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顺良;童懿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提高靶区剂量与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方面的价值.方法:4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给予全程IMRT 1.8~2.2 Gy/次,每周4次外照射和1次内照射,外照射的处方剂量为50~55 Gy,中位剂量为53.5 Gy,内照射共给6次,每次5 Gy.同时拟设计该40例患者2野和4野的放疗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AR)直肠、小肠、膀胱和骨髓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结果:4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的IMRT,放射治疗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为54.5 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53.5 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靶区(GTV)体积.IMRT与普通2野和4野放疗组比较,小肠、直肠、膀胱和骨髓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急慢性放射反应明显减轻.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RT放疗技术可以使患者的放疗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减小了急慢性放疗反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艺军;刘明霞;唐志全;袁有法;张蕾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MRI资料,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3.0T 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动态增强MRI显示23个病灶中20个病灶形态不规则或有毛刺征;MRI显示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内乳淋巴结肿大2例,6例病灶累及胸壁.所有病灶均不均匀强化,其中16个呈环形强化,7个见对比剂填充征;15个病灶呈Ⅲ型曲线,7个呈Ⅱ型曲线,1个呈Ⅰ型曲线.结论:边缘不光整、毛刺征及环状强化、冲刷型曲线、肿块周边异常增多的粗大扭曲血管影强烈提示乳腺癌;3.0TMRI能较清楚的显示乳腺癌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及部分淋巴结情况,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新疆维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患者AMPK α2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研究

    作者:聂歆赢;田世坤;聂艳芳;褚志华

    目的:研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143754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150例2型糖尿病和150例正常对照者AMPK-rs214375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MPKα2位T/T、G/T和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40%,51%和9%),正常对照组为(28%,49%和29%),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PKα2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

  • 中药消癌平联合奥宁、强的松治疗耄耋年龄淋巴瘤的设计与临床应用的前瞻性研究报告

    作者:裴毅;魏淑青;杨永明;吉利娜

    目的:观察消癌平联合奥宁、强的松治疗耄耋年龄淋巴瘤的疗效.方法:3名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不能接受化疗,血生化、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方法:消癌平60ml+5%葡萄糖液250ml,持续静脉滴注16天,奥宁0.8mg+生理盐水100ml.Civ(连续静脉泵入),(2ml/小时/48小时)×8次(16天);强的松片40mg,连续口服14天.按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总疗效CR1例,PR2例.3例患者中有2例目前仍存活,生活能自理.一例骨浸润伴骨破坏者,治疗后骨缺损稳定2个月以上无变化.但在CR后2个月进行巩固治疗期间发现脑浸润;一例患者在首次治疗期间发现脑浸润,经治疗后病灶稳定、无变化;另外一例患者在5次治疗出院后,因糖尿病诱发酮症酸中毒、昏迷、肺部感染,死亡.治疗期间除2例伴发糖尿病患者血糖增加外,几乎未见任何副作用.结论:消癌平、生长抑素类似物-奥宁、强的松联合应用,可能是治疗老年淋巴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方法不能扼制脑浸润的发生,对脑浸润也无确切的治疗效果.

  • 正常小型家猪脑血流灌注特征的SPECT/CT研究

    作者:赵雁;王飞;黄钢

    目的:探讨采用SPECT/CT获得小型家猪脑血流灌注特征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8头健康小型家猪进行SPECT/CT脑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自动提取脑相同感兴趣的相对血流量和相对离散度.结果:正常小猪脑不同感兴趣区相对血流量存在较大差异(P<0.05),相对脑血流量值以颞顶叶高,其次是额顶叶,小脑低.正常小猪脑各感兴趣内的相对离散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离散度小脑感兴趣区高,额叶感兴趣区低.结论:SPECT/CT可用于半定量评价小型家猪脑血流灌注.

