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研究

    作者:朱吉红;张玉蓉;肖文辉;李有秋;彭耀金;谭海平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数量、杀伤功能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5例(研究组)以及正常妊娠妇女25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NK细胞数量,细胞毒实验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及IL-2的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数量以及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外周血中IFN-γ、IL-2的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增多,杀伤活性增强,血清中NK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也增加.这些改变可能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 36例心源性猝死尸检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作者:李志强;于建渤;成永霞;郑慧哲;颜彬;王宏伟;郭素芬;曹永;展涛;岳辉;金在顺

    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6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尸检解剖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6例心源性猝死者中,冠心病21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58.33%;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猝死者3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8.33%.结论: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原因,为医疗纠纷鉴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提高医疗质量,早期诊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减少猝死发生起有重要作用.

  • 新生儿ABO溶血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茹克亚·阿不来;买迪尼亚提·买买提;热碧娅·买买提;古兰拜尔;古力皮亚·艾海提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防治水平.方法:选择ABO血型不合的孕妇433例,根据以上产妇产前IgG抗A(B)效价、产妇妊娠次数和产妇年龄分别分组,分析各组产妇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差异及临床相关性.结果:产妇产前IgG抗A(B)效价、产妇妊娠次数和产妇年龄均与HDN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5); IgG抗A(B)效价>256时,HDN发生率将显著提高(P<0.01);产妇妊娠次数和年龄增加后,HDN发生率将显著增加(P<0.01).结论:夫妻血型不合的产妇进行产前保健时,应进行IgG抗A(B)效价检查,当IgG抗A(B)效价>64或IgG抗A(B)效价进行性增加对,应及早做好HDN的干预措施;通过减少意外妊娠及高龄产妇数量,可减少HDN的发生.

  • 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德莹;徐爱丽;陈秀慧;匡野;孔宪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治疗6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A组),予垂体后叶素12μ注射于子宫体及卵巢系膜,再行囊肿剥除手术,并与腹腔镜下常规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0例(B组)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小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进而保护卵巢功能.

  •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探讨

    作者:周艳贤;郭晓东;冯卉;陈敏;刘阳;董晓宇

    目的:运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对肝脏弹性图像进行评分,并通过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探讨RTE评分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RTE以及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五项等实验室检查,随后肝活检获得病理学证据.比较RTE评分与实验室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90例患者中,S0期21例,S1期31例,S2期31例,S3期20例,S4期7例.RTE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9,P<0.05).同样,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例指数(APRI)与肝纤维化程度也呈正相关(r=0.57,P<0.05).RTE评分只与APRI呈相关性(r=0.667,P=0.000).RTE评分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94.31%、特异度为78.65%、准确率为85.22%、阳性预测值为76.63%、阴性预测值为94.58%,均高于APRI.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有广泛的临床研究价值和前景.

  •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爱华;马强;赵艳玲;朱春荣

    目的:分析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体检的2026例体检者样本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脉搏波传播速度及踝臂指数情况,分析其余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所有受检人群随着年龄增加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的值也逐渐升高,异常检出率也增高.女性baPWV值45~54岁之间快速增加,显著高于男性(P<0.01).性别是baPWV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及收缩压也起到一定作用.结论:动脉硬化捡测技术在筛查心血管病早期风险过程中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启明;吴建华;张勤仓;张龙;蒋玉凤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胰腺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GEMOX方案),对照组给予5-FU化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受益率、治疗有效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当转移癌体积小于肝体积75%时,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为6.06%,有效率为12.12%,而实验组的临床受益率为32.26%,有效率为58.06%,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8个周,21%的患者2年内达到无疾病进展,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7个周,在1年生存率为35%;而对照组中,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个周,1年生存率为0,实验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疗效优于以5-FU为主的化疗,且二组相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肝段切除术围术期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桡动脉压的变化

    作者:毕振华;毕晓琳;李忠斌;任波;徐晨;米卫东;王赛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段切除术围术期动脉血乳酸浓度,及肝门阻断、开放后有创血压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行肝段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30名,给予全凭静脉麻醉,于手术开始前、第一肝门阻断开放即时、阻断开放后15min,分别采取动脉血化验血乳酸浓度,记录采取动脉血时血压值及开放后血压低值,设计为自身前后对照,应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放即时与开放后15min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乳酸浓度与肝门阻断时间呈正相关,开放即时与开放后动脉血乳酸浓度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开放后血压下降程度与乳酸浓度无明显相关,与阻断时间无明显相关.肝门阻断前后及开放后15min患者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段切除术围术期行第一肝门阻断后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肝脏再灌注期间乳酸未进一步升高,甚至有所降低.开放后血压下降程度与乳酸浓度无明显相关.

