部标本20例,观察斜坡与周围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斜坡颅底内面长(40.1±2.5)mm,外面长(28.2±3.1)mm;斜坡中部宽度(18.8±2.5)mm,;小厚度(6.8±2.3)mm,;中部厚度(9.8±2.2)mm,大厚度(11.5±1.7)mm;咽结节至枕骨大孔前缘距离(12.8±1.5)mm.②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46.8±4.5)°.③颈动脉管外口内缘距1离斜坡中线(26.1±3.1)mm,颈静脉孔内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21.8±2.5)mm,颈静脉孔外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25.1±2.7)mm,破裂孔内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10.5±2.9)mm,破裂孔外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11.8±2.5)mm,舌下神经管内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13.8±2.3)mm,舌下神经管外口内缘距离斜坡中线(21.1±2.3)mm,寰枕关节内缘距离斜坡中线(10.5±2.3)mm.④斜坡上部距离后方基底动脉(7.6±1.0)mm,距离后方脑桥(8.3±1.2)mm,斜坡中部距离后方延髓脑桥沟(13.5±1.7)mm,斜坡下部距离后方延髓(6.5±0.8)mm.⑤斜坡上部与后方硬脑膜之间间隙为(1.8±0.2)mm,斜坡中部与后方硬脑膜之间间隙为(1.3±0.1)mm,斜坡下部与后方硬脑、脊膜之间间隙为(1.3±0.1)mm.⑥在斜坡开骨窗的宽度为20mm,高度为15mm,深度为6mm,可以满足经口咽入路枕骨大孔扩大术的要求,并有可靠的安全性.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斜坡骨性结构及周围毗邻关系的测量与观察,为临床斜坡区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机制与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彦媚;赵喜红;徐泽智;徐振波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葡菌)即为主要的致病性葡萄球菌.金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使人中毒,带来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本文拟对金葡菌的病原与病理学特性,金葡菌与食物中毒,抗生素滥用与金葡菌耐药性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 microRNA生物合成的调控进展——TGFβ/Smad信号途径的作用

    作者:廖清池;周胜华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主要通过转录后抑制靶基因表达调节各种生物功能.miRNA表达水平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以及在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中发生变化.目前控制miRNA生物合成的信号途径以及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miRNA基因转录后在大蛋白复合体的介导下经一系列协调加工过程形成成熟的miRNA.近来发现转化生长因子B(TGFβ)信号途径的转导因子Smad蛋白在细胞核内调节miRNA的加工处理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GFB/Smad信号途径在miRNA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microRNA Smad Drosha酶
  • PCR防污染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璐茜;邹秉杰;周国华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高灵敏核酸扩增技术,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扩增产物及其他核酸片段的污染会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制约了PCR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许多PCR防污染的方法,除了早期建立的并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物理隔绝法、光照法及水解法外,近年来还发展了酶消化法、化学修饰法及DEAE纤维素法.本文对PCR防污染技术的原理、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 GABAB受体变构剂药学研究进展

    作者:蒋明;黄思罗;林昕;春雷;皮振钧;孙兵;张文华;赵菡;刘剑峰

    Y-氨基丁酸B受体(GABAB receptor,GABABR)是具有药理学意义的药物靶点之一,具有复杂而精细的激活机制.传统的GABABR靶点药物开发集中于激动剂和拮抗剂,这类药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较强的副作用、药物代谢困难、机体耐药性明显等.变构剂结合于正构位点之外,能够调节GABABR异源二聚体亚基或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正向变构剂(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PAMs)和负向变构剂(nega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NAMs)分别可以提高或降低GABABR的活性,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药物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持GABABR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控性.变构剂为GABABR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尿道损伤的诊断治疗现状

    作者:王忠新;符伟军;洪宝发

    尿道损伤一直是个棘手的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逆行尿道造影是评价尿道损伤的金标准.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在泌尿系创伤中是争议多的.目前没有一种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组织工程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给尿道损伤的处理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为尿道损伤的修复提供新的材料.本文仅就尿道损伤疾病的基本概况及国内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 一种基于本体集成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中语义映射维护方法研究

    作者:肖清滔;姚莉

    生物医学数据库到生物医学本体的语义映射是基于本体集成生物医学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生物医学本体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演化,造成了集成系统不稳定.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在本体演化条件下,分析并发现了语义映射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对应的维护流程和维护方法,并通过计算维护收益率证明了该方法对映射的维护是有效性的,从而增强了集成系统在本体演化条件下的稳定性.

  • 肾衰康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刘桂珍;刘纪青;廖朝峰;周国波

    目的:建立肾衰康浓缩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肾衰康浓缩丸中大黄、丹参;采用HPLC-ELSD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 mL/min,柱温:28℃,漂移管温度:42℃,氮气:355kpa.结果:大黄、丹参的TLC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1.0μg-1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1.7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肾衰康浓缩丸质量的方法.

  • 白芷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中药材质量研究

    作者:赵亮;曹红

    目的:优化白芷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全面系统地考察与研究市场上白芷中药材的质量.方法:以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用正交试验,对渗漉法提取白芷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白芷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检验了62批次市场上销售的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物质的含量.结果:乙醇渗漉提取法:药材浸泡24h,加80%乙醇8倍量渗漉,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平均提取率为78%;市场上销售的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物质的含量符合药典的要求.结论:应用渗漉法工艺提取白芷中药材有效成分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芷中药材的质量可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