    关键词: SPECT/CT 脑血流灌注
  • 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军;曹彦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沙利度胺治疗组选取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研究,给予沙利度胺联合PCDE方案治疗;同时选取3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使用PCDE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沙利度胺联合PCDE方案治疗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PCDE方案治疗组患者(P<0.01).结论:采用沙利度胺联合PCDE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Cox-2、P504s、CK3413E12和P63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辉;袁建林;张伟;张楠;金雷

    目的:研究Cox-2、P504s、CK34βE12和P63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4例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P504s、CK34βE12和P63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未见或偶见P504s弱表达,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良好;前列腺腺癌组织中P504s表达良好,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消失,P504s表达阳性率为91.07%;与正常前列腺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P504s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COX-2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几乎不表达,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前列腺腺癌组织均可见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和80.36%;COX-2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前列腺组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腺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27).COX-2与P504s表达存在相关性(r=0.377,P=0.039);COX-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联合P504s、P63、CK34βE12和COX-2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前列腺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 猪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脑损伤变化

    作者:李崎;冯德元;刘江伟;薛会朝;李建英;张东;邹赛英

    目的:观察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观察实验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伤后12h、24h组光镜下出现逐渐加重的神经细胞水肿、变性;电镜下8h、12h、2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溶解;对照组光、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导致继发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关键词: 腹部损伤 火器伤
  • 膀胱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活动传递的在体观察和分析

    作者:郑霁;鄢俊安;方强;潘进洪;宋波

    目的:观察离体活膀胱肌条铺片中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活动,并分析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活动的特征.方法:制作离体膀胱肌条铺片,Physiological saline生理液灌流保持肌条铺片活性.待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出现后,Fluo-4负载肌条铺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高速扫描记录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活动,随后利用Fluoview软件分析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活动肌束内纵向、横向及肌束间的传递情况.结果:成功记录到离体活膀胱肌条铺片中平滑肌细胞的节律性自发性钙活动.钙活动在肌束内纵向传递几乎无时间延迟,但在肌束内横向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在相邻的膀胱平滑肌束间也记录到钙活动的传递.结论:平滑肌细胞的自发性钙活动起源于肌束的一侧,随后传导到肌束的另一侧;平滑肌细胞钙活动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的途径和机制可能不同;膀胱平滑肌束之间的钙活动传递可能是通过ICCs细胞完成.

  • 纳米细菌感染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明爱民;沈学成;周占松;宋波

    目的:检测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感染SD大鼠前列腺致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变化,为Ⅲ型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模型组,各2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由尿道逆行注入生理盐水、NB,建立动物模型.在4周、8周后将对照组、模型组动物各处死10只,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TL-6)的变化及病理变化.结果:4周后所有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8周后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在4周后升高IL-1β、TNF-α、IL-6均升高,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8周后,IL-1β、TNF-α、水平稍有下降,IL-6仍维持高水平,同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NB感染能引起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造成慢性炎症.NB可能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因.

  • HRB2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核蛋白细胞内定位的研究

    作者:王赛群;王云;李建民

    目的:构建重组HIV-1相关结合蛋白2(HIV-1 rev binding protein 2)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质粒plenti-OFP-HRB2,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感染HEKTER细胞.对过表达GFP-HRB2基因的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HRB2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方法:Trizol法提取人睾丸组织总RNA进行RT-PCR,将纯化的扩增产物HRB2与克隆载体plp-GFP-Cl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E.coli XLblue.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lp-GFP-HRB2与真核表达质粒plenti-Cl分别进行双酶切,连接后转化.将构建正确的plenti-GFP-HRB2重组质粒、△8.91、pvsvg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收集包装病毒后感染HEKTER细胞.细胞生长一周后,将细胞铺玻片上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构建的plenti-GFP-HRB2真核表达质粒经PCR鉴定及测序均说明人源HRB2基因已与plenti-GFP载体正确重组.瞬时转染293T细胞后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稳定感染后的HEKTER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后发现,HRB2蛋白在核仁处富集,在细胞核的其它部位少量分布,在胞浆中几乎没有分布.结论:人源HRB2基因表达的相关蛋白具有一个KH结构域,属于KH结构域家族的成员.稳定表达GFP-HRB2融合蛋白的细胞系的成功构建,为深入研究HRB2的入核机制、HRB2蛋白的在细胞分裂、RNA剪切等生物活动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 肝素促进深Ⅱ度烧伤小鼠bFGF及PDGF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建均;张蕾;姜涛;王亮;辛毅;张翠丽

    目的:探讨肝素对深Ⅱ度烧伤小鼠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肝素组用3000U/mL肝素外敷伤口2min,每日2次,观察创面愈合状况,并在给药后第3天分别从肝素组(烫伤后用肝素处理)、烫伤组(烫伤后自然愈合)及对照组(未进行烫伤处理)取5只小鼠处死,提取烫伤及其周围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FGF和PDGF的表达状况.结果:肝素组bFGF和PDGF表达均高于烫伤组;而烫伤组的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烫伤后bFGF和PDGF的表达量增高,且肝素能促进深Ⅱ度烧伤内源性生长因子bFGF、PDGF的表达.