  • 多系统萎缩的早期综合诊断

    作者:姚晴宇;许著一;孙杨;马涛;徐德恩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新特征(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在MS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部MRI资料.结果:21例MSA患者中,Shy-Drager综合征(MSA-A)9例,早期临床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头部MRI检查脑桥“壳核裂隙征”和“十字征”为Ⅰ期;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SA-C)5例,3例发病后1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Ⅱ期;“壳核裂隙征”为Ⅰ期,2例发病后3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Ⅳ期.黑质纹状体变性(MSA-P)7例:早期临床均有运动迟缓、震颤等表现,3例发病后1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Ⅲ期;3例发病后2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Ⅰ期;另1例发病后9月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Ⅱ期.结论:认为临床表现与头部MRI检查显示的新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有助于MSA早期诊断.

  • 中下段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陆凯;张博;董立巍;宗明;张宝华

    目的:探讨中下段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9例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对单因素进行生存分析评价.结果:79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36.2%,19.1%,中位生存时间为19.8个月.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24.2%,分别显著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28.9%、14.3%和7.1%);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较姑息性手术患者显著延长(8个月),根治术与姑息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四项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化,慢性病史,淋巴结转移为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下段胆管癌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可提高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关系分析

    作者:张桂霞;吴凯;韦虎;高音;李金生;王德荣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VA)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关系,探讨扩心病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扩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年龄配对,取4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依据其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组及单纯扩张型心肌病(MVA-)组,分析组间HRV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扩张型心肌病(MVA-)组HRV时城指标(SDNN、SDANN、RMSSD)均有降低(P<0.05)L与(MVA-)组相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组HRV相关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子,可能可以用HRV预测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危险性.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薇;田晓琴;冯媛媛;文芳梅;袁红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年来诊治的10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I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临床疗效好,依从性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史蓉;康凯;孙东健;甄斯杰;刘琦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者中复发率分别为22.22%、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疗效确切,药物毒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催产素肌注用于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相关研究

    作者:臧晓党;张宏涛;张淑芳;孙颖;王英;王金娟

    目的:通过肌注催产素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研究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发生乳汁淤积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催产素肌注治疗,对照组采取按摩加热敷常规治疗.结果:两种患者均治疗3-5d后,实验组治愈67(67.00%)例,有效30(30.00%)例,无效3(3.00%)例,总有效率为97.00%,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治疗30min及24h观察有效率发现实验组30min40 (40.00%)例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减轻,24h后97(97.00%)例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减轻,用药后两侧乳腺导管直径分别对比,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同侧乳腺导管直径对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可见,用药后实验组乳腺导管扩张.结论:肌注催产素可以有效预防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出现乳腺肿胀症状,及时肌注,可以预防乳汁淤积出现.

  • 多瑞吉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转换中的应用

    作者:朱彤;陶高见;李静;林泓怡;林建

    目的:探讨多瑞吉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转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例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年龄>45岁、VAS评分≥4分、所有病人常规抗病毒治疗、增加免疫力等常规治疗,予硬膜外腔置管间断注入消炎镇痛药物并持续泵吗啡,根据疼痛调整至止痛剂量,转换为多瑞吉贴剂后出院.疼痛控制后逐渐减药,每半个月减量半贴多瑞吉,对病人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有l例病人应药物副反应出组,其余病人硬膜外泵吗啡后均在一周左右控制疼痛,等效转换为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无疼痛反复,成瘾戒断等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疼痛采用硬膜外间断注药持续泵吗啡迅速达到无痛后,转换为等效剂量的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安全有效.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

    作者:谢进;李欣;许臣洪;胡沛;卢洪涛

    目的:寻找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扩心病患者的病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5例,按照NYHA分级分组,将心功能Ⅱ-Ⅳ级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91例定义为观察组;将心功能Ⅰ级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34例定义为对照组.在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中的“房颤”及“脉压≥70mmHg”这两个参数比对照组的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脉压≥70mmHg”、“房颤”是扩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压≥70mmHg”、“房颤”是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在临床治疗扩心病患者时警惕这两项指标的异常.