  • 宫颈癌基质金属蛋白酶、Ⅳ型胶原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洪波;姚海涛;马学芝;李丽丽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MP-2、MMP-9、Ⅳ型胶原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4例子宫颈癌组织(全部为鳞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MMP-2、MMP-9,Ⅳ型胶原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结果:(1)MMP-2,MMP-9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ICC)的细胞浆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MMP-2阳性20.0%(4/20)、75.0%(48/64);MMP-9的阳性为:15.0%(3,20)、78.1%(50/64),MMP-2、MMP-9的正常组与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Ⅳ型胶原表达随着宫颈癌的进展、分期升级,基底膜破坏程度明显增加而显著减少,正常组织与宫颈癌之间差异显著.有淋巴结转移者Ⅳ型胶原表达则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3)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Ⅱ、Ⅲ期明显高于Ⅰ期.MVD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MP-2、MMP-9活性表达与Ⅳ型胶原的表达负相关,与MVD正相关.Ⅳ型胶原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 针刺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模型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作者:许娌揪;许能贵;易玮;王沛坚

    目的:探讨针刺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血脂、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制作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观察针刺对大鼠血糖水平、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针刺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降低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升高T-AOC、SOD,降低MDA、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针刺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上述作用有关;继续深入研究可探讨该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机制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防治IR血管慢性并发症的优势.

  • TS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放疗增敏性的研究

    作者:林爱华;李尧;张峰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Is)trichostatinA(TS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5Gy γ-射线照射细胞,或同时以TSA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rm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SGy γ-射线可轻度降低细胞存活率,仅有少量细胞发生凋亡,但同时以TSA和γ-射线处理细胞,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显著增多,且明显提高活化的caspase-3水平.结论:TSA通过促进caspase-3激活增强A549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

  • 新的LIM同源基因Lims E的克隆和初步分析

    作者:王云;赵沐子;付鹤玲;李建民

    目的:克隆与分析大鼠不同剪切的Liras基因.方法:应用巢式RT-PCR,以大鼠cDNA为模板,扩增Lims基因不同剪切子,构入PinPointTM Xa-1T质粒,测序鉴定.结果:测序表明克隆了一种新的Lims基因变异剪切体Lims E,编码区为1164bp,编码387个氨基酸.结论: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成功地克隆了一个新的大鼠Liras基因剪切子LimsE,为进一步研究Lims基因在细胞发育中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 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作者:张永革;贾卓敏;方强;宋波

    目的:探索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膀胱中的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取大鼠的膀胱组织,采用Ⅱ型胶原酶酶解法分离细胞,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含50ng/ml SCF、15%(v/v)FBS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c-kit特异性杭体标记细胞,免疫荧光鉴定ICC细胞.结果:培养8小时后的ICC贴壁良好,并保持其固有特征:两个长的突起,多个短的侧突.胞体小,核大,c-kit抗体荧光染色阳性.结论:酶解法分离大鼠膀胱ICC并培养成功.

  • Mpl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真核载体构建及表达

    作者:陈彦球;张裕平;徐培林;杨燕

    目的:探索Mpl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共同转粢哺乳动物细胞NIH3T3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将GFP基因与Mpl基因构建融合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和筛选稳定细胞系,使用荧光显微镜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效果.结果:利用PCR方法有效扩增了Mpl基因,构建了融合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含Mpl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使用荧光显微镜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pl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成功转染NIH3T3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Mpl荧光表达载体,融合基因可以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pl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与hNUDC蛋白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MPL GFP NIH3T3细胞
  • 脱细胞牛颈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实验研究