  • 74例急性脑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吴艳巧;严莉;刘尊敬;任丽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卒中血糖代谢异常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实验组40例行给予胰岛素联合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综合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空腹血糖变化.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5.76±1.09)低于对照组(9.36± 1.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8.2%,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为39.4± 2.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9.2± 1.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5.4± 1.2均高于对照组(27.7± 1.4、6.4± 1.2、3.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诺和灵、血栓通、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血糖代谢异常,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变化和脑部功能.

  • ICU应用IABP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临床效应

    作者:张小宁;温嫔;马男;王晓慧;马丽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5例心脏外科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3例症状改善,2例病情恶化.护士应熟练掌握IABP机的工作原理及报警项目;应重视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早期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组织护士学习IABP相关知识,使护士熟要掌握相关的临床护理技术,从而确保IABP良好的的治疗效果.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松林;白雪;赵延欣;黄敬;陈玉娟;刘学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相关.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具有差异.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联.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与患者年龄、血液中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脑梗死性质相关联.

  • 分枝PEI修饰的PLGA纳米粒转染DNA的研究

    作者:季明辉;胡贵方;顾大勇;谢伟东;谈书勤;徐华;欧青叶

    目的:建立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LGA)载DNA的基因转染体系,比较用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LG-A-E)吸附质粒DNA和用分枝PEI修饰后的PLGA纳米粒(PLGA-BPEI)吸附质粒DNA优缺点.方法:用乳化蒸发法制备纳米粒,对纳米粒进行表征研究,包括包封率、Zeta电位、粒径大小、稳定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对NIH3T3和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用MTT检测对它们细胞的毒性.结果:制备了两种基于PLGA的纳米粒,PLGA-E和PLGA-BPEI粒径大小为200-270nm,zeta电位为0-30mV,在血清和不同的pH值时两者均较稳定,转染效率PLGA-BPEI较PLGA-E高,且释放时间早,但前者较后者对细胞毒性大.结论:这两种基于PLGA纳米粒均能有效转染质粒DNA,它们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 自噬在高压氧预处理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曾毅;张昊鹏;邓姣;王枫;董海龙;熊利泽

    目的:研究自噬在高压氧预处理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方法: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和高压氧(HBO)预处理组.通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分析两组LC3-Ⅱ与凋亡相关分子Beclin-1,Bcl-2,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对氧糖剥夺诱导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预处理显著增加脊髓神经元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Beclin-1,Caspase-3以及自噬的特异性标记蛋白LC3-Ⅱ的表达.氧糖剥夺后对照组与高压氧组相比,LDH释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HBO预处理通过调节自噬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为HBO预处理神经保护提供一条新的作用机制.

  • microRNA499慢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作者:张鹭鹭;刘惊今;王永顺;刘芳;于波

    目的:探讨microRNA 499(miR-499)慢病毒转染对诱导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取第四代Wistar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干细胞表面特异标记物.使用符合干细胞鉴定标准的细胞批次用于后续实验.实验设置miR499慢病毒转染、慢病毒空白转染2个处理组,分别于处理后即日、1d,3d,5d,7d收集细胞进行下列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重要转录因子GATA4、NKx2.5和MEF2C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心肌特异蛋白Ⅰ(cTnⅠ)的表达.结果:培养第四代Wistar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干细胞表面特异标记物,可用于实验.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icroRNA 499慢病毒载体转染后microRNA 499表达明显升高,且转染后1d,3d,5d,7d,GATA4、NKx2.5和MEF2C的mRNA表达逐渐增强.慢病毒空白转染组未见明显变化.western-blot检测自第3天开始可见cTnI阳性表达条带,慢病毒空白转染组未检测到明显阳性表达条带.结论:microRNA 499可诱导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 环己酮二腙诱导大鼠脑白质脱髓鞘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瑞雪;陆江阳;尹恝;陆兵勋;范建中