    作者:刘巍;胡建国;吴忠仕;胡野荣

    目的:探讨去细胞处理后牛颈静脉血管片表面改性方法,增加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方法:选取三种表面预衬组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单纯组,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明胶混合组,磷酸缓冲液空白组,采用物理包裹法.剪取多步骤去垢剂-酶消化法脱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片,无茵下静态培养7天,标本血管片表面细胞记数,切片染色,扫描电镜检测,比较不同组分预衬对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结果:混合组在选取时间点表面细胞数目多,单纯组次之.第7天HE染色结果显示混合组细胞连接成片,呈单层排布;单纯组表面细胞少量细胞黏附;对照组基本无细胞.扫描电镜显示:单纯组血管片表面细胞稀疏,细胞间无桥接,与下方的纤维结构联结不明显,数目较少;混合预衬组铺连成片,细胞间长梭形有桥接和突起,与去细胞的血管片纤维之间形成连接.结论:去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血管片可生长内皮细胞.经过纤维连接蛋白单独预衬处理的血管片表面,可增强内皮细胞黏附和贴壁生长,三组分混合预衬增强细胞黏附性及贴壁生长方面效果更好.

  • 针刺在调控胃动力作用中对Cajal细胞影响

    作者:杨琦;陈慧群;黄裕新;王伟;王景杰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引起胃电活动变化以及时胃电起搏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标记的方法,同步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ICCs的激活.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使胃电的频率及波幅均增高;电针足三里穴能增加肌间神经丛和肌层ICCs的表达.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胃有明显促进作用;电针足三里穴促进胃运动的机制可能通过激活起搏胃肠动力的ICCs实现的.

  • 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与c-myc和Ki-67异常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纪静;李宏;国霞;李霞

    目的:检测胃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与c-myc及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8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脱氧核苷酸移换酶(TdT)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方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J).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myc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平均值分别为0.969±0.413和2.033±0.600,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AJ平均值差别有显著性(t=11.125,P<0.01).5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5.93%(33/58)和36.21%(21/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42,P<0.05);58例胃癌(GC)、16例伴癌前病变癌旁粘膜(MAWPL)、42例不伴癌前病变癌旁粘膜(MAWOPL)组织中Ki-67指数分别为35.716±15.091、31.817±10.332和12.44±10.91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胃癌和MAWPL组织中Ki-67指数明显高于MAWOPL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58例胃癌组织中c-myc阳性组KI平均值明显高于c-myc阴性组(t=3.364,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和Ki-67蛋白的过表达.c-myc阳性胃癌的Ⅺ平均值明显高于c-myc阴性胃癌,提示c-myc表达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活跃增殖.

  • sICAM-1、sCD40L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作者:靳瑾;孙侃;薛以贵;常向云;周婷;赵瑾

    目的:观察sICAM-1、sCD40L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辛伐他汀干预后对sICAM-1、sCD40L水平变化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复制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干预组(B组)、糖尿病对照组(C组)、糖尿病干预组(D组),B组和D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A组和C组灌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8周末测四组血生化指标、血清sICAM-1和sCD40L,留取主动脉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血糖C组和D组相近,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C组sICAM-1、sCD40L显著高于A组、B组和D组(P<0.01),D组明显低于C组(P<0.01);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变D组较C组减轻,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sICAM-1、sCD40L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辛伐他汀干预治疗能够降低sICAM-1、sCD40L的水平,同时有明显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 裂解型布鲁氏菌噬菌体的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朱才众;熊鸿燕;崔步云;任谦;朴东日;马翔宇

    目的:研究布鲁氏茵噬茵体Tb(Tbilisi)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茵体颗粒形态,双层琼脂法观察噬斑形态,梯度密度离心纯化噬茵体颗粒,提取噬茵体基因组,采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S1,DNase I,RNase A,BamHI)对基因组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噬茵体颗粒全蛋白片段.结果:Tb噬茵体电镜下显示头部直径为57±2nm,短尾(32±3mm长),分类学属于短尾噬茵体科.培养48小时后显示清晰噬斑,大小为2~3mm.核酸结构分析均表明Tb噬菌体基因组为线性dsDNA分子.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酶切产生2条清晰条带,分子量在34.5kb左右.SDS-PAGE全蛋白电泳显示Tb噬菌体含有9条主要结构蛋白.结论:该研究证实了Tb噬菌体属于短尾病毒科噬菌体,对宿主菌存在裂解效应并产生2~3mm清晰透亮形态的噬斑,基因组为dsDNA分子,全蛋白包含9条主要的结构蛋白.该研究结果为布鲁氏菌噬菌体的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

  • 构建一种精确表达小分子蛋白的技术平台

    作者:周怡;王琪;黎丹戎;张玮;李力

    目的:克服原核表达的小分子蛋白难以去除附加氨基酸的问题,为基因工程精确表达小分子蛋白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以73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黑色素瘤生长激活因子CXCL1的功能区)为例,用PCR方法扩增了基因,TA克隆到载体PET SUMO.测序验证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茵BL21(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基质辅助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串联质谱鉴定(MALDI-TOF-MS/MS).通过特异性的SUMO蛋白酶酶解载体SUMO蛋白,利用SUMO蛋白和其蛋白酶带6x His标签的性质,经镍螯合柱亲和层析将二者去除,以Western blotting证明目的小分子蛋白的分离.结果:①经测序,重组质粒无突变,TA克隆方向正确,重组载体构建成功.②MALDI-TOF-MS/MS证明融合蛋白由SUMO蛋白和CXCLl蛋白组成,除去SUMO蛋白后的表达终产物经Westem blotting鉴定,与其相应的抗体有特异性结合,证明分离得到的小分子蛋白即为目的蛋白.结论:运用这一技术可将载体蛋白完全去除从而达到精确表达小分子蛋白的目的,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外加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周围电势差的影响

    作者:刘志涛;张萍;何国祥;刘建平;景涛

    目的:观察外加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周围电势差的影响.方法:在兔腹主动脉两侧腰大肌埋置刺激电极,在血管外膜、血管内外膜间安置测量电极,给予稳恒直流电场刺激,电场强度采用3V或4V,记录电场刺激前后血管周围电势差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通电后即刻,血管周围电势差与通电前相比无变化(P>0.05).②通电后30min,血管外膜间和血管内外膜间电势差均明显增加,4V组增加更为明显.③断电后30min,两外膜间电势差基本恢复至通电前水平,而血管内外膜间电势差仍高于通电前,两刺激电极间仍有较高电势差存在.结论:将铂电极置入兔腰大肌,连接稳恒直流电源后构成的是一个RC电路,应用3V电压或者4V电压刺激都可以引起血管周围电势的变化.

    关键词: 电场 血管 电势差
  • 孕18周胎儿膀胱ICC样细胞的分布

    作者:贾卓敏;张永革;方强;宋波

    目的:探讨孕18周胎儿膀胱是否有ICC样细胞的分布,为人膀胱ICC样细胞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孕18周胎儿膀胱组织冰冻切片,通过c-kit多克隆抗体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胎儿膀胱组织内ICC样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孕18周胎儿膀胱组织发现具有纺锤形的细胞体、椭圆形细胞核和突触等典型特征的ICC样细胞分布,住于平滑肌肌束边缘和肌束闻,散在分布,未连接成网络.结论:首次报道人膀胱ICC样细胞在孕18周胎儿时已经发育.

    关键词: 胎儿 ICC样细胞 膀胱
  • 咳喘安胶囊的镇咳祛痰作用及机理研究

    作者:唐坚;贾敏;薛晓燕;侯征;盂静茹;罗晓星

    目的:观察咳喘安胶囊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及对哮喘小鼠肺NF-kB表达的影响,阐述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咳喘安胶囊祛痰作用.以氨水诱导的咳嗽实验观察咳喘安胶囊的镇咳作用.采用卵清白蛋白激发小鼠哮喘,然后采用咳喘安胶囊进行干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NF-kB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咳喘安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而低剂量组则没有明显祛痰作用.咳喘安胶囊中、高剂量组对氨水诱导的咳嗽有明显的延长诱导时间和镇咳作用.各哮喘模型对照组小鼠肺支气管壁NF-kB面积及积分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用药组小鼠支气管壁NF-kB面积及积分光密度值均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中药高剂量治疗组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壁炎性细胞胞核阳性的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咳喘安胶囊有很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咳喘安胶囊能显著降低哮喘小鼠气道壁细胞内NF-KB的表达.提示抑制NF-KB的表达是咳喘安胶囊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