    目的:探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cuprizone)诱导大鼠脑白质脱髓鞘及其病因,证实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引起脑白质脱髓鞘与细胞凋亡有关.方法:用环己酮草酰二腙制备大鼠脑白质脱髓鞘模型(酮腙组),与安定(安定组)、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比较,应用电镜技术及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第14天、28天、42天时脑组织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结果:电镜显示,安定组、苯巴比妥组、酮腙14天组和对照组白质结构完整致密,无脱髓鞘现象;酮腙28天组可见髓鞘排列较紊乱,部分结构松解变性,但无典型脱髓鞘改变;酮腙42天组胼胝体压部可见髓鞘肿胀,多部位髓鞘被涡轮状空泡所裂解.caspase3染色:酮腙28天、42天组可见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白质caspase3阳性染色,与安定组、苯巴比妥组、对照组和酮腙14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腙42天组caspase3阳性染色明显多于28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己酮草酰二腙可诱导大鼠脑自质脱髓鞘、空泡样变;病变白质区存在大量caspase3阳性染色,且早于脱髓鞘.提示:caspase蛋白酶级联反应参与了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脑白质脱髓鞘的过程,进一步说明细胞凋亡可能是脑白质脱髓鞘原因之一.

  • 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总IgG含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单纯筱;王宇;尹磊淼;徐玉东;魏颖;冉君;刘晓燕;刘奇;杨永清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测定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用方阵实验确定包被抗体、检测抗体的佳工作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评价标准曲线的可重复性、精密度和可应用性.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佳效价分别为2μg/ml和1:4000稀释;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5-16ng/ml.经方法学评价,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较高,应用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科研过程中检测大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总IgG含量的一种精确、方便、可靠的方法.

  • 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王立山;李艳;孙芹;程洁;高蓉;肖杭

    目的:探讨脱氧鬼臼毒素(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电流幅度,电流-电压关系以及激活曲线的影响.结果:DOP能够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电流的幅度,而且此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5、10、20、40 μmol/L).DOP抑制IK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8.064 μmol/L.20 μmol/L DOP能使IK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并能使IK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杀虫作用的机制之一.

  • 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条件的优化

    作者:杨栋;牛红军;陆刚;史嘉林;孙浩明;李晖

    目的:通过对贴壁培养CHO细胞筛选驯化,得到高表达的细胞后进行悬浮培养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方法:利用96孔板和24孔板对CHO细胞进行筛选,得到高表达细胞株后进行驯化,使其适合悬浮培养,经过摇瓶扩增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培养,每天监测葡萄糖含量,测rHuEPO表达量.结果: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生产周期短,表达量比贴壁培养高出很多,操作方便,减少污染,易于放大,并建立了适合悬浮培养的CHO细胞株,为工业化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提供了技术基础.结论:经过工艺优化后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平均表达量较贴壁培养高,生产周期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Lewis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时间节律性表达

    作者:张燕;何萍;李立新;马志乾;王瑜玲;苏喜改

    目的:检测日间和夜间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肺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的差别,探讨肿瘤血管生成的昼夜节律.方法:选择C57BL小鼠30只,制备Lewis肺癌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日间组(D组)和夜间组(N组),在光照-黑暗条件下饲养建立统一同步化日夜节律.随着成瘤过程,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小鼠模型第0、3、5、7天血清中VEGF浓度水平;成瘤后第9天处死小鼠,应用Westeon-blot法检测瘤体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成瘤过程,D组小鼠血清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N组(P<0.05);D组小鼠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8.87± 1.20)均明显高于N组(6.43± 1.3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wis小鼠休息期(白天)血清中VEGF浓度及瘤体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活动期(夜间),存在着明显的日夜差异,说明肺癌组织的血管生成可能具有一定日夜节律.