  • 依那普利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模型中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菱;彭张哲;宁旺斌;朱玉娴;陶立坚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模型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6只)以及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12只).输尿管梗阻3天后,实施梗阻再通手术,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以及依那普利组(6只),术后,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灌胃10mg/kg/d,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5%CM-CNa溶液灌胃.用药2周后,取术侧肾组织做HE染色,并采用Raford评分系统对肾间质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以及CT-GFmRNA的表达;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CTG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损伤程度,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以及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比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1).经依那普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那普利能有效阻止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后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依那普利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的表达有关.

  • 代谢水平渐变时微循环调节模拟系统的研究

    作者:宋江超;谢敏;刘辉凤;伍冬平;白伦

    目的:构建组织代谢水平渐变条件下的微循环调节动态过程模拟系统,进行毛细血管系统代谢性调节的理论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构建代谢水平渐变条件下的微循环调节动态过程模拟系统,以此分析和研究微循环代谢性调节.结果:讨论了毛细血管单元开放率和开闭频率在代谢性调节过程中的变化等基本问题,并给出了微循环系统对于代谢状态变化快速反应机制的解释.结论:构建了微循环代谢性调节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平台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微循环代谢性调节机制确立了近似的模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阐明微循环代谢性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充分利用微循环代谢性调节作用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 瑞舒伐他汀对压力超负荷型心肌肥厚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翔;王蓬波;沈秋生;黄荫浩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压力超负荷型心肌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构建心肌肥厚模型,A为假手术组,B为单纯手术组,C为卡托普利组(50mg/kgod),D组为瑞舒伐他汀小剂量组(2 mg/kgod),E为瑞舒伐他汀大剂量组(4 mg/kgod),各组动物术前一周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直至术后4周,A、B纽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第5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和心脏质量指教;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中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术后4周各组动物血压和HMI较A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而C、D、E组较B组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同时各治疗组左室心肌组织中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表达较B组有显著下降(P<0.01),且C组抑制表达较D、E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的缓解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且作用类似卡托普利,其可能通过降低左室心肌TGF-β1表达,影响TGF-β信号转导产生作用.

  • Th1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研究进展

    作者:何英;郑长青;林艳;金玉

    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并产生IL-17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Th17的发育、扩增及分泌IL-17主要受TGF-β,IL-6,IL-23等细胞因子的调控.IL-17调节前炎性因子、趋化因子等的产生及分泌,在白细胞的迁移、破骨细胞的活化和骨质的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 人乳头瘤状病毒分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郑义;杨磊

    HPV病毒有100多个亚型,反复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对其进行分型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HPV分型检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其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重组蛋白质亲和标签的选择与串联亲和纯化的应用进展

    作者:占艺;张金钟;王丽芬

    重组蛋白质技术作为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亲和纯化作为为方便与快捷的重组蛋白质纯化手段,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各种亲和标签,纯化介质层出不穷,性质各异.应根据自身研究对象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亲和纯化标签.近年双亲和标签进行串联亲和纯化日益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方法.多种亲和标签的搭配已得到成功应用,部分已进入商业化,并在各种模式生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重组蛋白质亲和标签的选择与串联亲和纯化作一综述.

  • APL的发病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

    作者:刘菊林;贺修胜

    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L)的一个亚型,它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95%的患者有15号染色体前髓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ML)与17号染色体视黄酸受体(RARα)基因的融合易位表达.维甲酸(ATRA)单药治疗能使APL患者达90%的缓解率,化疗药物与ATRA的联合应用更能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生存;三氧化二砷(ATO)能使复发患者缓解率达到90%.这篇文章主要综述APL的发病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

    关键词: APL 分子机制 治疗
  • 细菌人工染色体载体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陈献伟;王会;雷娜;关伟军;马月辉

    细茵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是在大肠杆菌F质粒的基础上建成的高容量、低拷贝的质粒载体.BAC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基因组测序、新基因的发现、图位克隆、BAC微阵列、转基因和动物品种资源保存等方面.本文综述了BAC载体的发展及其应用.