  • CD117、CD34、DOG-1、WT-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红玲;易红梅;李艳春;陈志鸿;刘宇

    目的:探讨DOG-1、CD117、CD34、WT-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OG-1、CD117、CD34、WT-1在39例GIST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IST光镜下主要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混合或单一性组成.DOG-1、CD117、CD34和WT-1在GIST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36/39)、71.7%(28/39)、64.1%(25/39)、23.1%(9/39),四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极低及低度危险性GIST、中度危险性GIST、高度危险性GIST)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OG-1与CD117相比,在极低及低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DOG-1与CD34相比,在极低及低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WT-1与CD117相比,在中度及高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WT-1与CD34相比,在中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鞘瘤中CD117、DOG-1在GIS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的表达(P<0.05).结论:DOG1是GIST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标记物,WT-1在极低及低度危险性GIST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GIST的诊断中加入两者将使患者更加受益.

  • 枸杞多糖与黄芪多糖抑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李瑜;周玉;江冠民;丁宇翔;徐芳菲;王强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的抑菌活性并探讨不同pH值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在不同pH值下对几种常见细茵和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产黄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对于细菌,枸杞多糖8mg/mL时出现抑菌圈,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佳;对于霉菌,随着枸杞多糖浓度的增大,抑菌圈的直径增大,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佳;当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在pH6的条件下,二者抑菌活性均强.结论: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对细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H值可影响构杞多糖和黄芪多糖的抑菌效果.

  • 人白蛋白对HK-2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林;刘伏友;彭佑铭;段绍斌;刘虹;李瑛

    目的:探讨人白蛋白对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HK-2细胞株,将培养的HK-2细胞与20g/L的人白蛋白共同孵育0、4、6、8小时后,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0g/L、5 g/L、10g/L、20g/L和30g/L)的人白蛋白与体外培养的HK-2分别共同孵育0、4、6、8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培养基对照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20g/L白蛋白与HK-2细胞共同孵育4、6、8小时,与对照组比较,均可见HK-2细胞荧光强度增加,有着典型凋亡形态的细胞增多,且随着人白蛋白与HK-2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程度和数目也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K-2细胞的凋亡率随着人白蛋白与HK-2细胞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增加而显著性增高,细胞凋亡率在8h组为(9.15±0.15%),在30g/L组为(9.35±0.46%),均为高.结论:人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以30g/L作用浓度和8小时作用时间的人白蛋白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

  • NGF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赵建法;陈升东;于苏文;乔莉霞;崔红霞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10、50、100、200ng/ml)的NGF,培养不同时间,以不如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为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细胞荧光技术鉴定神经细胞,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各组大鼠中脑神经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胚胎中脑神经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延长且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连结成网络状,细胞集落数增加,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一定剂量的NGF能促进大鼠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和增殖,增强其活性.

  • TAA致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大鼠清道夫受体、CD14表达变化

    作者:吴金英;张琪;高连印;赵晖

    目的:观察清道夫受体(SR)和脂多糖受体CD14在TAA介导的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大鼠持续灌胃给小剂量(12mg/kg·d)TAA建立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改良赖氏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改良过氯酸法测定血清内毒素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CD4+和CD8+;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肝组织清道夫受体和CD14的表达.结果:TAA诱导后,大鼠肝脏出现片状坏死并可见灶性炎症;血浆ALT、AST及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CD4+、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CD14表达上调,清道夫受体表达下调,和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组织SR表达下降和CD14表达增强可能是TAA介导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TAA 内毒素血症 大鼠
  • 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作者:刘智;黄志刚;吴尚虹;彭琼;于峰

    目的:鉴于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 Binding Protein,ABP)能与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因而探讨研究其直接用于生长素信号转导机理和生物传感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获得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1(Auxin bing protein 1,ABP1)的全长CDS,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成功构建pGEX4T-1-ABP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BL21(DE3).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后,取样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43 kD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利用GST亲和柱纯化方式得到了ABP1.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并经GST柱纯化后获得ABP1,为生长素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ABP1与生长素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生长素在生物传感测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 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航顺;梁兆光

    利钠肽(BNP与NT-proBNP)是预测急性心衰预后及评估急性心衰治疗效果可靠的指标.日常临床决策加用利钠肽检测提高了急性心衰高危患者的发现率,而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加强追踪及强化治疗.现就利钠肽在评估急性心衰预后及指导心衰治疗中的价值作如下综述.

  •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展睿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已经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它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胚胎干细胞在诱导分化、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病理性瘢痕形成中VEGF表达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元元;张选奋

    病理性瘢痕一直是整形外科乃至整个外科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无明确的病因学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VEGF作为目前活性强的血管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VEGF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有助于阐明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依据.

  • Rab23研究进展

    作者:唐利;刘博强;李承新

    Rab23为小GTP结合蛋白,是Ras超家族Rab家族成员,其突变可引起小鼠开脑综合征(open brain syndrome),因此又称为opb基因.它是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不同作用,并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分化.它可能通过转运细胞内蛋白发挥相关作用.

  •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巍;李悦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再狭窄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有效控制.然而,药物洗脱支架也存在较低的再狭窄率,由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人数非常多,这一比率就不容忽视.本文将阐述DES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以及处理策略.

  • 神经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霞;周江睿;蒋春雷

    机体自我免疫耐受的降低或者破坏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衡,并加重炎症反应过程,从而引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诱导免疫耐受并终止炎症反应对恢复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研究发现机体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会释放一类神经肽,如VIP,urocortin,ghrelin等.这些神经肽可下调固有免疫应答,抑制抗原特异性Th1细胞分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维持免疫耐受,并终止炎症反应.神经肽的这种抑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cAMP-PKA通路以及调节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神经肽有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类新药物.

  • 指(趾)骨异常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何文斌;李汶

    指(趾)骨异常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遗传缺陷,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少数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方式传递,包括四肢大范围的缺失缺陷,也包括细微的指(趾)数目、长度、解剖形态结构的变化,是由于遗传进化过程中的变异或发育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如异常子宫内环境)所致.指(趾)骨异常可以分为多指(趾)并指(趾)症(Synpolydactyly,SPD)、手足裂畸形(split-hand/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和短指(趾)(Brachydactyly,BD).本文综述了指(趾)骨异常的分类及其遗传特点,总结了指(趾)骨异常畸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四阶段四层次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的建立

    作者:师长宏;张海;王四旺;施新猷

    通过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应用实践和在职培训四个阶段学习,构建医学特色突出,符合国家法规的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以及教学对象的素质结构,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区别对待研究生、本科生、医学实验专业技术学生和实验动物学专业学员的实验动学教学,制订四层次教学重点与大纲,强化实验动物学与医学生物学的融合,突出专业特点.

  • 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以及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

    作者:曹亮;徐悦;邢伟荣;贾建荣

    目的:探讨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以及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陈会昌气质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自评焦虑量表(SAS)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运用分层回归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元认知各成分和负性情绪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元认知可以增强胆汁质对于抑郁的促进作用,降低多血质和粘液质对于抑郁的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粘液质特征对于焦虑情绪的抑制作用.结论:元认知对于大学生气质特征与负性情绪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作者:薛立娟;奚耕思;刘倩;刘姣姣

    职业倦怠和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和疾病,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枯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缺乏.抑郁症主要表现在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缺乏激情.职业倦怠和抑郁症在表现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关联,患有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的人通常态度消极,缺乏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自我评价低,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抑郁情绪易引发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也可以导致抑郁症,二者相互影响.本文就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的概念,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相关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综述.

  • 门诊西药房药品报损率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孙婷;郭晓东;刘秀芳;杨峥维;张沂

    目的:调查分析西药房药品报损情况和原因,加强西药房药品的管理,规范药品报损制度.方法:通过调阅2007年至2011年我院西药房药品报损记录以及2010年与2011年医院与医药公司的退药登记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我院2007年至2011年药品报损率均小于0.002%,且药品报损率呈递减趋势.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为药品破损,2007年至2011年药品报损总金额为1549.78元,破损药品金额占63.30%,过期药品金额占20.06%,其他药品金额占16.64%.滞销药品退货金额占退货总金额的80%以上,成为了药房管理的隐患.结论:完善药品报损制度,加强对药品的养护,能有效地降低了药品报损率以及医院资金损失.

  • 刍议制约提高后勤机关干部素质的症结及对策

    作者:李庆虹;王传礼;李进;唐炎;郭晓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一线生产部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各机关、厂矿、企业的后勤部门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后勤是国民生产的后盾和保障,而后勤机关干部素质直接关系到后勤部门的具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所以切实提高后勤干部素质是提高后勤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后勤机关干部所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期望对各部门企业的后勤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