  • 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吕锐;孔爱红

    细胞色素P450是内质网膜上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末端氧化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催化机体内源和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反应.细胞色素P450种类的多样性、催化反应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底物的广谱性使其成为自然界具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在临床药物的生物学转化中,它参与大部分药物的生物氧化,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主要对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反应机理,尤其是细胞色素P45催化下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及其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常用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向穷;施树良;李钰

    生物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从而排除误差,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以求获得正确的结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21世纪"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兴起,海量的生物学数据愈来愈需要统计软件的辅助.本文结合相关分析实例就Excel、SPSS和SAS三种目前常用的统计软件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

  • 蛋白酶活化受体2与心血管炎症反应

    作者:张艳;丁家望

    蛋白酶活化受体2为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血管以及富含血管的组织器官,氨基末端被丝氨酸蛋白酶水解.新末端能激活受体自身,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从而参与不同组织器官的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血管发生、疼痛与修复等.本文综述了该受体介导的心血管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

  • SPR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萍;辛现良;耿美玉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是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之一,该技术使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检测成为可能,并且灵敏度高、无需标记.通过分析传感图谱及分子相互作用的响应值获取分子相互作用的模式和动力学常数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获得的信息是能够定性和定量.SPR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研究及新药开发等领域.本文主要就SPR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抗体活性检测、抗原表位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油相的极性对乳剂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葛蔓;全东琴

    乳剂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不稳定性是由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形成小界面区域的趋势造成的.小界面区域主要由絮凝和Ostwald ripening决定的.絮凝通常被认为是导致乳剂破坏的主要原因,但是絮凝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稳定剂来避免.而另一方面,只要有弯曲界面的存在,就会发生Ostwald ripening.这种分散相的传递既有胶束传递又有分子传递,而分子传递不仅与乳滴曲率的不同有关,还与乳滴的组成有关.乳滴组成的不同主要是油相的不同,可以通过油相极性的知识来预测,通常来讲,随着油相极性的增大,乳剂的稳定性降低.

  •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余露露;关伟军;马月辉;卿素珠

    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获得高效、安全、足量的人类重组蛋白、药用蛋白及其目的蛋白.本文概述了制备转基因动物过程中目的基因选择、载体构建等技术环节的研究现状;通过叙述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和应用现状来分析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及特点,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壳寡糖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熊宇龙;匡欣薇;陈卫国;徐艳清;高劲松

    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从临床和大量的试验中,人们发现壳寡糖对免疫系统存在着多元、多效性调节作用.根据近年来壳寡糖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本文就其对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奥柰达希瓦氏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作者:梁伊丽;尹华群;刘学端

    奥柰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densis)具有产能代谢和电子传递途径多样化的特性,是生物进化与生物修复研究的重要模式细菌.该茵对不溶性金属具有的还原性能和在生物燃料电池等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使得该菌成为近年来生物膜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该菌铁呼吸原理、在固体表面和气液界面形成生物膜的理化条件、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以及其在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稳定性的分析

    作者:梁颖婷;胡守喜;魏淑青;杨永明;裴毅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7名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2名肿瘤患者清晨空腹血,离心后分成两份:一份立即行SELDI技术检测,另一份-80℃保存一周后再行检测;B组5名肿瘤患者连续两天各采血一次,并于采血当天行SELDI技术检测.所捕获的指纹经Biomarker Wiz-ard3.1、ProteinChip 3.2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有无差异指纹.结果:两种采样方法都发现了差异指纹,其中有部分差异指纹在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中都出现,所有差异指纹M/Z(质荷比)由731到1167.结论:SELDI技术的确存在有重复性差、系统不稳定因素,但都发生在M/Z小分子量位段,对大位段数据分析未发现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SELDI 指纹 检测
  • 甘薯叶中多酚物质动态含量变化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李鑫;王征

    目的:研究甘薯叶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确定甘薯叶佳采样时期以及甘薯叶的资源价值.方法:分别用Folin酚比色法,Al(NO3)3,比色法,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甘薯叶中多酚,黄酮,其绿原酸的含量,DPPH比色法测定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不同品种甘薯叶酚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大体一致,在在栽培后的45天至95天呈上升趋势,115天左右达到大值:济薯的多酚,黄酮含量分别为20.46mg/g;7.62mg/g,川山紫的绿原酸含量为4.12mg/g,115天至155天呈下降趋势,155天至175天又呈缓慢回升的趋势.多酚类物质含量对其清除自由基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甘薯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关键词: 多酚 黄酮 绿原酸 DPPH
  •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刘杨;邓婷;胡春宏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的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表柔比星抗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塞来昔布联用表柔比星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10μmol/l的cxlecoxib和10μg/l表柔比星联用细胞抑制率和早期凋亡率均显著增高,并引起caspase-3上调及裂解激活,bcl-2下调,bax则变化不大.结论:塞来昔布对表柔比星抗乳腺癌MCF-7细胞有协同作用,其诱导凋亡与caspase-3激活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 一株新发现新城疫病毒体外高效杀伤肝癌细胞作用机制初探

    作者:杨建林;樊晓晖

    目的:与NDV疫苗株LaSota对比研究一株NDV D817株对肝癌细胞高效特异性的杀伤效应和作用机制,进一步筛选NDV溶瘤毒株.方法:用MTT法对比病毒对三株传代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HepG-2及一株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杀伤效应,并用TUNNL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作用.结果:NDV D817株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HepG-2杀伤效应高达80%,显著高于疫苗LaSota株(P<0.01),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无明显影响;病毒在肝癌细胞中明显复制增殖,对细胞的杀伤活性与病毒作用剂量和病毒作用时间成正比;NDV D817株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NDV D817株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对SMMC-7721、Bel-7404和HepG-2细胞具有高效杀伤性,而对正常肝细胞HL-7702未见明显影响.推测为溶瘤株.

  • 幽门螺杆菌ArsRS双组分系统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作者:陈静园;马越云;彭道荣;苏明权;郝晓柯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ArsRS双组分系统基因突变株.方法:以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11637为模板,PCR扩增ArsS、ArsR基因;扩增产物分别克隆于载体plD700A1中,化学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E-coli DH5α,使其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双酶切筛选得到重组载体,然后将重组载体经电转化法转化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获得幽门螺杆菌ArsS、ArsR突变株.结果:PCR获得了360bp、350bpArsS、ArsR基因,构建了插入ArsS、ArsR基因的重组载体pID700Al-ArsS、pID700Al-ArsR.经双酶切分析显示,所得条带与设计结果完全一致.PCR方法扩增突变株结果显示ArsS、ArsR基因已缺失.结论: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ArsS、ArsR突变株,为ArsS、ArsR基因的检测和新型药物靶点以及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 正交试验法优选舒心胶囊原料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作者:杨剑芳;许利平;王欣苗;于萍;王燕;穆阳;庞鑫

    目的:探索舒心胶囊原料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70%甲醇回流提取制样用作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和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舒心胶囊原料药中阿魏酸含量为0.070%.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优选得到的佳提取条件为:药材不必浸泡,加10倍量水(v/w)后提取3h.结论:该工艺准确、稳定,重复性好.

  • 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佳;张贵君;王超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enusilASB-C18柱(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4%磷酸(21:79;35:65);检测波长:277 nm;流速:1 ml.min-1.结果: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0.148%;0.016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旋转磁场联合5-FU对SP2/0细胞超微弱发光强度的影响

    作者:韦淑贞;山顺林;杜云翔;张闯;沙晓锋

    目的:研究旋转磁场(RMF)联合氟尿嘧啶(5-Fu)对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超微弱发光的影响,探讨两者联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SP2/0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5-FU化疗组(单化组),单纯磁疗组(单磁组),磁场联合5-FU组(磁化组).用RMF、5-FU作用于SP2/0细胞,化学发光仪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化学发光强度值低,单化组、单磁组、磁化组化学发光强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单磁组低于单化组及磁化组,有明显差别(P<0.001);磁化组的化学发光强度值高,高于单化组(P<0.001).结论:磁场和5-Fu均可引起SP2/0细胞化学发光强度值的变化,以磁场联合5-Fu的化学发光强度值变化明显,提示磁场单独及联合5-FU对SP2/0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旋转磁场和5-FU引起细胞自由基增高有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